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很多家长都会说,《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北京市中考考纲要求的读物,肯定要读啊!为什么王龙老师要有此一问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一直觉得《水浒传》别扭,读起来不像是其他作品那样酣畅淋漓,甚至有的时候都愿意把这本书放下,不愿多看一眼。细究起来,是其中有些内容让我感觉到恶心。我试举两例,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1.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2.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上面两段,前一个是李逵劫法场,后一个则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全是著名的桥段,仔细读一读,便能品出两个字——戾气。而水浒中的戾气何止这点!人肉包子,投名状等等,无时不刻都在告诉大家,在水浒的世界中,暴力是第一位的,任何权利都应该屈从于暴力,而暴力没有边际,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戾气啊!
有的人可能会说,老师,文学作品又不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你看现在那么多文学作品,电影中都有暴力啊,难道看个哥斯拉我们就有破坏里啦?看个哈姆雷特我们就要和叔叔决斗啦?小题大做。
确实,文学理应包涵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暴力与戾气。但从文学生产过程来说,作者与读者态度的暧昧才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水浒传》并非是某个文学家一下子创作出来的,而是民间艺人们,尤其是说书的,根据历史事件,自己添油加醋改编出来的。而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民间叙事对抗”的问题,为了对抗官方权威,民间会自发的信任一些反权威的东西,比如官方说七月不会下雪,民间就会专门有七月飘雪的叙事;官方说人不可能刀枪不入,民间也会有异能人士的叙事。同样的,官方会让大家尽可能的儒雅文明,而水浒传则正好成为了儒雅的对抗者。也就意味着,作者不是像文学家一样,带着反思的心态在创作这些“坏角色”,而是打心眼儿里是喜欢这些坏角色。
同样是以暴力为创作题材,不同的初衷,就导致我们看水浒和看檀香刑拥有着不同的角度。而更糟糕的是,从水浒传诞生到现在几百年来,他的受众一直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来接受的。到现在主流思想也是认为这是“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也没见谁批判的阅读水浒。生命?人性?这个重要么?英雄好汉们吃酒打仗,多么浪漫主义色彩啊!杀两个人又算得了什么!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种叙事风格的水浒传,也不喜欢大家都喜欢“农民起义”的水浒。
PS.小时候看《小兵张嘎》,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吃西瓜的胖翻译,那句经典台词“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花钱,吃你几个烂西瓜还要钱!”也是红遍大江南北。仔细想想,李逵和鲁智深在水浒里吃饭不给钱的时候,我们却想这是“大侠”风范,小小酒保也敢要钱,真是不知死活。两相对比,就知道水浒传到底在传递着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