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在给孩子选择学校和教养理念时,家长得持续发现其特点和需求,并且不断自我调整和学习。

在国外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和学校,是一个不断认识孩子的过程。

除了参观校舍环境,了解教育理念,老师、家长和孩子三方面谈之外,还会有问卷和表格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填写,问题都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

学校/老师给你的第一印象如何?

你喜欢课间休息吗?更喜欢户外还是户内活动?

和小伙伴玩游戏,你喜欢制定游戏规则吗?

发现老师犯了错,你会指出来吗?…

热衷公共事务孩子所选的“平和式”教育

邻居的孩子Kelly是个很喜欢公共事务,慈善助人的孩子。但是,Kelly的自信心不强,导致其语言表达和说服力一般。为此,父母为她选择了采用“平和教育”模式的学校。

“平和式”教育,是一个培养小学生社交能力和民主公民意识的完整系统,其目的是教孩子:

• 用正面和关怀的方式彼此相处;

•用民主的方式交流、权衡、妥协并作出决定;

•建设性地化解矛盾;

•为彼此,为社会承担责任;

•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这个教育模式不仅教给孩子社交技能,而且通过教育和行为调节,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一步步创建一个积极的社会道德环境。它将教室和学校模拟成一个社会,作为“训练场”,让孩子充分体会“被倾听、勤发现、去感受、能表达”这些板块,从而学习共同做决定、解决冲突、相互制衡,确立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

其课程文化之一就是用团队课程的方式,给孩子赋予任务和责任,如,成为同学间问题的调解员,审视学校附近的环境和交通状况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引导孩子思考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在那里找到其定位、权责,并认识自己的核心力量,驾驭其发言权、演讲力,掌握各种在民主社会中需要的生存和说服技能。

据说Kelly和父母去学校参观和面试时,就喜欢上那里了。

当Kelly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过学校的走廊时,她看到那里陈列着不少孩子们的手工制品。她指着一件窗台上的手工摆设说:“这个一点也不好看,为什么放在那里呢?”

老师没有用大道理的方式制止她,说什么“别这么没礼貌,要尊重他人成果。各有所好,你这样评价很不友好。” 

老师微笑着说:“是吗?你觉得它不怎么漂亮。其实,在这里,不是每个人都要作出完美的手工制品,如果你喜欢,也可以制作不怎么好看的,你有自由去抒发和表达。”

Kelly很满意这个答案。

其实在她的问题后,隐藏的那层含义是:“若一个孩子做出了并不精美的手工制品,会怎么样?老师是会接纳还是评判?” Kelly不是很自信的孩子,得到这个答案,对于她很重要。

到了游戏室, Kelly看到一个箱子,里面放着好些坏了的玩具,她又问:“是谁弄坏了这些东西?”

老师没有借机说“你们要爱惜玩具”或是“你不用管弄坏玩具的人,反正跟你说了你也不认识”。

老师的回答很简单:“玩具就是拿来玩的,有时候它会坏,如此而已。我们把坏了的玩具放在这里,如果有其他小朋友看到了,愿意自告奋勇来修理,我们很鼓励。如果一个月后无人问津的,我们就处理掉。”

其实,Kelly关心的并不是那个弄坏玩具的人名,而是弄坏玩具的人会被如何对待。

Kelly很自然地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因为老师很好,即使做不出漂亮的手工作品或是弄坏了玩具,也不会受到指责惩罚。Kelly觉得在这里很安全很踏实。她还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了怎样去倾听他人话语后面的意思,而这种交流技能是多么重要。

可想而知,Kelly在那里可谓如鱼得水,每天都开心地去上学,其自信心和表达力也在一点点的建立。

学校一直鼓励孩子们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找到渠道确立自己的发言权,很重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学校每周都会给予孩子们一个讨论思考的话题,涵盖面五花八门。这可以是老师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们自己在日常生活、新闻事件中看到听到的。

比如,对周围的环境,最让你不满或困扰的是什么?吃素到底健康吗?网络时代的教育变革该怎么做?皇室该被取缔吗?从苏格兰公投来看国家的概念和独立自主,等等。

Kelly还来“采访”过我,因为那期的讨论话题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开放二胎”。看着才12岁的Kelly,带着密密麻麻写满独生子女政策来龙去脉的笔记本,准备充分地跟我探讨对此的感受和利弊分析,我由衷叹服。

有一次,我受邀与Kelly的家人一起参加他们学校的演讲会,命题是“如果你有一分钟让全世界听你说”。

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肯定是政治主张表述了,要让全世界都来听的,肯定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而非小孩子想要什么玩具之类的个人诉求。

这些11-12岁的孩子们,关心着国际局势和身边的问题,并且对此有见解和主张。

Kelly探讨的是“荷兰作为一个富裕的国家,它能为贫穷国家的人做些什么”,她阐述了荷兰过往援助非洲的成绩,也说了在没有了解当地文化想当然给予资助的弊端和浪费。

一个男孩子讲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分裂世界”,表明全球化的应该是一些共同关注的价值观,但在疆土国界上要准备好面对分裂独立。不知这是否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还有个女孩子自己成立了一个组织,与荷兰难民署合作,专门与在校的难民孩子互动并跟他们一起学习。这个孩子的演讲,倡导对难民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关注。

当天的我大开眼界,感慨万千,这些孩子从小就被训练去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并确立自己的参与感和思辨力,将来长大了,他们不去改变世界,谁去改变呢?

体育尖子生的择校考量

当然,“平和式”教育只是众多教育模式中的一种而已,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它。

就说我们家的孩子Daan,对公共议题兴趣不大,爱好体育,尤其是足球,想往专业方向发展。

Daan就读的是一般的公共综合学校,他从4岁就开始踢足球了,训练和赛事逐年增加。随着年龄增长,课业加重,我们需要寻找一所能把孩子的体育爱好和日常教育平衡起来的学校。

欧洲没有什么体育学校的说法, 从事体育的孩子们,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和所有人一样,只是在教学安排上有所调整,来配合孩子的体育训练和赛季。

我们找到了另一所公共综合学校,收纳体育生,很适合Daan。

这所学校是怎么把体育和课业平衡的呢?

孩子的课业要求及强度和其他中小学的完全一样,不会降低水平,只是课程和考试安排不同而已。比如,除了统一上课,学校会有“重复授课”的安排,针对孩子因为去打比赛误了平时课程的。

至于考试,则采用“灵活考试时间”的办法,即,考试时间不固定,学校会说这几门考试,请在这几个星期内完成。孩子在欧洲巡回比赛或是封闭集训结束后,可以补课后跟老师商议哪天考试。订下考试时间,老师会把试卷放在孩子的信箱中,孩子拿出来去考就是了。很多时候,是网络考试,在预定的时间上网答完试题即可。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考试,不就方便作弊吗?去问问先考的同学就知道试题了。

其实,孩子们的考试都有难度相同的5套不同试卷,谁也不知道你会抽到哪一份卷子。若是机考,会有个大题库,每个人的题目都不尽相同,问他人也是白问。再加上考试的问题,很多都是开放式的,没有标准固定答案,知道了别人的答案也不管用。比如,你觉得这篇文章在人文伦理讨论中没有表达到的点有哪些?请解读你所看到的数据,分析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何联系?

国外孩子的课业并不简单

有很多中国家长觉得外国孩子学的东西比中国孩子简单,其实这真的是一种误区。

先看看Daan作为一个从事体育的孩子,在中学里的课程列表。

语言类必修课:荷兰语、英语、德语和法语(Daan选修了西班牙语,因为他非常喜欢西班牙的足球俱乐部,也常去那里集训度假,想为自己今后铺路)。

其他必修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经济学、信息学(计算机和网络)、社会学、绘画、音乐和手工。

体育类课程:一般体育、专业体育(这是从事体育的孩子额外要修的)

这些课程并不简单,但很接地气。

经济学,可能就是观察一支股票或是写个小的投资计划,音乐课自己作曲或是像DJ一样串烧歌曲。

学英语,除了课本内容,最重要的是两三个月看一本当代英语的畅销书,依此考试。老师不是指定一本英文小说来读,而是开个10本书的单子,孩子根据简介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来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平时考试的个体化强,因为孩子们连选书都是不同的,考试内容肯定不同。孩子们一年就能大概读3-4本英文原著。

我也常去借阅孩子们的书单,从中挑些自己喜欢的来读。有时恰好和孩子选到相同的书,就一起阅读和交流。比如,美国著名的青春小说作家约翰•葛林的《寻找阿拉斯加》和《纸上城市》都是和Daan共同阅读和讨论的,很开心难忘。

有必要说一下,Daan所学的这些不算荷兰具有学术思维想做硕士博士的孩子们要达到的水平,那些孩子要学的理论会更深入,光语言类还要加上拉丁文;理化、文化和社会学的逻辑和分析批判教育会加强很多。

虽然,Daan读不到那个水平,但只要按照他自己的能力来,并从事喜欢的体育,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就可以了。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在寻求一种所谓“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面对考试时要去找那个唯一正确答案一样。

我始终认为,教育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多的选择。若一个环境,能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不同形态的选择,各类教育模板,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发展,就是因材施教。

想要有聪明的孩子,先得是善于学习的父母。

对重点学校有执念的家长

欧洲的小学没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划分,也没有排名,除了极个别私立学校,连学费都是没有区别的。要择校主要是看和住家的距离及教学宗旨与孩子需求的结合。就拿我生活的荷兰来说,小学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住家2公里方圆内随便就是十几所小学可供选择。

我所居住的Utrecht市,是荷兰第四大城市,人口33.5万,全市拥有小学99所。我的家乡成都,人口1430万,有小学400余所。拥有Utrecht人口43倍的成都,其小学数量仅是Utrecht的4倍,人均小学资源拥有量比Utrecht少了十几倍。

但是,这种学校没排名且教育资源丰富的情况,却让很多在荷兰生活的中国父母陷入巨大的择校压力和困难。因为,很多家长都有一种对重点学校、排名及其学费高低的执念,不知道抛开这些东西,如何在教育内容和理念上给孩子把关选校。

有的家长发现各个学校虽然学费差不多,但是要家长自愿支付的“家长资助费”却大不一样,比如有的学校要求一年交50欧(合400元人民币),有的学校要一年交500欧(合4000元人民币)。一些家长想都不想,就会选择后者,觉得贵的就是好的。

其实,情况很可能恰恰相反。

家长资助费,一般是学校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些设施和额外的爱好项目时,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情况自愿选择是否交付的费用。一个学校,可能想多买几个微波炉,让孩子加餐时用;或是增加些益智玩具和外请培训老师等。学校为此会算一笔账,作为家长资助费。

可见,有时资助费高的学校,有可能反而是学校设施不如他校而需要增加投入的,有时资助费是花在教学内容和校外活动延展上,类别不同,需要权衡,不是贵的就是恰当和好的。

这种资助费也不是必须要交的。比如,学校要家长资助买微波炉,但是你的家庭本来就是反微波食品的,那么你完全没必要违反自己的原则去交这笔资助费。

今年9月份开学时,我家就有荷兰亲戚拒绝交学校开设的体育训练资助费,这笔资助费一年150欧元,不是什么大钱。我得知他家是唯一拒交的,就劝他:“人家都交,咱们不交不好吧。”

结果亲戚很坚定地说,他儿子目前的足球训练非常不适合加入学校提供的这种额外长跑训练,他已经咨询过教练和很多人了,那不仅没用还会对孩子的膝关节有损伤。他决定,不能因为从众而放弃自己正确的坚持和选择。他也对儿子说,不要因为你是唯一跟别人不同用的那个,就改变你的原则,从小就得如此。

所以,择校还是缴费,都别过多坚持表面化的执念,要去深入理解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与自己孩子的情况接轨。

教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选择方向不同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在寻求一种所谓“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面对考试时要去找那个唯一正确答案一样。

我始终认为,教育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多的选择。若一个环境,能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不同形态的选择,各类教育模板,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发展,就是因材施教。

想要有聪明的孩子,先得是善于学习的父母。而这种学习不是教条死板地去学技巧和做法,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拓展思维,增加观察角度,提高判断力,从而找到那条合适的路。

其实,如果达成“教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选择方向不同”的共识后,家长就会迫使自己持续地去思考追问,观察借鉴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适合孩子的。这反倒比对某种教育技巧不加判断地言听计从,而对家长的挑战大得多。

在欧洲,公私立教育类型众多,不按学费高低,而是依学校所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来区别。如,荷兰对正常儿童的教育分为公立综合学校、个体教育学校(即一般所说的私立学校)、综合-个体联合学校三大类。个体教育学校中有十几种教育模式供选择,包括蒙氏、道尔顿、自由、自然、平和、发展方向、瑟谷教育等。每种模式下还有其各自具体的办学愿景。这些愿景,都是看似简单并与日常密切相关的话,不空不远,各有特色。

我朋友孩子就读幼儿园的愿景是:‘我们帮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接触生活和大自然;将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与孩子拉近,让他们亲身体验和经历生活的种种,从而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向独立和自主’。为此老师带孩子“走出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去大自然、博物馆、开药、购物等。

我家孩子们所在学校愿景是:“懂得何为健康:健康的身体、心理和思想”。针对健康的身体,老师和健康卫生机构合作,与孩子身体力行健康理念,比如,体验各种锻炼和运动方式;每周两日为蔬果清水日,孩子老师们只吃蔬果喝白水,杜绝碳酸饮料;参观有机农场药厂,了解食药来源。为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带孩子接触不同文化、走出学校接触各类群体,鼓励孩子多维思考,平衡包容。

这些学校的办学侧重点都在学生身上,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体规划,强调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个性行为特点和学习习惯。例如,帮助不擅长某学科的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腼腆的孩子学会交际,等等。

培养孩子的方式会非常具体地落在生活的点滴中。就拿孩子们午饭的餐桌来说,若A是个羞涩腼腆的孩子,那么老师就会刻意安排活泼健谈的B相邻而坐,互补两人的性格,在潜移默化中借鉴彼此的特点,从而A能开朗些,B能稳重些。

班级的外出活动,最容易显现孩子的性格,谁有领导力,谁受欢迎,谁会服从,一目了然。这会让孩子更了解自己,发挥优势的同时,也有意识弥补不足之处。老师通过观察,也会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完善自己。

 学校的成功和学生的成功不是一码事

欧洲的综合教育,与中国的统一教育不是一码事。就说荷兰的语文课吧,荷兰教育部会有审定的小学语文教材,但统一教材不是全国只有一本,而是有十多本达到荷兰语教学标准的教材可供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选择,而且每一两年都会有新的教材加入,旧的被淘汰。学校一般会选择1-2册课本教学,若某个学生不喜欢备选的基本教材,或是用此教材学习荷兰语效果不佳,那么老师会建议,让孩子选用其他荷兰语教材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总之,选择很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调整。

在这种基础教育体制下,学校都不给孩子们横向排名次和谈论“升学率”。当然,孩子也有及格达标线,但是判断孩子的成就标准并不仅是成绩好分数高决定。孩子的社会责任心、分享能力、口才思辨、处理纷争冲突、敢于挑战权威、慈善助人等都是衡量范围。孩子们受到的关注,不会因为成绩优劣而有被区别对待;孩子们对成功成才的认知,也不会那么单一和表面化。

如果将升学率作为教育达标的唯一标准,必然导致老师会偏向少数“优等生”,因其是学校名誉和水平的保障。如此一来,多数孩子会成为“优等生”的陪读,很难寻求自我完善成长。

有人评价,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

其实,有的孩子在成绩上后进些,或是性格过于独特,并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反而是这些孩子,才更需要关注和个性化的指导。

教育之目的,不应该仅仅是提高考分,还应培育性格的成长,生活的质量,人与外界的互动平衡。

文∣ 魏蔻蔻号∣ WeikoMagazine

魏蔻蔻

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负责医药研发和专利申报。与荷兰老公和猫咪Marley相伴,有文科心的理科人,自办原创微信平台微蔻 (WeikoMagazine)。

蔻蔻Says

教育和人格发展学早就证明,培养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应该是“选择”。

越会选择的人,越成功。轻易拥有一切而无需选择的,和只能放弃而毫无选择的,都不太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选择,其实就是从小在日常点滴中去学会权衡取舍。懂得选择,必然要认识和分析境况和事物的多面性,也会了解后果和承担。

舍,并不见得可怕;得,也不见得都是幸运;重要的是懂得取舍选择间的缘由深意,人才能成长完善。

我并不是对孩子抠门

查查养娃记

文/查查

有付出,有获得

Rebecca想要一个可以插入幻灯片的手电筒,是Philips牌的,粉红色的,非常漂亮;小小的幻灯片上有各种迪斯尼卡通公主的造型,梦幻迷人。

“我真的非常喜欢” Rebecca边使劲点着头边说,“我一定会好好玩的”。

我用10欧元买下这个手电筒,但是没有直接把它给Rebecca,因为我们说好了,如果她连续一周,每天睡觉之前,不用我们提醒,把客厅的玩具收拾得干干净净,摆放的整整齐齐,她就可以得到这部手电筒。

于是Rebecca的睡前常规中多了一项:收拾客厅玩具,摆放整齐。七天里有六天她都做得非常好;只有一天她忘记了,但刚睡下半个小时,我听见她悄悄起来,跑到客厅去了。

故事以Rebecca得到了心爱的手电筒为结局一,结局二是她养成了睡前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也许你会说我真够小气的,才10欧的手电筒,这么大费周章做什么,孩子喜欢就买给她嘛。

但我要说,这么好的解释“有付出,有获得”的机会,不抓住,岂不可惜?付出和获得之间的关系是成人世界的基本游戏规则,甚者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付出能力和付出程度是决定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如果Rebecca没有收拾玩具的能力,那么她不可能获得这只手电筒;如果Rebecca不愿意连续七天每天整理玩具,手电筒也与她无缘。正是因为她具备了付出的能力并且满足了付出程度的要求,她才成功的收获了心爱的手电筒。

以类似这样的方法给孩子解释 “有付出,有获得“ 的游戏规则,需要考量提出的要求是否与孩子的执行能力相符。要求不能过高过低,最好是稍有挑战性而又能让孩子胸有成竹的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又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真的非常喜欢这样的 ”游戏“,不仅是因为成就感,更是因为 ”付出“ 本就是让人喜悦的一件事情。

注:最好不要用孩子的必需品来做 “获得”,比如不收拾玩具就不给孩子吃饭。因为作为父母,我们有抚养孩子的义务,而生活必需品就在这义务当中。

有选择,有取舍

Rebecca喜欢吃雪糕,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可以常吃,入秋以后就只有周末可以吃,一个星期两次。

前两天带Rebecca去海边玩,刚好赶上集市,有小朋友的蹦极跳床,Rebecca被吸引的根本走不动路:“妈妈,我可以玩一次那个跳床吗?“ 我去窗口问价钱:5分钟5欧元。

Rebecca:多少钱,妈妈?

我:5分钟5欧元。

Rebecca:那是多少?

我:5欧元相当于买20根雪糕的价钱,而5分钟就相当于看一集《小猪佩奇》的时间。

Rebecca:妈妈,我真的很想玩。

我:这样吧,你可以用20根雪糕来换5分钟的蹦极跳床,如果你确定接下来的10个星期不吃雪糕,我就给你买票,你去排队玩跳床。

Rebecca稍稍思考了一下,抬起头来直视着我说:确定了,要跳床,不要雪糕了。就这样Rebecca用10个星期的雪糕换了5分钟的跳床。

故事以Rebecca开心地蹦了她梦寐的蹦极跳床为结局一,结局二是她明白了5分钟是多久,5欧元价值多少。

也许你会说我真够抠门的,出去玩嘛,破费一点也是应该的,况且孩子的要求也不过分。

而我要说,这么好的传达 “等价交换,有取有舍” 的机会,怎么可以让它溜掉?我们的社会充满了等价交换,这个就不用我多解释了,我用工作换取工资,用工资换取吃穿住用,每天如此。

我们的人生更是个不停地做取舍的过程,如果我选择了做全职妈妈,就舍弃了工作的机会;我选择了出国,就舍弃了常年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可能。

我们不可能拥有全部,有取就必有舍,舍和取一样平常,发生的几率也不相上下,孩子在我们爱的包围下常常是只有取而没有舍,那么当他/她被暴露在这个取舍同等重要的真实人生面前时,可想会何等的迷茫和无助。所以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 “舍” 的真空,而是一点点的加入 “舍“ 的成分,把 “舍” 变得平常普通,让孩子面对取舍选择的时候,有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出最好的选择。

有喜好,有责任

Rebecca算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因为无论我说什么,她都问:“我可以试试吗?“ 

在荷兰兴趣班真的是遍地开花,信手拈来的也都有十种八种的,看得我眼花缭乱,无从下手,于是带着Rebecca样样都试试,种菜,画画,游泳,跳舞,唱歌,骑马,中文,野外探险,等等。结果除了画画,Rebecca都说喜欢。

我想Rebecca不是个例,因为真的见过同时上5个兴趣班的孩子,周末比周中还忙,家长也有点打游击的意思,从A突围到B,从B转移到C,再从C迂回到D... 只要孩子说一声喜欢,家长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让我真心的敬佩。

虽然敬佩绝对是真心的,但效仿的难度太高了,因为我们周末要打扫卫生,洗衣买菜,彼此陪伴,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而且每样兴趣班都是要收费的,如果仅仅Rebecca喜欢就要去上,我们也负担不起。

于是除了喜欢,我得另找筛选标准。

虽然Rebecca当时都表示喜欢,但只有芭蕾她念念不忘,问了我好几次:“妈妈,我可以再去跳芭蕾吗?“

芭蕾课离我家不远,收费合理,每周一次,半年一期,课上还有一个与Rebecca要好的姐姐,老师也表示过Rebecca参与积极,注意力集中,动作有力,肯定可以跟上。

我和老公商量过后,就和Rebecca进行了以下的谈话。

我:你确定要参加芭蕾课吗?

Rebecca:确定了,因为我非常喜欢。

我:芭蕾课在星期一的下午四点,课上要穿芭蕾舞裙,你如果自己记得上课时间,并按时换好衣服,爸爸就会每周都带你去一次。

Rebecca:好的,但是我不知道下午四点是什么时候。

我:爸爸会帮助你的。

Rebecca:好的。

故事以Rebecca的生命中每周多了一节芭蕾舞课为结局一,结局二是Rebecca在星期和时间的概念中多了份认知和责任。

也许你会说我真够吝啬的,孩子喜欢还不好,赶紧报名呗,搞这些七七八八,有的没的的。

我却要说,兴趣班培养的是技能,而我培养的是责任,做人的最根本就是对自己负责,包括自己的时间,金钱,行为,选择。我要让Rebecca对她的喜好有相应的责任感,一来她会明白原来享受喜好也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二来责任感会成为与喜好并肩的另外一个学习动力,鼓励Rebecca在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时候,仍能主动地做一些应有的坚持。

在喜好的基础上加些责任,愿孩子们都能在自己喜好的路上越走越远!

The End

关于查查

查查,常驻荷兰,生物工程学博士,蔻蔻的同窗好友。喜欢钻研,喜欢数字,喜欢逻辑,喜欢规律。养有两位“天使混血宝宝”,养娃经验积累,总结,分享。

联系方式:

一个人有两个我,

一个在黑暗里醒着,

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真爱,没有条件,真爱,是一种品质。就像一朵花开着,虽赏心悦目或是芳香四溢,裨益了旁人,但它只是无条件的绽放。

没有拥有过自我的人,则很难做到无我。不曾拥有过自我的人,他的无我是空洞的,恐惧的,而真正的无我是灵动,是活生生的。

内疚也是暴力,是对自己使用暴力。

在生命的初期,我们学会控制他人的第一件事情是哭泣,之后我们又学会了生病、生气、受伤、抱怨、忧伤、牺牲、指责、赞美来操控别人,或是通过当一个好人来控制他人。

当我们能意识到,并允许我们的父母为他们的生命负起责任,不再承接来自父母的愧疚感时,我们就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再出于操控而向我们的孩子传递内疚感。所以,首先要把不该你承担的还回去。

有多少时候,我们分不清楚控制和爱。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而不所知。最常见的控制之一就是“为你好”,还有一种很隐性的控制就是提供“帮助”。

负责任和爱是两回事,爱无关责任。最好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去自我负责。

如果我们很想去展现自己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养育,焦点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那么其实我们给的并不是无条件的爱,我们只是戴上无条件的爱的面具,底下还是罪恶感或评判。

当提到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时,往往会触碰成人内在的恐惧和不信任。是的,或许我们生命中不曾体会过这样的爱,但是当我们穿越自身的恐惧去给予时,你会发现,其实施与受真的是同一回事,你在给予,你也在得到。借着给予他人无条件的爱,你与你内在的恐惧相遇,化为爱。

当我们吼着说,有话好好说时,是谁需要好好说话呢;当我们怒斥他人,你根本就不理解我,是谁不理解谁了呢。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多,所谓,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期待对方不要用某种方式时,我们自己的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我们还活在过往父母对我们的种种影响中,我们就还是未成年的孩子,我们是否成年,不是看身体,而是心智,成年,意味着心智成熟,成年,意味着过往种种再不能成为我的借口,成年,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

觉察到当升起想帮助他人的念头时,心里的声音是:你不行,你做不了,还是我来、你的方式不对,你应该像我这样。所以,被帮助的人会有愤怒,她能感受到自己被评判。而我也会有情绪,觉得我又得付出了。原来,不信任不接纳才是我们想要去帮助他人的原因。

其实我们不用去思考太多如何做好父母这个角色,而是去想想如何成为自己,活出来自己,一个真正活出自己的人,一个真正心智成熟的人,不可能当不好父母。

其实所有的猜想和分析都来自于头脑,孩子需要的就是一句发自于心的同理,仅此。因我们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看穿,也不愿意被有目的的对待。

我常在想,世间一切自有她的规则,一个人的一生会怎样,也在这样的规则当中,就如我兄弟姐妹几个,生长环境虽一样,却各有很大不同。所以有时看着孩子,我会提醒自己,人生剧本早就写好,我的担忧或是努力都改变不了她将走的路,我只需借着她来探究何为爱,其他的交给法则。缘起缘灭,别太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