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在寻求一种所谓“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面对考试时要去找那个唯一正确答案一样。

我始终认为,教育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多的选择。若一个环境,能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不同形态的选择,各类教育模板,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发展,就是因材施教。

想要有聪明的孩子,先得是善于学习的父母。

对重点学校有执念的家长

欧洲的小学没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划分,也没有排名,除了极个别私立学校,连学费都是没有区别的。要择校主要是看和住家的距离及教学宗旨与孩子需求的结合。就拿我生活的荷兰来说,小学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住家2公里方圆内随便就是十几所小学可供选择。

我所居住的Utrecht市,是荷兰第四大城市,人口33.5万,全市拥有小学99所。我的家乡成都,人口1430万,有小学400余所。拥有Utrecht人口43倍的成都,其小学数量仅是Utrecht的4倍,人均小学资源拥有量比Utrecht少了十几倍。

但是,这种学校没排名且教育资源丰富的情况,却让很多在荷兰生活的中国父母陷入巨大的择校压力和困难。因为,很多家长都有一种对重点学校、排名及其学费高低的执念,不知道抛开这些东西,如何在教育内容和理念上给孩子把关选校。

有的家长发现各个学校虽然学费差不多,但是要家长自愿支付的“家长资助费”却大不一样,比如有的学校要求一年交50欧(合400元人民币),有的学校要一年交500欧(合4000元人民币)。一些家长想都不想,就会选择后者,觉得贵的就是好的。

其实,情况很可能恰恰相反。

家长资助费,一般是学校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些设施和额外的爱好项目时,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情况自愿选择是否交付的费用。一个学校,可能想多买几个微波炉,让孩子加餐时用;或是增加些益智玩具和外请培训老师等。学校为此会算一笔账,作为家长资助费。

可见,有时资助费高的学校,有可能反而是学校设施不如他校而需要增加投入的,有时资助费是花在教学内容和校外活动延展上,类别不同,需要权衡,不是贵的就是恰当和好的。

这种资助费也不是必须要交的。比如,学校要家长资助买微波炉,但是你的家庭本来就是反微波食品的,那么你完全没必要违反自己的原则去交这笔资助费。

今年9月份开学时,我家就有荷兰亲戚拒绝交学校开设的体育训练资助费,这笔资助费一年150欧元,不是什么大钱。我得知他家是唯一拒交的,就劝他:“人家都交,咱们不交不好吧。”

结果亲戚很坚定地说,他儿子目前的足球训练非常不适合加入学校提供的这种额外长跑训练,他已经咨询过教练和很多人了,那不仅没用还会对孩子的膝关节有损伤。他决定,不能因为从众而放弃自己正确的坚持和选择。他也对儿子说,不要因为你是唯一跟别人不同用的那个,就改变你的原则,从小就得如此。

所以,择校还是缴费,都别过多坚持表面化的执念,要去深入理解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与自己孩子的情况接轨。

教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选择方向不同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在寻求一种所谓“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面对考试时要去找那个唯一正确答案一样。

我始终认为,教育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多的选择。若一个环境,能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不同形态的选择,各类教育模板,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发展,就是因材施教。

想要有聪明的孩子,先得是善于学习的父母。而这种学习不是教条死板地去学技巧和做法,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拓展思维,增加观察角度,提高判断力,从而找到那条合适的路。

其实,如果达成“教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选择方向不同”的共识后,家长就会迫使自己持续地去思考追问,观察借鉴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适合孩子的。这反倒比对某种教育技巧不加判断地言听计从,而对家长的挑战大得多。

在欧洲,公私立教育类型众多,不按学费高低,而是依学校所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来区别。如,荷兰对正常儿童的教育分为公立综合学校、个体教育学校(即一般所说的私立学校)、综合-个体联合学校三大类。个体教育学校中有十几种教育模式供选择,包括蒙氏、道尔顿、自由、自然、平和、发展方向、瑟谷教育等。每种模式下还有其各自具体的办学愿景。这些愿景,都是看似简单并与日常密切相关的话,不空不远,各有特色。

我朋友孩子就读幼儿园的愿景是:‘我们帮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接触生活和大自然;将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与孩子拉近,让他们亲身体验和经历生活的种种,从而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向独立和自主’。为此老师带孩子“走出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去大自然、博物馆、开药、购物等。

我家孩子们所在学校愿景是:“懂得何为健康:健康的身体、心理和思想”。针对健康的身体,老师和健康卫生机构合作,与孩子身体力行健康理念,比如,体验各种锻炼和运动方式;每周两日为蔬果清水日,孩子老师们只吃蔬果喝白水,杜绝碳酸饮料;参观有机农场药厂,了解食药来源。为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带孩子接触不同文化、走出学校接触各类群体,鼓励孩子多维思考,平衡包容。

这些学校的办学侧重点都在学生身上,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体规划,强调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个性行为特点和学习习惯。例如,帮助不擅长某学科的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腼腆的孩子学会交际,等等。

培养孩子的方式会非常具体地落在生活的点滴中。就拿孩子们午饭的餐桌来说,若A是个羞涩腼腆的孩子,那么老师就会刻意安排活泼健谈的B相邻而坐,互补两人的性格,在潜移默化中借鉴彼此的特点,从而A能开朗些,B能稳重些。

班级的外出活动,最容易显现孩子的性格,谁有领导力,谁受欢迎,谁会服从,一目了然。这会让孩子更了解自己,发挥优势的同时,也有意识弥补不足之处。老师通过观察,也会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完善自己。

 学校的成功和学生的成功不是一码事

欧洲的综合教育,与中国的统一教育不是一码事。就说荷兰的语文课吧,荷兰教育部会有审定的小学语文教材,但统一教材不是全国只有一本,而是有十多本达到荷兰语教学标准的教材可供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选择,而且每一两年都会有新的教材加入,旧的被淘汰。学校一般会选择1-2册课本教学,若某个学生不喜欢备选的基本教材,或是用此教材学习荷兰语效果不佳,那么老师会建议,让孩子选用其他荷兰语教材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总之,选择很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调整。

在这种基础教育体制下,学校都不给孩子们横向排名次和谈论“升学率”。当然,孩子也有及格达标线,但是判断孩子的成就标准并不仅是成绩好分数高决定。孩子的社会责任心、分享能力、口才思辨、处理纷争冲突、敢于挑战权威、慈善助人等都是衡量范围。孩子们受到的关注,不会因为成绩优劣而有被区别对待;孩子们对成功成才的认知,也不会那么单一和表面化。

如果将升学率作为教育达标的唯一标准,必然导致老师会偏向少数“优等生”,因其是学校名誉和水平的保障。如此一来,多数孩子会成为“优等生”的陪读,很难寻求自我完善成长。

有人评价,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

其实,有的孩子在成绩上后进些,或是性格过于独特,并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反而是这些孩子,才更需要关注和个性化的指导。

教育之目的,不应该仅仅是提高考分,还应培育性格的成长,生活的质量,人与外界的互动平衡。

文∣ 魏蔻蔻号∣ WeikoMagazine

魏蔻蔻

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负责医药研发和专利申报。与荷兰老公和猫咪Marley相伴,有文科心的理科人,自办原创微信平台微蔻 (WeikoMagazine)。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