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我的每段感情里面,我总是付出得太多,慢慢的,对方都变得不再珍惜自己了。好烦自己啊,我该怎么办?

发消息来的这位网友说,她刚刚又失恋了。

我常常会替对方着想很多,会想他工作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我能不能帮他分担些焦虑;他生活上会不会缺点什么日常用品,我能不能给他买点;我买来水果要不要给他送去一些,因为他平时没有吃水果的习惯;逛街看到些好东西,虽然很贵,虽然我收入也不高,但我还是会买下来送给他,因为想着他可能会喜欢。

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他却好像从来没有感动过?

 01 

这让我想起丛飞的故事。

丛飞是一名爱心人士,也是一位著名的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按说本该是生活富裕,但他把几乎所有的工作收入,都拿去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他参加过400多场义演,捐给他人300多万。他拼命演出,却耽误了自己的治疗,因病而辞世。

在丛飞患病住院后,有家长因为没有及时收到学费,便打电话来‘要钱’。在得知丛飞住院的消息后,便问“何时病好出来挣钱”。

也有受助者在大学毕业后,便断了和丛飞的联系。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小心说出了曾受资助的事情,媒体报道后,他要求丛飞联系媒体删去他的名字,因为觉得没有面子。

还有受助者认为,丛飞的捐助行为是对其另有所图。

那丛飞究竟图的是什么?

 02 

布莱克曼在《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一书说,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病理性利他。

“这是一种投射和与受害者认同之间的组合。帮助贫困者使你忽略自己的口欲(依附性)驱力,而它却被投射到了接受者身上。你代理性地享受被照顾的满足感,与此同时,你以剥夺来惩罚你自己,以便缓解因为你的贪婪而产生的内疚感。”

如何理解这段话呢?

简单来说,如果我帮助别人,帮助到了连自己都比别人过的差的话,这就叫做病理性利他。

其内在的心理动力解释是:

我把被我帮助的对象,看成是虚弱的状态,他在我的眼里是需要被帮助和照顾的。但是对方看似虚弱的状态,实际上并不是对方自身的,而是我把自己的需要被帮助、被照顾、被关爱的状态投射到了对方的身上,然后我帮助他、照顾他、关爱他。

当我在给予对方照顾和帮助的时候,我所感受到的,是自己被关爱和滋养了。

所以,我们在照顾或关爱对方的过程中,其实是在让自己享受被别人照顾和关爱的感觉,这是一种拐弯抹角的自己照顾自己。

然而,在拐弯抹角照顾自己的过程中,对别人好,对自己却未必好。

因为,潜意识中,我们觉得自己不配享受,不值得拥有。但,我们仍然渴望去享受,想去拥有。于是,当我们有这种渴望的念头时候,我们会认为不对的,不该有的,不配得到的。然后又对自己有这些‘贪婪’的念头和欲望产生内疚,为了缓解自己的内疚,我们宁愿去照顾那些更值得拥有这些东西的人。

于是,我们把自己的渴望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

很多老人追着给孩子喂饭,其实也是这样。逼孩子吃东西,只是这个老人内在的投射,因为童年时期客观原因,经常得不到足够得食物,所以,也会把好吃的留给孙辈,好像怎么喂孩子都不够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父母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对子女或晚辈却大方出手。当你买部好点的手机送给父母,或请父母出去旅游的时候,他们却怪你乱花钱。

你觉得你是在给,其实你是在要。

你对对方的给予,很多时候往往却是在满足自己的渴望。

 03 

再想象一下,逢年过节你给父母带了礼物,想表达下你的敬意,回头又被父母说一顿浪费钱,爽不爽?

每次当你的生活质量有了提升,却看到父母依然过得不怎么样,是不是多少会勾起一些内疚感。

当对方是一个病理性利他主义者的时候,身边的人会有种不可名状的难受。有内疚,也有被控制。

他们会不断的为我们考虑这样那样,不断的为我们付出这样那样。关键是,他们的付出,看起来好像只有我好,而他过得并不好,甚至可能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因为没有在自己的父母身上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在照顾别人的时候,内心总会带着照顾自己的愿望,尽管不断的给予别人照顾,但是对方感受到的很可能是内疚和控制。

而这样的关系里面,往往会让另一方想要远离。

 04 

病理性利他的防御机制是怎么产生的?

通常,是早年成长环境的因素导致,比如孩子从小被父母疏于照料,又或是父母的情绪像没有长大的孩子,而孩子则过早的懂事去照顾父母的情绪。

懂事的孩子,不但要照顾父母的情绪,还要照顾周围人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也因为这样,孩子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真是情感,不得不压抑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欲望。

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为了还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我们变得害怕自己的需要,同时,也害怕假如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而带来的强烈的内疚感。

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小时候和小伙伴外出游玩,希望父母可以支持几元零花钱,父母不肯给。当你非常渴望的说了你的欲望之后,父母却没有理解,也没有解释,也许父母只会告诉你家里很穷,也许父母早已被缠得不耐烦了,最后很不愉快的给了你几元钱。

也许从此以后,都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花钱的快乐。

很多人对金钱有很深的匮乏感,甚至是羞耻感。每当我们升起欲望和需求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的在拷问自己,“你值得吗?你配吗?”

但我们看到身边的人,看到自己的孩子、伴侣的时候,我们却忍不住的想在他们身上花钱。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以前单身的时候,出去看到好吃的,总舍不得,总想着多赚点钱再来享受。当他恋爱的时候,他常常对女友说的口头禅是,你喜欢吗?喜欢咱们买!

我们在感情中拼命的付出,有时候并不完全是因为爱对方,很有可能是想通过爱对方来爱自己。

但其实,我们都忘记去问问最重要的自己,我喜欢吗?我想要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告诉自己,拥抱自己,你是值得的!

真实的去爱自己,才能真正的去爱别人。

【考试太难家长要找市长投诉  出题老师躲办公室哭】杭州市西湖区期末考试太难,家长实在忍不住,声称要拨打市长热线投诉。不少学校老师反映,考生考完语文后眼泪汪汪。据悉,出卷老师事后一直在办公室里哭,不愿回家。

厉害了我的老师!

也许是家长强势了,也可能试卷确实太为难人了。因为信息过于缺乏,且不谈这件事孰是孰非。

但由这件事想到,从小到大考过的那些试卷里,充满了“你背什么,我偏不考”的味道。

其实,考试是一个隐喻:你要伸展自己。

是否被允许伸展,伸展到什么样的标准,才会被认为配活着?

考官则有两种:绝对否定性的死神,和相反的生命之神。

如果你潜意识中,觉得考官是前者,那么任何考试对你可能都会变得极为艰难。

如是后者,那么考试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 它就只是对你能力伸展程度的一个检验。

中国式考官,还不是绝对否定性的,而是绝对禁止性的。

*注:“绝对否定性”的否定意味,要高于“绝对禁止性”。

[绝对否定]:你做什么都不对。

[绝对禁止]:你不能自由发挥。但如果让我高兴了,我还是愿意奖励你的。

中国式考官设立了标准,该标准喜怒无常、不可揣度,他就是来为难人的,为了传递权力感:

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你必须围着我的意志转。

你的能力,即你在某方面的伸展程度毫无意义,我毫不关心。

譬如,就一些犄角旮旯中、并不能证明对该学科掌握程度的知识点出题,就是这种味儿。

我是1992年参加的高考。

那几年的政治题中,多项选择题是让我们充满畏惧的部分,错一半甚至更多,是极为常见的。

结果是,满分一百,我考83分,就已经是我所在的省重点高中的八个班中的年级第一名了。

我是经过顿悟,才解决了多项选择题的困难的。

我发现,自己对考试有了抵触。在无形中,将考官放到了敌人的位置上,而将自己放到了脆弱的被审判的位置上,对考官真是敌意满满。

觉知到这一点后,我问自己:“干吗要把考官和自己放在敌对的位置上呢?这种敌对的态度会有什么好处吗?”我要放下这份敌意。

于是,我发展了一个考试技巧 —— 站在考官的角度看问题,问自己,如果我是考官,会怎么出题。

结果,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

我拿到政治试卷,看了几个多项选择题后,仿佛可以感觉到,这个出题人是严厉的还是宽松的,以此来调整自己做题时的尺度。

但我这种考试技巧本身也成为一种悲剧,这不是对我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真是来为难我,来考验我“对出题人的揣测能力”的。

说白了,像是太监和大臣要揣摩皇帝的心思,也像是孩子要去揣摩父母的心思。

所有孩子都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可,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考官,并且,孩子会把父母的考官形象纳入自己内心中,成为他们的“内在考官”,弗洛伊德的超我即由此而来。

父母是鼓励孩子伸展自己,还是禁止孩子伸展,而拿自己的好恶管束孩子,这至关重要。

前者鼓励孩子做自己,后者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来 —— 妥妥的巨婴范儿。

我一直都是考试机器,每到大考试必超常发挥。这要感谢父母给了我相当的自由。

从小到大,我从父母那儿,没挨过打没挨过骂,要十块钱给十二甚至十五,人生的大小选择,基本也都是我说了算,所以父母作为我生命最初的考官,是祝福性的,而不是禁止性的。

多位来访者,学习能力极佳,但考试能力极差,他们在考试中都有这样的时刻:

突然间,觉得试卷上满满的恶意,然后心生恐惧,就没法发挥了,感觉被冻住了。

一位女士,在一次职业技能考试中接连几道题做不上,整个人立即就慌了,随即发现,对整个考试失去了信心,这时,她心里冒出了一句话:

我认了,我输了!出题人,这次你赢了!

其中有两人都不禁想到,父母凶狠的眼睛盯着自己。

其中一位女士甚至总结出,每当她考好,父亲都会极不高兴,而考砸了,父亲则幸灾乐祸。

故事到了这种地步,就像是绝对否定性的了,这毕竟是少数,多数还是绝对禁止性的 —— 你不能自由发挥,但如果你让我高兴,我还是愿意奖赏你。

有时候,这种认可会变成:

无论你怎样,我都不认可你。

一位男士,说他小学时一次考了98分,兴高采烈地给父亲看试卷上的成绩。

结果父亲说:“你看你马虎的,如果那道题你认真点,就可以考100分了。”

他想想,是啊,父亲说得对!下次要认真!

下次,他果真考了个100分回来,给父亲看,不料父亲却说:“别骄傲!”

这让他失望至极。

中国式的考试,从过去的八股文,到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都像是故意为难人的。

国人的考试焦虑如此浓烈,也许应该在全世界的正常国家中排第一。

一个考试的小心机诀窍

若作为考生,你太焦虑,那么可以试试想象,看看你自然而然想到的考官,会是什么样的人,将他的形象具体化。

也许你会发现,他是绝对禁止性的,那么试着转变这个形象,想象这个人曾经给过你的认可,特别是鼓励你自由伸展的那些时候。

如果不行,那么,就试着换掉这个考官,将一个给过你很多理解、接纳与支持的人,变成你的考官,然后去感受,面对这个考官,你的感觉如何。

或者,你也可以向我学习,去深入认识你心中的考官,即弗洛伊德说的“超我”。

也许你会发现,心中那个由父母原型而发展出来的考官,真的是千疮百孔,虚弱、荒唐且可笑。

你可以鄙视它,也可以对它生出理解与同情。

日剧《邂逅》里的女主角绘里,是一个天真又努力的女孩。

她爱上了一个天真又较劲的男人。

虽然一对恋人七年分分合合,但她一直奔跑在谋生的路上。无论爱与不爱,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也从未放弃过工作。

按剧中的人物设定,美丽的绘里如果放到现在,恐怕就是国人口中的“绿茶”了。

年轻时,作天作地要去纽约深造,三度成为“小三”,而且还是善良纯情那种。

最有趣的是,男主每一次和她邂逅时,她总是换了一位工作,而且,身边总有男人。

初遇时,她是个学生,身边是不靠谱的摇滚男青年。

再遇时,她是画廊的销售,身边是有为的中年男医生。

而第三次相遇时,她成了外餐公司老板,身边是喜欢她的快餐店小弟。

从表面上看,她一直是独立又坚强的工作女性,甚至,男主提出要帮她还债,绘里居然一身正气地把钱扔回给对方。

可在女编剧的笔下,这么一个独立坚强的妹子,一天也接受不了自己没有男人的局面。

剧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是,深爱常盘贵子的男主,把绘里亲手送给要出国的医生,理由:“因为医生能给你幸福”。

找到一个好男人能给你幸福,通常是言情剧的核心价值观。

但滑稽的是,就算信奉这套逻辑的言情剧编剧,也无法自圆其说。

那个“能给女主幸福”的医生,一转眼就摔了个半身不遂,而忠厚老实的男主,在信誓言旦旦要给妻子幸福后,也用两年时间用冷漠生生把柔顺的老婆逼成了一个酗酒主妇。

谁也无法回避的真实是:对于生活的琐碎与无常,男人其实比女人更难面对。

他们是想给女人幸福,但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

很多年前,我一个男同事劈腿离开他的妻子,去爱一个得了忧郁症的失婚妇人。

理由很高尚:“我觉得我妻子离开我能活得很好”。

十年之后,果然他的妻子活得更好了,可他却变成潦倒不堪的loser。

他以为他能给那个忧郁症女患者幸福,他以为他是拯救者。可是,他和那个可怜的女人一起掉进了另一个深渊。

在东亚这种父权繁盛的社会,男人女人都向往一种感情模式: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男人负担起整个家庭,甚至负担起女人的幸福。

这常常是主流社会提倡的社会意志,但是,基本可以说是一句笑谈。

首先,让男人担负起让家庭所有人快乐的责任,本身就不公平,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沉重的工作与社会压力之下,男人自己就很难快乐,又何谈让妻子快乐让孩子快乐。

再加上,亚洲社会,由于父亲在家庭的长期缺失,通常在无节制的母爱里成长的东亚男人根本都是些巨婴。他们连自己的幸福与快乐都不敢去争取,又何谈给别人幸福与快乐。

而那种睁着萌萌的眼睛望着男人:“请给我幸福的生活”的女人,通常到最后都会无比失望 —— 不是对方不想给,而是根本做不到。

-------------

问别人要幸福,把幸福当成对方赏赐的恩物,无论对于男女,都是一种妄想。

《邂逅》里,男人们都喜欢女主角绘里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个爱笑爱玩爱折腾的姑娘。

说到底,她内里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任何艰难的困苦里都不气馁:

“你把她放到森林里她也能活得很好”。

福山雅治这么夸这个让他念念不忘的女人。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内心仍然觉得她的幸福要别人来给:

“修二君,和你在一起,请你给我幸福!”

这大概也是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一种女性的写照。

她们很能干,很优秀,很有生命力。但她们从小就被洗脑:“幸福只有男人才给得了”。

所以,她们终身都处在惶惑里:谁能给她们幸福呢?久而久之,连自己可以给自己的幸福都丢掉了。

有这么一个段子:

能干的希拉里在加油站碰到自己的初恋情人,老公克林顿笑话她,你看,你要没嫁给我,你就是一加油工的老婆了。

希拉里灿然一笑,也许他娶了我,现在就是美国总统了。

当一个女人有极大的生命力,她不但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

因为她们深深明白:所有的人幸福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问别人讨要幸福,本身就已经是不幸的开始了吧。

我的朋友吴迪说:

为什么成年女性不招男人爱?

因为她们不像女孩那般好骗,她们早已笃定于自身的存在。

岁月给成年女性最好的礼物就是,她们不再相信谁能给自己幸福,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幸福。

所以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她想占有,也没有一个人值得她羡莫。

当女人不再滋滋以求向外索取幸福时,幸福就已停驻在她的内心某一处。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我和许多家长一样,也免不了会操心:怎么样才能保全他,不至于毁了他。

后来发现,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第一条就是,教育好自己。

怎么样才叫教育好自己?

就是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如果你总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观念,一直认为“我没错”、“教孩子有什么好罗嗦的”、“大人对孩子都是这样的”,在封闭的认知里,无知无觉地过着,习惯地挑剔,习惯地辱骂,习惯地不把他当人,一点都不知道他正在承受你所有的恶。

那么,父辈下在你身心里的毒,你会原封不动地传给孩子。

教育绝不是斩钉截铁的决定,掷地有声的口号,立竿见影的手段。

相反,它需要你忐忑一下,停一下,犹豫一下,甚至,多无能几回,这样反而能为孩子的成长,赢得多一点健康的可能。

因为,“软弱”比“强硬”,“手足无措”比“二话不说”,更能让你意识到,孩子是个人,你是永远的学生。

还有就是,一定要爱自己。

在养育小十月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大人爱自己,才会爱孩子。

否则,“爱”就是虚伪空洞的口号,只能飘来飘去,让大人自我美化和感动,无法真正赐福给他的生命。

你如果爱自己,就会知道运用智慧和理性,让自己不拧巴,远离穷丑恶,力求富美善,实现自己的理想,尽你所能地快乐。

你快乐,孩子自然就快乐。

而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营养,比1000块一筒的进口奶粉,和1000块一堂的高级早教课,更能滋养他的身心。

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过得很苦,孩子出生了,那就让孩子去光宗耀祖,替自己争光。

这样一来,孩子一出生,就背上一身债,你天天催,年年逼,怎么健康快乐得起来?

爱自己,所以负责自己,无论财富,还是理想,或者幸福,都与孩子无关。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男女,都要每天背诵1000遍的金科玉律。

第三点就是,你不用太紧张,甚至可以“缺心眼儿”一点,去追求你的人生。

现在许多家长,被心理学书籍吓得不轻,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弄得孩子痛苦抑郁紧张焦虑半身不遂,啊哦,好好的孩子就这样毁了,我是罪人啊。

于是,许多妈妈会舍弃职业和理想,一丝不苟地照料着他。

我承认童年的影响巨大,但是这样的付出,往往得不偿失,并且很容易形成病态的共生关系。

许多孩子长大之后,成为巨婴或妈宝男,都是这样的原因。

因为你从小到大,都与他“你我不分”,成为病态共同体,以至于任何外来者,女婿、媳妇、不认同你们的外人,全是危险的敌人,要统统想办法剿灭。

相比于你影子般的跟随,母鸡般的照料,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温柔地坚持、不熄地进取的母亲。

再者,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是多方因素共同造就,教育、朋友、恋爱、婚姻、职业、阅读、思考、以及各种不可名状的七七八八……家庭并非唯一的因果律。

苏珊桑塔格说过:“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不是认同的关系,而是变异的、创造的、革新的。保持同一,实在令人腻烦。”

你放轻松。

尽好母亲的养育之责,然后做好榜样,让他在宁和的环境中,去自然而然地学习你应对冲突的策略,与人相处的方法,追求理想的野心,坚持自我的意志。

而在他与你渐行渐远之时,你只需温柔地放手,得体地退出,祝福他一路走好,告诉他你是他永远的后盾,不管他成为什么样子,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幸福也好,痛苦也罢,你都在爱着他,这样就可以了。

有些妈妈会告诉孩子:宝贝,我爱你,为了你,我愿意放弃一切。

错!

你这样不仅不会成为孩子的福,反而令他觉得不堪重负。

你要告诉他:你是你,我是我。我爱你,但我不会因为你失去我自己。而你长大了,也要这样对妈妈。

父母,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陪伴。

第四点就是,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有些家长想要孩子长大之后功成名就;

开放些的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

再不然,希望和孩子成为朋友……

其实这都不太可能顺利实现。

希望孩子成为精英的父母,很可能收获一个只想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

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很可能收获孩子接踵不断的痛苦、叛逆、挑衅、冲突、抑郁。

希望和孩子做朋友的父母,说不定,在孩子五六岁时,人家就不跟你玩儿了。他有他的世界,也有他更有趣的朋友,谁和你这么又老又笨又无聊的人在一起啊。

但知道了希望会落空,你反而会解放自己。

你会从执念中挣脱出来,得以平和地观望他的成长,像观察你家的盆栽一样,他抽条了,你高兴;他没开花,你不着急。

反正迟早会长大的,晚一点,曲折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所有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既然独一无二,那就说明,你没有办法去预设,也没办法去掌控。

教育方法的确多,但没有一种是万能钥匙,可以解决所有的麻烦与问题。

不如把对孩子的设置全部格式化,多抽点时间(多一点,再多一点),回到家,蹲下身子,低下头,去倾听孩子的声音。

或许,当你听见他的内心,才恍然大悟,他的世界如此葳蕤有序,妙趣横生,和你想象的完全不同。

最后,永远别忘记温和地讲道理。

我们家小十月才两岁,还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事实上,每当他任性,破坏了东西,伤了人,只要你坚持温柔地说理,都会潜移默化地,渗进他的认知之中。

这个过程会很漫长,绝不会说一次,他就改正。

很可能,你说了18000次,他还是扔东西,还是打人,但是你会在无意之中,听到他说:

不可以扔的,玻璃破了,割手的,不可以……

不可以打人,会痛的,姥姥会难过的……

吃饭喽,不吃饭会饿,长不高,就不可以骑马了……

这就是成长!

着什么急呢?

他才两岁,不是十二岁,也不是二十岁,怎么可能不犯错,那么,请用你所有的智慧,来保障你的耐心,去温柔地对待孩子,在他犯错之时,告诉他,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一些家长很心急,认为婆婆妈妈的育儿理论都没毛用,狠狠地骂一顿,打一顿就好了。

是的,粗暴的殴打与辱骂,的确会让孩子恐惧,诚惶诚恐,胆颤心惊,不再敢如此这般。但是,

1,暴力是有耐受性的,今天,你打一耳光他就听话了,不久,你就需要打两耳光他才听话,如此不断升级,你将一直用暴力手段与他对抗,直到你打不过他为止。

2,所有的暴力,都会反噬其身。你今日施加给孩子的,明天孩子必将返还于你。

3,当你开始认同暴力,摧毁孩子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

真正的教育都是缓慢的,也是温柔的。

犹如猛虎细嗅蔷薇,犹如春风入夜,润物无声。

它不会平地一声雷,就开花结果;也不会金光一闪,就大功告成——所有立马见效的技巧,我们都应该警惕,因为,它必然经不起推敲,也必然后患无穷。

人生百年,何需争朝夕之短长。

就这样缓慢地,陪伴着他长大,见证他点滴的进步,为这世道保全一颗赤子之心,不仅是对他的功德,也是对自己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