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上午,雷夫回答了中国教师最想问的16个问题,这16个问题是从全国一千多位老师的提问中提炼出来的最困惑的话题。对于每一个问题,雷夫都竭尽表达自己的看法。

  1、“在中国,很多教育专家一直在告诫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给中国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雷夫:有些学生就是教不好的,我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我认为,我的工作时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一个老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学生要自己走进来,我不会使劲的把学生推进这扇门,而不是拉他们或者推他们进来,而走进来必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2、“您曾经说过,美国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有很多不合格的老师一直呆在教学岗位上,那么您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雷夫:我们要培养善良的学生,老师就要身体力行,生气时也要友善,,我是最努力工作的人,不是用教条去教什么,而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我在经验中学习怎么变得更好,学生会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以不优秀的老师对学生别的老师的影响都不好。老师必须是学生的榜样。

  3、“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开设了那么多的课程,莎士比亚戏剧、棒球、电影课、经济课程,你还要花时间带学生去旅游,但是你的学生考试成绩也非常好,对此我感到很神奇,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我为了提高成绩,需要花很多时间,我跟你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雷夫:我的学生之所以阅读做的很好,不是因为他们准备考试,而是因为他们读的很多,不是为考试做准备。我的孩子对数学有很深的了解,他们觉得考试的内容比他们平时做的容易多了。我的孩子考试成绩好是因为他们是放松的,我在平时会考考他们理解到哪一步,但是我也会告诉他们,如果考不好,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就是没有任何的变化,他们不会因为考试不好下地狱,他们的妈妈依然爱他们,我也依然爱他们。我告诉他们,真正的考试在十年之后,不是说考试成绩怎么样,而是我在一年中让他们学到了什么生活技能,他们不是为考试二学习,他们是为了生活中受益的知识学习。让他们很放松的时候,他们就会考的很好。

  4、“世界上总是存在着所谓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我对那些‘差学生’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不管用什么方法,他们总是让你感到失望。遇到这些差学生你是怎么做的,你能为我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吗?”

  雷夫:在我眼里,学生分三种,我称为孩子一、孩子二、孩子三,孩子一是天才,聪明,爱上学,爱老师,出身好,有他们在我的班级里真的很幸福。孩子三,不喜欢上学,每次考试都不及格,非常憎恨老师,父母也恨你,如果你敢骂他的孩子,父母就会来杀掉你(大笑)。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把时间都花在孩子一和孩子三身上,因为孩子一聪明,学的快,我们不要花很多时间就能教会。孩子三我们如果不花时间,他就会毁了你的生活(笑),给你带来很多的麻烦。而我呢,就把时间花在普通的孩子二身上,他们普通、平凡、数学不是最好,写作文不是最好,其他都一般般,但是他们不捣乱,老师不会在他们身上花太多精力。我大部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做的更好,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子,我会告诉她,你的声音很好听,我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有你在我的班级,我迫不及待等着你的成功,他们就会非常兴奋,他么就会转化成孩子一的行为,当孩子三在那里找麻烦的时候,他们就会找不到捣乱的伴。让孩子二来影响班级,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安静,和谐。对于所谓孩子三,老师的任何办法都不会奏效,我们只有为他们创造更有趣的课程,让他们产生兴趣,才能改变他们。

  5、“你一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疯狂地迷恋网络游戏,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你有没有遇到这种困扰,你认为应该怎样应对?”

  雷夫:阅读是最重要的,老师的观点很对,过去的一本书,一支笔的老时光已经不再了。现在面临很多干扰的因素。但是我每天花90分钟和学生一起阅读,读文学著作,让他们自己读,学生就不感兴趣,我就给学生一字一句一起读,以身力行。孩子天天看电视,从不阅读,如果我们强行把电视关了或者搬出去,这是欺负人,教育是教孩子主动把电视搬出去。我经常带学生旅行,他们在宾馆可以看电视,但是他们喜欢阅读,这是因为我始终陪她们一起读。

  6、“老师是人,不是神,有时候总免不了会发火,你在56号教室会发对学生怒吗?遇到让你生气的情景你会怎么处理?”

  雷夫:我的学生天天让我生气,做的事难以置信。我们每年做一个艺术作业,每年成功,做了三十年了,就是在木板上画画。今年开学第一天,有个学生把作画的喷漆给喝了,我很生气。但是我学到一个经验,希望学生控制情绪,首先我自己要控制情绪,因为我生气也不会让他们变成我希望的人,如果我希望他们做善良的人,可我自己大吼大叫,那就是言行不一,我从来不提高自己的声音,因为这对学生毫无用处。一开始年轻的时候我确实对他们吼叫,可是他们只学到一点,就是对我很恐惧。假如我安静,教室也会安静,假如你能很好地调适你的情绪,你会发现奇迹发生。

  7、在中国有一种说法,美国的基础教育很糟糕,但却培养出了几十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但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雷夫:我领了很多的奖项,我觉得不代表任何的意义,我的女儿去了最有名的医科大学,她的导师就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是他的品行不端,所以获奖毫无意义。我带的学生每年演戏剧,有很多人从不同地方来看这个剧,戏剧演三十天,演出结束后,我不会发奖,也不会开派对,因为我认为做整个戏剧就是奖励,就是派对,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不会因为奖励而改变。

  8、您的班级里,大部分孩子来自于贫困家庭,可以说生源条件很差,但这些学生后来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有很多学生还考入了哈佛这样的世界名牌大学,您究竟做了什么,让您的学生有那么大的变化?

  雷夫:我的学生都从非常小的社区来,晚上会有枪声,他们的父母没有去过大学,没有书读。我的教室里有非常重要的助手,就是我以前的学生,他们会来帮助我,每天放学后,我把门打开,高中生会回来,大学生也会回来。我们都喜欢为孩子打造愿景,但孩子们却有自己的理想。所以我知道聪明不是那么重要,品格远比学习成绩重要,正派得体远比考试得高分重要,人们总是巴不得孩子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无所不知,我不赶时间,我不在乎每周末的考试,我更关注的是一个孩子十年后能用得着的素质。

  9、你是一位非常棒的老师,你是如何做到这么优秀的,总不会天生就是个好老师吧,在提升自己的素养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

  雷夫:我只是一个很努力的老师,分享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瞬间,让我变成了一个很好的老师。1992年,我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老师,对我来说很可怕,媒体上报道那不是真的,他们说雷夫可以拯救每一个孩子,孩子爱雷夫,那是假的。开学第一天,我很祖桑,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给了我一份早餐,我问她叫什么名字,我告诉她,不用给我早餐,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听懂了吗?周五我对孩子们说,我们非常愉快,孩子们有问题吗?这个小女孩子说话了:“老师,第一天上学我很兴奋,因为我等了一生就为到你的班级里来,父母说你就是上帝,我给你送早餐买不是要你喜欢我,我只要在你这里就好了。”我听了很沮丧,因为孩子说的是真话,我伤害了她。于是我知道了要如何对待孩子,不能伤害他们。还有个学生在男朋友给她父母看之前,带到了我的面前,并且告诉我,她的蜜月时周二开始,如果星期一要她帮忙,她还会来的。我遇到了优秀的学生,使我成为了优秀的老师。

  10、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依然会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强烈的信念吗?您是如何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工作激情的?

  雷夫:听起来很愚蠢,我见过美国总统,也见过英国女皇,还有很多明星,但是对我来说。最高兴的是看到小孩子灿烂的笑容,我今天可以帮助一个小朋友,我现在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了。我老婆要装修一个厨房,我怕算了算再教400年,就可以攒够了。(大家笑,幽默如他)

  11、“最近,关于‘狼爸’‘虎妈’成为热门话题,你喜欢他们吗?你怎么评价他们的教育方式?”

  雷夫:我不喜欢他们。他们想到的只是他们自己,我的教育理念是,一个父亲,请闭上你的嘴,不在前面挡孩子的路。我在教室里很少说话,讲桌都没有,我只是在角落里站着,给孩子更多说话的机会,我教育孩子为自己学,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我希望我的学生是善良的,思想开明的,这意味着我必须具备这些素质,我的4个孩子都很出色。

  12、当学生父母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你的学生家长总是支持你的工作吗?

  雷夫:早期,父母对我的理念很质疑,上课时间早一点,晚一点回去,父母生气,家长也很不满意我没有作业,我从不认为作业有什么用处,,那时候,他们都认为我疯了,家长和我吵,我不会争论,家长不想早来,我就同意,假如我花时间和家长争论,那就会浪费和孩子的时间了。现在,容易多了,都求着到我这里来,关键是要让家长信任你。

  13、中国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和负担来自很多方面,包括社会、家长、学校和老师。假如您是中国教育部部长,您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雷夫:假如是我,我会取消90%的考试,一个小时音乐排练,玩音乐的孩子更高兴,其他学科也会好。他们在传统的课程上会很努力,但我们也要放在艺术课程上,我也会教老师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他们要让孩子在教室里不感到孩子,我假如是部长,我首要的事,是要和教师做培训,让学生消除害怕,建立在信任基础的理念上,就会对教育有更大的改革。

  14、对于家长应该为孩子的成长准备什么,您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智力书包”您认为这个书包里应该放什么?

  雷夫:我又4个孩子,2个孙子,他们都很优秀,作为父亲,应该是休息的卧室,不能有电视和电脑。假如想让孩子更好,应该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一起参与准备晚餐,讲述一天发生的事,在准备中做些什么,假如每天能和孩子一起,会更成功,如果我讲自己的孩子,你们会很无聊的,我不想炫耀……

  15、我备课十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而很多学生却根本不认真听课,这让我感到很失败。您在工作中有茫然无助的时候吗?您对自己有过怀疑吗?

  雷夫:早年教学也很茫然,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学习?”学生说“我不得不”还有说“我不知道”,每节课前,我都告诉他们,学习的东西终身受用,以后用得着,我们不是为考试而学。慢慢地,我让学生自己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学,才开始上课,效果才会更好,老师要告诉他们为什么学,而不是学什么?

  16、美国班级学生数量少,这样便于进行单独辅导,但是中国班级学生数量通常比较多,“因材施教”基本做不到,面对多班额的学生群体,有什么办法开展个性化教育?

  雷夫:两种办法。把数学最好的放在最差的旁边,他们会知道,希望功课不好的得到帮助,产生同情心。其实我在教艺术课程的时候,一个班级有70多个学生,但是艺术课程让他们每个人感到成功,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激发出来了。

  虽然面对全英文的讲述,我们要靠翻译才能听懂,但也正是因为听一句翻译一句,才使得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记录和咀嚼这些语言。雷夫丰富幽默的肢体语言没有让我们感到一丝隔阂,掌声和笑声穿插其间,而是让我们感动于他亲切真实的表述和坦诚感人的行动。中美国籍不同,教育不同,但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走向教育成功的路是相通的。

  二、中美教育家的高峰对话

答问结束后,进行了中美教育家的高峰对话,李希贵VS雷夫。由《当代教育家》主编李振村主持,用中美两国的教育理解来回答话题:

  第一个话题:

  李振村:“雷夫,在你的班级中,一直强调艺术教育,艺术真的这么重要吗?你想培养艺术家吗?”

  雷夫:“我大学学的是数学,我也没想过用艺术来教学生。实践中,我发现接触艺术教育的孩子所学到的,远远超过他们所学的。加入乐队的孩子们,不只学到如何啦小提琴,也学到了纪律、责任、牺牲、联系、更正错误、倾听以及时间管理,帮助他的其他课程。假如你可以集中精力,就会意识到艺术的重要性。我做的还不好,但学生可以尝试,我不喜欢学生害怕失败。30年后有很好的演员,我从没想过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老师需要冒点险,奇迹才会发生。我希望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而不是考试的成绩。”

李振村:“李校长,在你的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戏剧和艺术课程?”

  李希贵:“我们不要把学科本位放的这么重要,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我们想把技能的培养转到人格的培养,情商、听商的培养上来。内心有个想法:戏剧可以为少男少女的沟通搭建平台,让他们通过戏剧的舞台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有些事实就算压制但它依然存在,我们要为学生搭建一座连接生活的桥梁。”

  第二个话题:

  李振村:“全世界都在传送你们的故事,难道你们的从教经历都是成功的吗?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分享吗?”

  雷夫:“我最大的失败,是在年轻时,认为最好的学生是成绩好的学生。我那时这么想是因为我是个白痴。是我老婆告诉我,不是你要创造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要教他们做人。我说太难了,她说没人说过你的职业轻松,我那时最大的失败是过多重视了成绩,而应该是学生的素质。第二个失败,是在我成功后,我听说好学生下滑很多,吸毒,帮会,有多少个夜晚我彻夜难眠,教书育人是件痛苦的事情,我在思考,怎样让学生学习终身受用的东西,最重要的经验从学生身上学到。一年的时间也许不能改变什么,我邀请以前的学生回来一起学习,一起旅行,失败后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好莱坞要编个电影,出资几百万,我不不同意,因为电影里呈现的都是好的一面,事实我失败比成功的多。老师很多时候都面临失败,我每天进教室告诉学生,永远不能放弃,下周一回教室,会有更多的失败等着我……”

李希贵:“我在做教导主任时,班上有个学生,外祖父带回来一块表,非常昂贵,结果第二天就弄丢了。于是进行大搜查,结果在同班以后各女生的箱子里听到了声音,立刻决定,吧女生叫来,当着宿舍同学的面让其打开箱子。表找到了,确实在箱子里,但是第二天,这个女生就失踪了,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说到此处,李希贵校长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当年的教训让我清楚地看到教育没有学会等待。去年我有了外甥,孩子一年零二个月,特别可爱,女儿带回老家,老家有很多姥姥级的人物,她们争着教孩子叫“姥姥”,不厌其烦,可是孩子就是不会叫,被折腾的,其实过几个月,不用教,孩子就会叫“姥姥”了啊,我们的教育需要学会等待。”

  李振村评价:失败是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个话题:

  李振村:“雷夫,你这么优秀,你的同事会向你学习吗?洛杉矶会组织老师向你学习吗?”

  雷夫:“讲个失败的例子,同事认为我反宗教,认为我是恶魔。他们喜欢我学生做的事情,但是却不愿意做我的事情。他们喜欢学生翻开书,学习课文讲了什么,做习题。考试是一切,他们认为成绩好,才会给钱多,假如希望美国有人跟随我,是很少的,大多数不会这样做,还是以成绩为主,对学生很严,但是我的学生却比他们棒,我不会劝说别人跟我学,但我会与人分享,我很努力。”(用李振村主编的话评价:只要有人的地方,人性都是一样的,美国也有不求上进的老师,雷夫是多么可爱)

  李振村:“雷夫的孩子很棒,情不自禁赞孩子,希贵的孩子也很优秀,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又什么不一样?”

  李希贵:“教育孩子和学生是两回事,孩子从小要培养习惯,我认为电视网络是开拓与世界交流的渠道。建议家庭订一份电视报,每天和孩子制定计划,定什么节目,什么时间看,时间一到就要让孩子看,哪怕忘记也要喊他看,看完了走人,时间长了就形成习惯,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提倡阅读,家长很功利,总是拿重要的书给孩子看,不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书。”

  雷夫:“说到孩子和学生,对我来说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差别,我和孩子花的时间更多一些,之所以学生信任,是我在家和学校都是一样的。有些老师在家和学校两副脸。我的学生也会和我的家人一起玩,一次在棒球场,学生(以前的学生)想给我买酒喝,我不要喝,不是喝酒有没有对错,而是一个秤。我的孩子不打游戏,我在家在学校教同样的课,我的学生玩真的棒球,他们课余学习莎士比亚戏剧,不会考试,只是表演,不论在家和学校理念是一致的。我在班里也不是要做父亲的角色,但做一个父亲的角色也会很适合,因为我的学生都没有父亲。”

最后要求两位教育家分别向对方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雷夫:“前几天,去访问北京十一中学,太壮观了,你的学校与众不同,是因为你与众不同吗?”

李希贵:“雷夫,你学校和政府打交道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面对各自的挑战,两位教育家一个睿智,一个幽默,让我们着实开了眼界。

  期间小插曲:杭州有两名雷夫的粉丝小学生慕名而来,为雷夫送上了中国的茶叶,并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提了自己的问题,最后合影时,1米85的雷夫单膝跪地,表现出的率真直抵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爱的力量与境界。

  三、发生在“56号教室的”的故事

  下午,雷夫就全程为我们演绎发生在“56号教室“的故事,为了保证演讲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我们平生第一次带上了同传耳麦聆听雷夫的激情演讲,台上英文的讲述,耳麦里中文的同步翻译,让我们也有了一次高科技的全新体验。在雷夫56号教室里,课程在不断创新,教法在不断变化,但是有一样东西,25年来,从来就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那就是雷夫传递给孩子们的价值观——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雷夫课堂教学的魅力不是表面的热闹和逗乐,而是来自于对学生深度思考的激活与引发。支撑56号教室取得教育奇迹的,是雷夫自己开发的各种特色课程,人格教育课程、班级经济学课程、写作课程、电影课程、远足课程……这些课程为56号教室的孩子们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营养大餐。

  整个一天的互动与交流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位全美最佳教师的嘴里并没有高深的哲学、教育理论,但他却拥有专业素养系统中最核心的热爱与激情,也就是说,是职业认同或者价值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专业技术,正是这一点,让他和他的学生获得了卓越的成长。
  我们为雷夫鼓掌,也为他的学生而幸福,更为能有幸见识和聆听具有着鲜活的“人”的气息的雷夫内心独白而感动……

  雷夫语录:

◎要让孩子们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在一个所有事物都已经被标准化了的世界里,艺术让孩子们保有独特的自我——用梭罗的话说,就是忠于另一种鼓声,大步向前。

◎在这个快餐型社会,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我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用礼物和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十分危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体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励。卓越的教学是向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让孩子们推动自己全力以赴做的最好,也就是说要让孩子自我成长。我的学生不从我这里寻找认可,他们要学习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第56号教室的价值观

1、不要害怕失败——只有当我们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

2、我们追寻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

3、我们相信,热爱阅读的人将拥有完美的人生。

4、凡事值得做的事情,就得好好去做。

5、要怀有仁爱之心,这个世界需要我的关爱。

6、延迟享乐——最好的东西会留给懂得等待的人。

7、学会推己及人——无论别人做错了什么,都不要取笑或揶揄他人。

8、我们重品格,讲劝勉,推崇谦逊,而且无条件地相互扶持。

9、成功无捷径——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试错以及大量的努力得来的。

 

第一条:稻草人

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这是一种极端不诚实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因为如果你可以负面的歪曲别人的观点,你就有可能从正面歪曲自己的观点。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第二条:错误归因

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结论: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小红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第三条:诉诸感情

你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诉诸感情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同时也很低级。

例子: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小红犯了诉诸感情的谬误。

第四条:谬误谬误

你看到别人的论述水平很低,或者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辩论的赢家并不是因其观点正确,而是辩论技巧更好。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例子: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小红看后觉得健康饮食就是骗人的,于是开始每天暴饮暴食。小红犯了谬误谬误。

  第五条:滑坡谬误

好像如果A发生了,那么Z也一定会发生会,以此来表示A不应该发生。

你不讨论现下的事物(A),而是把讨论重心转移到了意淫出来的极端事物(Z)。因为你没能给出任何证据来证明A的发生一定会造成极端事物Z的发生,所以这是一种诉诸恐惧的谬误,也影响人们讨论A时的客观性。

例子:小红反对同性恋婚姻,因为她认为如果我们允许同性恋结婚,那么就会有人想要和桌子、椅子结婚。小红犯了滑坡谬论。

第六条:人身攻击

你讨论时针对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等,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当作理由、证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或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

人身攻击时不一定是直接进行攻击,也可能是通过背后捅刀子、暗示听众等等方式来造成对对方人格的质疑。你试图用你对别人人格的攻击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例子:当小明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议的时候吗,小红说她不相信任何小明说的话,因为小明不爱国,经常批评政府,不懂得感恩。小红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第七条:诉诸虚伪

你不正面回应别人对你的批评,而是用批评别人作为你的回复——“你不也曾经……”

你想通过用批评回应批评的方式,免去你为自己辩护的责任。你通过这种方法来暗示对方是个虚伪的人。但是不管别人虚伪与否,你都只是在回避别人对你的批评。

例子:小明在和小红争论的时候指出小红犯了一个逻辑谬误,小红不正面捍卫自己,反而回应:“你之前也犯了逻辑谬误。” 小红在这里犯了诉诸虚伪的谬误。

  第八条:个人怀疑

你因为自己不明白或者知识水平不够,就认定一个事物可能是假的。

一些很复杂的概念,比如生物进化等等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识。有些人因为不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觉得这些东西是错误的。

例子:小红指着块石头说:“你说进化论是真的,那你让这块石头进化人给我看看。”小红犯了个人怀疑的谬误。

  第九条:片面谬误

当你的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你用特例来给自己开脱。

人类都不喜欢被证明是错的,所以当他们被证明是错的时候总会想办法给自己开脱。

例子:小红说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用塔罗牌算出未出生小孩的性别,但是孩子生下来后发现猜错了,于是她就说是算命的人缺乏信仰。小红犯了片面谬误。

  第十条:诱导性问题

你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加入了诱导的成分,使得对方只能按着你的意思来回答。

你试图用诱导性的问题来逼对方回答你提出的低级问题,从而破坏理性的讨论。

例子:小红怀疑自己的丈夫孙越搞外遇,为一探究竟,于是就问他:“老李媳妇的屁股上是不是有个胎记?”小红使用的就是诱导性问题。

  第十一条:举证责任

你认为举证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于质疑观点的人。

当有人提出一个观点结果被人质疑后,你认为举证的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质疑者。不能证伪一个事物,或者举出反例,并不能证明这个事物的合理性。当然,如果只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一个事物是合理的并不能肯定的说明它是不合理的。

例子:小红说他相信宇宙是一个叫KengDie的全知全能神创造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KengDie不存在,所以KengDie是存在的。小红犯了举证责任的谬误。

  第十二条:语义模糊

你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来歪曲事实。

你使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当你被别人批评的时候又利用这些有歧义的语言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例子:地上一个猴,树上qi个猴,一共几个猴?

  第十三条:赌徒谬误

你认为随机事物的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相关性的。

有人在看到独立的随机事件(比如抛硬币)时,总觉得会和前面的事情有相关性(前面连着五个正面,下一个肯定是反面。)

  第十四条:乐队花车

你试图说明因为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这件事情就是对的。

一个事物/观点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没有关系。地球是球形的,在人们相信地球是平的时代地球也是球形的,地球才不管你信不信它呢。

例子:看到《货币战争》那么畅销,小红相信一定是罗斯柴尔德和共济会在背后操纵着整个世界。小红犯了乐队花车谬误。

  第十五条:诉诸权威

你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要证明一个观点,只是摘录别人的观点是不够的, 至少要知道所提到的权威为什么有那样的观点。因为权威人物/机构也是会犯错误的。当然,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有可能是对的,所以不能只因为对方使用了诉诸权威的谬误就认定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

例子:小红不知道怎么反驳进化论,于是就说:“我老公孙越是大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错的。”小红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

  第十六条:合成谬误

你认为一个总体的某些局部具有的特性对于这个总体的各个部分通通适用。

对某些局部合理,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局部同样合理。我们常能观察到不同事物之间的一致性,以至于当一致性不存在的时候也固执地认定有一致性。

例子:小红买了辆自行车,当她看到自行车的车座是人造革的时候,她就觉得自行车的其它部位也是人造革的。

  第十七条: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你提出了一个观点,并收到了别人的批评,你试图用“诉诸纯洁”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你试图通过马后炮和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那有缺陷的观点。

例子:小红:“所有荷兰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小明:“孙越就是荷兰人,他就不喜欢喝胡辣汤。”

小红:“好吧,所有真正的荷兰人都喜欢喝胡辣汤。”(这就犯了“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的谬误。)

  第十八条:基因谬误

你通过一个事物的出身来判断它的好坏。

你试图逃避正面的讨论,转而讨论事物的出处。这种做法和本文第六条“人身攻击”类似,都是试图通过某些负面印象来从侧面攻击对方,却不能正面的回应对方的论述。

例子:小明:“孙越不喜欢喝胡辣汤。”

小红:“孙越是荷兰人,怎么会不喜欢喝胡辣汤?”(这就犯了基因谬误。)

  第十九条:非黑即白

你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你使用了简单粗暴的假二分法,来掩盖其它可能性的存在。你想通过非黑即白的选择来误导讨论,破坏辩论的建设性。

例子:在谈到反恐战争时,总统说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战争,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总统这里犯了非黑即白的谬误。

  第二十条:窃取论点

你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一个被包含在前提里面的观点。

这是一种逻辑智商破产的谬误,因为你把你的前提假设默认为真的,然后利用循环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它。

例子:KengDie教的经文《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因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第二十一条:诉诸自然

你认为一个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必然并且更好的。

一个事物是自然的并不一定代表它就更好。互相杀戮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不应该互相屠杀。

例子:小红认为吃草药肯定比吃人工制造的药有效,因为草药更加“自然”。(这就犯了诉诸自然的谬误。)

  第二十二条:轶事证据

你试图用个人经验或者单独事例来取代逻辑论述或者有力的证据。

比起复杂而确凿的证据来说,轶事证据更容易获得,但是却要粗浅很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化衡量的科学数据/确凿证据比个人经验/轶事要更加可信。

例子:小红爷爷是个30年的老烟枪,现在80多岁身体还很健康,小红据此得出吸烟对身体无害的结论。小红犯了轶事证据的谬误。

  第二十三条:德克萨斯神枪手

你在大量的数据/证据中挑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证据。

你先开了一枪,然后在子弹击中的地方画上靶心,搞得自己真是个神枪手一样。你先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才开始找证据,并且你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而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性忽略。

例子:X会为了证明自己尽职尽责,到处宣传自己拨出了XXXX的善款,却只字不提自己消费的奢侈无度。(这就犯了“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第二十四条:中间立场

你觉得两个极端观点的妥协,或者说中间立场,肯定是对的。

虽然大多数时候,真理确实存在于两种极端的中间地带,但是你不能轻易的认为只要是处于中间立场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谎言和实话的中间地带依然是谎言。

例子:小红认为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孙越进行科学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疫苗不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小明认为两者观点的妥协——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但不是全部的儿童自闭症——才是正确的。小明犯了中间立场的谬误。

 

2012年10月1日,台湾登山者易思婷(Szu-tingYi)和她的美国伙伴戴维·安德森成功登上四川西部沙鲁里山脉的喀麦隆(Kemailong),这是这座被国际攀岩界视为畏途的“魔鬼山峰”的首次被人登顶;与此同时,易思婷撰写的《睡在悬崖上的人》也在台湾各大畅销书榜跃居榜首,这部自传披露了她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生经历:让人艳羡的美国常青藤名校博士舍弃了美国的高薪工作,从此浪迹天涯。这期间,她以天为被,地为床,穿着破烂,靠捡垃圾箱的食物为生。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她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从名校博士到流浪女

出生于台湾的易思亭从小是个乖乖女。她记得小时候曾经和哥哥讨论未来的志向,哥哥说,他想要成为科学家、发明东西、创业开公司。易思婷却说,那听起来一点都不好玩,我想要这一辈子活得快快乐乐,做自己想做的事。

没想到,母亲听了这句话后,赶紧纠正她:“人不能只做‘想做的事’,而是做你该做的事。你要把书读到最好,将来找份好工作,过上安稳又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母亲和家人的这种教育下,易思婷努力做着“该做的事”。虽然中间她曾跑去办社团,想过当船员,但最后还是被母亲拉回了“正轨”。就这样,她一路读书直到拿到了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博士学位。

不仅如此,她毕业后还成功移民美国,成为让人艳羡的一名拥有高薪的计算机专家。她成为了父母眼中的骄傲。

可是,每天驾车行驶在仿若挤成照片的路上,呼吸着糟糕的空气,最后定格在一个小小的格子间中,易思婷总觉得自己过的是一种扭曲变形的生活。虽然美其名曰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奋斗,可实际上,她知道,她不过像芸芸众生一样为着大房子、为各种时装和化妆品、为各种责任而活。

这是“别人想要的生活”,却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易思婷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有一天,易思婷与同事在野外举办一个聚会,地点在红岩谷的山脚下。当一群人在山脚下玩着摇滚,开怀畅饮和享受美食时,易思婷却被夕阳余晖中,那层次分明的岩壁和赤霞相互呼应的美景吸引了。砂岩由浅粉、深红、白等颜色交织变幻着,说不出的神秘又动人心魄。

易思婷突然想亲手摸一摸那岩壁,可她走近一看,赭红色的岩壁竟然是光滑的,没有落脚的地方。就在她放弃亲自攀爬的念头后,她偶一抬头,发现半山腰和山顶竟有几个人在攀登。天啊,在这么光滑的石壁,他们是如何登上去的?

在红岩谷回来后,山野溪流间的美景和那几个攀岩者的身影让她无法忘怀。2003年,她决定不等了,若等起来,恐怕没有终点。她毅然辞职,开始尝试滑雪、激流泛舟、登山、攀岩等活动。她想体验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之所以辞职是因为她需要全职锻炼身体。从小坐在书斋中的易思婷,是典型的文弱女生。从事户外运动,简直有点儿像异想天开。但她对此不气馁,她开始像专业运动员一样练习跑步、游泳,参加铁人三项等项目。

远在台湾的妈妈觉得女儿一定是受了刺激疯掉了,她打国际长途过来:“赶紧回去上班,你现在的任务是赶紧找个好老公,过上稳定的生活!”

母亲劝不动,又轮番让易思婷的哥哥、弟弟、爸爸上阵。可是易思婷这次像吃了秤砣,不管怎么样都不改初衷。

当她第一次靠着自己的努力攀上红岩山时,她认为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有风吹拂,有云在向她打招呼。山川河谷都在自己脚下,她听到内心有个声音在说:再见,那个曾经怯弱不自信的女孩!

天为被,地为床

“就这样,我喜欢上了攀岩。没有钱、也没有后盾。所有的梦,都是从不可能开始!”易思婷在她的书中这样写道。这种生活固然新鲜刺激,可是现实问题却一大堆。没有固定住所、没钱住旅馆、又脏又臭不说,有时连吃饭都成问题。

如果想要洗免费的澡,她就将水袋放在太阳下晒一天,傍晚时水温刚好。有时山体附近有天然的湖泊或是温泉就更省事,跳进去游泳还可以舒活筋骨。不过即便如此,易思婷也有连续三十天洗不上澡的时候。

要找免费的吃食,方法更多了。最开始时,易思婷的脸薄,总是不好意思放下面子。但终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时,她的脸骤然间就变厚了。

流浪人中间有一种所谓的“挑垃圾箱”一说。美国的垃圾箱极其巨大,因为美国对于食物的管理很严格,如果过了标示日期,就算食材还新鲜,超市和餐馆也必须依法丢弃。所以在超市的垃圾箱里常常可以找到喂饱几家人的食物。

作为计算机博士的易思婷做了她原来想都不会想的事情——常常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跑到面包店垃圾箱里捞宝。因为这里的垃圾箱除了面包外还是面包,容易维持垃圾箱的整洁。她个子不高,必须整个人翻进去,才可以拿到东西。

有一次,她刚跳进去,攀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来了,他们干脆直接高声地指定要什么口味:“我要全麦面包。”“我要有葡萄干的。”“我要奶酪口味的,我还喜欢喝红酒!”易思婷仿若面包店的服务生,她自己都觉得有趣得想笑。

易思婷找到了属于她的团队和像她一样爱好攀岩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些人全靠捡别人吃完饭后残留的盘底,可是他们精神上的充实快乐无人可比!

在爬山过程中,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会发生。比如平常的生理期问题在那种环境下会被无限放大。那是在2006年,作为登山队一员的易思婷,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冰川上,遭遇了此生难忘的“月事”。

那是滴水成冰、湿毛巾粘在石头上就拽不下来的地方。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很有可能就有命上去,没命下来了。易思婷在那个时侯有点后悔了,想到自己竟为此丢了性命,真是耻辱又不值。

幸好攀岩队伍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大哥给她想到了办法,救了她一命。这之后,易思婷不敢有任何疏忽,所有日常小事她都从头虚心地学起,甚至包括大小便问题。

荒郊野地当然没有抽水马桶,易思婷跟着学习猫类——挖洞掩埋的环保方式。卫生纸这类东西当然不会背上,那简直就是累赘。在野外,光滑的鹅卵石就是天然卫生纸的最佳选择。

可是意外还是会发生,比如说感冒。在2008年底,在攀登南美第一高峰阿空加瓜山时,易思婷竟发了高烧。这里无医无药,有的只是凛冽刺骨的风,还不时有冰雹和大雪。此时离登顶已经不远了,可领队却毅然决定为了易思婷的健康全线撤退。这件事让易思婷既感动又惭愧。

不过换个角度说,如果她的队友病了,她也会放弃登顶的机会。在无数次攀岩的过程中,她体会到这世上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财富和荣誉了!

原来的她最喜欢睡觉和赖床了,可现在正好相反。因为山顶日光照射时间有限,户外活动的“效率”变得很重要。为了爬得快、移动快,很多时候她就睡在岩壁旁,等太阳刚一出来她就开始攀爬。

若时间允许,她会在朝阳照耀下忘形地跳一支舞,唱一首歌,这种与天地共鸣的境界,这种精神上的快感,真是无与伦比地美妙!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最开始时,由于技术和体能差,她只是别人后面的跟攀。但她原来学的理工专业帮了她的忙,她不断琢磨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弥补体力上的不足。各种各样的天然岩壁、风化造成的小坑洞、地层的裂隙,如何爬才最流畅,手放哪、脚放哪,甚至她把流程也拆解到细节去思考。

这样一步步强化体力,又活动着脑子,易思婷逐渐从队伍中的跟攀变成了攀岩队伍中的领队,甚至很多山峰的首攀者。很少女性在攀岩中能做到这一点。

可是,很多人一直不理解并阻挠她,甚至她自己也曾经动摇过。

妈妈总说:“你为什么不像正常的女孩子那样生活?”朋友问:“你为什么总不开手机?你住在哪儿?那你总该有个邮政地址吧!”有人惊讶:“什么?房车就是你的家?这不是流浪汉吗,你可是美国名校的计算机博士啊!”

这种不为外人所道的追求,易思婷很难解释。

有一次,住在洛杉矶的哥哥一家出去旅游,让她帮忙看房子。哥哥的房子很大、很舒服,有高速网络,数不清的电视频道与电影视频,还可以玩走在科技最尖端的游乐器。易思婷还可以睡在真正的床上,而不是露营用的充气睡垫,最重要的是,她不需要离开家门就可以洗衣服、洗澡。

哥哥也拥有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不同的是,他现在选择在微软的研发部任职。哥哥娶了娇妻,生了两个冰雪可爱的女儿,过着外人眼中成功舒服的生活。易思婷每每在观赏电影终结后,或是懒洋洋地躺在宽敞床垫的时候,妈妈立妈就跑过来跟她说:“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到外头晒得像黑炭一样?”

易思婷最后还是逃出了哥哥舒服的家,她真害怕待在那里久了,会对舒服的环境折腰,会对妈妈屈服。

2010年,在攀岩的旅程中,易思婷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同是攀岩高手的男友安德森。这之后,两人不是在攀登,就是走在去攀登各个高峰的路上。每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未知的,前方的旅途神秘而又充满挑战。

可是,母亲却对她万般不理解,每次同她联系都会逼问她什么时候回头,骂她自甘堕落。母女俩的关系因此越来越僵,易思婷心里极为难受。为了排解心中的忧闷,她把目光投向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四川西部沙鲁里山脉有一座喀麦隆山峰,其海拔为5950米,山体为最坚硬难攀的花岗岩。它美丽绝伦,但也一直被登山者们誉为真正的“魔鬼山峰”,其中的艰难和危险让很多人望峰止步。据说,谁能攀上它,谁就是攀岩之王。

2012年8月,易思婷携手安德森开始挑战这座“魔鬼山峰”。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在10月1日这一天,他们在十八个小时的奋战后,成功登顶。

易思婷成为了这个领域中最耀眼的明星,各种宣传和演讲不断。而且,她的《睡在悬崖上的人》一书一发行,立即成为年度畅销书。她放弃美国的高薪到流浪攀岩的经历,引发了网络上的大讨论。

无数都市的年轻人受到鼓舞,说想像易思婷一样,改变现在枯燥的生活模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不得不好好学习,不得不上好的大学,不得不按照长辈的期望找个体面的工作,找个靠谱的男朋友。我一直按别人的要求去做,唯独没听听自己的心要做什么。”

“从小到大,我似乎一直都在赶时间,赶着上学,赶着上班,赶着恋爱,赶着结婚。然后赶着生儿育女,买房买车,赶着随波逐流地老去……”

其实易思婷想要的不是荣誉,而是希望她的母亲通过这本书理解自己。幸运的是,她终于得到了!2013年1月,在诚品书店的签售会上,当她正准备接过最后一个读者的书签名时,抬眼一看,面前这位眼泪婆娑的女士,就是妈妈!母女二人在紧紧的拥抱中得到了和解,这场面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受再重的伤也从不掉泪的易思婷也哭了,她在人生旅途上,又成功攀上了一座山峰,这座山峰的名字就叫做:理解。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坚守安逸的办公桌或是放弃高薪选择流浪,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并且坚持不懈地把它做下去。”这是易思婷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段发言,这也正是她自己的人生写照。

 

钟敏:

  算算你怀孕应该接近七个多月了。台北蝉声四起的时候,宝宝就要来到。你是欢喜还是焦虑呢?

  在华安出生前,安爸爸和我一起去上了六个星期的“拉梅兹生产”课程。台湾疗养院——现在改称台安医院了——免费教导待产的夫妻如何以意志及呼吸来适应生产的过程。有了六星期的准备,生产那巨大的、撕裂的痛,却是我不曾想象的。在床上努力地调节呼吸,当痛楚袭上来时,我只能愤愤地想:去他的拉梅兹,意志哪能受得了这样的巨痛!

  所以建平应该陪你进产房的。孩子是两个人的,生孩子也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医生和护士在为众多的病人跑进跑出的时候,只有丈夫能够握着你的手,陪你度过每一场阵痛的凌虐。夫妻的同舟共济,没有更好的时候。两个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

  台疗的美国医生告诉我、有百分这七十的中国台湾的男人不愿意陪妻子进产房。有的说“生孩子是查某人的事”;有的说“受不了那样血淋淋的镜头”;更多的,是相信“见女人的血不吉利”。

  血淋淋的安安是用钳子夹出来的。和电视剧本不一样,我并没有立刻把他抱在胸上,眼里闪着什么幸福与慈爱的泪光。下半身经过麻醉,感觉像尸体,身心疲惫在崩溃的边缘,我对婴儿连望一眼的兴趣都提不起来。医生把刚刚割了脐带的小生命,轻轻放在安爸爸巨大的手掌中。

  “他赤裸滑溜的身体跟我的手心接触的一刹那,我就开始爱他了。”华安爸爸说,很骄傲地,“别忘记,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抱他的人。”

  能够这样见证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却有男人推拒这样的特权。

  还记得我喂奶的那段时候吗?把你们研究生招到隔壁会客室来上课,你们来之前,我就先喂奶。总是坐在落地窗前,远看观音山与淡水河。婴儿贪心地捧着妈妈饱满的乳房,吸着吸着,感觉妈妈的温软和心跳。我哺华安足足哺了一年,到现在,看见别的母亲解衣哺乳,我还忍不住驻足贪看,看那肥肥的小手抚摸着丰满的乳房,看那婴儿满足恬适的小脸,看那母亲低头的温柔,啊,我神为之驰,真想再来一次。

  有一天晚上,席慕蓉请我到中山北路的福乐去吃东西。为我叫了一大杯奶昔,我举起杯子就没有放下,咕噜咕噜灌下,杯空为止。叫来第二杯,仰头一饮而尽。再叫第三杯……席慕蓉呆呆地瞪着我,说不出话来。我很快乐,觉得自己从头到脚是一只在咀嚼的母牛,没有一寸头脑,没有一寸心思,全是身体、全是胃口、全是生理机能——上帝造女人,使她成为生殖孕育的媒体,我变成造化的一部分,心里充满了幸福。

  你能不能自己哺乳呢?

  然后,有所谓的“坐月子”。许多中国女人,在产后的那一个月里,要在门窗封闭的屋子里禁足,禁洗澡、忌洗头等等。即使你不想这么做,你的婆婆或母亲也会坚持,是不是?

  我当然不敢说“坐月子”绝对没有道理。有些台湾医师也开始用西医理论来支持“坐月子”的种种,就好像有人用现代物理及建筑来支持中国的风水五行理论一样。但这些理论并不曾说服我;华安出生后两个星期,我就把他系在胸前去走观音山了。有时候,安爸爸把他绑在背上,半个月大的婴儿趴在宽厚的背上显得特别小。一路上荷锄的老农睁大了眼相问:

  “啊,外国人背小孩?那个囝仔是真的还是假的?”

  大胆一点的就追上来,摸模婴儿的手,然后对伙伴宣布:“哇,是真的哩!”

  产后没有几天,我就开始教课了,记得吗?淡江大学的女职员,由于有劳基法,是有产假的,女教授,却不给产假。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学校不成文的做法是,女教授生产的那段时间,必须自己找人代课,同时将薪水让出。奇怪的是,这种不人道、不合理的做法行之多年,倒也没有女教授抗议!当我提到“淡大不给女教授产假时”,一位女教授说:

  “谁说没有?你可以在家休息两个月,只不过要找人代课、不支薪罢了,谁说淡大没有产假?”

  唉,有这样的女教授,也难怪有这样不合理的待遇。一个愿打,一个爱挨打吧!

  婆婆或许会坚持你“坐月子”;想想,在八月天的台北,一个月不洗头,大概不太好受。但是,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分歧,由孩子的出生而滋长的,恐怕还不只于坐不坐月子的问题。媳妇要让宝宝趴着睡,说是比较有安全感而且头型美丽;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闷死!”媳妇要让宝宝少穿点衣服,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冻坏!”媳妇要这样,婆婆说那样;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里,可能最后总是要听婆婆的,因为婆婆地位尊贵,因为中国男人以做“儿子”为主,做“丈夫”为次,因为初生的婴儿属于整个大家庭,是负传宗接代大任的长孙,而不单纯的属于生他的女人。

  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权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其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验,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于你做妈妈的。”

  我喜欢这个方式。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经验不同、观念有异,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对孩子的教养观念绝对是差异多于同意的。两代人同时争取对孩子的“主权”,冲突就避免不了。那么这个“主权”究竟应该给做母亲的,还是给做奶奶的呢?我相信母亲有天赋的权利,任何剥夺母亲生、养权利的制度都是不合生物原则的。

  钟敏,我不是要你生了孩子之后去革命。不管怎么样,婆婆也是爱孙子的,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我希望你的宝宝会在爱中出世,在爱中成长。八月,你将有忍不住的欣喜。

                             华安的妈妈

这是一班大三的学生:聪慧、用功、循规蹈矩,标准国立大学的好学生。

  看完期末考卷,批完论文报告,我把总成绩寄出,等着学生来我我:零分或是一百分,他们总得看着卷子的眉批,与我印证讨论过之后,才能知道为什么得了一百分或零分。

  假期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学期又结束了。                   

  学生来找我聊天、吃消夜、谈功课;就是没有一个人问起成绩的事。

  有一个成绩应该很好的学生,因为论文的注脚写得零乱散漫,我特意大幅度地降低了他的分数,希望他来质疑时告诉他一个教训:作研究,注脚与正文一样重要。

  但是他也没有来。

  等了半年之后,我忍不住了:“你们为什么不跟教授讨论成绩?”

  学生面面相觑,很惊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怎么敢呢?教授会很生气,认为我们怀疑他的判断力,不尊重他的权威。去讨论、询问,或争执成绩,等于是跟教授挑战,我们怎么敢?”

  那么,假设教授打了个盹,加错了分数呢?或是一个不小心,张冠李戴呢?或者,一个游戏人间的老师真的用电扇吹考卷来决定成绩呢?

  逐渐的,我发觉在台湾当教授,真的可以“get awaywith murder”,可以做出极端荒唐过分的事而不致遭到学生的反抗,因为学生被灌输了二十年“尊师重道”的观念;他不敢。

有一天,一个泪眼汪汪的女学生半路上拦住了我的车子:“有个同学扭伤了脚踝,你能不能送我们下山搭车回台北?我拦了三辆路人的车,他们都不肯帮忙!”

好吧!于是泪眼汪汪的女学生扶来了另一个泪眼汪汪的人,一跛一跛的,进了我的车。

  下山只有几分钟的车程,可是车后两个人拼命掉眼泪、吸鼻涕。受伤的哭,因为脚痛,想妈妈;没受伤的也哭,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情况。

  事实上,这个惊天动地的“情况”只需要两通电话:第一通打给校医,第二通打给计程车行,如此而已。

  我很惊异地看着这两个女生哭成一团。她们今年廿岁,正在接受高等的大学教育。

  她们独立处事的能力,还不到五岁。                  

  开始的时候,课堂上问学生问题得不到回音,我以为是学生听力不够,于是我把英语慢下来,一个字一个字说,再问,还是一堵死墙;于是改用国语,再问。我发觉,语言的问题其次,思想的贫乏才是症结所在。

  学生根用功。指定的小说或剧本上课前多半很尽责地读完。他能把故事的情节大纲说得一清二楚,可是,当我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就瞠目以对——不知道,没想过。

  他可以读十篇爱伦坡的谋杀小说,每一篇都读情,但不能够综观十篇整理出一个连贯的脉络来。他可以了解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逃狱,也明白梭罗为什么拒绝出狱,但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他不知道。他可以说出诗人艾略特对艺术独创与模仿的理论,但是要他对王三庆的仿画事件发表意见——他不知道,他没有意见,他没学过,老师没教过,课本里没有。

  我爱惜我的学生;像努力迎取阳光的黄色向日葵,他们聪慧、纯洁、奋发,对老师尤其一片真情。但是,他们也是典型的中国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盲目地服从权威,更严重的,他们没有——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错在学生吗?

  当然不是。学生是一坯混沌的黏土,在教育者的手中搓揉成型。从小学到大专联考这个漫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暂且不谈,让我们看看这些“不敢”、“泪眼汪汪”、“没有意见”的大学生正在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

  廿岁的人表现出五岁的心智,往往是因为办教育的人对学生采取一种“抱着走”的育婴方式。常常会听到一些大学校长说,“我把学生当自己的儿女看待”,一派慈祥。他也真做得像个严父慈母:规定学生不许穿拖鞋在校内行走,上课不许迟到,周会时要正襟危坐,睡眠要足八小时,熄灯前要洗澡如厕,清晨六点必须起床作操,讲话时不许口含食物,夏天不可穿短裤上课,看电影有害学业,看电视有伤眼睛,吃饭之前要洗手,等等等。

  我一直以为大学校长是高瞻远瞩,指导学术与教育大方向的决策人,而不是管馒头稀饭的保姆,但这也暂且不提。这一类型的教育者的用心,毋庸置疑,当然是善意的,问题是,我们论“事”的时候,用心如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的后果,而教育的后果何其严重!这种喂哺式、育婴式的大学教育刚好吻合心理学家Levy早在一九四三年给所谓“过度保护”(Overprotection)所作的诠释:第一,给予过多的接触——“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第二,禁止他独立自主——“你不许……”;第三,将他“婴儿化”——“乖,早睡早起”;第四,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加诸其身——“你听我的……”。在这种过度呵护的幼稚教育下成长的大学生,遇事时,除了“泪眼汪汪”之外又能做什么呢?

  教育者或许会说:这些学生如果进大学以前,就已经学好自治自律的话,我就不必要如此提之携之,喂之哺之;就是因为基础教育没教好,所以我办大学的人不得不教。虽然是亡羊补牢,总比不教好。

  听起来有理。其实是个因噎废食的逻辑。这个学生之所以在小、中学十二年间没有学会自治自律,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接受喂哺式的辅导,那么大学来继续进行“育婴”,这岂不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把学生口里的奶嘴拿掉,我们总要有个起点;大学不做,更待何时?再说,我们对大学教育的期许是什么?教出一个言听计从、中规中矩、不穿拖鞋短裤的学生,和教出一个自己会看情况、作决定、下判断的学生——究竟哪一个比较重要?为了塑造出“听话”、“规矩”的青年,而牺牲了他自主自决、自治自律的能力——这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吗?

在生活上,教育者采取怀里“抱着走”的方式;在课业上,许多教书的人就有用鞭子“赶着走”的态度。

  就上课点名这件小事来说。以学生出席与否作为评分标准的老师很多,他们的论点是:学生都有惰性,今天我逼你读书,日后你会感谢我。

  这个说法也很动人,却毫不合理。首先,我们不应该忘记,开一门课程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在传授知识,而不在铃响与铃响之间清数“少了几头牛”。照逻辑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不听课就已经具有那门课所要传授的知识,并且能够以考试或其他方式证明他的程度,那么他就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人头点名的成规而来报到。归根究底,这个“成规”当初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这一门知识——让我们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去听同一个人有系统的讲——但是,一个学生,不论原因为何,已经拥有那个知识,那么要他来作充数的形式就是舍本逐末,也是为师者见林不见树的错误。

  反过来说,一个学生没有那门知识却一再缺课,教授当然要淘汰他,但淘汰的理由应该是:你没有得到知识;而不是:你点名未到。上课出席率与知识吸取量并没有因果或正比的关系。

  为师者“严”,我绝对赞同;愈严愈好。但是那份“严”与“逼”必须在实质的知识上,不在僵化的形式上。换句话说,教授可以用比较深奥的教材,出比较灵活的考题,指定比较繁重的作业,来逼使学生努力。但他如果尊重学生是一个有自主判断能力的成人。他就没有理由拿着鞭子把学生抓到教室里来;充其量,作老师的只能严肃地说:上不上课在你,努力不努力也在你;你要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担负后果。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已经在“鞭策”之下被动了十二年,如果最后的大学四年他们也在鞭下长大——他们会长大吗?毕了业之后又由谁来执鞭呢?   

  这种“赶着走”的鞭策教育贻害极深。学生之所以不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固然是因为在“抱着走”、“赶着走”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去思考,有一个实质上的困难使他即使想开始也不可能。

  信仰鞭策教育的人不相信学生有自动好学的可能。于是设置了七七八八的课目,塞满学生的时间。大一的学生,譬如说,一星期就有三十多个小时的课。大四的课少了,有些系就强迫学生修额外的学分,作为防范怠惰的措施。

  可是我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

  文学是思想;每一小时的课,学生除了必须作两小时的课前预读之外,还得加上三小时课后的咀嚼与消化,否则,我付出的那一小时等于零。文学,也不是象牙塔里的白日梦;学生必须将那一小时中所听到的观念带到教室外面、校园外面,与广大的宇宙和纷扰的现实世界衔接起来。否则,这个新的观念也等于零。

  这些,都需要时间与空间,可是学生办不到。他们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像媒婆赶喜酒一样,一场接一场。他们的脑子像一幅泼了大红大紫、没有一寸留白的画。

  如果怕学生怠情,我们应该增加学分时数强迫学生把“身体”放在教室里呢,还是应该加深加重课程的内涵使学生不得不把整个“心”都投入?这是不是又牵涉到一个本末的问题?

  我们如果不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去思考,我们又怎么能教他们如何思考呢?

  在国外教书的那许多年,我踏出教室时常有生机盎然的感觉,因为在与学生激烈的反应与挑战中,我也得到新的成长。在这里,走出教室我常有被掏空的感觉,被针刺破了的气球一般。学生像个无底的扑满,把钱投进去、投进去、却没有什么惊奇会跳出来,使我觉得富有。

  说学生缺乏自治自律的精神,说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其实还没有碰触一个更基本的先决问题:我们的教育政策究竟希不希望教出独立自主的学生来?答案若是否定的,这篇文章便毫无意义,可以烧掉。我是在假定我们的社会有意造就独立自主的下一代的大前提之下写这篇检讨。

  可是,如果这个假定的大前提是对的,为什么我们在思想的训练上,还是采取“骑着走”的方式?

  一方面,学生懦弱畏缩,成绩有了失误,不敢去找老师求证或讨论。教授解错了题目,不敢指出错误,大家混混过去。对课程安排不满,不敢提出异议。不愿意被强迫住宿,却又不敢到训导处去陈情。私底下批评无能的老师、社团的限制、课外活动的规则,或宿舍管理方式,可是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对当事机构表达意见。偶尔有人把批评写成文章,要在校刊上发表——“不必试,会被压下来!”学生很肯定地说,“反正没有用,我毕了业就到美国去!”

  另一方面,作老师的继续努力强调“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连学生少鞠一个躬都当作对五千年中华文化与民族的背叛。“尊师重道”这四个字在历史上的意义我不去谈,在现代讲究分工与专业的社会里,却很有商榷的余地。“重道”毋庸置疑;对知识的肯定与尊重是教育之所以成为制度的基础。但是“尊师”,如果指凡“师”必“尊”——只因为这个人在这个位子——那就是鼓励盲目地服从权威。到处都有误人子弟的师,有不学无术的师,更有招摇撞骗的师;我们有没有权利要求学生“尊”无“道”的“师”?

  学生怯懦畏缩,是他们缺乏勇气,还是我们迷信自己的权威,又缺乏自信,不敢给他们挑战的机会?

  我们若真心想培养出有能力“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为什么又惧怕他因为“慎思、明辨”而对我们的权威造成威胁?

  台湾的大学在师资与设备上,比我自己的学生时代要进步得很多很多。中国学生的聪慧、诚恳,与一心想讨好老师的认真努力,常常深刻地感动我。而学生资质愈好,这种幼稚化的大学教育就愈令我焦急难过。办教育的人,或许本着善意与爱心,仍旧习惯地、固执地,把大学生当“自己的儿女”看待,假定他们是被动的、怠惰的、依赖的。这个假定或许没错,可是教育者应对的方式,不是毅然决然地“断奶”,而是继续地呵护与控制,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令我忧心不已的是.这些“不敢”、“泪眼汪汪”、“没有意见”、“不知道”的大学生,出了学校之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什么样的社会中坚?他能明辨是非吗?他敢“生气”吗?他会为自己争取权利吗?他知道什么叫社会良知、道德勇气吗?

  恐怕答案全是否定的。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真心要把台湾治好,我们需要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公民;在位在权的人必须张开手臂来接受刺激与挑战。如果我们真心要把教育治好,为这个民族培养出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下一代,那么办教育的、教书的,就不能迷信自己的权威;他也要禁得起来自学生的刺激与挑战。                    

  把我们的大学生当“成人”看吧!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要牵着他的手。  

原载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四日《中国时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