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过去十年,很多美国学校相继成立了一个名叫“MILLIONAIRE CLUB”(百万富翁俱乐部)的社团,不要以为这是“富二代俱乐部”,其准确名称为“MILLION WORD CLUB(百万字阅读俱乐部)”,顾名思义,就是孩子们的阅读量,以百万字计。

(学校发公告点名表扬加入百万甚至千万俱乐部的学生名单)

俱乐部的诞生,要追溯到2002年。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的Denver Public School的学生主管Jerry Wartgow要求学生每年读一百万字——他做了不少关于阅读的研究,最后发现,大量阅读,且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其整体的学业成绩会较高。

后来,这一计划慢慢被美国其它州的学校借鉴。大多数俱乐部,每年都会设立一个主题,提供非常多的阅读资料以协助孩子选到合适的书——当然,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孩子。但这一计划的最大精髓并不是提供书单或者强制阅读,而是最大程度地激励孩子们主动阅读。

孩子们视进入“百万俱乐部”为一种非常高的荣誉,不但可以获得表扬,学校或俱乐部官网会发布公告,而且会获得证书。证书就像是一张百万美元的钞票,只是中间的人头是进入俱乐部的学生的头像。

美国一家名为Thomas Manor的小学,之前有4名学生成功加入了百万字阅读俱乐部,学校特别在官网介绍他们的名字,并声称“这是在学校历史上的首次创举,希望这能帮助我们培养更多爱读书的学生”。

“你也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这种激励对孩子非常奏效。是的,阅读也是一种富足,阅读一百万字,当然算是“百万富翁”了。如果按照365天不休息计,平均每天也要读2740字! 

还有一所同样重视“百万字阅读俱乐部”的一位老师写的博客,记录了一个孩子加入俱乐部的坎坷过程,从中也能看出孩子们有多“入戏”:

“在一年级时,Trevor失败了,只差一点点就能完成一百万字的阅读量。因此这成为了他上二年级时的目标。他希望二年级他就能成为‘二百万字俱乐部成员’。

但是他又失败了,他读到了一百九十八万字,所以他的名字只在一百万字那一段名单里(他到年末读满了两百万字,但这只能在证书上体现了,T恤背后就没有)。

这使得Trevor更加热爱阅读,给他三年级这一年定下了更高的目标。我认为三百万字似乎有点多。我支持他去为目标而努力奋斗,同时我更希望他能爱上阅读,能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他非常努力,我为他骄傲,加油!”

煞有其事的走红毯、要签名

会读书的孩子就是大明星

美国人“可怕”之处在于,一旦他们开始了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形成标准,细化成准备,行为规范。同时列出实操的List,以及在这件事情上每个角度的责权利。对于如何成立“百万字阅读俱乐部”,不少学校给出了超实用的建议。

虽然玩法多样,但具体规则大概是这些:可以个人参加百万阅读计划,读满一百万字就可以加入百万富翁俱乐部;也可以在班级之间进行比赛,比如全班所有同学的阅读总量先达到多少字的就可以获得奖项;英语能力较差的班级则可以设立中间奖项,如25万字,50万字等等。

比如,这是一所学校的分级激励机制:

(分级奖励)

读满25万字,可以一起吃个纸杯蛋糕;读满50万字,就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一次“爆米花电影之夜”……

其它“奖励”,也非常吸引,可以是金钱奖励,也可以给他们发证书、登报纸,以下激励方法就很值得参考:

在晨会上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晨会上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推广阅读计划,并有人把这拍成视频记录下来;

在集会上拥有VIP席位;

免做作业的机会;

获得被油漆成金色/贴满现钞图案的贴纸;

学校小卖部的优惠券;

俱乐部郊游;

奖杯;

学校管理层带孩子们去下馆子;

乘坐豪华礼宾大巴去参观食品工厂;

在学校里挂一块匾,把俱乐部成员名字刻上去;

书店发的证书;

给俱乐部成员父母赠送饮品

……

有的学校还极具创意地推出了“走红毯”盛典,每个读完100万字的孩子,俨然就是好莱坞巨星,要上台接受“粉丝”的膜拜。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的一个幼儿园就是这样做的: 

(坐豪车)

小男孩Breyden Suragh才6岁就完成阅读了百万阅读量目标,穿着帅气可爱的背带裤,坐着幼儿园提供的豪车,走过红地毯来参加这次专门为他举办的庆祝活动,带着酷酷的墨镜站在幼儿园教室门口拍照……

(上台拍照)

当每个学生踩着红毯走进课室的时候,父母和老师们都为他们骄傲地欢呼雀跃。孩子们就像明星一样,还会给他们的朋友和家人签名。

(签名)

现在,“百万字阅读俱乐部”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已从美国蔓延到了欧洲等其它国家与地区,且除了学校外,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一计划中来,敦促孩子多多阅读、随时随地阅读。

100万不算多

要让孩子读到停不下来

当然,百万字虽然多,但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要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还要保证孩子能愉快地坚持阅读。

美国一所名为Walter Bracken STEAM的小学就开展了“系列阅读”计划——选书是怎么高兴怎么来,但必须是同个系列的书。

校长德克尔认为,同系列的书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会比较相似,能有效降低孩子们的阅读难度。而且会让孩子们对角色更熟悉,这种熟悉会增进他们对系列中每本书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孩子不再需要每读完一本书就停下来想下一本读什么,进而养成持续阅读的好习惯。

此外,他们还会借助一些小工具,增强阅读的“仪式感”。比如“脸谱书签”,就是给孩子填写已经完成的阅读系列。

(脸谱书签)

有了这个法宝,老师就能及时追踪学生的阅读进度,学生也能直接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更有热情逐步把系列书全部消化掉。

孩子每读完一个系列,就能得到一块“魔力项链”,被挂在教室的墙上,以示鼓励;或得到1张好奇券,集齐10张就能接受校长的神秘款待…… 

别小看这些煞有其事的仪式,正是有了它们,孩子们才会对阅读欲罢不能!

比如说,阅读宣誓仪式也是一个有爱的“噱头”,让孩子宣誓会完成的阅读目标,能起到自我督促的作用,毕竟没有人喜欢食言。

口头承诺还不够,一定要把宣誓内容写下来、签上自己的大名。“我在此宣誓,这个暑假我将尽可能多地阅读。在___月___日到___月____日期间,我将努力读完______分钟。”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时候。这时就可以把证书拿出来,让他们回顾当初立下的决心,鼓励他们:“累了可以休息,但不能辜负自己许下的承诺哦!“

如果想让阅读过程变得更有意思,还可以设置一个“书塔挑战”——把读过书都写在纸上,依次贴在墙上或者门上,就像把每本书都叠起来。最后,还可以让孩子比比自己和读过的书,哪个更高!

(书塔挑战)

为了让孩子每天都觉得“我离目标越来越近”,还可以引入“阅读宾果”这一游戏:

(阅读宾果:读什么?)

以上图这个“阅读宾果”为例,在每个格子里,例举了不同的阅读任务,比如读一本小说、读一本关于时间旅行的书、读一本你讨厌的书、把一个童话故事复述出来……每当孩子实现一个阅读目标,就可以在这个格子上画叉,当所画的叉能练成一条直线时,则视为胜利。

还有一类宾果,是侧重于怎么读,把读书变得非常好玩——要跟你朋友读,要读给一只没有攻击性的小动物听、还要边读边吃雪糕……

(阅读宾果:怎么读?)

当上面的任务都完成好之后,家长就可以按照约定好的规则,给他们发放奖券,或者模拟“百万阅读俱乐部”的做法,给他们派发证书、来一次电影之夜、吃一顿大餐。

激励阅读的初衷,是让孩子明白阅读也可以非常好玩,而不是一件苦差事。正如前文提到的德克尔校长所说:

“学生刚开始踊跃读书确实是受到了奖品的激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奖品的热情逐渐降低,奖励计划只是帮助他们维持这一习惯,真正吸引孩子们的还是阅读本身。”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曾有调查指出,在童年时获得更多词汇量的孩子会在上学后成为更强的阅读者,在考试中也会得到更高的分数。换言之,越早开始阅读的孩子,越容易获得好成绩。

受到这项调查的启发,一位名叫Dana Suskind、研究儿童早期发展的医学博士,甚至成立了“30 Million Word”项目,鼓励家长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亲子共读,还推出了语言课程让低收入、低学历的家长在线学习,用更丰富的语言给孩子做阅读启蒙。

(30 Million Word项目)

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爱阅读的“百万富翁”,只要把激励做到极致,让阅读成为一种有趣的仪式,而不是一项任务,孩子们定能主动阅读,找到阅读的乐趣,成为一个真正的爱书之人。

2017年7月底,亚马逊公司创始人兼总裁Jeff Bezos身家暴涨,甚至超过比尔·盖茨——尽管只有短短四个小时,但他是本世纪第二个冲击世界首富的人。截至8月2日,Bezos坐享846亿美元,在富豪榜上排名第三,超过巴菲特;财经界人士认为,基于亚马逊的成长性,他不久后再次问鼎世界首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在过去20年里,亚马逊却一直在亏损——直到2015年,才实现首次盈利。如今,亚马逊已经成为市值最高的零售商。面对长期亏损、外界唱衰的窘况,创始人Jeff Bezos淡定自若,他说:“唯有透过实验才会得到真正的发明,最重要的发明都是来自尝试错误。”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Jeff Bezos在2010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的一次公开演讲,听听他如何看待创业中的屡战屡败。

不要对小聪明盲目自信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夏天总是在德州祖父母的农场中度过。我帮忙修理风车,为牛接种疫苗,也做其它家务。每天下午,我们都会看肥皂剧,尤其是《我们的岁月》。

我的祖父母参加了一个房车俱乐部,那是一群驾驶Airstream拖挂型房车的人们,他们结伴遍游美国和加拿大。每隔几个夏天,我也会加入他们。我们把房车挂在祖父的小汽车后面,然后加入300余名Airstream探险者们组成的浩荡队伍。

我爱我的祖父母,我崇敬他们,也真心期盼这些旅程。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时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

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借口做些估测或者小算术。我会计算油耗还有杂货花销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听过一个有关吸烟的广告。我记不得细节了,但是广告大意是说,每吸一口香烟会减少几分钟的寿命,大概是两分钟。

无论如何,我决定为祖母做个算术。我估测了祖母每天要吸几支香烟,每支香烟要吸几口等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得出了一个合理的数字。接着,我捅了捅坐在前面的祖母的头,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骄傲地宣称,“每天吸两分钟的烟,你就少活九年!”

我清晰地记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着小聪明和算术技巧能赢得掌声,但那并没有发生。相反,我的祖母哭泣起来。

我的祖父之前一直在默默开车,把车停在了路边,走下车来,打开了我的车门,等着我跟他下车。我惹麻烦了吗?我的祖父是一个智慧而安静的人。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严厉的话,难道这会是第一次?还是他会让我回到车上跟祖母道歉?

我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状况,因而也无从知晓会有什么后果发生。我们在房车旁停下来。祖父注视着我,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平静地说:“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

为你的选择而不是天赋感到骄傲

今天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天赋和选择不同。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很容易——毕竟它们与生俱来。而选择则颇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

在座各位都拥有许多天赋。我确信你们的天赋之一就是拥有精明能干的头脑。之所以如此确信,是因为入学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们不能表现出聪明智慧,便没有资格进入这所学校。

你们的聪明才智必定会派上用场,因为你们将在一片充满奇迹的土地上行进。我们人类,尽管跬步前行,却终将令自己大吃一惊。我们能够想方设法制造清洁能源,也能够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组装微型机械,使之穿过细胞壁,然后修复细胞。

这个月,有一个异常而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了——人类终于合成了生命。在未来几年,我们不仅会合成生命,还会按说明书驱动它们。

我相信你们甚至会看到我们理解人类的大脑,儒勒·凡尔纳,马克·吐温,伽利略,牛顿——所有那些充满好奇之心的人都希望能够活到现在。

作为文明人,我们会拥有如此之多的天赋,就像是坐在我面前的你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拥有许多独特的天赋。

你们要如何运用这些天赋呢?你们会为自己的天赋感到骄傲,还是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

“我不会为尝试过后的失败感到遗憾”

16年前,我萌生了创办亚马逊的想法。彼时我面对的现实是互联网使用量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我从未看到或听说过任何增长如此快速的东西。

创建涵盖几百万种书籍的网上书店的想法令我兴奋异常,因为这个东西在物理世界里根本无法存在。那时我刚刚30岁,结婚才一年。

我告诉妻子MacKenzie想辞去工作,然后去做这件疯狂的事情,很可能会失败,因为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如此,而且我不确定那之后会发生什么。

MacKenzie告诉我,我应该放手一搏。在我还是一个男孩儿的时候,我是车库发明家。我曾用水泥填充的轮胎、雨伞和锡箔以及报警器制作了一个自动关门器。我一直想做一个发明家,MacKenzie支持我追随内心的热情。

我当时在纽约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同事是一群非常聪明的人,我的老板也很有智慧,我很羡慕他。我告诉我的老板我想开办一家在网上卖书的公司。他带我在中央公园漫步良久,认真地听我讲完,最后说:“听起来真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对那些目前没有谋到一份好工作的人来说,这个主意会更好。”

这一逻辑对我而言颇有道理,他说服我在最终作出决定之前再考虑48小时。那样想来,这个决定确实很艰难,但是最终,我决定拼一次。

我认为自己不会为尝试过后的失败而遗憾,倒是有所决定但完全不付诸行动会一直煎熬着我。在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那条不安全的道路,去追随我内心的热情。我为那个决定感到骄傲。

明天,非常现实地说,你们从零塑造自己人生的时代即将开启。

你们会如何运用自己的天赋?你们又会作出怎样的抉择?

你们是被惯性所引导,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

你们会墨守陈规,还是勇于创新?

你们会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选择一个奉献与冒险的人生?

你们会屈从于批评,还是会坚守信念?

你们会掩饰错误,还是会坦诚道歉?

你们会因害怕拒绝而掩饰内心,还是会在面对爱情时勇往直前?

你们想要波澜不惊,还是想要搏击风浪?

你们会在严峻的现实之下选择放弃,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前行?

你们要做愤世嫉俗者,还是踏实的建设者?

你们要不计一切代价地展示聪明,还是选择善良?

我要做一个预测:在你们80岁时某个追忆往昔的时刻,只有你一个人静静对内心诉说着你的人生故事,其中最为充实、最有意义的那段讲述,会被你们作出的一系列决定所填满。

最后,是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为你自己塑造一个伟大的人生故事。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

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年轻人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

方法一

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

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

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时间。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

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

笔记有两个用途:

(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

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

(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

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

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方法二

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人都是因为集中力不够。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

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方法三

学会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

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

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当然,老师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

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

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

  • A、“是什么”(What?);

  • B、“怎样办”(How?);

  • C、“为什么”(Why?)。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多种类型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那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

如果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还有几个提问的建议要补充: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大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什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

方法四

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当我把目光投向芬兰初中课表时,一门课引起我的好奇,它就是家庭经济课(Home Economics)。

这是什么课?学做家务的课?学经济学的课?待我真正了解这门课后,不禁为芬兰教育叫好——

“这门课其实是一门生活教育课。”参观时,芬兰教师这样向我解释说,“我们会从做饭、做家务、家庭理财这三方面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并能够生活得经济适用,让生活环境可持续化。”

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好好生活的能力。

(芬兰初中生带我参观“厨房教室”)

不学习,先做饭

芬兰人从小就引导孩子做家务。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到了七年级,“家庭经济课”成为了学校里的必修课,八九年级为选修课,通常,七年级每周2节课连上,共2个小时,且是上午的第一、二节课。

我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芬兰学生一大早来学校,不学习,先做饭,而他们做的饭菜,就是自己的午餐。

我们一听说“上课”,仿佛就能看到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大讲特讲,芬兰的家庭经济课上,任课老师一般也会先花15-20分钟跟学生一起读懂食谱、分享tips,但这只是开始,让学生到厨房,拿起锅碗瓢盆,对着食谱,开火做饭,才是重头戏。

为了给学生提供“家庭经济课”学习的真实环境,每所学校都配有“厨房教室”,一般是两间,一间厨房有6个灶台。比如一个班一共22个学生,会被分成6组,3、4个人共享一个灶台,一起做饭。

(芬兰中学的“厨房教室”)

在这间“厨房教室”里,学生不仅要学食物烹饪、烘焙的知识和技能,如准备食材、读懂食谱、识别食物的营养成分、使用烤箱做饭等,还要学饮食文化,如食品安全、食物链、饮食文化与宗教等;以及如何正确地摆放餐具、餐巾纸和杯子等。

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学习食物知识和饮食文化。

接收我的芬兰家庭有个女儿,叫Milana,她就告诉我:“我很喜欢这门课,我学会烹饪蔬菜、肉排和烤鱼,烘焙蓝莓派、起司蛋糕、草莓巧克力蛋糕。我知道自己擅长烘焙,不太会烹饪,我们班男生都非常喜欢吃我烘焙的蛋糕。”

一学期下来,Milana已经对自己的做饭技术有了清晰的了解,她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什么地方薄弱,下学期她准备多练习烹饪,特别是如何做鱼。

而Milana的哥哥Leevi,则很喜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添加一些食谱上没有的食材,多放或少放一些调料。有时,他在摆盘上花很多心思,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他说看着开心,吃得会更爽。

没想到,做饭这件小事,竟成了芬兰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场地。

(芬兰学生吃自己做的蓝莓派)

和孩子讨论工资水平

商量最近的家庭开支

家庭经济课还重点训练学生的另外两项技能——做家务、参与家庭消费。

做家务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要做好家务可不容易。

Milana在这门课的熏陶下,不仅养成了及时清理厨具的好习惯,会自己用洗碗机洗刷一家人的餐具,还知道怎样手洗餐具最节约用水,怎么给垃圾分类更环保,甚至还能读懂衣服上面的洗涤说明,更有效地使用洗衣机——这种能力,不少大人都不具备。

而参与家庭消费,也是让孩子尽早地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来,全面了解家庭消费的结构,了解如何用有限的金钱,规划、分配、安排家庭生活,才能尽早具备健康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能力。

课上,学生要认识一个家庭的收入、预算、支出等基本概念,练习如何用适当的钱购买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有美感设计的物品等,让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技能,真是一门相当实用的课程。

这种训练,家庭和学校往往是联动的。

有一次,我在逛超市时,遇到了师范系的教授Eija正带着她的二儿子来买食物,闲聊中她告诉我,芬兰家长除了每个月都给孩子生活费,由他们自己支配外,还会经常和孩子讨论自己的工资,一起去买食物,让孩子了解现在的物价,送弟弟妹妹去幼儿园需要多少钱,还能有多少钱用在兴趣爱好上……这样,孩子就能全面了解家庭消费的结构。

他们还会教孩子发现广告是如何影响自己购物,怎样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Milana就曾提醒过我:“不要被广告欺骗,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有心就好?让孩子照顾家人!

总结来说,家庭经济课,非常准确地阐释了芬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坚持让学生在体验式场景中,学习抽象的理论概念。

孩子不能只负责读书,他还要深度参与到家庭生活、社会公民生活中去。他们不仅是他们自己,他们还是一个家庭里的成员,通过学习家庭经济,他们才能学会照顾自己,分担家务,还懂得照顾其他人,以后,也才有能力把生活过得温暖舒适。

这门课,与我们强调的“要有照顾他人的心意”不同,它更偏重于训练学生照顾他人的技能,比如:有能力为家人做一顿饭、做一个蛋糕庆祝爸爸生日、挑选妈妈喜欢的餐具……让孩子真正成为家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这门课,让学生意识到“我是集体生活中的一员”,在互动情境下,他们得与他人分工和合作,得批判性地处理信息,练习计划、组织、操作、管理自己手上的资源。

当我看到男生从小戴上围裙,挥舞铲刀,炒菜煮饭,烘焙点心,就真的理解芬兰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让男人分担家务,真的是从小做起。当每个家庭内部做到男女平等,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芬兰男生在厨房教室一样得心应手)

好的教育

让孩子边做边学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再次感叹芬兰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之强,离不开如此贴近生活的课程设计。

同时也想起美国斯坦福大学新生部主任感谢过的一种大学新生和场景:“抵达斯坦福已经好几天了,但托运来的行李箱却还躺在宿舍门外的走廊上,箱子又大又笨重,每个都需要两个人扛,新生们坐在一旁无计可施,后来,还是他们的妈妈从家里打电话向宿管员求助,才总算把它们弄到房间里去……”

能进斯坦福的孩子天资都不差,但有些孩子生活能力竟这么差,让人咋舌,这可能与从小所受教育过分重视基础学科,轻视生活能力有关——而芬兰教育在培养孩子“好好生活”的能力上已有完整体系,值得借鉴。

不少国家,都有家政课、木工课等贴近生活的动手实践课程,但在芬兰,这些课程,从来都没有被“特殊对待过”,和语文数学一样,都是必修课,占据了学生一半的学习时间——

芬兰学生一周的总学时数平均为25课时,其中,家庭经济、木工课等,就占了13课时。每周数学课的学时是3小时,而音乐课的学时也是3小时。

在芬兰人的心中,家庭经济课,和学习就是一脉相承的。2014新版《芬兰基础教育国家课程大纲》就指出,家庭经济课是跨学科学习,让学生把日常生活的不同概念、问题、现象联系起来,理解它们的交互关系,把在学校学到的技能,迁移用在家中、社会中。

参观“厨房教室”后,我也真正感受到,家庭经济课确实是很好的跨学科学习:给学生一间房间,让他们自己选家具用品、用什么色调的盘子、放什么造型的椅子既舒服又美观、烹饪时读懂食谱并测量食材、知晓食材的生长季节和产地、懂得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

这可不就是融合物理(测量)、自然科学(植物的生长)、健康(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视觉艺术课(颜色搭配)、手工课(动手操作)、宗教(饮食文化)等的多学科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融会贯通的横贯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

但归根到底,这门课最吸引我的还是它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的是在用心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家庭、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的基础教育里,也有劳动课,希望也能引进这样实操性的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真正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八九十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作者与授权

文丹,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曾在上海担任小学老师,现在芬兰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攻读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