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就像近视有“假性近视”一样,有的的孩子其实并不是数学学不好,或者是讨厌数学,而是因为方法失当,事倍功半。少年商学院教研总监、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的Evan老师曾这样解释:

小学阶段学数学,就像手里攥着一本游戏攻略,就算你不理解游戏攻略上的指示,但只要背下来,照着做,就能获得宝物,即获得不错的分数。但越往高年级,就有越多题目无法靠死记硬背解决,这时,花大力气“背诵数学”,不断刷题也很难有起色,这就会让孩子觉得“我没有数学天分”或“数学很无聊”。

因此,要让孩子爱上数学,真正具备数学思维,应该把焦点往回拉,不急于刷题应用,而把更多时间花在搞懂最基本的概念上。我们曾介绍过将抽象知识轻松掌握的“Anchor Chart(锚图笔记法)”,当时是运用到了阅读上(《孩子快速阅读可能弊大于利,看看美国孩子青睐的精读方法吧》),今天我们分享下篇,它同样是帮助孩子学好数学的绝佳工具之一。 

锚图(Anchor Chart),也叫要点图,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上很常见。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把知识、逻辑、思维视觉化地呈现出来,基本上是“要点+图形”的展现方式,能帮孩子快速梳理思维,领略重点。

学习数学是一个反复操练的过程,多次使用后可以把概念、法则牢记于心,免去了死记硬背的痛苦。最重要的是,用锚图代替抽象的数字和问题,能让孩子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算式等,而不是被动地接收冷冰冰的公式,这对于培养数学思维非常有益。

用锚图轻松掌握运算规律

绘制锚图,只需要利用大张白纸和马克笔。不过,制作起来还是要花一些时间,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还不如让孩子直接背来得高效!但其实,把功夫花在前头,孩子学数学才有后劲。

孩子刚接触数学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夯实自己对每一个数学概念的理解。比如数字,可以借助锚图进行“头脑风暴”,把能表达数字的方法都列出来:

再如最初级的算式,就用锚图总结从手指到乐高、再到骰子——由浅到深的数数攻略: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老师还会出一些趣味题目,比如“用数学做一次自我介绍”。玩法有很多,主要是画一张自画像,涉及宠物的数量、自己的身高体重、家人的生日等,再用算式表现这些资料,必须“变着花样”表达,可以用开方、用乘除、用加减,根据掌握运算的程度而定,反正只有一个原则——不能只把数字写出来。

沿用这种思路学乘除,光“三五一十五”,就用了四种形式去帮孩子理解,虽然比背诵乘法表来得麻烦,但这学起来多形象呀,多容易理解呀!

把思考的逻辑,具象地表现出来。做加减法时:

做乘除时:

换算进制时:

抽象概念分不清楚?

横向对比法深入解读

进入到正式的学习中,孩子要接触到一大堆陌生的概念,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给孩子单向灌输,很难让他们真正把知识内化。唯有让他们自己把学习的要点梳理一遍,才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具体怎么做呢?不妨使用横向对比法——把不同的概念单独拎出来,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从差异和相似之中,可以加深对不同概念的理解,避免混淆,为综合运用打下基础。

就拿最简单的 “大于”和“小于”入手,可以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点。

机智的孩子会用等号为两个概念搭建起桥梁,用一个直观的表格列出三者的异同,一目了然。最后,还不忘叮嘱自己一句:两个符号的“嘴巴”永远都要“吃掉数值更大的数字”——

同样地,在学习长度时,会涉及到两种单位制度,由于换算的数值和方法都不一样,是非常容易混淆的。这时就可以用画出“公制”和“习惯制”的转换过程:

除了对比不同概念,还可以用于单个概念的多种关系类比,比如线条的平行、相交、垂直关系:

还有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关系:

还有一些像分数一样较为抽象的概念,孩子并不容易理解。这时,我们可以用数轴、圆圈帮助他们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内涵:

或结合大于小于的方法,让他们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

理清楚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后,就等于掌握了最本质的规律,这样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题海战术不如总结经验

巧用CUBES法则击破难题

掌握概念之后,孩子会忍不住跃跃欲试,特别兴奋地投入到练习中,却常常因为缺乏经验、粗心大意而做错。这时,如果只是敦促他们继续做题,孩子很容易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与其口干舌燥地强调原则,不如在做题之前,先鼓励孩子用锚图总结出解题的几个步骤,避免犯下低级错误。

比如,这张图是很多小学生都会做的,主要是根据老师提出的“CUBES”法则演变而来:

看到题目时,先圈出关键数值、划出问题、框住数学动词。开始演算后,要问自己:这道题要用哪几个步骤?最后,为了确保答案绝对正确,别忘了认真检验一遍。

同样的方法,会有不同的表述。像这个孩子,就把CUBES法则分为解题前、解题中、解题后,在老师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层自己的思考:

有些孩子特别有心思,觉得干巴巴的文字还是不够直观,干脆画起了做题时会用到的模型:

下面这张图的主人,大概是非常热爱数学吧——他在纸上写了很多问题,督促自己每天都要像数学家一样思考:

除了把解题步骤写出来,还可以将例题做成锚图,这可是复习的法宝。考试之前,把这张图拿出来,当时怎么学的,怎么想的,都能重温一遍——就像这张一元方程图,把最典型的考法都总结了一通:

还有一不小心就会算错的竖式除法计算,只要列清楚要点,就不容易出错了:

有绘画天赋的孩子,也可以把步骤变成“汉堡包”,边看边学,特别欢乐:

通过这么多例子,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巧用锚图学数学的方法:

1、锚图用来总结和指导,帮助孩子轻松get到难懂的数学知识要点,但不能变成单纯的概念罗列,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2、锚图将图文结合,通过可视化的效果更加直观地展示学习方法,能加深理解。尤其是学习几何,更要注重自己绘图。

3、锚图不是老师或家长的单方面输出,需要一起互动,共同总结。

4、锚图的使用并非不需要练习,恰恰相反,它是让练习变得更加高效,所以,要用实践反复检验锚图的成果。

今天,8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是中国的“带孩子上班日”(Take Kids To Work Day)。

这个活动发端于美国,不过美国人是在每年的4月22日举办这个活动。当天,无数6-16岁的孩子都跟随爸妈上一天班。据福布斯报道,今年在美国,就有超过350万个企业里超过3700万员工都带孩子参加了这个活动,其中,高达82%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体验!

这不仅是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窗口,促进了亲子沟通,训练同理心。更是孩子接触成人世界的管道,了解真实世界如何运作,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打开了对未来的想象之门,建立起目标感。

可别以为这种职业启蒙只是走马观花,或是换个地方“托管”,事实上,“上班”当天,孩子们要做不少事,而且,这天过后,一系列主题趣味训练会接踵而至,帮助孩子尽早形成完善的职业观和清晰的自我认知。

职业启蒙不是走马观花

在一些地方,“带孩子上班日”被简化成了“职业影子日”,学校帮孩子联系他们感兴趣的地方,让孩子去当一天义工。孩子并不需要真的干什么事,帮什么忙,他们不过是像影子一样,跟在他们理想的职业模特后面,观察体验一下现实生活,并了解现实社会的生存结构。

但正规的“带孩子上班日”,孩子们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比如我一个朋友,在美国从事医药方面的研究工作,她就曾带孩子参加她们公司这个活动。因为公司比较高科技,不少业务涉及了不少孩子们平常难懂的科技和医学概念,那天上午,她们公司就派了专门负责接待的专业人员,带孩子展开一次实地大探索:到机械室体验各种产品;跟着研究人员上消毒课;参观生产线……

(工程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机械的使用)

在参观生产线时,她的儿子还成了小小智多星,带队人介绍说自己一天能生产4台某某型号的机器时,这孩子用光速算出了:那一个星期就是生产20台,一个月80台,一年960台——一下子把不善计算的老美给唬住了!

期间,孩子又不时蹦出 “元素符号H代表氢”、“O代表氧”等小常识,等到结束时,同事们都称她孩子为“Science Master”(科学大师),可把孩子得意坏了。

(活动结束后孩子领到的礼物袋,里面有代表病毒的毛茸玩具)

下午,孩子就要“上班”了。比如我这个朋友,把儿子当成了实习生,旁听她的一个电话会议,并帮忙做会议纪要;帮她去打印机拿打出来的文件,帮忙传话——因此认识了妈妈不少同事……

看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会感慨:“理念很好,可惜我在的公司还没开放这种活动。”但没有条件也能创造条件,关键是抓住“带孩子上班日”的精髓,即用“体验”代替“灌输”。

比如我这位朋友就有个同事,是微生物专家,他从女儿小的时候就传授一些微生物方面的常识,还带女儿去许多微生物研究现场参观交流,后来,女儿就爱上了生物科学,现在已经是一名医生了。

再比如少年商学院在线课程“小小CEO”有一周的挑战是纪录生产流程与分工,不少同学第一次跟着爸妈深入职场:

爱喝牛奶的,走进乳业有限公司,从收原料奶的输奶管道出发,依次走过检验区、原料杀菌区、发酵区、翻缸区、检验区、贮存区……并把每个步骤都记录了下来,绘成一张分工流程图;

爱拉小提琴,则到小提琴作坊,因发现“做一把琴从开料到成型总共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而压抑不已,工匠们的手都磨出茧了,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小提琴;

父母有人脉的,则采访了企业的老板,明白了“生产东西必须是客户需要的,否则没有人会买”、“不管什么时候,即使自己生病了,也要坚持”等道理,了解到运营公司的不易。

“上班”只是开始

职业启蒙要系统

而“带孩子上班日”结束后,这场职业启蒙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孩子们首先要回答一系列问题,总结自己对职业的思考,下面是常见的思考清单:

1. This is the most unusual or surprising thing I saw……

我看到的最特别、最让人惊喜的事情是……

2. One job I saw was……

我观察的职业是……

3. The job helps people because……

这份职业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因为……

4. The following school work will help in doing this job……

为了让这次体验更有效,在学校时应该……

5. This is an example of an important work habit……

工作习惯很重要,比如……

6.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team project I learned about at the work-site visit……

我观察到的一个团队合作项目是……

7. Of all the jobs I saw, I think I would be best at……

在我看到的所有职业中,我觉得我最适合做……

而且,还有一系列有趣又能启发孩子思考的练习题,等着孩子们去完成。

美国网站daughtersandsonstowork.org就从“了解自己”、“畅想未来”和“父母访谈”三个角度,汇总了一些常见练习。

先来看“了解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如何行动,日常生活中,您家孩子是更关注自己的强项,还是弱项?

这个名为“优点放大镜”的练习,就带孩子主动思考并总结自己的强项,写进表格里,从而变得更自信:

有自信的人更敢于冒险,尝试新事物并始终相信自己的力量,活得更轻盈。带孩子做一个“自信指数测试”,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自己:

1、我总是积极设定目标。

2、我能坦然接受批评。

3、当我生气或失望时,我让人们知道我的想法和感受。

4、有需要的话我会寻求帮助。

5、我不担心别人怎么看我。

6、我喜欢认识新朋友。

7、我是一个有趣有料的朋友。

8、犯错之后我敢于承认并且积极吸取教训。

9、我喜欢尝试新事物,比如运动、美食、游戏、新的语言等。

10、总的来说,做我自己我很快乐。

11、当朋友遇上好事我由衷地开心。

12、我知道我可以用我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13、事情发生时我更容易看到好的方面。

勾选之后,再看看自己得分多少,该网站也为不同分数段的孩子提了建议:

13-18分:就是今天,做一件很棒的事情——把你的自信传递给你的朋友,鼓励他们像你一样积极追求梦想。

19-25分:更加关注你的独特优势,相信自己,花一点时间发展现有的兴趣,发现更多新的兴趣。

26-32分:写下你最喜欢的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努力培养自己这些优点,向TA看齐。

33-39分:和你最信任、最尊敬的一个大人谈一谈,让TA给你一些建议。

再来看“畅想未来”。孩子总是有很多梦想,但如何让梦想变成以后自己的职业呢?不妨试试这个名为“梦想地图”的练习,它把“我的名字“作为起点,“我理想的工作”作为终点,让孩子把过程拆分为具体的一个个小小的步骤,填进去:

如果没有灵感,可以先看看下面这张表。其中有些步骤很科学,如好好做作业、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个好导师等,有些步骤则很可笑——但却是很多人都在做的,如因不用功而辍学、嗑药、通宵煲电话粥、违反法律等:

还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画一个“未来肖像”:假设未来某一天,你会因为一项成就登上报纸,那会是什么呢?参考“Sarah Stein,加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第一位女性!” 或“Pedro Lopez,脑科学家,发现治愈自闭症的方法!”的句式,写下你的那句话,并且设计一张头版图片。

或者更具体一点,写一封“2037年简历”,让孩子写一写20年后,他在职场和生活中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工作中的我:20年后的今天我会做什么工作?在哪个城市工作?在什么场合里工作?和什么人一起工作?

社区中的我:20年后的今天我会住在哪里?我的房子长什么样?还有谁和我住在一起?我正在做哪些事情,使我生活的这个社区更美好?

还有一种练习,是采访自己的父母。把下面这份采访清单分享给孩子,让孩子作为小记者,采访一下你,主题就是“当父母像我现在这么大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的人”。

1. What was your favorite school subject?

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

2. What did you like to do best during your free time?

你空闲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3. Was there anything that you did particularly well?

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4. What career did you have in mind?

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5. What did you learn in high school that you feel has helped you the most?

你高中时学到了什么,让你觉得受用至今?

6. Who helped you make your career decisions?

谁帮助你选择了你的第一份职业?

7. Did your parents have specific ideas about what career you should choose?

在你择业时,你的爸妈提出过具体的意见吗?

8. Were there any obstacles to following your career path?

你在发展自己的职业时,遇到过什么挫折吗?

9. Why did you choose the career you are presently in?

你为什么会选择你现在的职业呢?

10. Would you like to change your present career?

你打算换一换你现在的职业吗?

这个练习,能让孩子对父母的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一个相关的练习是,角色扮演。让孩子假设自己是都市杂志解忧专栏的主持人,当人们对家庭生活、职业规划等有烦恼时,都会写信来问TA,因为TA的建议总是那么睿智、充满创意又有趣。

比如排球队教练的来信:“我10岁的女儿很喜欢表演,她们学校最近有几场演出,她都要上场。但第一场表演的时间,刚好和球队的冠军季后赛撞车了。她爸爸会先去,但我要晚一天才能到学校,这让我的女儿非常不高兴。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做呢?我的球队需要我,可我的女儿也需要我。”

再比如一个急诊室护士的来信:“我很喜欢我的工作,但每天我都要照顾无数患者,有时候连坐下来休息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我太太下班比较早,都是她去接孩子放学,做晚饭。她希望我带孩子做作业、照顾孩子睡觉,但我每天回到家时都已经筋疲力尽。我太太说我不顾家,对孩子不够好,她说的是对的,但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希望得到您的建议。”

……

给这些虚拟人物回信,能有效训练孩子的同理心,从而更体谅和尊重父母。不妨在饭桌上和孩子聊聊你最近工作上的烦恼,请孩子给你提建议,这个建议不一定实用——毕竟孩子还小,但这种交流,对家长来说,是一种排遣,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信任的交付,以后他们遇到什么问题,也更容易找父母求助。

一言以蔽之,“带孩子上班日”与其说是职业启蒙,不如说是培养孩子同理心和目标感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趁着暑假,如果方便的话,您不妨也带孩子上一天班,并把上面这些练习都引导孩子做一遍,收获绝对超过您的预期和想象。父母的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家教很多时候就在平时,在细节。

前不久,2017年美国儿童高尔夫世界锦标赛(U.S. Kids Golf World Championship)中,刘国梁的女儿刘宇婕,以总杆106杆获得了女子7岁及以下组的并列第二,这也是本届赛事中国小选手获得的最好名次。这也是首位华人获世界级高尔夫亚军。

(左二为刘宇婕,获女子7岁及以下组并列第二名)

这其实算不得新鲜事。刘国梁卸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后,就一直陪女儿在美国参加高尔夫赛事,期间,小宇婕共收获了3座冠军和3座亚军。

傲人的成绩当然离不开小宇婕过人的天赋,但深入这个“乒乓球大满贯父亲+高尔夫天才少女”的家庭,我们却发现,高尔夫,一种被大多数人贴上了“贵族”标签的运动,门槛其实一直都被高估了,而它对孩子成长所能起到的作用,却一直被低估。

刘国梁在女儿面前的三重角色

“这次我们父女俩一起并肩作战,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8月8日,离1999年拿大满贯的日子正好过去18年,刘国梁在微博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不但要教会孩子怎么去赢,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失败,只有输得起的人,才能真正强大,并且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

这是他支持小宇婕从3岁起玩高尔夫的出发点。

小宇婕是他那对双胞胎女儿里的姐姐。继承了强大的运动细胞,姐妹俩都是运动达人,不过姐姐专攻高尔夫,妹妹则干爸爸的老本行——乒乓球。

(刘国梁和双胞胎女儿)

不熟悉刘国梁的朋友,可能会觉得“高尔夫”这一选择有点突兀,但其实,刘国梁是一位高尔夫发烧友,拥有15年的球龄。大女儿对高尔夫感兴趣,这让他非常高兴,因为,“让她学高尔夫,以后我老了,还能和她有个共同爱好和话题。不然等退休了,你突然要女儿回家陪你吃饭陪你打球,那可能有难度。”

这份小小私心,听着有点大咧咧,但在训练女儿球技上,刘国梁丝毫不马虎——训练时是教练,陪练时是球童,其他时间是爸爸。

他在家中搭建了两个小训练场。乒乓球桌摆在客厅,很显眼的位置,小女儿就在这儿练乒乓球。桌子旁边是迷你高尔夫场,紧挨着落地窗,光线充足,“北京有雾霾,天气不太好时,就在家练习,主要是推杆、挥杆等技巧。这个年龄段,这块场地大小刚刚好。”

(刘国梁家中的训练场)

小宇婕4岁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学球,每周1~2堂专业课,到六岁半,师从韩国教练文骏贺,课外还会跟妈妈、妹妹做儿童普拉提,打好身体基础。每当小宇婕训练到走不动时,刘国梁就背着她坚持完成训练计划,父女俩常常一起在草坪上,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小宇婕跟随专业教练学习高尔夫两年后,开始在世界上各级别的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有时还会出现在比她大一级别的年龄组的比赛中,刘国梁认为,这样能让她早日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

(刘宇婕小小年纪已多次在比赛中夺冠)

小宇婕去参赛,赛前适应场地时,如果推杆偏离球洞,刘国梁会立马上前指着球洞说,“左边有个小鼓包,所以力量就略多半码。”等到上坡时,刘国梁又纠正,“这肯定不是S杆,因为南方湿度大,球比北方打得短,这杆就得50~55。”……

他最常和女儿说的话是,“你打球要动脑子”。甚至连小宇婕拿奖杯的姿势不够准确,他也会在赛后纠正……

“高尔夫球和乒乓球都是有旋转的球类运动,但高尔夫球的重量更大,其场地更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多,” 刘国梁曾这样告诉记者,“乒乓球更多是两人的对抗,你可以限制对方的球,但打高尔夫,你不能限制对方的球,70人、80人一起竞赛,偶然、未知的东西更多一些。”

但无论是哪一种运动,打到最高水平的时候,都是讲究内心强大,因为大家其实水平相差不了多少,关键是在最后一瞬间把握住机会。

高尔夫并不等于贵族运动

刘国梁的朋友圈里,送孩子学高尔夫的家长也不在少数。王皓的儿子、马琳的儿子、张继科的主管教练——肖战的女儿等,都在学高尔夫。其他不少运动员也送孩子学高尔夫,如体操冠军杨威、拳王邹市明……

加上不少明星的子女也都在学高尔夫,不少朋友就感慨,高尔夫真不愧是“贵族运动”、“有钱人的游戏”——如果是培养一个高尔夫球员,确实很贵,好的装备动辄上万,球场练球、报名参赛等也是自掏腰包,还得跟着教练学——如果是专家级的私人教练,一节课可能要上万甚至更高。

但任何一项兴趣爱好要发展到专业选手级别,都离不开巨大的投入,普通家庭不必因“贵族”标签而屏蔽高尔夫,事实上,发展高尔夫为孩子的兴趣,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深圳特区报就算过一笔帐:“深圳一套便宜的高尔夫球具在3000元左右,在练习场打100个球大概50元,在深圳、北京等地的公众球场打一场球,在400元左右。”事实上,现在的费用要远高于这些数字。

加上高尔夫球场就是最大的氧吧、最大的太阳浴场,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楼里的孩子,也需要在绿色环境里大口喘息的机会,这些年来,练习场带着孩子打球的家长越来越多。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主任张小宁就曾抛出数据说,到2020年,中国打高尔夫球的人将超过1000万。

关乎体格与脑力

更关乎性情与心境

仔细观察这么多热衷高尔夫的家庭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确实为孩子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首先,高尔夫作为一项绅士运动,不仅因为它对着装有较多要求,更因为它极其注重基本礼仪。

当别人在发球或击球时,应保持肃静。这个规则不只限在发球台上,只要有球员已准备击球,便不可随意谈笑或走动,以免影响他人的表现;步行时,速度必须与小组伙伴的速度一致,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且努力站在准备下一次击球的选手旁边;从隔壁球道打出时,应确认安全才挥杆,并在挥杆前后招呼一下,以示礼貌……

经常打高尔夫的孩子,也会更沉稳从容,与人相处时,展现出良好修养。

但很多球迷痴迷于这项运动,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就是因为好玩!

场地上,和其他运动都有标准场地不同,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高尔夫球场,即使是同一个球场,季节、天气、旗杆位置的不同,也会改变击球的条件。

对手上,打高尔夫常常是一大堆人一起竞赛,身体最强壮的那个不一定能赢,挥杆最好的那个也不一定能赢,因为力量、距离、稳健、技巧、手感、策略、运气等等都在影响比赛,可能性实在太多,可玩性也就更强。

再次,很多人提到运动,就觉得是体力活,但这其实也是脑力活,刘国梁常常和女儿强调的,“你打球要动脑子。”

Golf is mental. (“高尔夫是思想游戏。”)跟下棋一样,策略在高尔夫运动中非常重要,因为场地千变万化,每一次击球的情形都不同,球手需要综合考虑地形、障碍、坡度、站位、风向,甚至草的长度……当球手站在发球台上,还得考虑球道策略,每一杆要把球放在什么位置,依次选用什么球杆等,脑子一直在转。

高尔夫教练们常常把“trust”(相信自己)和“consistency ”(保持稳定)这两个单词挂在嘴边。因为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决定你水平高低的,不是练习的多少或好坏,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和球场战略,说白了,就是和自己比。

就像刘国梁总结的,“打乒乓球,我发挥不好无所谓,我只需要让你发挥得更不好。但打高尔夫,你控制不了别人,你只能让自己发挥好。” 

也因此,很多人认为,一场高尔夫就像一场人生,在球场上,你几乎可以经历与人生遭遇相类似的各种悲欢喜乐、起伏跌宕,那么,你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就能暴露无遗,这也让人们更加看清自己,看清彼此。

因此,打高尔夫也被赋予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交。西方公共关系学就提到,在高尔夫球场的4-5个小时里,可以很好地与高尔夫伙伴进行交流,很好地彼此了解,加深友谊,还可能自然地切入业务,在满足自己个人爱好的同时,对改善人际关系、拓展生意伙伴起了重要的作用,更是一种高雅文明的社交活动。

刘国梁曾在微博上晒出一张女儿的画,画上写着,“爸爸我爱你,我喜欢跟你打高尔夫球”。

去年,刘国梁带队征战里约奥运会时,女儿正在美国集训,小小年纪,压力山大,但她乐在其中,她曾对爸爸说,“我现在是小冠军,长大以后也是高尔夫大满贯!”其实无论能不能实现这个梦想,能和爸爸一起拥有这么多一起流汗的日子,她的童年已经拥有最美好的记忆了。

“意志只有凭借孩子自身的力量才能得到发展,并不依靠我们没完没了的说教。”

——《爱与自由》

顶着烈日,4天徒步76公里穿越沙漠,每天平均要走近20公里……

这不是哪个探险队的旅行纪要,而是一个4岁半的小女孩前几天刚结束的暑期体验。

小女孩名叫灵儿,在整个徒步团里年纪最小。她的父亲,是主持人乐嘉。

那4天,乐嘉通过微博详细记录了灵儿的表现,很多网友为乐嘉的做法点赞,认为这是最好的挫折教育,虽然有点苦,但是可以让孩子知道并且很好地认识“生活”。

但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也让不少朋友质疑,这是在“折磨”孩子:

灵儿每天徒步量与成人无异,但她正处于骨骼发育期,这样走很容易伤害膝盖;

因为酷热,她的两条大腿密密麻麻地发出大块的红疹,腿上和脚上也起了水泡;

到了晚上,觉也睡不好——半夜里帐篷太热,她经常被蚊子围攻;

……

加上乐嘉曾介绍,灵儿是7个月的早产儿,从小过敏性哮喘,经常身体上动不动就会发出各种奇怪的红块……而且,这次徒步团成员的条件是必须满6岁,不少网友纷纷建议大家不要效仿。

其实,要说是“折磨”,就有点过了。天底下哪有不心疼孩子的父母?在乐嘉微博的记录中,字里行间,满是他对女儿的保护和心疼,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他也常自责得掉泪,在前进中,他也时刻关注着女儿。

而且,也不是说4岁孩子就不能徒步——虽然确实应降低强度,体验为主,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对于“最好的挫折教育”一言,我不敢苟同。

相反,我认为,这种“挫折教育”,从一开始就已经失败。

为什么出发?因为我希望

为什么坚持?这是为你好

细看乐嘉在徒步过程中与女儿的互动,从头到尾,都感受不到一个父亲对孩子应有的倾听和尊重。

关于为什么要出发,乐嘉是这么解释的:

她看着我咬着牙紧抿嘴唇,点了点头,我又一字一句地重复了一遍,她盯着我,又点了点头。我不知道她是否意识到这个点头代表着什么,我又强化了第三遍,问她——“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你来这里吗?”

还没等她反应,我跟了一句,“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来,你如果这么小都能坚持下来,以后很多困难你自己会克服的。”

过程中孩子坚持不下去了,乐嘉是这么鼓励的:

“如果我们现在停的话,那我们这次什么任务都完不成了,还不如现在就回家……”

“你现在要是停下来,你昨天不是已经白走了,苦不是白受了吗?”

“爸爸这辈子最不愿意你成为一个不能坚持的孩子,那样,你长大以后会一事无成的。我不想你离开这里,以后为今天后悔。”

不是说父母不能对孩子讲大道理,只是,这个孩子才4岁,心智水平还远远不足以理解这些道理,她唯一能接受到的信息就是:“爸爸想要我这么做,我这么做了,爸爸才会高兴。”

这是不少父母在执行“挫折教育”时最常犯的一个误区。

因为担心孩子整天在蜜罐子里生活着,衣食无忧、玩具成堆、随心所欲,还能到处旅游,长大了吃不了苦、遇到困难了没有毅力,又怕陷入说教,就主动给孩子制造挫折,要求孩子去克服。

但且不说制造挫折本身是否合理,如果孩子遇到挫折,不是自发地想要去征服,而是别人希望我去征服,又有什么意义呢?

“爸爸希望……所以你应该……”、“爸爸不愿意……所以你不可以”等句式,本质上,都是一种道德绑架,它所对应的,不是“我希望孩子有个好未来”,而是“我希望我有个好孩子”。

不准示弱不准哭

把孩子推到了对立面

而一旦一趟旅程被赋予了“改造人生”的宏伟目标,它就会变得无比艰难。

看乐嘉和自己、和女儿的“约法三章”,不由得感慨,这个孩子,真是不容易……

出发时,乐嘉和自己约定:

“孩子步伐小,走着走着,我们就远远落在整个大队伍最后,我也从没指望走到前面,对所有团员来说,只要不用其他外力,两条腿能坚持走到终点,就是最大的胜利。

对我来讲,灵儿如果能四天坚持下来,那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如果她能坚持下来一天,我会觉得孺子可教;如果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我只能对自己说,那只能下回再教。”

但是——这段话有一个大大的前提:

“但有一丝希望,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明白,作为一个女孩,她这一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和坚持。”

徒步沙漠前,他也和女儿约法两章:

其一、不可无理哭闹,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

其二、无论发生什么事,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所以,当女儿越走越慢,越走越困,哭哭啼啼地哀求爸爸想要睡觉,而乐嘉怎么鼓励她都没有用时,他的选择是——再逼一把:

“这里又不是补给站,这里怎么睡?你说说看,你要躺在沙子上睡吗?你睡啊!你想被晒成肉干吗?那你睡吧,我走了!”

说完,扭头便走。最后,孩子没有赶上来,他又折回去,一直把孩子哄进了补给站,等到最后2公里,女儿彻底扛不住了,他才让女儿上保障车,因为“再逼着走,孩子就要崩溃了。”

建议家长给孩子哭的勇气。因为“不准孩子哭,哭也要有哭的理由”是一种典型的大人视角。稍加琢磨,我们就能发现,哭,就是孩子求助的信号,是孩子宣泄的方式,而且,大人又如何判断,什么才算得上“哭的理由”呢?

这是把孩子推到了父母的对立面,如果孩子哭了,那就是不对,因为没有哭的理由——久而久之,让孩子不再愿意表达。

不如约定“难受的话可以哭,但哭了之后,要告诉爸爸你哭的理由,让爸爸陪你一起解决”,更能给孩子安全感。

为了坚持而坚持没有意义

而跳出来看这“约法三章”,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挫折教育”的又一误区:为了坚持而坚持。

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曾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美国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最后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才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这一观念,很快传播到全世界,影响了大量教育家和父母。但很多人不知道,Duckworth说的下一句话更加重要:

“坚毅品质培养的基础,是要对这件事有热情。它并不是指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而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遇到挑战却不放弃。”

中国父母对培养孩子的毅力非常上心,也很辛苦,但如果没有孩子的兴趣作为前提,这样强压下的坚毅品质培养便没有意义,孩子只不过是暂时屈服于外力,并没有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坚毅力指数。一旦这个外力没了,反而会出现更大的反弹,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比如4岁半的灵儿,她能完成这么艰辛的旅程,完全是为了迎合爸爸,她无法从结果中总结坚持的精神,只会记得过程中,有走不完的路,睡不醒的觉,吹不完的沙,洗不干净的脸。

当她终于完成任务的那一刻,内心应该充满了解脱的轻松感,而不是大人们所自豪的“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真正的挫折教育

挫折只是个引子

真正的挫折教育,挫折只是个引子,教育才是重头戏,它要求我们帮助孩子自己做到,让他们去体会“再坚持一下,就会更好、更棒”的成就感。

出发前,告诉孩子,赢只是一种可能,有考试就有可能不及格,有比赛就一定会有胜负,拿徒步来说,走到终点只是一种可能,受苦受累才是一种必然,这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战斗,能不能走到终点,你只需要向你自己交代。

回来后,把“挫折教育”的定义拉宽一点。挫折教育,本质上是鼓励孩子主动尝试新事物,而不是让其上山下乡、吃糠咽菜。

崇尚所谓“挫折教育”的家长,往往会给孩子安排非常多“吃苦”活动,比如这几年非常流行的上山下乡、吃糠咽菜,但孩子往往只对好玩的或者他们擅长的运动感兴趣,如果他们因为“吃苦”而耽误了自己主动发掘、尝试新事物,他们会失去很多开阔视野的机会。

帮孩子找到他们愿意去坚持的东西,而不是逼孩子对每件事情都坚持到底,他们才会有更强的动力,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收获真正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