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代价1:曾经沧海难为水

和同龄人不同,Miller不用上学,从11岁起,就跟着家人到处跑。

第一次登台表演戏剧,是在英国雅芳河畔一座名叫斯特拉特福的小镇,莎士比亚的出生地;第一次看歌舞剧表演,是在澳洲的悉尼歌剧院;在罗马竞技场和突尼斯扮演过角斗士,在泰国北部骑过大象……

(在泰国骑大象)

这些经历听起来都很棒吧?她却说,这正让她变得越来越挑剔!

看到美丽的教堂?都不如梵蒂冈的西斯廷礼拜堂;吃到美味的奶酪?都不如意大利新鲜制作的可口;再多的颜色组合,都不如“彩色民族”危地马拉;即使是废墟,也要和吴哥窟比较一番……

(一家人在吴哥窟)

还有城堡——每个女孩子都会喜欢的地方,她却说自己已经提不起兴趣,看过一座城堡以后,一定不会再去看第二眼。因为她在欧洲时,城堡就有好几百个,她走了几十个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兴趣,把照相机举起来了。

让她感觉更糟糕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大象骆驼等庞大生物,也不太能引起她的兴奋,以至于她都说自己是一个“糟糕的旅游者”,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说的就是她了。

代价2:永远不能停止探索

和同龄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校不同,Miller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路上。

不断行走让她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能几个月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必须一直寻找新的体验,探索新的事物,吃奇奇怪怪的食物,才能舒服自在。

有时候她也想优哉游哉地赖在一个地方,待一段时间再走,但她控制不住自己,必须跑到户外。玩电脑?玩手机?宅在室内吹空调?这些同龄人最大的嗜好,她一个都受不了。

这样的成长方式,也迫使她不得不比别人学得更多。

首先,大家不要误会,Miller虽然不上学,却一直在学习。环游世界的过程中,她会随身带着学校的课本,还会到当地的学校插班,或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课程的学习,参加学科测试。

她比同龄人更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还顺利考上了加拿大顶级公立大学——皇后大学,就读地理学专业。

(在柬埔寨学校)

但她认为,自己最大的课业,是从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汲取营养。特别是学习历史、地理、艺术或者音乐,坐在课室里学习的效果,可远远不如亲身经历来得好。尤其是走到有语言障碍的地区时,那种独特经历,会逼着你跳出舒适区,巧妙地处理各种不适。

(越南大叔教书法)

代价3:和同龄人聊天少了很多共同话题

看到这里,您应该感受到了,Miller看似在抱怨,其实是在历数环球旅行学习给她带来的成长。

很多人建议她回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为担心她长大后处理不好社交关系。确实,她没有固定的朋友,因为她走到哪个国家,基本都有自己的朋友,她没有太多同龄人的朋友,因为她的朋友里,有老有小,行业各异。

因为特别的成长经历,和同龄人聊天时,她少了很多共同话题。

比如玩游戏——她旅行的时间比玩游戏的时间多得多,她换算时区的速度,比在电子游戏里杀死一个僵尸快,打包背包的速度,比在《传送门2》中通过一个关卡快……哪些技能更厉害,得看我们问的是哪个孩子了。

比如漂亮的衣服鞋子——她没有,最喜欢的一双鞋子,看上去也和“漂亮”不搭边,但正是这双鞋子,跟着她踩过几十个国家的泥土,经历过至少上百次的冒险。

(在澳大利亚,爬上一棵大树)

再比如吐槽老师——她的朋友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种种不好,但这种抱怨,却总是让Miller觉得很无聊——因为她的老师很有趣。

危地马拉的男孩教她踢球的技巧,嬉皮士教她唱歌,当地人教她厨艺,礼貌的玛雅妇女教她如何编织……

(在拉斯维加斯空军基地学习驾驶军用飞机。老师是飞行员)

在这个过程中,她结交认识了无数的人!老师并不一定是要拿着教师证的人,只要他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成为老师。

代价4:不能确定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这些年来,Miller住的最多的,就是帐篷——她们家没有房子,别人可能会同情她没有“家”,但Miller说,整个世界都是她的家!话虽这么说,没有家,也会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无法确定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究竟是哪里。

她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待了11年,对那里有一种归属感,但之后,她去了危地马拉,看到火山,如水晶一般蓝色的湖泊,以及当地热情好客的居民;去了意大利,看到无与伦比的建筑,吃到了难以置信的好吃的食物;去了中美洲的伯利兹,看到郁郁葱葱的丛林,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去了新西兰,看到美好的草原;去了加拿大,吃到可爱的枫叶饼干,看到茂密的森林……

还有其他数不胜数的国家……慢慢的,她发现,无论她到哪里,都没有“回家”的感觉。

因为她觉得,“我一直都在家里。”

“我的父母,并不富有”

Miller的博文发出后,很多人为她点赞,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

一开始,她只是觉得反讽的手法更有趣,所以才说自己为环球旅行“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一些朋友觉得这是在变相秀优越,觉得她家一定富得不行,于是,她发表了两点声明:

其一,她从来没有耽误学习,只不过不在一个固定的学校;

其二,她的父母并不富有,旅途中一直都在工作、赚钱,她们的吃住行都非常节俭。

“我认为,作为人类,学习应该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旅行让我看到许多事情,以及改变了我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她在博文里如是写道,“每个孩子都适合背井离乡到处跑?当然不是。但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段美好的经历!”

至于是不是在秀优越,她的回应很大方:

“我在整个旅程中,学习到其他国家的文化,学会如何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比北美大得多。是的,我变得非常挑剔,但这很值得。

至于优越感——我爱我的生活和我现在的样子。不管你在生活里做了怎样的选择,都应该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人生。”

Miller现在加拿大读大学,但她的旅行计划依然进行着。

环球旅行学习,看上去很美,不少人谈到自己的愿望,都会把它挂在嘴边,但真的去做,又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个条件,Miller一家的故事却告诉我们:比起财力、精力,更难得的,是敢于行动的魄力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chapter 1

“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Anne,31岁,电信公司的大客户经理,漂亮迷人又精强能干。

几个月前,丈夫卢冽突然提出离婚,她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

Anne和卢冽是大学同学,10年前相识并相恋,都是初恋。

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但两人还是在她26岁的时候走进婚姻的殿堂。

Anne一方面是干练的女强人,一方面又是典型的传统女性,

非常恋家,认为家比工作重要,对卢冽也从来是言听计从。

她很想吃海鲜,但因为卢冽不喜欢,她就从不吃,

在卢冽的要求下,

每天晚上都不迟于10时30分回家。

结婚五周年时,小两口专门从广州飞到杭州西湖度假,

那时一切看来那么完美。

但就在回来的第三个月,卢冽就提出了离婚,

无论Anne怎么努力,卢冽都无动于衷,

铁了心要离开Anne,而且不讲什么原因。

Anne偷偷请了一个私家侦探,才发现卢冽是有了第三者。

那个女孩无论在相貌、气质、家庭背景、

收入和持家能力等方方面面都不如她,

Anne实在想不明白,卢冽为什么要离开她。

Anne认为,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的选择,

所以很快和卢冽离了婚。

但离婚后,Anne整个人立即垮了下来。

“既然10年的感情都可以毁于一旦,

既然最亲密的人都不可以信任,

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谁可以信任,还有什么可以依靠?”

Anne决定自杀,但一次割腕一次上吊

都被亲友发现并救了回来。

这时,朋友向Anne推荐了NLPSKY的公益工作坊,

她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

舒俊琳老师的课给了她很大震撼,

她决定请舒老师给她做一次心理治疗。

在工作坊中,Anne已经讲过了她的故事,

舒老师知道该怎样对症下药。

他邀Anne去一个安静的西餐厅做咨询。

在西餐厅中,简单的寒暄后,舒老师直截了当地对Anne说:

“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听到舒老师劈头扔来的这样一句话,Anne惊讶得目瞪口呆。

chapter 2

“你心中有没有一些遗憾”

舒俊琳说,Anne的身上有两种力量:

生的力量与死的力量。

死的力量让她两次自杀;

而生的力量又让她活下来。

不仅鼓足勇气在培训课上袒露了她的伤痕,也决定求助。

这两种力量看起来势均力敌,

但Anne的亲人朋友和同事肯定都毫无例外地和她生的一面对话。

用尽各种办法强化她生的力量,而死的力量,

人们却很容易忽略,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敢去碰。

但这又是同样重要的力量,所以舒老师决定和它对话。

舒老师对记者说,面对自杀的人,

和他死的力量对话是很重要的。

否则,这股力量会令自杀者和拯救者作对。

舒老师问Anne:“活着太痛苦了,所以你决定去死?”

Anne肯定地点了点头。

“但你想没想过,你选择的死的方式仍然很痛苦?”

舒老师这一句话让Anne又一次目瞪口呆。

接下来,舒老师先描绘了割腕自杀的痛苦和上吊自杀的惨状,

又绘声绘色地讲了十几种不太痛苦的自杀方式。

大概讲了30多分钟后,

Anne的惊讶完全消失了,开始陷入沉思中。

舒老师知道,这是Anne身上死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安抚,

不再认为人们都是来和它作对的。

这时,舒老师知道,是该和Anne生的力量进行交流了。

他不再谈自杀方式,一起和Anne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他问Anne:“死是很容易做的选择,

但在再次自杀之前,你心中有没有一些最简单的遗憾?

把它们完成了再去死,不留遗憾地去死。”

Anne想了想,说出了两个遗憾:

第一,从来没有去吃过海鲜;

第二,每天晚上都是10时30分之前回家,从没破过例。

“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弥补这两个遗憾吧。

现在去吃海鲜,你请客,我们大吃一顿,

反正你快死了,留着钱也没用。”

舒老师对Anne说。

chapter 3

“活着是多么美好”

Anne欣然同意,两人去了广州

最出名的一家海鲜店大吃了一顿。

饱餐后,舒老师又带着Anne去了一家非常热闹的酒吧蹦迪。

其实,舒老师不会蹦迪,只是坐在旁边看,

而Anne在舞池里蹦得非常忘我,

蹦到最后,号啕大哭起来。

以前,她虽然自杀过,但却很少放声痛哭过,

但哭是最好的一种治疗,可以宣泄不良情绪。

否则,不良情绪郁积下来,最终化成了死的力量。

等Anne的情绪平静下来,已是夜里一点钟了,

Anne的两个遗憾都弥补了。

在回去的路上,舒老师问Anne,

除了这两个已经弥补的遗憾,她还有多少本可以实现的愿望,

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做?

Anne想出了好多个,舒老师建议她回家好好整理一下,

把它们清楚地写在一张纸上,列个清单,

并规定完成的期限,明天当作作业交给他。

Anne第二天交出了“愿望清单”,都是一些并不难实现的。

譬如和顶头上司吵一架。

在那个电信公司工作了6年,

Anne一直抱着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领导的观念,

从未惹领导不高兴过;

譬如去北京旅游。

工作后,Anne一直有去北京看香山红叶的愿望,

但因为刻意要做一个完美的妻子,她总是抽不出时间;

譬如痛痛快快地吃川菜、湘菜和东北菜等,

卢冽是典型的广东人,只喜欢吃粤菜,

所以Anne一直没有吃过这些味道很痛快的菜……

Anne一共列了10个愿望,规定是三个月内完成。

第一个愿望很快实现。

她向顶头上司请假,并借机和他吵了一架。

出乎她的预料,顶头上司并没有怎么生气,而且准了她一个长假。

她一个人依次去了四川、上海和北京等地旅游。

11月在香山看红叶的时候,

她的心境显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生的力量显然占据了上风。

她给舒老师发短信说:

“香山的红叶分外娇艳,空气清冽,活着是多么美好。”

3个月后,她的10个愿望也都实现了,

回来后,她对舒老师说,虽然这10个愿望并不复杂,

但这些发自内心的愿望实现后,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全变了。

她再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决心痛痛快快做自己。

至于自杀的念头,已经彻底消失。

离婚的伤痛虽然还在,但再也不会是彻骨的痛。

分 析

chapter 3

 她开始做自己,不再以别人为中心 

吃顿海鲜、去趟酒吧、和领导吵一架、到北京看看红叶……

三个月内做十几件这么简单的事情,

就可以这么有效地改变一个人,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舒俊琳说,这是因为,这十几个愿望虽然简单,

但都发自Anne的内心。

以前,Anne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

譬如丈夫,譬如领导,哪怕自己最简单的愿望都不会去追求,

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

因为这个外在评价系统,Anne对别人的看法的在乎

远远超出了对自己内心的感觉与体验的在乎。

所以她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丈夫、

迎合领导、迎合其他人,

其中丈夫是最重要的,成了她的支柱。

丈夫一离去,就相当于她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全崩溃了,

而且也意味着,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对她作出了最严重的否定。

这个时候,Anne的世界必然会崩溃。

但是,这十几个简单愿望的实现,

让她发现,原来别人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行我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譬如,以前她把和领导顶嘴当成是灾难性的,

刻意压下了自己心中很多怨气,

但和顶头上司吵了一架后,

她发现天没有塌下来,

反而为自己赢得了不少好处。

对她来讲,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

这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她在工作领域的外在评价系统。

其他的十几个愿望,也有类似的功效。

它们都是发自她内心,每一个愿望的实现

都会颠覆她在某个方面的外在评价体系。

因为这十几个愿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累积到一起,就颠覆了她整个的外在评价系统,

并帮助她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内在评价系统。

简单地说,就是,Anne的工作与生活

不再以其他人为圆心,而是以自己为圆心。

舒老师说,这种内在评价系统不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

而是最健康的人的心智模式。

chapter 4

 我们为什么不敢做自己?

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

大多数人却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

舒俊琳引用他最推崇的美国人本主义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的观点说,

这是因为在成长中,多数人得到的积极关注

多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

B可以是物质奖励,

也可以是主观赞赏。

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影响下,一个人会形成这样的经验:

只能表露“好的“,

否则就会被拒绝被伤害。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修正

自己“应该如何部分地表露”的过程,

最终就形成了一套外在评价系统。

然而,“表露”经常违背内心,

你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

但你的体验和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

久而久之,一个人会逐渐忽略乃至压抑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

只去关注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自己怎么才能得到别人更大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Anne的情形正是如此,她极端地压抑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

不去吃海鲜,不去北京看红叶,

每天晚上10时30分之前一定回家,

这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

她这样做,含义就是“我要做一个好妻子”,

就是为了得到丈夫的认可。

为了做好“好妻子”这个角色,

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需要。

chapter 5

 体验的扭曲是问题之源 

舒俊琳说,他没有和Anne深谈过去,

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外在评价系统都是在童年形成。

父母,最可能是父亲给的她一直是有条件积极关注:

“你必须做一个听话的乖女孩,我才爱你”、

“你必须做一个传统女孩,我才爱你”、

“你要以家为核心,否则就不是好女孩,我就不爱你”、

“家就是男人说了算,所以一定要听爸爸的话,否则我不爱你”

……

结果,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塑造了Anne极端的恋家模式。

她对丈夫言听计从,她完全以丈夫为圆心,

彻底忽略了自己的需要与感受……

因为她潜意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的爱”。

但卢冽并不是她爸爸,他或许对Anne是有条件的爱,

但他可能并不喜欢Anne这种完全忘我的自我牺牲,

所以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Anne的女孩。

舒俊琳说,他赞同罗杰斯的看法:

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

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

我们就丧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

最后变得对外界的变化过于敏感。

而他对Anne所做的,就是要让Anne丢下外在评价系统,

重新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

chapter6

有新体验才能改变

舒俊琳说,其实,我们都听到过“听从内心的呼声”、

“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

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建立一些“我行我素”的新体验,

那么无论我们多么赞同这些观念,

都无法建立起新的内在评价系统来。

要建立这样的系统,就必须有一个新的体验。

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

而再完美的理论说教

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做支持,

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所以,他要Anne找出十几个最容易实现的愿望,

在实现这些愿望时,Anne会体验到,

“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是一件多么惬意、

多么美好的事情,并自动建立起

她的内在评价系统,并开始“成为自己”。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

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

——“我选择,我负全责。”

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

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远离人格面具

因为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中长大,

我们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

并由此形成很多人格面具。

走在“成为自己”之路上,

一个人会逐渐远离这些不真实的自我,

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

Anne的“完美妻子”就是一个人格面具。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

然而,很多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

我们为了得到奖赏接受了他们,

但它们就仿佛是一张没有弹性的面具贴在我们的心中。

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譬如Anne不只是有“完美妻子”的人格面具,

还有“听话的好员工”的人格面具。

她以为戴着这些面具可以更能适应

家庭、单位乃至社会,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

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

“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

但他要在某一件事情做到“好样的”

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赢得父母的爱,

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一名高三的女孩给我写信说:

“我一直渴望爸爸爱我,但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就是好成绩。

只有取得好成绩,他才对我有笑脸。

一考砸了,他就会向我大吼大叫,骂我没用,笨……

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我必须要取得好成绩。

但我总是担心如果考砸了,天哪,爸爸会怎样对我。”

如果“应该”太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

但如果内心的声音越强大,

一个人就会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罗杰斯说,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

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

他的一个男性来访者,在治疗结束时感叹说:

“我终于觉得我真的必须要开始做我想做的事,

而不是做我认为我应该做的事,不管别人认为我应该做什么。

我的整个生活彻底翻了个个儿。

我一直感到我必须做一些事情,那时因为别人期望我这样做;

更重要的事,我那样做事为了让人家喜欢我。

见鬼去吧!

我想,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我。

不管富有还是贫穷,好还是坏,理性还是非理性,合乎逻辑还是不合乎逻辑,名声好还是不好。”

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

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无论那些规则是父母制定,还是由文化制定。

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可能

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

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

矫揉造作的东西,或者被强迫的东西。

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东西,任何被强迫的东西,

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东西。

他们认识到,他们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或目的,

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

“成为自己”的人的特点

罗杰斯认为,那些“成为自己”的人,

内心最自由,也是最健康,对社会最有奉献的人。

他们有这样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

► 负责的、道德的、克制的生活态度;

► 对自我和他人有深厚的同情心,

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拒绝对他人以及事务的外部控制;

► 很少审美疲劳,总能像孩子一样去感受美,

并由此产生了高度的创造能力;

向着自我导向转变

 “成为自己”的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

并且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

他不再由别人为自己选择,

而是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向,

自己的目标,自己为自己负责。

他并不总是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但他会发现,这是一种令人清醒又兴奋的体验。

一个来访者对罗杰斯说,

这个过程让他“感到害怕,感到很脆弱,

失去了支撑,

但我在内心也感到一种汹涌澎湃的力量或活力。”

接受不确定感

“自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这个“成为自己”的发现会让一个人既感到又惊又喜。

以前,他的行为可以预测,一件事情刚开始,他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但现在,他根本不知道内心会把他带向何方。

这种不确定的变化是什么呢?

罗杰斯说,这就是潜能的实现,

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之路。

那些“自我实现者”是常常不能预测事情的结果的。

譬如,日本动画片导演宫崎骏说,他不写剧本。

“在开始拍片前,我并没有一个已完成的故事……

 我们从不知道,我们的故事会走向何方……

(故事)有一个内部的秩序,就是故事本身的需要,它可以把我带向结局……

 不是我制作了影片,而是影片自己完成的,我没有选择,必须服从。”

并且,宫崎骏从不考虑观众,也从不考虑市场,

他只是听从内心的指挥去编故事,

但是,他的动画片又是最有市场最受欢迎的。

这证明,那些真正“成为自己”的人,

他的世界其实是和别人最息息相通的。

对自己的体验开放

到最后,一个人开始对自己的一切体验持有

开放、友好的接受态度,接受经验,不排斥它。

他意识到体验是一种友好的资源,

而不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当内心的呼声不是很明显,

他会安静而耐心地等待,直到它出来。

它可能是心灵的振动,也可能是一些生理反应,

以前他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但现在他学会了倾听它们,接受它们。

马斯洛发现,这是“自我实现者”的一个典型特征,

“他们能够轻松地洞察现实,

他们近似于动物式或孩子式的接纳性和自发性,

表明他们对自身的冲动、欲望、见解

以及主观反应具有非同寻常的自觉意识。”

对自己的内心开放的人,对别人和世界也一样开放。

马斯洛说,这样的人

“能够带着敬畏、愉悦、惊奇乃至

心醉神迷的狂喜,神清气爽、天真烂漫地

一次又一次地欣赏生活原初的善,

尽管这些体验对别的人来说可能是陈旧乏味的东西。”

正是在这一点意义上说,

“成为自己”的人是没有审美疲劳的。

舒俊琳说,他最喜欢他一个学生说的话:

“对别人和世界,永远要有孩子一般的天真;

对自己,永远要有上帝一般的自信。”

自我信任

随着一个人越来越“成为自己”,

他身上的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

譬如,海明威肯定知道“好的作家不这么写作”,

但他信任自己的体验,所以他走向成为海明威,

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走向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好作家”。

罗杰斯说:

 “这不是一种仅仅出现在艺术家

和天才人物身上的现象,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

来访者更加信任成为自己的过程时,

这些普通人在他们自己的领域内

就变成了重要而富有创造力的人。

敢于感受他们自己的情感,

敢于依靠在自我内部所发现的价值来生活,

并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成为自己”不是自私

罗杰斯说,“自己”只是一个过程,

就是自己的那些活生生体验。

譬如Anne自如地吃海鲜、

疯狂地蹦迪然后号啕大哭、

在香山上感叹大自然的美丽……

这些活生生的体验正是一个人真实的“自己”。

罗杰斯认为,整个社会对“成为自己”有一种恐惧,

这种恐惧建立在两个错误的习惯认识上。

✘ 第一,有一个终极的“自己”。

很多人认为,“成为自己”就是要保持

恒定不变的精致状态,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 第二,“成为自己”意味着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

罗杰斯说,这是一种更常见的误解,

所以社会并不鼓励“成为自己”,社会、家庭总是去规定好模式,让人们去照做。

但是,如果一个人开始去做自己,

他就会发现,除了敌意、贪念、愤怒,

他还有关爱、温柔、体贴与合作;

除了懒惰与冷漠,他还有激情、热情、好奇……

如果他能以亲密、接纳的态度体验自己这些复杂的情感,

他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和谐的人。

数学从三年级起梯次掉队

现在很多学校的数学教育,依然是“灌输知识”加“题海战术”两种方法,通过玩命地训练解题技能,争取在各种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

有时,语文老师会羡慕数学老师,因为他只要在课堂上讲清几个定理或公式,剩下的就是布置50题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做就行了。轻松是轻松了,容易造成两个后果:

有天赋的,会被重复训练磨掉探索的好奇心,没天赋的,会被繁重的压力搞得精神压抑,特别是当怎么样也学不好时,会被严重地打击自信心。

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不是说你低年级的知识学好了,高年级的知识就一定能学好,那可不一定的。在数学上面,我们常常看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再往后,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

很多教育工作者尝试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人说是“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有人说是“青春期了,孩子野了”,还有人说,“小时候没有进行思维训练”。

我认同最后一种说法,更准确的说,是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

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

比如说,小学三年级以前,即使中等以下的孩子,如果记忆力还不错,数学就不会太差,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搞定了;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到了初中,可能还需要用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学生们就跑不动了;到了高中呢,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可能就力不从心了。

这就有点像打地基起高楼一样,儿童时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来起的楼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

游戏中开发8种智能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学前打地基”。打地基怎么打?我个人认为有两条:一是开发八种智能;二是生活数学启蒙。

所谓八种智能,是美国的加德纳博士说的,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8种组成。

这八种智能怎么开发?我认为非常简单,就是让孩子去玩,玩得越疯越好。

你看啊,游戏中喊叫和交谈吧,这叫语言智能;游戏中组合多个游戏道具和计算数量吧,这叫数学智能;游戏中爬树跳下堆起积木吧,这叫空间智能;游戏中疯跑乱跳吧,这叫运动智能;游戏中还合作协调吧,这叫人际智能……

简言之,你的孩子玩得越疯,玩得越嗨,这八种智力就开发得越好,未来的数学成绩可能就越好。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点调皮的男生,一直似乎数学成绩不好,到了高中反而超越了一直听话和优秀的乖乖女,很简单,原来数学成绩不好,也许仅是由于粗心,但调皮男孩在童年时的多种智力开发得远比乖乖女要彻底,其深层的思维能力远比乖乖女要强大,地基打得牢打得深,自然会在高中阶段反超,数学大厦自然也起得更高。

所以,我总是想让小孩去找“孩子王”。啥叫“孩子王”?就是那些特别容易活跃和兴奋起来的,能够且愿意带着一大堆小孩子玩起来那种,就叫“孩子王”。

这种孩子,往往还是天生的,没法培养,所以你身边要是遇到的,那就不要放过,就得想办法去亲近才行。因为只有这样,小孩才能玩得嗨,于是八种智能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和开发。

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打地基的第二个方法,就是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亲子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说,她的小孩圆圆从4岁开始,通过游戏学习数学,不出一年,居然就会了500以内的加减法。

她们玩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开小卖部”,让她自己围个地方当柜台,放点东西,爹妈轮流去购买。真定价,用真钱,真找零,玩着玩着,这些钱款计算就成了天然的“应用题”训练。这么训练到小学二年级,学校经过测试后,觉得也不用上三年级了,直接给她跳级上了四年级。

没错,生活中的日常买卖活动其实是最好的数学启蒙。如果咱们不知道怎么玩“小卖部”,小孩去超市买自己的玩具,或者买冰淇淋时,让他自己算钱、拿钱、花钱、存钱,也是个不错的法子吧。少年商学院微信曾分享过一个美式生活数学的案例《当我们的孩子苦练加减乘除的时候,美国人用生活照完成了数学启蒙》,给人不少启发。

或者,玩点狠的,把买菜买烟买家居用品的所有任务都交给上小学之前的5、6岁的小朋友,当专职的家庭采购员算了,当然啦,这个游戏要爹妈配合才能玩起来,还要顺应兴趣和时机,如果一方大包大揽所有采购事宜,那就没得玩了。

还有啊,掷骰子,打扑克,参加儿童跳蚤市场,都是方法;专业点的还有蒙台梭利的数学教具,一切都可以在游戏中进行。

反正,每天你总要面对小孩的,每天小孩总要缠着你玩的,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玩,那就去玩“数学游戏”,动点心思,给抽象的数字结合到游戏中去,把零花钱当成道具,玩着玩着,小学三年级的加减乘除估计都给你学完了,而且还一点压力没有,而且还兴高采烈,而且还兴趣盎然。

以上就是“学前打地基”,还有两年,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小学三年级前专注“玩游戏”

接下来是小学了,在我理想中的小学6年,最好是分成“三年玩游戏”和“三年做研究”。

所谓“三年玩游戏”,我是希望在小学的前三年,数学课基本上就成了专业玩游戏的课程,那是多么令人神往又令人激动的事儿啊。

看过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么?这个全美最佳的教师,非常厌恶的就是“题海战术”,用他的话说:“如果10个算术题他都会算,那么再做500题有何意义?如果10个算术题他都不会算,那么再做500题又怎么可能?”

他只是通过有趣的游戏和规范的思维训练,就让他的每届学生个个优秀,还发现了不少天才。他的课堂上,经常玩的是三个游戏:

第一个是“喊buzz”游戏,其实就是咱们酒桌上的小游戏,比如选定数学“3”,一群人“1、2、3、4”一路喊下去,喊到“3”或“3的倍数”或“有3的数学”,就喊“buzz”(在咱们的酒桌上,一般就是喊“过”)。

这个游戏从可以从最基础的找“倍数”,一直到比较复杂的找“质数”——可以让学生们站着玩这个游戏,答错的就坐下来,数到100时,看谁还在站着,非常刺激和好玩。

第二个是“数学砖”游戏,就是上面刻着“0、1、2、……9”的10个数字块。这个做什么用呢?用来玩心算。

看这个场景:雷夫老师说:“好,孩子们,现在你们的心里想着7,乘以4(28),再加倍(56),减去50(6),好,现在举起砖块,给我看答案。”然后孩子们会刷的一下把自己手里的数学块“6”举起来,谁会了,谁需要帮助,也是一目了然的。这个游戏也可以一直玩到高年级,甚至公制、分数、几何和三角函数。

第三个是“任务卡”游戏,就是精心设计的一组小卡片(如下图所示),用“0、1、2、3……9”这10个数字来填空,不得重复。如果填得不对,孩子们可以自己就知道,反复练习、尝试、思考、甚至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各种基础能力自然飞速发展。

总之,在我的理想中,小学生们在教室里玩着游戏唱着歌就把数学给学会了,而且刺激又开心(但绝不轻松),不管怎么样,总比题海战术好。

我们有理由相信,既然“学前打地基”都可以达到小学三年级的水平,那么“三年玩游戏”应该随随便便都可以学完小学6年的课程和知识吧。因为,孩子们的兴趣、玩心、好奇心、好胜心一旦被调动起来,按部就班的6年教学大纲又怎么可能挡得住他们呢?又有何必要去挡呢?只要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尽情去玩就行了。

小学三年级后专注“做研究”

接下来的第三步,就是“三年做研究”。

首先,就是把考题搞懂、搞透。

啥叫“搞懂搞透”?我认为仅仅是把题目做出来,把答案对上了,那是远远都不够的。真正的搞懂搞透,个人觉得至少要达到以下三点:

1.搞懂思路,即“你怎么想出来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孩子们必须解释他的答案,并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不选其他答案,这样一来,小孩就被迫检查、考虑、分析该考题的所有选项。这是有效的独立思考,这种魄力将成为他们能力的一部分。

2.搞懂考点,即“命题者是怎么想的,他想考察什么知识点?”孩子们必须转换身份,换位思考,想象命题者出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考察的考点在哪里,这样一来,小孩就被迫跳出应试者的角度,转而以命题者的更高的视野去看考题。

3.搞懂陷阱,即“命题者设计了哪些错误选项,这些错误选项错在哪里,哪个环节错了会导致这些错误?”孩子们必须知道选择题是精心设计的结果,那些“错误选项”是有道理的,命题者都是预测学生会在哪里犯错的专家,当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出了错,然后看到选项中有他算的答案(不正确),就会以为自己一定没错。

所以,让同学们扮演侦探,“找出”以及“回避”这种陷阱,反而可以让大家乐在其中。

搞懂了“思路”、“考点”、“陷阱”,第一步研究才算结束,接下来就是“三年做研究”的第二步,就是把考题说清楚、说明白。

啥叫“说清楚说明白”?就是要求学生拿着自己搞懂了思路、考点和陷阱的考题,当着全班同学(或者学习小组、或者老师家长)的面,从头到尾讲一遍,必须要讲到其他同学听懂了为止。——我认为,这种“学生讲解”,比“题海战术”要好一万倍。

为什么?

第一是“有成就感”,人类都有一种表达的欲望,孩子也不例外,面对一群人侃侃而谈,那绝对是特有成就感的事情,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又正好有效地让学到的知识更深地刻进了自己的脑海,同时,还锻炼了沟通、交流和表达能力,还激发了数学的兴趣。

第二是“教学相长”,当你给其他人讲解一个考题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必然在紧张活动着,梳理逻辑、组织语言、寻找词汇,从多个角度试图让别人理解,这就是效率最高的学习啊。

题海战术经常会让大脑变得麻木和呆滞,但是,当你开始讲解,你的大脑就必然兴奋起来、主动起来、活跃起来——教者比学者的大脑活动更剧烈,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你教会别人会“超过”你,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在跑马拉松,另一个人在小区散步,谁会锻炼成健将呢?这就是悖论,最好的“学”,原来就是“教”。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里“讨论”式教学,带来的创新和活力,远远超越“满堂灌”式的教学的原因。这种方式,虽然一开始似乎很慢,接受的知识并不是很多,但这是一种有加速度的学习方式,越到后面,越到高级阶段,这种动力就越强。

至此,咱们“做研究”的第二步就是“说清楚说明白”才算结束。那么,到了这一步,是不是就研究透了呢?我觉得还不行,咱们再进一步,那就是“自己命题、制作试卷”。

也就是说,“做研究”的第三步,就是真正把自己摆在考官老师的位置上,学着命题,自己制作出一份难度比真正的“小学升初中”考试题更大的一份试卷。

咱们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份试卷出来,当然是自己要先有答案,并且能够讲清楚所有的题目。然后,捉对儿厮杀,互相挑战,我们小组制作的试卷来考你们,你们小组制作的试卷来考我们,互相考着玩,看谁来考倒谁?

这些高年级的小学生们,在“搞懂搞透”、“说清楚说明白”那些“小升初试卷”的基础之上,难道还不能依葫芦画瓢,学着自己设计一份试卷出来么?

我想,这应该是小意思了!反正,现在的家长资源大把的,每个小小的“命题小组”回到自己小区后,聚集在一起献计献策,拿着IPAD反复试验,搞出一套古灵精怪又符合逻辑的试卷,想着怎么把其他小组考翻,这是一个多么欢乐的场景啊?

经过这种疯狂游戏的学生,还怕应试教育不成?其实玩得好的话,没准研究出一张考倒初中生的中考试卷来,也未可知哦。

总之,我所设想的、理想中、或幻想中的小学数学教育,大致就是这么三步:

其一,学前打基础,疯玩和启蒙。这一步,根本不需要什么数学课本。

其二,三年玩游戏,把所有数学知识都转化成游戏。这一步,把数学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游戏后,课本基本上就可以扔掉了。

其三,三年做研究,先搞懂,再讲解,最后自己当命题老师。这一步,只需要认真研究历年来的真题和试卷,也不需要什么课本。

当然啦,上面的设想,只是理想。你如果要问我能不能做得到,我没说我能做得到,我又不是老师,只是一个关心教育的父亲,也就这几年才开始看一些关于教育的书,所以我估计我肯定做不到,我只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小学六年的教育,能够向这个方向发展。

然而虽然做不到,但只要能够达成一部分的目标,应该也远远超越了应试的能力吧,这是最低的底限和限度,所以我从来没考虑过所谓的“失败”。

小学低年级就得把

孩子的习惯“盯”好了

我从不讳言在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很用心盯紧作业,我会坐在孩子旁边,陪他们读书、写作业,完成后,盯他们检查或复习,确定每天的计划都要实行。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会立刻协助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比方说查字典或找参考书。

不过陪在旁边最重要的目的,除了利用长期的反复操作形成他们的惯性,还要让他们学会专心和时间控制。

我不希望他们边写边玩,尽量帮忙约束他们集中精神,作业写完,休息时间再好好玩。在他们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晚餐后,我都和孩子一起到房间把作业拿出来,引导他们从当天的作业中,决定出完成的先后顺序。

我要他们在一开始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先完成最难的作业(通常是数学或语文),再做其他科目,像美术劳作等放在最后面。至于才艺课的作业,我会要他们以“周”来做计划,分配在课业完成后的空当。这样可以教给他们一种时间安排的观念,过一阵子之后,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规划自己所有的课业、才艺活动和休闲时间。

10岁是自然转变的时间点

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父母的影响力大,我们的指令和建议,孩子比较愿意听从。到了四年级,尤其是女孩子,伴随着一些青春期发育带来的生理变化,自主意识就变强了(男孩子通常会慢一点,开始的时间约在初中一年级)。

我比较记得的是,之前我给女儿什么课外书,她就读什么,但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则清楚感受到她开始有比较强烈的偏好,尤其爱读惊悚推理小说,至于她完全没兴趣的主题类别,就很难强迫她接受。

这是孩子随着生理变化学习独立自主的正常现象,家长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心态做法,不应解读为“孩子变叛逆,开始不听话了”。

因此,10岁左右是一个自然转变的时间点,跟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之前就要打好基础。比如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父母必须早早建立权威,但不是一味地高压。待孩子习惯养成后,做家长的再依状况,一点、一点地放手,孩子会觉得父母越来越好相处,整个转移过程就可以很顺畅,不会有太多冲突。

中学生家长不该继续当书童

孩子上中学以后,我很少像他们小学时那样,常常为了帮忙班上的事去学校,但由于长期担任家长代表,偶尔有事必须去学校时,我总是很害怕在校门口碰到一些天天到学校报到的妈妈。

其中一位别班的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常常名列前茅,每次在校门口遇见,她多半正在和另外一两位妈妈讨论前一天发回来的某一张考卷。

有时她会把我叫住:“高妈妈,昨天发回来的生物考卷,第一张第九题选择题答案有问题,你知道吗?正确答案是B,可是C应该也可以。我已经帮他们查过课本和参考书,我认为……”

通常我只能一脸茫然地回说:“不知道耶,我完全没看考卷内容……”然后快步“落跑”。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是个很“混”的妈妈,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担心别人认为我装模作样。明明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在家里一定严格督促,却爱在别人面前假装没管小孩。

我见过好些像这样读书比孩子更认真的父母,即使到了中学,还是天天在家管理小孩所有的功课细节,研究过滤每一张考卷。但在我看来,“盯”作业、管孩子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尽快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父母不该到孩子已经初高中了,还继续当书童,孩子可能因此养成依赖性。

不过,带老大时,我并没有清楚的概念预知什么时间点该怎么做,就是边看边走,自己观察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差不多,就逐渐放手。

中学以后的重点是传送观念

代替“盯”作业的是观念上的传送。

在孩子上初中以后,我常常跟他们分享一种观念:人的一辈子,读书是少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事,不需要靠别人,运气的成分也很低。没有人际关系、职场、婚姻等等环境条件,你完全可以验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为什么不把握机会好好努力呢!

当然,追求成绩表现,绝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我们自己也要认清孩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

“跟自己竞赛”的观念必须从小灌输,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数字的追求,名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点,只要符合,甚至超越自己应有的表现就是最棒的。

我教导孩子的观念是:不能把不喜欢学习当作借口,但努力过后发现不善于学习,是可以接受,也必须坦然面对的。我希望这种观点能一直延续,成为他们未来做事的态度,因为没有一个成年人可以永远只选自己爱做的事情做。

那该怎样找出衡量自己最佳表现的标准呢?不是拿成绩来检测我们的孩子需要多做几本测验卷,或是去哪里补习,而是拿成绩来观察小孩的做事态度、能力以及所得到的成果。譬如数学老是不及格,我们要分辨究竟是不够努力,还是努力之后依然没有起色,有没有找出补救的方法等等。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女儿只在一年级拿过一次第二名,其他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她总是班上的第一名。上中学的第一次考试,却让她第一次体会到,拿第一不再那么容易。

成绩不好,我们做父母的难免失落,但要有心理准备,才不会因为父母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我自己念台大外文系,以前在一个又一个的阶段都有爬上金字塔尖,新阶段又跌下金字塔的经验,所以一再提醒她,对自己不要有错误的期待,但眼前的挫折不表示定数,只要肯下功夫持续努力,龟兔赛跑的故事在真实世界是会发生的。

不是不能跟踪作业

关键在于目标和方法

我整个概念就是从小到大,由紧到松,因为好习惯不严格是养不起来的。小学高年级以后,我不再过问作业细节,只提醒孩子们学习若有困难,无法自己解决,一定要来找我商量。

女儿上高中一年级时,念书还算轻松愉快,但高二的第一次考试后,她便有点懊恼地对我说:“高二科目变多了,考试复习一个礼拜时间好像不够。”

从那时起,她就自动把考试的准备时间提早为两周。两个孩子初高中以后,读书和应付考试都完全自己负责。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跟踪”作业的目标和方法正确的话,就像是给孩子一支钓竿,亲身示范钓鱼的技巧与方法。短短两三年时间的密集基础训练,足以让孩子未来具备自制钓竿、拓展渔场的能力。

误区1

只要不打扰,孩子就能高度专注

不打扰孩子,自然是正确的,但不意味着,孩子就能自己做到高度专注。每个孩子都有特别专注的时候,尤其是在发展兴趣之时,这种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体验,是非常美妙的。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远离,尽量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专注,电视机的声音,聊天,打麻将的声音最好都别有。即便是善意地叫他“吃水果”,孩子原本一整块的时间也变得零碎,注意力来回的切换,无形中也会消耗精力、减损热情。

但是不打扰,并不等于做“甩手掌柜”,尤其是刚开学,孩子还没从暑假的状态切换过来,这时候非常需要家长的引导。

建议:不打扰之外,还要教会孩子自己排除干扰。

前面我们提到,环境对专注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看书前,把房内的书桌收拾得一尘不染,将所有摆饰、玩偶、电玩、镜子等都收进抽屉,不留任何会导致分心之物。

而且,复习功课时,建议孩子一次只拿出一本书,将心力全神贯注于该课本,绝不能同时放置好几本在桌面上。一来容易分心,二来徒增看不完的压力。看完一本书之后,再换另一本书,即可增进孩子的成就感,提升专心程度。

此外,一些孩子有边听音乐边看书的习惯,经过不同人的试验,结果显示:看书的时候,如果不听音乐,理解知识的时间会短,记住的内容也会更多。因此,当孩子想同时干好几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劝一劝,以理服之,或让孩子实验一下,看看怎样做效率更好。

误区2

父母看不下去,直接代办

孩子在玩一样东西的时候,很可能会研究很久,并且有他自己玩的方式,有些性子急的家长,可能会忍不住说:“你做得不错,但有点不对,还是让我来吧。”本意是好的,想让孩子建立另外一个思路,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这也会损害他们的专注力,更无法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因此,我们要当配角,如果已经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就要做到“不管闲事”,少说话、少动手,多鼓励、多表扬,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哪怕孩子弄得一塌糊涂,什么也不是,也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野蛮打断。

建议:降低难度,让任务落在“挑战区”。

孩子学习新事物时,存在三个区,左边是“舒服区”,孩子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轻松应对,但有时也会厌倦;右边是“恐慌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孩子的能力,就会感到害怕,进而退缩。

中间是“挑战区”,对孩子来说有些困难,但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孩子可以掌握和“跨越”难关,最好的状态正是如此。

孩子在玩耍、发展生活技能时,如果发呆、分神,可以帮助他们或者降低任务的难度;如果是面对学习,可以把一项作业拆解成几个小任务,让每一个步骤,都落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适度地引导,孩子会更有成就感,自然就更专注。

误区3

只关注到注意力

或情绪和外部环境

专注力,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力”,而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件事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综合的状态,因此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正是因为如此,一旦孩子三心二意、东张西望,家长就会焦虑起来,多方面去找原因:孩子是不是有注意力缺陷,要去看心理医生?是不是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激励?甚至认为,孩子就是讨厌看书学习,有抵触情绪。

没错,关注孩子的主观情绪和学习环境非常重要。但当你万事俱备、孩子却还是分神的时候,就要重新思考一下:孩子究竟是不想专注,还是无法专注?如果是前者,你需要好好跟他聊一聊,了解他抗拒的原因。但据我所知,更多孩子是后者,他们意识上很想把难题啃下,把书看完,但就是能力不足,而这个能力,不是心智或头脑的能力,而是体力。

建议:提升孩子的肌肉耐受力,矫正他们的坐姿

最近我在刻意练习“跑马拉松”,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自己的专注力提高了。坐得更直,坐的时间更长,而且完全不累,专注的时间更久。

所以我想,孩子专注力差其实与肌肉耐受力不足有直接关系。现在小孩户外玩的机会少了很多,一有空就拿着iPad、电脑,驼着个背打游戏,肌肉耐受力差就会导致“坐姿不正确”,伴随而来的是,血液循环不良、脑中氧气加速消耗,不但身体容易疲劳,专注力也会跟着降低。所以碎碎念没用,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才是治本之道。 

我的个人建议是,让孩子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请个专业的教练,每周有规律地训练。另一方面,平时在家里,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可以针对腿、腰和后背,给予适当锻炼。男生可以做做俯卧撑,女生可以做一些深蹲。

孩子身体力量提升了之后,肌肉耐受力就会增强,不仅坐姿和站姿会更直,专注力和意志力都会增加,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