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I married well.”

今天特别想说说我的前老板/导师,挺想他的。

我老板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美国老头儿,其貌不扬,笑起来挺阳光。总穿着那两件休闲外套,一蓝一黑,样式一样,一看就是在Costco买的。他常穿的那双鞋比衣服看起来好多了,如果你向他提起,他会告诉你那是在ebay上成功标来的二手货。当然,如果需要,他也可以打扮得很像个医学教授。

老板人挺实在,不过毛病也挺多,最出名的一条就是脾气大,气走了不少人。我们隔壁实验室的老是佯装关心地问,“你们老板今天又怎么啦?” “没啥啊,他今天表现还不错,呵呵。” 我们早就习惯了好不好,要不然怎么活。

他是典型的处女座,事事要求高,每天各种挑剔和看不惯。发给他的草稿,但凡有一点点格式不对或者忘了Spell Check,他绝对不会往下看,一秒钟内退给你,一个字也没写,其他的我不提也罢……就这样,我师从他12年,专注研究一个罕见疾病,一起把猜想变成结论,把数据变成论文和基金,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我也像是他的家人,看着他的三个孩子渐渐长大,先后进入藤校……

有意思的是,当我离开后,每每回忆这12年,我发现从他那里学到最珍贵的并不是科研。这12年,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他们一家如何用爱、智慧、宽容、勤奋,建起一个温暖亲密又强壮的家庭,成功养育了三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他们这一家人”比起这些年我们一起努力获得的科研成果,更深地印在我了的脑海里。

他毛病真不少,但幸福得让人羡慕。他常常对我们说, “I married well, and I have a very good family.” (我娶得好,我有一个很好的家庭)。

如果有一天他能看到我写的这篇回忆,我猜他仍然会说: “To be honest, I married well. (说实话,我就是娶得好)”

一、无论多忙

他们总有时间在一起

如果没有家庭,我的老板就是个典型的工作狂,这一点我们从不怀疑。

和他的初次见面挺特别。他邀我去办公室面试,开场白还没完,他的电话就响了,“hi, dear...”,显然是太太的电话,问长问短一顿甜蜜,并没有因为在面试而中断。

10分钟后,有人敲门,一男一女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笑眯眯地拿着午餐盒送饭来了,“hi, dad...”,于是他顺便就给我介绍了他的老大和老二,我们还讨论了他们买的蛋炒饭……

呵呵,第一次面试就见了他的家人,很意外也很温暖。我以为那只是巧合,后来才知道那是人家的常态。

无论多忙,他们总能找时间在一起。老板的太太是一名忙碌的医生,三个孩子那时候还是中小学生,可以想像他们有多忙,不过他们一家人总是想方设法在一起。那么多年里,我从没有见过老板晚下班,一到点,家人电话就来了。

老板需要经常出差,只要孩子们没课他们一定全家一起去,要不然他就尽量安排晚班飞机,等孩子们睡了再走。每次出差回来,他极少叫出租车,情愿在机场工作一会儿也要等家人来接。他家的孩子一放假就会来我们实验室帮忙,什么都干,刷瓶子修电脑做文秘外加给老爸买饭。有时候他周六来上班,孩子也跟着来帮忙。

美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度假。这12年,他们家每年至少度假三次,还没算上平时开学术会捎带的。每次走之前,他会抱歉地通知我们,电脑被家人没收了,度假期间他将无法工作,如果你们有什么news(实验结果)请打我电话哈。

你说谁会打……

对他来说,太太孩子的事永远排第一,他的手机永远对家人Available。开会的时候听到他说, “Hi, Princess (小女儿) ...” 那是常有的事儿。他和太太每天电话那叫一个频繁啊,他也从不避讳让我们知道,什么儿子摔了啊小女儿今天有party啊大女儿学校有表演啊,再小的事他俩都会商量,话说不完。

我们实验室搬家后,他和太太终于在同一个医学院工作了,不仅办公室离得很近,离家也很近,于是你可以想像,他们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午餐、一起下班回家,然而热线电话并没有因此减少。

有些道理我当了妈后才懂,你有没有时间陪孩子家人和你做啥工作有多忙真没太大关系,关键是你有没有真正把孩子家人放第一位,舍不舍得把时间给他们。

二、他每天4点起来工作

要求每个人认真勤奋

我来美国前,常看到评论说美国人很懒,美国家长特别放任自由等等,这不是真的哦。这十几年,我所熟悉的美国人,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上,都特勤奋!首当其冲就是我前老板。

他每天早上4点起来工作,7点到实验室,他的日历上每天的events密密麻麻的。我们的科研项目多,学生也多,但每个人的每个实验他都要一一过目。他是迄今为止,我遇到的最高效的人,100%的行动派,计划一订,马上执行,平时回email啊,改稿啊,开会讨论啊,他从来都是马上就做。

比如,我们每次准备投稿前,他会在下班前,把最后一稿发给所有相关的人,他的email里一定有这一句:“请务必在明早8点之前将你的意见发给我。” 然后第二天的中午前一定就投稿了。

和其他老板不同的是,他要求所有的Trainee在没加入实验室前,就申请基金,然后不管你拿得到、拿不到,每年都要不停地写申请。我们有时候不免抱怨他“嗜钱如命”,后来和其他实验室一比,才感恩这是多好的培训,再小的申请报告,他都会和我们一稿又一稿逐字逐句改,我原来以为每个老板都这样,后来才知道我们这叫幸运……

他很少表扬谁,从来不觉得努力工作有什么值得称赞的,“Everybody should work hard, right?” 他认为,认真努力做事是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他对孩子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一样:专注,认真,勤奋。他们家孩子从小不看电视不玩电脑游戏,第一台电视机等老三上了大学后才买的。每天晚上,他们全家一起学习工作,晚上9点前,务必上床睡觉。他每天4点起来工作,孩子们6点起来运动,然后各自上学去。每逢假期,除了家庭休假,他们一定把孩子们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时间安排地满满的。

他曾说,他育儿的方式就是Fill them up,意思就是要让孩子们勤于做各种事,总有目标,并在其中享受到成就感,这样,他们就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能做。这一点我体会很深,他也是同样言传身教着我们。跟他12年忙了12年,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很受益。我也越来越觉得无论工作学习还是家庭,专注、认真和勤奋是成功的最基本要素。

想想,如果你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有这样的父母言传身教,进藤校是不是挺自然的?

三、他每次演讲

家人总在第一排

我的老板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每次一公开演讲就紧张,即便已是讲得烂熟的内容,即便是再小的会场,他一上去就不自在。

这对于一位资深的教授来说可谓大忌,说实话我们都不太能接受,但他的家人从未觉得丢脸,他在学校的每次演讲,坐在第一排的总是他的太太和孩子。如果你问我什么是Supportive Family,这就是。

他们家人之间,消息之灵通,行动之迅速,至今我仍觉得是件神奇的事。

比如有时候,我老板在晨会发脾气,中午他太太和/或孩子(下午估计没课)就买好午餐找他吃饭来了;有次下班的时候,我们发现实验室的冷冻箱坏了,必须赶紧转移样品,不出10分钟,他儿子就来帮忙了;论文被接受之类的好消息刚到邮箱,他们家人就送点心来庆祝了;基金被拒这样的坏消息一来,他们通常直接把他接走散心去了……

每次看到他们在一起行动,总觉得他们家就像一个志在必得的团队,A Winning Team。

这些还只是我们看到的部分(估计我老板问题最多),我相信他们家人之间的爱,关心和支持远比我们能看到的丰富得多。

四、他们总差遣孩子做这做那

他们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一起做事,还喜欢让孩子做。

他们家买菜啊,修车啊,各种Party啊,搬家啊,买房啊,旅行啊,甚至报税,事无巨细,都一起讨论,一起合作完成。老板和他太太在这些事里充当的角色就是顾问,其他全部由孩子们来执行。

我听到过的小事,比如老爸该穿什么衣服去参加老二的毕业典礼啊,买机票哪家更便宜啊,Party准备吃中餐还是泰式啊……这些没啥稀奇,我们也会,呵呵。不过,他们家孩子做过的一件大事,让我不得不对他们这个家庭团队刮目相看。

我们实验室曾大搬过一次,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家呢,也需要把老房子(豪宅啊)和家居卖了,然后在新城市重新买房,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他们写了个清单,执行人全部是孩子们哦,老二老三(还是中学生)负责卖家具,写广告、发广告、电话联系,到收钱,全包。老大当时在要搬去的城市上大学,正好负责买新房,找经纪人看房,然后各种沟通由她全权负责。家里所有东西的打包列清单,联系搬家公司,还是孩子们,你说厉害不厉害……

从小这样锻炼,怪不得他们家的孩子后来能轻松成功地管理好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五、他们从不吝啬

表达爱、鼓励甚至愤怒

我没来美国之前,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美国人表达爱的方式,总觉得有点装哈,来了美国后,发现人家真不是装出来的。他们家每个电话的结束语都一样:“I love you.”

如果是孩子们的电话,基本都是这调儿:“Awsome! Excellent! Good job! I am so proud of you...”。

他的手机里,办公室里都是家人的照片。这一点是我很喜欢美国文化的地方。我刚来美国时跟老板出去开会,饭后听一帮教授们(男为主)聊天,“my wife...my daughter...” 反正在国内,我没见过这场景。我以为是偶然,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常态。

我老板办公室里的照片常常换,不过换来换去都是家人的,这还真不是显摆,也不是为了显示亲民,就是看了让人放松开心,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看看孩子老婆的笑脸,是不是顿时有了幸福感?

老板自己穿衣服品味不怎么样,但是每个结婚周年给太太选择首饰却出手不凡,一看就知道他花了不少心思和银子。每天下班,他们你等我我等你一起散步回家,我常常从四楼遥望他们边走边聊远去的背影,真好啊。

还有件事我一直记得,他老大刚上大学的前半年,他每两周开5个小时车去另一个城市接她回家,来回10个小时啊。但我们从没听他抱怨过,他只说在高架上如何飙车,如何幸运地躲过警察,还有哪里加油便宜之类。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难道她不能自己回家吗?” 然后他说:“Kids need that sometimes.” 当时我没太懂(还没当妈)。上周,我家小朋友突然问我:“妈妈,你明天可以早点来学校接我吗?” “怎么啦?那个课外班不好玩吗?” “没有,我就希望你早点来接我,一次就可以。”

我突然就懂了。小朋友就是需要一种爱的仪式(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被妈妈早早接走啦),来体会你对她的爱。

他们家三个孩子的感情也好到让人羡慕。虽然说性格迥异,老大热情周到,老二害羞,老三聪明伶俐,但兄妹间情真意切,每次去他家Party,他们仨总粘在一起玩一起做事,特别融洽。后来他们陆续考入藤校离开了家,听老板说他们之间经常飞来飞去给彼此惊喜,参与彼此的校园生活。

我老板脾气不好,在家里也免不了要犯,但我发现这个毛病并没有影响孩子们对他的尊重,事实上这或许还让他们的家庭更亲密更强壮。这点我很好奇,于是查了些研究报告,我惊讶地发现,“A healthy home is where people express anger in healthy ways.” 当我们学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怒气,甚至可以赢得家人更多的信任,让感情更亲密和牢固。

这些年,我发现老板虽然时不时火气还会上来,但是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我相信这和他们家人对他的爱,包容和支持很有关系。“It's just the way he is, and we are fine with it.” 他的女儿这样说。

一个健康的家庭可以坦然接受每个人的不完美/不同,并因此学会宽容,爱与支持。

家庭幸福无疑最值得我们追求

你可能看过哈佛大学那个出了名的关于幸福的研究。

75年前,几个哈佛的学者选了268个哈佛二年级学生和456个波士顿市区的男孩,决定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他们的人生,75年过去了,大多数人走了,但研究仍在继续。

这724个真实而浓缩的人生故事,无疑是这项研究的最伟大之处,然而最令人感叹和释怀的,还是哈佛学者们从这些故事中读出的幸福密码:“幸福源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人拥有良好的关系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来源。”

如果这个研究还不够说服你,我再加两个。

我是研究罕见病的,有位前辈曾说:“罕见严重疾病是上帝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来透露生命的真相。” 怎么理解呢?比如我们小病人的某个基因上有个小小的突变,这导致他们迅速衰老,生存年龄不到13岁。于是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基因上的这个密码(突变)很重要,和衰老有关。这就好像是给了侦探一条明显独特又重要的线索。

由此我在想,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罕见的极端时刻,是否也透露了我们生活的真相呢?

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记者在现场采访一对绝处逢生的夫妇,飓风刚在瞬间摧毁了他们美丽的家和大部分财产,他们浑身湿透,精疲力尽,和孩子们紧紧相拥在一起。

记者问那位丈夫:“你们失去了什么?” 他说:“我们失去的大多数都可以重来,这可能需要些时间,但我们一定会重新拥有。” 

然后,他看了看他的妻子和孩子,忍不住哽咽了:“感谢上帝没让我们失去那些无法重来的。”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刚刚躲过一场大的灾难,当危险过去,你从藏身的地方爬出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不用想吧——赶紧找自己家里人啊!

汶川地震中最让我们揪心的是什么?是倒了多少楼房?损失了多少财产?持续上升的伤亡人数?还是那一张张失魂落魄,生不如死,失去亲人的所谓幸存者们的脸?

我看过一个灾后重建的报道更让我揪心——灾难过后的几年里,幸存者们虽然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走在焕然一新的街道上,重新有了工作,有些人还重新建立了家庭,又有了孩子,更多人选择远赴他乡,但是心理学家的随访发现,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难以再有幸福感”,很多人在灾后几年最终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摆脱痛苦,这些人里有老师还有警察,数字惊人。

“他们实在撑不下去了”,一位心理工作者说。

你也许还听说过另外一些生命极端时刻的调查,比如临终调查……结论都一样:在失去时,我们发现,人生中最珍贵、最值得珍惜,带给我们最多快乐的,是爱,不是其他。

我们是多么希望孩子们能有幸福的人生,这么说来,我们是否应该早点让孩子们了解幸福的真相?那么,你决定怎样告诉他们呢?

好老师从不介意向学生道歉

我这辈子要么是在学校,要么在去学校的路上,要么是在讨论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父母都是教育家,我的外祖父母也都是搞教育的,过去40年我也在从事同样的事业。

所以,很显然,过去的这些年里,我有机会从各个角度审视教育改革。一些改革是有成效的,而另一些却收效甚微。我们知道孩子们为什么掉队辍学,我们知道孩子们为什么学不下去,原因无非是贫穷、低出席率、同龄人的坏影响,我们知道为什么。但是我们从未讨论或者极少讨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那种联系的价值和重要性,也就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联系。

美国儿童精神科医师James Comer说过,“没有强有力的师生联系,学习就不会有显著的进步。”美国教育学家George Carver说过,“学习就是理解各种人际关系。”在座的各位都曾经被一位老师或者一个成年人影响过,这么多年,我都在看人们怎么教学。我看过最好的也看过最差的。

一次有个同事跟我说,“我的职责不是喜欢那些孩子们。我的职责是教书,孩子们就该去学。我管教课,他们管学习。就是这么个理儿。”

然后,我就跟她说,“你知道,孩子们可不跟他们讨厌的人学习。”她接着说,“一派胡言。”然后我对她说,“那么,亲爱的,你这一年会变得十分漫长和痛苦。”

事实也果真如此。我认为美国教育家Stephen Covey是对的,他说你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试着首先理解他人而不是想要被理解,方式很多,比如道歉。你想过吗?跟一个孩子说你很对不起,他们都惊呆了。

我有一次讲比例,但是我当时在教数学。然后我下了课,翻看了教师用书,我完全教错了!

所以我第二天回到班上说,“同学们,我要道歉。我昨天的课都教错了,我非常抱歉。”他们说,“没关系,Pierson老师,你当时教得非常投入,我们就让你继续了。”

好老师强调“+2”而不是“-18”

我曾经教过程度非常低的班级,学术素质差到我都哭了。我当时就想,我怎么能在9个月之内把这些孩子提升到他们必须具备的水平?这真的很难,太艰难了,我怎么能在让一个孩子重拾自信的同时,也让他在学术上有进步?

但是后来我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我告诉这个班里的学生们,“你们进了我的班级,因为我是最好的老师,而你们是最好的学生。他们把我们放在一起,来给其他人做个好榜样。”

一个学生说,“真的吗?”

我说,“当然是真的。我们要给其他班级做个榜样,当我们走在楼道里,因为大家都会注意到我们,我们不能吵闹。大家要昂首阔步。”我还给了他们一个口号:“我是个人物。我来的时候是个人物。我毕业的时候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物。我很有力,很强大。我值得在这里受教育。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要让人们记住我,我要去很多地方。”

然后他们说:“是的!”

如果你长时间这么说,它就会开始变成事实。

为了印证我上述这个想法,我做了一个小测验。我总共出了20道题,有一个孩子做错了18道,然后我在他的卷子上写了个“+2”和一个大的笑脸。

他说,“Pierson老师,这是不及格吗?”

我说,“是的。”

他接着说,“那你为什么给我一个笑脸?”

“因为你正渐入佳境。你没有全错,还对了两个,” 我说,“我们复习这些题的时候,难道你不会做得更好吗?”

他说,“是的,老师。我可以做得更好。”

大家看,“-18”让人感觉想死。“+2”意味着,“我没有那么糟。”

好老师是伟大的“演员”

永远让孩子感受到一视同仁

好多年了,我看着我妈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批改作业,下午去家访,买梳子、刷子、花生酱和饼干,把他们放在自己的抽屉里给那些饿了的孩子们吃,她还为那些脏孩子们准备了一条毛巾和一些肥皂。

看吧,教那些脏孩子是困难的一件事。而孩子们有时也是比较“残忍”的。所以她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她的抽屉里,然后过了很多年,在她退休以后,我看到一些当年的孩子们回来告诉她,“您知道,Walker老师,您改变了我的生活。您让它有了意义。您让我觉得我是个人物,虽说在心底我知道我不是。我就是想让您看看我现在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当我92岁高龄的妈妈在两年前去世的时候,好多好多以前的学生来参加了她的葬礼,我哭了,不是因为她去世了,而是因为她留下了这些永远不会消失的各种联系。

我们真的可以发展出更进一步的师生关系吗?当然可以。你会喜欢你所有的学生吗?当然不。你也知道那些最难搞的孩子总是很难甩掉,永远不会,你不会喜欢每一个人,然而难搞的那几个的出现也是有理由的。当你不会喜欢他们每一个人的时候,关键就是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一点。

所以老师们变成伟大的演员,我们得强迫自己工作,我们得听从那些毫无道理的政策,我们还得上课——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和学习应该是让人愉快的事情,我们的世界会变得多么的强大,如果我们的孩子都不害怕接受挑战,不害怕思考,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一个冠军,作为成年人,我们永远不能放弃他们,懂得你与这些孩子间的关系的强大力量,坚信他们可以变成那个最好的自己。

这个使命很艰巨吗?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当然可以做到,因为我们是教育家。我们天生就是要去重塑他人。

非常感谢大家。

在阅读水平的提高过程中,一些孩子会养成一些小习惯,比如:只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不太愿意读有挑战的书,又或者,不愿意读那些看上去没用的书……

这些其实都是孩子陷入“阅读舒适圈”的表现,本文即与您阐明因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这并非是打扰孩子的阅读自由,相反,这是帮孩子挖掘阅读潜能和阅读兴趣,为孩子打开一个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不要待在理解力的舒适区

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恐惧区三个等级。

  • 舒适区内,孩子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

  • 伸长区中,孩子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

  • 恐惧区里,孩子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

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待在舒适区不肯出来。

比如,很多孩子会被要求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看不进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地名,缺乏知识积累而对风土人情、时代背景无所适从,重思想轻情节,除了被称为西方通俗小说之王,被拿来和金庸做对比的大仲马,他们很少拿曲折离奇的情节吊住你。

这些曾经都是我理解力的障碍,但我不想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硬着头皮看下去,并不想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读,克服了“外国人的书我看不进去”的刻板印象,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我觉得,阅读应该对自己有难度的要求。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家学习琴技,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一周后他才能勉强弹奏完整的曲子。本以为钢琴家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钢琴家之后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

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向钢琴家提出疑问,钢琴家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年轻人弹奏第一天的曲谱,年轻人惊讶的发现,曾经对他来说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化为了优雅流畅的旋律。

让孩子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也会有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比如啃完《亲密关系》,对建立亲密关系有系统的认知,再回头看情感鸡汤可能就会觉得肤浅难忍。

除了难度的要求,还得有深度的要求。

印象很深的是,大一时,我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大三时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议题,当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对这个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时,她的嘴里还是老生常谈。

我当时觉得乏味至极,心里想:你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理解没有升级,你没发现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吗?

这件事情也让我意识到,应该鼓励孩子多去看超越他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去看突破他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

如果孩子对某个话题感兴趣,要鼓励孩子继续探究下去。当读完一本书,意犹未尽,首先,可以继续阅读该书作者写的其他书,或者网站推荐的相关书籍,其次,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初步得出的结论,要进一步推敲,寻找相关的权威书籍,来解答、作证,在认知上不断超越自己!

不要待在专业职业的舒适区

还有一种舒适区,是阅读“广度”层面的。这个舒适区,家长们也很容易陷进去,孩子有样学样。

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只看专业相关的书籍。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有一个学年,课表里多了一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般,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我就开始想,我学的是新闻学,我就只学新闻相关的东西吗?《乡土中国》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所生活的社会,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如果只学习新闻相关的东西,我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帮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

当时班上也有转其他专业的同学,可是我并不是想换到社会学专业学习,我只是在想,我为什么不能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呢?

这个问题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我通读《论语》时读到“君子不器”四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

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上是工具性的教育,是为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君子不器”,完善的人不是工具,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的广泛阅读,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跟随好奇心,自由地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

“君子不器”对照的应该是“通识教育”,后来我才知道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近年正在兴起,我们学校也开办了通识学院,不时有自称来自通识学院的同学来旁听。

孩子将来也会接受专业教育,但我们要知道,大学教育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要明白专业教育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去弥补这种缺陷。

另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职业里,只看有用的书。

工作以后,对职业有用是最大的阅读动机之一。当然了,生有涯,知无涯,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者职业为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只看有用的书,未免无趣。

我总觉得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广阔的视野,唯有如此,才不容易把偏见当思想。人文社科看,自然科学读物也看;论说性的书籍看,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看;有用的书看,有趣的书也看。

我欣赏荤素不忌的阅读者。他既可以严肃脸地给你讲《国富论》,也可以不正经地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小说发表一番高论,既可以结合实例谈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的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也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念一段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

要打破这一舒适区,关键的一点,是看孩子的阅读换环境,家长案头上的书越丰富,孩子们的阅读面也会更广。不妨多和孩子聊聊不同领域的新鲜知识,这也能有效刺激孩子。

不要待在个人兴趣的舒适区

还有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喜欢的类型中。

有一群人有一种倾向,只看一种类型的作家,更夸张的是只看一个作家或者一本书,仿佛除此之外再无能入他法眼的读物。我不相信世上再无更优秀的书籍了,不过是自己局限自己罢了。

见过很多女生,只喜欢和自己气质相近的女作家,说不清楚是先喜欢后气质相近,还是先气质相近后喜欢,沉溺在故事里、有才气的句子里无法自拔,模仿着写出多愁善感、小女子情态、被人一眼望到底的文字。

典型的待在舒适区行为,我曾经也有这样的倾向。希望通过阅读有所长进的我,很怕变成这样,曾经故意针对性地看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因为我觉得读饮冰室,可以养浩然之气,可以洗掉文字的矫作感。

我相信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太狭隘的喜好是给自己设限。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并且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博闻强记、有趣有料的人,所以在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现在只有一个极其简陋且不完善的框架,但我总会慢慢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给家长的一个建议是在孩子的兴趣上做延伸。比如喜欢科学的孩子,可以阅读科学家的传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研读科学在今天对这个社会的影响等,而不只是读科普杂志、科幻小说。

不要待在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还有一个最致命的舒适区,是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对自己要有量的要求。不要拿“质量比数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高兴了看一会儿,不高兴就停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读得多快多好。比如去年合著出版了战争题材小说《光明与黑暗之书》的上海男孩丁坚容,他的阅读方法就能很好地平衡阅读的速度和深度。

在读一本书之前,他都会先搞清楚,这次读,他要干什么——一般来说,每本书,他都会读很多遍。

每一遍读法还不一样,比如说第一次读,他要看剧情,那就看剧情,其他的就不看了。等到第二次读,他要看人物关系,那就看人物关系,剧情就不怎么看了。等到第三次读,他要看场景描写,那人物刻画、人物交流、剧情等,就一笔带过,也不怎么看了。

这样的阅读有很多好处:效率会很高,每次读书,你发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并且都是新的,这会让人有对比,有思辨的过程,

而且,这样读书,你不会感到很难受。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读是很快的,就会有成就感,觉得“又读完了一遍”。这样能避免把同一页反反复复看,然后还不明白这一页是什么意思,减少这种半途而废的几率。

在高铁上看到一对父子。父亲一直跟儿子讲成功学,从马云、任正非讲到王健林,告诫儿子要好好学习,不能一事无成。儿子开始在玩手机游戏,后来索性假装睡觉。

任何人都能看出来,他在父亲面前竖起了一道屏障,他们之间是隔绝的,父亲很急,像一团火,儿子冷淡,像一块冰。

这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的痛。那个婴儿期,把你当作全世界的孩子,你天天见他,为他出钱出力,操心着急,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失去了他。他的世界你进不去,你的话题他不关心。

这种心理上的失去,比真正的失去,更让人无能为力。你明明还爱他,对他充满期待,却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改变他,甚至你越用力,他离你越远。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明明都是尽职尽责的父母。

教育界的金句“陪伴是最好的爱”,害得很多职业女性对孩子说对不起,甚至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其实只有陪伴远远不够。如果你的陪伴像监狱和牢笼,陪伴越多,孩子越差。

我们容易将陪伴错误地理解为守护,其实陪伴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交流的质量。交流的质量好,陪伴一小时胜过守护10小时。

通畅的交流与沟通,是一切关系的基础,没有交流的关系,是在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成功的家教

是孩子肯跟父母好好说话

林真理子的小说《平民之宴》最近在家长圈传得很火,触痛了在教育上兢兢业业却走入死胡同的家长。

小说里的由美子是一个全职妈妈,对儿子寄予厚望,送他读不错的学校,上很贵的培优班,风雨无阻地为孩子送上热乎乎的便当。读高中的儿子翔,却厌学离家出走。

由美子什么时候开始失去儿子?当翔第一次希望像一个成年人,好好跟母亲谈谈开始。

翔告诉母亲,自己不想做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只想当个平凡的打工仔。由美子正义凛然而又痛心疾首地说,“一事无成?开什么玩笑,我们这样的家庭根本不可能出这样的人。你外公是医生,你爸爸早稻田毕业,就连你妈,也是上过大学的人……”

当孩子终于鼓足勇气,向父母露出柔软的疼痛与脆弱的伤口,他们期待的不是被嘲讽、被教育,而是被理解、被认可。

这方面,太多家长输在过分认真、三观太正上。

一个做儿童教育的朋友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他13岁的女儿说:“我想自杀。”

他淡定地回答:“活着确实辛苦。不过,青少年自杀是要上社会新闻的。大家都会猜测我们虐待你,是狠心又愚蠢的狼妈虎爸。爸爸说不定连工作都得丢,毕竟我是老师。唉,又没办法跟人解释,我只是尊重女儿的选择,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

他认真的可怜样儿把女儿逗笑了。

后来女儿说,觉得自己的父母很牛。她同桌也跟父母说过要自杀,父母发疯似地骂他,他妈边哭边打了她一个耳光。

他女儿现18岁,跟他无话不谈。他很自豪,告诉我,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还愿意跟父母好好说话。

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化,是交流与理解。能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的家庭,温暖有爱;懂得聆听的父母,也懂教育。

孩子的想法

再“愚蠢”也要认同

有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恋爱,离家出走了。找回来以后,跟父母的关系到了冰点。父母找我,委屈地说对女儿的教育尽心尽力,好话说尽。我说你们的交流出了问题,她母亲睁大眼睛说:“怎么可能?我每天都跟她说,要好好学习,嘴皮都磨破了。”

可这不是交流,是单方面的说教。真正的交流,是像最贴心的朋友一样:你的一切我都懂,你的不好我接纳。

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大主角”意识太强,三观极正,永远一副我比你懂、我比你高级的脸。甚至一激动,连“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种近于诅咒的话都说得出来。

孩子属于未来,而父母属于过去。教育的前提,是认同与跟随。如果他不认同你,你就没办法教育他。而想获得孩子的认同,你首先要认同你的孩子。

讲认同这个问题,很多家长有一个困惑——他的想法那么蠢,我也认同吗?

当然。

无论多离谱的想法,他愿意跟你讲,就是跟你亲,你唯一的选择是珍惜这种信任。

让孩子敢于坦露阴暗面

我儿子小学的时候,想把一个欺负他的同学杀了。

看他气得脸都歪了,我立刻说:“他这么坏,全班人都想把他杀了吧?”

“妈,你太天真了,还有好几个女生喜欢他呢。”

“哇,怎么个喜欢法儿?”

那天的谈话,从他想杀人开始,到害羞地跟我说喜欢班里一个会唱歌的女生结束。

后来他跟那个欺负过他的男生成了朋友,自豪地宣布,掌握了跟爱打架男生相处的秘诀。

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露出的脆弱不堪、阴暗不甘,是撒娇,试探,发泄,更是他们独特的沟通方式。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次心理地震,父母不能做他们的后盾,他们就会慢慢关闭交流这扇门。

少时,你不想听他说“混账话”,以后,可能就永远听不到他说真话了。

凡事讲三观,永远摆一副大家长脸孔的人,最大的问题是永远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总觉得少说一句,孩子就变坏。

可世上的事就是那么奇怪,你越担心他学坏,他越学坏。因为即使孩子,也讨厌永远被压抑、被定义。就像《平民之宴》里的废柴儿子,当母亲坚定地认为世上只有一种成功、一种生活时,他的所有离经叛道,其实是为了向父母证明,我可以过另一种人生。

经常有人谈论穷养富养的问题,其实原生家庭的好,不在于物质,而是平等与信任,是交流的顺畅与彼此的理解。

能放心大胆地在父母面前坦露阴暗面的孩子不容易变坏。他们相信爱,懂得爱,人生自然而然地向着光明那方。

他们不会把挫折当成失败,因为从父母那里,他们得到了做自己的底气: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不会失去被信任的权利;你的人生,不是被某一次考试,某一次成败定义的。

写作是自然而然的出口

当同龄人还沉迷于《王者荣耀》,小丁和小席已经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吗?”“人性在战争中会遭受怎样的考验?”等问题,并合著了《光明与黑暗之书》——书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可以想象,写这样一种题材,他们一定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各类书籍。

好在书的两位作者——小丁、小席,都非常热爱阅读,也热爱历史。事实上,正是因为对阅读和历史的热爱,他们才有了最初的动机去写这样一篇小说——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小丁一个月看了6本书,比如《三体》的英文版、《论邪恶》、《哲学的故事》等,小席则更多,看了将近二十本,比如《天使与魔鬼》、《骗局》、《杀死一只知更鸟》等,还有一本关于美国法律入门的书。

两位少年从小就爱看书。

 小丁是因为性格,他说,自己小时候是个有点内向的孩子,不爱出去玩,只觉得书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是他的朋友,会跟他玩。后来,他不内向了,有电脑了,但他还是喜欢看书:

“阅读带给我的,是非常独特的东西,是那种在脑海中、思维中的充实感,你读了不同的著作、读到不同人的思想之后,看一个东西的角度就更全面,这还可以提高你的人际关系,你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这么做是为什么,然后求同存异。”

小席则是受到了爸爸的“刺激”,“小时候,我爸爸总是‘嘲讽’我,说小屁孩什么书都没读过,就不要随便发表意见。我爸爸的意思是,你随便说话没问题,但想要说服别人话,必须得懂才行。”

为了比爸爸懂得更多,小席就把爸爸读过的、没读过的书都看一遍,而且要看得比爸爸更深入!

“阅读,应该说影响了我在看问题时的价值观吧。一开始,我看到什么东西,就很容易不由自主地去赞同这个作者的想法,很容易被任何一个作品带进去,但后来我读了很多书之后,发现有很多思想,甚至同一个作者,在他不同的书、作品、文章中,他的思想也有不同的冲突。

所以说,读多了之后,我就学会了去批判性思考、去辩证的能力。同时,我也学会了去识别,网上哪些信息是值得我去捕捉的,哪一信息可能只不过是一些胡乱的猜测,哪些信息是事实,哪些信息只不过是作者自己个人的情感和观点,我要把它区分开来,这样子的话,我读书的时候,才能够保证由始至终都是我自己的思想。” 

正是大量的阅读激起了两个同学创作的兴趣,就像小席说的,自己之所以热爱写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读了别人写的东西,自己就会有灵感,会获得一些启发,然后就想自己写。

少年作家的阅读秘笈

从两个15岁的孩子口中听到这些话,我又惊讶、又感动。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都被信息的洪流裹挟着,动弹不得。碎片化的阅读使我们经常被动地接受一些观点,于是开始懒于思考,更无底气去反驳。纯粹的书本阅读,如今竟成了一件矜贵的事儿。而这两位少年,却在浪潮之中逆向而行,坚持从书中得到真正的见解。

聊天过程中,两位“少年作家”还越来越兴奋,向我透露起各自独特的选书和阅读方法。

小丁在阅读的速度和深度上,一直平衡得非常好。

“读得快不一定代表你不认真看,这是大部分人的一个盲区,”小丁这么概括,“我觉得读书呢,就像是你在衣柜里找一件你喜欢的衣服,你还是得知道你要找什么。

所以,他在读一本书之前,都会先搞清楚,这次读,他要干什么——一般来说,每本书,他都会读很多遍。

每一遍读法还不一样,比如说第一次读,他要看剧情,那就看剧情,其他的就不看了。等到第二次读,他要看人物关系,那就看人物关系,剧情就不怎么看了。等到第三次读,他要看场景描写,那人物刻画、人物交流、剧情等,就一笔带过,也不怎么看了。

我们曾分享过“精读”的方法(点此阅读),小丁的做法很类似,这样的阅读有很多好处:

  • 效率会很高。

  • 每次读书,你发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并且都是新的,这会让人有对比,有思辨的过程。

  • 这样读书,你不会感到很难受。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读是很快的,就会有成就感,觉得“又读完了一遍”。

  • 这样能避免把同一页反反复复看,然后还不明白这一页是什么意思,减少这种半途而废的几率。

当然,小丁也提醒同学们,得有恒心,一本书读完一遍,不能就直接放一边了,过个一两个星期、一个月,还要再拿回来,在不同的角度再看一遍,再过一个月,再看一遍,反复地看。

如果把每本书的阅读过程都比作一条赛道,小丁是快速跑到终点后,又折回起点,再次出发向终点,而小席则是把赛道拆解,力图把每段赛道都“吃透”。

首先,小席一般是怎么找书的呢?

“我看完一本书之后,因为书的背后还有一些跟这个主题相关的,或者是同一个作者写的,我就会在网上把这些书搜一下,看一下它们的简介。因为我觉得,如果一本书我感兴趣的话,那么相关推荐给我的书,我应该喜欢的概率会更大一点,这样子也就减少了我去搜索的时间。”

读书之前,他一般会先去看它的目录,看一下这本书大概要讲什么,以此来判断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值得去读——这是个固定问题,每次读书之前,他都会先想,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从这本书当中希望获得什么?怀着某种目的去读书。

而在读书的时候,他一般会读完一章,或者看到了一个新的观点,就去把它记下来。不是一口气把一本书读完,然后再去想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而会把书分成一段一段,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去读,这样子的话,也提高自己理解的效率。

“我父母都很爱读书”

最后,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各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新闻也早已不新鲜,网络也正在一点点侵蚀着孩子们对阅读的热忱和敬畏之心。

“原本我们获取信息只能通过报纸和书,现在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小席说,你会发现,印出来的东西和网络上的东西差别在于审查机制。我看报看书的时候,虽然有的观点我并不赞同,但是它的措辞比较严谨,想法也大多是有逻辑的支撑的,所以不管我赞同与否,我看了也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的。”

他一直遵循的原则是,看书,能看纸质则看纸质。

“很多人在网上看网络小说,其实网络小说含金量有是有,但是很有限。”小丁认为,网络肯定是很影响阅读,这是没办法的。而正是因为网络发达,各种游戏、网站泛滥,能够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家庭氛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我父母都很爱读书,晚上吃完饭,大家干完各自手头上的事,我们就会坐在餐桌上一起阅读45分钟,然后15分钟讨论看了些什么,有问题大家也会一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