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岁,养不成阅读习惯,会怎么样?

16岁之前,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原因有两条。

第一,家长没有读书习惯,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在家里、课外的阅读氛围;

第二,没有碰到有兴趣的入门书。

好入门书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这门课难以焕发足够的热情和兴趣,也就是说,没有好的领路人去激发、启发、启蒙,像理查德·费曼那样的大师给大学新生讲物理学入门课,让原本准备上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去改学了物理,那样的讲义真叫精彩。最难的是国学人文方面的教育,没有有趣有料的学习材料,孩子们只能靠玩儿三国志游戏了解历史了。

综上所述,要么没有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要么没有好的领路人,16岁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真的不能怪我们学生啊。

16岁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人生会不会虾米呢?

如果无法深入阅读,就无法充分学习人类先人流传下来的知识和智慧,因为这些知识智慧都是以一种“视觉符号”(文字)的形式,将意义内涵内容“编码”进这些符码,然后这些符码跨越时间和空间,让后人通过“解码”来理解这些内涵意义。

形象具象的事物还可以用图像影像的方式传递(读图),复杂抽象的事物就一定只能用文字符码和数学公式符码来编译和解码。

没有阅读,就没有足够强大的抽象思维理解力的建立,也难以获得连续思考、长程推演的思维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也就只能胜任一些简单思维的劳动分工。你说人生会不会虾米?

所以,如果一个人16岁以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那从16岁零一天开始就要补这一课,必须养成终身读书习惯,这个没什么好商量的。

2  阅读,有两种类型

第一个是远虑型(或者叫好奇型)的,另一种是近忧型(也可以叫实用型)。

1  远虑型阅读

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对这个世界产生疑惑,那么就会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寻求理解、获得安宁的身心环境(安身立命)。每当我们处在一种对前景不明,对环境不安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来解释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自身的状态。

比如,我们摸摸额头烫了,比平时烫,人觉得不舒服,然后又觉得身体内部又发寒四肢无力又酸痛,这时候我们感到不安。

那么,怎么才能从不安转变成安呢?这种转变,需要我们提出疑问后的解答——知识,所以,求知本身是一种面对问题、对抗不安的一种本能。前人把他的这种经验沉淀下来、编码成书、传给后人,并逐渐汇集出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图书馆。

总有一些人,他们更操心整个人类的命运,他们对复杂而神秘的宇宙万物表示出兴趣,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读这些先人的知识智慧,也许不会直接让你面对工作和日常生活,但是它们能在整体上帮助你理解这个宇宙时空、这个世界和社会、这个城市如何运作、你和他人的关系、社区与社群的意义、家庭与责任等诸多不同层面、相互联系的问题,理解这些,对你如何定义你的价值、你和周遭环境的互动关系都是有帮助的。但是,这需要持续的学习、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人生,还并不能保证成功而彻底的理解了你想去理解的事物。

2  近忧型阅读

眼前的问题是什么,去书里找答案,迅速找到方法技能甚至解决方案。

3  作为一个学渣,我是怎么通过读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的

阅读的五个阶段。

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到小学毕业。我们家在当地是传统几代的的商户家庭,我爷爷是一名“传统的没落小乡绅”(解放后公私合营百货大楼的高技能店员),我奶奶是一名人民教师。

幼儿园小学的时候,爷爷讲各种传统故事、评书、历史传说、一些奇闻异事。比如什么“识宝回子”,就是认识宝物的回回(后来才知道说的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穆斯林人)。爷爷总给我讲这些蛮七糟八的东西,我也最爱听这些。

那么我奶奶呢,比较正统,她是教师,所以对我要求很严格,是她给了我愿景。她和我爷爷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我爷爷很纵惯我、很宠爱我,奶奶很严厉,他们俩一个是红脸、一个是白脸。小时候,他们订阅了多种儿童读物伴随着我的童年,他们会读上面的故事给我听,我会不停的问为什么,这是我的幸运。

初中,情窦初开,读书上一直矇昧。到了高中,青春期到来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我那时候开始读小说了。

这是第一个阶段:感性认知的阅读。

高中到大学,读了大量小说,几乎把中国所有的当代现实主义小说都给读完了,比如说王朔、苏童、贾平凹、王安忆、路遥、余华、柯云路、梁晓声、莫言、铁凝等灯等灯,沉浸在作者所描述的世界里,让它们浸润和塑造着我的内心世界;

为作家的能力感到惊奇——觉得他们太了不起了,能够虚构出一个世界,让我能够很真切的活在当中,然后我的灵魂可以依附在某一个角色上面,感同深受,而且细节和想象力都是那么的令人震撼。

同时,让我对中国社会现实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这也是之所以为什么金庸和琼瑶没有完全征服我的原因,我也为他们惊叹——但那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世界、而且有些陈式化,我身边的同学们只看这些,这不免让我觉得他们的视野窄了。

说到视野,其实我也宽不到哪儿去。我是疏于阅读西方文学的,为什么呢?

我们家几代徽商商贾家庭,没有留洋西学做学问的直系长辈,没有家学,英文到现在都是我的一个短板,现在还不得不每天早上听听听。实际上,中学期间,我当时买了不少西方小说名著,什么《白痴》、《白鲸》、《战争与和平》都有,里面的人物光名字就长的不得了,什么克里斯托夫,看不进去,汉译的语感也不好,从来没得入门,当然也没幸运的遇到一个向导,没有被一个环境带进去。

先感性,后理性。这是我进入读书世界的次序。

大学期间,和要好的高中同学还保持着联系,有学政治的学法律的学物理啥都有,我们男生在一起喜欢炫富!争论战争,争论政治,争论哲学,赤裸裸的话语权抢夺。

那个时候,存在主义很火,那么就连夜看萨特,实际上都没人知道海德格尔是谁,但是萨特很火、“存在即合理”很火,断章取义的读,生吞活剥的读,自己都搞不清楚就拿出来炫了,彼此的差距就是上半夜读了多少到下半夜坚持住就超越了对手。那么我们在炫什么富?是知识,是知识所产生的话语权。

从炫耀开始,获得了利益。炫耀的过程中,一旦你发现对方不懂,那么你就迅速占据了上风。现在媒体报道富二代炫富,我觉得还不如炫知识吧。因为它可能让你在未来走上一条更有价值的道路。

我的经验,先通过小说来丰富自己的体会、加深对着个社会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辩论、说理,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式思维。哲学就是理、说理的学问。

从大学开始,我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这是第二个阶段:理性认知的阅读。

大学期间,我学的最好的一门课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记得很清楚,这门课考了89分,全年级第一。卷子很难,第二名大概考了70多分,几乎没有几个人喜欢和重视这门课。马原是大课,老师叫红梅(忘了她姓什么),成绩出来后,她点名要见我,说李雪凇是谁。

实际上,每一次上马原,不管是阶梯教室或是公共教室,抢座位、记笔记都有我,我觉得她讲的东西很有趣,她在讲一些深刻道理,这些道理在吸引我。这应该是一个明显的“种子”。

这个阶段,我把它叫做兴趣阅读、或者散点阅读,读哪算哪,只要有兴趣的、就广泛接触。

第三个阶段,我把它叫做“系统认知的阅读”的阶段。

大概就是北漂以后,我有意识的认为,需要把这些散点串起来。这个阶段,我用了一个方法叫做:先垂直、后水平。

什么是先垂直呢?我们形容上下是垂直、左右叫水平。上下五千年,这就是垂直。把它们串起来的工具是:读历史。

记得96、97那两年,我一直在看历史。先看通史,看中国通史。我找到三个不同的治史视角。一个是大陆学者的马克思主义史观视角,一个是台湾学者的史观视角,另一个是西方学者汉学家的视角。

比如,台湾的柏杨和美国的黄仁宇都算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还不知道顾颉刚钱穆伯希和。

柏杨白话版的中国大历史、资治通鉴,他在古代官名后面用括号注明相当于现代社会什么官职称谓,一下子你就能够穿凿到过去、产生了理解(哪怕是误解呢?也比无解好吧),虽然也许不是那么贴切、严丝合缝,但是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之后就读了范文澜写的中国通史。国外的史学大家费正清的明清历史,剑桥史(尤其是剑桥插图史)里也看了一些。

从简明史开始、从大白话版开始、从插图版开始。由简单到复杂,从通史到断代史和专业史。

上下五千年,通过三个视角的对比,我似乎通透多了。然后,我再根据兴趣选取某一个断面,多重视角的深读一个片段。围绕一个朝代、多个维度下功夫,垂直上展开、做水平式阅读,就可以形成对这个历史时期鲜活的、综合的印象和认识。

第四个阶段,我在这么多年里,始终坚持年度“主题阅读”,这是为了深入阅读。比如,2006年的宗教主题阅读年。这一年里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围绕宗教这个命题。

制定年度主题阅读计划,需要先建立知识分类结构(参考杜威十进制图书管理学),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注意力配比。

有的是兴趣——深入再深入、挡都挡不住;有的是补课,完善知识结构、硬着头皮磕。

最后一个阶段,“情境阅读:感/理性认知—相互激活的阅读”。

什么意思呢?就是抓住感性认知的机会、趁热打铁去延伸阅读,让感/理性交替进行,让原本掌握的死知识“活化“。

比方说,在红鹤,往往在周二晚上有“走红”讲座活动,嘉宾也许是某书的作者,这个时候你可以近距离的接触思想的原创者。与作者的近距离的接触、产生感性认知,导致了你看他书的时候有一种更鲜活的连接感。那么,这个时候,你抓住机会——重温他的书,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你将刚刚趁热打铁所学到的知识,马上再传授给别人,那么,你记住这些知识的概率,将达到60%以上。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的知识被“使用”所“激活”了。

再比如,“旅行”前后(尤其是深度人文之旅),进行“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延伸阅读,也是情境阅读的一种。

情境阅读的目的,就是感/理性认知交替进行、相互激活。

以上五个阶段,严格意义上讲,不能成为一个线性的时间阶段关系,应该说这是不同的五种阅读方式。彼此互补才是最好的。

4  我将阅读分成四个深度,分别是:购读、抽读、通读和研读

购读,基本上指我在书店/网上买书的时候,为了决定买不买、特别要素级的概读。买书的时候,我急切的搜寻着概念。哪些概念我最近比较有兴趣,或者说这个概念在我的年度主题计划里,那么只要是涉及到这方面的,我就马上会把它买了。甭管我了解这里面的百分之多少,我都会把它收入囊中。

判断这本书我是否准备入手:主题、作者背景、目录和框架、前言(著作初衷)、主要观点;然后看一下豆瓣书评、三联书评、国外著名书评;最后,翻一翻其中的一些页码,体会字句和语感。

抽读,是抽我有兴趣的章节。不从第一章开始读,而是选最有兴趣的那一章读、或是最重要的那章读。

一本书,可能会按照一条逻辑结构主线来编排撰写,描述的事物发展更可能是非线性逻辑性的。一本书的主要观点也只能出现在一些章节中,而并非所有的章节。有时候,从头读到尾只是满足了一种仪式感。

通读。就是从头到尾给读完。比较重要的书才值得这么对待。

研读。最不可绕过去的、可能会对我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具有跨越性的认知的、绝对重要的好书,那么把它研读。

研读大概是个什么感觉呢?第一是在书的眉侧脚空白处做“批注”(用不同的符号去标注不同的词句属性,比如下划线、波浪线、着重号、方括弧等),把一些重要的摘录和观点感悟,整理成“读书笔记”。

很多讲道理的书(往往被称之为“哲学书”),有的时候,为了完整表达一个抽象复杂的概念意涵,从句比较多,句子确实比较长,我们需要把一个句子分解开——这些从句在修饰哪些主语,需要对于句子成分做出一些划分,知道它重点在说什么。

遇到比较难的概念(主观上不是很清楚的概念)的时候,我也抱持着两种态度。

一种是随时做链接阅读。读电子书比较好办,直接链接跳转就可以查了;如果是纸质书,马上折个脚,立马去找另一本书,乘热打铁。或是手机百度、维基百科,了解一般性概念。

然而,总有一些概念,不是马上就可以深入的,放一放。比如一些需要长时间学习积累才能掌握的专门性理论。你不用马上去破解它,在脑海里留个印象、埋下了种子。如果未来恰好与之利害攸关(重要性原则),它一定会萌芽,到时候再去研究;如果不相关,学了也没什么用,学习的投资回报率很低。

如果这辈子没有研读过50本书的话,对于人类的卓越思想应该是难以有所领略的。有些书,也许确实是需要逐字逐句不能放过才能读懂——它是有点复杂——在说抽象的概念,把模糊而抽象的概念和思想、通过语义网络、面对不同认知局限和有限理性的每个人的大脑——把意涵确认下来,这本身是一个艰难的创造过程。而我们读者需要提供的仅仅是理解力,它跟创造力之间差着若干个层级,我们不会连理解力都懒得付出吧?

如果你想把一部分研读过的重要的书,传给你的子女,那么他们也能够通过父母的视角去理解这些书中的智慧,并且获得一种传承:“哦,原来我父亲看过这本书,他年轻的时候是这么理解这个世界的”。也许你在年老的时候也想看看,你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去思考同一个问题的。研读,可以与作者共感共思共鸣,可以留下思想的痕迹,可以提升认知能力。

5  阅读速度 

很多人问我,你的看书速度怎么样?我说,我一年大概五十本左右,平均一个礼拜一本。还有更多的资讯,通过手机阅读方式。

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原来的速度也没有那么快。在这二十年里面,前十年的速度不是很快的。小说最快,杂文什么的都比较快,通俗读物快,但是抽象概念比较多的、阐释原理的就会比较慢。

十年读下来,就会产生一个加速度。

知识的累积是个级联关系,由下一级概念模组化为上一级概念。

当陌生概念越来越少,知识点互相间的交叉关系多了,神经网络的语义识别能力越来越强、识别速度越来越快。由慢到快,是一个规律性的过程。

买书的时候,求量不苛求质。把你能够了解到的概念、有利于你对原有认知概念产生扩展的书都买下来;

看书的时候,求质不贪求量。不要贪心一下子读完,值得读的书不要放过其中不懂的概念,多链接多查询。

6  阅读的好处 

刚才在“一”里,我已经说了,“近忧/远虑”,是面对一种疑问、疑虑,去解答的过程。

看书,就是在找答案,就是在向古人今人牛人大师打听消息、询问回复。

我们总把眼前的叫做“功利”,不在眼前的利益好像就变得不是很“功利”,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道出了生物演化行为里更为深层的功利性。

青春期躁起来的时候,男生间话语权(发言权)的争夺,也是实实在在的功利。话语权力是法国哲学家福柯提出来的,他认为知识就是一种权力,他把这个现象解析出来。

当你掌握发言权的时候,你会获得更多关注、更多支配权,你在一个群体里面就会占据上风,会因为足智多谋而得到更多尊重和信赖。你也会乐此不疲。如果你恰巧从事了一个以知识和创造力为主行业,那么读书将成为最好的投资回报——它会练就你的看家本事。

年轻时候,因为炫耀知识,而进入到“知道分子”的行列,慢慢的你就会变成真正的知识分子。你会在阅读人类最卓越思想为他们感到自豪的时候,渐渐的发现这种求知所带来的理性良知,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福祉。慢慢的你会提高德行底线,你会不稀罕做底线以下的事情。

如果你只是好奇,书中世界无奇不有,这也是最好的休闲方式之一,其他方式(除了创造)会显得无聊而苍白。这种有趣的生活方式,将会取代重复性的、没有多少趣味的游戏活动。比如说打麻将,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么点信息量。当阅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过一种精神生活,那么你就会离这种肉体刺激更远一些了。

7  阅读作为投资 

在中国,富二代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大部分都是市民家庭或是中产家庭,也有一些家里条件不错、仍想独立,不想被他的父母剥夺自己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如果你不想靠上一代对你施加过多的影响、为你们铺好的黄金大道,那么自己怎么去走这个独木桥呢?

那么我在想,反正人人都是一辈子,每个人的最终结果都是死亡,重要的是经历,所以怎样经历,选择过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我来讲,激发自身潜质、增长经历、奉献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意义所在。那么行万里路、破万卷书、阅万类人,就是实现意义的路径和方法。

“破万卷书”,是三者中经济成本最低、但时间成本最高的。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你最该投资的就是:知识和智慧。

如果你没有一千本藏书,你可能就没有办法成为一名具备完整知识架构的人。如果你月入一万,建议你花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投资至少不低于一千元。越是年轻人,经济和社会资源少、但是时间多,读书是这个人生阶段最好的投资回报率。

在我一穷二白没钱的时候,最舍得花的钱就是:买书。我的心里有本账,世界上有很多大伟人大牛人,他们穷其一生所产生的思想,然后才卖四十块钱,而人们犹犹豫豫居然那么吝啬;而在餐厅里点一个菜花五六十块钱、连眼睛都不眨——说吃不完了都不打包。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