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是中国的“带孩子上班日”(Take Kids To Work Day)。

这个活动发端于美国,不过美国人是在每年的4月22日举办这个活动。当天,无数6-16岁的孩子都跟随爸妈上一天班。据福布斯报道,今年在美国,就有超过350万个企业里超过3700万员工都带孩子参加了这个活动,其中,高达82%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体验!

这不仅是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窗口,促进了亲子沟通,训练同理心。更是孩子接触成人世界的管道,了解真实世界如何运作,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打开了对未来的想象之门,建立起目标感。

可别以为这种职业启蒙只是走马观花,或是换个地方“托管”,事实上,“上班”当天,孩子们要做不少事,而且,这天过后,一系列主题趣味训练会接踵而至,帮助孩子尽早形成完善的职业观和清晰的自我认知。

职业启蒙不是走马观花

在一些地方,“带孩子上班日”被简化成了“职业影子日”,学校帮孩子联系他们感兴趣的地方,让孩子去当一天义工。孩子并不需要真的干什么事,帮什么忙,他们不过是像影子一样,跟在他们理想的职业模特后面,观察体验一下现实生活,并了解现实社会的生存结构。

但正规的“带孩子上班日”,孩子们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比如我一个朋友,在美国从事医药方面的研究工作,她就曾带孩子参加她们公司这个活动。因为公司比较高科技,不少业务涉及了不少孩子们平常难懂的科技和医学概念,那天上午,她们公司就派了专门负责接待的专业人员,带孩子展开一次实地大探索:到机械室体验各种产品;跟着研究人员上消毒课;参观生产线……

(工程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机械的使用)

在参观生产线时,她的儿子还成了小小智多星,带队人介绍说自己一天能生产4台某某型号的机器时,这孩子用光速算出了:那一个星期就是生产20台,一个月80台,一年960台——一下子把不善计算的老美给唬住了!

期间,孩子又不时蹦出 “元素符号H代表氢”、“O代表氧”等小常识,等到结束时,同事们都称她孩子为“Science Master”(科学大师),可把孩子得意坏了。

(活动结束后孩子领到的礼物袋,里面有代表病毒的毛茸玩具)

下午,孩子就要“上班”了。比如我这个朋友,把儿子当成了实习生,旁听她的一个电话会议,并帮忙做会议纪要;帮她去打印机拿打出来的文件,帮忙传话——因此认识了妈妈不少同事……

看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会感慨:“理念很好,可惜我在的公司还没开放这种活动。”但没有条件也能创造条件,关键是抓住“带孩子上班日”的精髓,即用“体验”代替“灌输”。

比如我这位朋友就有个同事,是微生物专家,他从女儿小的时候就传授一些微生物方面的常识,还带女儿去许多微生物研究现场参观交流,后来,女儿就爱上了生物科学,现在已经是一名医生了。

再比如少年商学院在线课程“小小CEO”有一周的挑战是纪录生产流程与分工,不少同学第一次跟着爸妈深入职场:

爱喝牛奶的,走进乳业有限公司,从收原料奶的输奶管道出发,依次走过检验区、原料杀菌区、发酵区、翻缸区、检验区、贮存区……并把每个步骤都记录了下来,绘成一张分工流程图;

爱拉小提琴,则到小提琴作坊,因发现“做一把琴从开料到成型总共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而压抑不已,工匠们的手都磨出茧了,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小提琴;

父母有人脉的,则采访了企业的老板,明白了“生产东西必须是客户需要的,否则没有人会买”、“不管什么时候,即使自己生病了,也要坚持”等道理,了解到运营公司的不易。

“上班”只是开始

职业启蒙要系统

而“带孩子上班日”结束后,这场职业启蒙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孩子们首先要回答一系列问题,总结自己对职业的思考,下面是常见的思考清单:

1. This is the most unusual or surprising thing I saw……

我看到的最特别、最让人惊喜的事情是……

2. One job I saw was……

我观察的职业是……

3. The job helps people because……

这份职业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因为……

4. The following school work will help in doing this job……

为了让这次体验更有效,在学校时应该……

5. This is an example of an important work habit……

工作习惯很重要,比如……

6.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team project I learned about at the work-site visit……

我观察到的一个团队合作项目是……

7. Of all the jobs I saw, I think I would be best at……

在我看到的所有职业中,我觉得我最适合做……

而且,还有一系列有趣又能启发孩子思考的练习题,等着孩子们去完成。

美国网站daughtersandsonstowork.org就从“了解自己”、“畅想未来”和“父母访谈”三个角度,汇总了一些常见练习。

先来看“了解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如何行动,日常生活中,您家孩子是更关注自己的强项,还是弱项?

这个名为“优点放大镜”的练习,就带孩子主动思考并总结自己的强项,写进表格里,从而变得更自信:

有自信的人更敢于冒险,尝试新事物并始终相信自己的力量,活得更轻盈。带孩子做一个“自信指数测试”,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自己:

1、我总是积极设定目标。

2、我能坦然接受批评。

3、当我生气或失望时,我让人们知道我的想法和感受。

4、有需要的话我会寻求帮助。

5、我不担心别人怎么看我。

6、我喜欢认识新朋友。

7、我是一个有趣有料的朋友。

8、犯错之后我敢于承认并且积极吸取教训。

9、我喜欢尝试新事物,比如运动、美食、游戏、新的语言等。

10、总的来说,做我自己我很快乐。

11、当朋友遇上好事我由衷地开心。

12、我知道我可以用我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13、事情发生时我更容易看到好的方面。

勾选之后,再看看自己得分多少,该网站也为不同分数段的孩子提了建议:

13-18分:就是今天,做一件很棒的事情——把你的自信传递给你的朋友,鼓励他们像你一样积极追求梦想。

19-25分:更加关注你的独特优势,相信自己,花一点时间发展现有的兴趣,发现更多新的兴趣。

26-32分:写下你最喜欢的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努力培养自己这些优点,向TA看齐。

33-39分:和你最信任、最尊敬的一个大人谈一谈,让TA给你一些建议。

再来看“畅想未来”。孩子总是有很多梦想,但如何让梦想变成以后自己的职业呢?不妨试试这个名为“梦想地图”的练习,它把“我的名字“作为起点,“我理想的工作”作为终点,让孩子把过程拆分为具体的一个个小小的步骤,填进去:

如果没有灵感,可以先看看下面这张表。其中有些步骤很科学,如好好做作业、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个好导师等,有些步骤则很可笑——但却是很多人都在做的,如因不用功而辍学、嗑药、通宵煲电话粥、违反法律等:

还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画一个“未来肖像”:假设未来某一天,你会因为一项成就登上报纸,那会是什么呢?参考“Sarah Stein,加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第一位女性!” 或“Pedro Lopez,脑科学家,发现治愈自闭症的方法!”的句式,写下你的那句话,并且设计一张头版图片。

或者更具体一点,写一封“2037年简历”,让孩子写一写20年后,他在职场和生活中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工作中的我:20年后的今天我会做什么工作?在哪个城市工作?在什么场合里工作?和什么人一起工作?

社区中的我:20年后的今天我会住在哪里?我的房子长什么样?还有谁和我住在一起?我正在做哪些事情,使我生活的这个社区更美好?

还有一种练习,是采访自己的父母。把下面这份采访清单分享给孩子,让孩子作为小记者,采访一下你,主题就是“当父母像我现在这么大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的人”。

1. What was your favorite school subject?

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

2. What did you like to do best during your free time?

你空闲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3. Was there anything that you did particularly well?

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4. What career did you have in mind?

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5. What did you learn in high school that you feel has helped you the most?

你高中时学到了什么,让你觉得受用至今?

6. Who helped you make your career decisions?

谁帮助你选择了你的第一份职业?

7. Did your parents have specific ideas about what career you should choose?

在你择业时,你的爸妈提出过具体的意见吗?

8. Were there any obstacles to following your career path?

你在发展自己的职业时,遇到过什么挫折吗?

9. Why did you choose the career you are presently in?

你为什么会选择你现在的职业呢?

10. Would you like to change your present career?

你打算换一换你现在的职业吗?

这个练习,能让孩子对父母的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一个相关的练习是,角色扮演。让孩子假设自己是都市杂志解忧专栏的主持人,当人们对家庭生活、职业规划等有烦恼时,都会写信来问TA,因为TA的建议总是那么睿智、充满创意又有趣。

比如排球队教练的来信:“我10岁的女儿很喜欢表演,她们学校最近有几场演出,她都要上场。但第一场表演的时间,刚好和球队的冠军季后赛撞车了。她爸爸会先去,但我要晚一天才能到学校,这让我的女儿非常不高兴。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做呢?我的球队需要我,可我的女儿也需要我。”

再比如一个急诊室护士的来信:“我很喜欢我的工作,但每天我都要照顾无数患者,有时候连坐下来休息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我太太下班比较早,都是她去接孩子放学,做晚饭。她希望我带孩子做作业、照顾孩子睡觉,但我每天回到家时都已经筋疲力尽。我太太说我不顾家,对孩子不够好,她说的是对的,但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希望得到您的建议。”

……

给这些虚拟人物回信,能有效训练孩子的同理心,从而更体谅和尊重父母。不妨在饭桌上和孩子聊聊你最近工作上的烦恼,请孩子给你提建议,这个建议不一定实用——毕竟孩子还小,但这种交流,对家长来说,是一种排遣,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信任的交付,以后他们遇到什么问题,也更容易找父母求助。

一言以蔽之,“带孩子上班日”与其说是职业启蒙,不如说是培养孩子同理心和目标感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趁着暑假,如果方便的话,您不妨也带孩子上一天班,并把上面这些练习都引导孩子做一遍,收获绝对超过您的预期和想象。父母的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家教很多时候就在平时,在细节。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