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讲一个如何提升你学习专注力的小方法。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很容易上手,怎么做呢?

同学们如果你看电影拍摄的后期花絮,电影里面导演常会说的三个字:“Lights, Camera, Action !”接下来会有一个人拿着一个板子在镜头前面咔嚓打一下。Lights意思是灯光打好了, Camera意思是摄影机准备拍摄,Action意思是演员开始走位。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次拍戏导演都要做这个动作呢?又是“Lights, Camera, Action !”,又是打板,不会很繁琐吗?不能就直接喊一声嗓子”开始!”,这不会更简单么? 

为什么呢?我和一位电影导演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仪式感“。 很多专业的演员,只要听到“Lights, Camera, Action !打板“ ,下一秒就立马会进入到演戏状态,前后可能完全是两个人。

所以,同学咱们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当你感到心烦意乱,想做一件事情却没有办法专心的时候,你不妨借鉴一下仪式感,就像”Lights, Camera, Action !打板“ 的感觉。 

先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

“Lights, Camera, Action !

Evan老师自己的经验是在手机上设置一个滴答时钟,每次要开始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例如我要准备开始备课,我需要很专心的时候,在我按下计时器之前,我就会嘴巴里首先会念叨:“Lights, Camera, Action !”,然后按下计时器,让我的大脑跳入一个专心工作的模式,然后你就开始专心工作。

刚开始可能还不适应,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你会就有条件反射,一按下计时器,咔咔咔的声音,让你能够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就会进入专心的状态。 这里可以使用:番茄钟(一个app),也是一个不错的倒计时工具。

如果同学们平时在学校,没有手机作为辅助,也可以自己设置一个“仪式感”的动作。比如,拍3次手,再或者嘴巴里念叨:“Lights, Camera, Action !”然后你就开始做吧。这个小动作的目的是:仪式感。告诉大脑,我要开始专注了。

这个过程非常美妙。 同学们可以去尝试一下,效果非常好。

今天,想跟同学们聊一个跟选择有关的话题。前几天,我去我家楼下新开的一家店去吃火锅,去过的朋友都跟我说,这家火锅店的牛肉非常新鲜、好吃,所以,我刚进去的时候,是特别的开心,特别的期待。

但是,等我点好东西,起身准备去调料台拿蘸料的时候,一件让我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调料台上的各种调味料,放的是密密麻麻,场面极其壮观,光辣椒就有好多种,什么小米椒、青椒、黄椒、红椒,总之你能想到的,各种见过的,没见过的调料那是应有尽有,弄得我是无从下手,结果站在那儿纠结了半天。你有没有过跟我类似的经历呢?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这是不是一种病,需要去医院治疗呢?不用急,你也不用紧张,这并不是一种医学意义上的病症,它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习惯。有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叫做“选择恐惧症”,或者叫做“选择困难症”(allodoxaphobia)。我们人人都可能会有选择困难症的症状。

选择太多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

14世纪哲学家布里丹曾经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头驴子。它已经在烈日下走了一整天,饿得肚子叮咚作响。正在四处觅食的时候,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两堆稻草。于是,这头驴子立即开心地跑过去。但当他跑到那两堆稻草中间的时候,却没有变的很开心。

因为面前的两堆稻草同样鲜嫩,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吃哪一堆。它开始犹豫不决,带着饿得不行的肚子在两堆稻草之间不断徘徊,最后,虽然眼前就有两堆稻草,但它,这头可怜的驴子,却因为无法选择,到底要吃哪一堆而活活饿死了。

当然,有同学可能会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我怎么可能跟一头驴一样呢。但是,心理学家发现,我们身边的确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觉得作出选择是一件非常困难非常头痛的事情。为什么做出选择会这么困难呢?

第1个原因就是,给你选择的机会太多了。选择本身其实并没有错。事实上,如果把选择给你全部去掉,让你没得选,你可能还会觉得很难受。比方说,从前,我有一个朋友,他平时有个习惯,就是每周都要去买1张彩票。有一回,他因为生病住院了,没法自己去买,于是就请我去帮他买张彩票。

因为我不是很懂,于是到了彩票站,就随意圈了6个数字,然后帮他付了钱。但是,当我把彩票复印件递给他的时候,他不仅没有感激我,反而很生气地对我说,“你为什么帮我选好了彩票号码?我本来想自己选的。你填的数字,我肯定什么也赢不到啦!” 

听完这句话,我当时是生气的转身就走,准备跟他彻底绝交。我这么好心去帮他忙,结果却换来了一通臭骂。你想想看,如果是你,你能不生气吗?

但是,就在我离开没多久,我突然想通了。其实,他之所以会对我发怒,怨我自作主张帮他选好了号码,不是因为他不知感恩,而是因为,他需要一种自我控制的感觉。

他本人,其实也不是特别懂彩票,他每次自己去买,也是随便圈几个数字。但是,他就是觉得,如果是由他自己亲自选择号码,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去影响抽奖的结果。这种需要通过自我决策来掌控自己的生活的需求,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的需求,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自主权”(autonomy),它是公认的,人类的三大基本需求之一。

换句话说,只要你有机会做出自由选择,即使这种选择无足轻重,甚至可能只是一种幻觉,就像我这个买彩票的朋友那样,你仍然会感到心情愉悦。

但问题是,当选项变得太多之后,选择可能就不再是一件会令我们感到幸福的事情,而是自虐。

心理学家西纳·因加尔曾经就做过一个经典的选择实验。在这个实验里,研究人员给食品店的顾客提供了试吃果酱的机会,果酱的口味数量分别有6种或者24种两种情况,然后研究人员会统计被试者试吃的果酱种类数,以及试吃之后顾客是否会真的掏钱购买。

你觉得,在哪种情况下,顾客会更愿意掏钱买呢?是面对6种果酱,还是24种果酱的时候呢?我们一般都会觉得,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商品,肯定会更吸引人呀。就像现在你去逛的很多大型超市里,每一种商品,从薯片到手机,都有各式各样的口味、款式、甚至是包装,供人选择。

但实验结果令人意外。无论备选项有6种还是24种,被试者都只会品尝其中的一两种。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6个选项的情况下,有30%的人,也就是10人当中会有3个人,真的最后花钱买了其中的一种果酱;

但在面对24种果酱的时候,却几乎没有人愿意掏钱购买。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可供选择的选项太多了,导致没法选了,所以很多顾客干脆就选择什么也不买。由此可见,选择太多,有时的确也会变成一种负担呀。

当然,对于患有选择困难症的患者而言,选项过多并不是唯一的病因,有时即便只有两个或者3个选项,选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方说,美国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做过一个叫做“消失的门”的选择实验。实验很简单。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首先会在电脑的屏幕上看到三扇门。

每扇门分别代表金额大小不等的奖励。其中一扇门点击一次可以得到3美分,另一扇门点击一次可以得到4美分。还有一扇门每次点击之后,可以得到2美分。

如果现在给你100次的点击机会,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开门策略呢?很简单,首先,你可以每个房间都点一下,看看哪个房间给的钱更多,然后盯准最多的那个房间,把剩下的所有次数全点在这里,最后得到的钱肯定最多。

非常简单对不对。所以,丹·艾瑞里对这个游戏做了一些调整。当你在点击每一扇门的时候,你除了看到自己得到更多的奖励以外,还会发现,其他两扇门在不断的缩小。如果有哪一扇门连续12次都没有被点击到,这扇门就会彻底从屏幕上消失,让你再也点不到。这一次,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开门策略呢?

按照道理而言,这个游戏的最佳策略并没有变。你仍然应该先每扇门都点上一次,评估一下每扇门大概可以得到的奖励,然后把所有剩余的点击次数都投入到那个价值最高的门中。

但实验结果却并不是这样。大多数人,就像刚才故事里的那头可怜的驴一样,在三扇门之间来回点击,一旦他们发现有扇门要消失了,即使那扇门所代表的金额非常低,他们也要浪费自己宝贵的一次点击机会,去点上一次。实验结果显示,那些企图保持所有的门都开着的参与者,最终拿到的奖金要比始终保持最佳策略的参与者,拿到的奖金平均要少了15%。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要点击的那扇门并没有让自己获得更多奖励的可能,还是要浪费大好机会去点击呢?这是因为当我们在作出一个选择的时候,我们总是要放弃另外一个选项,因为我们能够选择的选项始终只有一个。

这就好比,过年的时候,如果你的爷爷奶奶让你在两个红包里面选,即便你拿走了其中包有最大金额的红包,你仍然有可能会感到有点可惜,或者难受。因为这就意味着,你得眼睁睁的看着另外一个红包离你而去。

三个方法让你克服选择困难症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选择困难症呢?今天鞠老师教大家3个行之有效,而且操作非常简单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印在100美元钞票上的那哥们,他发明的一种名叫“心理数学”的决策方法。富兰克林认为,选择从来都不是二选一,也从来没有对与错,是与否。

所以,每当他遇到一件事情无法判断、无法抉择的时候,他就会拿出一张纸,把每个选项所有能想到的利与弊都写下来,再去斟酌应该何去何从。据说,富兰克林还真的就用这种方法,帮助解决过不少美国宪法制定时出现过的分歧和争论。所以,富兰克林也可谓是美国的开国功臣之一。

第二种方法就是要学着做一个满足者satisfier。所谓满足者,就是说,你要学会接受那个“够好”的选择,而不是总是追逐最好,这样做,既可以让你减轻负担,又能够增加你的满足感。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关键是要学会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一旦成为一个懂得满足的有心人,那么即使是身处这个复杂而且选择过剩的社会,内心也会变得更平静。

不过,要想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而言足够好的,你还得要先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乎的究竟是什么。在这里,我教你一招,你可以,先去回忆,想一想在你过去那些曾经因为“足够好”而让自己满足的时刻,然后再仔细想想那些时刻你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最后你要做的,就是坚持把那些选择的方法运用到你的所有可能面临的其他选择上。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计时。如果你对手边的问题已经深思熟虑,就是觉得每一个选择都有道理,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取舍。那么,你就要认识到,这件事情就是没有绝对正确的结果,你只管做决定就是。

比方说,我有一次去一家超市买巧克力,准备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但没想到,货架上巧克力种类实在太多,每一种看起来都很不错。我在那儿想啊想啊,才发现还没选呢,都已经过去半小时了,眼看朋友就要到了。

我干脆就在自己的手机上设了一个闹钟,逼着自己就在5分钟之内做出最后的选择。结果你猜怎么着,5分钟后我就顺利地拿着一盒巧克力,离开了超市。所以,我想对所有也有选择困难症的你说,果断做决定,然后大胆往前走吧。

别太在意你所放弃的那些选项,因为只要你做出决定,不管何种决定,都能减少你的焦虑,让你保持继续向前的势头。

在丹麦考察教育期间,曾和一位幼儿园老师互动。我们问:“你们如何处理和家长的纠纷?” 丹麦老师居然听不懂。

我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中国式问题”,便举例说明:“比如,如果孩子在学校出了安全事故,家长来学校闹怎么办?”

丹麦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家长!”

这下该我们听不懂了,问:“难道孩子在学校就没有过摔伤之类的情况?”

丹麦老师回答说:“我班上曾经有一个小朋友在教室里不慎把腿摔断了,家长来了后第一句话是,老师,是我的孩子不小心造成的,和您没关系!”

我们听了简直想哭!中国教师何曾赢得过家长这样的理解与信任?

相反,中国教师所遭遇的,却是不少(当然不是“所有”但的确是“不少”)家长的种种不信任——

孩子在学校摔伤了,肯定是老师不负责任造成的。他不信任老师已经尽到责任。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一一随时守候,他不管,反正你得看着我的孩子。只要在学校出了事就是你的全责!

孩子成绩下降了,原因还用问吗?肯定是教师没有尽心尽力啊!听说有老师“上课不讲,课后收费讲”,那所有老师肯定都是这样的。难怪我家孩子没考好,原来老师上课根本就没有把知识讲完啊!

一些正当收费——伙食收费、春游收费、校服收费……哪怕自愿且是通过家长委员会出面收费,都是“乱收费”,肯定有“回扣”!连给孩子推荐一部好电影,也怀疑老师和影院有“利益关系”!

开发各种生动有趣的校本课程,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有家长不相信这是为了孩子全面发展,反而认为“不务正业”,影响了孩子语数外等科目的应试成绩。由于家长不信任,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学校想提高教学效率,而给孩子减负,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发展其兴趣爱好,培养其创造力,但有家长却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甚至还以学校作业少、不补课,而把学校告到教育局!

逢年过节总有家长要给老师送礼,他不相信有真不收礼的老师。如果老师拒绝了他的送礼,他会认为老师嫌送少了送轻了,进而怀疑老师会冷落他的孩子,殊不知他的所为是对正直教师人格的亵渎!

老师改革教学模式,尽量少讲精讲,让学生走上讲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设计作业甚至试题、修改作文等自学能力……有的家长却说:“叫我们孩子自己学,要你老师干什么?”

新生分班、安排座位、评优选先……不相信学校和老师会民主与公正,总觉得有“猫腻”。而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以自己孩子为尺度——只要他不同意,就是“不民主”;只要他没得利,就是“不公正”。

……

如果时间和篇幅允许,这样的例子我可以继续写下去,源源不断。

不信任老师的家长可能遇到过不值得信任的老师——的确有不负责任的老师,的确有以教改为幌子而放松教学的老师,的确有收礼的老师,的确有“以教谋私”的老师……这是造成部分家长不信任学校和老师的重要原因。再往大里说,当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普遍弥漫着互不信任的风气时,学校焉能是真空?因此想让每一位老师赢得所有家长的充分信任,这是有待实现的“中国梦”。

但没有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起码信任,又哪有真正的教育?

不能因为遇到过一次小偷,便怀疑所有人都是贼;不能因为你遇到过不良教师,便怀疑所有教师都是“眼镜蛇”。作为从业36年的老教师,我可以摸着胸口负责任地说,相比起其他行业,教师和医生、警察一样,是最富良知的从业者之一!学校当然也有败类,但因此而让绝大多数善良、正直、敬业、智慧的老师背黑锅是不公正的,一颗颗真诚的教育心却不被信任,是令人心寒的。

由于不信任,源于“有罪推定”,不负责任的匿名“举报”成了校长和老师最大的恐惧,也成了校园最大的“恐怖事件”!

不久前,一位年轻教师对我说:“我那么真诚地爱着孩子们,可就因为年轻,一些家长总是不信任我,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我怎么做他们都不满意!我对孩子们宽松一些,他们说我不严格要求;可我课堂上严厉批评了一个违纪的孩子,他的爸爸居然给教育局写举报信,说我伤了他儿子的自尊心!三年前我刚刚参加教育工作时的热情现在已经减了一大半,因为一想起有些家长我就提不起劲了;有时候也有宏图大志,想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方面有一些改革和创新,可一想到有些家长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什么都不想做了。每次面对家长的无端指责时,我在心里大声喊:‘家长,我最大的教育阻力就是你的不信任!’”

这位年轻教师的激愤诉说,值得每一位学生家长深思。

我想真诚地对每一位家长朋友说,您那么爱孩子,就一定要爱他的老师;您那么信任孩子,就一定要信任他的老师;因为您对孩子老师的爱和信任,能够转化为孩子对老师的爱和信任;而只有感受到爱和信任的老师,才最有热情和智慧!

既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那我可不可以这样说,没有对老师的热情、信任,就难有爱和温存,教育的翅膀就失去了“赖以飞翔的空气”?

    2018年5月22日凌晨0:45分写毕

来源:镇西茶馆

大家上午好!

我非常同意刚才傅国亮先生的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培养不出正常的儿童?”他这个问题是由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申出来的。

但我要说,“钱学森之问”依然是有问题的:“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把“人”当成了纯粹的工具,因为“人才”是供人(国家)使用的。作为社会人,当然有“工具”的属性,培养人才也是教育的功能之一,但教育不能仅仅培养工具,还要着眼于“人”本身。已经有人提出,我们应该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而“培养杰出的人”首先在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说到家庭教育的弊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一句曾经流行的话提出了质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如果我们对“起跑线”赋予新的内涵,这话便是站得住脚的。我认为,孩子的“起跑线”不是他学习的第一个台阶,而是他最初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主体则是其父母。因此我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更重要?这个问题今天提出来,答案已经基本上没有争议了,当然是家庭教育。我曾经对我的学生家长说过,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长教育的重要补充。

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优生”都是教师教育出来的。提到傅聪,我们会想到这位钢琴大师的父亲傅雷,而不会去想:他的小学老师是谁?中学老师是谁?傅聪当然是他父母家庭教育的杰作。我们暂且不说傅聪这样的杰出名人,就说一般的孩子吧!如果一个孩子举止文雅,善良有礼,文质彬彬,富有教养,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这孩子的家庭教养真好!而不会问:“这孩子是哪个老师教出来的呀?”因为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同样,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有关。

但现在家庭教育严重地扭曲了。具体表现在:重智力,轻品格;重理工,轻人文;重知识,轻习惯;重言传,轻身教。每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折射。甚至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比如,前几天早晨我在家里出来乘坐单元电梯,一进去便看到电梯上扔着一个饮料瓶,触目惊心。我想,这是谁这么没教养呢?出电梯的时候我把拿饮料瓶拿走,扔到了垃圾桶里。第二天早晨,我又在电梯里发了一个饮料瓶,当时我很气愤,心想可能是昨天那个人扔的,也可能不是;也许是孩子扔的。但是,即使是小孩子扔的,责任也在其父母,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让孩子这么没教养!

然而,现在有的家庭教育似乎只是管孩子的“智力早期开发”“兴趣培养”“潜能发掘”……总之是想法设法让孩子“更聪明”,而不是指注重人格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让所有父母明确——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学”。

我想到了“家教”一词的演变。现在我们看到街上常常有大学生打出广告:“英语家教”“数学家教”等等。这里的“家教”是什么意思呢?是“家庭教师”的简称,意思是他们愿意到孩子家里来做英语家庭教师、数学家庭教师,等等。在这里,“家教”是指向知识的。而在我的小时候,“没家教”是一句骂人的话,而且骂得很狠。如果谁骂谁“你少家教!”对方一定会跳起来更加凶狠地回一句:“你才没家教!”因为那时候,“家教”是“家庭教养”的简称,其含义是指向德行的。说谁“没家教”,意思是“你爹妈没把你教好,没有教会你做人”,这就不只是骂对方了,而且连对方的爹妈都一起骂了。所以说,从几十年来“家教”一词含义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发生了怎样畸形的变化!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位名人的论述。

这是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教育的阐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之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和不健全的。”雅思贝尔斯在这里明确指出,教育关系着灵魂,而不是“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我们现在恰恰有太多人,“学习能力非常强”,其灵魂却“匮乏和不健全”。比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007年新学期开学之际,法国全国85万名教师同时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写信者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他对教育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他称自己满怀信念和激情,要与教师谈谈儿童及其教育。在这封信中,他谈到了教育目的。他提出一个问题:应当使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写信者看来,儿童应当成为“自 由的人、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宽容他人的人,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

你们看,这么多因素,没有一项是关于知识的,不是说知识不在教育范围之内,而是说从根本上讲,教育是超越知识而指向人格的。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让我感慨:“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将来应该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想到了小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说而现在的老师很少说的一句话:“要热爱劳动人民!”相反,现在一些家长和老师喜欢这样训斥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只有去扫大街、蹬三轮车!”

这封信是谁写的?是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作为一个西方的政治家,他和我们当然有许多不同,但在对教育的理解上,应该说是有共通之处的。萨科奇这封信的主题是“重建学校”。所谓“重建学校”不是把学校建筑推倒了重修,而是重申教育的使命。他这样写道:“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便是教育者为儿童所承担的工作,这便是对儿童最好的爱,这便是对儿童的尊重。”

我们现在的孩子欣赏“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是不是厌恶“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包括孩子的父母思考。

最后一段话是伟大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这段话比较长,我就不读了,只是说说我的解读。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教育是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让他“打开眼界看到自己”,而不是简单地崇拜别人;要让孩子相信,我有着别人没有的自豪与尊严。这就是教育。教育,不是让孩子看不起自己,而是让孩子为自己骄傲;不是让孩子自卑,而是让孩子自豪。

好,有了对教育正确理解的前提,我向家长们提四条建议:第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第四,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下面我一一简要阐述。

第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

我做校长时,对老师们说过一句话:“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这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想想,我们给孩子讲的,我们信吗?我们要孩子做的,我们做吗?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些我们都不信的话,怎么指望孩子真诚;如果我们给孩子提出要求而自己却不愿去做,怎么指望孩子也言行一致?网上有一句话很刻薄,说一些家长明明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资格“恨铁不成钢”?这话难听,有些刺耳,但不无道理。

这句话是我说的:“如果以对孩子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我们就非常了不起了!”我曾给一些老师和家长讲:“你要孩子善良,你善良吗?你要孩子正直,你正直吗?你要孩子阳光,你阳光吗?你要孩子坚强,你坚强吗?你要孩子有毅力,你有毅力吗?等等。我们好好想想我们给孩子们提过哪些做人的要求,然后我们认真把这些要求做到,我们简直可以称为‘圣人’!”所以我说,所谓“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拥有。

看看这几张照片,这是我出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不久,在升旗仪式上看到的一幕:孩子们队列整齐、表情庄严,多可爱啊!那老师们怎么站的呢?是这样站的:没有队列,东站一个西站一个,有的还在学生队列后面聊天。

第二天下午有例行的教工大会。我给老师们看了这几张照片,说:“老师们想想,难道参加升旗仪式可耻吗?如果不可耻,为什么我们不认真参加呢?如果可耻,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去做可耻的事呢?我们给学生进行过多少爱国主义教育啊!说过多少升旗仪式的意义啊!也告诫过学生要认真对待升旗仪式,要站端正,不要说话,要庄严肃穆,等等。可这些给学生说的话,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什么叫教育的良知?让学生做到的,教师也能够做得到,而且该做得更好。”

这是一张我在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偶然拍到的一张照片。除了周一,平时我们的升旗仪式都是在教室里,在国歌的音乐中,孩子们对着黑板上方的国旗举行升旗仪式。那是一个早晨,我在巡视校园,在二楼上看到远处的操场上一个迟到的孩子在奔跑,跑着跑着他突然站住了,对着国旗,站得笔直,仰起了小脑袋。我仔细一听,哦,国歌响起了,升旗仪式开始了。多可爱的孩子啊!老师们想想,如果你在现场,你能做到吗?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其实是不如我们的孩子的!(掌声响起)

我给老师们说:“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从下周升旗仪式开始,除了班主任站在所在班级队列旁边之外,全体老师单独站成一个队列,站在全校学生的最中间,让我们成为学生的示范!”

从那以后,每次升旗仪式前,老师们都自觉面对升旗台站在操场最中间,听从体育老师的口令:“全体老师注意了,稍息,立正!向前看齐!”老师队列站好后,体育老师再对全校学生喊道:“全体学生都有了啊,立正,稍息,立正!两边的同学,向左向右转——向老师们看齐!”全校学生齐刷刷转过身,面向老师,对比老师队列,调整队形。

“向老师们看齐!”气势磅礴而又意味深长的一语双关。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全部“秘诀”——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教育”就是教师有底气对学生们说:“向我看齐!”(全场鼓掌)

这是我在不同的年份给老师们拍的升旗仪式,有春天的,有冬天的,有夏天的,但老师们都站得很端正。直到现在,武侯实验中学的升旗仪式都很棒。

我这里讲的例子是学校教师的,但同样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效的家庭教育,依然是“向我看齐”,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否则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

我主张父母每天能够和孩子有“一席话”,“一段路”,“一盏灯”。所谓“一席话”就是陪孩子聊天,所谓“一段路”就是陪孩子散步,所谓“一盏灯”就是亲子灯下共读。这些都是和孩子的交往与沟通,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给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为人父母的,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变成孩子。每个家长都问问自己,我和孩子有没有共同的爱好?比如,和孩子有共同的读物吗?和孩子一起看足球赛吗?和孩子一起上网吗?和孩子有共同的喜欢的明星吗?等等一定要和孩子保持共同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总想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你们看,如果和孩子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你连有效的教育都不可能。           

不但要保持和孩子的共同爱好,更要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什么叫“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请读读陶行知先生这段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在成人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在孩子看来,却比天还大。这段话让我感动万分!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能说,陶行知先生的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

大家看这张来自网络的图片,一个小孩子搂着一条大鱼在亲吻。我不知道这谁拍的,也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大家可能觉得这张图片很有趣,但我却读出了教育。你们看,这孩子多爱这条鱼啊!又是搂抱又是亲吻的,可他了解这条鱼吗?显然不了解,如果他了解这条鱼,就应该知道鱼需要的不是吻,而是水!在不了解鱼的情况这么深情地爱着鱼,鱼会很快死去的,因为没有水呀!这个孩子不正像我们有些家长吗?没一个家长不真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为什么却常常和孩子发生冲突?极端的甚至闹出人命。明明爱这孩子,却适得其反,为什么?因为虽然你爱孩子,却不懂孩子。你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了解孩子的个性,孩子自然也不会接受你的所谓的“爱”。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一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这个观点不是我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们要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视角”。

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

本来我想搞个调查,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调查了。但我还是想把问题抛出来,各位家长可以想想,或者问问自己——“我”最近读书了吗?“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书?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你就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孩子读书。

北大教授陈平原有一句话,可能会让一些父母心惊肉跳:“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请大家问问自己:“我”堕落了吗?

所谓“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不一定是说要孩子读同一本书——当然这也需要,但不是我们阅读的全部,而是说我们应该和孩子同时保持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我女儿现在已经参加工作,可她至今还保留着阅读的习惯,经常买许多纸质书来认真读。其实,我很少对她说“要读书要读书”,但我本人就是爱读书的人,这对她是一种示范和影响。

上个月受“老牛基金会”赞助,我去了一趟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呆了两个星期。回来后,一位同去丹麦的老师对我说:“李老师,这是我们去丹麦时,在莫斯科机场转机时我给你偷拍的照片,发给你。”我一看,全是我在机场候机时阅读的情景。当时我纯粹出于习惯,反正五个小时比较长,又没啥事做,我便拿出一本书来读,专心致志,完全入迷了。这本书叫《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和我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纯粹的阅读,没有功利的阅读。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常态。每次外出,我肯定要带一本书,以备路上阅读。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这样手不释卷。

这是我现在的书房,前几天我还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中发文说,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书房,或者至少应该有书橱,也就是藏书。家长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藏书。那么,父母们应该读什么书呢?我提倡读三类书——

第一类是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孙云晓的书,朱永新的书,尹建莉的书,卢勤的书……它们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都值得大家读。当然,我也写过家庭教育的书,也可以去找来读读。第二类是和你职业相关的书。你是会计的,你经常拿着财会方面的书读;你是医生,你经常拿着医学方面的书读;你是律师,你经常拿着法律方面的书读……想想,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都四十多岁了,还捧着自己专业的书在学习,那是怎样一种影响?第三类是孩子喜欢读的书。通过读这些书,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可以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其实,还有第四类,就是人文书籍。哲学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学的等等,这能够拓展你的胸襟,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心,饱满你的灵魂,至少能够让你在孩子面前,有一种源于“学识渊博”的魅力。

第四,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父母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很多,比如刚才说到的阅读,还有健身,等等,但这里我特别想重点说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孩子如此,父母一样如此。

但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静止的冥思苦想,而必须有一个载体,就是“写作”——可以每天给孩子写几句话,或鼓励,或表扬,或建议,也可以给孩子说说自己犯的错误以及认识;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记下自己的点点滴滴想法,尤其是对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失;可以和孩子一起写阅读笔记,包括直接在书上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和孩子共同阅读、分享思想的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作文,不一定是孩子写的命题作文——如果愿意也可以和孩子写同题作文,但更多时候是写家庭教育案例,即蕴含着自己智慧与教训的故事。

我特别想说的是,其实重要的不在于你写什么,或写了多少,重要的是你写本身,就是在用行动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妈妈很在乎你,愿意陪着你成长!

说到“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我想到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三个好习惯,幸福一辈子》,我在文中提出,一个人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有很多,但至少应该养成三个好习惯:健身的习惯,这让孩子有一副好筋骨;礼貌的习惯,这是让孩子与人相处时,懂得礼貌和尊重,这是一种必须的教养,或者说“修养”;阅读的习惯,这是让孩子终身学习。孩子有了这三个好习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这一生肯定会是幸福的。当然,这三个好习惯,家长也应该养成。

好,大家回顾一下我提的四条建议:第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第四,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关键词就是“榜样”、“朋友”、“阅读”、“习惯”。

父母做到了并做好了这四条,就是无声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所以父母的确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因为——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全场掌声)

2018年4月21日晚上追忆整理,略有补充

来源:镇西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