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浦东机场回家的路上, 我网购了5张《起跑线》的电影票,当天晚上,我们全家老小一起去看。在格瓦拉上,我看到这部电影的评分是9.4。
电影非常精彩,但我将写的不是影评。坐在车里买电影票的我,刚从印度回到上海。《起跑线》让我看到印度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并得以把它与刚刚结束的印度之旅两相印证。
我对教育和慈善感兴趣,在一位在印度从事慈善事业的朋友的帮助下,这次前往印度,我跟着两个慈善机构走访了几所当地的学校,得以初步了解了印度“贫民窟”孩子的教育状况。在这篇文章里,我会把我的所看到的尽量完整地写下来。
这是我第一次去印度。我带着个旅伴,是15岁的儿子。他平时在英国念书。此前我们的“亲子之旅”,去的大都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次趁着复活节假期,我用10天时间,带他去了印度。
对我的这个决定,身边几乎所有朋友都表示不赞成,但我非常期待这个不一样的目的地。为了不止于做个观光客,我还联络了那位在印度的朋友,请他替我们物色一些教育方面的义工工作。
01
先说说印度给我的最初印象
我们乘坐东航凌晨两点的红眼航班从上海直飞德里(一天仅此一班)。 从飞机下来, 迎面而来的是热浪, 然后是德里干净明亮的候机大厅。这里的航站楼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的航站楼比美, 没有我们想象的咖喱味儿, 也没有我们期待的脏乱差, 连厕所都干净得一尘不染。
但是,一出航站楼,印入眼帘的就是或坐,或躺,或闲逛的黑皮肤印度人,老少皆有,除了没有胖子。每个人都瞪着一双空洞的大眼睛,在机场的门口晃荡,既不靠近我们,也不离开,就这么瞪着你。
我们坐上事先预约的车驶离机场。马路两边,只见鳞次栉比望不到头的破屋,沿街站成一个个挤在一起的高高矮矮的乞丐样儿。
豪华与破败,洁净与脏乱,全都毫无距离地集中在一起——这种冲击感满满地充斥了我们印度之行的全程,也帮我理解了印度教育里那种贫穷与富裕比肩,不屑与不堪齐头的“特色”。
02
不去上学,并不违法
几乎我碰到的每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在提到印度教育时都会告诉我这样一句话:印度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一定是私立学校好,到了大学阶段,一定是公立大学好。像我们国人听说过的IIT(印度理工学院),就是印度最好的公立大学。印度本国国民是这样自豪地介绍IIT的: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率是15%, 我们IIT的录取率是不到2%。 一旦你考进IIT, 不是你去找工作, 而是工作会主动来找你!
在印度,中小学教育所实行的是“自愿性教育”(voluntary education)。和我国的义务制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相比,它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家提供教育机会,但公民没有“被强制”的义务去接受教育——说通俗一点,你不去上学不是违法的。你应该自愿接受教育,要是不去就算了,没人会来找你算账。有些贫穷的家长宁可让孩子在家里帮忙带弟弟妹妹,或做点小生意,也不会送他们入学——这是合法的。
03
只要有固定住所,
就不会送孩子去公立学校
在印度, 公立学校由国家政府出资办学,教学大纲由政府制定,教学质量由政府监管——这与我国的情况无异。
印度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任何人希望享受公立制教育,都可以把孩子送进公立学校就读。公立学校的午餐也免费,很多贫民窟的父母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并不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得到教育, 而是想让家里省掉一顿午饭的费用。这些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家庭月收入大概相当于300-400元人民币左右。
几乎每一所公立学校里都会教授三种语言 ——印度语、英语和所在省的省语言,其中只有省语言是必备。印度有20几种省语、400-500种方言。需要解释的是,省语不是方言。方言可能主要是口音不同,可是每种省语基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语言。一个省的人到另外一个省,如果不会当地省语,就可能完全无法交流。
其他两种语言,印度语和英语是否被教授,完全视学校的师资,财政等情况而定,就是说,有可能教,也有可能不教。没错,即使印度语,也不是所有公立学校必须学的语言。在教授英语的大部分公立学校, 英语只是一门学科。
公立学校里百分之百是出自贫民窟的孩子。但是在像德里、孟买这样的大城市,即使是家庭条件不那么好的孩子,大部分也在私立学校上学。只有在极度贫穷的农村,公立学校才成为主流,因为在那里,没有人愿意花钱去建私立学校。
区分公立学校的孩子和私立学校的孩子,方法很简单:看着装。公立学校没有统一校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穷。学校穷,学生的家庭也穷。在大城市,这样的家庭基本没有固定住所,沿街居住常常会遭到警察和市政驱赶,随身携带的包袱会遗失或遭到没收,因此即使给孩子们穿了校服,也容易丢失。
在参观一所公立学校时,这里的老师告诉我, 他们学校每天早上有专门的老师做一件事 —— 走上街头,把孩子抓回学校上课。一般如果一个年级500个孩子,能够每天被抓到学校上课的孩子大概450个左右。
电影《起跑线》结尾,男女主人公把孩子送进公立学校读书,这种场景应该只有在电影里会美好地出现。在现实里,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发生。
那么印度的所谓“私立学校”是什么概念呢?首先,它由私人或者某信托投资公司出资建立的,其次,它对出资人负责,换句话说,政府不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和监督,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完全由校董事会决定。所有的到私立学校读书的孩子都必须缴纳学费,费用大概每月相当于2元到100元人民币不等。 在学校, 所有的孩子着统一校服, 这是为了避免由于家庭状况的不同所带来的歧视。
私立学校也分成两种,一种叫English Medium School,一种叫做Hindu Medium School。 English Medium的学校把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Hindu Medium的私立学校把印度语作为所有课程的教授语言。《起跑线》的英文名是 Hindu Medium,从校名基本上可以判定,这是一所主要教授语言为印度语的学校。
如果按照家庭收入给“贫民窟”的人再做一个区分的话,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孩子应该来自条件相对好一些的穷人家庭——他们有固定住所,家庭月平均收入大概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左右。 这些家庭的父母可能不是文盲,做一些小生意,或者在有钱人的家里帮佣。
04
一幢楼里,两个世界
最后,我想说说我们跟随两个帮助低收入家庭的慈善组织在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见闻。
第一家慈善组织叫Mentor Me India (以下称MMI),它是由哈佛大学毕业的一个年轻女孩到印度后创立的,跟美国的BIG BROTHERS, BIG SISTERS组织类似。组织会把经过培训的商界人士和贫困孩子“配对”,让他们建立一种一对一的"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再通过定期的活动,来促进贫困孩子自我认知、自尊自爱,力图帮助孩子在关键的青少年时期找到自我价值,将来做一个对家庭,对自我,对社区负有责任感的人。在孩子们放暑假的最后一天,我和我儿子得到一个机会,进入学校和孩子们互动。
学校大门不起眼,坐落在很常见的一条脏乱差的街边。我们走进大门,直接进入了一个直达7楼的电梯。出来电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前台——出奇的干净整洁,周围摆设着学校的校旗和植物,干净得发亮的玻璃白板上写着xxx International School字样。走廊里装饰着孩子们的五颜六色的作业, 全部用英文写作,整个楼层都设有空调。
正值孩子们最后一天在校。我们看到不少孩子经过,样子安静而有礼貌,看到我们时都露出微笑,稍有一点腼腆。我觉得,这里跟上海的任何一家国际学校并无差别。
我们先去拜访负责与MMI进行项目对接的校董。在办公室外面等了大概20分钟, 一个穿着西装,有点大腹便便,秃了顶的中年男子走出来,很官方地热情邀请我们坐进他的办公室。 这里同样装饰温馨,干净有舒适空调,虽然面积不大,但环境完全媲美上海的任何一家外企高级经理级别以上雇员的办公室。
我内心惊讶着:难道印度的低收入家庭孩子已经能有这么好的环境读书了?后来才知道,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这所学校一共9层楼,7、8 、9层三层是一所国际学校,采用的教学大纲是国际通用的的IGCSE和IB。这里的孩子全部来自富裕家庭, 教学完全使用英语。下面几层就是一所由同一信托公司支持创办的私立学校,专门接收来自低收入贫民窟的孩子。
后来听MMI的项目协调员解释说, 原来这两所学校在同一栋楼里,大家共用一部分设施,比如操场、医务室,还有一些体育设备。两所学校的孩子也经常能够碰在一起, 简直不可思议!我想这种“融合教育”在全世界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结束了与校董的沟通,我们跟着MMI的工作人员迅速通过楼梯,前往楼下私立学校的校长办公室。她的办公室拥挤狭小,站进去两个人就已经转不开了。大热的天儿,只有一台嘎嘎作响的风扇,没有空调。窗台上、玻璃橱柜里都摆满了孩子们的奖杯。
校长在这所贫民学校快15年了。不过说了几句话, 我立刻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她把我一一介绍给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即使是餐厅里的工作人员也不放过。
在这栋楼里,我仿佛看见了一个活生生的印度社会的小缩影—— 富裕永远紧挨着贫穷,你走出不屑的那一刻,下一秒可能就是不堪。极端的富裕和极端的贫穷像是一对双生姊妹,同父同母,虽然成长环境不同, 但谁也缺不了谁。有趣的是,虽然贫困与富裕相邻,但我没有感觉到强烈的“仇富”, 也没有感觉强烈的“鄙穷”。
我们见到的孩子,是由MMI支持的40个女孩子中的25个,这些孩子10-14岁不等,大概是6年级到10年级之间。每一个孩子都梳着一丝不苟的辫子,穿着干净整齐的校服。这也是一所Hindu Medium School,所以孩子们的英文并不怎么好, 我需要通过项目官员的翻译来与他们沟通。孩子表现得有礼貌,不怯场,敢于直视着我们提出问题。每个孩子提问时都站得笔直,响亮地用印度语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再问出她们的问题。
MMI在这家学校的导师制项目已经进行到第二年了,由于第一批40个孩子的卓越表现,校董决定增加投入,扩大收益孩子的范围,今年的目标是80个孩子。这对于MMI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走访结束时,这些孩子都想跟我儿子握手。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可能因为第一次见到来自异国的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但她们一点都没有急迫,全部有礼貌地把手叠在一起。说实话,如果不是印度项目官员的介绍,我完全无法想象这些孩子来自贫民窟。
第二家慈善机构叫Gyanada Foundation。Gya 在印度语里是"知识"的意思,Nada在印度语里是"给"的意思,Gyanada 连在一起就是"赋予知识"的意思。这家机构由一个印度人一个新加坡人共同创立,又是一个典型的在西方最好的学校接受高等教育(这次是一个法国INSEAD商学院的毕业生)然后回到印度,希望回馈印度社会的现实例子。
我们跟Gyanada看的第一所学校,同样是来自贫民窟孩子的私立学校。已经开始放暑假, 孩子们到学校来参加由学校组织, 由Gyanada Foundation 赞助支持的计算机编程夏令营活动,为期12天。大部分孩子家里可能都没有计算机,上课的时候,课堂安静而有序, 老师说话,没有孩子插嘴。
这个戴眼镜的男孩告诉我,他长大要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成为一个软件工程师。我问他为什么要去佛罗里达大学,他说他有一个朋友的哥哥就在这所大学读书。坐在他旁边的小女孩很仰慕地指指这个男孩子说:他什么都懂,关于计算机的一切他都懂!这个女孩子说她长大要做一个记者!
05
贫民窟也有优秀的孩子
下午, 我们来到一家真正的公立学校。破、旧、灰弥漫在整个校区,即使是老师的办公室也混杂着尿骚味儿。我想象这里的孩子应该是胆怯的,但事实完全相反。这些孩子席地而坐, 教室里没有桌子, 只有一张简陋的三尺讲台,讲台前铺了几块地毯。孩子们穿着自己的旧衣服, 有的甚至没穿鞋,但他们表现出大胆和自信,勇敢和爽快。他们随口提问,不去思考问的问题是否合适——
中国有流浪街头的孩子吗?
你带的手镯在哪里买的?
你的手机多少钱?
你家有多大?
中国有给穷人盖的房子吗?
你几岁了?
为什么你的丈夫不来印度?
中国的学校的孩子穿校服吗?
中国的孩子上学好上几年?
你的学历是什么?
........
你可以感觉到他们那种street smart。与上午我们遇到的同样来自于贫民窟却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孩子相比,这里孩子的眼神里很明显没有了单纯,更多的是狡黠和戏谑,我甚至有点不知道如何与他们沟通。
这些孩子热情也敏感。通常他们提出很直接的要求,比如他们直接说:“我们要唱首英文歌给你听!”不等你回应,他们已经开始唱了。他们要过来跟你握手,即使你还没来得及伸出手,他们已经把你的手捏在他们脏兮兮的小手里了。他们可不是没见过世面,始终流浪街头的境遇,让他们对外界既有很强的戒备心,又时刻有一种想要打破阶层感的急迫。他们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 —— 宁可错了,但不要错过!
在这样的群体里也不乏有非常优秀的孩子。 这个女孩子今年17岁,5年前得到Gyanada 的资助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如今她已经开始独立制作自己的编程软件。由于她的努力和智慧,她被选为代表孟买37000个街头流浪孩子的代表,将要去Bangalore为上千个商界精英做演讲,讲一讲"计算机编程如何改变一个街头流浪女孩"的故事。
今天,她来为坐在地上的马上要参加为期12天的编程夏令营的孩子们做分享。慈善基金会的项目协调员最担心的不是这些孩子是否学得会,她担心这些孩子是否会像他们答应的那样准时天天来上课。
我们离开的时候,这个女孩正在接受印度Save the Children慈善机构派来的一名工作人员的一对一的指导。正因为她的父亲天天要求她读报纸,支持她不辍学,她才坚持到现在。但即使是这样,9年级时她还是被迫辍学一年,回到老家帮忙做活,后来Gyanada 给她提供了奖学金,支持她回到学校。我问她将来想从事什么行业?她微笑地有点羞涩地说想做护士,因为她在医院里看见护士帮助别人,她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不像自己的爹妈一样流浪,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天堂里的工作。
06
结束语
我和儿子的短短10天的印度旅行很快就结束了。这个社会在我们面前展现的赤裸裸的富裕和贫穷如此之相近,反映在它的中小学教育上所特有的“融合”,以及大量慈善机构对贫民窟孩子的资助和渗透,我想这些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容易看到。
这次去印度,我没有接触到"贵族学校"的孩子。从贫民窟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强烈的求知欲。在交流中,他们流露出的自信,自强,礼貌和谦虚深深打动了我。我几乎可以看到,他们的将来将被自己今天的努力所改变。
到底要靠几代的努力,这些孩子的后代才能完全走出贫民窟?我想可能是三代或者四代?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那么努力,一回到家里就得帮助父亲看小店的生意,帮母亲带下面的几个弟弟妹妹,他们没有很多时间学习,也没有多少资源支持他们学习。但拼命努力的总是有那么一些不轻言放弃的父母和孩子, 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如此。
每一个社会最底层的问题都不是我们轻易能想象到的。只不过,在印度,底层和高层,极端贫穷和极端富裕那么赤裸裸地共存, 容不得你不去面对。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可能往往因为要走很远,于是我们就放弃了走,我们看不到,以为它就不存在。
我时常为自己的天真而羞愧不已。
作者说明: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为我在印度的见闻,数据由相关慈善机构的朋友提供,可能有一些数据不是非常准确。此外,所用图片均经过学校及孩子们的同意拍摄。
注: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故事星球杂志”(ID:uStor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