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亲爱的,你该生个孩子了

喵结婚五年,跟先生达成共识,并不着急生孩子。可是突然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她就成了办公室特殊的存在。

忽然之间,办公室所有女同事都当了妈,每天她进了办公室,话题基本上就是今儿你挤出来了多少毫升的奶,我家娃昨晚哼哼唧唧的哭了多少回;不是儿子昨天会唱《小星星》了,就是兴奋炫耀女儿跟我一起斗智斗勇专治老公晚回家。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喵想稍微换个话题:单位附近开了家新的川菜,最近上了新电影……

大家刚开始还微笑地听,但最后,话题都委婉地回到一个主题——亲爱的,你该生个孩子了吧。

喵很感慨:就算我有了孩子,我也不想和她们一样,拿孩子当作自己人生的背景,把孩子的吃喝拉撒当作每日的成就,不想让孩子的喜怒哀乐成为别人生活的伴奏,哦不,噪音。

喵问我,她恶毒吗?

哦,一点也不。

父母该有敬畏心

你的朋友圈子里一定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用孩子的照片当自己的头像,以孩子屎尿屁,作为自己日常更新的主所有主题;只要见面,一定打开视频,让你看完孩子最近三个月成长,跟她约会,好像她的孩子也在现场。

你也许不知道,她们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但是一定非常了解,她们的孩子每天都在干嘛。

你差点都快记不住,她们长什么样子,但是却好似看着她们的孩子,如何一天天长大。

《金星秀》最让我反感的就是,每次都逼问来访嘉宾生孩子的事儿,好像不生个孩子,再大的声望名气,都好像皮球上的口子令人泄气。

采访刘嘉玲的那一期节目里,她照样问了同样问题:“为什么和梁朝伟不要孩子?”

刘嘉玲从容淡定地说:“梁朝伟和我一开始都不打算要孩子,后来也冒出过要孩子的念头,是因为那时候周围每个人都生孩子,感觉孩子对于女人来说,就像名牌包包一样,至少人手一个。后来终究算了。”

我最感慨的是,那句,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孩子就像名牌包包一样,至少人手一个。

我们如果把孩子当做一个隐隐约约的炫耀品,我们真的把孩子的意义,看轻了。

我们都是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我也在葫芦刚出生的时候,可以凝视他,一动不动一小时,觉得他真的完美;也在PO出每一张他的照片的时候,发自内心是因为喜悦和爱。

但我更清楚,我不需要这个炫耀感,为我的人生加持。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有的人,为了家族完整、衍生后代;有的人,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有的人,稀里糊涂,感觉“不怎么办,还能怎么办?”

但我觉得,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在佛家里,孩子是上天派来度我们的,通俗地说,孩子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存在的。

我经常告诫自己,被把孩子当做我全部的寄托和依赖,因为这是变相的要回报;也别把孩子的好坏,标记成自己行走的全部标签,这种爱太盲目太有表演性,其实在害他。

孩子不是你的名牌包包,不要因为它,好像有了护身和底气。孩子应该让我们柔软、慈悲、内敛,孩子让我们真的情感流动,然后才有成长。

孩子不是人生的全部

我觉得很多人在炫耀“我有一个孩子、我是妈妈”的时候,背后是在炫耀“我有一个家庭,我家庭幸福完整。”

所以,夫妻关系一有问题,就立刻有人跳出来大喊:生个孩子吧!

可是,大家现在都知道了,离婚率最高的时期,就出现在一个家庭有了孩子的头两年。

孩子从来不是粘合剂,孩子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别把你的夫妻关系,寄托在孩子身上。

在奶瓶和尿布满天飞,每日生活自带时差的日子里,真正有觉悟的女人,会去思考婚姻的结症和意义,会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未来的人生。

环顾周围,多少夫妻,是因为孩子的出生,发现三观不同,重新认知对方的自私底线,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家庭地位,最终分手?

多少夫妻,无关孩子,就算丁克,却在每个阶段,都可以得到成长,最终相濡以沫携手一生?

一个家庭幸福与否,不在于有没有孩子,而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我最害怕听到身边有人说:身为女人,生个孩子人生就圆满了。

这是蛊惑人心的迷魂药,也是并不属实的麻醉剂。

我身边,太多人,生个孩子未得“圆满”,只见到“圆”了。

一个女人先把自己活圆满了,把家庭经营幸福了,她的孩子,自然会获得圆满幸福人生的可能。

真正有智慧的女人,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唯一的话语权和通行证,更不会以此沾沾自喜,更不会站在鄙视链的顶端——“我有个孩子,我就比没有孩子的牛逼。”

有个孩子很了不起吗?抓住除了孩子以外,能证明自身价值的东西,才了不起。

所以,当了妈妈后,到底该怎么做?

我希望你,还可以保持成长,多看书,开阔视野,多去思考时代的变化,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行动力。

我希望你,既会带孩子去亲子旅行,但同时也跟先生蜜月重温般旅行,这让夫妻关系亲密;也跟朋友进行远足,挑战极限,这让你认知不一样的自我。

我希望你,坚持健身,细心对待自己每一个细节,别默许自己放纵身材和样貌;定期跟闺蜜下午茶,重视友谊,以及,学会度过一些无用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

我希望你,不仅是个妈妈,更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保持成长的人,一个没有停止在世界探索的人。 

别再拿着孩子当令箭,话里话外,动辄昭告天下——“我有孩子,万事大吉。”

别再随时随地只谈论自己的孩子,让身边人没有插话的余地。陈丹青说,过度谈论自己的孩子,就是没有教养。

别再孩子的日常变成24小时直播,就像谁没见过孩子似的。

别再劝人结婚、逼人生娃,好像全世界跟你站同一个队伍,你才能找到同盟一样更有底气活下去似的。

当妈虽不易,但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你虽然是妈妈,但更是你自己。

请以你自己的身份,与整个世界相识相处,别动不动就以“谁谁妈”的角色示人。

等你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时候,你的孩子会因为你的不断进步,自然而然得获取,他该得到的价值。

一个不以“谁谁妈”为唯一标签,抬起腿、走自己人生路,示范给孩子看的女人,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不仅仅是当妈就了不起,而是了不起地当妈。

许多家长都习惯性地求问书单,对自己的孩子该读什么书显得忧心忡忡。还有不少“双面家长”(看过《面对子女成绩,如何不做双面家长》一文的就知道什么是双面家长了)通过别人提供的书目,暗暗地比较和斟酌子女在同辈中的阅读进度。这些都是患上了“阅读焦虑”的家长。

    不如放下焦虑,给孩子提供充分的图书,让孩子自由地阅读。可能会有人问,“轻阅读”和“窄阅读”是否就足够了呢?当然不是,但是如果不从自由阅读入手,不从自发性的阅读开始,孩子的阅读之路很可能会走的比较艰难。敝人前两篇写对抗阅读焦虑的文章都提到了史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这个人,他是一位有名的语言学教育家,他有许多个研究项目都是围绕着自发性阅读(或者叫自由阅读)开展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他在一些学校开展的一项有关研究的结果。

        如果在学校里学生也用自发性阅读(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来取代传统的、常规的语文教育,结果会怎样呢?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假设,假如史蒂芬·克拉申设计的自发性阅读占了上风,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语文课都该取消了呢?

        语文老师们是不是有些担心呢?那么就先来看一下他做的比较吧。先把学生随机分成两个组,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对照组的学生按照常规去上语文课,而实验组的学生用自发性阅读来做为语文课的补充或者代替上语文课。史蒂芬还进一步地将实验组的学生又细分成三组:持续默读组(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自选阅读组(SR:Self-selected Reading)、广泛阅读组(ER:Extensive Reading)。

       SSR小组的学生仍参加一部分常规语言学习,但是却每天至少阅读五至十五分钟,并且这种阅读完全是为了娱乐和快乐而读。SSR主要做为常规课程的补充。史蒂芬教授还观察到每天都为了追寻快乐而自由阅读的效果比一周集中一两次去读的效果要好。他说SSR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尝到阅读的甜头,使一些曾经懒得读书的学生变得更愿意读书。孩子们实际读了多少书也不重要,激发阅读的兴趣才是重点。

       SR小组的学生则在课堂上进行自选阅读,只花少量的时间与老师讨论他们在读什么书,以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再基于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ER组则进行大量的广泛的基于兴趣的阅读。但是有个共同点,这三个实验组的学生可以阅读任何他们想要读的书,而几乎不需要做任何阅读报告或评核。

       这项研究也是基于他的重要假设——可理解的输入假设(Comprehensible Input),就是指“语言的习得是建立在理解性的输入之上的”。这样我们看他的研究就明白为什么他那么强调自发性阅读的重要性了。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真正学会。而自发性的阅读就是将这种理解性输入变得更加容易和更加有效率的一种方式。

       他的实验的结论是,在语言的学习中,自发性阅读效果有时比常规语言课更好,尽管实验组结果多数时候是与常规授课的对照组不相上下的。他说,这是因为实验的时间仍不够长,但至少说明了自由阅读并不比常规课程差。实际上,不仅仅是史蒂芬,还有很多学者致力于自由阅读的研究。详见下表。(此表格来源于史蒂芬的论文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 Hypothesis)

   从上表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自发性阅读持续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学生自选阅读的方法实际上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在美国流行。Jenkins的研究中,二年级的学生参加自选阅读项目持续了一年,Cyrog的研究中,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参加自选阅读项目持续了二至五年,结果,自选阅读实验组的学生表现都优于常规学习的对照组。就是从仅仅把自由阅读当做常规课程的补充SSR组的学生表现来看,参加SSR的学生也比一般学生表现优胜。(详见下表)

         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工作者Jonathan Kozol曾经说过,读写能力是文明的根基,阅读能力是基本的生存能力。(“Literacy is the very bedrock of our civilization.”—— Jonathan Kozol)家长们要卸下阅读焦虑,让孩子们开始自由阅读,那需要怎样做呢?以下是史蒂芬总结的来自各个研究自发性阅读的学者们的建议,可以参考看看有没有合用的。(以下是简化与合并的建议,仅供参考)

每天读一点,而不是一周集中大量读一次。总之要分散,而不是集中阅读;

少即是多,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可以持续阅读十五分钟,那么就让孩子只读十分钟就好了,总之实际阅读时间要少于你以为的时间;

确保有足够的书籍和足够的机会让孩子们阅读;

读漫画书没有问题,读杂志也没有问题;分级阅读读物也都没有任何问题;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的读物;

尽量少审查孩子们阅读的书(此项存有争议);

孩子读对于他们来说过于简单的书,或者是过于难的书都没问题;

孩子不一定要读完他开始读的每本书;

仅仅是持续默读没有太大帮助,要有一些相应活动增进读书者的理解和兴趣,比如大声朗读、讨论等等。

不要为阅读设立奖赏,不要要求读书报告,不要测试阅读的内容,直接口头给予鼓励就够了。

有人建议可以一边读书,一边享受零食和饮品,Trelease 和Krashen说,让我们试着在图书馆里一边吃一边读吧。(哈哈,没有多少图书馆允许唉!)

      我的朋友,居住在澳洲的Diana说,记得悉尼著名的Selective私校Sydney Grammar Principle说过一句令她印象很深的话。大意是,如果我一定要给你们一个关于孩子学习方面的建议,那就是让你们的孩子热爱阅读(Love of Reading)。千万记得,重点是“Love”,是热爱,而不是“ Reading”,阅读啊!这正如史蒂芬等学者所提倡的一样。所以,在这三篇“怎样对抗阅读焦虑”的文章结束之际,我要再次重申,重要的不是你的孩子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而是是否养成了一种阅读习惯,是否内心拥有阅读的热情,是否能够在此后的一生中深深地享受阅读。

继续讲“阅读焦虑”,通常都是那些觉得阅读无比重要的家长们才会患上阅读焦虑症,他们对于子女在阅读方面的蜗牛进度和仿佛永不开窍的状态感到极度不安。

    上一篇《对抗阅读焦虑之一:怎样让孩子开始阅读》讲了对抗阅读焦虑的第一步是放下焦虑,父母做好享受阅读的榜样以及给予子女阅读的自由,今天就继续讲一讲如何给予子女阅读的自由,以及父母如何利用“轻阅读”和“窄阅读”来搭建子女们通往阅读秘境的金桥。

轻阅读:为快乐而读

        “轻阅读”指的是容易的、没有什么难度的阅读。什么是轻阅读,难易标准因人而异。对于孩子们来说,孩子们看起来没难度、愿意看、很喜欢的书都可以归为轻阅读。

     比如有的孩子就是喜欢看喜羊羊的漫画书,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快乐。我们大人去看,会觉得这种书很愚蠢、很低级,有的家长说,就是看漫画,也看点高级的呀?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水平还达不到,欣赏不了,怎么办?我们认为好的漫画他们欣赏不了,我们认为不好的,他们看的津津有味。说实话,我也不太喜欢喜羊羊。可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阻止他们看喜羊羊呢?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史蒂芬·克拉伸(Stephen Krashen)长期从事儿童阅读的研究,他做了许多相关的实验,他用有力的数据证明,人们只是单纯地为了娱乐自己而阅读也可以受益良多。他的书《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自1993年出版后就不断重印再版,他在这本书里也强调了自由的自愿性阅读,或者叫自发性阅读(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的重要性。他认为阅读的原因只是因为人们想要读,为消遣、为娱乐而读书才是读书本来的动机。并为此写了另一本书,就叫《Free Voluntary Reading》。所以我们尽管不喜欢喜羊羊,但是假若孩子们从中找到乐趣,让他们读一读又何妨?

    相信那些从喜羊羊开始的孩子们用不了多久就会不单单读喜羊羊了,他们很可能在读够了喜羊羊和灰太狼之后,就会开始读苏斯博士系列和托马斯小火车系列了。孩子们的兴趣可是转的很快的,只要你提供的读物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大概更有说服力。昨天在我的答疑群中,一位朋友说,孩子现在已经七岁了,一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买叫叫书、撕不烂书,后来大一点就买绘本。都是精选,都是经典。从来不给孩子买自己认为不好的书。可是孩子根本不喜欢阅读,后来受到启发,这位朋友开始买孩子最喜欢的谜语和笑话书,孩子于是开始对书爱不释手了,渐渐地也把以前束之高阁的那些经典之作拿出来读了。

窄阅读:为兴趣和信心而读

    再来说说“窄阅读”,窄阅读指的是狭窄题材的阅读或单个作家作品、单个领域的阅读。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接触老舍的作品的时候,是两本厚厚的《老舍文集》。读某个作家的文集就是一种窄阅读,窄阅读可以让人在自己熟悉的语境中去习得语言,从熟悉的慢慢再扩展到不熟悉的。这样我们容易在在阅读中找到自信。

    当然这种窄阅读仍然要遵循自发性阅读的原则,想读就读,爱读就读,并没有什么功利目的,而是单纯为了娱乐。同时,窄阅读也并不是要把某个作家的作品读尽了,更不是要硬去啃那些个大部头。

    仍用老舍作品举例,假如一下子就让一个小学生去读《茶馆》、《四世同堂》,那是不行的,就是《骆驼祥子》理解起来也有困难,但是假如从《小坡的生日》、《牛天赐传》这些入手就容易多了,那些生活化的场景,现代的小学生也能够理解。而且老舍早年的作品是非常幽默的,随便举个例子吧,《小坡的生日》里,有一次小坡把一件“宝贝”落在了学校——“他已经回了家,又赶紧马不停蹄的跑回去。学校已经关上了大门,他央告看门的印度把门开开。印度不肯那么办,小坡就坐在门口扯着脖子喊,一直到把庶务员和住校的先生们全嚷出来。先生们把门开开,他便箭头儿似的跑到讲堂,从石板底下掏出他的宝贝。匆忙着落了两点泪,把石板也摔在地上,然后三步两步跑出来,就手儿踢了老印度一脚”。

    小坡跑回家之后又很后悔踢了老印度一脚。“晚饭后父亲给他们买了些落花生,小坡把瘪的,小的,有虫儿的,都留起来;第二天拿到学校给老印度,作为赔罪道歉。”老印度到底有没有收那些个奇形怪状的花生呢?相信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吧。

    “窄阅读”只是个开始,从熟悉的作家到相近的作家,从熟悉的领域到相关的领域,阅读的天地就是这样慢慢扩大的。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很喜欢一个杂志叫《科幻世界》,后来因为这本杂志开始读所有能找到的科幻名著,继而发现这些科幻小说已经无法满足自己,便开始对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书籍感兴趣,学校的生物课、物理课等也会非常投入;

    再譬如开始只是喜欢唐诗宋词那些文本本身,后来渐渐开始读不同的人写的赏析评论,接着到处找书去学习诗词中的典故,再后来对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感兴趣,慢慢地兴趣就扩展到整个古典文学了。

     所以父母们不如放下焦虑,让我们从这些容易的、纯粹消遣性的“轻阅读”和看似受限的“窄阅读”着手,慢慢去搭建一座桥梁,孩子们总有一天会达致阅读的秘境的。所以也请家长们不要轻看了“轻阅读”和“窄阅读”,也许这正是那一条我们在阅读的领域里寻觅已久的金桥呢。

有一种焦虑,我把它称作“阅读焦虑”,这种焦虑不是来自孩子的,而是来自父母的。这种焦虑会不定时地发作,平日犹可,但一旦发作就会让做父母的五内俱焚。尤其是在父母们读到诸如“小学生必读书单”、“中学生必读书目”、某某名人推荐书单、美国小学生的必读书目、某某名家推荐幼儿必读绘本……

    面对如此多的“必读”书目,自家的孩子就是没兴趣,怎么办?老同学的孩子已经把英文版的哈利波特都看完了,自家孩子还对阅读不感兴趣,怎么办?暑假将到,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晒假期的书单了,自家孩子还只想着玩耍呢,怎么办?还有许许多多的“怎么办”,一时罗列不完,这些问题都来源于“阅读焦虑”,怎么解决,当然得治啊!

越焦虑越难以做到教育无痕

         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再说了,许多家长们正是因为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才产生了相应的阅读焦虑。有位家长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用书本来填满孩子的游戏空间;等到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已经买了满满两个书柜的书了,可孩子还是对书籍不感兴趣;到七八岁的时候,父母真是急了,开始逼着孩子看书,当然效果也不怎么样。

    这是个蛮奇怪的案例,通常营造一个利于阅读的环境,孩子天然的好奇心迟早会落到书籍中去。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原来都是“阅读焦虑”造成的。孩子的父母过于注重早期阅读了,只要一有时间就都花在陪孩子读书上,而很少陪伴孩子玩耍。

         那到底要如何对抗阅读焦虑呢?无他,自然就好。许多事情,尽管是刻意想要去做的,也要尽量做的自然,不留痕迹。这大概就是“教育无痕”的原则吧。小孩子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通常是很短暂的,但是这对父母在孩子已经明显厌倦读书的时候仍在努力去说服孩子看书。他们眼里的优质亲子时间,从来都是学习时间。不看书的时候,大人就一边看手机,一边心不在焉的看孩子。除了伴读之外,父母自己通常很少阅读。

营造阅读氛围,不是有书就可以

         尽管买了许多书,甚至打造了个小小的家庭图书馆,但是大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是看手机、上网、看电视等。孩子虽然置身被书包围着的环境中,但是因为对于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所有那些书就变成只是环境背景的一部分,和墙上挂的画、茶几上的花、玄关的摆设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营造阅读氛围,不是有书就可以。如果父母亲在自己闲暇的时候,也喜欢用阅读代替打麻将、看电视,等车、等时间的时候,也习惯用阅读代替刷手机,才能营造真正的阅读氛围。

    爱阅读的父母更容易造就爱阅读的孩子。父母对某样事物的热爱往往也会激发子女的兴趣。家庭生活中,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父母自己都不热爱的东西,如何强求子女去热爱呢?

给予充分自由,孩子才能爱上书

         除了家长要做阅读的榜样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当孩子选择玩的时候,不要逼迫孩子看书。当孩子想看书的时候,不要干涉孩子看哪一本书。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导师。

    总是听到有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只对漫画书有兴趣”。其实没有关系的,尽管让他看,总有一天会看腻的。看书如同吃东西,爱吃糖的让他一次吃个够,恐怕他自己一下子就腻了。当父母的阅读焦虑发作的时候,就不妨想着这句话:他迟早会腻的,只要他开始看书了,他迟早要看别的书。

        孩子只有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快乐,才会开始爱上阅读。任何想要“硬推”(push)的方法都会浇熄孩子心中刚刚燃起的阅读兴趣。而父母如果将自己的阅读焦虑表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无异于天空中的一片乌云,一切和阅读有关的都无法与快乐联系起来。如果阅读无法带来快乐,小孩子如何有动力去读书呢?如果阅读无法带来快乐,书籍靠什么来与电子游戏争夺孩子们的心呢?

    Stephen Krashen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研究者,近年来,他不断地研究自愿性阅读的意义。他认为,真正的自由的阅读可以令学童们更加受益。真正的自愿性阅读是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想读就读,想停就停;不必要读完一本书,也不必要跟从任何指示去阅读。他有一本书就叫《Free Voluntary Reading》,里面有大量的有关自由阅读的相关数据,有兴趣的不妨一读。

        所以,家长们,假如想要开启孩子们阅读的兴趣的话,可以试一试新的方法。放下“阅读焦虑”,转而致力于做出“享受阅读”的示范,并且尊重孩子的选择。在阅读的初始阶段,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读了多少书,以及读了什么书,而是,是否燃起了孩子心中阅读的激情。培养对阅读的内在兴趣,建立对阅读的渴望,才是早期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