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简称ASD),被列为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这一大类别中的一种,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展障碍的统称,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困难,言语和非言语沟通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认知困难。

ASD的症状表现有的轻微,有的严重。因此,每个家庭应对自闭症,都面临一系列独特的挑战。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例美国家庭养育自闭症儿子的经历。

佩奇和伊恩一直觉得他们的儿子尼斯“古怪”——有些事情好像不对劲。作为一个婴儿,他没有眼神交流。15个月大的时候,他对走路或说话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而且从不叫“爸爸”或“妈妈”。

即使他们知道孩子可能有什么问题,当得知他们3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佩奇和伊恩依然处于一种震惊的状态。像其他许多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一样,他们感到愤怒、害怕,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深深困扰着他们。

现在,仅仅过去一年,他们感恩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佩奇说,如果不是当初被确诊,他们的儿子尼斯将来来回回去看一个又一个的医生,迷失在误诊的漩涡当中,错过他最迫切需要的护理和治疗。短短几个月的治疗后,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了解他周围的世界。

深度访谈 

接下来,佩奇将分享她的家庭故事。她谈到养育自闭症孩子面临的挑战,并敦促父母不要害怕诊断,只有拥抱它,这样家庭才能向前迈进。

记者:在一开始,你是怎么承受住这个打击,并接受儿子确诊为自闭症的事实?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在经历最初几周的震惊之后,我走出负面的情绪,认认真真的看待这个问题。我意识到尼斯从他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自闭症。过去的一幕幕,都是早期症状的表现:他近乎痴迷的把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他无法表达自己。

我们如此深爱这个美丽漂亮的孩子,但他却被锁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此我们感到悲愤。偶尔我们仍然会这样想,但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变得沮丧和愤怒,我们会试着想想尼斯:他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崩溃,我们不能让他失望,我们必须坚强,尽自己所能给到他最好的。

记者:一旦你和你的家人开始接受这个事实,你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我们与当地的学校董事会见面,最终让尼斯成为特殊教育班的一个学生。我们发现他真的很需要有与自闭症孩子相处经验的老师——那些了解他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自闭症的孩子很难理解和领会一些道理,所以你不能告诉他们:“我们不要去推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会摔倒或受伤。”他们的大脑不能处理这个消息。相反,你只需要说,“不要推。”如果能遇到一位明白这些情况的老师,真是太好了。

主导早期干预的辅导老师,还建议以家庭为单位每周去上一次课。这个课程会给到父母一些方法,来确定哪些是孩子能够理解和不能理解的,如何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如何接受和表达情感。

自从尼斯开始上课,他的词汇量增多了,眼神交流真的有所改善。他定期玩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游戏,而在一两年前这基本不可能。之前,尼斯没有交互性的对话,但现在我们可能会与他进行两到三次互动。他也逐渐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管理情绪,这意味着他已经学会了如何使自己平静下来,并允许其他人,像我和他的爸爸,让他平静下来。

记者:我真为你高兴!这个课程帮助你改善了与尼斯的互动吗?

的确。我们对他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尼斯对于突发的事情处理的不好,所以我们试着坚持按照常规进行。虽然没有必要一成不变,但它确实需要“a”,紧随其后的是“B”,其次是“C”,所以他可以预见接下来是什么。当常态被打破时,我们还试着提前准备。以在飞机上为例。一些航空公司提供特殊旅行,我们可以提早预定一个座位,让尼斯感到舒适。

我们也在努力帮助尼斯理解他自己和别人的感受。所以我们使用大量的夸张的情感和面部表情。如果他用枕头打他的兄弟,即使他哥哥没事,我们也会说,“哦,不,他太伤心,让我们给他一个拥抱。”这在教导他,他的行为已经伤害了某人,并考虑那个人的感受。

我们也想让他看到的是生动的人,不仅仅是为他做事的一个客体。所以我们教他用眼神交流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比如说一块奶酪:我们先拿着奶酪放在眼睛水平的位置,让他看着我们的眼睛,然后才给他。这样,不仅仅是给出了奶酪这样一个物品,它是“妈妈或爸爸给我奶酪。”

记者:你还有另外两个孩子。他们如何与自闭症弟弟相处?

拥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会影响到整个家庭。所以我们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努力,我们试着一对一的跟他的兄弟们解释,直到他们能够理解发生了什么事。

例如,有时尼斯变得非常生气或沮丧并大喊大叫,扔东西,打人,呕吐。多年来,我们已经意识到使他平静的唯一方法,就是我看到他变得沮丧的那一刻进行介入。在尼斯刚开始进行这些行为的一个晚上,我们6岁的孩子说:“使噪音停止,爸爸!“伊恩不得不向他解释,尼斯的大脑运转和我们不一样,所以很难告诉他什么是错的。

虽然我们家其他男孩都会对尼斯非常失望,但他们知道尼斯非常喜欢他们,只是很难成为一个玩伴。通常当男孩有分歧产生,他们最终拥抱几秒钟结束这种分歧。如果尼斯看到他的兄弟受伤或情绪不良,他将找到一个玩具给他的兄弟,使他振作起来。

记者:听起来你已经能够适应很多的挑战了。哪些是最难的?

对我来说,最艰难的是培养尼斯语言表达能力。他也因此倍感沮丧,他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不能告诉我们他受伤了或他渴了。他的词汇量是每天都在增长,当他脱离语境的时候,他需要有回想单词的能力。然而,当人们说行话时仍然常常说“用你自己的话”。他们根本不知道,尼斯在用自己的语言。在他美妙的小脑袋里,这些词语是清晰的,都是有意义的。

我猜想别的家庭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来自各方“这个孩子怎么了?”这样的评论。你再也不想扔出“他有自闭症”作为借口。这是一个原因,而不是借口。所以,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除非有一些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不会这样说。这教会了我更加同情那些有所丧失的孩子或疲惫不堪父母。如果我看到人们在苦难中挣扎,我只是想去帮助他们。

记者:你有没有考虑向外界寻求帮助呢?

我知道我需要寻求帮助。对此不要感到羞愧——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自闭症的儿子教会了我如何深深的无条件爱孩子。它迫使我放慢脚步,体验其他家长不能体会的经历,因为我的孩子看待事情的方式有所不同。

我总是说尼斯是天才。因为自闭症是一份礼物,让我们了解世界大多数人永远不会有的一些体验。所以,除了他的父亲和我,没有人会理解为什么尼斯必须随身携带一个空盒子,没有人会明白为什么他的快乐舞蹈我们称之为“欢腾的小马。”

记者:虽然与尼斯你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似乎你已经学了很多了。你能为那些得知孩子确诊为自闭症的父母提供什么建议吗?

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仅仅因为一个公众人物如是说,就轻信一些治疗方法。应该自己进行探索和阅读。找一个专业的治疗师或医生的同时,你需要和你的孩子保持紧密的联系,而治疗师作为你和孩子之间主要的共鸣板。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你必须找到最适合你的孩子治疗方法。不要害怕对同一个问题提问50次,直到答案深入你的心灵。

听那些过来人怎么说。当地社区很容易遇到类似情况的家长,向他们学习他们所了解的,比如你的州是否有相关医保政策,每年治疗预约次数是如何限定的。与你家孩子有着类似情况的家庭进行交流,他们会告诉你,”这些是对我们很有帮助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诊断。确诊为自闭症(孤独症)并不是被判刑。相比尼斯去遭受种种坎坷挫折和误诊,我们发现诊断为自闭症比没有任何诊断要好。

作为生命象征的童话

精神分析重视病人报告的初始梦,认为其中带有关键的无意识内容。但在我的分析中不断回归的,却是我报告的第一个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咨询师皱着眉头听我说完,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疲惫说:“爱丽丝一个人被扔进了完全无序的世界,她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并且保护自己好难哪”。于是我就愣住了,这个解释穿越到我开始阅读爱丽丝的七八岁年纪,我忽然重新体会到一个儿童应付扑面而来的现实内容时的惊慌失措和难以言说。

后来我很多次重看《爱丽丝漫游奇境》,猜测它的象征:在故事的开头,不够充分的抱持导致儿童的跌落,跌落进世界崩毁的黑洞。儿童独自体验无序的世界时,家人迟钝地沉睡着。这个世界异彩纷呈而充满风险,但因为没有守护者的目光予以支持,所以探险之旅从未充分展开。荒谬变形的门洞、出尔反尔的皇后、还来不及开始就结束了的疯狂下午茶……借助重新读它,我得以寻回那些已经流散在记忆中的童年感受,并意识到这种感受如何限定着我当下的生活。

时至今日,我依然像爱丽丝一样,面对世界既战战兢兢、又兴致勃勃。而那种不能充分表达、不能充分投入、不能充分探索的感觉也依然如影随形。我是爱丽丝、我的朋友杨庆说她是单腿站立的坚定的锡兵、阿啃则是被只有一根刺的玫瑰花驯服了的小王子。我们都认为这样的表达是准确的,它描绘出我们各自的人生主题,远远超过任何条分缕析。

童话、原型与生命模型

童话是不可浓缩、不可提炼、不可总结的。这正如弗朗茨所说:“无论怎样解释童话、寓言故事,都无法超过它们本身”。弗朗茨说得很抽象,但它的意思基本就等于在说维生素片不能替代法国大餐、《爱情心理学》不能代替花前月下,因此,“《丑小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也就不能代替阅读者的一惊一乍、长吁短叹。

这是童话的珍贵之处,也是童话的费劲之处。对于用来说明道理的法学、经济学案例故事,我们一旦懂得道理,就不会再去注意,但童话故事却吸引我们千遍万遍地阅读,就好像我们在每一个春天将脚踏进溪水,就能快乐地唱起歌来,每天回家摸摸沙发上的大懒猫,心就变成了融化的冰激凌。它像一个秘密花园的入口,每次开启,都能带给我们深刻的情感体验。

河合隼雄说:“在经历原型体验时,人力图更直接地将这种体验传达给别人,便产生了故事。这就是童话、寓言故事的起源。这种原型体验符合人的普遍心理,因此被很多人接受,并跨越时代一直流传下来”。这个解释有点神秘,但从文类功能分化的角度来说就很好理解了。事物总是成对出现,比如光明与黑暗、秩序与混沌、好妈妈和坏妈妈、聪明人和懒汉。

那些能被理性接受的古老经验浓缩成了箴言,写成《三字经》、《弟子规》那样好带又好背的一大张,贴在教室门上。剩下时时刻刻都冲击着我们,但又不能被理性整理浓缩的经验,就只能费事费力地以童话的形式呈现。

“世上只有妈妈好”!才不是,你难道没看过《白雪公主》吗;“勤能补拙”!才不是,你难道不知道勤劳会败家,懒惰能致富吗;“言必信、行必果”!才不是,你难道不知道青蛙王子是被公主扔在墙壁上才变成王子的!

世界上有多少条箴言,就有多少个童话作为反例存在,于是气呼呼的人类就把那些明显不符合逻辑的陈述称为“我看你在说童话”,但在荣格派的分析师看来,恰恰是童话表现了更深层次的心灵真实,即无意识水平的真实。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完全受到意识控制,在意识的冰山之下,还有潜意识的巨大地基。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认识,认为在个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深处,还有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主要由“情结”(complex)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 (archetype)组成。原型是不可知的,它通过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s)来呈现给意识。

这听起来好像是说原型和原型意象的关系类似于你找不到具体的一,但是能找到一颗豆子、一只鸡、一朵小红花。原型意象大约有几千种之多,但荣格最喜欢论述的重要原型包括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大母神等。

荣格认为生命大概是这样一回事:人出生后同时面临成长和限制两个矛盾的主题。人的发展过程分为前后两半,前半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人格面具,使自我强大,后半生的任务是整合自身的阴暗面,实现自性化。这些干巴巴的话,原本是只配写在考卷上哄哄老师的。

只有经过了深层心理学分析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地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好在有河合隼雄,他用格林童话中的十个故事讲述了这个过程,使我们只要花三十九块钱,就能够借助童话这个媒介,把我们的个人体验和荣格的生命模型联系起来。

阴影与阿尼玛/阿尼姆斯

河合隼雄按照生命发展的节律来安排这十个故事的次序。第一个故事讲著名的大母神原型。大母神是什么,可以去看埃利希·诺依曼的名著。河合隼雄说,《特露德太太》中那个把女孩变成木头扔进火里的巫婆就是既能培育生命,又能吞噬一切的大母神原型。它对应于我们在生命之初同时体会到的母性的善恶双重性。

但在第二个故事《亨赛尔与格莱特》中,小兄妹却将巫婆扔进了火炉,战胜了母性原则中消极面的制约,这个经验对应于儿童“远离母亲的心理独立”过程。

此后,这个开始独立,但并不完整的个体面临了一系列发展任务。首先他发现,在潜意识中存在着一个与意识自我完全相反的孪生兄弟(阴影)。意识自我有多善良,孪生兄弟就有多邪恶,意识自我有多骄傲,孪生兄弟就有多自卑。如果意识自我决定对此视而不见,孪生兄弟就会接管人生。

只有正视阴影,并将阴影的特征整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摆脱它的控制。这个惊心动魄的“阴影整合”,不但是格林童话中《两兄弟》的主题,也是《浮士德》和《哈利·波特》的主题。

荣格心理学的梦理论认为,如果你梦见了与日常表现明显不同的“另一个自己”,那大概就是梦见了自己的阴影;如果你梦见的是个陌生异性,而且将你导向陌生世界,那么有可能就是阿尼玛/阿尼姆斯。童话与梦有着相同的结构,它总是以“两兄弟”来象征阴影原型,而以王子和公主的结合来象征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

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女性形象的原型,她让男性产生情调,阿尼姆斯是女性心灵中男性形象的原型,他让女性敢于要求。他们是灵魂的象征。如果不能解除对其的压抑,就会感到生命深处的干涸,如果被其过度吸引,则会导致在现实世界中的毁灭。

阿尼玛/阿尼姆斯带来的冲击力,在现实人生中常常是通过婚姻关系里反复的冲突表现的,而在童话之中,则更具象性地以一对男女关系中“相遇——吸引——结合——冲突——分离——重新结合”的螺旋形上升来表达。

很多现代学者从社会角色变迁的角度批评童话中充斥着太多王子公主结婚的主题,强化了女性仅仅隶属于家庭的刻板印象,这从意识领域来说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童话中王子与公主的结婚,并不是指现实层面两个人之间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是指所有男女个人心灵深处都必须完成的整合阿尼玛/阿尼姆斯的任务。

《谜语》的主角是王子,《画眉嘴国王》的主角是公主,却都受到了迷人而危险的异性的吸引。他们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去迎接挑战,在真正的结合到来之时,诱惑者的邪恶和危险就会得到转化,化为无比的美与纯洁。我们被这样的结局打动,一定是因为它不仅表现了社会层面的相配或成功,更让我们体验到心灵层面的活力和完满。

对这些童话的分析,《童话心理学》里都写得很详细,我就不用一一进行文献综述了。

童话为读者们埋下了一个狡黠的诅咒——愿你们事与愿违、愿你们南辕北辙、愿你们在失控中成长。

转化的发生

真正的童话,常常含有小朋友们很喜欢,老师们却很头大的成分。用整个身心灵一起去拥抱童话的小朋友们,获得的是对某个童话的整体性印象。哪怕故事中有一些表面看起来有违道德理智之处,但小朋友们仍能感受到整体气氛的善意。

老师们并不是不具备整体性地接受一个作品的能力,但当他们走进教室、戴上教师的人格面具时,非此即彼的分析理性就占据了统治地位,于是童话中一些其实自己内心可以接受的部分,在要去当课本讲时就没法被接受了。比如说,《打火匣》里士兵怎么可以不劳而获呢?《金鸟》中的小王子怎么能忘恩负义地砍下小狐狸的头呢?这些桥段实在是太坏了,赶快要把它们删掉!

“童话和寓言故事中有很多看似不合常理的情节。总想从童话、寓言故事中汲取惩恶扬善教训的人,时常为这些不近情理的情节感到疑惑”。

河合隼雄注意到,在童话中,这些不合常理的情节并不仅仅依据“既然意识世界里有A,潜意识世界里就有-A”的原则随随便便地分布着,而且它们常常是一个故事中最关键的因素,或者叫做“转化性因素”。自古以来,人们就观察到,虽然人类积累了很多正确的经验,但正确与正确的无限制叠加,虽然可以逼近目标,却不能使成功必然发生。在那个最关键的时候,反倒需要一些相反的事物参与进来,转化才能完成。

这种事物的相反相成性,被称为综合逻辑,与构成现代理性主义基础的分析逻辑相对。《庄子》即是综合逻辑的集中体现,而它也是通过极具象征性的故事写成的,并被河合隼雄当成东方童话的代表来论述。文明表彰勤劳、智慧、美丽,庄子却鼓吹懒惰、愚蠢、丑陋。

也有很多童话是写因为极度懒惰而获得成功,这样的作品真是能让小朋友们百看不厌,但河合隼雄说,那不是因为小朋友们人性不完善、而是因为在“懒虫成功”的故事中有着“无用之用”的真实性。我们现代人说“慢慢走啊,欣赏”,“慢慢走”就是最小规模的懒惰。在漫漫人生路上,如果只是埋头狂走,有时会离终点越来越远,而慢下来,却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童话的世界里,所有经验的展开都以一个错误、迟疑、懒惰、遗忘为契机。不管是爱丽丝还是小王子、白雪公主还是丑小鸭,功夫熊猫还是悬崖上的金鱼姬,如果它们的人生按照原先设定的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故事就无法开始。童话为读者们埋下了一个狡黠的诅咒——愿你们事与愿违、愿你们南辕北辙、愿你们在失控中成长。

河合隼雄说,放弃决定权,是童话中常见的主题。如果认为意识有着至高无上的优越性,而忽视了心灵整体受到的吸引、萌发的冲动,必然会产生危害。因此,童话总是在讲述那些不在自我决定范围之内的事。

在很多童话中,危机莫名其妙地开始了,又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主人公好像也没有做出什么关键性的决定,只是坚持等到某个时候,转机就悄悄发生了。这种“等风来”的谦虚和被动,大概是现代家长和教师最缺乏的品质。在很多时候,家长和教师越努力,小朋友的症状就越严重。所以,还是把培优补差的钱省下来,多读读童话吧。

河合隼雄是谁

河合隼雄是个好老头。不但我喜欢河合隼雄,连村上春树都喜欢河合隼雄,所以居然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做《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他是坐新干线去的,聊了两个晚上就把录音整理出一本书,大概是他写得最快的一本书了。

这本书的中文版非常轻巧,而且河合隼雄说话,有种特别的深入浅出的风味,从来不喜欢写逻辑复杂、绕来绕去的话,所以特别适合带在火车上看。读河合隼雄的书,我老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他大概是一个质朴而智慧的老头,就像叶芝《凯尔特的薄暮》里总是一不小心说出了真理的农夫。后来看到他的照片,发现他果然是那样的相貌。

事实上,河合隼雄是亚洲的第一个荣格派分析师。他有另一本轻巧而好看的书,叫做《给未来的记忆——河合隼雄回忆录》。他出生于较早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日本家庭。在少年时代,他经历了日本的战败、战后的学生运动,但发现自己并不能完全地融进群体性的宏大叙事。

他最初学习数学,费尽全力也不能学得很好。就在乱冲乱撞中,河合隼雄遇见了心理学,并顺着“心理统计学——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罗夏墨迹测试——富尔布莱特奖学金——UCLA——瑞士荣格学院”这样奇怪的路线,把自己弄成了荣格派分析师。

如果没有日本的战败,就没有富尔布莱特奖学金;如果没有数学专业上的不胜任,就没有向心理学的转向;如果不是因为按照美式训练搞不定日本病人,也不会发现“日本人的心灵”。河合隼雄的一生中也充满了偶然和对偶然的接受,及随后带来的挑战和转机。

荣格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一生”。河合隼雄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毫不掩饰自己常常处于“大吃一惊”和“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状态,其中的开放性、幽默感及对无意识的谦逊态度,恰好与童话分析中强调的观念一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合隼雄成为了日本最重要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文化研究者,并于2002年出任日本文化厅长官。在实践上,他将现代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观念带入日本学校和家庭的日常运作之中,在理论上,他是第一个从深层心理学层面论述东西方不同的学者。

就像荣格从欧洲哲学、传说和炼金术中提炼出一个以西方人为主体的人类心灵模型,河合隼雄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也提出了一个日本式的东方心灵模型。

河合隼雄甚至发展出了一套特殊的学术语言,同时混用故事、案例、感受、象征、疑问和少量的论述制造一个易于产生顿悟的混沌空间来传达他的智慧。也正是因此,河合隼雄的书易读而难解,易感而难言,是所有普通读者的好友,却是评论家的头号敌人。

79岁时,河合隼雄为自己的人生童话重写了一个开头,那就是《爱哭鬼小隼》——那个比所有人都要多愁善感的小男孩注定要将一生投入到对心灵的探索之上。也许要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我们才能记起童年最初的事实,并搞清楚天生的人格特质中的哪些因素决定了我们后天在遭遇无数偶然时不同的易感性。这就像在所有的童话中,不到故事的结尾,我们不能懂得出发的意义。而当我们终于懂得时,所有的敏感、脆弱、事与愿违都已转化成了命运的恩赐。

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层面全面地阐释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恋爱方式的成因,如果你想通过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来了解你自己以及身边的人的行为,建议你读一读。

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理伤害。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1.1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

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1.2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婚姻生活里有痛苦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

2.1

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

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 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

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成人:回避型人格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 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忙于各种事情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

回避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

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

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

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 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

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

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花花公子”。

2.2

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 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

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 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

成年:追求型人格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但不同的是,如果说孤立型人格是害怕被:“拉回家”,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害怕找不到家”。

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

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不像依恋型人 格那样总是在抱怨生气,他们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

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 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

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

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 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3.1 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

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 卡通角色,等等,将特定的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

孩子在扮演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时的孩子表现为非常地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3.1.1

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

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很多父母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 样......。

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 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

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 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古板的人格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 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

这种人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事业成功,是公司或机构中的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

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伴侣,因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 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

但是这些性格特征很快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 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因此常常指责配偶:“头脑不清 楚”,“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好好想想再说。”

他们视配偶为自己的支配对象。他们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恋爱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3.1.2

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另一些父母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

如果父母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给予肯定,结果,孩子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

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常会无道理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 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成年:顺从型人格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象变色龙一样,随时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颜色。

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 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别人的反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

 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出风头,不要太有主见。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 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没有被承认。他们总是在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他们常说;“你从不关心我,什么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 做。”

3.2 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 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3.2.1

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拿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

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是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 足够的成功。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笨。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

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

他们在恋爱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是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时不断地抱怨对方胸无大志,太笨。

3.2.2

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有些父母从不给与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聪明,xxx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是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

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他们表面上从不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游戏,但他们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

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

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或用手段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

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然后通过贬低别人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他们在恋爱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被对方承认。

心理咨询师的分享

@心理咨询师A

 爱孩子是母亲都会的事情。可是如何去爱却是学问。

生养孩子的过程,会把父母自身曾经受过的心理创伤激发出来。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灰暗,育儿过程会经历各种痛苦。所以说,育儿是父母的修行。痛苦被激发出来,如果能保持觉察,是人生最难得的成长机会。

@心理咨询师B

 问题其实并非如此简单,父母双方的教育也并不完全一致,孩子总有机会发展出相对较为完善的个性。 

@心理咨询师C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成年以后在性格上的种种不足,大都可以在童年找到原因。

他的童年经历,已经为他长大以后的心理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决定了他的走向。然而,改变走向是有可能的,即便童年的经历已无法改变,改变成年后应对世界的方式也是可能的。正所谓: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关键。

@心理咨询师D

童年期情感忽视——简称CEN(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是由临床心理学家Dr. Jonice Webb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和家庭暴力或是儿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视的表现形式极其隐秘。Dr. Jonice 总结情感忽视的表现有多种形态,从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关注子女的真实心声,到忽视孩子的情感体验,造成他们的低自尊与自卑等等……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指榜样作用,亦是指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找得到回应和反馈。

而情感忽视下的孩子得不到回应和反馈,他们发出的所有信号,喜怒哀乐,都如同投进了深不可见的海底,没有回音。我们看到过最难过的一句话是:“在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里,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真正的在场过。”

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要是遇到孩子发脾气,往往让人又抓狂又沮丧。

许多心理学研究都表明,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孩子未来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健康、成就,等等。学会自我控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习得的重要品质,也是家长需要积极参与的关键环节。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

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帮助家长训练孩子更好地应对困境,提高情绪控制力。

孩子发脾气的4种常见类型

破坏/哭闹/粗鲁/伤害自己或他人

1.1

2岁以下的孩子

婴儿和学步期儿童的活动能力比较弱,他们“想做的事”与“能做的事”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差距,他们可能因此不高兴和发脾气。家长可以通过玩具或好玩的事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延长延时满足时间。

2岁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我们可以通过“暂停”策略,训练他们的自我控制。如果他发脾气了,我们可以要求他在某个特定区域(比如坐在一把椅子上,或待在房间一角)独自待一会儿,冷静下来;或者,也可以让他在你身旁安安静静待着,你不需要给他关注——注意,不能让孩子 “关小黑屋”。

家长不要让孩子感到这是惩罚,“暂停”是一个让有冲突的双方暂时分开的机会,是打破紧张情绪、防止冲突升级的开关,它是在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心理空间独处和让情绪冷静下来。当他冷静下来了,我们才继续讨论某个事情。

1.2

3到5岁的孩子

我们可以继续使用上面的“暂停”策略,直到孩子冷静下来。这个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比如,5岁的孩子需要5分钟,10岁的孩子可能需要10分钟。

暂停时间结束后,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时间到了”。如果他还自己待着,那就告诉他“如果准备好了,就出来吧”。

之后,不要马上讨论刚才的错误行为或让他道歉。因为他可能还在情绪低落期或生气,马上让他这样做会让他感到羞愧,也是在否定他的情绪、感受,否定他自己。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给他更多时间(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做一些情绪引导和共情工作),等他真正恢复平静后,再找时机这样做:

“你还记得XXX事情吗?我们认为这样是不对的,这真的伤害了XXX。我知道你当时也很生气,因为XXX,我希望你向XXX道歉。”

当我们观察或了解到,孩子在受挫情境下也能够自发地进行自我控制了,我们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这将很好的强化他继续这样做。

1.3

6到9岁的孩子

孩子开始小学生活了,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后果”的含义,也能够辨识一个行为是“好的”或“不好的”。

我们可以开始教他们这样做:面对需要遵守的事情而心痒痒和想要违反时,先想象一下“禁止”指示牌或父母老师批评、不高兴的样子;打算很不爽地回应某个消极、受挫情境前,先想象一下将会发生什么。

跟前面一样,我们仍然鼓励孩子在非常沮丧时,通过离开那个情境几分钟,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他能够自发地这样做时,要及时地、大大地表扬他。

1.4

10到12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了。我们可以鼓励他们思考“是什么导致我失去了控制”,并且分析它。

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了解:有些情境起初确实让人心烦意乱和生气,但它可能只是一时,它不会一直那么可怕。

鼓励孩子在做出冲动反应之前,花一点时间思考。当他们能够自我控制时,给予及时表扬。

1.5

13到17岁的孩子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能够控制他们的大部分行为。这时,我们可以教他们考虑“长期后果”。

当他们可能失去控制,想要摔门,或者大声嚷嚷时,我们鼓励他们“停下来”,先评估一下自己当下的烦乱处境(发生什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评估后,我的认识与感受有无变化),再对刚才的问题进行反应和讨论。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通过剥夺一些“特权”来训练孩子,以此告诉他“自我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同时,也允许他通过后来的自我控制表现再次获得“特权”。

当孩子们失去了控制

虽然这很困难,但家长一定要记得:管教孩子时,我们自己尽量一定不要发脾气和大声嚷嚷。我们需要的是:态度坚定,就事论事。如果孩子发脾气了,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且告诉他:尖叫、发脾气和摔门是爸爸/妈妈不能接受的;你这样做,将要承担哪些后果。

你要通过你的行动告诉孩子:你并不能通过发脾气得逞。比如在商店,如果你已经向孩子解释了为什么不能买糖果,他还跟你发脾气,这时,你不要妥协——你将通过你的坚定(出于爱的、不含敌意的)告诉他:发脾气是不可接受的,也是无效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要示范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你因为一些事情特别烦恼,而孩子恰好在你跟前,你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你这么烦恼,并且与他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你找不到钥匙了,心里难免焦急,你可以告诉孩子,然后你们一起找。如果还是没有找到,你就采取一些更具建设性的步骤(比如,回顾你最后一次见到或使用钥匙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只要用心,你一定有很多机会向孩子示范和证明: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心态才是处理困难的正确之道。

如果你仍然感到困难,你也可以咨询孩子的老师(他们也会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进行训练)或心理咨询师等。

家长们的分享

3.1 家长A的分享

中午和女儿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问对我脸色很不好的女儿说:“好像你对我比较frustrated. 要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的,你可以告诉我。”她没有多说,但是我明显看出来她平静了很多。

我前几天看到《穿越力》(Empathy)一书作者说到,当他的小孩闹情绪的时候,他就帮助把小孩的情绪表述出来,他说的结果和我的体验完全一样:小孩每次恶劣的情绪都能因为有准确表达和沟通,而舒缓下来。这种情感的准确表达,有助于促进人与人的相互了解,继而改善关系。

即便大人,也不是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前几天早晨不知是因为早饭还是什么事情,女儿做的事情让我非常不满,我没说话,但是瞪了她一眼。我发现我比电影《超级名模》(Zoolander)里的主人公祖兰德的眼神还有杀伤力,因为我一眼看过去,她就爆炸了!她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的眼睛“充满仇恨”。

我说我们之间能不能换一套词汇来说话,不要老用“仇恨”这种阶级斗争的语言来解释我们关系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增加一些词汇,比如大家可以有合理的annoyed, frustrated这样的情绪,这都是正常的居家过日子的七情六欲,比如我刚才是因为某事感到annoyed, 你不能一下子把负面指数从0上升到100,命名为“仇恨”,这是一个错误的标签。她是命名错误,我是情感表达错误,如果我一开始用语言准确表达情绪,而不动用我迷人的电眼,估计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中国人总的来说,情感表达比较委婉,比较含蓄。在美国,我感觉人们对于感情的表达更为直接一些,表达方式也很细腻。其中一个原因,是心理咨询行业的发达,将一些心理学上关于内心世界的词汇,变成了人人皆知的说法。

比如我最近在翻译的一本小说《恰似天堂》(约翰·契弗著)中,作者也提到:“弗洛伊德的词汇已经家喻户晓。服务员在供应卡车司机的餐厅不小心把你的啤酒洒了,她也会说:‘哎呀。这是弗洛伊德式滑出。’如果你问她这话什么意思,她会说:“你怎么啦?昨天出生的?弗洛伊德式就是滑的意思。懂不?”

但作为翻译多年,我发现在日常情感的词汇上,书面语中中文和英文都很丰富,比如表达愤怒,英文词汇有:angry, mad, indignant, antagonized, aggravated, irate, livid,incensed, inflamed, exasperated, outraged, furious。而中文也有大怒、盛怒、雷霆大怒、怒发冲冠等诸种表达。作为翻译,每一种表达,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对应。

但大家对于这些词汇的使用的频率大不相同。比如英文中就常听到feel impatient, frustrated, bitter, hesitant, leery, uneasy,anxious, appalled, offended这样的表达。在日常生活当中,中文的情感词汇相对单一,有时候对情感的界定缺乏严格区分,被“喜怒哀乐”几个大类弄得面目模糊,缺乏必要的严谨。正面的感情,比如爱,大家也是不像美国人那样“I love you”张口就来。

而负面的感情,则更容易混淆。不表达和表达不准确的结果,是被误读,继而引发关系的紧张和矛盾冲突。

比如一个人的乏味(bored), 可能会被另外一个人误读为轻蔑(contemptuous)。一个人感到有些烦(annoyed), 另外一个人可能误读成敌意(hostile)、挖苦(sarcastic)、恶毒(vicious),继而引发矛盾。

如果仅仅将这些情绪大而化之地表述为“沟通问题”,可能大家还只是试图在同样的情绪之下,用别的方式把事情重新表述一遍,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准确地解读对方的情绪,则会改变沟通的“大环境”,使得沟通成为小问题。

我们有必要丰富我们的情感词汇。好多习惯,成年人恐怕难以更改过来,但我看到美国一些专家针对儿童情绪的表达和应对,有不少非常有益的建议。小孩有情绪,无法表达出来,结果就变成无理哭闹,这种习惯如果从小不改,长大之后也就只会胡搅蛮缠。

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有一个婴幼儿社会和情感教育中心(Centeron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Foundations for Early Education),建议家长蓄意地训练儿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要家长“给每个情绪一个名字”(giving feelings names), 比如说:“我今天很悲哀,因为爸爸要出差了。”

情绪的负能量不能只求围堵和打压,而应识别和应对。要跟小孩讨论自己的情绪,让小孩子能够识别:“昨天你看到没有,浴室下水道不通,妈妈很恼火,你还记得妈妈恼火什么表情吗?要不给妈妈学学看?”

但是也要跟小孩说说不良情绪的解决办法:“我恼火的时候,深呼吸,然后数到三,然后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解决这种问题。”

该中心还建议,要用小孩能够听懂的语言介绍情绪,比如brave, cheerful, confused, curious, disappointed, embarrassed,excited, fantastic, friendly, ignored, generous, impatient, important,interested, jealous, lonely, confused, angry, bored, surprised, proud,frustrated, silly, uncomfortable, worried, stubborn, shy, satisfied, safe,relieved, peaceful, overwhelmed, loving, tense, calm等。

小孩准确表达情绪或者识别情绪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并利用阅读的机会,教小孩识别人类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不要有着他们成为只懂得几种情绪的大老粗。小孩情绪正中间不要试图这么做,而要等其平静的时候来命名、讨论这种情绪,以及适当的解决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小孩要知道如何应对自己或他人的情绪,要能够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情绪。康奈尔大学教授、儿童情绪专家Kenneth Barish博士称这种做法为“情绪自律”(emotional regulation) ,这种自律包括愤怒的管理(anger management), 也包括帮助小孩舒缓压力和紧张,应对失望和挫折。“当我们接受并尊重孩子的情绪时,我们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感觉更好一些,我们也能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有成效!”

“情商”的说法现在广为流传,但是很多家长只顾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小孩诸如吃苦耐劳这类品质,忘了情感的表达和沟通,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步。人生很多问题,一旦能说得出口,就可能不再是问题,或者说可以由此变得容易解决。或许我们可以给每一个情绪一个名字,一条出路,从而结束那些别扭和委屈,冷战和热战。

3.2 家长B的分享

推荐一部少有的儿童情绪控制电影,周末全家看了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非常震撼,这部电影不仅用生动的故事讲解了情绪,而且告诉孩子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