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在上海出生,在南洋模范中学读完高中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完成了很多中国家长给孩子设定的最高奋斗目标。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三年之后去了美国,读了两个硕士和一个教育博士。

我花了九年的时间,用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去深度体验美国教育,这种经历帮助我看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巨大鸿沟,看见校园和社会的严重脱节,也让我能够站到更高的角度,回望并前瞻教育这条河流在生命长河中如斯流淌,帮助我看到当下国内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努力的方向。

我2012年回国后,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用西方教育的经验来补充并改良国内的基础教育,却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挑战。2014年,我把这十几年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浓缩在一场公益演讲里,热心的家长把这场名为《熊掌和鱼——略带偏见的中西教育比较》的演讲稿拿去做成了一篇微信文章,短短几个月之内浏览量就超过10,000,000次,各种冠以“字字珠玑”和“一针见血”的转载不下300种。

这场讲座虽然得到大量共鸣,但也有人质疑我作为中国教育体制的“受益者”为何要“反咬一口”。

我认为中国教育要检讨的主要是应试的部分,是办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测评方式出了问题。而从古至今,我们的前辈留下来的很多凝聚了东方文化的教育智慧,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是毫不逊色于西方的。

这个观点在我的“熊掌和鱼”的第二场演讲《古典中式教育和西方教育的不谋而合与殊途同归》中得到了进一步阐述。

国内的公立教育也在进行着类似于素质教育方向的改革,尤其是小学阶段,我们看到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导致改革无法彻底或不能坚持到高年级。

也因此,很多课外班开始蓬勃发展,教育和培训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各自担负的职责开始重叠甚至互换。这些略带无奈的探索都是好事,都会慢慢助力教育改革的最终实现。

教育是个沉重而急迫的课题,充斥书店的教育类理论书籍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再重复那些同样的话,多写一本说教论理的书,徒增这个微效的堆积。

这本书不是一个药方子,也不是实用的攻略。如果家长们抱着找“速效药”的心态读这本书,可能会失望。其实,读完整本书之后,你甚至会觉得美国的教育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微信朋友圈的伙伴们说我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也有很多家长跟我说他们很想知道美国的教育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确实,这三年在美国做小学校长的经历给了我一个不是很多人能有的独特视角。于是我决定把我在美国学校工作那段时间写的工作日记整理出来,就算没有直接可以拿来使用的“药方”,至少可以近距离看看美国的教育现场是什么样子的,或许会受点启发。

写完这篇自序,一抬头看到自己每天用来喝水的马克杯,这是当年五年级的学生毕业时给我的礼物,上面印着孩子们和我的头像。我每次都会关照阿姨洗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千万别打碎了。

一晃回国已经四年多,心里也时常惦记着他们。这个年纪的小孩子长得快,这会儿应该已经出落成大姑娘、大小伙儿了吧?在马路上我恐怕认不出来了吧?

谨以此书献给他们,献给全天下的学龄少年,也献给我的孩子墨羽,希望等他上学的那一天,一切都会更加美好。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