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校园霸凌是一个存在久远又广泛的问题,每个人,即便没亲身经历,也耳闻目睹过。

所谓霸凌,就是一个或几个人针对一个受害者进行长期的或有计划的殴打、辱骂、排挤、勒索。这样的行为会给施害方带来畸形快感,给受害方带来很深的、长久的心理伤害。

同学间偶尔互相打打闹闹,甚至某一天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这不能叫“霸凌”,因为它们是偶发的,无计划的,冲突中双方是平等的——这是儿童正常人性的表达,无关道德,只反映了儿童心智的不成熟,是随着年龄增长可以改善的幼稚病。回头想想我们小时候,谁不和谁打个架,尤其男孩子,今天打了架,明天又一起玩,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霸凌反映的是人性的灰暗和邪恶,冲突双方不平等,由施害者和受害者构成,它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需要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因此,面对校园里学生与学生间的冲突,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界定一下事情的性质,是霸凌还是孩子间的一些偶发的纠纷。这样的界定十分必要。界定决定处理方式,处理方式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家长、教师教给孩子如何做人的一部分。

依我在学校工作多年的经验,学生间的冲突90%以上都不过是冲突而已,霸凌现象并不是随处发生。霸凌的发生就像重大疾病的发生一样,需要几种条件凑在一起才行。所以在这里我首先想说,孩子真的比成人更纯洁善良,家长和教师不必一看见孩子间有些冲突,就如临大敌。如果孩子间一发生冲突,吃亏的一方就认定对方为霸凌行为,那孩子间就没法玩了,谁在未成年时能把分寸把握得那么好?!过度定义只能增加孩子们的社交障碍,并不能促进他们人际关系的协调。

儿童人际交往的道理说来话长,按下不表,今天单说说霸凌,即上面定义中的霸凌。我主要想谈这几个方面:第一,哪些孩子容易成为“受气包”,成为受害者。第二,哪些孩子容易成为“小霸王”,成为施害者。第三,霸凌关系不是施害方单独决定的,是施害方和受害方双方促成的。第四,如何解决校园霸凌问题,让孩子既不做小霸王又不做受气包。讲完这四个问题,在文章最后,我会附上我对近日网上流传的《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一文的简单解读。篇幅所限,以上每个方面重在陈述观点,不做过多剖析,不展开细说,点到为止。

一、哪些孩子容易成为“受气包”?

这样的孩子有两类。一类是特别自卑的,另一类是由于个性缺陷不招人待见的。

先说第一类。

自卑感强的孩子,内在力量羸弱,无力反抗,于是成为最好欺负的对象,这很好理解。而这种自卑和无力,毫无疑问,来源于家庭,主要来源于父母——不是来源于父母的身份地位,也不是来源于对孩子关心不关心,而是来源于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没错,是“相处方式”——无论父母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富贾,对孩子而言,他们的身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他们和跟孩子如何相处。处对了,孩子就阳光自信,而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是绝不可能遇到霸凌的。处不对了,就会造成孩子自卑,就容易被霸凌。关于怎样就是处对了,怎么就是处错了,也是个不小的话题,我在其他文章中多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言。

我曾在小学工作,有个孩子总受同学欺负,因为这事已转过一次学。平时我也能观察到这个孩子只要和同学玩,总是一副讨好状,显得很没自信,即使这样,也不遭同学待见。这孩子是单亲家庭,直接抚养人是父亲。有一天我把这位爸爸叫到学校,想要和他聊一聊。我刚开口,这位爸爸就气不打处来地说:我那儿子,天生就那怂样。每次他挨了打回家,我都忍不住骂他一通,告诉他要活得像个男子汉,不能受人欺负,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要还回去,可他总改不了!这位父亲态度很强势,他不肯接受一点点我给他的衷告,极为自负,口气中充满了对儿子的鄙视。和他谈过后,我很绝望,父亲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以爱之名欺负孩子,孩子到学校怎么能不变成受气包呢!缺爱的孩子易自卑,自卑的孩子易受欺,受气相是家庭里带出来的。

第二类是由于个性缺陷不招人待见的。

这类孩子身上有许多不能被同龄孩子容忍的缺点,比如不吃一点点亏,爱占小便宜,好炫耀,脾气暴躁等,这类孩子外在表现可能跋扈,骨子里十分自卑,因为他们的心从来不能落地,父母没有教会他们脚踏实地,所以他其实是外强中干的弱者。儿童自有他们一套关系协调原则,如果哪个孩子让他们不舒服,他们会下意识地疏远或敌视这个孩子。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圈子里正好有个具有小霸王潜质的人,他就会带领大家一起欺负这个孩子。而儿童又容易随大流,不思考,他们在感觉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特别容易怀着起哄心理一起去欺负一个处于劣势的人。

这两种类型特征也会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交集于一个人的行为中。同时,后一类型的孩子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变成小霸王。下面我们就说说小霸王的问题。

二、哪些孩子容易成为“小霸王”?

这个答案其实极为简单,就是那些从小经常性地目睹暴力、亲历暴力、被暴力对待的孩子特别容易成为小霸王。

这些暴力首先来源于家长,其次来源于教师,第三来源于同伴及环境。三方面各自的影响力我觉得大约是7:2:1,这不是一个统计基础上的准确数据,只是模糊比例,主要想说明家庭负第一责任。学校和同伴关系不像家庭关系那样起决定性作用,其影响力也不能小觑,既可刺激和扩大,也可消解和制约儿童的暴力行为,关键在于遇到什么老师和什么同学。

儿童的第一个正义感是自爱,第一种学习方式是模仿。在家庭生活中没挨过打的孩子不会打人,没被欺负过的孩子不会欺负别人,没被压抑过的孩子不会去控制别人,没经历过苛刻对待的孩子不会去勒索别人——一个孩子之所以成为小霸王,因为缺爱,他的精神一直在丛林法则中挣扎,他生存的世界让他没有安全感。

对于安全感的问题,人们经常有认识上的误区。其实,并不是只有孤儿才没有安全感,很多父母双全,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个不缺的孩子每天活在不安全感中。打个碗都会挨一顿训斥,见了阿姨没问好就被责骂,考试成绩不好有可能挨打,吃饭慢了不对、快了也不行……他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监视和评判,一不小心就犯错,他内心恐惧,自卑,有恨。他想摆脱这种恐惧感和自卑感,想要变得强大,遇到比他更弱的对象时,征服感和报复欲就会出现,并在实施中获得快感。从肢解布娃娃,虐待小动物,到残忍折磨同伴,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暴力环境中生存的孩子,他体内聚集了强大的施害能量,只需一个目标,就可让这种能量喷发。

三、霸凌关系宛如一种协议,是施害方和受害方互相默认的合作模式

在霸凌事件中,我们都会痛恨施害方,同情受害人,认为事情完全是施害方一手造成,受害人是完全无辜的,所以大家会众口一词地谴责施害者,一边倒地同情受害者。事实是,没有单方面的霸凌关系,形式上的水火不容是背后无比堕落的彼此相吸。

小霸王绝不是逮着谁欺负谁,他一定是有选择的。如果周围没有可以随意控制的目标,目标如果不给他“安全感”,他最多只是个“熊孩子”,不会是施害者。只有合适的目标出现在视野中,内在的恶才能落地、变现。

而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的受气包,对正常的关系已形成天然般的不习惯和抗拒,平等和尊重于他是陌生的,他深入骨髓的自卑感和自我无价值感,使他很容易掉入受害者的角色,这个角色让他感觉熟悉,从而形成某种心理“舒适区”。这种心理,很像是一双小脚丫自幼被缠裹得变形,那么一双符合其扭曲脚型的、奇怪的鞋子对于当事人来说比正常的鞋子要更舒适,尽管他可能痛恨自己的脚型,也知道那奇怪的鞋子很丑陋,但一双普通的鞋子和一双符合他脚型的鞋子摆在面前时,他出于对舒适的本能需求,会选择后者。

所以,这两类人相遇时,都能从对方身上“嗅”到某种自己需要的味道,找到了熟悉感,从而产生致命的吸引力,尽管他们的关系常常是以互害模式呈现。他们纠缠不休的本质是“能量互补”和“物以类聚”。这一点,我们在很多互相抵毁性纠缠的夫妻身上会看到,比如有的人宁愿长期忍受配偶的家暴,也不离婚,哪怕离婚了,也特别容易进入另一段家暴中。

表面上看,小霸王和受气包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但背后成因却是同一种。首先他们都没有从家庭中获得自信,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没有获得正常的价值观。他们被扭曲了,然后把这种不自信和扭曲带到同伴交往中。并且他们经常会在这两种角色中变换,在某些境况下是小霸王,某些境况下是受气包,今天是施害者,明天是受害者。表面上的天敌,内部却有共同的特质,本质上他们是一类人——都是从小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对正常人际关系(平等、尊重)的认知,更没有获得自信和安全感。世上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霸凌的哪个角色,每个孩子都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一张纸最终进了垃圾筐还是被裱到了镜框里,不是纸自己决定的,是画它的人决定的。

以上分析并非为霸凌关系中的施害者开脱,也不是不同情受害者。任何问题,只有看清最深层原因,才能找到根本的解决之道。高喊“严惩”、“绝不姑息”是最容易的事,做表皮文章谁都会。在这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面前,情绪解决不了问题,法律也只能在终端上给一个处理结果,而很多年轻的生命却在这类事件中变得伤痕累累。只有从根本上认清这类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找到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就像强身健体胜过最好的手术刀一样。

当然,理解不等于原谅,我必须要说明的是,在所有的霸凌关系中,我完全赞成对施害者绳之以法,比如去年发生在美国的那一起中国留学生严重伤害和污辱同学的事件,我觉得美国的判决很客观,很解气。但如果时光倒流,能让那施害的年轻人不再那样邪恶,让那受害者不再受到伤害,都能有正常人的心态,那应该是最好的方案。

霸凌的问题能够经由一件事被挑出来,但绝不可能消失。以我对当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观察,在这个问题上我感觉并不乐观。我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类问题会愈来愈多。只有全社会在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几大方面都有进步,情况才会越来越好。

四、如何让孩子既不做小霸王又不做受气包?

非常大的话题,在这里只能蜻蜓点水地列几条。

家里——

第一,不给孩子压力,绝不打骂孩子,不攀比,让孩子内心有丰足感,有快乐。一个快乐而有丰足感的孩子内在一定是自信的,他的气度容不得别人欺负,也不会去欺负别人。

第二,一定要把孩子当朋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永远的靠山和港湾,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及时给你讲。如果家长真正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是绝不会在外面遇到事默默独自承受的。

第三,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爱孩子的朋友们。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同伴交流机会,也要教给孩子如何跟同伴相处。父母对他人的爱,不仅为孩子做出榜样,也会给孩子增加自信。

第四,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加强体育运动。内在丰富、体魄健壮的孩子不会去欺负别人,也没人敢欺负。

学校——

第一,教师绝不简单粗暴对待学生,不给学生做坏榜样。

第二,要客观界定学生间的冲突只是普通的打闹还是霸凌现象,不能有点事就大惊小怪,不挑拔学生间的关系,以友爱的方式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在集体中营造融洽的气氛。

第三,发现霸凌的蛛丝马迹不要放过,教师要注意关照好那些被边缘化的学生,坚定地做“受气包”的后盾,向他内心灌注自信。同时要激发一些小霸王型学生的正能量,比如赋予他们一些责任,让他们有机会帮助同学等……这其中细节极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需要教师的经验,也非常考验教师的素质。

社会——

第一,对霸凌事件中的施害人绝不姑息,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二,关心身边的每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看到相关事件,一定不要袖手旁观,要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伸出援手,给予积极的帮助。

第三,加强宣传。让潜在的施害者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让潜在的受害者知道自己的权益如何维护。

下面是我对近几天网红文章《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解读。

这篇文章之所以瞬间爆红,在于它碰触到了人们心中过往的伤痛和对孩子的担心,太多的人童年时代经历了受欺负的噩梦,也有太多的人担心孩子到学校受欺负。同时社会心理学有一条原理:一切煽动性的宣传,瞄准情绪比瞄准理性效果好得多。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人们更是擅长用情绪说话,很少用理性说话。这篇文章红得有理由。

我们看不到事发当时的录像,更不知道这些孩子在长期相处中的真相。我也无意为那两个“坏男孩”辩解。我现在看到的只是“受害者”母亲的一面之辞,那就从她单方面的话语中,说说我看到些什么吧。

1、文章开篇,汽车导航目的地不是学校,是北医六院。诊断结果是孩子中度焦虑、重度抑郁——孩子在学校受的不是外伤,是否有必要去医院?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最好的医生不是精神科医生,而是妈妈爸爸,从这文章来看,父母的文化程度不低,如果能在家好好安慰孩子,必然胜过去医院,看医生反而是对问题的强化。另外,精神类疾病的诊断本身就是模糊的,这样一纸诊断,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即使诊断是准确的,又如何界定病情是由这一次事件引起?重度抑郁一般不会由偶发的一件小事导致,应是长期问题或极其重大的突发事件所致,而家长接下来的陈述确实也表明事件不足以引起“重度抑郁”。

2、事件没说起因,过程是“一个男生从隔间扔下了一个垃圾筐,正砸在他头上”,导致孩子“一脸都是尿特别臭”,“他用冷水一边哭一边冲头,之后只好用红领巾擦干”,“他还要赶去操场上去检查做操情况,因为他是个体委。”——男生扔的是一个垃圾筐,有网眼,而不是一只尿桶,即使有男孩子调皮把尿撒到筐里,经过卫生纸吸收,再经过这一拎一扔,到孩子身上,应该是带来心理上的污浊感,不会真的“一脸都是尿”。孩子是体委,估计体力并不弱,如果那两孩子一直这样欺负他,似乎说不过去,或者家长早该出面了。如果是偶然的一次,这不过是男孩子间的淘气,应该不属于霸凌。

3、“他家孩子从三年级开始骂我儿子侮辱性外号,四年级时不时推搡踢撞”——起外号,推搡踢撞,这些实在算不上霸凌手段,哪个男孩子小时候不经历这些?文中并未列举那两个男孩子其他的恶行,所以那两个男孩子应该也是正常的孩子。如果说那两个孩子确实是霸凌的主,行为一直恶劣,家长为什么允许它发生时间这么久,孩子为什么不早点向家长求助?文中看来,家长并不是那种委曲求全的人,在扔垃圾筐事件后,“当即就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那两个孩子的家长到学校解决问题”。陈述中的矛盾,是不是反映了家长对这一次事件的过度反应?

4、班主任老师对受欺负的孩子说“发生这事你怎么不告诉我呢?我在间操时看见你也没发现你有什么不对劲啊!”这位班主任后面采取的让两方孩子在一起玩,并且拍下他们和谐游戏的照片发在班级群里——班主任这样说非常正常,不知家长为什么会认为这样的说法“奇葩”。我当过班主任,换作我,在家长找到学校要说法的情况下,第一句话应该也是这样说。而且班主任想要协调两个孩子的关系,不激化矛盾,通过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发照片的方式从外围来促进孩子们冰释前嫌,这是非常得体和有爱的,说班主任此举“雪上加霜”,不知是怎么得出的结论。

5、我数了下,前后和这位家长打交道的有9个人,两个家长,校方的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学校长、德育主任、学校书记、德育副校长、另一位老师——在这位家长的陈述中,这些人似乎都是冷血动物和不明是非者,都有漫画式的可笑和可恶——别说是有名的中关村二小,一个名声不佳的乡镇小学也不至于一下聚集这么多坏人吧。那么,这位家长陈述的情况可信吗?他的评价客观吗?

6、家长提出四点诉求,这四点,给我是校长我也无法认可。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家长这样的要求不是在争取权益,只是在泄愤。除了第三条“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可以接受,其余三条都是霸王条款,体现的是单方面的意愿,不公允不理性。这样解决下去,最终伤害的是事件中所有的孩子。

现在学校老师们,包括校长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承担了太多各种各样的压力。在一些私立学校或公立优质学校,由于家长构成来源比较“高端”,家长们成了强势者,教师成了弱势群体。事实是有些家长就利用学校不敢得罪家长的心理来霸凌学校和教师。我女儿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私立学校,在一次家长委员会上,一位妈妈指着校长的鼻子训斥,责怪学校不给学生每人每天发一条鸡腿,说她儿子在家天天要吃一条鸡腿。对于这样的无理取闹,校长也只能点头微笑,说要下去和董事会反映一下。尤其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也把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不满全部发泄到学校和老师头上,此次事件中网民几乎一边倒地指责事发学校,看着网上汹涌的情绪,感叹当老师现在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儿童的世界其实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现在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绝不让别人欺负。这样一种教导,可能让孩子学会不吃亏,但人生很长,“不吃亏”到底是一道护身符,还是一种隐患?发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无数事实已让我们看到,从不吃亏的人或报复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险中。

愿霸凌事件越来越少,愿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无忧地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意谈及钱,就像我们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一样。

我们渐渐发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根本离不开钱。我们希望实现个人的财务自由,我们希望金钱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我们希望用金钱去实现梦想,希望用它表达自己最深的价值和意义。可惜,很多时候我们做着恰恰相反的事情:

▶ 我们为它卖命,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对自己并不喜欢的人俯首贴耳。

▶ 我们为它牺牲着健康,加班加点。

▶ 我们为它牺牲着关系,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和在深夜还等我们回家吃饭的爱人。

▶ 我们为它牺牲着对自己很重要的价值,为了省钱我们买着那些污染环境,雇佣童工,或者欺压员工的品牌所生产的东西。

▶ 我们为它牺牲着梦想,总是告诉自己:等我赚够了钱再去……

而Lynne Twist在《金钱的灵魂》里这样写到:

不管我们赚钱还是花钱的方式,都是有灵魂的。

金钱的灵魂(The soul of money)

2009年末我爷爷去世,他是我生命中影响深远的人,从此这个世界上一个深爱我的男人走了。那时我还没有学心理学,我在读研一,土木工程专业。爷爷的死让我突然间觉得:我的人生不可以在蹉跎下去了,曾经的迷惘化为一种坚定:我要学心理学。

于是在2010年伊始,我找到自己当时的研究生导师,告诉他我要退学。因为想清楚地跟他说明我为什么要退学,我先对他进行了一个访谈。我问他:“您热爱自己现在从事的专业吗?”

他是1960年代的人,“热爱”两个字在那个时代是一种奢侈。导师告诉我他其实更喜欢数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他还是选择了土木这种更“实在”的专业,现在干得也很好。

他绝对是一个聪明并且勤奋的人,从贫苦艰辛的农村里出来,在那个年代里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并一路读到博士,这中间是怎样的历程,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还告诉我,上大学的时候他曾经因为营养不良晕倒在教室里,为了省钱,一整个月都考吃咸菜度日。也曾经为了省下路费,读博的时候几年都没有回过家。

我亲爱的教授在2010年时,年收入已经有几百万了。用现在社会的标准来看,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一位人生赢家。可是我却并不想成为他。

深夜11点他办公室的灯仍旧亮着,因为他有很多的项目要思考。他每天抽一包烟,或许因为尼古丁可以麻痹灵魂里的不安。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貌似那一年几百万的收入,也无法填补从前的匮乏带给他的不安。

在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思考:我们到底要跟钱有怎样的关系?

Lynne Twist在书中提出的一个最打动我的观点是她说金钱是有灵魂的。不管是我们赚钱还是花钱的方式,都是有灵魂的。

如果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并且符合我们最深的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赚到钱,那么这种方式赚到的钱,就是有灵魂的。

读到这里时我突然想到为什么当一些人的钱赚得太容易时,他们往往挥金如土。尤其当这些财富的累积是依赖于牺牲掉很多人的健康,自由和人权时,它们就变成了囚禁灵魂的囹圄。

这些财富并没有表达我们真正想成为的自己,我们为它们感到羞耻,并且因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是如此的苍白,我们也自然学不会珍惜。

同样,我们花出去的钱也是有灵魂的。

你愿意把钱花在那些可以表达自己最深的意义和价值的地方,还是那些用来取悦和讨好别人的地方,这都取决于你自己。当你深深地信仰平等和尊重,却购买了雇佣童工而生产出的产品时,你花出去的,可能就是没有灵魂的钱。而如果你拥护环保,并且只购买那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护和维系当地自然生态的产品时,你就在用自己的钱,表达着对你很重要的价值。

所以全书最触动我的是:我们其实可以用金钱来表达自己,来表达我们所深深相信的,我们觉得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以及最让我们觉得值得的。

金钱本身并不具有灵魂(不过是我们自己印出来图片的纸张或者银行卡上的数字),但我们得到和运用它的方式,却赋予了它灵魂。

但就像是《绿野仙踪》里没有头脑的稻草人,缺少心脏的铁皮人和寻找勇气与胆量的狮子一样。我们要给予金钱头脑,心灵和勇气,这些是它的灵魂,是我们在各种人生体验中,需要被不断探索才能拥有的部分。

还在束缚着你的,关于金钱的谎言

这个世界真的很现实,每个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努力着,心甘情愿的成为金钱的奴隶,死心蹋地的付出。

金钱这个东西本来是不存在的,它被我们创造出来,如今去反而让我们沦为了它的奴隶。可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大四毕业那年,我跟即将去工作的一位好友道别,他说很羡慕我,因为我还可以继续读研究生,而他已经在家庭的压力下必须去工作了。后来我读研究生时转心理学,又有一位充满文艺气质并不喜欢土木工程的好友跟我说:“Joy,我真嫉妒你,你可以这么潇洒的选择,可是我却不敢。” 我问他为什么不敢,他说:“男人不一样啊,男人不能那么任性”。

他选择了“不任性”地读到了土木的博士,而我选择了“任性”。我想说我非常理解我们的文化里对男性角色的定义,是如何深深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的。

但我的选择并没有那么轻松。我同样明白当我的同龄人都在升职加薪时,我是一个无业游民的惶恐;我明白这一路转专业的磕磕碰碰和颠沛流离,让我甚至没有机会好好谈一场恋爱。所有的这些丧失,这些金钱上的不安全感,都同样曾经让我夜不能寐。

而在读了Lynne Twist的这本书之后,我才渐渐理解当时的自己,理解我们都生活在怎样的关于金钱的谎言之中。

我们都生活在深深的匮乏感中

每一天,从睁开眼睛,我们就开始觉得匮乏:我们觉得自己的觉没有睡够,觉得家人和伴侣不够爱自己,觉得钱不够花,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饭不够好吃,觉得同事不够合作,觉得生活的时代不够好……

当然了,对金钱的匮乏感,可能是其中最有力量,也是最可怕的。我们总是害怕不够。

我们觉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足够,所以总有人会被落下。我们没有足够多的水,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足够的空气,没有足够的时间。

“不够”成了我们做一些贬低自己人格事情的理由。“不够”产生了一种恐惧,这种恐惧驱使我们去确保自己和我们爱的人,不是那些被落下的人。

一旦我们开始用这种匮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就都被用来对抗匮乏感所带来的恐惧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希望不断地积累更多的财富,甚至在已经拥有了这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之后,内心对于钱的欲望仍旧像黑洞般无法满足。

你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一个生活在“永远都不够”这种匮乏感的恐惧中的人,是无法跟别人分享的。

因为分享意味着自己的少了,别人的多了。相反的,他们会尽可能把所有资源都揽在自己手里,甚至为此做出一些并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如果不拥有的更多,资源就会被别人先抢走。

美国人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去购买别国的能源的,他们害怕自己的资源枯竭,所以希望可以保留自己国家的资源,先去购买其他国家的资源。

而中国人荒唐疯涨的房价,也跟这份“永远不够”的匮乏感有关。如果不是我们对于“现在不买,以后涨了更买不起”的恐惧,如果不是我们相信炒房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里“暴富”,我们就不会那么热衷于买房,楼市的价格也就不会居高不下。被恐惧和匮乏感驱使着,我们让自己成为了房奴,并以此牺牲掉自己选择的自由。

Lynne Twist做的,就是邀请我们去看看,如果抱着“足够”的心态,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衣服,鞋子,化妆品吗?

▶ 我们真的需要买那么贵的车和房子吗?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陷入了一场消费主义的竞赛,深深的匮乏感让我们内心总有一个空洞,需要用比别人更好看,更有“逼格”的商品,需要用这些商家定义的“美好生活”来衡量自己。

于是我们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去购买自己内心深处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并且因为总是有人比我们买的东西更“高级”,牺牲自己的自由和意义去赚更多的钱。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资源,并且是恰好足够的资源,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不同?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富有

这场追逐金钱“积累”的游戏,你知道它在耗竭着你的生命力。可是因为你不相信自己已经足够,因为对匮乏的恐惧,你无法逃离。

这个无法逃离的人,要包括曾经的我。

之前我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坊,但是我几乎不能养活自己。那个时候我也一度感到深深的恐惧,害怕自己会饿死,害怕自己会“失业”。

我记得那个时候穷得要死的我仍旧办了很多公益活动,妈妈会问我:为什么不收钱呢?老实讲,那个时候我之所以不收钱是因为我根本收不到钱,没有人肯为我买单,我收什么钱?

后来我开始被一些朋友关注,也因为自己的咨询和团体越做越好,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但是我仍旧想去做很多公益,妈妈仍旧会略带怨气地问我:为什么你分享知识还不收钱?

这个时候我渐渐地意识到,我愿意分享知识,因为分享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当这些给予我们更大自由的解读视角和知识出现时,我永远都不愿意独占它们,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财富并不靠“积累”,它们是通过流动和分享而变得丰盛的。

我几乎从不吝惜分享知识,也因为我对分享这份坦然和慷慨,我发现财富也会随之而来。但就像Lynne Twist说的:

这些财富就像水一样,它们必须流动起来,它们在流动和分享中滋养到一个人,而当我们试图把它据为己有的时候,它们反而会腐臭凝固。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在文化里习得了匮乏的思维方式,并且曾经生活在“永远都不够”的恐惧中。但是现在我已经不再让这些恐惧成为我做事的动力,我想这是因为所有我过往的经历告诉我:

我们远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富有。

我们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才华和天赋,我们有支持自己的亲人,伴侣和挚友,就算是过往的不幸和苦难,都已然成为我们生命故事中不一样的色彩。可惜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自己生命中的财富,我们还生活在“永远不够”的怪圈里。

亲爱的你,

从现在起,活在足够中。

愿你可以用金钱来表达自己最深的价值和意义,

也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富有。

作者 | Joy Liu,心理工作者,心理学博士在读,微信号:繁荣成长工作坊(ID:FlourishingParty)。转载已获得授权。

最近北京暴雨连连,我也趁机在家里刷了刷电影,最近就跟你分享几部比较有趣的。今天推荐的电影是2015年的电影[布鲁克林]。

坦白说,它长得像一部爱情片。我是个很喜欢看爱情片的人,并且这部片子还有我最爱的男演员多姆纳尔·格里森,所以很自然地,当我看到电影的海报,我就开始期待了。

可是,它真的不是一部爱情片。更坑爹的是,多姆纳尔·格里森连男一号都不算。

那么它是一部什么电影呢?如果非要分类,也许可以管它叫一部关于自我实现的移民电影。

1950年代,年轻的女主Eilis生活在爱尔兰,在一家名叫Miss Kelly的店子里当售货员。电影的最开始她打了个哈欠,被刻薄的Miss Kelly投来鄙夷的目光。后来,她在姐姐的安排下去了纽约工作。

当Eilis战战兢兢地通过了落地签,推开通往新世界的门时,来自纽约的光把门缝照得犹如天堂。

可纽约并不是什么天堂,在百货当售货员的第一天,高傲的主管告诉有些紧张和不自然的Eilis:“你要把每个顾客都当成是新认识的朋友一样聊天,你懂吗?”

Eilis说:“我尽力。”

主管说:“你并不是尽力,你必须做到。你每天都尽力穿上你的内裤吗?”

Eilis:“不是。我是说我并不是尽力穿上,我是肯定会穿。”

主管:“那你明白我说的意思了。”

收到第一封姐姐写的家书时哭成狗,走到哪里都反复看。在寄宿家庭里不太好相处的室友们,还有对新生活的种种不适应,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想到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逃离北上广。

  01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Eilis所在的爱尔兰,是她的故乡,但同时也是一个让人窒息到一成不变的地方。

在电影的开始,Eilis的姐姐就说了:“There is nothing for you.” (这里没有属于你的什么)。是的,她没有理想也没有爱情,电影开始时那个无聊的哈欠,也许就是她在爱尔兰生活的象征。

Eilis去了纽约的布鲁克林,在爱尔兰教父的资助下上了夜校,认识了名叫Tony的意大利男孩,相爱,然后日子突然有了声色。

之前的思乡心切,也被爱情的甜蜜取代:看电影,上课,被Tony送回家,见家长,考试顺利通过,这个曾经陌生的城市,现在似乎有了她想要的一切。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得知了姐姐的死讯。

她跟Tony说要回爱尔兰陪妈妈一个月 ,Tony露出来十分担心的神色:“在你回去之前嫁给我吧!”

当Eilis问他为什么的时候,Tony说:“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我会疯掉的。”

“你会担心我不回来吗?”

“是的,毕竟家就是家(Home is home)。”

电影最有趣的转折就在这里发生了,Eilis回到家之后,因为自己在纽约拿到了会计师证,恰好可以接替死去姐姐在公司里的会计职位,所以有了一份自己喜欢临时工作。

当然这一切都是她母亲的安排。因为已经失去了丈夫和一个女儿,她现在只剩下Eilis一个女儿,所以千方百计让她留下来,才是母亲最想做的事。

更有趣的是,在她好朋友的介绍下,她又认识了Jim,一位高富帅。从前在小镇上一无所有的Eilis,如今一下子有了工作,又遇到了很喜欢她的高富帅。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已经慢慢开始忘记了纽约的一切:Tony写的几封信都没有打开,后来打开了却又不知道回复什么;跟Jim的感情越来越好,甚至也被Jim求婚挽留;公司的老板很明显希望她可以留下来长期工作,也很看重她……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她就要彻底地忘记纽约了。

可生活又在这个时候给了她一记耳光,曾经的老板Miss Kelly把她找来,威胁知道她已经在纽约结婚了。这个时候Eilis才想起来当初她为什么要离开爱尔兰,那句 “我忘了这个镇是什么样了。(I'd forgotten what this town is like!)”,狠狠地戳中了现实。

后来,Eilis定了最快回纽约的票,离开了这个她叫做“故乡”的爱尔兰。

记得Jim曾经在电影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或许在你看来,我生活地非常容易,接管父亲的酒吧,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我能想象到外人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但其实并不是那样。我从没去过任何地方。我甚至都没到过英格兰,我想去看看伦敦,巴黎,罗马还有纽约。一想到我这辈子可能都踏不出爱尔兰,就觉得可怕。”

这也许就是我们人生的终极选择:选择一个地方,其实是在选择一种文化,视野和生活方式。择一城终老这样的说法,如今已经变得不那么美好。

就像电影[大鱼海棠]里的鲲一样,因为有了宏大的翅膀,就一定要向着能够承载它的天空飞翔。最终,那个能让我们成为自己的地方,也许才是真正的家。

  02

你为什么不离开北上广深?

2011年我来到北京,几乎身无分文(带着500块钱)。

除了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之外,我什么都没有。

就像初到纽约的Eilis一样,那时24岁的我,并不知道北京能带给我怎样的人生故事。

2016年我仍旧在北京,并且觉得它已经我的家和故乡。我知道以后除了这里,可能还会有世界上其他的地方,成为我的故乡,不管这个地方是维也纳,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还是纽约。

如果现在你问我:北京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会回答你:活着和醒来的感觉。

爷爷在2010年的去世,让我好像从一场慵懒的梦中惊醒。那个时候还在读研的我,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在一点点僵化的生活中死去。我承认,那个时候我读研,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然,一个人同样可以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里麻木的活着,然后让心一点点死去。就像我来北京的第一年,除了疯狂地教托福考试,像机器一样在英语培训机构讲课之外,基本上没做什么。那个时候的我,谈不上活着,只能说生存。

有趣的是有一次我们在心理剧的暖身游戏里,用一根呢绒钢丝绳纪录生命中的大事。结果我惊奇的发现,那些我成长中的重要转折和里程碑,竟然大部分都发生在来北京的这5年里。

我出生在辽宁一个叫阜新的小城市,18岁之前,都在那里生活。并且在18岁之前,生活中唯一的色彩,就是自己暗恋的男生偶尔暗送来的秋波。

大学时我去了长沙,在那里结识了很多兄弟姐妹般存在的人们,日子开始有了波澜,但点点的微波,在心里也没有起什么波澜。

北京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在这里,如果你打算敞开心扉生活,217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中,总有也愿意向你敞开心扉的人。

跟电影里的Eilis不同,我并没有男朋友,但是当我生命的脉搏可以和一个城市的脉搏相连时,当这个城市里我遇到的可爱的人们让我看到生命的各种可能时,我好像从梦中醒来,真正开始生活。

我想在我的故乡中,永远都会有北京一个,虽然这里的空气真的不怎么样,这里的房价让人瞠目,这里的交通永远都是“高峰”。

为什么?因为如果你要活出生命的可能,你就需要在滋养它的土壤里扎根,而这个滋养的土壤,并不是其他,正是人和人碰撞时产生的无限可能。而这样的碰撞,需要一个多元而开放的城市,和一群敢突破权威和传统,活出自己的人们。

我并不想鼓吹北上广深的好,对于很多还没有做好准备敞开心扉的人来说,它们的包容,开放和可能性,更像是一种威胁。并且如果你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交通和糟糕的空气,都会让北京更像是一场噩梦。

  03

此心安处是故乡

电影的最后,Eilis在回到纽约的船上遇到了像她当年一样的爱尔兰女孩。在落地签的时候,她眼神坚定,满满的自信中早已不见了从前那个胆怯的小女孩的影子。

这段她对那个女孩说的话,更像是她对曾经的自己说的:“你会感到如此的想家,想到要死,但除了忍受这一切你毫无办法。但这一切都不会把你击垮。终有一天,太阳会再次升起。你或许都未曾注意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你会开始思考其他的事情,会牵挂一个和你过去毫无交集的人,一个只属于你的人。那是你就会明白,这就是你的安生之地。”

如今在北京这座城市,充满了曾经跟我生命毫无交集,现在却让我时常牵挂的人们。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时,我自己的样子;喜欢每一天在跟别人的连接中,慢慢成为自己的那个我;喜欢这座城市里人们可以跌倒,却仍旧爬起来继续自我实现的坚持。

也许北京也仅仅是我的一个故乡,罗马,新德里,东京,耶路撒冷,哥本哈根,柏林,雅典,开罗,马德里,悉尼,这些名字都还陌生的城市,或许有一天也会成为故乡一样的存在。世界那么大,那些不同于自己的生命可能,我都想去看看。

人生的选择本就没有对错,我们也无需用任何单一的价值观来“规范”自己。

可是抛下社会主流文化的声音,放下所有其他人对我们的期待,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就像电影的最开始和结尾,在海关签证时,旁白的那句:你需要看起来很明白自己的方向,知道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关系,连接和意义都会在行动中产生。每一次,你只能走一小步。但是你永远不知道,眼前的一小步,会引导你走向怎样的一大步,甚至是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推开门,迈出去,这座城市的太阳就在前面等你。

《定风波》序中苏轼问柔姬,“广南风土,应是不好?” 柔姬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谨以此文献给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寻找心灵故乡的各位游子们,此心安处,便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