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是婴儿在找妈。或是男人扮妈,女人做婴儿——这占多数;或者是女人做妈,男人是婴儿——这是少数。两者比重我直观觉得是七成对三成。由此引出各种极端故事。扮婴儿的都极端,而扮妈的各种委屈且质量低,但努力程度常常超惊人。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就一定被收服了。

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1 为什么中国人会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待他都没有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爸爸直接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分离。

在一个有男权倾向的社会,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妈妈永远是最末位的。当母亲有了儿子,她便将自己与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爱所吞没,于是便有抗争,抗争的结果是,将逃离妈妈的欲望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在父权色彩浓重的广东潮汕地区,一般男人不会离婚,老婆就是妈妈,是责任。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妻子是合法的性伴侣,男人对众所周知的性爱有羞耻感,因为这令他想到对母亲的情欲。所以,很多男人会在妻子之外找另外一个女人来谈情说爱。这样,被丢在家里的妻子、一个缺爱的妈妈,她生的孩子,男孩会与来自母亲的情欲纠缠,而女孩,则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

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就会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轮回。

2 为什么萝莉爱大叔?

萝莉总是嘟着嘴要吃奶的样子,她们渴望被包容,需要安全感,但是同龄人只有活力、热情。大叔就是妈妈,一个没有乳房的“妈妈”。大叔都是被阉割的,如果面对成熟的女性,他们会自卑于自己的男性力量,但是萝莉让大叔有了用武之地——喂奶。

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应该寻找激情和独立的情感。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你不用工作,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来照顾你,正常女孩一般都会拒绝的,因为她不想被约束。但是爱大叔的萝莉只是生理年龄到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拉着爸爸的手探索世界的阶段。

其实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有大叔情结,中国总体上是个男权社会,女性缺乏安全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相对于她们的兄弟,根本上得到的关注和爱更少。我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讲过,在有些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一些高中生与大叔在一起,不是要大叔的钱,只是希望从这些大叔身上获得一些关注和爱。她们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与大叔的关系中,还会重复她们之前被忽视的关系模式——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将所有的关注倾注在她一个人身上。

很多大叔在小时候便是懂事、少年老成、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小孩子的那一部分天性过早丢掉了。他们与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3 为什么不能乱性?

一些女人用身体与男人做交易换取她们想要的地位、发展机会。但是她们并不是都能贯彻好所谓的游戏规则。无论是中央编译局女博士还是那些出来爆料的官员情妇。她们都轻视了自己对感情的态度,以为利用身体达到目的就醒了。但是实际上,一旦陷进去,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就会对对方产生依赖,虽然那不一定是爱,但是当对方与她断绝关系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爱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

现在人们认为爱、性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人对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实现。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经历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了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亵渎。

4 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

中国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了,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

关于安全感,中国人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说,丈母娘推动了中国的房价。选爱情和物质,这样的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们一定不会将爱情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 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我以他为命,为他而活;我要求他也像我对他一样对待我。

——索菲娅·安德耶维娜(列夫·托尔斯泰的夫人)

十余年前,我在《广州日报》工作,一天中午,想去买衣服,于是和一个也想买衣服的男同事去附近的上下九路逛街。

逛街时,他买衣服的品位震惊到了我。他看中的每一件衣服,我都觉得相当难看,而我自认为好看点的,他试都不愿意试,好像这些衣服有刺似的。

最终,我有了一个感慨:难怪市场上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难看的衣服,真的有市场。

相比之下,我好很多。那时,身高1米77体重135斤左右的我,比较喜欢一个服装品牌,很修身,麻料质地,也很舒服,我买过多件。多个女同事说,你穿衣服蛮有品位。

后来,我长到150斤左右,这个牌子就穿不了了,而且它逐渐变得夸张起来,还越来越“娘”,就算我没增重,也不会选择它了。

这样描绘,显得我好像还是属于有品位的男人。但是,在我特别会打扮的漂亮前女友看来,我和那位男同事一样,也是专门买难看衣服的男人。

例如,我买过不少CAMEL(即“骆驼”品牌)的衣服,而她认为,我这种身形,穿上去一点都不好看。她建议我走英伦风,给我买过不少这类衣服,我穿上去,和那位男同事一样,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很抗拒。

她还发现,我买的衣服,除了黑白色的,其他多是土色的。她强烈建议我买饱和色的,但直到和她分手后,我才开始主动买饱和色的衣服,的确感觉好很多。

和她在一起有几年,这几年中,若走在街上,我们外在形象的对比,绝对应了最近流行的一个论调:中国男人不配中国女人。

我反对这个论调,正好相反:中国男人,其实是中国女人的绝配。

中国男人不配中国女人,这个论调喧嚣一时,涉及几个方面:

一、穿着上不配。中国女人,会把自己打扮得精致漂亮,中国男人,则很随意,而且难看。

二、气质上不配。中国女人很有美女范儿,至少很有女人范儿,而中国男人,则严重缺乏雄赳赳气昂昂的雄性感,多像岳敏君画作中的男人,一个个软塌塌的,似乎没有阳刚之气把自己的身体撑起来。

三、卫生上不配。女人精心捯饬自己,而中国男性卫生欠佳,身上常有难闻的味儿,头发不打理,牙齿脏脏的,好像一个星期都不刷牙似的……

四、不绅士。这主要体现在对女性的不够尊重上,不像欧美男士,对女性有各种礼仪上的尊重。

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不锻炼等。

乍一看,真是这么回事,但如果深入了解,就会知道,中国男人和中国女人是如何丝丝入扣地绝配着的。

先说说外貌上的绝配。

很有意思的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听过很多漂亮女性说:我不在乎男人的外貌。特别是,不少美女,似乎有把男友或丈夫朝难看方向养的倾向。她们说起伴侣的“丑”来,津津有味。

相应地,我见过一些很帅的中国男人,他们找的恋人,多是相貌上远不如自己的。

好像是,在中国,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事,很常见,帅哥美女的搭配,生活中远不如影视中那么常见。

这源自一个很简单的心理:相貌自恋。即,一个人长得很好看,且这种好看成了他的自我价值感中超重要甚至核心部分的话,那么,他就不愿身边人也是美貌的,而是相貌远不如自己的,那样一来,他的美貌被衬托得更好。

甚至,假若一个人对自己相貌很自恋的话,他们会非常讨厌同样有相貌自恋的人。见到这样的人,他们会恨不得上去揍对方一顿。

恋爱中,追求自我圆满的动力,远胜于所谓的门当户对,甚至幸福快乐。所以,有相貌自恋的帅哥美女,他们反而对恋人的美貌没有了执着,他们要的,是自己身上所欠缺的部分。

中国女人,最缺什么?答案是,安全感!

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无论她外在看上去如何如何,都难以避免内在的安全感的匮乏。中国男人的种种经典表现,其实都是围绕着女性的安全感来设计的。

这就是我会说中国男人与中国女人绝配的关键所在。

很多女人对我说过,她们之所以会选择一个男人做男朋友或丈夫,特别是结婚对象,是因为,这个男人让她有一种安全感。

并且,多人都使用过这样一句来表达其感觉:他们的人生,一眼可以看到尽头。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以说,这该是一个多么乏味的男人啊,而为什么,这反而成为这些女人选择他们做伴侣的关键原因呢?

因为,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渴望控制周围的一切,特别是自己的生活,如果找一个精彩的男人,那么,你就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无法预料不管看上去多美好多精彩,都是对你的控制感的挑战。

譬如,一位条件极好的女子,选择了一个简单可控制的男人做丈夫,离婚后,她选择了一个很精彩的男人,谈了一段时间恋爱。这份爱情很饱满,充满深情和丰富的刺激。但最后,她坚决离开了。她说:“我常觉得,我完全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这不是全部原因,但至少是一个关键原因。

安全感,是探索精神的基石。你观察幼儿,就会发现,他们很容易有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妈妈在身边时,他们劲头十足四处探索,而一旦妈妈不见了,他们立即会号啕大哭,转而去找妈妈。

因为一直以来的重男轻女的传统,中国女性,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必须保证一个“妈妈”长时间在自己身边,这常是她们生命的第一诉求。

我有一篇文章《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在网上流传很广,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很难逃出这一模式。

由此,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他的雄性不是第一位的,他的母性更重要,能否提供浪漫的爱不重要,能否提供安全感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我们会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个中国男人的优点:稳重老实可靠……

我就是这样一个男人,脸上都像写着“稳重可靠”这几个字似的。每次恋爱,我见到女友的亲朋好友时,他们都会对我交口称赞,都觉得这个女孩找到了一个可托付终身的人。

不过必须得说,这是我很不喜欢自己的地方,我希望自己能活得精彩,最终脸上的这种味道能消散。

理解了中国女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你就会明白,中国男人的种种表现,多是围绕着这一点来构建的。

首先,他性情上得是可靠的,性情温和的母性特质的重要性,胜过了积极进取的雄性特质。

其次,他构建社会经济地位的能力,以及愿意为女人花钱的动力,远胜于将自己捯饬得性感迷人。

法国哲学家波伏娃写过巨著《第二性》。顾名思义,这个书名的意思是,男人是第一性,而女人是第二性,男人没有女人,也可以思考和定义其自身,而女人的存在,却取决于男人如何定义。

用英文来说,男人是The One(主体),女人则是The Other(他者)。

他者即地狱。波伏娃的毕生情人萨特如是说。他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是主体,而是成了围绕着他人来转的他者,那他就是身处地狱中的。

欧美社会,可能是这种格局:男人是The One,女人是The Other。但中国社会,在我看来,男人和女人,都是The Other,他们都不是自身,都被设计成围绕着别人转的“他者”。

中国网络中,流传着各种关于女人如何选择男人的段子,这些段子,可以概括到我一位女性来访者的想象中。这位女性,自身精彩无比,却找了一个很闷的经典中国男人做老公。你看,又是一个绝配。

但她的幻想是,找一个像王子般的男人,这个男人很有地位,很有钱,很男人,又愿意为自己做一切,包括做饭扫地。并且,让她一项项选择的话,她发现,做饭扫地的事,比男人不男人,重要多了。所以,她找的,真不是雄性的The One,而是一个缺乏自我的The Other。

当一个女性,认为其幸福取决于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时,这意味着,她自己是“他者”,她必将身处于地狱中。同时,她不可避免地想把伴侣弄成一个围着自己转的“他者”,也将伴侣拉到地狱中。

中国男人为中国女人的绝配,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愿我们,无论男女,都能活出自己。

1、中小学校,几乎就是一个一个的江湖,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无政府社会。

2、在无政府社会中,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三句话:结交权势,不畏强敌,保全自己。

3、文明人用沟通解决问题,野蛮人用拳头解决问题。文明与野蛮,市场与政府的分界,也就在于此。

那些将文明与野蛮区别开来的东西,每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亲自学习一遍。——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布老师,最近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发生的欺凌事件,大家都众说纷纭,有的支持孩子妈妈,有的说孩子妈妈过度保护孩子,有时候我们家孩子在学校也或多或少会被别的孩子欺负,请问布老师在这件事情上该怎么处理?

你好!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讲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伟大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大师米塞斯说过一句话:“那些将文明与野蛮区别开来的东西,每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亲自学习一遍。(《理论与历史,英文版第293页》)”什么意思呢?越是低龄的孩子,他身上凶狠的动物性就是越明显。而越是成年人,则更多地表现出温顺的社会性。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野蛮的,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重新学习文明社会的规则。

现在的人,圣母心比较严重,对中小学总是存在温情脉脉的幻想,总是把学校想象成“育人才、学知识”的场所。实际上中小学校,几乎就是一个一个的江湖。因为这些学校每个班人数太多,根本管不过来,而且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学校几乎不可能对学生采取什么有效的管理措施。这些学校,在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无政府社会。

在无政府社会中,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三句话:结交权势,不畏强敌,保全自己。在中小学生的无政府社会中,权势首先就是老师和学校。但是老师和学校就像国家的法制机器,虽然有用,但是反应慢,程序繁琐,还容易被坏人利用。怎么办?需要和本班级和班级以外的势力搞好关系,让别人知道你是不好惹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策略。

在学校这个江湖中,人与人的斗争无处不在。所以聪明的学生,永远不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太差,需要有一些盟友。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过的经济学书籍,讲过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罪犯,也要讲成本收益的。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他是不会去做的。所以如果你人缘太差,就有可能被列为“可以欺负的人”,人人都可以来踩一脚。这个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被列为“可以欺负的人”,那么打算欺负你的人也并不会一下子扑上来,而是先默默观察你,注视你。最初的冲突来自于眼光的冲突,语言的挑衅,然后才是肢体的冲突。那些对于眼光的冲突,语言的挑衅的躲避,通常会被认为是胆怯、懦弱,而后冲突可能会升级。很多人就是在这一刻怂了。所以此刻心理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

根据美国权威教育机构的定义,“bullying(欺凌)”首先是语言上的,才是肢体上的。所以在发生肢体冲突之前,在语言中并不要示弱,当然也不要煽风点火,而是要以坚定的态度压制对方的挑衅,同时向权威及自己的盟友报告相关情况。实际上欺凌的重点不在于暴力本身,而在于暴力带来的恐吓效果。而恐吓也只有在被害人封闭自己的时候才有效。

总结以上的观点:

1、学校是个江湖,欺凌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不要鸵鸟,不要惊讶,而是把它当成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2、与学校权威和校内外势力搞好关系。人缘太差的话,可能会被列为欺凌对象。

3、一旦发生眼光冲突或语言挑衅,不要慌,告诉你周围的人,你可能会遇到事情。

4、如果被暴力恐吓,要告诉更多人,不要当作秘密自己藏起来。

这样一套法则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最后的肢体冲突。因为就像国家之间一样,战争往往并不是目的,而是政治斡旋失败后的产物。最近一些网络文章的观点往往集中在“产生了肢体冲突怎么办”,而不是“如何避免肢体冲突产生”。实际上后者在实践中重要得多。诸子百家之中,有一个“兵家”。孙子主张“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同样的战略思想。

发生了校园欺凌案,其实不必大惊小怪。因为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好地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所以适当地参与学校的复杂人际关系,帮派政治斗争,让他们从小熟悉政治斗争场景,熟练运用政治斗争工具,对孩子走上社会,也是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让孩子从小适应社会,而不是躲在温室里远离社会。

当然了,谁也不能完全消灭社会上的政治斗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政治,也就有欺凌。因为人类尚未进化完全,总是崇拜政府,想要利用政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达到目的。所以让所有的人类进行合作,让政治减弱到最小的程度,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文明人用沟通解决问题,野蛮人用拳头解决问题。文明与野蛮,市场与政府的分界,也就在于此。

以下为演讲稿全文

我不想说什么。我之所以还在写,正是由于懒得说话。因为平时很少说话,很少交流,就把平时想到的写下来。

中国人缺了什么?我想说两点:一是缺少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加缺少社会对我们的保障。

我不太能够分得清楚究竟是前种“缺少”还是后一种“缺少”,导致中国人目前的焦灼、烦燥和郁闷。

一、社会缺少对我们的保障

一个中国人几乎从一降生就开始有所感触:缺少安全感。比如奶粉质量有问题,玩具、家具装修质量也有问题。

一到孩子上托儿所的年龄,家长的烦恼就开始出现,进较好的托儿所得找关系,上小学也是这样,上不了好的小学,似乎就进不了好的中学和大学。遵循这一逻辑,西方某些著名人物可能都不会成为他们后来成为的那种人,因为他们上的托儿所、小学、中学、高中都相当一般,甚至大学里的成绩也不是名列前茅。

大学毕业之后,就业成为一个问题。再接着是高房价,还有交通、空气质量、饮水质量等。当我们说这些单靠监管解决不了的时候,更深层的问题是生产粮食蔬菜和水果的土地也有了问题。既然中国人也只能活到这个份上,那就不用管这些,爱怎样就怎样,也得吃喝,也得呼吸,也得活着。

当然,别有什么病,生病更可怕。我活到这么大年纪,很少上医院,到45岁的时候去过几次,北京的几所大医院相当令人震撼,好的医院整个感觉像接踵摩肩的超市,每个窗口都要排队。任何医院的一名医生我估计一天恐怕要接待50位左右的门诊患者,有时候可能更多,如果你正好是后面的几位,他不希望五分钟内把你打发掉就是一件奇怪的事。

我经常碰到的情况是患者坐下之后,医生问你哪不舒服,有什么感觉,最后问你想吃什么药,排了一上午,可能五六分钟就看完病,拿着药单,所取出的药和之前几次可能都差不多,关键在于你还不知道这个药的品质。

二、社会缺少对我们的要求

当然,我们本身也缺少,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对于他的公民的一些要求。曾有过相关报道,一个孩子在埃及的古墓乱刻乱画,那是在埃及,是在人家古文明的建筑上,不是咱们自己家里。在长城上,反正那么多人留了,找个地方插空再留一个也就没什么。

中国人可能缺少这方面的教育,这是什么原因?似乎是由于社会本身应该给予人们的保障那么少,社会有时也不太好意思对自己的公民提出过多的要求,社会不提,学校不提,家长对孩子也不提,最终导致孩子们不明白现代中国人应该是怎样的。

  • 1. 中国人缺少对公共道德的遵守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并不是很好。

我第一次出访法国,不知道法国公交车的规定,他们一律后门上车,前门下车,我看前门开着,就从前门上了,不是挤车挤惯了,只是想早点上车就可以早点开车,可那法国司机对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训斥了半天。我不太清楚他用法语说了什么,陪同我们的是法国外交部人员,他与司机说了几句话,司机顿时对我客气了。

下车之后外交人员告诉我,他对司机说我是日本人。法国人不喜欢中国人,因为太不懂规矩,如果说是日本人,法国人就会以为是初犯。我的自尊心受到非常大的伤害。

有一次,乘车到巴黎郊区一个乡村旅社住宿,当天刮风下雨,山路也很窄,我坐在司机旁,前面车上有两个法国女孩子脸朝后望着我笑,他们可能很少看到中国人。当时有客人在等着我们,心里很着急,车又开不快,前面有车又不能超过去,心想真倒霉,要是我们的车在前面就好了。后来有一段路够宽,前面的车停下来,开车的那位父亲下了车,我们车上负责开车的法国外交部人员也下了车,两人在那说了半天,我心想,还跟人家说什么,赶快把车开过去就是了。

那位父亲对他说,一路上都是他的车在前边,这不太公平,现在请我们开到前边去,外交部的小伙子说,我们马上就要到住的地方,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吧。那位父亲接着说了一句话,还是希望我们开到前边去,车上坐着他的两个女儿,他不能让女儿认为不让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恐怕中国人就缺这一点,我不太知道这是由于什么样的文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直抵人心,而且成为一种不可度量的似乎先天具有的遵守。

我们经常讲外国人等红灯过路的事,虽然路上没有行车,依然会等到绿灯再过。我一般要求自己不闯红灯,特殊情况下人行道虽然是红灯,但路上没有车辆,也经常闯红灯。我最初坚持一个人站在那,等红灯变成绿灯再走,尽管左右两边没有车,但最后发现就我一个人在那儿,别人看着我,觉得好奇怪,然后也就变得有时闯红灯了。

我看到的一篇文章就谈到,中国人和外国朋友在那里等绿灯,虽然路上没有车,但外国朋友说或许在对面的几层楼上正有孩子们看着,他们是那么在意孩子们看到了会怎么样。

改革开放有一个好处,中国人出去后不但看到外国怎么样,还了解到外国人怎么生活。比如,到海边游玩捕捉沙滩上的螃蟹,包括海螺,外国有相关规定,如果从沙滩挖出来的螃蟹或者海螺不够尺寸,不可以放在自己的小篮子,否则就是违法。

有心细的中国人特意带了一把尺子,测量之后发现有些海螺确实比法律要求的尺寸小一些,但已经挖出来,就去问巡逻员,这个海螺差一点就够尺寸,可不可以?后来收到罚单,还收到法庭传票,他觉得很委屈,并告诉人家说带了尺子,对方回复是既然带了尺子,它不符合尺寸,为什么不当即埋下去?

中国人可能觉得老外们生活太矫情,在中国确实做不到,他们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使旁边没有人,钓到的鱼不符合尺寸也要抛回水里,因为如果回到家偶然被邻居发现,会把你视为一个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

中国的淡水蟹被引进德国,但德国人不是很喜欢吃,导致泛滥涌上公路。这对中国人来说肯定是件好事,但外国人骑自行车到这里都停下,汽车也停下,没人会觉得这是我们不喜欢的,就像看到甲壳虫一样,可以用车轮碾压过去。会有人拿出手机给有关部门打电话,让他们处理一下。

这是一种什么文化?用多长时间才会使一个国家的公民成为这样?

  • 2. 中国人缺少好人文化教育

一百多年前全世界的人口也只不过是16亿多一些,中国现在的人口几乎接近一百多年前的全世界,一百多年前的北京是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比如澳大利亚领土那么大,有那么多的资源,那么少的人口,搞什么“主义”都可以,可以搞一百年资本主义,不行再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行再搞澳大利亚式的社会主义,什么都来得及调整、转变。

而我们的优质领土很有限,适合人生存的领土事实上也不很多,像新疆一大部分是戈壁滩、沙漠,就这样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口,搞什么主义都难,从这个主义变成那个主义更难、更可怕。

西方国家有宗教,不能说中国完全没有宗教,中国有宗教但是缺乏宗教信仰。据说所知,在西方假如人们到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建城镇,除了盖好自己的房子,第一是要建学校,第二就是教堂,再接着就是图书馆,小镇都有图书馆。

今天到我们的各个城市,原来的老图书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都被出租卖服装、卖百货。新的图书馆盖得很大,按照国家要求,有多少人口就必须建一个图书馆,又不能租出去,相当一部分空闲在那,基本没有人借书。

至于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圣地香火依然非常旺,求升官,求发财,求健康,求儿女的未来,甚至也可能有人暗地里求神惩罚别人,就跟过去扎面人似的。中国人在神面前忏悔的时候多吗?我们受过忏悔文化的影响吗?进一步说,我们受过好人文化的影响吗?

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在理论上相信有好人,但在生活中除了亲人和工作单位的至交好友,每天下班是不是经常想谁在背后会做我的小动作?这种互相的揣度在一般人之间有,官场上更是如此。

另外,我们的文化和受众之间有相当奇怪的一种关系,比如我的电视剧《知青》播出后,有人说那个年代哪有好人。如果谁站在我面前这样说,我会对着他的脸吐口水,这样说的人至少表明在那个年代他就不是好人。电视剧里的女主人公是周萍,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回家探亲时男朋友在小镇旅店里等着她,而且发高烧,小店的老板和妻子对他们很好。

有一次我在外地接受采访,一位媒体的副主编对我说,看了电视剧很失望,他说一直看着,盼着,就那点满足没给他。我问什么满足呢?他说在那种情况下,周萍有可能被强奸,你怎么就不写?说实在话,我当时也想吐他一口,这还是知识分子,就盼着看这样的情节,而且认为不这样写就是不符合生活。难道生活中只要女孩子单身住在一个地方就会遭到这种情况吗?我真觉得这是生了病的中国人,而且几乎是不可救药的中国人。

为了证明生活不是这样的,我把前两天翻到的一篇文章《秋雨中的回忆》念一段给大家。

那是一段30多年前的往事,返城火车站人满为患,行礼在仓房里堆得像小山似的,火车票早已售謦。车站的墙上贴着醒目的告示:上海方向3日内的车票已经售完,旅客们请用已购好的车票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幸好站上一位值班的师傅发现了我的窘境,帮我把行李挪到了一个小屋里,雨夹着雪花绵延开来,看样子短时之内不可以停息。好心的师傅见我可怜,答应帮我照看行李,让我赶紧找家旅社休息一下。我深深鞠了一躬,谢过师傅,赶紧去找旅社。此刻,我已困倦得撑不住了。

这是别人的回忆,证明即使在文革年代,这种事情也是有的。如果这样写文章拍成电视剧,国人会说什么?真是胡编,哪有那么好的人。如果今天碰到这样一位好心的师傅,可能还会想,他要干什么?对我有什么企图?

第二天一觉醒来,已经晌午,可脑袋仍是昏沉沉的。当那位师傅得知我没能买上车票,行李没能托运,答应帮我想想办法,尽管我对他是否真能帮上忙将信将疑,但在我走投无路之际,这不失为一根救命稻草。师傅把我带到站长家,屋里一大家子人正围坐在炕上包饺子,锅里正煮着的饺子热气腾腾。站长原来是位女同志,姓徐,问清原委后,极其热情地招呼李师傅和我一起喝酒、吃饺子,顺应了一句东北老话叫“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当晚我拿到了去上海的车票,并办好了行李托运,这一切想起来我至今都会泪流满面。

生活中当然有这样的事,有这样的人,当然需要人写出来,但是它发表在一本小小的杂志,发行不过几千册,13亿国人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你们今天应该感谢我,因为我发现了这篇文章,带来了,而且读给你们听,让你们相信在从前的年代,我们中国人有好人。

今天也应该有好人,但是我们最有影响力的文艺,为什么就不表现这些?为什么总表现人和人的争斗?穿古装的斗,民国的斗,抗日时期也斗,到现在婆媳、妯娌还斗,单位斗,学校里也斗。

要知道,当写生活中的好人的时候,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什么?编剧和导演要讨论,而常常是导演说。而在创作的时候,我相信人在生活中应该像上面的师傅那样去做,也要通过电影和电视剧这种方式来表现。可导演经常会说,哥,咱别这样写,没人信的,首先自己就不信。

  • 3. 我们的文化剔除了对后人有影响的元素

最近两天我为什么说很烦呢?不断写序,给这样和那样的人,中国人终于可以都出版书了,我的知青战友们也写书,看得头都疼,没有看见眼前一亮的东西,差不多到最后一篇,我看到了《烧档案》。

一位北京知青16岁下乡,后来进入兵团通信连。那时中苏关系紧张,他们掩蔽在一个没人去过的深山里,生活了几年,平均年龄不到20岁。这肯定会使人得抑郁症,最后只剩下3个知青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住,因为一点事就吵起来,其中一个知青就动枪,并且开了枪,所幸没有死人,但是受到纪律处分。后来当要返城的时候,另一名北京知青负责为档案袋装封条,盖上单位的章,他突然发现,全班怎么就这个知青战友的档案这么厚,拆开发现都是关于当年他开那一枪的档案,差不多有七八十页,包括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同级的处理意见,批判他。

这位青年就想,他带着这么厚的档案回北京,找工作怎么办?能不能不这样?就找到连长,没想到连长也很爽快,两人就达成一致意见,把他叫到连部,关上门拿出档案说,这是怕影响你,虽然是违反纪律的,但文革已经结束,现在你要回城,请放心,当着你的面我们把它烧了。

这好不好?我们能不能那样做一点?很多人会说,你以为全中国都像他们一样了?我说的好人不是老好人,是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一下,做一点,然后对别人的命运产生一点小小影响。今天的中国人恰恰有那么多的“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为了利别人才不会拔自己的毛,这太令人沮丧。

好人文化就是说在不同的选择中,能做出这种选择而不是那样的。我又想到即使在文革年代,傅雷夫妇自杀之后,骨灰没人认领,两个儿子在国外,当时上海一位姜姓的普通女工,只不过因为读过他们的书,认为他们不可能是坏人,因为他们的书教人好,所以就去认领二人的骨灰。不认领的话,三天后就会被扬弃。

她不但认领了,藏匿起来,还多方写信,替傅雷夫妇死后的名分申辩,自己也遭到不公平对待,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才把骨灰交给傅雷的两个儿子。傅聪是音乐家,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给我一张票,听听你的演出。我经常想,这样的一个女工才叫中国人,这么帮助我们中国的一个女工,为什么就不能拍成电影?我多次跟导演说,为什么不能把这一段拍出来,而且字幕上要打出来,根据真人真事,让全世界都看看,极特殊的年代,中国人曾经是什么样的。

民盟前主席费孝通是潘光旦的学生,相差20多岁,都被打成右派,文革时潘先生在积水潭医院住院,即使住院造反派也还要敲着床,让他交代问题。他已经感到身体非常不适,让女儿偷偷接出医院回家,可他已经没有家,只不过有一个小房子,水泥地,床上还没有被褥。第二天晚上潘光旦全身痛苦,半夜里让女儿去找费孝通,费孝通住得离他不远,都在民族大学。费孝通来了之后,当时也没有夜里开门的医院,买不到药,也不能背着他上医院,他是打入名册的人。费孝通只能把70多岁的老师潘光旦搂在怀里,搂了一夜,最后潘死在费孝通怀里。

这种师生情,在那样的年代,我也经常想,要拍出电影来放给全世界看。这不是中国人的羞耻,而是中国人的光荣。

有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文明影响的中国,在特殊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能把人性和师生关系演绎到这样的程度,可以让全世界都来看。但是,又不能拍,不能表现,我们的文化把我们生活中明明发生的,对于后人有影响的元素都剔除掉,现在就剩下了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说中国人缺什么?当然也缺文化的影响。

我曾留学比利时6年,在上海工作7年,经常碰到一些同事、朋友想送孩子出国留学,我的感觉是,对留学这件事情,家长们考虑的更多的是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比如具体到哪个学校、需要多少钱。然而,我觉得,家长更应该花些时间考虑一下以下这些问题。

一、去哪儿留学?英雄难过语言关

摊开地图,顿时觉得世界好大,我好自由。那么,怎么locate到你的留学目的地呢?

以我为例,姑父早年去过法国,给小小年纪的表妹和我,带回埃菲尔铁塔的模型,于是我们对欧洲一直心向往之。多年后,表妹留法、我留比。如果小朋友的心里,也有这样的小美好,不妨帮他变成小确幸。

如果没有特别的情节、没有什么亲戚朋友要投靠,那就考虑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

总的来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大学比较多,大学层次也比较多,好学生可以去哈佛、耶鲁,差一点可以选择排名靠后一点的学校。应该说,去这些国家,保底能有个文凭出来。

在名校和奖学金之间作取舍的时候,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就是就业机会、校友圈子。

而且这些国家的大学,学习成绩和奖学金之间一般会有个很好的trade off,成绩好但去了一个相对差了一点的学校,往往可以申请到奖学金。

相比以上国家,去欧洲留学要孤注一掷的多,学校层次少,语言关难过。

欧洲的国家比较小,每个国家的大学比较少,大学的层次也比较少,一旦读不下来,往往没有什么退路可以选择。

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的大学基本都是小语种授课,尤其是本科课程。优点是学费通常比较低,以比利时为例,公立大学的学费只需50几欧元,私立大学也不过500多欧元(这几年涨也涨不多);缺点是通常没有奖学金、语言关非常难过。

  • 语言关到底有多难?

“同济大学是国内很不错的大学了,能考上同济的学生成绩都是很不错的吧,同济有些专业是跟德国的大学联合培养的,很多同济的学生去了德国,也还是读不下来。事事无绝对,但是语言绝对是一大挑战。

荷兰通常同时设置英语课程和荷兰语课程,英语课程的学费就会比较贵。那是不是读英文课程就没有语言关这一说了呢?千万不要天真。

我在比利时读荷兰语课程,我们会听到一些段子,“A和B是男女朋友,你知道么,他们为了练习荷兰语,下课了他俩都用荷兰语对话”,于是听段子的人都是一番顶礼膜拜;下课我们的对话经常是这样的,“你听懂了么?”“教授说的,我一个字也没听清楚。”

  • 英国的大学教育介于美国和欧洲之间。

我一度以为在英国留学的人,一定比我们轻松很多,毕竟英语从小就学啊。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段子在留英的人身上,一模一样的发生。某和某留英,是男女朋友,为了练习英语,下课了用英语对话……当然这都是发生在留学的前一、二年,但是不知道多少人闯不过来,多少有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即视感。

英国的大学层次没有美国那么多,但是要比一般的欧洲国家多,学费高昂,有奖学金。

二、多大出国合适?和年龄和自制力有关

和年龄和自制力有关。越小,越容易过语言关,越容易融入当地生活;自制力越差,留学越容易以失败告终。

首先,大多数家庭并非双语家庭,孩子也就不会是双母语,所以怎么算过语言关,怎么算融入当地生活,每个人的定义也不同。

我的个人建议

“ 没必要为了让孩子的语言更地道,而刻意提早出国的年龄,而应该在孩子能很好地自我管理的时候出国。不过这也因人而异,有人初中就可以把自己安排的很好,有人上了大学也还是沉迷游戏。”

注意,我没说聪明是必要条件哦!大家的智商都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差异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老师最爱说,“你们家孩子成绩不好,但是很聪明……”老师几乎会说每个孩子都聪明。

有些小朋友在国内的成绩比较差,家长经常打圆场说自己家孩子只是不喜欢中国的教育方式,所以如何如何,觉得出国留学就包治百病了。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一个同学总结的挺到位,“ 在国内能上北清复交的,在这也能毕业;在国内不行,在这依然不行。”

客观评估孩子的能力,才能保证留学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想当然只会害了孩子。

我始终觉得L就是家长错误决定的牺牲品。

我跟L同年同月同日在同一家医院出生,坐同一架飞机到同一所大学学同一个专业。起初我们都背着书包按时去上语言课,不多时日,在枯燥的学业、极度自由的环境下,L就败下阵来,整天躲在遮天蔽日、堆着垃圾的房间里,吃着罐装食物,打游戏,困了就爬到床上睡觉。

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学业毁了,也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也可以成长。2009年,比利时大赦,L拿到了身份,开始在餐馆打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一个人但凡可以独立,我觉得都可以称为成长,我以为L也就此长大了。

但前一段时间,他爸爸发了一个寻子启示,30几岁的L居然又跟家里玩失联、取消了比利时的身份、也不去餐馆工作了,我们的父母都是奔60的人了,他爸爸居然上演不远万里寻子的戏码……其实,L从未长大。

四、为什么留学?搞清目的不要跟风

很多人期望通过留学,能学习到新技能,提高自主策划能力,培养国际视野、合作意识。我不否认,留学经历让我在这些方面受益良多,但是得到这些能力,并不一定需要留学、不一定需要IB课程。

在多家外企供职过,遇到过很多出色的同事,学习能力、共情能力、沟通能力都很强,视野开阔、善于合作。S是个外在就很欧美化的女生,眼角眉梢自有一段风流态度,钢管舞、拉丁舞跳得极好,热情洋溢,生活方式与老外无异。而他们,都是地地道道本土成长起来的。

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觉得这个“方”应该是:孩子要成长为一个精神和身体都足够独立的个体,追求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的过程。

五、在国外学到了什么?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 锲而不舍地争取,有理有据地做事。

因为语言比较差,我大一挂科有点多,大二需要重修,重修科目和二年级需要学习的科目,总学分是69分,而每年可以修选的总学分上限是66学分。

这3学分,意味着我将需要用额外的一年来补齐,我将无法按时毕业。

心存不甘的我,给院办秘书写邮件,要求在选课系统里为我开放上限。第一次,秘书拒绝了我,理由是一个外国学生,语言不好,还是慢慢学的好。不肯放弃的我,再给总秘书写邮件,我表示我语言在进步,我有能力多修3学分,差的只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次总秘书答应了我的请求,回复我说“给你机会,自己把握。”虽然只是两封邮件,但是对于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外国小孩儿,跟秘书理论,还是挺有想法的。

我也当真没有浪费机会,顺利修完69学分、按时毕业,要知道大一大二的淘汰率可是50%啊。这感觉好像有砖房子的小猪,面对大灰狼,屹立不倒。

  • 终生学习,不断挑战自己。

我觉得朋友Z是追求卓越的代表,她是英语专业出身,在比利时读的英文教育学硕士,回国后在国际学校当老师。

她的英语真的非常棒,她的英文写作,称得上妙笔生花。前年她又申请到美国的教育学博士,顺带陪儿子读高中,前几天她发了个朋友圈说: “感觉英文一直在进步,很开心;现在可以教本科生了,感觉很棒;从现在开始,每天早起半小时,开始正式的口语演讲能力练习。” 真正的学海无涯。

我没Z那么专,但我也喜欢从各个方面挑战自己。画画出过商稿,文章上过官媒、拿过稿费,笔译时有邀约;每样事情我都能得到钱,但做每件事情都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每个方面都能达到赚钱的水准。

  • 做个有趣的人,常说interesting。

有一天跟同事闲聊,我说:“金融finance的很多部门function都有所经历、有所了解,比如accounting(会计),controlling(财务控制),auditing(审计)……,唯独对税务知之甚少,真想有机会去税务部门学习一下,哪怕一个月也好。”

同事很不屑的回我一句:“不还就是几张表格,每个月编一编,也没有什么。”可我不这么觉得,有机会可以跟税务局的老师们过招学习一下,还是很带劲的事情的。找到每件事情的兴趣点,才是学习的原动力。

  • 家庭观念

无论在社会上扮演怎样的角色,每个人都该有足够的时间回归家庭。总有人说忙,那你忙的过CEO?上大学的时候,每周去一户比利时家庭打工,帮他们打扫卫生。这家的男主人曾经是Hertz的board member, 后来是Ford Belgium的CEO。这位精英人士的周末是这样的:

穿着t-shirt、短裤,带着墨镜,在家后院剪草;拎个桶和马桶刷,楼上楼下的刷马桶;一张账单一张账单的付水电煤;爬到儿子的楼梯床上给孩子换被单;陪儿子学开车;预定家庭出游产品,连儿子的女朋友都要带着(现在已经是儿媳妇了);听着老婆对他忽来喝去,“嘿,那个还没弄好……”

一个满满都是爱的家,这位CEO提到他的妻子,他说,“没有Isa,不知道我现在什么样?交往前,我的成绩很一般,交往后,我拿highest distinction(最高荣誉学生)。”

我一直对自己说,我有幸福的能力,也许源于此。

留学很美,但不是人人合适;找到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案,首先要对孩子有个客观的评价。

------------------

作者:米老鼠,留学比利时6年;公众号“爸爸真棒”(ID: babazhenbang ):清华爸+复旦妈的原创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