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上空,游荡着一个幽灵。这个幽灵的名字叫做不满。 这个幽灵缠绕着每一个它能够遇到的人,它使一个人的很多方面都沾染上不满的味道:面容、皮肤、身材,学历、知识、性格,财富、地位、声誉、环境,等等。当一个这样的人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发现他已经被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打垮了。 人的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者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或者同类的争斗,而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战士、枪支、弹药甚至战术,都是这个人自己提供的,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支撑下去。

 人天生是对自己满意的。看看婴儿,他们那种安详、沉稳的神态,就是自我满足到了极致的表现。他们也有资格对自己满意:作为造物主最杰出的产品,对自己不满意实在是对造物主的不敬。 重新观察孩子学步,会发现他们永远都是先扶着墙、椅子或者大人站稳,然后才向前迈步的。在开始的时候,那一步迈出与其说是为了走稳,还不如说是为了摔倒,摔倒得干脆而壮烈。他们决不会因为摔倒而对自己不满。他们会继续找一个人或者物体扶着,仍然是先站稳,再迈步,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再一次又一次地站稳,直到不再那么容易摔倒为止。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未站稳过的孩子,他以后会慢慢学会走路。幸好老天没有在婴儿心中事先植入对自己的攻击,所以他们尽可以不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责。

但是,遗憾的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成人们都学会了因为自己的哪怕些微的不足而折腾自己。在这样的折腾之下,站稳都成了问题,所以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慌乱、浮躁和猥琐。 对自己不满意的人,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人,想让自己脱胎换骨的人,都是把别人或者环境对自己的不满植入了内心。外界的要求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外界的攻击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

抛开专业的分类不谈,人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出门之前先把自己在心理上“暴揍”一顿,然后垂头丧气、一脸不是有病就是有罪的征象;如果这样的人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几乎能感到他们是拿着刀子逼着医生把他们从里到外都拆开换上新的。医生当然不会这样做。医生感兴趣的是,他们是怎样变得对自己如此苛刻的?

第二种人,是出门之前对着镜子把自己猛吹一顿的人。李敖名言:我如果想要找一个自己佩服的人,我就照镜子。看来他是这一类人的典型。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会不会把自己吹得出门之前就发疯了?当然不会,那些出门前和出门后疯了的人,恰恰是那种在出门前“揍”自己的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被吹疯的人,只有自我攻击才会让人发疯。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一句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的名言。误解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大家都要在别人取得成绩后背诵这句话作为告诫。领导对下级如此,老师对学生如此,父母对孩子也是如此,好像不这样说就对不起别人似的。很多人对赞美别人吝啬,意识层面的目的是害怕别人变得骄傲了然后落后了,潜意识层面呢,则可能是别人的成功引发了自己的焦虑,所以才那么小气。

曾经问过很多人:别人赞美你,你会变得骄傲吗?几乎没有人点头说是。其实,自己对自己的接纳和赞美,也不会真正导致自满和退步。这种自我赞美和接纳,是对老天造物的认可,是对父母的基因与养育的敬重,是对一切跟自己有关的人的肯定,也是送给所有关爱自己的人的最好的礼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方式,会比对自己不满的方式,更加具有“反社会”、“反亲友”的特征了。 

变得更好的理想本身无可厚非,但需要记住,我们必须基本上认为自己是好的,然后才可以变得更好。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对自己缺乏基本的满意,那么变得更好的愿望本身,就应该算是我们所有的不好中间的最坏的一种。如果一定要对什么东西不满,那就应该是对对自己不满本身的不满。

芬兰这个国家本来在我心目中存在感一直很低,但前段时间它突然在我的朋友圈开始小范围刷屏:芬兰教育为什么全球第一、芬兰教育领先世界的秘密,诸如此类的标题。我一开始还半信半疑,以为这是中文互联网强行打造出来的神(yao)话(yan),于是在谷歌用英文搜了搜芬兰教育,没想到弹出来的第一个联想就是 best in the world.

补了几篇资料,才算了解了芬兰教育牛逼在哪:芬兰学生在 PISA(国际学生能力测试)排行榜上长期名列前茅,但与此同时,他们 7 岁才入学,功课负担几乎全球最轻,几乎没有私立学校,也没有什么天才班,更没有高风险的全国统一标准化测试。

这让我想到学生时代的学神朋友,跟我们一起追星一起煲剧一起搞各种课余活动,同时还不耽误回回考状元。

那么,芬兰到底是怎么批量炮制“学神”的呢?

F小姐

于广州

前段时间芬兰教育在中文社交媒体上火了,但源头其实是则不实消息——一篇外媒旧闻被中文媒体解读成“芬兰即将废除学科教育”,并当成新闻传播开来。

实际上,华盛顿邮报早前曾发文解读过芬兰 2016 年颁布的教育改革纲领。说废除学科有些言过其实,但芬兰教育改革的确是朝着通识化和场景教学两大方向迈进。这意味着芬兰更希望鼓励孩子们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对知识融会贯通、享受寓教于乐的轻松愉快的学校课程。

这无疑为芬兰教育的先锋性又增添了一个事例。但事实上,教育界人士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毕竟,北欧国家的富裕程度和文教水平早已蜚声世界。值得探讨的是,其他国家能不能从这个案例里取取经呢?芬兰的成功,到底是依托于北欧社会种种特殊的先天因素、还是凭借着一套具有普世推广价值的方法论?

孩子不必“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父母们大多相信教育就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从起跑线开始就不能放松竞争。于是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被送进各种各样的早教班,背古诗、学英语、练珠算……

反观芬兰,早教开始的年龄很晚,禁止向七岁以前的学生传授任何具体的知识。比较权威的科研结论证实,七岁之前学习科学和语言知识对孩子成长可能弊大于利。

对孩子来说,比起掌握大量知识,更重要的其实是整个青春期内人格与价值观的构建、以及对自身兴趣和外部世界的挖掘和探索。芬兰人把繁重的学习任务押在高等教育阶段,笃信只有在小孩的阶段玩得好,成人之后才能学得好。

引用芬兰一位教育中心负责人马琼涅米的话,七岁以前的孩子应该是多参加体育活动还有多玩,要在玩耍中释放孩童独特的创造力才好。

这两个基本要求不仅适用于七岁以前的芬兰孩童,也贯穿芬兰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芬兰的学校里一般每小时会有 15 分钟的休息时间,强制学生在户外玩耍,每天在户外的体育活动时间为 90 分钟以上,冬天也不例外。

这一套要是放在美国,大概会有父母认为有害健康并投诉学校照看不力。但是心大的芬兰人有一句古谚,没有冷得不能出门的天气,只有没穿够的衣服。大口地呼吸芬兰新鲜少污染的冷空气,也被认为是有助于体魄和智力发育。

除了体育活动和创造性游戏,芬兰幼儿教育还包括一些常识:基础社交习惯和礼仪、穿衣打扮指南、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并建立友谊。著有畅销书《芬兰的一课》的教育学家帕斯·萨尔伯格总结道: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小孩子始终身心愉快,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人,二是渐渐让他们拥有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健全社会人格。

没有高科技,也没有标准化测试

尽管芬兰在科技领域颇有盛名,教育理念也被公认领先世界,但在芬兰的课堂里你反而找不到那些时髦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甚至找不到一台电脑或者其他花哨的智能设备。芬兰人似乎相信对学生的输入量愈少愈好,学生极为有限的注意力与其浪费在电脑输出的模拟信号上,不如交给面对面的老师。

2011年,一位老师在指导七年级的学生。 摄:Erin Richards / MCT

在很多国家,要判断教育资源投入是否得当,除了看教学设备有多先进,就是看学生的成绩了。中国最常见的是选拔性考试,这点相信大家都体验过。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广泛采用的则是标准化测试——让全体样本的考生成绩呈现钟形曲线的正态分布,从而判断平均水平,淘汰末尾排位。

可是,真实世界的能力禀赋分布哪里会恰好是正态分布呢?更何况,很多软性的素质和实力根本没法用客观考试来衡量。在芬兰人看来,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准备好面对真实世界的需求,而不是让他们解决掉一张又一张的答卷。

芬兰学生在 18 岁之前都不会经历强制参加的考试,而同龄的美国学生已经经历了 10 次大考(并不比中国轻松)。但与此同时,芬兰的高中毕业率在 2011 年已经高达 96%,美国的高中毕业率在去年创下历史新高,但也只是 81% 而已。

此外,芬兰也不存在以学校水平比拼排名为目的的统一测试,最多只会随机抽取一小部分学生参加的标准化测试,以供教育学者掌握全国学生的大体平均水平。

教师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教育终归需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程度,在芬兰,这个任务就交到了第一线老师的手里,就像足球教练可以在训练中天天观察球员的状态一样。

有的老师就发明了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学生每天要写自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遇到的挫折,反省以及成长;学生之间也要互相评价,并从中学会以积极地心态帮助他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评价的目的不是排名,而是让老师结合课堂表现,来充分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并且依此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芬兰之所以放心对老师赋予这样的重托,是因为芬兰教师群体的确足够优秀、配得上这份信任。

在欧美国家,有大量诸如美丽坚教育者、欧洲教育在线之类的野鸡培训机构,可以让人短期速成教师资格。在美国甚至还有中学老师只经过暑假六七周的师范课程培训就被匆匆拉到教学第一线。

反观芬兰,则是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个普通老师要经过五到十年的系统培养,从心理学、神经医学到幼教无所不通。芬兰中小学教师必须首先拿到教育学硕士学位,而全国只有八所精英大学开设了教育学硕士点,一般只有全校前 10% 的优秀学生够格报读师范课程。而这种培训并不是离开学校后就终止的,即使师范生已经当上了老师,仍然有机会接受各种各样的职业辅导。

这样严苛的培养和挑选流程,在中国人看来,大概就像长达八年的临床医学专业一样。而在芬兰,教师确实和医生一样,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就像上手术台的医生不能被领导打断,在课堂里,老师就是最高权威。

来源:hechingerreport.org

此外,芬兰也连续十多年来被评为教师薪资效率最高的国家,这意味着单位薪资对应了恰到好处的课堂规模,因此保证了较高的教学水平。

在芬兰,一位老师平均只带 12 名学生。小班教学配上优秀的师资使得老师对课堂氛围有着很强的掌控力,师生和同侪之间充满尊重、互相鼓励,不像有些地方的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得像军营,又或是被嫉妒或者恶性竞争的风气毒害了学习氛围。

源于“平等”的芬兰教育能否推广?

芬兰前教育部长克里斯塔·吉鲁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对教育有信心,因为我们相信所有学校都是平等的。我们从不挑学校,因为我们不需要考虑住在哪里才能上到一个好学校。

这段话大概会让许多为学区房、国际学校、重点中学而奋斗的中国父母心酸不已,而这也恰恰是很多专家认为芬兰模式在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原因之一。芬兰教育的成功,本质上与平等公平的社会氛围脱不开干系。如果简单模仿,很可能出现“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尴尬。

在贫富悬殊差距较大的国家,推行芬兰模式是不现实的。比如美国学者就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对于家庭贫困、自律性较差的孩子来说,也许只能用强硬的管理和题海训练来约束他们的纪律操守。他们想要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就必须先从已有的教育规则里挤进上游。这也不是孤例,在英国,平民阶级通过文法学校拼进名校的途径也是十分常见。

况且,学校教育无非是用以弥补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帮助阶层向上流动。但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让小孩受教育的意愿也明显较低,这是在全球都普遍出现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再怎么改革也很难,还是要推行社会公平和福利先打打基础。

此外,文化多元性较高的国家也很难推行芬兰模式。像美国、印度这些国家尤其典型,幅员辽阔,又承载着很多种族、信仰、文化和语言。种族之间的冲突张力可以在宏观层面影响教育政策和公平性,也在微观层面影响着教室里不同族裔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文化高度同质化的芬兰社会不必面对的挑战。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没有生在芬兰就前途一片灰暗。世界上经常被拿来当做教育成功典范的四个国家,除了芬兰,还有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后两个刚好与中国相仿,是儒家文化圈的国度。可见教育的成功并不是只有一种准则,条条大路可通罗马。

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大概自科举肇始就一直存在了,近年来随着留学热潮席卷全社会,高考考生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国民对中外教育体系的差异也开始感兴趣。今天我们讨论芬兰教育系统,并不是奢望能推动制度的改革,但是如果能在观念上带来启发,我们离所追求的“教育”便又近了一步。

一位孩子的妈妈

尹老师:

您好。

我的孩子今年8岁,是个女孩,上二年级,在班里表现优秀。但是我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孩子非常多愁善感。她总是不定期地问我,有一天她长大了,妈妈老了怎么办?说到这个问题时,她总是很伤心,有时还强忍眼泪,努力隐藏着不让我看出来。我知道,她这样说,不光是怕我老了,更是怕我将来死了。每当看到这么点大的孩子心事这么重,我也感到很伤感,眼眶发热,结果昨天没忍住,也哭了起来。孩子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伤心得要命。

尹老师,是我的孩子太多愁善感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孩子提多了,也引起我的恐惧,搞得我现在也特别惧怕她问这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办呢?希望尹老师能给予建议,谢谢!

尹建莉

这位妈妈:

你好。

我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一个人知道死亡这回事时,他就被逐出了伊甸园”。我曾听一位同事说她儿子在6岁的某一天,突然莫名其妙大哭起来,问怎么了,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稍待平息后才说出一句:“我以后也得死!”这在成人看来像个笑话,但孩子当时的恐惧和忧伤却是极为真实的。

“贪生怕死”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得以有序发展的最根本约束力,几乎没有人能绕得开这个规则,恐惧肉体死亡是所有生命的本能反应。不仅怕自己死,也怕失去身边的亲人,对亲人的感情越深、依恋越重,对死亡的恐惧就越重。

我女儿在小时候也像你的孩子一样,害怕我老了,当然更怕我死了,她会时不时地缠绵在我身上说:“妈妈,我不让你老,你永远都要年轻!”我在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时,也像你一样内心一片柔情又有淡淡的忧伤。我本能地采用缓兵之计来回答女儿,感觉效果还不错。

我这样说:“妈妈现在这么年轻,离老还很远,我要活很久呢。科学越来越发达,医学越来越发达,你看现在的人越来越长寿,到妈妈老了,人们更长寿,每个人可能都能活好几百岁,说不定腻歪得都不想活着,盼着死呢。”

孩子是不会考量我话中的细节的,她相信这些话,再加上她看妈妈说这话时表情轻松、态度坦荡、情绪愉快,也会受到感染,所以瞬间就能释然不少。到我女儿长大些后,她当然知道我为什么那样说,但她对生死之事已有了相当的经验,就不会太纠结了。同时,她对妈妈的依恋也越来越弱,小时候觉得一天都离不开妈妈,晚上睡觉更要和妈妈在一起,她甚至很搞笑地计划过,待她结婚了,买个大房子,她和我睡一间屋,她爸爸和她丈夫睡一间屋。但母爱注定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当她真正长大了,自然会逐渐在空间上和妈妈保持距离。

我说这些,是想给你一些借鉴。第一,不必在这个事上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生老病死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哲学家的思考难道不都源起于此吗?所以我们怎么能用自己的有限认识去开导孩子呢?做不到的,那就不讲。第二,采用缓兵之计较好,一方面把一个当下棘手的问题推到遥远,缓解了孩子眼前的困惑;另一方面有些问题当下确实是没有答案的,即使有,孩子也理解不了,那就交给时间,让孩子自己慢慢学着去理解好了。第三,自己态度要平和、轻松。如果你都释然不了,怎么可能让孩子释然呢?你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当孩子为你会“老去”担心时,你居然没忍住也哭了起来,这就加深了她的恐惧和忧伤。

你的孩子很优秀,很懂事,只要她心态阳光、心理健康,这些无解的问题会慢慢地自然消化的,不用担心。哪天她又提起来,继续采用缓兵之计或转移她注意力就是了。你自己也要注意不去想这类无意义的问题,既然无解,为什么要让它们扰乱自己的心绪?

正因为有死亡在前方等待,它时刻提醒我们,用心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享受每一餐饭、每一本书、每一份工作、每一次旅行,依恋亲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是好好珍爱当下的生活。我们迟早会死去很久,趁我们还活着,好好地做自己,好好享受生活吧。

祝福你。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眼神暗淡,精神颓废,丝毫看不出这个年龄应有的活泼与生机。是什么让她变成现在这副死气沉沉的模样呢?小女孩说,在她5岁时她妈妈说的一句话改变了她。

那时她特别爱跳舞,也喜欢穿裙子。有一次她想让妈妈给她买一条公主裙,不料妈妈轻蔑地瞟了她一眼说:“你看你那两条粗腿,难看死了,还穿裙子?”从此以后,她就变得极度自惭形秽了。连最亲的人都如此贬低自己,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大学校园里活跃着这样一个男孩,他阳光乐观,健谈幽默,跟所有人都合得来。但他却是一个有异于常人的人——面部有一半都被深褐色的胎记所覆盖。他的一位同学实在难掩心中好奇,问他:“你好像对你的脸一点都不在乎,这是为什么?”男孩哈哈一笑,娓娓道来:“我从来不认为我的胎记是我见不得人的缺陷,相反,我为我的胎记而骄傲!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对我说,上帝很喜欢我,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就给我打上了这个印记,好让他记住我。这个印记,是上帝送给我的特别的礼物,别人是没有的哦!所以,我为我的胎记而荣。”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我多年前听到的真实故事,印象十分深刻。父母的话,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影响何其深远!它可以让身体健全的孩子心灵残缺,也可以让一个身体残缺的孩子拥有健全的心灵。

越是年幼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家长或老师的影响。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家长与老师都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他们的话当然都是对的。

例如,有个朋友说她小时候第一次见茼蒿,家长随口说句:“这个菜味重,小孩子是不爱吃的。”然后她就确信自己是不爱吃这种菜的,一直到前几年,有一次尝了一口想试试有多难吃,没想到却从此爱上了茼蒿菜。还有人因为小学音乐老师的一句评价“你根本就不是唱歌的料!”从此与唱歌绝缘。

因此,为了不因自己的无心之语而伤害到孩子,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在某些消极的话语不假思索地涌上心头,想一吐为快之前,我们有必要好好斟酌一下,如何以积极而非消极的方式来回应孩子。

当看到女儿在单脚跳、跳绳等方面没有同龄孩子那么灵活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她将来一定不是当运动员的料。但我没有把它说出口,因为我能意识到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会有多大。我当即进行了自我反驳:你这么武断的话要是被女儿听到了,会不会一下子浇灭她对运动的兴趣?你怎么能断定她将来一定成不了运动员呢?即便她真的没有运动天赋,但勤能补拙,让她爱上运动也比从此远离运动强得多啊!想开以后,我把那个念头永远抛在了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我和她爸爸经常带她做户外运动,爬山、游泳、奔跑……如今,作为小学生的女儿,不仅身体健康,还是学校运动会场上的一名小小健将呢!

某日,老公谆谆善诱地教导女儿:“你看,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就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街头流浪……”

老公这话说的,听得我心都发毛。“你说得太悲观了,”我打断他的话,解释说:“孩子天然地就是向上成长的,她从来都没想过当流浪汉,从没有过这方面的意识。但你却反复地提及,无异于是在暗示孩子朝你说的糟糕方面发展啊!”

我继续说:“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倒不如说得更积极些:‘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就能上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虽然这种话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但总比消极的说法强啊!”

“嗯!你说得对,我差点引导坏了孩子!”老公点点头,如梦方醒。

有时候,我们下意识地就把一些负面的话说出口了,却想不到听者听后会有怎样的感受。记得有一次,我要带女儿出门,天冷,需要穿外套,但女儿死活不肯。我气急败坏,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你不穿,好啊,你就冻死算了!就在这句话将要脱口而出之际,我忽然意识到:这不正是我妈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吗?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的内心有多难受!我不要我的女儿重蹈我的覆辙!想到这,我生生把那句话咽了下去,转而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我不再强求她穿外套,而是带上外套出门,当她感觉冷,想穿衣服时,再给她套上。

女儿在床上蹦跶着玩儿,一不小心背部撞到了床沿上,躺在床上哇哇哭起来。假如我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哭不哭!谁让你不小心呢?没事,妈妈给你揉揉,一会儿就不疼了啊。”孩子很可能不会如你所愿停止哭泣,反而可能哭闹得更厉害,身体反应更激烈。

如果我接着恼羞成怒:“这孩子咋这么矫情啊?真烦人!”那么孩子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可能就更大了。因为孩子被扣上了“矫情”的大帽子,她就会认为自己不好,自卑的种子由此种下。家长否认孩子的感受,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是本能地想逃避孩子的情绪给自己带来的不安感,却没想到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怎么办呢?接纳孩子的情绪感受,允许她哭。

我一边轻轻地按揉她的背部,一边轻声地说:“你的背很疼,很疼,很疼……(说了约十几次)”然后问她是怎样的疼?

她说:“像针扎一样疼。”

我一边让她仔细体会针扎的疼痛感觉,一边说:“你的背像针扎一样疼,像针扎一样疼,疼……”(十几遍)

过了一会,我问她感觉有多少针在扎?她说一根针、半根针那样。

然后她说疼痛转移了,一会左边疼,一会右边疼。我都按她说的疼痛部位一一去按揉。

她好奇地问我:“妈妈,为什么疼痛跑来跑去的?”

我笑着说:“那是疼痛精灵在调皮捣蛋呢!它们跑来跑去,好转移你的注意力啊。等它们玩够了玩累了,自然就都跑掉啦。”

我问她:“你感觉是骨头疼还是皮肤疼?”她说是皮肤疼。

我又问:“现在感觉怎么疼呢,刺疼,酸疼还是胀疼?”

她说:“是酸疼。”

于是我一遍遍地重复:“你酸疼,你酸疼……”

我问:“你给疼痛打个分吧。10分是剧痛,0分是完全不痛。你给你现在的疼痛打几分?”

她回答:“1分。”

我说:“哇,看来大部分疼痛精灵都跑走啦!还剩几个舍不得离开你,还想逗留一会呢。”

过了一小会,她坐起来,轻松地说:“不疼了!我要刷牙洗脚睡觉啦。”

我笑了:“好啊,疼痛精灵都乖乖跑掉啦!”

家长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受。其实相反,当听到这些话时,孩子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受到被理解后的释然与安宁。

孩子生病了,父母难免着急上火,频繁地问孩子喉咙痛不痛,频测体温、频触额头,担心叹气:“孩子怎么会病成这样!”“都怪我不好,没照顾好孩子!”“这孩子就是体质差!”上述表现都是在强化孩子生病的感受,给孩子传递负能量,使孩子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内心的煎熬:都是我不好,我不该生病,让爸妈不开心…… 或者认定自己天生身体不好,爱生病。结果,孩子真的体弱多病了。

我则视孩子生病这样的“坏事”为“好事”。比如,为了让孩子少受些病痛的折磨,也为了减轻由此而来的自我焦虑,我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学习科学的家庭医学保健知识与实务,这些知识储备不仅对孩子,对我以及其他家人的健康都发挥了良好作用。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除此而外,借着孩子生病的契机,我还可以锻炼她直面痛苦的坚强毅力,战胜困苦的坚定信念,了解身体机能,感受生命的神奇与美好。这不也是好事吗?

所以,在孩子生病期间,我总是微笑着面对她,妈妈的微笑给孩子莫大的力量;我倾听她的痛苦表达;我栩栩如生地给她讲关于人体的童话故事,强调她身体的免疫细胞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并如何一步步取得最后胜利。我这么讲不是空穴来风,我相信人体有自愈的功能,我相信女儿一定能好。

女儿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多了,也就认同了这一信念——我的免疫细胞无比强大,它们让我反应更敏捷,身体更健康。她越相信这点,现实就越可能朝着这方面发展。事实也的确如此,女儿很少生病,即使偶尔生病了,也能很快痊愈。

一日,女儿的姑姑把一碗切好的菠萝块给四岁多的女儿吃。我伸手到碗里要捏一块来尝,女儿急得抢过碗来,不许别人碰。

“你怎么能不给妈妈吃呢?”姑姑不满地责怪她说,“你真小气!”

“妈妈!”女儿转头盯着我,撇着小嘴,委屈地说:“我不是小气!”

我知道她不是小气的孩子。她也不是不愿意与妈妈分享。她只是担心她的菠萝块被人吃光,而自己却吃不到,因而产生了不安,本能地去护碗。

我笑着伸出手,温和地问她:“你自己决定,你愿意给妈妈几块呢?”女儿一听,把碗放回桌子上,爽快地答:“五块!”说着,依次将五个菠萝块送到我手里。我吃完后又伸手说:“宝宝,你愿意再给妈妈吃几块呀?”“三块!”我接受了她的好意,忍不住笑了起来,对姑姑说:“你看,她几乎把一多半的菠萝都让给我吃啦。你说她这叫小气吗?”姑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们太习惯于给人贴标签了。当我们看不惯某个人的行为表现时,就通过贴标签的方式直接否定那个人的全部。大人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现象也很普遍。“负面标签”是对孩子人格的否定,而人格是不能改变的,这样,孩子天生向上的积极性就被打压了,孩子发展的无限可能就被扼杀掉了。

例如:

“我的孩子太懒惰了!”

“你总是不能按我的吩咐把事情做好,简直太愚蠢了!”

“我的孩子两岁了,总是把东西拨拉到地上,无论我们怎么劝都不行,他怎么这么反抗、不听话?”

请您在给孩子下定义前,想一想,孩子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孩子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表现得懒惰吗?他有没有勤快的时候?你的论断是不是以偏概全了?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孩子只是有时做的事我们不理解,或者孩子能力有限而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但不能因此用“愚蠢”来否定孩子整个人。

想一想,是孩子反抗我们,还是我们反抗了经由孩子内在精神指引的自我成长?孩子只是在做帮助他认识世界的事情,是为了自我成长而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他不是一个反抗我们的不听话的孩子。

我们可以说,你的某个“行为”是懒惰或愚蠢的表现,但不能说你是个“懒惰”“愚蠢”的“人”……甚至,我们就不该用“懒惰”“愚蠢”这样消极的字眼。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作为家长,为了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就要努力做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坚决不说伤害孩子的话,不贴负面标签。从今天起,我们要当心去检查自己的每个“念头”,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暗示,把坏事转化为好事。你的愿有多大,实践的力量就有多大。

1
睡觉不怕吵——让孩子的生活环境更加“自然”

这些年不时地去看刚生了宝宝的亲戚、朋友或同事,发现不少人总是非常小心地呵护着婴儿的睡眠。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把电话线也拔掉了,生怕有什么动静吵醒孩子。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是错误的,可能正是给孩子将来的睡眠制造麻烦。

我很庆幸在圆圆出生前读到一本《新育儿百科全书》,这本书非常好,是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写的。当时也买了另外几本“国产”育儿书,看完后,觉得这本“进口”书的育儿观处处追求“自然”,却又科学客观,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婴儿睡眠这个事上,我当时看到的“国产”书里都讲孩子出生后,应该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这本书里却是这样写的: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短短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话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所以圆圆出生后,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电视音量平时多大还是多大。而床上这个小婴儿也确乎表现出不怕打扰的样子。她满月时在照相时的表现,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当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圆圆过满月时就从外面找个人来家里给她照相。摄影师来了,这个小婴儿正睡着。因为摄影师接下来还要到另外一家人那里拍照,不愿等,我们就决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轻摸她的脸蛋,用平常的声音喊她醒来,结果没反应。

于是把小被子揭开,一边活动她的四肢一边用稍大的声音跟她说话,她还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我把她抱起来,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她的头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连摄影师也说真是奇怪了,怎么叫不醒呢。然后我们又用手轻挠她脖子处痒痒肉,她只是头和脖子微微扭动一下,脸上还出现一个浅浅的微笑,鼻息均匀,继续她的美梦。

最后,姥姥使出绝招,拿来一块毛巾给她擦脸,又湿又凉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脸上,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

这样折腾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把她弄醒,没办法,我们只好让摄影师先到别人家照,返回来再给我们照。可摄影师走了还不到十分钟,圆圆醒来了,她先是扭动一下身体,睁开眼睛,然后小嘴一咧,哭起来,要吃奶了。我们真是又气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这件事让我们发现,孩子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我们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确实能在任何声音里睡得香甜。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她两岁左右时,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四个人,尽管其余三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好;当另外三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在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2
学习不怕吵——喧闹的校园让孩子学会集中精力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我在北京某小学看到,每天放学前的活动时间被称为“管理班”时间,这个时间原本是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可实际上它变成了自习课。每班都有一个老师管着孩子们,一旦哪个孩子说话,就要被老师大声训斥。有的班纪律不好,老师就要不停地声嘶力竭喊叫或敲击讲桌以维持“秩序”——学校里这种从早到晚求安静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从我上小学时就这样,现在似乎更变本加厉。

圆圆上小学二年级时下午开始有了自习课,老师不总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时间由班干部维护秩序。圆圆当时是班长,老师要求她管好自习课的纪律。孩子们已被管了一天了,这个时间好不容易没有老师管束,哪里肯听小班长的话,自习课总是乱哄哄的。圆圆管了这个,那个人又开始说话,尤其她自己埋下头刚写了一点作业,教室里一下就乱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来维持纪律。教室里的声音往往大得淹没她的声音,圆圆就得大声喊叫,才能重新让教室里安静一小会儿。

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圆圆的天性,而老师又总是要求她对自习课的“纪律”负起责来,这让她左右为难。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写了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班长的职务,想当文艺委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文艺委员不需要在自习课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连“官”都不想当了!

小学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嘈杂到底怎么了,它真能妨碍到谁的学习吗?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静癖”,甚至这种癖好已到了伤害儿童的地步。

我听一个朋友说,她儿子所在小学创建“文明校”,创建活动中有个项目是搞“无噪音走廊”。就是下课不许孩子们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学校天天派小干部们在走廊里巡视,抓喧哗者。小干部们把握不好标准,经常是哪个孩子一不留心说话声音稍大就被记下来,就要扣班里的分。结果各班主任们为避免扣分,下课把学生关在教室,不让学生到走廊中,谁想上厕所先在教室里排队,一个上完回来另一个再上。听说这个学校的走廊确实很安静,经验还被推广到别的小学……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这样一种创建“文明校”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心底生长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学习环境如果符合儿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学习上的抗干扰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有惊人的生长力。“学习不怕吵”和“睡觉不怕吵”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相同的解决思路。

请看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

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七十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3
高考不怕吵——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在家庭中,家长们当然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太用心,甚至表现出焦虑,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有坏作用。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少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的声音,看来影响他家孩子学习的声音是消灭不尽的。我当时就替这个高三的女孩担忧,家长响亮地敲打暖气管,其实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这里有噪音那里有噪音。整天竖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没考上大学,我知道的结果是她又复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学习,找借口说别人吵着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圆圆读高中时,她姥姥来我家,总担心电视声音会吵到她的学习。我们就一次次地告诉她姥姥没事,您什么时间想看电视就去看。

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只要不把电视机搬到圆圆的屋里,她把小屋门一关,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扰。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上小学时甚至怂恿她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高考前两个月,在距离我家不到一百米处,一幢新大楼开始动工。大型车辆因为白天不能进市区,晚上才可以驶进。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外面就开始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钢筋石块的装卸声,工人们操作时的叫喊声,一直得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和我们一个楼上另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家长去找过工地,但没什么结果。北京市好像有规定,高考期间居民楼附近的工地不许夜间施工,但那个工地一晚都没停歇。施工单位只是不断地在居民楼里张贴道歉告示,希望人们谅解。

我和她爸爸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单位有他们的难处,觉得去找他们也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家里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们在圆圆面前从没提到一句关于工地的噪音的话。观察到她每天心态平和,猜测她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噪音的焦虑。

那一阶段圆圆的睡眠也很好,这可能也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睡觉不怕吵的习惯。高考前圆圆说自己怎么感觉不到很紧张,是不是不在状态啊。考试结束后,她惊奇地说怎么考试就过去了,也没失眠一次。

直到这时,我们才敢问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扰。圆圆在我们的提醒下才发现外面的工地开工了,她说这些天有时候感觉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没顾上在意,没发现它有这么吵。

家长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处处苛责,处处想改造。

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噪音”,它们就不再是噪音——邻居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吵架声,汽车在路上的行驶声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它们是城市天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被这些声音困扰。

在很多类似的小问题上,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由此解决的则可能是个大问题。

与其说“睡觉不怕吵”是个生理问题,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