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和“服”(fù)作量词使用时,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副,用于成套的东西,古已有之。如“大历元年七月五日敕,南郊太庙祭器,令所造两副供用”,就是一例。现在人们所说的“一副象棋”、“一副杯筷”的“一副”,亦属于此类。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专指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两副对联”等。
现在表述面部表情时,也多用“副”,如:“一副严肃的面孔”、“一副迷人的笑脸”等等。
“服”,是个多音多义词,用作量词时,读fù,中药一剂或煎一次,叫一服。北周庾信的《燕歌行》:“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句,就是这样的用法。
时下,一般词典,对量词“副”、“服”的注音和释义,基本一致,可见量词“副”、“服”的读音、含义和用法历代相传,比较稳定。
然而,现在却有以“副”代“服”讹误现象见诸报端,照录如下:
“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现场评论员认为,韩国队今天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一点长处,在气势、技术和配合方面暴露出许多漏洞。这位评论员说,韩国队今天吃了一副苦药,但愿这副苦药能在九强赛中变成一副良药。”(《北京晚报》1999年9月8日《既迷惑霍顿又保存面子 韩国国奥队一比四惨败》)
上面引文中专指“药”剂的“副”字,均应改为“服”字,才合乎规范用词的要求。
看过《荆柯刺秦王》的朋友知道,陈凯歌任用了赵本山、潘长江等喜剧演员出演片中角色,收到了理想的喜剧效果。潘长江在广东卫视2月10日播出的节目中讲到这次经历时,字幕上出现这样一句话:陈凯歌在主题严肃的历史片中,启用喜剧演员,一些人认为不适当,提出了批评。其实,潘长江说的应该是“起用”而不是“启用”。
“起用”是个古今都很常用的词语。古代多指官员遭遇父母丧葬,按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也指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罢免的官员。上述语境和这两个意思都没有关系。“起用”还可泛指提拔使用。陈凯歌任用潘长江等著名喜剧演员出演自己的电影,当然谈不上是“提拔使用”。但为了谦虚,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幽默,潘长江把自己稍稍“降格”,说陈凯歌大导演任用自己演电影是“提拔使用”,是完全符合语文运用的“游戏规则”的。
启,原本的意思是把某物“打开”,引申指“开创”,再引申指“开始”。启用,就是“开始使用”,其对象通常是指物,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铁路已建成启用,等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释义后特别提示:“跟‘起用’不同。‘启用’的对象是物不是人;‘起用’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喜剧演员”是人而不是物,不合“启用”之义。况且陈凯歌聘用喜剧演员出演电影角色,和“开始使用”更是毫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