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报端时常可见“给资源开发戴上紧箍咒”“恶意软件将被戴上紧箍咒”之类的说法,请问:“戴上紧箍咒”,对吗?

箍是箍,咒是咒

张荣初

《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下解救出来后,保唐僧西天取经。路遇剪径,悟空抡棍打死六个山贼,遭唐僧严厉指责。悟空一怒之下决定离开唐僧,回花果山去。

观音菩萨知道孙悟空顽劣,恐唐僧制不住他,就化作一老妪,授唐僧一套衣帽,嘱咐给悟空穿上,并说:“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悟空受到龙王的点拨,回到唐僧身边,继续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唐僧假称要吃干粮,悟空到包裹中去取,见到衣帽,穿戴上身。唐僧见他戴了嵌金花帽,不吃干粮,却默默念了那紧箍咒一遍。悟空头疼欲裂,满地打滚,伸手摸头,“似一条金线模样的”金箍紧紧勒在头上,取不下,揪不断,已生了根了。

《西游记》的故事说得明白,悟空头戴取不下的金箍,唐僧会念能使金箍缩紧的“紧箍咒”,从此,悟空受制于唐僧,再也不敢轻易忤逆师父的心意。“戴上紧箍咒”显然是将“金箍”与“紧箍咒”混为一谈了。

吴承恩只用“念”字

鹤  翔

“紧箍咒”因《西游记》而广为人知,吴承恩使用“紧箍咒”的方法,当是可资借鉴的范例。

十四回:“我念得(的)是紧箍经,何曾咒你?”

二十七回:“‘……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

五十八回:“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又:“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紧箍咒”又名“定心真言”“紧箍儿咒”“紧箍经”等,与之对应,还有“松箍儿咒”。每次使用,这玩意儿都是“念”的,吴承恩没用过“戴上紧箍咒”。

且说《大话西游》

吴全鑫

在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中,传统的《西游记》被完全颠覆,老实、虔诚的唐僧成了一个油滑至不堪之境的人物。这位唐僧在劝导悟空西行时还唱了一首Only you,以图打动悟空。歌词中有一句便是“戴上紧箍儿(或:戴翻个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大话西游》“无厘头”的风格,但是得承认,至少“戴上紧箍儿”没被荒诞成“戴上紧箍咒”。

被一个箍、一篇咒语制服的,在《西游记》中共有三个。除了孙悟空,一个是被观音收服之后成为落伽山守山大神的黑风山熊罴怪,一个是收服后成为善财童子的圣婴大王红孩儿。三个箍,功效相似,但名称及咒语各异。在收红孩儿的故事中,观音告诉悟空:“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理,与他罢。”在金箍儿套住红孩儿后,观音要念咒语,悟空以为是要咒自己,很害怕,求观音别念。观音解释说:“这篇咒,不是《紧箍儿咒》咒你的;是《金箍儿咒》咒那童子的。

“金”“紧”“禁”三个箍,经过“戴”“套”,成了孙悟空、熊罴怪、红孩儿除之不去的束缚,而要发挥出“箍”的效能,则必须“念”“咒”。

可见,“戴上紧箍儿”,only you!

“紧箍咒”的比喻义

盛祖杰

上网搜索“紧箍咒”,它搭配的动词有:戴、套、悬挂、缠、摘……看来,“箍”“咒”不辨并非个别,而对“紧箍咒”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差异主要在“紧箍咒”的比喻义上。《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释义基本一致:比喻束缚人的东西。《辞海》:“比喻束缚或逼迫人而使人难受的事物。”商务版《成语大词典》:“比喻束缚人手脚的框架。”《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提供的比喻义是:“整治人的言辞或措施”。“紧箍咒”的比喻义可以是“东西”“事物”“框架”,甚至“措施”,难怪与它组合的动词“丰富多彩”了。

“咒”,原本只能“念”。《西游记》中唐僧“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但那“紧箍咒”出了《西游记》到了别人手里,就可“戴”可“套”可“缠”可“绕”,再也由不得吴承恩了。

不能乱点鸳鸯谱

李惠东

“套上紧箍咒”的说法为数不少,甚至《人民日报》都拿它作标题:“给权力套上‘紧箍咒’”(2006年10月18日第13版)。但这种搭配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有引申义的词语很多,它们搭配的词语必须适合其本义。比如“及时雨”,本义是及时、解渴的雨水,比喻在紧急关头解救危难的人或事物。灾民收到赈灾款项与物资,能说“感谢某某送来及时雨”,却不能说“感谢某某捐赠及时雨”,因为“雨”与“捐赠”搭配不当。

同样,“紧箍咒”有引申义,但与之配合的词语应该适合“紧箍咒”的本义。“紧箍咒”是定中结构,其中心词“咒”是“语句”的意思,与“戴”“套”等是无法相配的。

但“戴”无妨

宋桂奇

“戴”“套”与“紧箍咒”搭配的用法,时常见于图书报刊,一些辞书也已将这种用法收作例句。《汉语大词典》“紧箍咒”条有叶紫《丰收》二:“生活的紧箍咒,随即把这整个的农村牢牢地套住。”

其实,“戴上紧箍咒”之类属于修辞。“只截取一个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字的意义,而置其余于不顾,这种‘断章取义’的修饰手法叫‘断取’。”(《修辞新格》谭永祥著)“戴上紧箍咒”截取“紧箍”二字,弃“咒”于不顾。如此“断取”,既有文化味,又显得风趣生动,何乐而不为呢?

修辞在冲击语法

李培森

交际中的修辞活动总在不断突破与冲击已有的语法规则,“戴上紧箍咒”就是一例。

“紧箍咒”既不是单独的箍,也不是单独的咒,而是箍加咒组成的一个整体。由于加了咒语的箍最初是戴在孙猴子头上的,说“戴上紧箍咒”就比“设置束缚”或“束缚住了”要生动得多。读者一看到“戴上紧箍咒”,立刻会有孙悟空被箍得就地翻滚的形象浮现在眼前。说“念紧箍咒”虽然语法正确,但“念紧箍咒”的是唐僧,他的形象可没有孙悟空讨人喜欢。这大概也正是人们更喜欢用“戴(套)上紧箍咒”的原因吧。

就把“咒语”当“紧箍”

刘君敬

使用“紧箍咒”一词可再现《西游记》的情境,其中传递的信息量要比“箍”大得多。用“紧箍咒”来代替“箍”在《西游记》里已露出端倪:“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今日是昧着惺惺使胡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此例中的“紧箍儿咒”可以理解为“咒”,但理解为“箍”更恰当。“咒”是唐僧在念,大圣身上多出的其实是“箍”。

人们碰到“戴上紧箍咒”之类的结构,会很自然地将“紧箍咒”当作“紧箍”来理解。因此“紧箍咒”还可以“套”“加”“安”:“这是套在农民头上的紧箍咒”,“朝廷加在我头上的紧箍咒也该摘去了”,“咱可是自在惯了,不稀罕让人在头上安个紧箍咒”。“紧箍咒”也可以用量词“根”“道”修饰:“路,就像一根根紧箍咒”,“‘非市场经济国’亦像一道紧箍咒戴在我们的头上”。

“戴上紧箍咒”中的“紧箍咒”,其核心语义特征是“限制”,这也是交际者关注的焦点。至于“戴”等词语与“紧箍咒”的搭配不当问题,在交际中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它根本不影响含义的表达与理解。

【编者附言】

“戴咒语”是说不通的,“戴上紧箍咒”也属于搭配不当。纵然这种用法可以解释(如归入“断取”的修辞格),即使这种用法不会误解,哪怕这种用法可能约定俗成,我们依然执拗地认为,汉语是应该有基本的规则的。“戴紧箍咒”“套紧箍咒”“安紧箍咒”……,在常规用法中均是误用。个别语例偶尔突破常规,不能成为推翻基本规则的理由。

大圣说过“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有人将这个“紧箍儿咒”理解为“紧箍”。如果说对这个例子的理解是灵活的,那么,普遍地将“紧箍咒”等于“紧箍”就是机械的。试问,“一根根紧箍咒”这样的名量配合你能接受吗?

若嫌“念咒”不够生动,“戴箍”方才过瘾,不妨选用“戴上紧箍”。从语用实际看,目前“戴上紧箍”“念紧箍咒”的用法在增加,而“戴上紧箍咒”的数量在萎缩。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例如:姐姐待他很有情义。我们常说的“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是把“情义”拆开来使用。“情义”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

“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例如:情意绵绵。另外,“情意”还可指人对国家的感情,例如: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呀!“情意”还可以表示“情分”,例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情意”也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情深意长。

“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例如:他给灾区人民寄去200元钱,以表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情谊。同时,“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例如: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情谊”也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深情厚谊。

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

这两个词有差异,不可通用。“蒸气”的外延比“蒸汽”大,“蒸气”包括“蒸汽”。

“蒸气”是泛指液体或固体(如,水、碘、汞、苯)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都可以叫“蒸气”。使用时前面要加上与之相关的事物,如:水蒸气、苯蒸气、汞蒸气、碘蒸气。

而“蒸汽”则专门指气态的水,即“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写成“水蒸汽”。

两个词语不可混用。比如,利用水蒸气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只能写作“蒸汽机”;利用水蒸气产生动力的锻锤,只能简称为“汽锤”,而不可写作“气锤”。“蒸汽”运用比较自由,它既可以作为语素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如“蒸汽机”、“蒸汽机车”,也可以单独成词,如“蒸汽洗车”、“蒸汽的温度”。

作者:王德彰

2007年2月12日《书刊报》第3版刊有《“天下为公”是写给谁的》一文,文中介绍我国早期电影摄影家黎民伟时有这样一段话:“1914年,他自任编剧,与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布拉斯基合作拍摄了香港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并在片中反串了庄妻……”称黎民伟在影片中扮演庄子妻为“反串”是不对的,应该称“客串”。

反串是戏剧术语。“串”意为表演,茅盾《子夜》四:“他们想要串什么鬼戏,也是来不及。”“反串”指的是演员偶尔饰演自己所属行当以外的角色。如著名“裘派”花脸演员孟广禄在《拾玉镯》中演彩旦刘媒婆,早年武生泰斗杨小楼在义演《趴蜡庙》时扮旦角张桂兰,这都是反串。可见“反串”者都是职业演员,是根据某种需要(如在义演或节庆演出中增强娱乐效果)偶然为之。

黎民伟是从事摄影工作的,不是演员,他偶尔在剧中饰演角色,不叫“反串”,而叫“客串”。客串指的是非专业演员临时参加演出。老舍《赵子曰》第十七:“票友使黑钱,女权难展。夜戏不白唱,客串贪金。”完全不取报酬的客串称“清客串”,儿童客串叫“小客串”。

作者:沈卢旭

电视连续剧《薛仁贵》某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百姓将唐大将尉迟敬德和秦琼的画像贴在门上当门神,尉迟将军很激动,将一幅画像送给皇上李世民,李世民说:“那朕就笑纳了。”

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也就是说,送礼的人可以用这个词,收礼的人则不能用。尉迟敬德送画给皇上,他可以对皇上说“请笑纳”。皇上是收礼的一方,他说“笑纳”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