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先说“营利”吧。把“营利”解释为“谋取利润”是非常正确的。《汉语词典》支持这一说法。不少人望文生义,把“营利”的“营”理解为“经营”,这是错误的。“营”在这里是“谋取”的意思。韩愈《送穷文》中“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还有我们常说的“钻营”一词,用到的都是“营”的这个意思。

  “营利”有两个近义词———“牟利”、“谋利”,说的都是“谋取利益”。比如,老板经常告诫下属———“采购公物,千万不可从中牟利。”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采购公物,千万不可从中营利。”

  说到“营利”就不能不提“非营利”,我们知道国内外有不少“非营利组织”(NPO),这个词是从英语“Non-ProfitOr-ganization”翻译过来的。“Non-Profit”翻译成“非营利”是非常恰当的。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对于NPO的界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得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也就是说NPO不得“牟利”,即“非营利”。

  很多人把“非营利”写成“非盈利”,包括前面提到的“中学语文网中网”首页上,就有这样一段声明:“本站为非盈利的个人网站……”这种用法是错误的。

  “赢利”确切地说,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扣除成本获得的利润;二是指经营所得。第一种意思,古汉语里也称为“赢”,《战国策•秦策五》中有个例证:“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第二种意思,只是说收益增加,未必有利润。《商君书•外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盈利”,《汉语词典》说“也可以写成‘赢利’”,但事实上,两个词的意义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盈利”的近义词是“红利、盈余”,反义词是“亏本、亏损”,可见,“盈利”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收支相减之后的利润”。

  我们现在把三个词小结一下:“营利”就是“谋利”,以赚钱为目的,未必赚到钱;“赢利”指的是赚到了钱,可能亏本,也可能盈余;“盈利”指扣除成本,还赚到了钱。

“王某七岁的儿子突然失踪……不日,人们在村头小卖店旁发现了一封匿名信。”(1997年第八期《科学画报》)

句中的“不日”用错了。查《现代汉语词典》,“不日”虽然是“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的意思,但“限用于未来”。比如:“这部耗资巨大的影片,不日将在各影院上映。”此处的“不日”,用得很贴切。

凡已经出现、已经完成的事情都不能用“不日”。那么,上述引句该用什么词呢?可用“不久”,因为“不久”表示“距离某个时期或某件事情时间不远”,又无“限用于未来”的规定。

“吗”有两个音,二声和轻音。

干吗(吗,二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做的事有疑问时所问的问题。

(1)在表示询问“干什么”。如:

“您干吗说这些话?”

“你问这件事干吗?”

(2)在表示询问“干不干”时,用“干吗(吗,轻音)”,如:

“这件事干起来有难度,你干吗?”

“这件事干不干都可以,还用干吗?”

“嘛”字只有一个读音:轻声,没有 二声的读音。

“干嘛(嘛,轻音)”有“显而易见在干、去干”的意思,如:

“这也不能怪他,头一回干嘛。”

“他自己要干嘛,我有什么办法?”

“不让你干,你就别干嘛。”

“这件事想要快些完成的话,那就大家一起干嘛!”

“我不是正在干嘛,难道你没看见?

作者:少华

“如何”与“何如”,是古今汉语中使用频率都比较高的两个词。在句子末尾,它们往往同义。例如:“你先试验一下,如何?”“如何”可以换作“何如”。然而在句首,情况就不同了。例如:“何如向诗中寻梦做呢?”(刘大白《旧梦》)若是换作“如何”,那就大异其趣了:“何如……”是表示不如向诗中寻梦做,是提出建议;“如何……”是表示怎样向诗中寻梦做,是询问方法。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何如”的这一用法是“如何”所不具备的,因而出现了微妙的差异。

钱钟书先生对此早有揭示:“‘何如’‘如何’无殊也,故‘不去如何’犹‘不去何如’,均商询去抑不去耳;然‘何如不去’则不当去而劝止莫去也,‘如何不去’则当去而责怪未去矣。”(《管锥编》170页)

  香港《明报月刊》1992年10月号曾刊登丝韦的一篇文章,题为《何如一醉便成仙──杨宪益、戴乃迭和酒》,刊出时“何如”误作“如何”。事后作者提出异议:“‘如何一醉’是科学的探索,‘何如一醉’是美学的欣赏,含义不同。”十分中肯又耐人寻味。

作者:陈德滋

   鲁迅先生临终前十天,写了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文章说到太炎先生与形形色色的保守势力反动势力作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该文最初发表于1937年3月出版的《工作与学习》丛刊之一《二三事》一书,其中“神旺”印出来成了“神往”。1937年6月,许广平将该文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时,按鲁迅原稿作了纠正。许广平曾就这一差错指出:“‘令人神旺’和‘令人神往’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这不是鲁迅的原话。”(许广平《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见1961年3月27日—29日《人民日报》)

   曾有人向我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令人神旺’,会不会是‘令人神往’?鲁迅会不会用错了词?”“查不少辞书,没有‘神旺’这个词语。这个词语,是不是鲁迅生造独创?”许多辞书未收“神旺”词目,这是事实,但不能因为接触到的几本辞书里不见“神旺”,就推断鲁迅先生用错了词或者生造了词。

   “神旺”与“神往”,一字之差,“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

   神往,《辞源》解释为“极其向往。言身虽在而心已往”。鲁迅《阿Q正传》:“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神往”一词,十分恰当地表达了阿Q对革命的向往。如用“神旺”,就不妥帖了。

   旺,火势炽烈,引申为旺盛,也可解释为“多,充足”。神旺,精神旺盛,精神振奋。鲁迅先生读章太炎发表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宣传革命批判保皇的文章,被其犀利文笔昂扬斗志深深感动,觉得其文四处出击,“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

   “神旺”一词精确生动地表达了鲁迅深受鼓舞、衷心赞赏的那份炽烈旺盛的感情。如改用“神往”,是不能达意的。

   鲁迅用“神旺”一词,不止一处。《半夏小集》第七则:“……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但养胖一群癞皮狗,只会乱钻,乱叫,可多么讨厌!”“令人看了神旺”准确表达了鲁迅目睹“伟美的壮观”而达到的旺盛振奋的精神境界。

   “神旺”一词是否鲁迅“生造独创”?否!《汉语大词典》收有“神旺”词目。除引用上述鲁迅《半夏小集》语句外,还列举两个古文例证。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纪·宪宗》:“〔裴度〕曰:‘臣请往自督战,誓不与此贼俱生!’”评:“神旺。”清李鸿章《复潘琴轩书》:“〔连接来函〕读之神旺,快慰无似。”意境均与鲁迅先生笔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