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孩子的需求太容易被满足,孩子就会不懂珍惜。”

果真如此吗?

不!事实的真相是,延迟满足让孩子匮乏爱,容易被欺骗利用;及时满足带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更有能力享受生命。

延迟满足让孩子难辨好坏,及时满足让孩子明辨利弊

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孩子的需求太容易得到满足,孩子就会不懂得珍惜,长大后也没有自己努力奋斗的动力,于是就通过“延迟满足”的方式训练孩子懂得珍惜。比如孩子要学古筝,为了让孩子对学古筝更有兴趣和恒心,家长故意拖延,等孩子反复哀求、一再保证一定好好学的时候才给买。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古筝后,孩子会异常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学习。的确,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确实有这样的集体无意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比如,农场主为了让羊把发霉的草吃掉,就故意把草堆在栅栏外面,同时把栅栏的空隙留得大一点,羊努力一些,头就能钻过去。果然,羊群放着新鲜草不顾,却争先恐后伸长脖子钻过栅栏把发霉的草吃光。

如果父母经常用这样的手段对待孩子,孩子就会被训练得如吃发霉草的羊一样地愚蠢,就会容易被利用。比如,一些老板也会使用这种激励招数,画一张很大很诱人的饼,让员工过度付出,收入却很少。员工越付出,越觉得亏,但越亏,就会更付出,以期有朝一日能把大饼赚到手……就这样抱着如赌徒一样的心态,被人玩弄于掌心;还有婚恋网站上一些专门骗财骗色的人,也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让女人不断付出。

而那些幼时经常被及时满足的人,墙上的饼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他们会理智地衡量付出与收益,有梦想有激情但不会活在别人编织的梦幻泡沫中;骗财骗色的招数就更是没用。所以,父母今天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就决定了明天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做为爸爸,如果你希望女儿将来嫁给一个真诚愿意对老婆好的男人,那就从现在开始,真诚爱护你的女儿。

当下需要当下满足带来确定和安全,定时给予延迟满足收获恐惧和愤怒

孩子果真如大人所想象,太容易得到满足,就不会珍惜享受了吗?每个母乳过的妈妈,都体验过婴儿饥饿啼哭,乳房及时送上,婴儿吮吸着奶头,那无比享受和满足的表情吧,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当下。而那些定时哺乳的妈妈,则经常感觉,婴儿如吸血鬼一般好像要把自己吸干,甚至会咬伤奶头。这是因为,如果妈妈不是按照孩子的需要哺乳,孩子就经常处在得不到的恐惧和愤怒当中,于是等终于得到乳头的时候,就拼命吸,吸到自己吃撑为止;同时又对乳头充满愤怒,攻击乳头,甚至故意吐奶(不是泛奶),以表达自己的愤怒。这样的过程,妈妈和孩子,都丧失了哺乳的乐趣,母婴关系也扭曲痛苦。

享受当下的能力与生俱来,只能奋斗不能享受是因为匮乏爱

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经常活在当下,天然地会享受当下的乐趣,不管是一片烂树叶,还是价值几千块的玩具,孩子都能玩得很专注,并且玩够了就会放下。而以获取资源、物品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珍惜的程度,则是我们成年人已经被异化的头脑所为,并非孩子本性;孩子的本性就是享受当下。所以,被及时满足的孩子,由于父母尊重并很好地保护了TA的本性,也就更能够、更懂得享受当下。

我的一个亿万富翁朋友,他几乎获得了一切——成为让人敬佩的商业领袖,娶了有名的美女老婆,生了儿子——可是他依然在不停地奔波、扩张事业,好像永远不会停下来享受自己的奋斗所得。和他深入聊天,看到熟悉的童年故事:他必须要努力表现,和兄弟竞争,讨好母亲,才能获得母亲的关注和奖励,可真正获得之时,内心并没有喜悦和享受,还是会在焦虑中向下一个目标进发。这种感觉可能大家都挺熟悉,为一个目标而奋斗,可真到达了那里,却并没有预想中的幸福快乐。那是因为在追逐目标的焦虑中,我们早已失去了感受当下的能力。而幸福,只存在于当下;明天的幸福永远在明天。

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并尊重孩子对“获取”和“失去”的各种体验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及时去做,不刻意拖延,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难,也无需勉强。比如,孩子指着一个超级昂贵的汽车模型说:“妈妈我好喜欢这个模型,真酷!”妈妈可以及时回应和肯定孩子的需要:“是啊,这个模型真漂亮,妈妈也喜欢,我们一起欣赏吧”。那些从小被及时满足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贪婪,而是很好协商,并且能够体谅别人。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太多需求被否定、被批判、被延迟,给孩子带来诸多痛苦,这些痛苦长期累积,最终让孩子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一旦满足不了就歇斯底里的人。

另一方面,及时满足,又是给予自由空间的及时满足,而不是控制和替代。比如,孩子爬着去抓一个玩具,妈妈担心弄脏衣服,干脆替孩子把玩具拿过来,这不是及时满足,而是干涉和控制,它阻碍了孩子体验通过“自己奋斗”得到玩具的过程;又比如孩子弄坏了自己心爱的玩具,哭泣起来,妈妈感到焦虑,于是在孩子并没有提出要求的时候,赶紧承诺买一个新的,制止孩子哭泣。这也是一种控制,打断了孩子体验“失去”这种情感的过程。

 活在当下,享受生命

如果你时常担心孩子不会珍惜享受所得,那么,请返观自己的生命:我能够体验到我所拥有的一切吗?我对此充满感恩吗?我能放慢脚步享受当下吗?亲爱的父母们,请放下焦虑的头脑,不再评判和忧虑孩子,而是以一颗谦卑的心,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去尽情享受当下的生命。

一个朋友非常漂亮、优秀,但是对赢得男性持久的爱却没什么信心,总是担心会被抛弃。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只有2、3岁的时候,爸爸就经常揍她,理由是,我们家很好,出问题都是因为你!朋友的妈妈也是大美女,爸爸很在乎妈妈,从来不和妈妈争执,每天揍孩子。

朋友说:“小时候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总之爸爸这样说,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是错的。”妈妈是个体弱多病的人,心脏有问题,家里人都不能惹她生气。从衣食住行的小事,到学业工作和恋爱这样的大事,妈妈几乎控制一切,但是孩子不能反抗,否则就成了害妈妈生病的凶手。

儿童天然地爱父母双方,希望家庭和谐,而且认为自己可以拯救破裂的关系。于是父母关系和谐,对孩子好,孩子认为是因为自己好;父母关系恶劣,对孩子不好,孩子认为是自己的错。对这个朋友,听妈妈的话,就能维系家庭;不听妈妈的,就会导致妈妈生病,家庭破裂。 

电影《心灵捕手》中,男主角威尔是孤儿,先后被几个寄养家庭虐待,抛弃。威尔非常天才,经常用自己的天才不经意的引起别人的关注。引起大学教授的注意后,教授给他找了心理医生,然而威尔躲在天才背后不肯出来,防御非常重,赶跑了几个医生。后来威尔爱上了一个女孩,然而女孩想要和威尔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威尔拒绝了,分手了。分手后威尔来做咨询,心理医生对威尔说“It's not your fault!”,威尔觉得莫名其妙,回答“yes,I know。”心理医生又重复了一遍“It's not your fault!”,威尔依然回答“I know。”这样的对话重复了十遍,每次医生都向威尔近前一步。最后威尔扑在医生的怀里放声大哭。看这部电影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哭了,想起了童年唯一记得的情节,就是爸爸要打妈妈,我冲上去横在中间,用还不太利索的舌头说:“这是我的错,你们不要吵!”

我终于明白,人为何要一遍遍的轮回,因为“这是我的错”。我们意识上当然不认为父母对我们不好是我们的错,威尔也一样,所以开始威尔总是轻松的回答“yes,I know。”然而潜意识里,我们坚信这是自己的错。正是因为威尔认为被虐待抛弃是我的错,是我造成的,所以才会躲在天才的背后逃避亲密关系,因为既然是我的错,那我就还会被虐待抛弃,所以要主动结束感情,保护自己。

于是破冰的关键,就是心理医生通过十次重复“It's not your fault!”,让威尔真正明白,那不是自己的错,痛苦的轮回可以结束了!

对于这个朋友,爸爸不敢表达对妈妈的愤怒,拿你作出气筒,这是爸爸的问题,不是你的错。妈妈会犯心脏病,这也不是你的错,是她自己的选择。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包括生病。我们无需为别人的选择负责。

经常有妈妈抱怨孩子,都是为了你,我才放弃了工作,不得不忍受不幸的婚姻等等,所以你要听我的话,才对得起我。孩子,你要知道,生育你,是妈妈自己的选择;放弃工作,也是她的选择;婚姻,更是她自己的选择。孩子,你无需承担这一切选择的后果。

拒绝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在实践过程中,可能碰到些艰难的选择。比如有的家长,可能真的因为孩子不听话而犯大病,甚至自杀。如果万一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依然要明白,这不是你的错,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尽量避免灾难性的后果。要脱离父母的控制,可以先从一些相对小的,对父母刺激不是很大的事情上开始,比如自己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东西,怎么去旅行等等。然后一步步逐渐扩展到更大的事情上。从始至终,温柔和坚定的表明,我不是想和父母对抗,只是要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同时为自己的一切选择负责。

现实社会残酷还是温暖,不取决于社会,而取决于父母给孩子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与社会的关系取决于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社会是什么?社会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我们能否适应社会,就是说能否处理好和各种各样的人的关系。

什么决定了我们与各种人的关系?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和佛学观点一致,认为每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决定了与其他人的关系模式,也既佛学所说“万事唯心造”。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面,形成外在的人际关系。那内在关系模式从何而来?从我们童年与父母等重要养育者的关系中而来(当然后天的自我觉察也会改变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心理治疗的意义)。整体上说,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在自我觉察发生之前,只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我们对社会的种种理解和感觉,其实并非走进社会才形成的,而是早就存在于自己心中。比如,若你经常抱怨社会不公,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出头之日。可以仔细听听这个声音,它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在你头脑里播放了,绝不是你30岁奋斗失败之后才出现的。也许你上小学时,父母就已经这样抱怨社会,而且经常在你对生命燃起激情和梦想之时哀叹这么一句。这个声音内化进心里,导致自己30岁的时候果然不出所料,竞争职位时无意识地犯一些低级错误,被另一个有背景的家伙挤掉。然后你再一次验证了这条关于现实社会的“真理”,然后告诉自己的儿子,我们这种没有背景的家庭不要痴心妄想大学没毕业就去创业,现实是残酷的,老老实实拿学位,找份稳定的工作是唯一出路。

潜意识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能创造现实,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世界就果然呈现什么样的现实给你。可以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那些抱怨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女人,是不是每次婚恋都财色两空;经常觉得世界还是好人多的,是不是遇到苦难总能获得预想不到的帮助。

若相信社会是黑暗的,只有利益之争,人必须厚黑,那么也就会经常陷入被算计的惊险境地;若内心的世界单纯温暖,即使平时精于算计的人,和你在一起也会变得简单。感觉外面充满敌意,其实是内心的敌意激发了别人的敌意。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不过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体验童年熟悉的感觉。

曾经一次银行招聘,我的笔试成绩第一,面试官中6个中年女性,1个男性。结果6票否决1票同意。银行招聘猫腻多,这已是共识,甚至一个行长不避讳在我面前接听电话,讲哪个孩子什么背景必须通过面试。但我没有向外抱怨社会不公,而是向内觉察自己。我发现,自己走进房间,看到6位中年女人时,一个声音已经响起,完了,她们肯定不喜欢我。这个声音其实已经在我生命中出现很多次,因为对于获得母爱,我极度惊恐而绝望,于是觉得整个社会的女人都会厌恶我。世界果然如我所愿,我几乎一个女性朋友都没有。

深深地觉察这一点,一旦响起“女人不会喜欢你”的声音,我会提醒自己,这是我内在的投射,真实的女人们会对我很好。现在,我在女性朋友圈子里如鱼得水,经常体验到亲密。

一位女来访者的父母非常重男轻女,小时候家里任何好东西都只给弟弟,自己只能看着,无法像弟弟一样得到父母的关注。工作之后,这个来访者深信上天不会让任何好运降临在自己身上。作为理财经纪人,她签单总是很困难,自己的客户还时常被同行抢走,就像过去只能看着弟弟拿到好东西一样,眼睁睁看着好运都归了同事。几次恋爱的对象条件都不好,人品也不靠谱。生活处处窝心,连公司里人人都有份的福利也会唯独把她漏下。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她清楚地感受这份得不到父母宠爱的悲伤,从童年一直伴随着她,左右她的命运至今。承认父母确实不爱自己,觉察这份悲伤后,她获得了新生的力量,开始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随着好运一件件到来,她越来越相信命运是眷顾自己的,后来找到了条件很好,又真心相爱的伴侣。

改变内在的关系模式,就会更适应社会

若社会对你来说很难适应,其实不用改变社会,改变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可。让“内在的父母”不再总是跟“内在的小孩”过不去,总是彼此制造挫折。内心若充满信任和善意,相信自己总是有选择,社会便会处处与你方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可能性。

担心孩子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父母们,你们便是孩子的整个社会,你们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描绘他未来的世界。当你困惑孩子这次没考好,要不要没收他的零花钱,取消他的游戏时间时,只需要想一想,你希望将来他某次工作没做好,老板没收他的工资取消他的假期,而他觉得理所当然,完全不敢提出异议吗? 很舍得给女儿花钱的爸爸,不用担心你的投资白费,至少可以保证,她找的工作老板一定不会在工资上抠门。

在心理咨询中常常会发现,人们对好运能否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预期,几乎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有个妈妈规定摇摇车每天只能做一次,理由是训练孩子的自控力。能否训练自控力,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事情,只是头脑的幻想,无法验证。但可以看到的简单事实是,在经济并不匮乏的前提下,孩子的欲望被限制,这样的限制经常发生,孩子会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摇摇车这件小事里,孩子体验到的是匮乏。

就这样,妈妈把自己潜意识里的匮乏感和对欲望的羞耻感传递给孩子。孩子将来面对社会,由于潜意识的召唤,也会处处体验到匮乏、制约和挣扎,这就是苦的轮回。

让孩子内心富足并不一定需要家长经济富裕。关键是,家长能否不评判孩子的欲求。如果经济受限,父母可以坦诚告诉孩子,你的需要我们听到了,它很重要很美好,只是父母暂时经济能力有限。但很多父母不能简单地面对真相,而是通过批判孩子的欲求,把内疚和羞耻感转嫁出去,更悲剧的是,钱不成问题时依然习惯性打压批判。

孩子在不受家长控制的前提下,发展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自控力,而且其内核并非对立分裂的自我控制,而是与周围能量自然协调的能力,即孔子所说“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家长控制下发展出来的自控力,是内心的恐惧和制约。潜意识里的制约像木马程序一样操控人生的各个方面,经过长期的自我认识才可能重获自由,这也是心理医生长期有饭吃的原因,心理治疗持续几年很正常。如果所有家长都肯通过不断的自我觉察,把苦的轮回斩断,心理医生就该失业了。

灵修界老前辈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如果父母真的关心他们的孩子,社会在隔夜之间就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会有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世界。

现实残酷还是温暖,不取决于社会,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我们不用抱怨教育体制糟糕、抱怨社会黑暗,父母的自我成长就是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经历几个来访者对妈妈的描述,和我的切身体验,我想总结一类人,称之为“反人类情感”。“反人类情感”表现为经常没有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甚至和正常情感相悖。和反社会人格的不同,反社会的人经常看上去很有魅力,而反人类情感更像僵尸。人类对僵尸集体无意识里的恐惧,也许就来自情感被漠视甚至扭曲的感觉。

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的已经绝望,一旦看到别人心中升起爱、兴趣和有希望的感觉,就会冲上去扼杀,把美好的气氛逆转成阴暗,绝望,死亡的气息,一起拖进坟墓。

此类人的经典对话(这里挑选的都是轻量级的)。(注:B为反人类情感。)

1、

A:“妈妈,我在楼下看到一只狗狗,眼睛大大的,还会站起来跟人握手,真可爱!”

B:“有个人养猫养狗最后被传染连肝脏都切掉了。”

2、

A:“奶奶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很难过。”

B:“好开心啊,我的公积金存折有2万块了!”

3、

A:“我毕业了,准备去大城市好好打拼一番!”

B:“刚才报纸上说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

4、

A:“我要去三亚旅游,终于可以看到梦寐以求的碧海蓝天了!”

B:“唉呀,三亚那个地方治安很不好,报纸上说有老两口在三亚……”

5、

A:“阿姨,您尝尝这个牛扒,是本市做得最地道的进口牛扒,非常棒的!”

B:“唉呀,医生说我这个高血压,这个年纪,不行啊……”

6、

A:“阿姨,那您试试这个意大利烤面包。”

B:“我上次吃了一个月面包,结果血糖高了。”

来访者说:“爸妈对我挺好的,很少打骂,物质上都节省下来想着我,可是我……我很难受,却不知道原因。”好多这样的案例,我能感受到他们巨大的痛苦,但是来访者自己很难理解为何如此痛苦,为何做任何事都犹犹豫豫,畏畏缩缩。于是我请来访者描述和爸妈生活的琐碎细节,就出现了以上这类型的对话。

无论任何环境,反人类情感的人都有能力把氛围搞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我记得每次逢年过节,爸爸和我穿好新衣服准备出门,妈妈必然一身邋遢的收拾那永远收拾不完的家务,爸爸看了非常愤怒,骂几句然后离开。我只好留下来陪着妈妈,听妈妈控诉:“你爸那个畜生啊,我做家务他都骂我,早晚我们都得死在他手里,哪天我做饭下毒咱们一起死。”

表弟一家聚餐,举杯庆祝之际,妈妈突然质问表弟学习成绩为什么不好,非常尴尬。表姐从外省来探望我们,住在我家,我自然拿出游戏机和她分享,可是插电的时候短路了,于是一晚上我们就活在妈妈的诅咒里,她完全不顾及客人。

我和姑姑们出去玩,回来妈妈必然“关切”地询问一天的过程。我告诉妈妈,姑姑对我很好,带我去我喜欢的地方,给我买吃的等等。妈妈听完就会哀叹一声,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给我分析,告诉我说,这里表示姑姑其实讨厌你,那里你做得很不好,人家其实已经很不耐烦,碍于面子没说你……总之,我一旦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希望,妈妈就用极其沉重的语调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不会爱你,所有人都不怀好意,你怎么还不绝望。雷人的故事总有惊人的相似,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的妈妈,因为莱因太喜欢一个姑姑,居然禁止他和姑姑见面,而且烧毁了莱因的玩具木马,理由是莱因太喜欢这个木马了。

我不知道有这种反人类情感的父母,和被父母打骂相比,哪种更可怕。我只知道每天自己的情感和信心都被漠视或者逆反过来的痛苦,好像我在妈妈的眼里根本不存在,敢展露存在就重击,让我都严重怀疑自己的感受和主张,导致最后有任何期望出来,直接自我否定。

网友的留言:

1、我工作后,有一年去我哥哥所在的城市去过年,我爸妈也去了,然后他们3个人非要让我买衣服,然后开始猛逛商场,但是我就是没有看着合适的衣服,然后他们拼命的说我,“你怎么不买衣服啊,怎么不买啊,就没一个你看上的?”然后又把我说哭。

2、我有一次失恋后,精神状态很差,很抑郁吧,然后,我爸妈非要逼着我去北京参加礼仪培训班……又是大吵一架。

3、我买了房子,精心装修后,本想让我妈来参观参观,我妈来我家后,看什么都不顺眼,说我的柜子买大了,我的桌子买长了等等……

4、任何事情,我兴致勃勃地跟我妈说的时候,我妈总能让我立刻情绪低落,比如:

(1)我笑着说:“我带航航去游泳了,航航开心极了,嘎嘎的笑。”

我妈说:“哎呀,水池里水深不深啊,凉不凉啊,那么小的孩子能游泳吗?”(2)我说:“航航现在刚学走路啊,走路的样子可可爱了,一扭一扭的,像鸭子一样,还老是往右边歪,可好玩了。”

我妈说:“啊?往右边歪啊??那去医院看一下吧,你以后别总拉他的右手了,是不是你拉的啊?”然后以后的每次电话都提醒我不要拉孩子右手。(3)我说:“航航今天吃我给他做的包子,可爱吃了,吃了好几个。”

我妈说:“也不能老吃包子,会营养不良的。”……

5、是的,我没有跟我妈拉过手,也从来没有睡在一张床上,甚至我跟我妈说话,我如果看着她的脸,我都得鼓足勇气,假装着很轻松的感觉,否则一定会很奇怪,我感觉到很难受,很难受,很难受。不想见她,不想跟她有任何形式的交流和接触。

微博评论:

1、我穿衣服买东西开开心心的,都会被我妈打击地体无完肤。各种说我丑或者胖,然后开始说她比我还瘦,买的东西比我好吧啦吧啦的。每当我要给她买点什么,她就说:“你钱多了不会存着么?非要花光吗?”然后我自己买些什么,她就会背后和我爸说买那么多不晓得给她点吗?仿佛我活着就是给她羞辱的,简直够了!

2、小时候,每当我取得成绩特别欢欣雀跃时,我爸就给我泼凉水,说我差得很远。每当我兴致勃勃干一件事情想在小伙伴中间嘚瑟一下的时候,我爸就讽刺我:“你也配,看看你上次考了多少分,不怕别人笑话吗?”

3、父母一直在向我传达这样的信念:你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配、你是个没出息没本事的人注定失败、你向往的美好注定得不到不要做梦了、你的所有希望都是可笑的。如果我敢展露积极有希望的一面,轻则被嘲笑异想天开不切实际,重则被斥骂攻击,甚至能发展到你想做的任何事都是错误的,如果做了不会有好结果的地步。

4、老公说我妈一方面对我3岁儿子要什么买什么,另一方面总说他坐不直啦之类的话,挑他各种毛病要他改正,还会威胁说“你不听姥姥的话,那姥姥不管你了,以后不给你买东西不给你做饭。”一天儿子说姥姥:“你不要再说那些恶心的话了。”

5、哈哈,我妈就是。小时候有叔叔阿姨夸我,等人家走了,我一得意,她就说“人家表面上夸你,是看我面子,会说话。实际上人家背地里都笑话你呢!”我顿时觉得无比耻辱。再不敢相信别人的夸奖。

6、我婆婆连我一岁多宝宝画的画都说丑,宝宝指着杂志上的模特说漂亮,她也说丑;宝宝喂她自己正在吃的东西,她把头拧的远远的,嘴巴紧闭,然后还笑着对旁边人说他吃的脏死人的还拿来喂我……更不用说对我的各种无中生有的指责乃至造谣,当我面的造谣。生活无比压抑。

7、我妈就这样,老跟我说“人的命天注定,挣吧也没用”,我说可以靠自己改变命运,她就说不可能,她这么大岁数早看透了,就是得信命。然后把我们家人都归到命苦那堆里。从小到大没听她讲过一句积极的话,全部都是消极的,负面的。要不就是讽刺挖苦。

8、我报名参加了单位的演讲比赛,前一天,我对我妈说:“我先对你演讲一遍吧,你当听众听一听。”我刚开了个头儿,我妈马上说:“我要是评委肯定不选你。”当时我感觉一盆凉水浇下来。第二天,在单位比赛中拿了二等奖,回家后默默地把证书放抽屉里了,压根没和她提我的比赛结果,感觉完全没有必要说。

9、每次出差我爸必问我住什么酒店。住的是五星级的,他就恶狠狠地说:“你们那个破公司怎么肯花钱让你住这么高级的地方?!”住的是汉庭之类的快捷酒店,他就一脸嫌弃地说:“这种烂工作还值得做,干脆辞职算了!” ……类似的,举不胜举,我一直都活得自卑又压抑。

10、原来不是个例呀!反正我觉得就没有一件能让我妈觉得好的事,她怀疑一切人一切事。你和她说旅游她说哪死人了,反正哪都有危险,你买到了便宜的东西她说便宜无好货,你买贵的她说人家就骗你这些肯掏钱的。反正一句——她总会让你不开心!我以为是那个年代造成的。

11、堂妹订婚,未婚夫在石油公司工作,但没有正式编制。订婚宴上大家正开开心心,我妈妈突然说了一句:“他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也不会被开除的。”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接。

12、从小被指责不能干、什么都做不好那是家常便饭。在我童年时期只要动手做任何事我妈都会在旁边挖苦:“一看你那个样就知道是个不会干活动手能力差的。”她能夸张到没有一次不这样说我的。然后大多数时候她替代包办完一切,一边替代一边指责我的无能和懒惰。

13、有过几件事情,我之前不愿意做或是不会做的时候,我爸不断地以此作为理由指责我。结果过段时间我自己愿意去做了真的去做了,他又找了另外一些理由训斥我那些事情很无聊很错误根本不应该去做,而且攻击力度比之前还要大。我终于知道,他追求的或者说他需要的就是找我的茬儿,指责训斥我。

14、我爸很喜欢跟我说:你越是不喜欢做的事情就越要做,哪能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事实上只要被他发现我喜欢做什么事他一定会打压嘲讽,凡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都是错误的不被允许的;凡是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都是被逼迫着必须要做的。

15、X!我妈就是典型一员。所以向来有什么事,我都不再愿意跟她讨论。我只会告诉她结果,反正无论过程怎样,我都只会听到她泼冷水的话。可以说她们那代人都有同样的心理病:你做得好是应该的没什么好高兴,做不好是你活该因为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所以没什么资格难过~就TM这一个逻辑非常让人憎恶。

16、2014年底听说中学时代的一位好友来北京看病(脑癌),心里很难过,跟老妈说完,她居然第一反应是,你去看她又得花不少钱吧~

17、妈妈确实是这种,有句话她从小就告诉我,“所有你爱吃的东西你就要少吃,你不喜欢吃的就要多吃”。

18、我父母就是这样,但我父亲比较严重。每次我有兴趣做什么,还没开始做马上听到他泼我冷水,下定义说我不能成功不能坚强。给我的能量就是说我不能成功,内心就是不强大,别人也不会信任你,你做什么都不被人看好。所以我很自卑,现在做什么事都会先怀疑自己,最后真的还是像他说的那样,我做什么都不能成功,看不出成绩。老师,该怎么办?

19、我特别羡慕能自由表达情感并被父母看到的家庭关系。我经常觉得他们把我养这么大却并不真正认识我看到我,多么可悲,他们喜欢和养育的是一个想象中的人。对我来说这种孤独感也是永世和绝望的,我是一个有父母的孤儿。当然我已经成年了,我已经放弃让他们看到我的努力,但是这种遗憾真是……

20、我就记得我妈在有初中男同学来找我后对我说:“你长成这样,我一直担心你嫁不出去,居然有人喜欢你……”现在我肯定是一笑了之,觉得自己谈不上多美,但绝对不丑,还是蛮招人喜欢的。但那时不一样,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很丑,不然为啥我妈会那么说……

21、从小就很心疼妈妈,一年母亲节等她到11点多(对8点半睡觉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晚),只为献上亲手做了几晚的贺卡。妈妈回家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骂我还不睡。再后来我发现它被遗弃在家里不知名的角落铺满灰尘。就自己撕了扔了。

22、多么熟悉的感觉,几个例子里面我妈十条占九条。我不顾大家反对,在家里养了只猫,以至于我妈每次来我家都要和孩子强调,有人和猫亲密接触,最后脑子里长虫子开颅了。就算和她讲一万遍家猫和野猫的区别也没用。

23、我当时刚开头说了演讲的第一句,正兴高采烈呢,她就直接说:“我要是评委肯定不选你。”当时太气愤了,想哭的心都有。

24、从小到大(到20多岁这个期间),只要家里来了客人,我妈就是对我和我姐各种数落,还鼓动人家一起说。

25、套路是这样的:我要做一件事,首先是否定,其次是嫌弃,最后冷眼旁观。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千万不能跟他们说,因为他们一定会嘲笑:我早就说过你做不成的。万一做成了,也不要说,他们会抵制:这有什么用,还不如那谁谁谁。恨人有笑人无,一年到头苦着脸,觉得全世界都欠他们。

26、每次我把开心或不开心的事说给妈妈她总是要打击、贬低我的感受,让我觉得我的一切情感都是自作多情,像个傻瓜,比如:当我决定要孩子,第一次验孕成功,兴冲冲去告诉妈妈,我说:“我怀孕了。”她没有反应,没有一丝表情,继续玩电脑,我不解她的反应,继续说:“我真的怀孕了!”她说:“怀孕就怀孕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反人类情感的人,经常在物质上对孩子过度付出,被大家称为“好人”。有这样的父母,我知道有多煎熬;同时我也知道,你定是个勇敢美丽的灵魂,依然因为相信爱而活着,不放弃。总有一天,面对再多的嘲笑,再多的打击,你内心热情的火焰依然不灭,那也会融化父母的冰山。因为每个灵魂深处,都渴望爱与合一。

生养孩子的过程,会把父母自身曾经受过的心理创伤激发出来。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灰暗,育儿过程会经历各种痛苦。所以说,育儿是父母的修行。痛苦被激发出来,如果能保持觉察,做诚实的父母,则是人生最难得的成长机会。

精神分析心理学,尤其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心理学让我着迷。克莱因,温尼科特等前辈,致力于童年亲子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几乎完全贴合我自己的成长体验,经常看得我泪水连连。那些我理解起来有些模糊的理论,也在个案治疗中不断清晰,反复得到印证。这就是我相信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是大师,而是因为他们的理论和我的切身体验丝丝入扣,让我更清楚的理解自己,理解来访者,觉察力不断提升。

最让我敬仰的是,他们能够静下心来,长期和儿童一起工作,追踪观察上千对母婴直至婴儿成年,从而理解母婴关系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关于婴儿心理世界的奥秘,是这些前辈们不断观察实践,思考推理得出。注意,他们是观察母婴关系,而不是拿婴儿做科学实验。为证明自己正确而拿活生生的孩子做科学对照组实验,这是反人类的行为。何况,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来就不属于科学,而是现象学范畴。科学也并非上帝,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这个世界如此广博,尤其是精神世界,科学工具并不能代表全部。

前辈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治疗实践,发展出客体关系心理学,我理解其宗旨是:主体把自己和客体的关系,内化成主体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不断投射出去,会控制主体与其他人的关系。通俗点说,就是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孩子的命运。

孩子的第一个客体是乳房。越早期的客体,对孩子的影响越大。同样,越早期的客体关系出问题,越难治疗。比如有的女孩会狂吃然后狂吐,这种进食障碍看似好治疗,对行为加以矫正,不要吃那么多,吃完了不要吐就行了呗。但实际上没有人会内心好好的而故意折磨自己,狂吃狂吐表达的其实是潜意识中对乳房这个客体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愤怒。定点喂奶而不是按需喂奶,也许奶水总量足够,但婴儿的感受是,乳房决定自己能否生存,等于整个世界,可它居然是不确定客体,我需要的时候并不一定有,这太可怕了。如果婴儿与乳房的关系长期恶劣,那么TA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往往伴随一生,奠定生命底色的焦虑。

父母不是神,尤其是自己童年很不快乐的人,给孩子爱与自由确实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心理学理论知道最完美的父母应该怎样,但自己真的做不到。那些已经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更会让父母焦虑自责。就算我生养孩子,也一样做不到心理学意义上完美的父母,一样会给孩子带来一些痛苦。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保持自我觉察,做诚实的父母。

当我们自己非常疲惫,不愿意抱孩子的时候,可以诚实地对渴望拥抱的孩子讲:“你的需要我看到,你的需要很好,是妈妈自己太累,需要休息。” 在这样的自我观照下,身心一致得到休息。如果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使用某些说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就会相信“总抱孩子会把孩子惯坏”,“孩子在用哭泣使坏、威胁我,不能轻易满足它们”。孩子天然流动的能量从小被贴上负性标签,定义成各种“问题行为”,孩子的内心于是分裂,心理创伤就这样种下。

如果夜奶让妈妈疲惫不堪,那么可以请人帮忙,暂时不夜奶,让妈妈好好休息。在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好几个来访者也是这样的问题,因为自己身体本来就很弱,而且心理创伤巨大,夜奶无论对妈妈的身体还是心理都是艰难考验。我陪伴妈妈们,不断细致体验自己的感受,让各种情绪流动,得以观照。尊重和呵护自己的身体,不用完美妈妈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太疲惫就休息,让别人带一下孩子,哪怕暂时吃奶粉也可以。这个过程真的不容易。但这样做的结果最终是,没有一个妈妈刻意训练戒断孩子夜奶,也没有一个妈妈自己精神崩溃,而是都和孩子越来越协调一致,经常感受到亲密育儿的快乐,身心更加强健。

当我们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失控责骂孩子,甚至动手打了孩子,可以诚实的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内在创伤被启动,我因为内心痛苦而伤害孩子,这是我需要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修理。”

当婴儿在夜里非生理原因地不断啼哭,妈妈束手无策焦虑愤怒,可以觉知自己:“是我自己在婴儿期没有得到妈妈足够的爱,才会面对孩子的哭泣焦虑痛苦,不知所措。这不是婴儿有问题,不是婴儿拿哭泣威胁我。婴儿不需要被训练被控制,是我的内心需要被呵护,我需要先平静下来,抱持住孩子,孩子自然会回归内在节律。”

若我们因为经济制约无法满足孩子的某些物质渴望,可以诚实地对孩子讲:“你的需要我看到,它很美好,暂时爸妈钱不够,无法买下它。” 从小被及时回应的孩子,2岁左右已经非常好商量,无论是我的个案还是几十个网友的反馈,均证实这一点(我的博客文章中有收录这些反馈)。

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也许会伤心,但不会固结成心理创伤。但有的父母不诚实面对自己,却转而攻击孩子:你的需要太过分,你不应该提出无理要求。这种事情若经常发生,孩子会深信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自己的欲望应该压抑隐藏,面对世界不敢直接发出自己的声音,总是缩手缩脚。严重的会成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似乎无欲无求自我坍塌的老好人。

可是,如果父母诚实了,孩子就不会受伤害吗?

首先,诚实的父母,是自我觉察的父母。有自我觉察的人,会不断成长变化,“伤害”孩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与孩子之间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会越来越多。

 其次,人总是无法避免要经历喜怒哀乐。渴望拥抱没有得到,孩子会经验到悲伤等情绪。但情绪本身并不伤人,它会升起,也会消失,是个自然流动的过程。只有情绪的天然流动被不断阻塞,才会固结在体内形成心理创伤。比如父母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你不应该有这种要求,不应该有这种感受;把各种冲突说成是孩子的错,甚至禁止孩子表达情绪,造成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这才形成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是过去的事件造成的,但过去发生的一切不会改变,也不用改变。心理治疗的重要功能,是把潜意识的感受意识化,让潜意识的感受被意识承认,二者逐渐合一,不再分裂,创伤就已经弥合。所以,诚实的父母,是不扭曲孩子感受的父母。一切本无常,不扭曲分裂,就会自然疗愈。

心外无物,心外无法,所有修行法门,万法归一:保持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