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偏执的痛苦

借用网友的留言: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这句话用来理解偏执型人格非常确切。偏执型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仇恨别人,甚至是跟自己没有实质关系的人,因为自己内在的痛苦实在是太巨大了。并且,创伤形成越早,痛苦越大。而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创伤就形成在生命早期。

1至6个月的婴儿会使用“偏执分裂”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简单地说就是把妈妈分裂成两个人:温柔呵护及时哺乳的妈妈,就是一个完全好的“天使妈妈”;当妈妈冷漠甚至攻击自己时,她就是另外一个完全坏的“魔鬼妈妈”(这是一种简单形象的说法,其实这个时期的婴儿并没有独立的“妈妈客体”意象,详细了解可参考克莱因等人的客体关系理论书籍)。婴儿每次只能感受到一种妈妈,要么是完全坏的,邪恶无比,要么是完全好的,如上帝一般,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此谓“偏执”。

当婴儿认为妈妈是魔鬼的时候,会拼尽全力攻击妈妈,想把妈妈撕碎。如果这时妈妈给予温柔地抱持,婴儿就会发现充满攻击性的自己也会得到爱,于是巨大焦虑得到化解,由此婴儿会内化宽容友善的自我意象。这种爱帮助婴儿度过偏执分裂期,进入“抑郁期”。抑郁期是一种和解,婴儿逐渐明白妈妈既不是完美的天使,也不是邪恶的魔鬼,“她们”是一个人,妈妈也会疼,也会受伤,从而为先前歇斯底里的攻击行为感到内疚,有些“抑郁”。顺利成长到“抑郁期”的孩子会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偏执分裂机制,而是具有了基本的宽容,为后面的自我意识形成打下基础。

如果妈妈自身也很脆弱和焦虑,就会对婴儿的攻击感到愤怒,冷漠对待婴儿甚至还击婴儿。这时候婴儿的焦虑不仅没有化解反而加大,加大的焦虑更加迫使婴儿使用偏执分裂机制来保护微弱的“好客体”。当母亲的攻击非常剧烈时,偏执分裂机制甚至会崩裂,“好客体”彻底没有了(这种情况更可能造成精神分裂症或者自杀,而不仅仅是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痛苦很难用语言形容,当我体会到它时,宁愿自残以转成肉体痛苦,并极度强烈地渴望杀死自己。

未能过度到抑郁期的婴儿会一直使用偏执分裂机制保护自己。但不到半岁的婴儿即使拼尽全力来攻击,成人感受到的也不过是一点点疼痛,比较容易接受。随着孩子长大,孩子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大,父母和周围的人会越来越难以忍受,而这也更加固化了孩子“没有人会爱我,别人都是邪恶的”这一信念。

攻击行为的背后,是对爱的强烈渴望。渴望出现一个能够宽容所有攻击,无条件地爱自己的人,把自己从无尽的痛苦中拯救出来。然而可悲也必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这样一个“上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况且,成年人的杀伤力何止婴儿的千百倍,当一个成年人全身心地攻击其实想伸出友善之手的人时,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可以真地承受。

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

如果理解了“任何行为背后都是对爱的渴望”,就理解了为何偏执者经常攻击其实并没有加害过自己甚至都没见过的人。当偏执者嗅到某人身上有一些自己渴望的宽容、慈悲或者其他美好的品质,就把他神化。“神”既不需要钱,也不需要爱,“神”不会受伤,“神”永远完美。如果能够稳定保持对投射出的神的美好信仰,也是种安慰。然而残酷的是,对于严重地偏执型人格,神的存在也许只有0.1秒就崩塌成魔鬼,正如婴儿时期“坏妈妈”比“好妈妈”强大得多。崩塌的起因,可能是神的某句话不像自己所想,某个眼神不如自己所愿,甚至是发现这个神也喜欢赚钱,也具有物质需求,也需要爱情,还会大便。

在攻击的初期,偏执者经常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啊,为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当偏执者发现这个人并不愿意改正成自己要求的样子,攻击和愤怒升级,神瞬间成为“完全不值得信任的骗子,想要加害自己的敌人,应该被所有人鄙视甚至杀死的东西”。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如果觉得某个人不值得信任,远离他就好了;但偏执者的逻辑却是,我的痛苦是因为这个人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而这个人要为此负责。偏执者会不停地追着这个“完全不可信任的害人者、骗子”跑。比如《蝙蝠侠:暗夜骑士》里,小丑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狗,不停地追着一辆车,真不知道追上了该怎么办。”小丑一次次制造更大的灾难来攻击蝙蝠侠,但蝙蝠侠终究不是上帝,他恨小丑,所以小丑的“神”还是毁灭了。

偏执者的仇恨和普通的国恨家仇很不一样。典型的美国西部片,谁霸占我的土地,欺辱我的女人,我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血债血偿,这种单纯的血性让人欣赏。而偏执者的内在是婴儿的声音:“为什么我这样攻击你,你还不主动宽容我、拥抱我,还不满足我的所有需要,你这个恶魔!”这种仇恨的本质是强大的怨。留美女博士和老公回乡探亲双双被父亲砍死,只因其再无力给家里买第三套房。父亲在法庭上表示不后悔,死也怨恨这个女儿。这个父亲坚定地认为女儿就是要无条件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的“神”,否则就该去死。所以说血性男儿的反击是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偏执的攻击是怨恨本来可能爱自己的人不是“神”。

救赎之路

我相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受一切苦,不是为了惩罚,而是特定的功课。偏执是非常强大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完全向外时,能够毁灭所有人际关系。而一旦这种能量向内觉察,它就是不可思议的生命馈赠,偏执的痛苦会化作顽强的生命力和智慧。内观的时候,我坐着坐着就开始想象很多画面,自己受迫害、被抛弃等等,越想越真实,越想越愤怒,我一惊,问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记得某本书上说:“天人看见河流,看到的是琼浆玉液;人看见河流,看到的就是河水;地狱道的看到河流,看到的是愤怒的烈火岩浆。”我就是在为自己编织仇恨,制造地狱,却说地狱是别人造成的。

从此以后,一旦内在生起对别人的怨恨,我就会提醒自己:“停止向外的投射,将能量向内觉察。”这历程远比仇恨别人痛苦。最难受的时候,脑子里会跳出“干嘛要这样呢,难道别人就没有缺点吗,怨恨吧,想想他的错,他改变了你就幸福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等等充满诱惑的声音时常响起。当这种声音响起时,我知道自己已经走偏了,于是再对自己说:“回来,继续觉察自己,救赎之路唯此一条。”

前几天,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不如所愿,我陷入惊恐之中。两天没有说话,也不看任何人。因为知道自己一说话就忍不住带出怨恨。这两天只向内看,经历了挣扎,绝望,甚至轻伤了身体。两天后,我开口说:“好了,我明白了。”我知道内在一个根本的、很早期的情结已经松动,开始融化。以前梦见童年的家,都是废墟、大粪、尸体和鬼魂。现在它已经充满阳光,有许多小动物,虽然这些小动物还生活在破旧的环境里,奄奄一息,但我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救赎,我的内心充满感恩。当我再睁开眼,看到的是别人友善的目光,真切地关心,那些原本被我看做毒酒的琼浆玉液。每个人都带着我无法想象的故事、特有的品质闪闪发光。正如催眠课上老师所说:“不做任何预期,为到来的一切做好准备。”

一直提醒自己为死亡做好准备。当死亡来临,灵魂的天平会称量这辈子我的存在给别人带来多少温暖,多少句鼓励,多少次支持,多少对美和爱的信仰。同时,又给过他人多少次偏执的评判,苛责,对爱和美的绝望。那时候,我会看到,我所爱过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伤害过的一切人也都是自己。所有已经发生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

重庆10岁女孩李依芮“虐婴事件”震惊大众的神经,人们难以想像怎么会有人对无辜可爱的婴儿下如此狠手,所以将她称之为“魔女”。把婴儿朝死里虐确实很极端,可以推断这个女孩将来极可能成为长期危害社会的“反社会人格”。童年奠定人格基础,创伤发生越早,越难治愈。反社会与精神分裂症一样,很可能终身如此,因为创伤都开始在生命的最初:婴儿与母亲建立了冷漠和仇恨的关系。

这种关系极度痛苦。反社会的人通过虐待他人,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出去,从而得到快感。李依芮的同学透露,她虐婴前几天说过想打婴儿的想法。通过虐待婴儿,李依芮把自己在婴儿时期遭遇的绝望恐惧转嫁到一个真正的婴儿身上。

如此毫无克制地、狠毒地虐婴,是极端的人格。但虐婴心理,并不罕见。我妈曾经说过,她小时候看见婴儿就想掐,后来不会了。我妈是生下来就遭受严重忽视的孩子,可以推测,我的婴儿期也不会太好过。记得自己在刚上小学时,有一次看见一个婴儿不断伸手想向上爬,我不知道哪里来的怒气,用一块塑料积木按压TA的手,阻止TA爬,TA不听我的,我就更用力地压。事后回想,发现这种行为很残忍,而且残忍得毫无理由,可当时完全没有觉知。越小的孩子在自我觉知力上越弱,但那时我觉知力那么弱,不仅是年龄小,更重要的是,妈妈对我几乎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我对别人也没有共情能力。

在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者中,不少人提到自己童年有过一些残忍的行为,比如毫无理由地打小朋友、杀小动物。不少人想过如果自己的父母出意外死掉就好了。有些新妈妈会冒出殴打甚至杀死孩子的想法,还有些妈妈真的动手打过自己的婴儿。人们为自己的残忍行为或想法,感到恐惧和内疚,觉得自己特别邪恶。其实这种心理并不罕见,都是积压在潜意识中的旧有创伤制造出来的轮回。

那怎么打破这个轮回呢?大多数人童年还是得到过一些爱,对别人多少有些共情能力,这会让我们有个机会反思自己的残忍。反思不是批判,反思是一种单纯的观察,观察是什么样的情绪力量操控着自己想去伤害别人。当能够不带任何评判地观察到自己情绪的升起和变化,我们也就可以从这个轮回中跳脱。

这并不是说伤痛被观察到就马上会消失,该痛的地方一样会痛,但我们不再被这个伤痛所操控。我们是一个宽广的舞台,可以允许各种情绪能量流经自己。允许它们升起、观察它们落下,而实际行动上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则可以自由选择。

这样的觉察越多,我们对善恶的评判也会越少,宽容自然产生。但这并不等于善恶不分,相反,这会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人性之恶从何而来、如何运作,并从轮回中解脱。

那么如何防范反社会的人伤害自己和家人?

1、反社会的人通常来自非常暴力和冷漠的家庭,如果你有这样的邻居,他们的孩子值得小心。

2、反社会大多是终身行为,不要心存侥幸,以为反社会的人遭受惩罚之后会轻易改过。

3、反社会的人可能非常有魅力。我们大多数人活得压抑,被各种制约限制,而他们几乎没有压抑,自己的任何想法都可以马上付诸行动,不考虑后果,不考虑代价。如果经常付诸行动的是毫无目的地伤害人和动物,并从中获得变态的快感,这样的人,基本可以判断是反社会人格。

最后,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反社会的人其实并不多见,而且通常有着怪异的眼神,里面透着灵魂的空洞,躁狂,仇恨等,这个用语言很难描述,但感觉上就是不对劲。变态连环杀手经常在行凶前需要诱骗受害人,而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对扭曲的能量天然地敏感和抗拒。所以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给予孩子满满的真爱。

网上育儿经众多,妈妈们多了很多资讯和选择。同时,早被心理学证伪和批判的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也在中国疯传,比如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训练法等等。作为心理医生,听了众多来访者的故事,深知这些方法对婴儿造成的创伤难以逆转,很心痛,于是写下一些常识。这些常识,是真实的个案累积和不断自我分析体验的结果,理论上以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主。客体关系学派对母婴关系有长期大量的案例追踪和成熟的理论架构,向求知的朋友们推荐;另外,向妈妈们推荐“希尔斯亲密育儿法”。

关于人格的形成。

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大;心理问题越严重,可推测其创伤开始越在早期。早期亲子关系模式奠定孩子的人格基础。1岁前的孩子处在全能自恋中,感觉自己和整个世界相融,这种感觉需要妈妈和孩子一体般的呼应来维持。妈妈就像孩子的镜子,孩子透过妈妈的脸,“看到”自己,确认自己的存在。相反,如果微笑、哭闹、饥饿等等表达,经常得不到妈妈的及时回应,孩子会陷入最可怕的感觉--不存在感。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的成因中,都有全能自恋重度受损。我的另一篇文章总结过母婴的四种回应模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心理学上父母与孩子互动的四种模式》。

关于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

婴儿的微笑、哭闹、寻找母亲等表达越及时得到回应,越零延迟,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满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表达并且会被满足,自然会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提出合理的要求。而幼时需求经常“被延迟”的孩子,出于得不到的恐惧,会迫不及待甚至歇斯底里地要求TA的需求立刻兑现,无法判断环境和时机是否合适。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争取利益时压抑又怯懦,容易成为“老好人”,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内心空虚、欲求无度的人。

关于“问题行为”。

孩子所有“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积极的诉求,因之前正常表达时不断受挫,导致现在用“有问题”的方式来表达,成年人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家长可以先问问自己,他的真实需要是什么,我之前是不是忽视了他的需要。比如微博上网友提问,和老公一起带孩子去超市,买完酸奶,孩子却停留在酸奶柜台那里不肯走,我和老公先走了,孩子居然躺倒在地上。对此,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孩子,被琳琅满目的酸奶吸引,想多看一会,但家长却不仅没有关注到我的需要,还自顾自地走了,我也想躺倒在地上。

宝宝为什么见到东西就往嘴里塞?

0-1.5岁左右的孩子处在口欲期,此时嘴巴是感知和探索世界的工具。婴儿喜欢把手指和一切抓得到的东西放进嘴里,并由此获得成就和满足感,发展感官神经系统。家长保持宝宝周围的东西安全卫生即可,尽量不要阻止这些自发行为。如果3岁之后还要吃手指,可能是对乳房的需要没满足,或者用嘴巴探索世界时经常被家长阻止。

孩子咬烂手指甲怎么办?

指甲代表武器,咬指甲通常因为婴儿时期的攻击性不被允许,于是愤怒转向自身,咬烂自己的指甲。若鼓励孩子把对妈妈的愤怒表达出来,症状很快消失。有3个妈妈对孩子说“你再想咬指甲时就打妈妈一下”,孩子几天后都不再咬指甲。当然我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法,妈妈也不要受委屈。

小孩听不懂道理。

我对一个7岁孩子说,“这是我的房间,你进来之前要敲门。”连说3次,她还是直接闯进来。我很崩溃。最后直接说:“你这样闯进来我不高兴。”她恍然大悟,以后每次都很礼貌地敲门。道理是为了维护感受派生出来的东西,我们活着活着,就忘记了本质,只剩下道理,活在干枯与制约中。

真爱与溺爱的区别。

1、溺爱孩子的家长看不到真实孩子的需要,而是把内在缺爱的小孩投射给孩子,溺爱行为其实是在满足自己,无论对孩子付出多少,孩子都感觉没有被妈妈看到,妈妈好像在爱“想象中的孩子”,而真实的孩子并不会感到真正的满足。极品案例:孩子一吃茄子就呕吐,妈妈每逢孩子回家就做“营养美味”的茄子,并且指责孩子不领情。2、溺爱的家长因为怕麻烦、怕失控,干脆控制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和成就感,会对家长充满愤怒。

孩子要不要分房睡?

分房与否,每个地区的习惯和每个家庭条件不同,不管分不分房,父母能给予孩子及时回应就好。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孩子3岁左右进入俄狄浦斯期,性别意识形成,尤其不能和异性父母同睡,否则性羞耻感会给成长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男孩没男子气,女孩像假小子,对将来的恋爱和性生活也阻碍很大。中国传统把父母和孩子看得比夫妻关系更重要,作为女人,得到老公的爱不够多,就会把孩子,尤其是儿子看得比老公更重要,母亲对儿子的吞没(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一种精神阉割),是中国男人的普遍创伤,所以中国男人大多数没有外国男人有男人味,缺乏男子气概。

如何拒绝孩子?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拒绝孩子时,附加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这样虽然避免了内疚,但却让孩子体验到“被拒绝=我是错的”,长大后可能成为既不会提要求也无法拒绝别人的“老好人”。所以,父母可以拒绝孩子,但不要评判孩子的需求不合理。父母可以学会不带评判地拒绝,让爱依然流动。对此,我的另一篇文章《不带评判地拒绝不伤害关系》中有深入分析。

如何教孩子懂礼貌?

常见家长对孩子说,“快叫阿姨”,“说谢谢”。其实孩子需要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他要花时间观察对方,感受能量场,最后才决定如何建立关系。这样孩子的直觉和自我存在感得以发展,能够分辨哪些人和场合合适自己,哪些有危险。社交技巧,长大自然会形成,家长不必急于教给孩子,免得打断孩子的心理过程。

如何培养孩子优秀品质?

孩子的优秀品质无法通过训练和教导而来,而是内化与抚育者的关系而来。孩子的任何好习惯,如独立、专注、友善,都非培养出来,而是依恋和抱持得到充分满足后自然会如此。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得到足够满足,从而怀着对世界的信任,独立探索;婴儿的攻击性得到父母宽容抱持,而不是惩罚婴儿让TA不再敢攻击别人,则孩子自然会成长为友善、宽容、充满生命力的绅士、淑女。真爱,永远不会过多。

孩子的灵魂寄居何处?

我想问:把自己都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们,你让孩子的自我何处安身?答案是,孩子只有一种选择:杀父母或者自杀。因为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自由即存在。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一个人越是觉得自我可鄙可憎、软弱无能,就越会奋发去管别人的事。无私者的虚荣心无穷无尽——此句话献给每天看着孩子挑灯夜读,人生目标就是给孩子带孙子的父母们。

让孩子长大后抗挫折能力超差的绝招:

偶尔一次成绩不好,就告诉他:“你没救了,长大只能扫垃圾,干脆别上学浪费我的钱”;逃学一次,就吼他:“滚出去,不许再进这个家门”,并且要果真把孩子关在门外,任凭他苦苦哀求也绝不开门。——把问题无限扩大化,配合使用威胁抛弃孩子的杀手锏,保准他将来时不时精神崩溃。

一些妈妈喜欢攀比,以孩子早走路,早说话,说得多为荣。这种以训练孩子早早具备各种能力为目标的早教,貌似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走了一步,其实是在马拉松比赛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自知。

我的一个好朋友S,因为智商超常,大学读的是少年班,本科毕业出国顺利读到MIT博士毕业。曾在华尔街投行做金融模型,现在回国经营高科技公司。超级理性的一个人,可她的直觉却比我这个做心理医生的厉害十倍。一个同样非常聪慧的女人,花一年时间看心理医生,对自己的人生模式终于有了深刻理解,和S第一次见面,未等她开口,S就把她的人生剧本解读了一遍,比心理医生还精细。这个牛人,却曾经被大人觉得是傻孩子。S小时候,说话晚,等终于会说话了,大人经常提各种问题考她,她一律回答:“不知道”。因为觉得大人的问题很愚蠢,干脆让大人认为是自己蠢,这样大人就不会继续打扰自己。于是大人们真觉得她傻乎乎的,而她却得以有了安宁的空间,不用整天应对大人的废话,专心发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有些父母特爱“早教”,不停地跟孩子说话,要孩子辨别图片,颜色,形状,教给孩子各种事物的名称,反复要求孩子懂礼貌,说“你好,再见,阿姨好”,如果孩子会说话,一定会说:“你烦不烦啊,让我安静一会儿行不行。那些白痴的知识早晚能学会,请别打扰我内在神圣的成长节律。学学学,学你个头啊。”

所谓的直觉和智商,虽然说先天遗传很重要,但与此同时,在我看到的案例中,在某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童年都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父母不会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发展。孩子按照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发展自己,成就远超父母想象所及。

中国有句俗话,“贵人语迟”。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人一开口,思维就产生了,因为逻辑思维也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婴儿的初级思维过程,是无逻辑的。母婴的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无需语言也能和母亲沟通,所以不着急发展出语言能力。这样婴儿安心地在初级过思维程中,慢慢孕育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万物链接的能力。爱因斯坦所说的“灵感”,就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物,他本人也是说话很晚且不流利,被老师认为“智力发育迟缓”。

在我们的一些个案中,有些孩子过早发展出语言能力,而且连贯流畅,原因居然是,母亲经常无法感受到婴儿的需要,婴儿哭闹不止甚至会被责骂,于是迫于生存压力,婴儿只好赶快开口说话,好让妈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个亲戚,她的儿子九个月会走,没爬过;十个月会说话,很快就是句子,让全家骄傲;但成年后却非常封闭,和人沟通困难,说出的句子都不完整。通过心理治疗才得知,说话这么早,是因为和妈妈的链接太困难。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说话早都是因为母婴关系差所导致,只要我们不功利地引导孩子早说话,让孩子自然发展,说话早晚都很好。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远非科学和我们的头脑所及,我们无需全部了解,但需时常放下头脑,带一点敬畏之心去体验。

一、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一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子,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优异,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长大后也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并且孝顺家人,家庭关系看上去非常“和谐”。当我问起这个男人,你童年有什么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high的记忆吗?男人低下了头,想了一会说:确实没有,家在记忆中总是很清冷的感觉,客人都很少,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气。

再看看妻子的成长史。她是家里独生女,通过姑姑的回忆她了解到自己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孩子,跟孩子没有任何互动。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孩子、逗孩子,孩子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各自完美轮回了自己童年的剧本。老公就像老婆的妈妈,一直在身边,却对老婆“不抱不哄”,就是说没有交流互动。老公对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对待自己,也是不打不骂,物质充分满足。谁都说他俩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绝对不是少数。比如过年怕回家,因为回到家,除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提问,如“有对象了没”、“收入怎么样”、“要保重身体”,其他时间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个情况怎么办?说实话,这并不太容易解决。比如这对夫妻,老公并非有意冷落妻子,只是无意识地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存活,总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地想要改造老公,让老公觉得不胜其烦。

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不会获得幸福。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是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童年都没有过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体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二、 如何创造高质量的陪伴

1、高质量的陪伴,前提是完全不想改变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企图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就像妻子想要把老公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老公的心就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几乎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孩子吃得慢,并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地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妈妈。这样“陪伴”下来,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能看见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应该是怎样。

头脑想象别人应该是怎样是最可怕的,因为头脑会造出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想象就是真理。比如,看见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立刻会说,这样会把眼镜搞近视,这样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当父母去纠正孩子,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孩子关系进一步疏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我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了吗?长时间弯着腰玩Ipad,就是对身体不好,这个还有疑问吗?

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不能拿来纠正的。不妨问问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侣在旁边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这就是真正的陪伴:关注,但不打扰。

2、高质量的陪伴,是看见对方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和爸爸分享,但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他:“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感到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另外一个例子。一位朋友形容小时候父亲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有俄狄浦斯冲突,但最本质的含义都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功利心的话,也许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却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也许“我与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意志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的功能价值的“它”。

孩子打篮球的体验、满足的表情,流动着一个生命的存在感。而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打篮球确实附带强身健体等很多好处,但如果你只能看到“它”,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也不能共振你的嘴角上扬,那么,你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你睁着眼,却是全盲的。

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陪伴。这种陪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方,都是巨大的滋养疗愈,也是我们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