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妈妈喜欢攀比,以孩子早走路,早说话,说得多为荣。这种以训练孩子早早具备各种能力为目标的早教,貌似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走了一步,其实是在马拉松比赛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自知。

我的一个好朋友S,因为智商超常,大学读的是少年班,本科毕业出国顺利读到MIT博士毕业。曾在华尔街投行做金融模型,现在回国经营高科技公司。超级理性的一个人,可她的直觉却比我这个做心理医生的厉害十倍。一个同样非常聪慧的女人,花一年时间看心理医生,对自己的人生模式终于有了深刻理解,和S第一次见面,未等她开口,S就把她的人生剧本解读了一遍,比心理医生还精细。这个牛人,却曾经被大人觉得是傻孩子。S小时候,说话晚,等终于会说话了,大人经常提各种问题考她,她一律回答:“不知道”。因为觉得大人的问题很愚蠢,干脆让大人认为是自己蠢,这样大人就不会继续打扰自己。于是大人们真觉得她傻乎乎的,而她却得以有了安宁的空间,不用整天应对大人的废话,专心发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有些父母特爱“早教”,不停地跟孩子说话,要孩子辨别图片,颜色,形状,教给孩子各种事物的名称,反复要求孩子懂礼貌,说“你好,再见,阿姨好”,如果孩子会说话,一定会说:“你烦不烦啊,让我安静一会儿行不行。那些白痴的知识早晚能学会,请别打扰我内在神圣的成长节律。学学学,学你个头啊。”

所谓的直觉和智商,虽然说先天遗传很重要,但与此同时,在我看到的案例中,在某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童年都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父母不会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发展。孩子按照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发展自己,成就远超父母想象所及。

中国有句俗话,“贵人语迟”。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人一开口,思维就产生了,因为逻辑思维也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婴儿的初级思维过程,是无逻辑的。母婴的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无需语言也能和母亲沟通,所以不着急发展出语言能力。这样婴儿安心地在初级过思维程中,慢慢孕育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万物链接的能力。爱因斯坦所说的“灵感”,就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物,他本人也是说话很晚且不流利,被老师认为“智力发育迟缓”。

在我们的一些个案中,有些孩子过早发展出语言能力,而且连贯流畅,原因居然是,母亲经常无法感受到婴儿的需要,婴儿哭闹不止甚至会被责骂,于是迫于生存压力,婴儿只好赶快开口说话,好让妈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个亲戚,她的儿子九个月会走,没爬过;十个月会说话,很快就是句子,让全家骄傲;但成年后却非常封闭,和人沟通困难,说出的句子都不完整。通过心理治疗才得知,说话这么早,是因为和妈妈的链接太困难。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说话早都是因为母婴关系差所导致,只要我们不功利地引导孩子早说话,让孩子自然发展,说话早晚都很好。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远非科学和我们的头脑所及,我们无需全部了解,但需时常放下头脑,带一点敬畏之心去体验。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