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大家好,我是周安琪,感谢少年商学院的邀请。我13岁就到英国留学了,后来毕业于剑桥大学工程系。之后研究计算机思维与青少年编程,也是全球40位获得麻省理工(MIT)官方认证的移动编程教育专家中的一位。从2004年开始,我就在香港和新加坡教小朋友们编程。我的经验告诉我,从小学习编程是提高孩子们综合素养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或者说,能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应对30年后的世界。

我们都不知道未来20年或者30年的世界是怎样的。可能是现实虚拟结合,也可能是被人工智能占领,五年前我们还在担心买车摇号的问题,现在大家已经用上了滴滴专车;五年前我们还一直使用现金,现在出去吃饭都可以用信用卡、微信支付……五年的变化尚且这么快,何况是20年、30年呢?

▋最好的准备,是让孩子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创造

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一个爸爸,他是非常为他的女儿们考虑的,也为全美国的小朋友考虑到了未来世界的这个趋势。他拨了40亿美金的款,让全美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起来学习编程、学习计算机科学、学习计算机的思维能力。他说,你不要只是拿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而是一起来学编程,这样,我们才能从科技的被动享乐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创造者。

我非常认同他的做法,因为我们实在无法预知孩子在未来世界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帮助孩子培养起未来世界需要的七项基本能力,让他们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领导人。我会用我亲身经历的一些小故事和观察到的现象,来讲讲每一个能力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能更好地培养孩子这些能力。

▋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是明白自己每走一步的目的

第一个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

前阵子网上有个段子说,就算高考考的是打游戏,赢的还会是现在的这些学霸。我非常赞同,因为“学霸”普遍具备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相同资源下,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的能力。比如说“时间”,学霸们能比较好地分配;比如说一样的考题,学霸们会先分析考试内容的相关性,应该在哪些题型上投入更多,才能收获更高的产出……

编程为什么能非常直接地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我们都知道,编程是一种计算机语言,负责给计算机精确地发号施令,从而让计算机帮你完成某一项任务。比方说,我要写一个“小乌龟左右爬来爬去”这么个小程序,我得先写一个“小乌龟”,考虑乌龟直走多少步,转几度角,换什么颜色再转……

这时候,小朋友们需要分析,在我的程序里面,我的每一个小部分,分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干一些什么事情。在这个编程的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如何将非常庞大复杂的问题分解一小块一小块的问题,然后一点点地解决。

其实数学、物理的练习也是一样的目的,但就我的观察,我们的孩子还是比较缺乏把这个逻辑思维能力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的尝试。西方家长就很重视这个,我有一个学生,是意大利和中国的混血儿,他的爸爸是意大利人,现在是香港一家很大的公司的CEO,他们家有任何重大的事情,他都会和女儿先谈一谈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达到目的,希望借助这些日常训练,让女儿慢慢了解到这种意识的重要性,以后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我觉得这个方法很有意思,所以我也建议,大家和孩子尝试下。

▋再古老的英国小学也在教孩子最先进的编程语言

第二个能力,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今天全球很多个国家已经开始教小朋友编程。以英国为例,从2014年起,全英国所有的小学和初中都把编程纳入核心课程中。5-6岁,小学生会开始了解算法是什么;7-11岁会学习编写和排错小程序;11-14岁每个学生都要学习至少两门编程语言。我小时候就是在英国上学,学校是一所有几百年历史的女校,最近我回去一看,所有孩子都懂二进制,都在学CSS。

科技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好处。我们身边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大叔大姨,他们下载一个APP都需要找年轻人帮忙,他们的脑海里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技术是很难的,我学不好这个东西。到了我们这个年代,我们需要用Excel来算公式,自己就能下载APP,有些专业人士还能用HTML/CSS来写网页。再到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是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电脑和各种电子系统的,他们不可能站在科学技术的大门外面。从小学起,对于他们掌握主动权是非常必要的。

▋剑桥教授的教育哲学:提什么问,比学到多少更重要

第三点我想讲的,是学习能力。不是说学到多少知识,而是怎么学知识的能力。第一步就是学会提问。

英国教育对我影响最深远的,是我在剑桥大学时,那些每周一对二、一对一的小课时。教授通常会坐在我边上,帮我解一些非常复杂的题。经过几年的观察,我发现,这些教授并不关心我找到了什么样的答案,他们更关心我是如何发现问题的,问了什么问题,怎样问问题。他们经常引导我,从问题慢慢延伸出去,搭建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让我自己一点一点回答这些我自己搭建出来的问题,从而自己找到答案。

我想,他们想告诉我的教育哲学是,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是学不完的,但你永远可以通过“自己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自己解答”来学到知识。

所以,在我的课堂,我从来不会直接告诉孩子们问题的答案,而是坐下来,跟他们一起,把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再把小问题重新抛给他们,让他们一点点回答。因为只有在自己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在家庭当中也应该这样。因此我建议您,当小朋友问您问题时,就算您知道答案,也不要直接告诉他们。而是坐下来,跟他们一起,一步一步寻找答案,或者让他们看见您如何找到答案。

▋让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有限资源”

第四点我想说的是办事情的条理性。

毕业后,我越来越发现,一个人的办事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办事是否有条有理,大到管理企业项目,小到管理家庭琐事,有条理的人总是能把各种资源盘活。英国中学经常会让一群14、15岁的孩子们一起策划一个为期三天的野营--从一开始计划路线,到需要带哪些食品,要带几个帐篷,要带几个睡袋,都需要孩子们自己计划。

这需要很强的策划能力,因为东西带少了不行,会挨饿,会受冻;带多了也不行,因为大家要背着所有行李在山上走三天的山路,这个度要把握得非常好。做完这个项目,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当您放手,让孩子自己策划一个旅行或者一个项目的时候,您会惊讶于他们快速成长的速度。

今年暑假,我会和少年商学院北美教研总监赵晴老师一起,在北京开设一个名为“2046学校大创想”的工作坊,带孩子们一起重新构想设计30年后的学校,也是给孩子一个自己策划,并执行、完成项目的机会。

这种训练也会让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有限资源”。孩子和大人不同,他们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聚焦才能做大事,但是当孩子编程的时候,他们就得学会处理好这个问题。比如让孩子在三天内设计一个宇宙中最酷炫的游戏,他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知识做到的,这个时候他就得坐下来,好好规划一下了——第一个小时我要做的是什么,第二个小时我要做的是什么……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它会让之后的每一步都变得非常顺利。

这种思维方式,会带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他们想要做一个黑板报也好,做一个幻灯片也好,他们就会先思考“我要怎么规划”、“我要怎么执行”。

▋用聊天替代演讲,帮孩子快速提升表达力

第五点是沟通能力。

对于很多亚洲的孩子来说,上台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让孩子尽早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和辛苦制作的作品,好在老师、以后的老板面前争取更多的资源。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上面这图片里的小女孩是我的学生,才6岁,非常害羞。在一次作品展示会上,她妈妈非常坚持要让女儿上台,可是底下坐着几十个家长和小朋友呢,她非常害怕,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就蹲在她面前,跟她说,我和她一起来,我问问题,她在台上回答就好了,就当是聊天。她才勉强答应。接着就是一问一答,也说得挺好。

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害怕、不愿意上台演讲、想要回家,就选择“放过”孩子,但是这真的浪费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下次您不妨试试看,让其他家长或老师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帮助孩子在台上演讲。这样,孩子既不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害怕,也能通过家长的提问,学习演讲的基本要素和表达逻辑,最后做到自信大方地上台。

▋为了自学中文而DIY了一个APP的澳大利亚男孩

第六个能力是创造力,这也是大家经常听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很多人把创造力等同于“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其实这不够全面,创造力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先仔细观察,思考你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再去发挥想象,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但还不能就此打住,还要认真分析分析每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尝试把不同方案的优点组合起来,做出更加新颖的方案。

编程课上,我经常会带学生编写一些小游戏、APP,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运营自己创造力了。我有个学生,是一个澳大利亚的小男孩,在他掌握了一定的编程能力后,我就建议他做一个能帮助自己学习的APP。他想了想,说,自己最大的挑战是学中文,他决定编写一个APP来帮助自己学中文。

他想过好几个方案,最终决定利用三星手机的手写输入法功能。后来我帮他把方案编写出来,他还拿去学校给不同朋友,让他们试着使用、给自己反馈,经过了好几轮循环……他的创造不是简单的拍脑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大家不要误会,觉得那些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训练能一劳永逸,不是的,我们要做到循序渐进,重在过程。

▋强调“努力>聪明”,特别是对优等生

最后这一点,有点老生常谈了,就是毅力。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见过很多智商高的人,很多国际奥赛的金牌银牌得主。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这个世界拼的其实不是智商,而是毅力,你的态度和汗水决定了一切。

斯坦福出过一个关于“成长型思维”的研究,大家可以看一下:

学习编程时,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体验是,努力比聪明更重要。有些孩子是优等生,平时可能做数学题,一次就对,平常也很少遇到挫折,但是在编程里,就算是最有经验的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他们每天的程序里也会出现无数个小错误,更何况是我们刚开始学的小朋友。所以我们经常要鼓励他们,不要担心,因为遇到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坐下来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就好了。

这种抗挫折的能力很重要,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想想自己编程的时候遇到的无数个小问题,以及当时是怎么耐心地解决的,就会有信心去面对那个困难了。

▋最后,推荐4个好用的编程软件给中小学生

最后,我推荐几个我自己和我的学生都用过的比较好的编程软件:

这个是scratch,可以用来制作小游戏、小动画。

下面这个是scratch junior,适合年龄更小的小朋友——幼儿园或者小学一、二年级学生。AppStore里都能下载。

这个是麻省理工学院跟Google公司一起设计的App Inventor。前面我提到,这个暑假我会为少年商学院的学生开一门名为“2046学校大创想”的夏令营课程,期间我就会教大家用这个软件来编写手机APP。

最后这个是hopscotch,可以让孩子在iPad上写小游戏、小动画,比scratch稍微难一点点。可在AppStore里下载到。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能教会孩子们上面这些本事,我的编程课、我的STEM教育的意义也就达到了。最后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对编程感兴趣的同学:借助编程,训练我们的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参与能力,远比我们能写出一两行代码要有意义得多,对我们人生的意义深远得多。

《哈佛家训》里有一则故事: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得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不再踹垃圾筒。有一天当他们又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听垃圾筒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轻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地去踹。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五十美分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再踹时就不那么卖劲了。又过几天,老人又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十美分了,请你们谅解。“十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十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人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筒。

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与其他人的直接劝阻相比,老人的说服工作不着痕迹,却有明显的效果。分析他的方法可以看到,老人先通过“给予”,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这是第一步,目的是降低“乐趣”。任何事情,当它里面包含有交换、被监督、责任等这些因素时,它的有趣性就会大打折扣。然后,老人通过减少支付,刺激他们对踹垃圾桶这件事产生逆反心理,这是第二步。最后,老人进一步减少支付,并且给出一个让他们不能接受的十美分,使他们在心理上对踢垃圾桶这件事产生排斥感,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原本令几个年轻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让他们成为“受害者”。这时再让他们去做,那肯定难了。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和写作业没有关系,但它里面包含的教育思想却可以运用到儿童的作业管理上。那就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在调动儿童写作业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却把方法用错了。最典型且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写作业”作为惩罚手段,来对付学生的某个错误。许多家长或教师的口头禅就是“你要再不听话,就罚你写作业”。

许多家长和教师,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一方面又把“学习”当作暴力手段运用于对孩子的惩戒上。当“作业”变成一种刑具时,它在孩子眼里能不恐怖吗?孩子还能对它产生好感吗?

这个问题追究到底,至少可以看出这些成年人的三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孩子中不能细腻体察孩子的心理,不考虑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满足于孩子表面的、暂时的服从;二是自己内心不热爱学习,潜意识中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就会在生了气寻找“刑具”时想到写作业;三是权威意识在毫无反击之力的儿童面前变得肆无忌惮,人性中的恶不小心流露出来。

惩罚性质的作业,无不说成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的第一动因只是成人在出恶气,和教育无关。它对儿童的学习只有毁坏,没有成全。从本质上说,它只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一种施暴手段。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满汉全席”人人爱吃,但如果我们这样对待一个人,让他天天吃满汉全席,而且规定他必须顿顿吃够多少,少吃一口就罚多吃一百口——这样做上一段时间试试看,这个人以后再见到吃的不吐才怪呢。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认真琢磨。

反过来可以推导出,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还是其他事情上,都是普遍适用的。

我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就把这种“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的思想讲给他们。其中一些家长一听就摇头,说:我的孩子,你要罚他不写作业,他高兴死了,哪里会再抢过本来,他根本不怕第二天老师批评。

这样的孩子确实有,但这种行为已不代表儿童的天性,只是天性被屡屡扭曲的一个后果。它反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是该儿童身上这方面的“病症”已进入较严重阶段。这个“疾病”的起因,多半是孩子在最初面临不想写作业这个问题时,遇到了像圆圆爸爸那样解决问题的家长或老师。尽管具体做法可能不一样,但简单粗暴的性质是一样的,即以惩罚方式让孩子去写作业。天长日久,既妨害了孩子对写作业的兴趣,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变得厌学且厚脸皮。

成人在教育儿童中之所以屡屡采取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首先不相信儿童的本能是自爱和上进,担心不及时管教,孩子就会一路下滑;其次认为自己对孩子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

针对这一问题,哲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值得家长们一千遍地体味:“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管理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被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写作业是当前儿童教育中,最为密集地表现“教育”还是“控制”的事件,这个事情上最需要家长反思。

弗洛姆还说:“运用破坏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结果,即实际上改变了目的。”

在任何具体教育细节上,家长一定要考虑目标与手段的统一问题。把作业当刑具使用,还是当奖品使用,这不是个小区别,它是分水岭,决定了你是在走向目的,还是走向目的的反面。

美国初高中的划分,高中是9—12年级,初中有的地区是从6年级开始算,6—8年级,有的私立中学仅把7—8年级归入初中。从7年级开始,学校英文课的内容开始引入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用小儿英文老师的话说,是“开始玩真的了”(Getting real):7年级开始英文课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果尔丁的《蝇王》,得普利策奖的戏剧,比如《伽玛射线下的雏菊》,光读《小屁孩儿日记》这种畅销书是过不了关的。

到9年级英文课书目更吓人,暑假作业就是读《麦田守望者》,正式上课书单包括《老人与海》,《英王詹姆士版旧约圣经》,希腊悲剧《俄狄普斯王》,亨利·詹姆士的哥特恐怖小说《螺丝转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又译成《大亨小传》)这样一路读下去,到12年级毕业那年,读完全本的麦尔维尔的《白鲸》(又译作《莫比·迪克》),就可以高中毕业了。

不要小看这个英文书单,这个书单读完,中下水平学区高中毕业的孩子,都可以拽两句莎士比亚金句,这个孩子以后无论干什么行业,职业登山运动员也好,股市操盘手也好,他们的英文水平基本就是这个书单打下的基础。有一次公共广播电台采访《致命毒枭》的编剧,他谈到高中英文课唯一的收获,是读了一年的《白鲸》,他毕业于纽约布朗士区一家普通公立高中,像纽约大部分公立学校,他的母校师资不够,12年级英文课唯一的老师只教《白鲸》。

这部初版于1851年小说,据称是“最伟大的美国文学”,象征美国精神(至于什么是美国精神,尤其是高中生能理解的美国精神,这个问题另说):讲一个疯疯癫癫一根筋的船长,在海上满世界追逐一条白色的鲸鱼,要杀了它报仇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有什么教育寓意,中国家长喜欢问对孩子成长“有什么用”,似乎没有什么用,最多教男孩子“不怂”,“不怂”的代价很悲催,故事中船长艾赫伯最后跟白鲸斗红了眼,完全疯掉,他孤注一掷,要同白鲸同归于尽,最后白鲸撞翻船,全船人员葬身海底,唯一的幸存者靠着抓住船长给自己打造的木头棺材侥幸逃脱,对高中那些浑不涩的小子们,《白鲸》像十全大补汤那样被囫囵灌输进去。

读《白鲸》时孩子即将成年,这部书很少引起家长的抱怨。让家长心里犯嘀咕的,是从7年级开始引进的那些英文经典,其情节基本都不算三观很正。

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要故事就是建立在一起社区的奸杀案上,它在出版后的几十年经常被学校禁止和下架,从初中英文教科书中踢出去,之后被有识之士批评,学校又灰溜溜地把书重新引进教材,如此反反复复;《麦田守望者》里有男主人公招妓的情节,也是叫家长敢怒不敢言的书,我的一位大学校友专门私信问我“怎么办”,“给不给孩子读”,最后因为是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还是决定让孩子读,不读交不了差;《了不起的盖茨比》有酗酒、偷情的情节,男主盖茨比的钱来路不正,基本是靠黑道上洗钱发财的;连海明威那些晦涩阴郁的短篇小说,比如《在印度安营地》,细究起来都是血腥暴力,《在印度安营地》里产妇难产,惨叫三天才把孩子生出来,等孩子落地,睡在上铺的丈夫,也就是新晋成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因为不能忍受女人的连日惨叫,已经用剃刀自杀了,“几乎把自己的头都切下来”,这个故事是7年级英文课的第一篇,这篇小说用的是男孩儿视点,主人公的年龄应该跟7年级男生接近,这个惨烈的故事以男主人公的独白结束:“我永远不会死。”这算不算是美国的成人教育?跟《三国》、《水浒》里残酷杀戮比,《在印第安营地》是更现实的心理创伤。

这些英语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曾被批评欧洲中心论的文化研究者概括为“死的,白的,男的”文学,现在美国中学课程也与时俱进,引进“活的,非白的,非男性独占”的当代文学作品,对于心灵脆弱的家长,这些新晋作品几乎都不是“善茬”,带来更多的不安,比如前面提到的《伽玛射线下的雏菊》讲单亲家庭中破碎的母女关系;另外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战争回忆录小说,《随身携带之物》(The Things They Carried),讲越战中美国步兵的经历,在漫长无聊的行军中突然遭遇死亡,字里行间流露出反战情绪,对美国外交政策几乎没有一句好话,作者自己是越战退伍军人,他说老实巴交的美国老百姓连“河内”这个地名都不会发音,就把自己的骨肉送到那里打仗,这份沉重的讽刺,随着满页连篇累牍地将步兵随身携带的武器的罗列(手枪和冲锋枪的口径,速度,子弹配备,地雷和手雷的不同当量),都一齐端到美国7年级的半大孩子面前,对比中国同龄人这时在中学语文课上读《荷塘月色》、《出师表》。

美国中学教英文经典的办法,不是让学生浮光掠影地泛泛读,而是细读,写读书报告,人物评传,重口味的细节是绕不过去的,美国家长难免抱怨,抱怨的结果就是换作品读,但是大凡严肃的优秀文学作品,毫无例外地直面社会和人生的苦难,换任何作品都逃脱不了。前几年本地举办读书节,请了《纽约时报》畅销书《玻璃城堡》(The Glass Castle)的作者来跟粉丝见面,《玻璃城堡》因为书的后半部分(父亲重度酗酒,父女进酒吧靠色行骗)在本地高中成为禁书,被高中图书馆下架,可以想像嘉宾到来之后发现自己的书在中学被禁,有多尴尬,作者离开以后《玻璃城堡》被再次上架。

这里提到的下架和禁书,是指教科书的范围内被禁,从学校图书馆下架,如果孩子对被禁的书感兴趣,他/她还是可以从公共图书馆借到阅读。从这个意义说,现在无书无禁。

《玻璃城堡》被学校下架,原因很复杂,《玻璃城堡》是非虚构回忆录,作者的父母属于美国的赤贫阶层,此书记录了她家几十年的生活。像她和她的家庭这种生活在贫困线下的白人群体,在国内叫吃“低保”,在美国有一个更侮辱性的称呼,“白色垃圾”。美国纽约这一代的富裕社区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对“白色垃圾”群体的回避和耻辱感,与这个地区一贯标榜开明自由的精神矛盾,这种对底层生活避而不谈,被社会心理学家类比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女权运动前美国白人对堕胎和性的回避,那种不洁之感。时过境迁,现在美国电视新闻上可以公开谈论堕胎和婚外情,但贫困却是时代隐性的新禁忌。

《玻璃城堡》很堵心很尖锐,之前抱怨《杀死一只知更鸟》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伤风化的家长,估计读到《玻璃城堡》就不会再抱怨,这教材改得!用《茶馆》里唐铁嘴的话,“不抽大烟改抽白面”了,越改越悲催,最后《玻璃城堡》还是回到高中指定读物上,没有再下架,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与其跟书较劲,不如顺其自然,面对它。

我偶尔看到朋友送来的国内高中国际班的英文试题,高二期终考试的试卷,基本是30年前我在南京高中毕业时的英语考试题型,“动词填空”、“语法改错”、“选择正确的动词词组组合完成句子”,这种教法,对英文是多大的误会啊!国内的英文教育,使英文支离破碎地存在于动词、名词、副词、助词、动宾从句这些文法格式当中的,英文经典被称作阅读材料,节选几段成为阅读理解题。这种英文教育是多么荒诞无用啊。

真正的英文存在于一本本千万人传看的书中,带着它不可理喻的力量汹涌而来;什么是美国精神,美国精神就是13岁的孩子被推向没有节选没有被清洁过的原生世界,让你自由地阅读和书写,被吓到,被感动,不理解可以,但必须读过,知道,这是美国中学英文课给孩子的成人仪式,在阅读中长大成人,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大家好,接下来我们会讲一系列的音频,都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即关于控制和失控的。

一只小狗打了两次嗝,之后它就开始叫,而且叫的时候它似乎觉得外部世界有个敌人,它是在对着那个敌人进行吠叫。

这是怎么回事呢?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现象,在小动物、小婴儿,也包括部分还停留在婴儿期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身上,你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小狗发现它控制不了打嗝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打嗝这件事失控了,失控发生之后,分裂和切割这样的心理机制就发生了。

对这个小狗来讲,先是发生了一次打嗝,接着它想控制这次打嗝,但是它控制失败,接着它就开始叫。

从和巨婴水平的成年人对话,可以大致推理,它会做这样一种推理:打嗝这件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既然我不能控制打嗝这件事情,那就应该是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打嗝这件事情,而且因为打嗝这件事情是有点不舒服的,所以控制这件事情的另外一种力量是有些恶意的,所以小狗就会对着外面吠叫,因为它觉得打嗝这件事情应该是在它身体之外的另外一个敌意的力量在控制着这件事情,所以它这样去吠叫。

最后大家发现它转过身来,就好象要去咬自己的尾巴,这个时候它就开始怀疑也许在它身体之内有一个力量在控制着它,比方说它的尾巴,虽然(尾巴)是它的身体之内的东西,但是因为尾巴在它的身体的末端,所以它会试着把这个尾巴切割到“我”的范畴之外,它怀疑尾巴是敌意的源头。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视频,但是它非常经典,对小狗、小婴儿来讲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曾经做过一次思考,思考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我想,其实对一个生命来讲,善和恶会有这样一种逻辑:我能控制的范围就叫做善,我不能控制的范围就叫做恶。

这种心理,对成年人来讲非常的复杂,但对小婴儿、小动物来讲就非常简单,比如打嗝这件事,假如我能控制住它,那么这个事情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好玩的、善良的事情,但是当我不能够控制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个事情就变成了一种恶意的事情,而且接下来这个小婴儿或者小动物就会使用分裂(或者叫切割)的心理机制,那就意味着“我不能控制打嗝这件事情”,那就应该是有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它,这个时候分裂就发生了。

最初这个小狗的分裂是“在我身体之外的一个敌意的力量在和我作对 ,或者说分裂成“我和我不能控制的另外一部分”,而且“另外一部分”是恶意的。

当打嗝继续不能控制的时候,这个分裂就进一步变得严重,它就开始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尾巴、自己的身体在导致这样的事情,其实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它把自己的尾巴也要切割到“我”之外。

对于小婴儿来讲,不是和天使在一起,就是和魔鬼在一起

如果养了小婴儿的话,我们留意去看,小婴儿的身上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可以直接拿过来置换,对一个小婴儿来讲,如果打嗝发生,而他控制不住,你会发现他很快地就会陷入烦燥之中。因为他觉得他被攻击了,他必须要找到这个攻击他的力量,然后他要和它去作战。

因为小婴儿不能表达,也不能够怎么样,所以我们未必能够很清晰地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在一些大的孩子身上就比较清晰。

就比如说有一个网友曾经在我的微博上留言,「 她的孩子把牛奶打翻了,结果他过来攻击妈妈」。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会觉得本来我应该能够控制住倒牛奶这件事情,但是我控制不住,而且在他的世界里主要的(力量)就是我和妈妈,既然我控制不住倒牛奶这件事情,那就应该是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着这件事情,当然这个另外的力量就应该是妈妈了。牛奶被打翻了,失控发生了,他就会认为妈妈变成坏的了,相当于坏妈妈打翻了这个牛奶,所以他要去攻击他的妈妈。

这个孩子应该是一、两岁了,他能够去表达,所以当他的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说出来了,他觉得是妈妈打翻了这个牛奶。

小孩子把妈妈视为坏人,看起来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对一个小孩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部分,因为他归罪于妈妈要胜过,他归罪于有一个另外的力量在控制着他。

当孩子失控的时候,他都要归罪于到外部世界,假如他说是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像鬼一样的恶魔在攻击他而导致失控发生,那么这个时候他当然会知道这个鬼、恶魔是他控制不了,所以他会有一种彻底的失控感发生,并会将这个彻底失控的部分切割到“我”之外。

假如这个小婴儿觉得这是坏妈妈导致这件事情(的失控),那其实就意味着一种修复的可能性,即妈妈可以跟小婴儿一起努力来克服这件事情。当这件事情克服之后,小婴儿就会觉得“我是好的”、“妈妈是好的”了。这个时候一个失控的事情就变成可以控制的了,而一个“坏妈妈”就变成一个好妈妈了,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世界就发生了重要的转化。

我相信讲到这儿,大家就会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讲,特别是对于一个小婴儿来讲,妈妈或者一个成年的养育者的陪伴非常非常地重要。

虽然婴儿的世界很简单,就是吃喝拉撒睡玩,当然还包括其它一些隐秘的部分,但吃喝拉撒睡玩是主要的,如果一个妈妈很用心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她的孩子去控制这些事情。

假如是一个成年人,父母是控制不了他的世界的,也满足不了他,因为那个时候涉及到结婚、生孩子、找工作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学习这件事情,父母已经没办法帮孩子去完成了,但是,对于一个婴儿来讲,吃喝拉撒睡玩,一个有感觉的妈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孩子完成这样的事情。

假如婴儿活在他的世界里,他的世界主要就是吃喝拉撒睡玩这样的事情,并且他的事情处在一种基本可控的状态之内,对小婴儿来讲,他就会觉得他活在一个善意满满的世界里。

当然,失控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所以对小婴儿来讲必然有一个世界被他切割出去,并且这个切割出去的世界,是有一个“魔鬼”在导致这些失控发生,所以大家会发现小婴儿会害怕黑暗和鬼,其实都意味着同样的意思。

比如说我一个朋友在他的孩子1岁半之前连着搬家几次,结果她发现她的孩子开始害怕黑影。

一个孩子将自己与外界切断,通常意味着他觉得外界充满敌意

—— 黑影里有什么 ——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因为连着几次搬家,这对一个小婴儿来讲刺激太大了,他会经常处在失控当中,这些失控发生之后,他也像视频当中那只小狗一样在寻找到底是什么样的敌人导致了这些失控发生,黑暗像是一个看不清、摸不着的力量,而且黑暗之中似乎藏着他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鬼在发挥着作用,所以这个小婴儿就会觉得是有一个鬼藏在黑暗当中导致了失控的发生,因为他没办法理解是因为搬家导致了这一系列失控发生,所以他要去归罪于一个鬼。

成年人怕鬼实际上就是从这来的,甚至我们可以用怕鬼的程度来衡量一个成年人在小时候面临的失控有多少。如果我们养育小婴儿的话,妈妈及时地满足他,照顾他,陪伴他,让他顺利地渡过吃喝拉撒睡玩带来的种种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再次强调,一个婴儿如果有太多失控发生,那就意味着他会将太多的事情切割到“我”之外,最严重的事情是婴儿处在一种全然的封闭状态,他好象对整个世界没有兴趣,这个时候他其实是将整个世界都切割到“我”之外,已经意味着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像魔鬼一样。

对于全然封闭的孩子来讲,有任何事情侵扰到他,他都可能会发狂,因为他会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他控制不了的,所以任何事情对他来讲都是一种入侵,都是一种充满敌意的力量。

换成另外一句话来说,妈妈或其他的养育者把孩子养育得多好,这就意味着婴儿在多大程度上就可以把妈妈或者一个养育者纳入到“我”之内、“好”之内。一个健康的孩子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他会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因为之前他的吃喝拉撒睡玩被照顾得很好,所以他会觉得虽然有些事情会暂时处在失控之内,但是经过一些努力,这个事情就会重新恢复到控制之中,他会觉得虽然像是有一个外部世界,但这个外部世界似乎也是在“我”之内,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努力可以纳入到“我”、“好”的世界之内。

同样的,我们再做推理,比如说对一个相对封闭的孩子来讲,他可能只会对很少的事情感兴趣,其实这会意味着只有很少的事情他才能控制,封闭的世界之外是他不能控制的事情。

对婴儿来讲,他越小,对他的照顾就越重要,因为他的吃喝拉撒睡玩的需求都有赖于一个成年养育者的陪伴。对他来讲,所谓的控制就是妈妈或者养育者把他照顾得非常好,及时地回应他。对婴儿来讲,及时的回应非常重要,你回应得越快,就意味着他在越快的时间之内解决失控的这件事情,让世界重新恢复控制。

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另外一件事情就变得很重要,他要尝试着尽他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些事情,这个时候他逐渐地会觉得“我完成了这件事情”、“我可以控制这件事情”,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宝贵的。对于小婴儿来讲,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及时的回应和照顾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被照顾得很好的孩子,他会觉得他是活在善意满满的世界里;一个被照顾得很不好的孩子,他就会觉得他是活在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里。前面一种孩子会觉得他活在天使环绕的世界里,而后面一种孩子会觉得他活在魔鬼环绕的世界里。我们要知道,在孩子越小越容易失控的时候,成年人对他的照顾和帮助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讲的是小婴儿的心理,明天我们会讲一下类似的心理在成年人身上的展现,成年人就会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当我们用成年人的语言来解释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清晰地来理解一个人面临失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