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自从俄国革命以来,“知识阶级”(Intelligentsia)这个名词忽然引起了世人之注意。在打倒知识阶级呼声之下。我们不得不问一问:什么是知识阶级?知识阶级是怎样造成的?应当不应当把他打倒?这些问题曾经盘旋于我们心中,继续不断的要求我们解答。近来的方向又转过来了,打倒知识阶级的呼声一变而为拥护知识阶级的呼声。我们又不得不问一问:什么是知识阶级?知识阶级是怎样造成的?应当不应当将他拥护?在这两种相反的呼声里面,我都曾平心静气的把这些问题研究了一番,我所得的答案是一致的。我现在要把我一年来对于这些问题考虑的结果写出来,与有同样兴趣的朋友们交换意见。

     我们要想把知识阶级研究得明白,首先便须分别“知识”与“智慧”。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孟子说:“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会射箭的人能百步穿杨。射到一百步的力量是生成的限度;到了一百步还能穿过杨树的一片叶子,那便是学来的技巧了。这就是智慧与知识的分别。又比如言语:说话的能力是生成的,属于智慧;说中国话、日本话、柏林话、拉萨话,便是学成的,属于知识。人的禀赋各不相同,生成的智慧至为不齐。有的是最聪明的,有的是最愚笨的。但从最愚笨的人到最聪明的人,种种差别都是渐渐地推上去的。假使我们把一千个人按着聪明的大小排列成行,我们就晓得最聪明的是少数,最愚笨的也是少数,而各人和靠近的人比起来都差不了几多。我们只觉得各个不同,并找不出聪明人和愚笨人中间有什么鸿沟。我们可以用一个最浅近的比方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人的长矮也是生成的。我们可以把一千个人依着他们的长矮顺序排列:从长子看到矮子,只见各人渐渐的一个比一个矮;从矮子看到长子,只见各人也是渐渐的一个比一个长。在寻常状态之下,我们找不出一大群的长子,叫做长子阶级;也找不出一大群的矮子,叫做矮子阶级。我们在上海的大马路上或是在燕子矶关帝庙会里仔细一望,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从人之长矮推论到人之智愚,我们更可明白生成之智慧只有渐渐的差别,没有对垒的阶级。智慧既无阶级,自然谈不到打倒、拥护的问题。

  核心提示|昨日,2015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年会郑州(春季)会议开幕,原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出席并发表演讲。在当新闻发言人时,王旭明以敢说、能说著称,许多次还从新闻发言人变成了新闻当事人。昨日,已投身出版业的他不改本色,针对目前国内“语文”教育的问题侃侃而谈,抛出很多新观点。

  观点1

  语文教学是当前最突出、最主要的问题

  “我们中国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演讲刚开始,王旭明问。

  “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可能是师资问题,是‘学院变大学’的问题。”但他话锋一转说,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其实是教育内部本身的问题。

  “我们有钱也有楼,但是质量为什么这么低呢?”他认为,这是因为教学自身出了问题,而这种自身的问题必须用教学的办法来解决。但目前国内教学上的偏离和失措,让已经存在的问题在继续。

  王旭明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当前中国教学里面存在最突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观点2

  教学中假语文太多

  对于目前语文教学的问题,王旭明直指“假语文太多、泛滥”。

  语文怎么还有“真假”之分?王旭明现场举了两个例子。“比如提到读书重要性的问题。”他看到好多教材或教辅上都提到,一个说闻一多爱读书,结婚当天客人们都来了却找不到新郎,原来他在书房看书;还有一个是5·12汶川大地震,大家都在跑,发现一个孩子用手电筒照着什么,走近一看发现是一本书。

  “这些就是假语文呀!”王旭明说,第一个例子很可能是胡编乱造,即使真有这样的事情,那也说明他不懂人情、礼仪,第二个例子更不可取,生命都受到威胁了,还顾得上读书?类似这样的“语文”大量出现在语文教学当中,很多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观点3

  很多人逐渐失去表达的欲望和能力

  “现在我们的说话能力可能已经退化到新中国成立后最低的水平了。”王旭明说。

  为了说明不是“危言耸听”,他举了自己亲身碰到的一个例子。“前不久,我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我前面一位曾获得过演讲大赛的冠军,就在我准备自己的话题时。这个人突然把我的笔拿走了,紧跟着就要把我的本子也拿过去撕,估计要准备写点什么。”王旭明表示自己当时很“错愕”。

  “跟他一样,很多人在真实生活中逐渐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和能力,没法好好说话了。”王旭明表示,另一个极端是网络。现在但凡有点社会热点事件,如果去网上看评论和发言,会发现真正符合逻辑的、心平气和进行说理的几乎没有。

  观点4

  语文也得考听力和说话

  无论是哪个学科,在现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起主要作用的情况下,考试都是每个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围绕各类考试的改革正在进行,其中方向之一就是“英语比重降低,语文比重提高”,王旭明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仅仅比重提高还不够,未来“考查成分丰富”也应该考虑。

  “语文不能光考笔头,150分都是让答卷子。”王旭明认为英语都考听力,语文为什么不考?所以他呼吁语文考试要听说读写并重,要增加听力和说话的测试。他认为,这才是“真语文”教学应有之义。

  对话王旭明

  教育应该回归到本来面目

  记者:2015年教育的“新常态”是什么?

  王:我认为教育的“新常态”是回归,而不是创新。比如说语文,就要回归到“听说读写”最正常的渠道上来,而不是只要一张卷子。教育现在更需要的是回归、平静和踏实,而不需要运动、创造和花样。

  教育的本来面目,就是踏踏实实做教育,而不需要那么多的论文、评比,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太热闹了,这就是我理解的也是我所期待的教育“新常态”。

  记者:语文对于学生而言,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王:语文不是只写几个字,只读几篇文章,“真语文”是对人生的培养。比如说“接人待物”,就要用到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其实就是提高人生能力,语文好,就能活得好。

  记者:您认为学生的作文该如何学如何写?

  王:对于高考作文,我觉得应该是“大作文”和“小作文”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写微信、微博,要会用100多个字表达思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语文能力,包括会写诗。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诗史是最长的,但我们现在高考不允许写诗,今年北京就有一个突破,在微作文里允许写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不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写诗,但至少不能反对学生去写诗。(记者 刘学增 赵珊)

看完蔡老师的文章,我很欣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并不否认因材施教的重要,在文章最后提到的“扬长避短”也是根据我的经历带出来的,并不想把因材施教和扬长避短等同起来。我提出的因时制宜,其实是想对因材施教做一个补充,在上一篇中还没有来得及写出这么想的原因,现在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能进一步讨论。

  因材施教,在我看来,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材”。我们家长和老师面对的“材”不是材料,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和学生。他们不仅各有各的特点,而且他们不是停在那里、等着我们来发现他们的优点缺点的,他们自己一刻不停地在经历、在感受、在发展。第二个是“教”,我们家长和老师发现了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就针对这些优势和不足来“教育”他们,这样就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是,作为接受我们教育的一方,孩子会怎么来看待我们这种“因材施教”呢?

  还是拿我自己为例,我的物理在中考考的是满分。到了高一下半期的期中考,我物理没考及格。父母看到这个成绩,也没责备我,他们的意思是,既然物理学不好,那就找到学不好的原因,然后再解决问题。我当时能想到的原因就是我不喜欢那个物理老师,于是听课就不太认真,解题的思路就不清楚。我们商量以后决定找个家教,这回得找个我喜欢的、而且解题思路讲得很清楚的老师。接下来,果然请到了一位这样的老师。我的物理成绩在高一期末考试中考到了全班第四名,是女生中成绩最高的,我的总成绩也是全班第一。我的高中以理科擅长,我是在重点班,能有这个成绩,老师和父母都认为,我如果学习方法对了,完全可以学好理科,可以考上好的大学。而且,我当时喜欢的男生也在这个班。班主任更给我保证,高二我们会换一个物理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全校物理教学组的组长。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留在这个班继续学理科。但是,最后我选择了离开这个班,去学文科。父母和家长都劝,同学和朋友也表示不舍。我告诉他们的理由,有冠冕堂皇的——我的兴趣比较偏文科,有比较功利的——学理科只能考省内的一本、学文科能考更好的学校。但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告诉他们。

  大家以为我当时是怎么想的?一个高一的女生,青春期呀,这样就好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思考问题易走极端。我在半学期前才经历了那么“重”的打击,我内心的挫败感多么大,我自卑了呀。当时,我在物理学习上花了很多精力,居然是这个结果。我认为是自己变笨了,真的就像别人说的那样,女生到了高中以后学习就不如以前了,不如男生了。虽然在找到适合的老师和学习方法后成绩提高了很多,但我这种想法并没有改变,我反而更消极地想:“你看,你就是不行了,真的学不过别人了,还要靠请家教来补课才能考好点儿。”所以,就当老师和父母为我的进步而高兴的时候,我体验到的却是更加自卑、更加难过、更加无助。当他们在循循善诱教育我时,我却在想:“你们这帮人,你们根本不懂我!”

  看到这儿大家都会着急:“你得说呀!你不说出来大家怎么知道!”这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父母或老师语重心长劝说孩子讲出自己内心想法,孩子却不领情,再多说几句,有些孩子可能就会顶嘴:“烦不烦!跟你说了你也不懂!”大家可以简单地用青春期叛逆来解释我的这种想法,确实很多家长都抱怨:到了青春期,孩子不愿跟我说话了,以前是个好孩子,现在好像变成一个“刺儿头”,专门跟我对着干。其实如果你注意我上一段的描述,你会发现我为什么不说的原因所在。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极其关注,但又极其漠视。关注的是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漠视的是情感。当我物理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我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想办法把成绩提上去,他们没有觉察到我的自卑,在那个时候没有给我说出来的机会。在我成绩提高了后,他们和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看来继续学理科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认为我就该学理科、而且只要方式方法对了就肯定能学好。他们没有觉察到我在那半学期里面情绪起起落落,也没有给我说的机会。

  其实,比起找个好的家教老师,比起如何提高我的成绩,我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沟通和支持。当然,他们也说了:“一次考不好没什么,爸爸妈妈不责怪你”;“你看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老师觉得你很棒,半学期都能做到这样”;“老师觉得你只要方式方法对了,学习不会有问题的”。诸如此类,听起来很支持、很鼓励的话,这些话对一个小学生而言,可能还会觉得受用:自己成绩变差了,老师和家长都不批评,还帮自己找到了方法,提高了成绩。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接下来内心的台词却是:“不,你们还是责怪我吧,我就是没好好学”;“不,我努力了也学不好”;“有关系,我想我解决不了,我好笨”;“老师,我真的很糟,半学期才能做到这样”;“老师,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努力还是找不到好的方式方法呢”。试想,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会把这样的话自己讲出来吗?他们要的就是家长和老师把他们当作一个大人来沟通、而不是继续当做乖孩子好学生来帮助和教育,他们要的就是自己看得无比重要的自尊、而不是家长和老师看中的成绩和未来,他们要的就是找到一条能证明自身价值的道路、而不是一条被设计被安排的前途。所以,我不是说我的父母和老师不愿理解我的情绪,而是想说他们那个时候真没跟我在情感上实现对接和交流。

  既然跟父母和老师实现不了情感对接,那我就只能自己来处理消极的情绪。我选择了文科,因为我更擅长文科的学习和考试,不需要老师和父母的帮助,我能从中更轻松地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更容易满足我的自尊。除了对抗自卑,学了文科,我就能名正言顺阅读很多文学作品,不用担心父母和老师指责“看闲书浪费时间”。在高中三年,甚至到大学以后,我都觉得是阅读在陪伴我、倾听我、安慰我。换言之,学文科满足了我“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我当时最想得到的,这就是我执意要选文科的原因。

  还想啰嗦一段,我文科中最强的是英语,我父母和老师经常都跟别人说:“她就是喜欢英语,你看那些厚厚的语法书,她都不会讨厌,自己买回来啃,还自己总结归纳。”我被视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英语科代言人,经常被要求讲讲“怎么才能培养自己对英语的兴趣”、“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我当然也夸夸其谈,自我感觉好到爆表,非常喜欢给人传授经验。其实,我最初为什么去啃那些语法书,我自己很清楚不是什么对英语感兴趣,而是对男生感兴趣了。高一一开学,我便喜欢上了一个男生,用同学的话说,我俩很快就好上了。那个男生最头疼的是英语,他记不住那些枯燥的语法,那我当然要急他所急了,自己先把大部头语法书买回来啃,然后在总结成一些容易记住的规则教给他。我俩约定每周要讲两次语法,讲完后我还要负责出题给他巩固,他做完后我还要负责订正和讲解。虽然我高二跟他不同班了,我们仍然还找时间一起学习。可以这么说,他的英语基本是我教的。这样一来二去,我还真的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了。可见,所谓兴趣,一定要有维持的动力,动力一定是孩子自己产生的,而不论它是如何产生的。当发现孩子对某些东西感兴趣的时候,我们也要从情感上跟他做连接,倾听他真实的心声。

  总结起来,因材施教当然重要,不过我们一方面要因着孩子的发展阶段而教,另一方面在施教时还要跟孩子当时的情感做到对接,这就是我所说的“因时制宜”,这样我们的“教”才能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