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鲁迅对中国人的解读】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鎗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中国人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北京通讯》一九二五年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说话到有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坟」题记》一九二六年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

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外国也有》一九三三年

「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病后杂谈之余》一九三四年

「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前两天看到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写的《优秀的绵羊》,大意是反思常春藤精英教育下,孩子们有自卑、沮丧、焦虑、自残、甚至自杀倾向等等“富贵病”,说了很多,其中,他给年轻人提了一个建议——多读 “文学与艺术”方面的书籍,可以帮助自己思考与反省,了解人生意义。

我非常赞同。因为职业关系,我接触到不少出版社,也经常给小学和中学的孩子推荐书,即便其中有不少科学类的书籍,我也多会选择带有人文色彩的。今天,再为这个暑假,想要静下心读读好书的孩子,分年龄段详细推荐14本。

▋一、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

1、《院子里的怪蛋》:每个人童年心中的那个梦

小时候,我有几本十分珍爱的少年小说,《恐龙蛋》是其中一本。

记得童年时阅读这本书,我一度以为书中所写的是真实故事,因为无论是人物的设定、说话的语气、还有恐龙生长的过程……样样都唯妙唯肖,栩栩如生!我无数次幻想自己是书中的谭啾啾,假想着自己要是可以豢养一只庞然大物,牵着牠去散步,不知道是什么情景?

每次阅读时,我都会跟著书中主人翁的心情时而开心、时而焦急,时而期待、时而紧张。后来,剧情急转直下、闹上新闻,更加高潮迭起。这本书在六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是一样的精采、一样的吸引人心!如果说,每个人童年心中都有一个梦,无疑的,我的梦就是《院子里的怪蛋》。

2、《我是一只狐狸狗》:另类视角看生活

林良的《小太阳》是我小时候最珍爱的一本书,因为看得太入迷的缘故,连写功课时也不停地偷看,以至于曾经换得老爸一顿“撕书训诫”!而这本《我是一只狐狸狗》,就是林良爷爷写给小朋友看的儿童版《小太阳》喔!

这个叙述者“狐狸狗”,如果是林良迷,应该都不陌生,那就是他们家的“斯诺”!从狐狸狗的眼中看到的小太阳一家人,到底有些什么好玩的事呢?透过林良爷爷的生花妙笔,保证精彩可期!

3、《诗魂》:东方奇幻小说

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唐诗”为题材,这是一本融合古典与现代,集冒险、武侠、神怪于一身的东方奇幻小说!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一首首的唐诗,像电影画面一样的描述出来,并安排了奇幻故事,让主角穿梭其中。透过小说情节,《江雪》、《枫桥夜泊》等耳熟能详的唐诗,不但容易记诵,而且还有谜题隐藏在诗作之中, 让小读者能够跟着主角,一同推理、解谜。难怪女儿说:“看《诗魂》,顺便可以复习一下以前背过的诗!”

4、《妈妈使用说明书》:要对妈妈有同理心

书中主人翁写的一篇作文“我的妈妈”,大受老师赞美。但作文里写的都是妈妈的缺点、以及对妈妈的抱怨,所以主人翁不敢把这篇文章拿给妈妈看,只好请爸爸帮忙签名写感言。结果,爸爸却说:“你明知道妈妈是这种个性, 怎么还天天挨骂!”这让主人翁有了一个好主意,不管是计算机还是电视,一旦使用方法错误,就开不了机, 妈妈也是一样啊!他要写一本《妈妈使用说明书》!

他一边观察妈妈,一边偷偷写这本《妈妈使用说明书》,越来越发现,妈妈不只是那个每天唠叨、脾气很坏、动不动就骂人的妈妈,也是一个工作认真、聪明体贴、关心家人的妈妈……这本可爱的童书得到日本多项奖座,孩子看了这本书之后,或多或少会对妈妈有“同理心”!

▋二、适合小学高年级、初中生阅读的:

5、《口琴使者》:看得到的奇妙听觉

三段故事、三位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都是靠着一把因缘际会得来的口琴,得到勇气; 在最紧张的时刻,振作起来、坚持到底,因而让事情有了转机。口琴悠扬的乐声,不但传递了希望,也传递了爱;更感动了周遭的人,让一切变得顺利起来。

听觉,是很不容易用文字描绘的一种感官。然而,阅读这本《口琴使者》,却彷佛亲耳听到口琴声在耳边飞舞。而且它的翻译优美、文字洗炼,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甚至大人,都适合欣赏,我们家女儿、先生,都很快地就看完了,并且都觉得很精彩。

再加上三段故事都发生在国际重大历史事件时刻,阅读之后,彷佛也体验到当时的国际情势,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好的课外读本!

6、《印地安人的麂皮靴》:适合有细腻情感的女生读

这本书是我在医院陪病的时候看完的。说实话,它并不是一本一开始就引人入胜的小说。因为“布线”太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故事从13岁的女主角莎拉曼嘉的母亲莫名离家,她跟着爷爷奶奶踏上寻母旅程开始,中间穿插她的好友菲比家中开始收到奇怪的信件、附近出现奇怪的男孩,接着,菲比的母亲也失踪了......结局实在太出人意料,不但充满惊奇,而且令人深深的感动,荡气回肠。

这是一本纽伯瑞金奖的好书,很适合有细腻情感的女生阅读。当母亲的看了,一定也会深深动容的!

7、《给中小学生读的世界史》:深入浅出的历史讲述手法

最近我遇到好几位家长不约而同地问我:“我的孩子很喜欢看历史,有没有适合孩子看的历史书 ?没错,现在市面上的历史书籍,有的太浅太搞笑或是太零碎,有的又太深。”

所以我跟大家推荐“小树文化”的这一系列:《给中小学生读的世界史》、《给中小学生读的世界地理》、《给中小学生读的艺术史》。希利尔校长的写作手法深入浅出,既按照了大纲脉络,又铺陈了重要历史观点,并以故事的方式生动呈现。我儿子看了之后很喜欢,因此我把它拿来当作给就读体制外中学的儿女们的历史读本之一,也在此推荐给大家!

8、《吹口哨的孩子王》:剖开成长的系列烦恼

这是一本文字浅显的日本翻译小说,作者重松清是日本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他藉由叙述者小刚,回忆起小学四年级所经历的学校生活。主角真琴一出场,便以不凡的身手见义勇为,打跑欺负低年级同学的坏蛋。

特立独行的她,不但打扮特别,性格也非常直率,甫转学便公开宣布:“我的梦想是成为这所学校的孩子王。”接下来她果然改变了这个班级的陈痾:霸凌、小圈圈、胆怯与谎言......并且展现了她乐于助人的领导风范。

作者很擅长揣摩少年的心性,将初恋的羞怯、分离的伤感、人前好强人后脆弱的性格......以及许多说不出口的复杂情绪,都刻画得真实自然。

▋三、适合初中、高中生阅读的:

9、《致命厨娘》:一场不公平的人权审判

念过初中生物、健康教育的人,大概都听过“伤寒玛丽”——一个厨艺精湛的外籍移民,她的身体很健康,却一直携带伤寒病菌,是第一位被发现的“健康带原者”,虽然对人类传染病学做出了莫大贡献,却遭遇终身监禁,因为当时的媒体普遍认为她有非常可怕的传染性……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除了让我们知道流行病学的演进之外,更探讨了我们一向挂在嘴中,却在危机降临时就极容易忘记的”人权”。

我跟儿子看完这本书之后,有一场讨论:

“伤寒玛丽好可怜......你觉得她该被终身监禁吗?”我问。

“那当然啊!不然很多人会被她传染致死!”儿子一副理所当然地回答。

“那么,如果今天倒霉的带原人是你呢?如果你只能靠煮饭谋生,而且你根本没生过病呢?”

“...........”

这个问题,真的值得好好的想一想。

10、《奥黛莉的青春狂喜剧》:沉迷游戏、校园霸凌的那些事儿

我选这本书的原因不是因为里面甜蜜的爱情故事(虽然它确实很“少女情怀”),而是因为里面探讨了两个青少年常见的问题:沉迷游戏和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很完整地看到霸凌后受创的心灵、以及缓慢重建的过程,这是一般书籍比较少去着墨的。作者很擅长细腻描绘隐藏在言语与表情之下的心灵,幽默又令人感同身受。

另一个议题则是“沉迷游戏”。奥黛莉的妈妈与哥哥为了这个相互对抗,简直就像是每个现代家庭的翻版!气坏了的妈妈把计算机从窗外丢下去的那一幕,真是太深获我心了!——哈哈,这幕经典画面我家也曾发生过!只是我想很多妈妈不敢这样管儿子,深怕破坏亲子关系吧!?

最后当奥黛莉逐渐痊愈、褪去眼镜,我们才终于由她眼中看到那“疯狂恐怖的妈妈”,其实是多么深爱的她的孩子!她的付出、她的一片苦心,尽在不言中。

11、《唢吶烟尘三部曲》:仿佛一部中国现代史

上个月我去垦丁时,即将升高一的女儿将书拿去看,书页一翻开便欲罢不能,在接下来的四天三夜旅行途中,她一口气将之读完,并且不停地说:“妈妈,这是个大时代的故事,真的非常好看!”于是,回家之后,便换我废寝忘食地阅读。

沈宁这三本厚厚的《唢吶烟尘三部曲》,让我想起了我初中时读的《寒夜三部曲》。同样是大时代的故事,虽然一在中国大陆,一在台湾,不过同样气势滂礡、同样让人身历其境,同样写尽时代儿女的悲苦与成长。

小说中的很多角色都是我们历史课本中的重量级人物:王云五、胡适、陈独秀、汪精卫、杜月笙、周恩来.........陶琴熏的一生与命运搏斗,1949年因一念之差留在大陆,与亲人分隔两地。全书读来彷佛一部中国现代史,不胜唏嘘!

12、《梅冈城故事》+《守望者》:美国高中必读书

还记得我国中读《梅冈城故事》时,是偷拿了当时正在念大学的阿姨的床头书。老实说,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我其实记不太得全书的剧情细节了,但是我永远记得这本书引人入胜,我不但熬夜一口气读完,之后那种深深的、心灵的震撼,至今难以忘怀。

《梅冈城故事》是美国高中指定必读的经典作品。这部探讨种族歧见、人性晦暗的悬疑小说,获奖无数,知名度极;然而其作者哈波·李深藏保险箱内的手稿《守望者》完成于《梅冈城故事》之前,却在《梅冈城故事》问世后五十年才获出版。

▋四、适合亲子共读

13、《我不想坐在椅子上》:理解与众不同的“怪人”

看到这本绘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啊!可以拿来跟作文班的孩子们讨论”。对于一个看到椅子,却不想坐在椅子上的孩子,大人有什么看法?对于一个被大家嘲笑,坐不住的孩子,同学有什么看法?

常常,我的班上会有几个活泼可爱、天马行空、坐不住的孩子成为“全民公敌”,这总是让我觉得很难过。这世界上需要不同的人,尤其是需要一些不同想法、不同做法、坚持与众不同的“怪人”。为什么?

这本书,就是讨论一个在椅子上表演特技的“怪人”。他为什么不要坐在椅子上?他为什么要到处去旅行?为什么他最后终于坐下来了?不妨好好想一想喔!

14、《孩子说,来对了非洲》:一个真实的家庭教育故事

两个小孩都一起转到非洲的学校去读书!哇,这真的是太酷了!这个超级酷妈是个韩国人,在广播节目担任制作人,先生是导演,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7岁。

在升学主义至上的韩国,她也是(和我一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妈妈,没让孩子补习、不想依照别人追求的目标来养育孩子。她说:“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身的珍贵,并且搞清楚要在社上要当个什么样的人。” “真正明白如何爱自己,比得到好成绩更重要。”

因此,她带着孩子每周去老人院当义工,带孩子露营、爬山。甚至曾带着孩子一起在土耳其、叙利亚旅行一个月;为了能让儿子在上中学前,能有一个不同的体验,于是,她决定,带着孩子去非洲。

对一般人“生活在非洲”的疑问:治安、卫生条件、生活水平好吗?有学校可以念吗?要准备些什么?吃饭习惯吗?…….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然而,我认为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对生命的体悟。

读到后面,作者有一段轻描淡写的话,让我很感动:“我告诉自己,至少在非洲的时候不要过得太奢侈,这么做的原因,与其说是省钱,不如应该说是因为愧疚——毫不多想就爽快的花这笔钱,令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一

那条手机短信不到十个字。杜院长却像挨了当头一棒,脑子一片空白,半天讲不出话。

会场里几百教师望着他,身边的刘书记也急了。

▍二

杜院长其实是师范学院的副院长。不过中国人喜欢当面说好话,副院长、副处长,甚至副科长,一律省去“副词”,就叫杜院长、何处长、赵科长,或者按现在的时髦,叫“杜院”“何处”“赵科”。也许不叫出官长的字眼,没有那么俗气。

杜院长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个头高大,脸膛方正;头发虽然有点花白,却很壮实;穿西装,打领带,气度不凡。

那天出门开会的时候,他兴致挺好。儿子、儿媳和小孙子跟他一块儿乘电梯下楼。那小人人好玩极了,又胖又结实,两根小胳膊像圆鼓鼓的莲藕。他爱笑。杜院长左手抱着他,右手的手指合起来,朝他张开一下,那小东西就咯咯笑个不停,眼睛眯成一条缝缝。

儿子开车送媳妇和孩子去克拉斯特宝宝中心学爬行。

杜院长最疼小孙子,为他花多少钱都没二话。但他觉得让小孩学爬地板是胡闹,对两个年轻人说:“我们小时候,村里的孩子就像老鼠,根本就不用养……”

儿子打断他:“爸,您又忆苦思甜了。”

杜院长用手理了理小孙子柔软的头发,望着小家伙圆圆的眼睛,心里说:“爷爷吃的好多苦,你爸根本就不知道。”

▍三

就讲那次申请职称吧。

杜建成当了好久副教授,总没能升上去。这年头高校升职称,不管你有没有学问,就看你在哪一级杂志发了文章、搞到哪一级政府项目。评委一手拿条例,一手拿申请表对数字,够数就让过,跟小学生做算术差不多。每一年,杜建成不是欠这个数,就是短那个数,毫无办法。

有天下午五点多,他对着计算机发愣,突然接到邮件,有个杂志跟他约稿。这类邮件几乎天天都有,但这次发邮件的是学校条例里的“A级刊物”。杜建成就缺这么一篇东西。

他一下子来了精神,照邮件讲的格式,把一篇被退过两回的文章改了一遍,发给人家,到九点多才吃晚饭。

过了一个礼拜,对方答复了,说文章水平很高,准备采用,版面费两万五,安排在第7期。加急多给五千,如果参加评奖,再加两千。

这不是小数,但杜建成实在不愿继续一年一年地折腾。不过7月初就要交申请材料。第7期发表,恐怕会耽误。另外他看了评奖委员会班底,整一个文化界的名人录,挤满了大腕。要是得个奖,能把学院评职称的委员全镇住。

杜建成不想让太太知道,不是因为太太不好,恰恰相反,他太太特别体贴,也许是太体贴了,老是问这问那,很烦。第二天,杜建成东挪西挪,凑足三万二,转到邮件上的账号。

过了两三日,他突然想起,加急发文章不见得可以加急评奖,连忙打开电脑去查,邮件和网页都没说啥时候评奖。那两千块本来是可以省下的。不过小心翼翼做不成事,大的决定没错就行。杜建成一向放得开。

5月底,他按时收到印得很像样的杂志。打开一看,真是威风凛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教育部主管,华北师范大学主办”。

杜建成用手把页面拨平,心里想,早点走这条路多好!

▍四

他轻轻松松过了个暑假。

开学不久,杜建成突然接到学院办公室主任的电话。

这“学院”不是师范学院,而是师范学院里头的哲学与政治学学院。现在教育大发展,高校里面的学院多如牛毛。杜建成那个师院里有二十一个学院,学院底下还有各式各样的“中心”。

办公室主任叫他马上到会议室。

杜建成说,他这会儿不在学校,问怎么回事。

办公室主任说是评职称的事,让他无论如何赶回来。

杜建成一听就毛了,冲到路边拦车。谁知好久不来一辆的士,过去三四辆上头都有人。他三步并作两步往前走,小跑过天桥,到了另一个路口,好不容易截住一辆车,直接开到文科大楼门口。

门厅里,一个电梯前竖着牌子:“例行维护,暂停使用”。它早不维护,晚不维护,偏偏在这个时候“例行”,真是岂有此理。杜建成只好等其他电梯。这是下班时间,几乎每层楼都有人在等,摁钮上头红色的数字拖拖拉拉地倒数。电梯一停再停,半天下不来。杜建成不知道评审会开完没有,急得浑身冒火。

电梯终于下到底层,涌出一大帮教师学生。杜建成快快走进去,上楼的就他一个,电梯里空荡荡。

这座楼五个学院共用,有十二层。哲学与政治学学院的会议室在十一层。停用的那部电梯可以到顶楼,另外两部只到第八层。出了电梯,杜建成又使劲蹬了三层楼,气喘吁吁。

还好,会没开完。杜建成怯生生地敲了敲会议室的门。里面有人讲:“等一等。”委员们不知在讨论什么。过了一会,办公室主任打开门,示意让他进去。

王院长指着大桌子上的两本杂志,问杜建成:“这是怎么回事?”

▍五

原来有个同事的申请材料跟杜建成的文章在同一份刊物的同一期。但两本杂志封面不同,里头的文章也不一样。刊物刚出来,网上查不到。

那同事是个申请当副教授的年轻人,很快也被叫了进来。

八九个评委望着他们俩。年轻人不想抹杜建成的面子,等他先开口。杜建成没路可退,只好当大家的面把事情讲了一遍。王院长和他的关系本来就不怎么样,跟他讲话老带点刺。杜建成低着头认错,满脸涨红,真想推开窗户跳下去。

晚上,他只吃了几口饭,就进房间关上门,按约稿邮件里的号码给人打电话。对方不接。他又发了邮件,当然不会有回复。上床以后,他没法合眼,等太太睡着,就爬起来上网,一查,发现好多人都在骂那个假杂志。

第二天一早,他跑去图书馆,找到真实杂志的地址和号码,拨通了电话。

编辑部的人挺冷淡,说他们从来不要版面费。

杜建成说:“好多人都被骗了,你们应该举报。”

编辑部的人说:“这事我们管不了。”

杜建成一肚子气:“那些家伙扛着你们的招牌骗人,你们不管。你们两家是一伙的?”

对方啪地放下了电话。

杜建成在党支部检讨,在系里检讨,在哲学与政治学学院教师大会上检讨,丢尽了脸面。王院长还把事情捅到学校,要处分他。

学校的头儿开会讨论。党委书记是个明白人,平静地说:“政府给高校排座次,就看论文和项目数字。学校没法不追求论文GDP,只好逼教师和研究生发文章。全国有多少高校教师,有多少研究生,又有多少学术杂志?有人说这是逼良为娼。杜建成没有抄袭,又不是成心骗评委,已经检讨了那么多回,就算当过婊子,也该放人了。”

后来杜建成不知费了多少气力,大年初一都躲在办公室写文章,这里投稿,那里投稿,才勉强凑够数,混了个教授。

▍六

拿到那本假杂志的时候,杜建成没有再瞅瞅自己的文章。

要是他看了,没准能发现破绽:作假的家伙为了多赚钱,拼命往杂志里头塞东西,把稿子都截短了。就他们那点文化,好些文章被砍得乱七八糟,上气不接下气。

肯定有作者看出了马脚,但抖出来自己也不光彩,所以没吭声。不过像杜建成那么凑巧,刚好自己的同事用同一期杂志申请的机会不多。恐怕有些教授、副教授或者讲师的头衔就是拿这样的假货换的。

杜建成对自己干的那一行实际上没有兴趣,所以特别洒脱,文章能印出来,可以登记填表,那就够了,别的一概不管。

有一次上课,他说,董仲舒跟汉武帝讲,人人都追求私利,就像水总是向下流,所以朝廷得用宣传教育去阻挡。杜建成告诉学生,这是很了不起的主张,中国的古代的太学和郡县学校就是这么建起来的。

研究生小宋问:“孟子讲,水总是向下流,所以人性都善良。您跟我们说,这是儒家理论的重要进步。董仲舒的讲法跟孟子正好相反,谁对谁错?”

杜建成回答:“嗨,文科的东西哪有什么对错!”

几个研究生不敢跟老师顶嘴,你看我,我看你。

▍七

后来小宋去听西方哲学,下课的时候拿这事问陈老师。

陈老师是学院里最偏激的怪人。他把杯里剩下的茶水往窗子外头一倒,直捅捅地说:“孟子和董仲舒都是胡扯蛋!要是我说,商店柜台上那双鞋跟我的旧鞋都是‘耐克’,旧鞋很舒服,新鞋应该也舒服,你觉得我讲得有理。如果我说,今天是星期三,我的旧鞋就是星期三买的,很舒服,今天买的鞋应该也舒服,你会觉得我吃错了药。为什么?用类比来讲理,最要紧的是两样东西得有因果关系。‘耐克’是名牌,和球鞋好穿有关系。星期三跟鞋子舒不舒服根本就不挨。”

他从老花镜上面望了一眼小宋,接着讲:“不管什么理论,文科的也好,理科的也好,都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都得讲证据。水朝哪里流跟人性善不善完全扯不到一块。下流怎么会是善良呢?”

陈老师摇摇头,又补了一句:“年轻人,世界早就变了。生命宝贵,用来倒腾那些过时的旧货,太不值!”

小宋看过北大罗志田教授的书,知道他讲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哲学,也听说欧美大学往往将孔孟的东西搁在东方语言文学系,台湾的大学搁中文系,不归哲学系。但在中国大陆的哲学界,儒家、道家之类比亚里士多德和罗素红火得多。陈老师在系里只是个小配角,搞中国哲学的老师跟他打个招呼就算是抬举。

小宋望着他皱巴巴的脸,心里想,本事就是换饭吃的,现在还有多少老师学生去管生命值不值!当然,他还是一边点头,一边客客气气地说:“谢谢陈老师!”

杜建成不知道老陈跟自己学生讲过这番话,但他儿子却跟他小小地抬过一回杠。

那时小杜正在念博士。有一天,不知为什么只有父子俩人在家里吃晚饭。饭后闲聊,儿子问父亲:“爸,您真心相信自己写的那些东西吗?”

杜建成不摆架子,家里人讲话挺直率。他以攻为守,对孩子说:“你的导爷是‘985大学’的特聘教授,科研经费多得不知该怎么花,不就是拿鬼子的技术到国内哄哄人嘛!‘世界一流’,你真信?”

儿子说:“好歹我们写的是真话!”

杜建成说:“你们是理科!”

他要做出些事来,给儿子一点颜色瞧瞧。

▍八

好些人说,成功全靠运气,那是失败者的借口。这些年,积极找机会的人特别多。

春节过后,市政府换班。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市长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开放澼州”。他手下的秀才水平太次,居然没想到这话的谐音不雅,小孩子指着街上的标语牌大声说笑。

没出几天,本地报纸登出杜建成的文章《“开放澼州”战略决策的科学内涵》,总共九大部分、二十八小节,足足占了两个整版,别人没法想象的都让他写了,肯定能把张市长吓一跳。

一个礼拜之后,市委宣传部把杜建成请过去。理论处处长让他搞一个重大攻关项目。

听到拨给他的研究资金时,杜建成说:“什么?”

处长解释:“如果不够,可以增加。钱不是问题。”

杜建成连忙说:“不是,不是。我不是说不够。”

他转眼成了全校研究经费最多的教授。这年头,在高校,有政府研究资金就有地位。但杜建成一直谦虚谨慎,把原来瞧不起他的王院长拉进了研究队伍。陈老师也请了,不过那家伙死心眼,不肯入伙。

两年多功夫,杜建成当上师院的副院长。

▍九

杜院长给全校教师讲市长的改革决策,满口新名词,又是一般人没法想象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深度。

从主席台朝下望,听众的情况一清二楚。杜院长见到好些人在玩手机,在聊天。但他跟过去那样豁达,一点也不生气,心里想,要是自己坐在台下,也会这么干。

讲台上的手机震起来。杜院长沉得住气,不管它。对方不知为什么一直不肯放下电话,手机不停地震。讲台是斜的,手机一抖一抖地往下跑。杜院长把它抓起来,揣裤兜里。手机震个没完,杜院长没事一样接着讲。

手机终于安定下来,但一会又开始震,过一两分钟停了,接着还晃了几下。

杜院长站在讲台前做报告,师院其他领导坐在主席台一排桌子后面。这时刘书记开口说:“我插一句,杜院刚才讲的很重要。张市长是说‘师范学院和矿冶学院一定要发展’。大家注意啦:过去市里总是说‘矿冶学院和师范学院’,这次倒过来,我们排到了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市领导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含义。”

书记说他要“插一句”,但讲起来肯定不止一句。杜院长乘机掏出手机。上面有几个未接的电话,还有一条短信。

刘书记还在讲:“杜院很敏锐,他的解读非常好,我也很受启发:矿院代表市里的硬实力,师院代表市里的软实力。‘开放澼州’到了这个阶段,软实力受到重视。我们一定要抓紧这个机遇!下面请杜院继续做报告。”

刘书记插话时,杜院长调出短信,一看嘴巴就张开了,到书记让他接着讲的时候还没合上。短信就一句,没有标点:“张市长被双规”。

见到杜院长拿着手机发愣、半天说不出话,刘书记又纳闷又着急。就在这个时候,他自己的手机也震起来。他一拨屏幕,用手挡住嘴,轻轻地说:“喂,你好”,两眼还望着杜院长。

电话那头的人急匆匆地说,刚才张市长被上头纪检会的人带走。

书记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会场开始混乱。

最近返乡,惊闻一个亲戚被抓了起来,罪行是在面包车里藏了个能鉴定胎儿性别的B超机,流窜于四里八乡,服务于那些打定主意要生个男孩的人家。

这当然罪不容赦,但我还是有些感慨,记起多年前他曾借给我《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那些励志的句子下面,都被他重重地划上了线。起初,他也曾像高加林或是孙少平那样艰苦地奋斗,养过兔子,跑过运输,种过果树,收入都寥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试着在本乡的池塘里饲养大闸蟹,吾乡人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螃蟹,都惊呼“螃蟹成了精”,可惜一场暴雨冲刷而下,那些螃蟹顺水逃离。

他开始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老去算命,但依然关注电视上农村节目里的各种致富项目。两年前,他终于发了财,说是成立了一个医疗机构,我偶尔遇见他,总见他高门大嗓,眼睛紧紧抓住对面的人,下巴略略抬起,要你看他脑门上明晃晃的成功。我怀疑他心里在扮演小说里的成功人士,所有的用力都是在跟自己飙演技。

他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一个邻居,比他更彻底的文青,老是朝各种文学杂志投稿,屡投不中,他改行去做生意。两百块买一车粮食,一百八十块卖掉,靠赊欠货款运转下来。他做这桩损人不利己的买卖,只为享受那种在做大生意的快感,他把自己想象成了小说中坐在老板桌背后的人。他的下场更糟,被债主追杀,病死他乡。

这些文青共同点在于入戏太深,将书中世界,视为理所当然,将现实眼下,当成待蜕之壳,他们没能从阅读中发现生活真相,却将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当成了生活样本。然而成功变身的灰姑娘很少,更多的人是穿不上水晶鞋的灰姑娘她姐,他们不惜削足适履,血迹淋漓,依旧事与愿违。

高加林与孙少平,是万千小城有志文青的想象,他们的真身,更近乎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

几年前洪晃曾有篇雄文,叫做《满大街的包法利夫人是怎样养殖出来的》,从标题到内文都一如既往地透着优越感,这也许是洪晃将自己差异化的一种方式。

洪晃眼中的包法利夫人是这样的:“典型的高不够、低不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用上海话说,就是很‘作’的女人,用北京话说,就是个‘不省油的灯儿’。”

她说:“养殖包法利夫人还需要一个大环境。首先,包法利夫人出生的小县城要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店得有四星级的,超市至少是华联的,还要有七八个卡拉OK和足底按摩。然后,一定要有小资的精神境界——不现实的爱情观,对社会地位无休止的向往,以及大量时间在网上阅读爱情小说,保证包法利夫人长大以后可以去狂爱自己搞不明白的东西,比如:艺术,或者男人。”

洪晃一出道就以见多识广著称,自然可以自居为搞明白了“艺术”和“男人”的女人。即便如此,她的优越感也不会引起大多数小城女人的敌意,因为洪晃接下来又将包法利夫人定位为住在苏州的别墅里穿LaPerla内衣使用L'OCCITANE全身护肤品的女人。对于前者,洪晃的理由是:“谁会买好几千元的内衣伺候一个已经为了养家累得没神儿的丈夫?”至于无辜的L'OCCITANE,洪晃说得更理直气壮:“职业妇女就注重把脸保护好了,对身体比较忽略。”

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如今穿昂贵内衣和使用身体护肤品,不说明任何问题,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我终于看完《包法利夫人》,发现,她并不是一个住在苏州别墅、穿昂贵内衣和使用身体护肤品的“那种女人”,我在她脸上认出了无数小城文青,包括,我自己。

包法利夫人就是个典型的女文青。女的,不老辣、老成的,总是调动所有的热情与矫情,跟文学文艺作品热烈呼应的那类人。

包法利夫人本名爱玛,是个小镇姑娘,十三岁,父亲把她送进了鲁昂的修道院学习,起初她也曾很享受修道院的宁静,相熟之后,她的本性水落石出。

修道院院长会在周末读几段《基督教真谛》,书名严肃,却是个小说集。“浪漫主义的忧郁,回应大地和永生,随时随地,发出嘹亮的哭诉,她头几回听了,十分入神……她看惯了安静的风物,反过来喜好刺激。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

这不安于室被修女们窥破,她们不再喜欢她,但这对爱玛并不重要,她在阅读里找到另一世界,“爱玛有半年之久,一双手沾满了古老书报租约处的灰尘。”

“后来她读司各特,醉心于历史事物,梦想大皮柜、警卫室和行吟诗人。她巴不得自己也住在一所古老庄园,如同那些腰身细长的女庄主一样,整天在三叶形穹隆底下,胳膊肘支着石头手托着下巴,遥望一位白羽骑士,胯下一匹黑马,从田野远处疾驰而来。”

她进得去,出不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把山水当成有关于浪漫或是爱情的隐喻。她是薛宝钗说的,读闲书把脑子读坏了的这类人,可是,在当年,我们谁不是这样?

我们看了三毛的书,就想像她那样去远方,我们爱看琼瑶的笔下的爱情,以为自己早晚也能遇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更是把咖啡当成浪漫首选的道具,尽管那时我们以为咖啡就是雀巢。三毛波西米亚风的着装风格亦为我们追捧,我们认为,那是迈着大步子走世界的标配。物质生活是一个抓手,是我们进入书中生活的方便法门,而那些深沉的感情、坚定的意志力就没那么一蹴而就,棉布长裙、绣花布鞋、银镯子,成了我们一厢情愿的通关密码。

我们像爱玛那样,以为眼下遭遇的平庸乏味,“是一种例外,一种她不走运,偶然遇见的特殊情况”。我们跃跃欲试地想要去“别处”,通过一桩以比较丰盛的物质生活做底纹的爱情,或者再彻底一点,抛弃平庸的家乡,只身奔赴一座大城。

那时小城文青聚在一起,都会说起去北京,口气里俱是理所当然。它以我们童年便闻知的各种声色,构成了一个“别处”。在我们的想象里,它鼎沸、喧嚣、每一个时刻都戏剧化,每一个角落都意味深长,每一个人都自有来历,绝不会像我们的现实眼下这么松散无稽,这么茫然。

爱玛心中的大城是巴黎,她显然更为执迷。她买了一张巴黎地图,手指顺着道路蜿蜒,平面的地图给了她三维之感,她想象自己游走在里面的街区,在表示有房屋的白方块之前停留。“最后,她看累了,闭住眼睛,又见煤油灯在暗处随风摇曳,在剧院的柱廊前,一辆辆敞篷四轮马车,哗啦一声把踏板放下。”

她订时尚杂志,关注巴黎的赛马、晚会和初次公演,她了解时装新款,和上等裁缝的地址,这些徒劳无功的事情看起来多么熟悉,居住于小城的我们,也曾将《精品购物指南》和《上海壹周》上的广告看得津津有味。

在《包法利夫人》这本书里,能找到太多女文青的共性。我识出她的灵性与执着,只是当这灵性无法继续发展,上升为智慧,就会变成某种魔障,将她困在其中。

她不是一个人。如果你留心,很容易看到那些脸上带着文青痕迹的人,他们敏感、自负,衣着夸张,说话时,总像被某本书里的人物附身。他们经常被身边的人奉劝现实一点,那时他们就会显得格外骄傲,在激烈的反抗中,确认自己的身份。

吾友苏美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女文青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这种不适当的调侃,激起很多女权主义者上线上纲的愤怒。我也不赞成这标题,因为文青是一种慢性病,大多数人终身都很难痊愈。好在,对于文青来说,病态也不失为一种恭维。更妙在这病不痛不痒,完全可以带病生存,只有极少数人,会病入膏肓,终于致命。

包法利夫人属于这极少数人。鲁昂的修道院的学习,只是她人生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分叉,她很快重回现实,一个名叫包法利的医生向她求婚,虽然他像生活本身一样平庸,却是她可能范围内最好的选择。她嫁给了他,跟他去镇子上开诊所,在那里,她遇到她的的第一份爱情。

目睹包法利夫人和那个名叫赖昂的文书相爱的过程,我常常会露出会心的笑容,那是我最熟悉的一种恋爱。

他说他喜欢带一本书去牧场看日落。她赞成,说世上就数日落最好看,尤其是海边。

他说,我就爱海!她说,汪洋一片,无边无涯。您不觉得精神更能自由翱翔?凝望大海,灵魂得以升华,不也引起对无限和理想的憧憬?

他说,您有没有过这种经验,有时候看书,模模糊糊,遇见您也有过的想法,遇见一个来自远方的形象,好像展示出来的,全是您最细微的感情一样?她回答道,我有过这种体会。他说,所以我特别喜欢诗人,我觉得诗词比散文温柔,更容易感人泪下——类似的交谈,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文青就是这样谈恋爱的啊,星星月亮大海,从风花雪月到诗词歌赋,咬文嚼字,只务虚不务实,我们在交换书名中感受灵魂的颤栗,确认对方是自己的同道人。而周围人声嘈杂,若有人插话说听不懂,就更让我们显得与众不同。

但这段爱情还没有成型,就随着赖昂去巴黎求学而消散。失落中的包法利夫人,被一个名叫罗道耳弗的有钱人诱惑。从安妮宝贝的小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无所有的书生,和经验老道的有钱人,是女文青最常规的恋爱对象,之间没有折中。

这是一次实打实的恋爱,包法利夫人想和罗道耳弗私奔,她吓住了这个只是纯为取乐的男人,他落荒而逃。

两次失意,为包法利夫人接下来的疯狂做足了铺垫,当她与学成归来的赖昂在鲁昂的剧院重逢,那种疯狂的爱情,宛如对于所有不如意的报复。她跟丈夫撒各种谎,与赖昂约会,租昂贵的酒店,买鸵鸟羽毛、中国瓷器和木箱——相对于昂贵内衣和天价护肤品,文青更喜欢这些不着调的东西。她向包括女佣在内的所有人借钱,大笔债务,使得她被一个名叫勒乐的投机者构陷,让包法利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破产。

债主来势汹汹,包法利夫人走投无路,服毒自尽。爱她的包法利先生看到一摞摞情书才发现真相,他呜咽、嚎叫,如癫似狂,但是最后,他对始作俑者之一的罗道耳弗说:“我不再生您的气了。错的是命。”

谁说包法利先生平庸懵懂,他是真正的智者,错的是命运,命运让包法利夫人成为那样一个文青,他们善于给自己造梦,分不清梦与现实,在行差踏错的路上毫不自知,没有能力将自己叫醒。

我将自己与她做个对比,一是我更清醒,二是,我没有那么强的行动力。当然,这两点也可以相辅相成,我因为清醒而缺乏行动力,我因为缺乏行动力,延长了思考时间,所以更加清醒。我最终,没有成为包法利夫人,或是我的亲戚那一类人。

处境不同,阶层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自称没有饥饿感的洪晃将包法利夫人视为异类,看到的,是她对于他们贵族阶层的觊觎,不由得心生鄙夷。吃饱了人的会觉得饥饿是一件可耻的事,那种自灵性与阅读中产生的,对于更为华丽精彩的生活的渴望,被洪晃称之为“作”。

渴望有什么错呢?如若你身在小城,胸怀大志,运气不佳,就一定会有渴望产生,我们都曾有过那样的渴望,差别只在于,我的运气好那么一点点,遇到了化解的机缘,而我的亲戚和包法利夫人却没有。

但我同意包法利夫人满大街都是,我曾见有人没有读过太多书,却有着文青式的灵魂,像崂山道士那样渴望在幻象与现实之间自由穿越,最后只落得灰头土脸。我常常会看到她,在此地或是彼地,此时或是彼时,虽然说,成为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的命,但若清醒,这命运从一开始,并不是不可以修订。这本《包法利夫人》,也许比那些造梦的小说更值得一读,你能在阅读中识别自己,也将自己唤醒。

▍27740格

我喜欢走路,健步快走。快走时脚下行云流水,城市的建筑、移动中的人车,仿佛时光隧道里快速倒带的浮光掠影。风吹得发丝飞进眼睛,车流轰隆作响,地面震动,有时候捷运列车刚好从头上呼啸而过,如宫崎骏的猫巴士在天空虎虎赶路。往往在这动荡、纷乱的节奏中我反而常常会想,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什么意思?如果凝视一株大树,本质是它不动不移的树干,还是它若即若离的花朵?如果倾听一条河流,本质是那永远等候的河床之空,还是那填满了河床却永远选择离开的河水?如果你手里有一把尺,本质是去量时间里头的空,还是时间里头的满?

解决不了这个抽象的问题,又看不见、抓不着“时间”这个东西,所以我们把生命具象化,画成日历格子,大大一张,平铺在桌上;一格就是一天的生命,中国人平均寿命是76,生命就是那27740个格子。过一天,划一格,格子划完,这一生就走完了。

我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穿街走巷;我看见竞选者的宣传车队喊着口号迤逦而来,我看见救火车拉着惊恐的警报呼啸而去,我看见跛脚的女人坐在路边用细细的铁丝勾串白色的玉兰花,我看见跟大厦齐高的巨幅广告在卖英国人设计的豪宅……这些,是不是本质呢?

梭罗显然也曾经问一样的问题,而后做了决定。

我走进森林,因为我要用心地活,我要与生命的本质面对面。我要知道我是否可以从生命学到什么,而不是在我死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活过。我不想过不是生命的日子,因为生命太珍贵了;除非万不得已,我也不愿意随便“算了吧”。我要深刻地去活,吸尽生命的骨髓;我要过结结实实、斯巴达式的生活,排除所有非本质的事情,我要彻底地剪除芜杂,把生命逼到死角,削到见骨。

显然与生命的本质面对面就是全盘舍弃一般人拿来填满两万七千个格子的事情——在社会运作的游戏规则中追求个人的成长、幸福、成功,或者促成社会与国家的改善、进步、发展。梭罗的理念和抉择,与许多宗教虔诚者是一致的。有的人很早就决定不玩填格子的游戏,譬如梭罗;有的人,把选择放在最后。

萨克斯(Oliver Sachs)是一个神经科的专家,但是被纽约时报称为“医学的桂冠诗人”。他可以从人脑的病理中看见哲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处境,又可以用文学的魔力把他看见的写成故事,让我这样的人拿起他的书便放不下来。

2015年,81岁的萨克斯得知自己只剩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他这样说:

我觉得顿时视野清朗。不是本质的事就不再给任何时间了。我必须聚焦在我的自己、我的工作、我的朋友上。晚上不再看新闻,不再管什么全球暖化的政治和辩论了。这不是冷漠,这是超脱。我仍旧非常关心中东问题、暖化问题、贫富不均的问题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我的事了。他们属于未来。

在即将划完最后一格的前夕,他做了总结:

我不能假装不害怕,但我最真切的心情是感恩。

我爱过,也被爱;我收获满满,也付出少许;我读书、旅行、思考、写作,跟这个世界来往,一种作者和读者之间特殊的来往。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我是一个有感知能力的存在,一个懂得思想的动物,单单这一点,已经是无上的恩宠和探险。

萨克斯写完这篇告别短文没多久就过世了。

▍实验室就是湖滨

我问一个好朋友,他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你觉得你有和生命面对面吗?”

他说:“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没时间;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会死在我的实验室里。”

寻找一个材料,探测一个物质,就是他准备填满29141格的唯一的事情。

“但是,”我说,“你难道不觉得,到最后,你自己、你的家人和朋友,你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我跟他说了梭罗到森林湖滨去生活的故事。

他静静听完,然后说:“你知道吗?我的实验室就是我的湖滨。”

“不是吧?”我不放松,挑衅地说,“他到湖滨是带着高度自觉去的,你进实验室,只是一头栽进去,被一个念头——譬如得诺贝尔奖,被一件事——譬如发现新物质,所占满,忙到没有时间去想任何其他事情。你的生命里根本没有湖滨啊。”

“小姐,”他把旋转椅转过来,正面看着我,说,“你读过一行禅师吗?”

读过的。一行谈的正是自觉的必要。洗碗的时候,知道自己在从事洗碗;剥橘子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剥橘子;走路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走路。每一滴水滴落在手指之间,每一丝橘皮的香气刹那的溅出,每一次脚跟踩到泥土上的湿润和柔软,你都要全方位地去感知、观照。

“如果这种全方位的感知、观照,我在我的科学实验里都感受到了,”他慢慢地说,“那么你觉得我是不是和生命面对面了呢?”

他的“反击”,嗯,很到位。

看看我自己摊开的27740个格子,四分之三都划掉了,剩下不到四分之一,应该要倒数了;可是,什么是“本质”的事?

如果根本不去问这个问题,只是做,行不行?只是剥橘子、洗碗、走路,只是看着自己走路、洗碗、剥橘子,行不行?如果27740格子里都是剥橘子、洗碗、走路,剥橘子、洗碗、走路——行不行?

▍初来乍到的旅人

有人问我:“作家醒来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说,“把猫从我的颈弯里推走。”

“然后呢,然后呢?作家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让我先告诉你米勒(Henry Miller)的一天吧。

米勒在埋头写《北回归线》小说时,给自己定了“十一项规定”:

1. 一次只做一件事。2. 不要开始新书。3. 不要紧张。镇定、开心、放肆地去做手边的事。4. 依计划做,不随情绪。5. 无法创作的时候至少可以工作。6. 每天做一点点收尾,不要加肥料。7. 保持人性。跟朋友出去混,出去玩,想喝酒就喝。8. 不要做奴马。工作是为了开心。9. 想停就停,但是第二天要继续。专注,找到核心,化繁为简。10. 别去想你要写什么书。只想你正在写的书。11. 永远写作优先。画画、音乐、朋友、电影,都殿后。

他的笔记里还有给自己的涂鸦提醒:

上午:如果情绪不对,做笔记,编排,当作灵感。

如果情绪不错,写。

下午:处理章节,精准规划的章节。不容许打扰,不容许分心。写到章节完成。

晚上:跟朋友混。到咖啡馆看书。

到不熟悉的街区去逛,如果下雨就走路,不下雨就骑车。

情绪对了就写,但只写不那么重要的东西。

没灵感或者累了,就画画。

做笔记。做图表。规划。修稿。

白天保留充分时间偶尔去逛一下美术馆,画个素描,或骑一下单车。在火车里、咖啡馆里、街上,画素描。

不要看电影。一周去一次图书馆看资料。

我的格子里的内容竟然跟米勒如此相似。我在高铁列车里画素描、一个人骑单车、看小说到咖啡馆、走路时拍照、晚上跟朋友混、想喝酒就喝酒、写作时闭关不见人。

跟他的不同是:我的自我规定没有笔迹,写在应用程序“奇妙清单”wunderlist里面;我的札记存在Ipad里;我的音乐,收在kk box和itune里;我的阅读资料建档在pocket里;我的涂鸦收在dropbox,我的聆听藏在podcast,我的图书馆在云端。

读了一上午的书,我的“今天”那一格剩下一半;看看窗外,天空像打翻了砚台的宣纸,墨水晕染了阳明山遥远的稜线。决定撑伞出去走走。每一次的出去走走都是一次小探险——选一个地图上没去过的点,地铁把我带到那里,冒出地面,开始那整个街廓的探险。

我有一个特异功能:站在那捷运出口,对着眼前铺展出来的街道巷弄,眼睛的焦距在我内在的心灵app里调整一下,这个熟悉的城市可以顿时陌生化,好像一张黑白照突然转换成重彩的油画,充满了神秘,处处是惊奇;我变成一个初来乍到的探索的旅人。

一个既丑又美的城市,也可以是修炼“存在本质”的湖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