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当忽略现实因素,而只是一味执着于自己的心愿时,偏执狂都是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想象世界。

你能否活在现实世界,还是主要活在想象世界,这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方面的专业词汇是,现实检验能力。

如果说,偏执于自己意愿是活在想象中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活在想象中的情形——心灵僻径。

所谓心灵僻径,即,你追求一种纯心灵的生活,而排斥世俗中的一切,譬如交际,因你受不了酒肉朋友,你也受不了关系中的相互利用;譬如欲望,你视自己的一切欲望为敌人,你觉得性是肮脏的,拒绝别人是恶的,向别人提任何请求都非常困难;你也会忽视身体,譬如不怎么锻炼身体,而宁愿将时间都花在增强你的大脑上,如学习和思考。

心灵僻径这个词复杂了一点,换成另一个常用的词,即孤僻。不过心灵僻径这个词确实很形象——你孤独地走在追求纯心灵需求的僻径小路上。

心灵僻径是欧洲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词汇,而我自己觉得,走在这条路上的中国青少年尤其多。

​走在这条路上的经典表现是,你似乎只剩下了纯心灵的需求,而非常不在乎人际交往和身体欲望的需求。

因心灵可以非常迷人,所以如果你又爱读书又爱思考的话,你可能会收获很多心灵上的知识,于是心灵僻径也变得看上去不错,甚至远胜于平常路。

但是,若走在这条路上,我相信你会深有体会,你并不太享受。也许身体上的需求,如吃喝玩乐,你还能屏蔽掉,貌似真不在乎,但人际关系上的需求,你势必会深切感受到,你无法不需要它。你可以自欺欺人地说,我享受孤独,我不需要朋友和恋爱,我一个人待着就挺好,但孤寂的滋味,在很多时候简直可以杀死你一般。

为什么会这样?所谓圣贤们不都是鄙视世俗欲求,而追求心灵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谈谈,心灵僻径是如何形成的。

幼小的孩子,譬如婴儿,他的需求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玩,而他自己不能满足自己这些需求,他需要养育者,特别是妈妈的细心照顾,这些需求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并且,养育者在照顾幼小的孩子时,其中就构成了两个因素:

第一,孩子的各种普通需求被满足,于是孩子觉得这些需求是对的,是可以存在可以被满足的,而且被满足的感觉非常好;

第二,养育者在照料孩子时,就构成了最初期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上的需求被满足,其实是和吃喝拉撒睡玩这些实际需求被满足,同等重要的。我们会感觉到,有人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她如此重视自己,会无条件、及时地满足自己……这种被爱的感觉非常美妙。

也就是说,如生命初期,我们得到的照料比较好,我们就会深切体验到,普通需求和人际需求被满足,是非常棒的事情。于是,我们会自然而然的,重视自己的这两种需求。

但是,如果在生命初期,这两种需求总是得不到足够的满足,那我们就会常常处于失望中,失望太多,就会变成绝望。绝望的滋味非常不好受,于是,我们干脆灭掉自己的渴望,这样我们就会好受一些。

灭掉了自己普通实际需求与人际需求的孩子,心里会有这样的逻辑:这些需求是不好的,也是低俗的,所以我要追求高大上的心灵需求。由此,就形成了心灵僻径。

心灵需求,当然是非常棒的东西。但它最好是,和普通需求与人际需求结合在一起,即,这三者我们都在追求。这样以来,就是饱满的生活。

如果将心灵需求与普通需求和人际需求割裂开来,视后两者为低俗,而只去追求心灵需求,这就很容易导致,你将在活在孤独的想象世界中。你对人、世界和你自己有各种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没有经过现实的检验,于是,它们主要就是纯想象性的。你势必还会试着将这些想象带到现实世界中,这时你就会屡屡受挫。

​受挫是一个机会,可以帮助你认识到,你的想象世界可能是有问题的。受挫可以让你警醒,帮助你转而走出心灵僻径,去深入认识现实世界。然后,如果你还是非常重视你的心灵需求,你可以以你对现实世界的深刻体验为素材,重新思考心灵是怎么回事。这时,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实不虚的,这时的思考也更有穿透力,甚至可以说,才真正有价值,而你缺乏对现实世界深刻体验的思考,很可能是幻梦一场,甚至毫无价值。

不仅走在心灵僻径中的人,需要从想象世界中走出,而投入到真实的现实世界中,其他所谓正常人,一样需要将自己的心展现到现实世界中,拿自己的心在现实世界中去淬炼。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有点偏执狂的感觉,同时,又要懂得放弃。

人生,就是这样吧:我们从自己的心出发,发出属于自己意志的意愿,带着点偏执劲地去追求,轻易不放弃,并且,你在一个事物上越是花时间与精力,你就越能与这个事物建立深切关系,所谓成功与幸福也就自然而来;但当自己的意愿受到重挫时,我们需要衡量,看看继续下去是否值得,如不值得,则需要学习放弃;但放弃这个意愿后,我们再次发起新的意愿……

由此,我们的心,就不断地展现到现实世界中,而我们又把现实世界中学到的东西,重新吸纳到心中。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得以改变世界,同时我们的心也被世界改变。

人永远需要反照并证明自己的自体客体(意即重要他人)。

——南希·麦克威廉斯的《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关系,就是一切

作为中国人,我们以勤劳闻名。伴随着勤劳的,是弥散性的焦虑。

高考独木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其中的勤劳,都是为了解决这份席卷几乎所有国人的焦虑。

然而,真正能解决这份焦虑的,不是卓越,而是关系。

执着地追求能力,焦虑地勤劳着,是因我们的关系质量太差,太缺爱的品质。

关系决定命运。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等养育者构建的关系模式,会内化到心中,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即性格。长大后,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再展现到外部世界,构成我们外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因此,童年时,能收获一个好的关系模式,这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并且,疗愈或命运的改变,其实也由关系决定。我们的人格,由童年时的关系所决定;我们的人格,又展现在长大后的关系中;我们的疗愈,又多是关系中发生,譬如和心理咨询师,譬如知己,譬如恋爱。

所以,怎么重视自我与关系,都不为过。我说过这样一句煽情的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懂得,关系其实是面镜子,深入理解关系的实质,我们可以得到解放。

我讲几个深有感触的小故事吧,是我和我的治疗师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来阐述一下关系的意义。

心理咨询师,特别是精神分析师,需要找心理咨询师给自己做治疗,这被成为个人体验,是行规一样的存在。之前,我零散地做过个人体验,两年前开始稳定地找一位资深精神分析师做分析,方式是视频,原来是一周一次,现在增加到一周两次,已持续两年,但我感觉,真正的治疗,像是刚刚开始。

不过,这个过程已无比超值。

1

确定你在,我才能安然入睡

前不久的一次咨询中,和我的咨询师谈到了我在社交中的紧张。逐渐谈出来的内容看起来平淡无奇,即,我在社交中的紧张,是因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而之所以这样,其实是我自己不喜欢自己。

但谈着谈着,我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体验:我的身体在消融,世界在消融,而咨询师在视频画面中也在消融,最后只剩下一张非常模糊的轮廓脸,而且还是变形的。

我讲这个体验告诉咨询师。他解释说:你的自我消失了,你觉得我们融合在一起了。

不,我说,不是这样,是我觉得,我确定你在,我确定你对我感兴趣,我确定你是用心地理解我,哪怕你的理解并不准确,但我越来越确定了这一点。因为确定了你和我在一起,所以我终于可以,在你面前一点劲都不使了……

一点劲都不使了的结果是,身体近乎全然放松。

一次在思考睡眠与失眠的问题时,想到了一个问题是,如果身体和头脑都一点劲都不使,那么放松就可以发生,而睡眠才可以变得很深。如果身体和头脑都在使劲,那么很难进入深度睡眠,严重的话会有失眠。

之所以做这个思考,是因为我虽然较少失眠,但睡眠比较浅,于是每天早上醒来,都记得昨晚做过的几个梦。

记住梦会有各种好处,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特别深地进入睡眠,可它并没有非常好的发生。

以前脑袋上知道,现在体验上知道,我缺的就是这种感觉:有一个人确定地在我旁边,他基本上是善意的,他基本上是有力量的。

有了这份感觉,我才能卸下自我防御,而将自我保护意识,变成交付给对方保护自己,睡眠才能变得很深。确实曾体验过这份感觉,当和喜欢的人有一个很好的时间后,可以头一挨枕头上就睡着,一觉到天亮,而且少梦。

这方面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有严重的失眠,后来被施文宁格医生治好。

施文宁格因为不拘一格的治疗方式,被当时的医学界排斥,称其为“江湖医生”。他治疗俾斯麦失眠的方式,在当时看来令人费解:在俾斯麦入睡前,他守候在俾斯麦床边,守护着俾斯麦入睡;睡着后,他才离开;第二天俾斯麦快醒来时,他又守在其床边,这样俾斯麦醒来后,第一时间看到的,是同一个人同一身打扮出现在他眼前。

如此几次后,俾斯麦的失眠被彻底治好了。

其中的含义,和我的治疗师对我是一样的:我确定地知道,你稳定地和我在一起,而且对我基本善意。

得到这个确认后,就可以卸掉一切使劲,进入到无防御的睡眠状态。

很多西方哲学家说过类似这样一句话:你在,所以我存在。其中的“你”本来指的是上帝,但心理学则发现,这句话可以放到关系中。

所以,不要以为你可以轻易独自存在。

2

我的力量,需要借助你而涌出

在和我的咨询师咨询中,有很多印象无比鲜明的治疗时刻,最清晰无比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为了开我的工作坊,需要取消一回咨询。我提前一天给我的治疗师发了邮件通知他,但他没有看到我的邮件,结果在我的工作坊课间,他拨通了我的视频电话,我没接,而是挂掉他的电话,然后发了消息说:这次咨询取消了,我昨天给您发了邮件。

因是课间,没干扰到我的工作坊,所以我觉得,我一点情绪都没有。

下一次咨询,我又有一件事,我想取消,但有犹豫,结果直到最后时刻,我还是没通知他,而他按时拨通我的视频电话后,我才突然回过神来,告诉他这次咨询取消了。

再下一次咨询,我们谈到了这两次咨询取消,特别是,第二次咨询取消,和第一次的事件有没有关系。这是咨询中的一个套路一般:一切行为都有原因,譬如可能是,我第一次有情绪如愤怒升起,结果导致我第二次又通过临时取消咨询表达愤怒。

谈到这儿时,我体会了一下说,这应该没关系吧,第一次咨询取消,你虽然没看到我的邮件,但给我拨视频时正好是课间,没对我造成影响,所以我没有情绪。再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容易理解别人的人。

在视频中,我的咨询师盯着我的眼睛,安静而定定地说:的确,你看上去像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但也许,你对我很愤怒,你会怪我,为什么不看到你的邮件……

听他这么说,我的体内腾地升起一股巨大的怒火,这绝非暗示的结果,因这股怒火好像在我体内已储存了太多年。带着这股怒火,我看着他说:

“是,我很愤怒!你TMD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先看到我的邮件,不让我做无用功!”

这是在咨询中对他第一次爆粗口,一句“TMD”说得很爽。但其实仍然有克制,而彻底不压抑的表达该是这样:

“你TMD就不能让老子省省心,老子的邮件你不该看不到,白白浪费了老子的努力。”

我爆粗口时,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如既往地看着我。

这时,我突然出现了幻觉一般,觉得体内出现了一头黑色的豹子,它先是在我体内咆哮、奔走,接着冲出我的体内,在我书房的地板、书桌和天花板上咆哮奔走……

与此同时,我的体内有一股强大的能量升起,我的各种感官的感觉能力,仿佛一下子被拔高了很多倍,而世界变得清晰无比,我也无比清晰地感觉到,我在这儿,我活着,我存在着。

并且,这种敏锐的感官,和清晰无比的存在感,持续了四五天。

我的咨询师收费是1000元一次,每次50分钟,并且我不可以取消时间,如取消要照样付费,而他可以有时间变动,所以看起来有点不公平。但如果这种敏锐的感官和清晰的存在感能稳定持续下去,我愿意把我的财富分他一半,因为这种自身和世界都变得无比清晰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很多精神分析学家都说:攻击性即生命力。当我们能在关系中展现自己的攻击性时,生命力就可以流动起来。

譬如温尼科特说,好的养育是:需要一个不报复的人,因此可以滋养出“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涌出”的感觉。

这种养育并不容易,我们在婴幼儿时,很容易得到相反的两种感觉:

一,如果你表达攻击性,你会被报复被惩罚,作为一个脆弱的婴幼儿,你会担心自己轻易被摧毁。

二,如果你表达攻击性,你会伤害到你所爱的人,他承受不起。

在我的这次咨询中,我表达了攻击性,而咨询师既没报复我,也没有被我摧毁,他仍是定定地和我在一起,这两点确定后,我的带着攻击性的原始生命力猛烈地喷涌而出,化为了这个黑色的豹子。

这种感觉,不要太好!

明白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关系中各种作,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因我们本能上都在寻求这种感觉——可以在一个关系中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当在关系中能表达攻击性时,你才是真实的你自己,然后关系才可能是真实的。

当然,需要澄清的是,重要的不是在咨询中对着咨询师宣泄愤怒。如果咨询的意义就是宣泄,那咨询就会沦落到这一地步——咨询师成为来访者的情绪垃圾桶。咨询的意义是觉知与疗愈,我在表达愤怒,而比表达更重要的是,我觉知到自己原来是这么不好惹,而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那么善解人意。

觉知到自己是这么不好惹,也体验到攻击性得以流动的感觉是这么美,这让我的老好人人格的确出现了一些巨大的裂痕,蓬勃的生命力更为激烈地涌动。

[配图是我拍的。有了这个黑豹意象后,后来一次看淘宝,看到施华洛世奇有一个黑色美洲狮的限量版摆件,它黑色的体表,加暗红色的肌理,让我惊叹,天啊,这就是我看到的那个意象啊。黑色的体表,象征着黑色生命力,而暗红色的肌理,如同生命力像熔岩一样在涌动。

这个摆件有点昂贵,所以有犹豫,但几经犹豫,最后在施华洛世奇搞特价的时候,买了这个昂贵的摆件,据说是全球最后一件,所以不算给施华洛世奇做广告了。

好的设计,都是从潜意识出来的吧]。

3

我的光辉需要你的看见,才能存于我身

第三个我想分享的细节是这样的。

一天上午,我要去和一个朋友谈合作。已是第三次谈了,结果前一天晚上严重失眠了,只在起床前睡了一两个小时。

失眠中,我在盘点我的人生,盘点我的所有重要关系,然后发现,在所有关系中,我都不尊重自己的价值。譬如我似乎没有一点要维护自己名声的想法,有时随意的被别人使用,结果导致一些粉丝受伤的事情。在商业合作中,大家都是冲着我的影响力而来,但我下意识地不把自己的影响力当回事,在合作中会忽略它的价值……

总结到最后,我基本决定,这个合作,可以取消了。

然后在去谈合作的路上,我给另一个伙伴打了一个攻击力十足的电话,毫不客气地讲了对他的各种不满,并对其劣势进行了全方面剖析。当攻击力自然流淌时,智商也会被拔到很高地步,所以会极有说服力。

我讲完后,他明显是有难受,但说:武老师,你就该这样讲话啊,这样我们才能合作。

他是真诚的,而他虽然这样认可了我,但我却仍然有一丝不安。意识上,我觉得这份不安是因为攻击了他而内疚,或担心被报复。

当天下午,和我的咨询师谈话时,我谈到了这份不安,而他试着对我的这份不安进行了各种诠释。

这些诠释都没有击中我。

这很正常,哪怕再牛逼的咨询师,他的诠释也都是假设。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说,这种诠释不中,对来访者来说是恰恰好的挫折,让来访者对咨询师合理的失望,然后知道,自己才是自己的权威。

在听我的治疗师做诠释,并和他就此探讨时,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另一件事事情。当它自动浮现了有三次以上后,我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我咨询和生活中总结到一个规律,要重视那些在短短时间内出现三次的事情,它们必定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决定把这件事告诉给我的治疗师。

这是我这辈子干过的最牛逼的事。但为了保护相关人士,就不在文章中写出来了,不过如果你们来上我的课,我会全盘托出。

只交代一下:它发生在我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后,当时我11岁,这件事中我表现出超高的情商和智商,堪称果断而坚决。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这份果断坚决,这份情商与智商的双高——特别是高情商,并没有成为我性格中的稳定特质,它只是在这个时候出来过一次。后来,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它也会出来一下,但后来的那几次,都远没有这一次表现得这么好,这一次堪称完美。

在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治疗师时,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这时心里自动冒出一句话:我的光辉,必须经由你的看见,然后才能存在于我身。

这句话出来后,我和治疗师才开始分析其中的逻辑。

我的理解是,这件事做之前,我没有和我的父母商量,这件事做了后,也没有告诉给我的父母。因为,我的父母都算是胆小怕事的,我做的事情,算是在惹事,他们肯定会有担心、不高兴甚至阻拦,所以没告诉他们。

结果,因为没有被作为自体客体(重要他人)的父母看见,这件事中的那份果断坚决的品质,就没有存在于我的身上。

这时才知道,我对于我攻击了那个商业伙伴的不安,并非是担心他会不高兴或报复我,而是因为,这份看起来很不错的攻击性的能量,还没有被一个重要的人确定,所以它还是一份不稳定的能量,即不安的能量。

我的商业伙伴给了我确认,但因这份关系当时还不够深厚,所以他的确认起不到“看见”的作用。

这份“看见”,必须是一个重要他人(自体客体)所给予,并且要相对稳定的发生,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这么重要,原因在此。

4

你说出,我的感受才开始存在

前面讲了我在做个人体验(即治疗师找治疗师做治疗)中的三个故事,它们真的是非常具有说服力——为什么关系如此重要。

我也想分享一下我做咨询的一个经验:常常发现,一些极为重要而又很常见的感受,一些来访者竟然毫无觉知,或者有一些觉知但却不能命名。

譬如,一位女士说,她发现了自己情商很低,经常把人际关系搞砸,但却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

我请她讲了一些相关的例子,结果发现,她常常是这样的:她觉得别人攻击了她,她有愤怒,然后用一些行为,还击了对方。

我讲这份反馈讲给她,她很震惊地问我:武老师,这是愤怒与报复吗?

她这样问,我也感到惊讶,那的确是再明显不过的愤怒以及报复啊,于是反问她:你觉得呢?

她体会了一下说,的确是啊,这真的是愤怒,但为什么我一点认识能力都没有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她的愤怒,从来没有被看见过。甚至,她的家庭,她和父母之间,是不会承认谁有愤怒的,而总是借着一些美好的名义说话,所以她从来不知道愤怒是什么,她没有对愤怒形成命名能力。

类似现象,在很多来访者身上可以看到。譬如一位成功人士,他有严重的躁郁症,关于他的正能量,他能清晰地辨析,但关于他的负性情绪,他总是一无所知,需要我给它们命名,他才能确认它们的存在。

一个人的时候,很多东西在沉睡,难以呈现出来,也难以被我们觉知,而一旦有了一个稳定的、有空间的、带着理解与接纳的关系,很多东西就可以呈现而被觉知到。

关系,真是非常奥妙的事情。我的太多文章,都在讲关系,而我所有的文章都在阐述一个东西:

我们需要借助关系来活出自己。

当然,同时我们也得懂得,那些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人,也需要通过和我们的关系而活出他们自己。

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我在厦门巡讲的这个广告稿里,就主要分享这几个故事吧,而在厦门这一天的课程中,我会尽我所能地整理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关系哲学的逻辑来。

也感谢你们看我的文章,来上我的课,我的存在,也由你们而证明。

你在,所以我存在。

——————————

注:自体客体是美国心理学家、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你是自体,而一些人或事物,虽然是客体,但它们像是你自体的一部分,并且它们的存在与反馈,可以起到确认并滋养你的自体的作用。

​[首先说一下,所谓的好人与坏人,是应该加上“”的,并不是真的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但到处都打引号,这太麻烦,所以就不打了。]

圣母总是和渣男在一起。

好人总是和坏人在一起。

好人,难道仅仅就是在追求被虐吗?或者,只是为了追求虚幻的道德自恋感吗?

当然不是。

一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追求好处,问题仅仅是我们是否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好处。

同时,当我们死活就是做不出一些很简单的事时,那也是因为,我们在逃避这些貌似简单的事情背后藏着的,让我们惧怕的东西。

套到好人身上即,好人和坏人在一起,是在追求一些坏人能提供给好人的好处;好人就是不能拒绝坏人的盘剥,是因为,看起来很简单的拒绝行为背后,藏着让好人惧怕的东西。

好人和坏人在一起,首先有这样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第一,大家都同情好人,哪怕是不喜欢好人,并对好人敬而远之,但仍然会对好人报以同情。

第二,好人和旁观者都容易觉得,问题都是处在坏人身上,好人与坏人关系中的所有问题,都是坏人导致的。

好人、坏人与旁观者,组成了一个三元关系,好人在坏人那儿,丧失了很多利益与好处,而在旁观者那儿,以及自己心中,收获了一些同情。

如果旁观者足够庞大,那么好人还可能借旁观者的同情分将局面扳过来,譬如王宝强与马蓉宋喆的故事。

第三,好人还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好处——保持关系的继续。好人很担心一旦发起攻击性,关系就会丧失,而自己就陷入孤独中。

以上这些好处,很容易被分析出来,然而,好人还有一个隐蔽的好处——借坏人来应对外部世界。

读研究生时,我想,每个人的世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以工作关系为代表的社会领域;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

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成熟的思考,但暂且就先这样来讨论吧。

怎样才能在社会领域把握好权力规则?关键点是,如何表达你的力量,也即攻击性。

一谈到权力,我们都容易觉得暗黑,那么,要把握好权力规则,对一般人而言,就意味着要进入暗黑的世界。这会让我们惧怕。

所以,很多人期待过简单的生活,彻底不理会权力规则,彻底不理会人性中的黑暗,而追求单纯的真善美。

如果世界能这么简单就好了,如果就守着珍惜规则,去处理一切人际关系就好了。

但可惜,除非你能证悟到,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是一回事,否则,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

首先,如果你只使用珍惜规则,而不使用权力规则,那么,你就很难在现实世界中生存。

其次,即便在私人领域的最核心部分——亲密关系中,也仍然存在着暗黑的权力之争。

一个朋友,总想着靠一颗单纯简单的心走遍世界,她的所作所为,总让我想到一个词——天下无贼。

在我看来,王宝强并不愚笨,但他戏里戏外都想抱着同样的态度,宁愿想着天下无贼,结果,他身边就有大贼。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他不仅有宋喆马蓉,他还和王楠老公是好友。

见过太多亲密关系,会有这样的矛盾:一个蠢呆萌(并非真的是智商低而是想简单活着)的人,会喜欢上一个阴险、自私的配偶。

这看起来很危险,有可能会被阴险自私的配偶活剥生吞,但其实也有合理之处,这个善于使用权力规则的配偶,可以帮这个抱着天下无贼态度的人,去对付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贼。

就是说,这个回避了权力规则的人,要借助这个太想乃至太会使用权力规则的人,来保护自己,并帮自己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权力利益关系。

相对而言,如果是好男人配一个坏女人,那么看上去就不是那么协调,因为好男人会宅、会缩着,而不能像男人一样,有力地去应对复杂的权力关系,而坏女人去努力使用权力规则时,总显得不协调。(这真是有点政治不正确啊。)

相反,如果是坏男人配一个好女人,那么就协调了很多,男人像狮子一样去应对外部世界,强有力地使用权力规则,女人则在家中使用珍惜规则,这样的内外之分,就协调了很多。

因此,很多女人理想的男人是“他一辈子傲慢不羁,但把所有的柔情都给了我”。

说到这儿,好男人就该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够受欢迎了。

不过问题是,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的平衡不好把握,一个太会使用权力规则的人,不仅是进入了黑暗,也可能会被黑暗彻底侵蚀,于是变成,对所有人都使用权力规则,对身边最不设防的那个人也不例外,甚至盘剥最严重。

讲到这儿,就有点讲远了,还是回到那个最简单的说法上:只想使用珍惜规则的好人,找到太想乃至太会使用权力规则的坏人,就逃避了面对社会领域的种种焦虑。

这些焦虑包括:第一,进入黑暗的焦虑;第二,弱小的焦虑。

先说第二点——直面自己弱小的焦虑。

要想玩权力规则,就必须展现力量,并知进退,而力量的展现,也是一个很深的学习过程,如果你是一个胆小的人,也来自于一个整体上胆怯的家族,那么你其实是惧怕展现力量。

展现力量即展现攻击性,而胆小的人,担心一展现攻击性,就会被强大的他人报复乃至给灭掉。受这份恐惧的裹胁,干脆就只表现“善良”好了。

但没有力量的这种善良,其实是讨好与顺从。讨好并顺从强大的他人,让他们不要攻击自己。

所以说,好人的好,既赢得了道德自恋,与他人同情,还借助坏人,而逃避现实世界的压力,这真是有莫大的好处。

再说说进入黑暗的焦虑。

一位朋友,她的父母人都太好,面对亲人的严重盘剥,不能做出有力而合理的防御措施,而我和她深谈这件事时,她也很容易陷入到僵局中,觉得好像和父母一样,真是什么都做不了。

但谈着谈着,她说她发现,每当谈到,她父母对亲人可能有的恨意时,她都产生一份莫名的恐惧,不是对外部的惧怕,而是对内在什么东西的惧怕。

我让她安静下来,去体会这份惧怕,她的惧怕一下子达到了顶点,她简直是实实在在地觉得,她身边有一个真实的鬼出现了。

这个恐怖的鬼,就是太好的好人心里的“怨恨”。

太好的好人,一直压制着这份怨恨,结果怨恨只能在潜意识中,而不能浮现在意识中,而要出现时,就会被好人觉知为鬼。鬼的特征就是恨与攻击。

并且,这个鬼无论是在梦中,还是生活中出现,好人一开始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外部的鬼,而且它要攻击自己,但试着和这个鬼对话,就会发现,这个鬼是来自于内部,是好人一直屏蔽了的怨恨。

你好人程度越重,对怨恨的屏蔽时间越久,就意味着,这个鬼的可怕程度就越重,而它一旦浮现,你对它的恐惧也就越重。

这是超级好人们同样恐惧的部分。

结果变成,越是严重的好人,越要使劲和这部分对抗,生怕这个鬼,和自己融合。具体就表现为,超级好人们死活就是干不出坏事来,就是不能拒绝,不能保护自己利益,也不能对坏人行使必要的报复,表达必要的恨。

对胆小的焦虑,和对怨鬼上身的焦虑,在好人身上,会同时存在,而且严重程度不相上下。

好人如果不想再做滥好人,就需要去一点点学习,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攻击性。

原始生命力都是带着攻击性的,而它之所以不能展开,就是因为这样的两个焦虑:一,担心一表达攻击性就被报复,乃至被灭掉;二,担心表达攻击性时会伤害到所爱的人,而自己也变成了陷入黑暗而不能自拔的坏人。

所以,尽管你学了心理学,一再听到弗洛伊德的说法: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并且,也一再受到我的蛊惑——把攻击性活出来吧,攻击性就是生命力。但你就是很难做到。

一个孩子,最初展现他的攻击性时,也是需要无数次练习,而体验到,他不会被灭掉,也不会灭掉父母等所爱的人,而后逐渐地能顺畅的、人性化的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一个成年人也是如此,需要无数次的练习,同时,需要觉知。觉知打开了对攻击性的封印,但真实的成长,需要切实的练习。

我的文章就要结束了,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啊,可恶,你怎么又只是做了分析,而不告诉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是啊,为什么就不能有那么具体的一步步的做法,让我们好人按部就班地就可以把力量活出来呢?

因为,焦虑就是生命的本质,现实性的焦虑需要,需要与现实的真实碰触中去体悟。道理说再多,也不能替代现实的真实碰触。

愿我们能练习活出自己的攻击性,而直面这份焦虑。

一味付出时,你以为自己是好人,并因此有了一些虚幻的道德自恋感。

但是,假如你付出的对象是自私的坏人,那么一味付出的你,在坏人眼里,就只是个傻逼。

愚蠢的、没有界限的好,不会换来坏人的尊重与爱。相反,在他眼里,你只是个被鄙视、被利用、被耍弄的傻逼。

所以,和坏人打交道,你得厉害点,才能换来尊重,乃至亲密。

最想写这段话乃至这篇文章,是前不久和一个朋友聊天时。

这位朋友,20年前我见过,是充满活力的美女,脸上透露着清爽、麻利与明媚,也充满女性的魅力。

但这次见到她,第一时间注意到,她的脸上有了一种愚忠味儿。或者说,有了一种蠢相,这种蠢相,让我忍不住升起了对她的一些瞧不起。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自己过去的经历。她脸上的这份愚忠味儿,正是过去的十几年婚姻的缩影。

简而言之是,她遇到了一个渣男,可能有很多出轨,也在金钱上剥削她,而她仍一味对他好,久而久之,这变成了她脸上的这份愚忠味儿。

虽是朋友,但她找我,是想在心理上向我求助;但因是朋友,所以我不能给她做咨询。不过,我也秉持了一些咨询的原则。譬如,先听她讲,不打断她,这样不干扰她,而可以看到她自然而然的心理逻辑。

果然,她自然而然的好人式讲话,很能反映问题。

我和她谈了约两个小时,前一个小时,她都在讲,她是一个多么好的妻子与儿媳妇,而对方一再辜负她。

她对丈夫好。结婚前,她的存款远比丈夫多。结果买房与装修时,她对丈夫说,都拿我的钱吧,你的继续存着。她丈夫也不客气,就坦然花她的钱,也坦然地看着她和亲人忙着做装修,而自己大剌剌歇着。

丈夫自私得如此心安理得,她已有不满。但奇怪的是,她继续对丈夫好,甚至是纵容鼓励丈夫的自私。

譬如,一次和丈夫去存钱,存在丈夫名下,丈夫存了9万元,她补上了一万给丈夫说,凑个整数吧。

这种事数不胜数,但丈夫却丝毫不为所动,相反,是自私得更肆无忌惮。

一次,还是和丈夫一起去存钱——存丈夫的钱,她已经无钱好存。大约有2万来元,但丈夫没带身份证,他都决定不存了,而银行工作人员说,旁边这位是您妻子吧,干吗不用她的身份证存。

他抹不下面子,就用妻子的身份证存了,当然,这就是存在妻子名字下的存折了。

然后,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他一直没和她说话,还给她各种脸色。

终于,她忍不住问他,你是因为把钱存成了我的名字下,所以生气吗?他毫不掩饰地说,是啊,我心里太他妈的不爽了!

到现在,他们已有了五套房,最初的房子,是写了他们两人的名字,而钱是她和她的家人出的。那时她想,她存款多,她父母家境好,而他出身贫寒,也没啥存款,所以就她出房子的钱吧,而一家人不用有两条心,所以,房产证上写上两个人的名字吧。

后来的四套房,就全是写他一个人的名字了。她心里极其不舒服,但自我安慰说,毕竟主要是他的收入买的,而且他也没安全感,就让着他吧。再说,都是夫妻共同财产,也不用怕什么。

她当然需要担心点什么,因为只有她丈夫一个人的名字在房产证上,那么他可以偷偷地自由处置这些房产。

一天,新的一个政策出台,事情急,要数天内必须去办理其中一套房子的手续,而他在外地,无论如何赶不回来,于是她给他电话,征得他同意后,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去办了其中的手续,也因而这个房产证上有了她的名字。

然后,他半年没理他。

多年后,一次家族聚会,谁说起了一件家事,并说,一方有多久没有理另外一方,因另外一方做事太让前者生气了。这个故事触动了他,他大声地、带着强烈情绪狠狠地说,那次我的房子怎么怎么着就写上了她的名字,我太生气了,我半年都没理她!

全家族人惊愕地看着他,有人反问他,这有问题吗?那本来就是你们夫妻共同财产啊。

他是聪明人,迅速反应过来形势对自己不利,赶紧闭嘴了。

尽管有这么多过分的自私,但她仍在做一个好妻子,她宽慰自己说,一家人不能有两条心。

她也努力在做好儿媳,每到过节,他就一定带她回家。这时,她就会成为全家人的超级保姆,做各种家务,特别是给全家人做丰盛的饭菜。那时,全家人都会盛赞她是好媳妇,甚至邻里乡里都会传,谁家儿子娶了一个怎么怎么好的儿媳妇。

然而,他有父母,有兄弟姐妹,也都有配偶,但这时都会袖手旁观,就看着她一个人忙里忙外。

并且,她也注意到,虽然他们在夸赞她,但同时也对她有了看不起,还有疏离。

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丈夫也对她有了看不起和疏离,回家的时候反而越来越少,稍不高兴就离开家出去,自己说,“都在办公室待着”。

这是让好人特别受不了的地方,你的好不仅没换来对方的善待,也没有换来亲密,相反是导致了疏离乃至被抛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恋幻觉的三部曲”:我做了A,你要做B,否则就有C。好人的三部曲是:我付出,你要承认我好并接受我,否则我会有怨气。

但对于坏人而言,坏人很惧怕自己被利用、被耍弄,如果这种事发生,他们会由衷鄙视、憎恨这样的自己。

这个逻辑投射到关系中,就变成,你只是一味的好,就会被坏人鄙视、厌恶与憎恨。

坏人的鄙视、厌恶与憎恨,以及疏离,会正好和好人期待的认可与亲密相违背,当事情严重时,好人也会爆发出冲天的怨气来。

从终极意义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换取在关系中被认可被接纳,但好人对坏人越好,反而会导致被疏离乃至被抛弃,这会让好人感到无比委屈和不解。

我这位朋友的故事也不例外。丈夫越来越少回家。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和其他女子玩暧昧。

例如,她很多次看到有女子给丈夫发来的性爱图片,看到有女子给丈夫来的调情短信。这些信息如此之多,换成一般人,已足可以断定男人出轨了。但他丈夫坚决否认。

关键是,她也在想,毕竟她还没有找到铁证,不能冤枉了好人。

和她谈话的前一个多小时,多次看到她使用这个逻辑:

1、看到了丈夫的坏——自私与可能的出轨;

2、她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反感与怨气;

3、这时她想:一家人不能有两条心;不能冤枉好人。

就是说,每当她对丈夫有攻击性时,她就会用“3”中的这两句话,来防御自己的“坏”出来。

而每当她走到“3”,说“一家人不能有两条心”“不能冤枉好人”时,她脸上的愚忠味儿就特别重。

这时,我心里忍不住对她生出了强烈的鄙夷,并冒出这样的话:傻逼!真傻逼!

虽然我现在攻击性变得越来越强,但这种程度的鄙夷与表达,极少发生在我身上,而且整体上,作为好人,我也会对好人抱有同情。所以我想,这很可能不是我的情绪,而可能是,她丈夫对她的情绪。即,每当她这样做时,丈夫对她会生出强烈的鄙夷,然后疏远这个自己看不起的人。

当我对她做了这种解释后,她极其震惊,她自然而然的关于“我是好人,他却辜负了我”的滔滔不绝的表达,终于停了下来,她第一次开始深刻思考:自己这种活法,是不是真的大有问题。

坏人的自私与恶毒很可恶,但我写这些文章,都不是为了声讨谁。

并且,好人有自身的问题,好人的好,是隐藏了自己的怨恨,是不想承认自己有如此“坏”的部分。

并且,好人还有其特别的部分,他们的“好”,实际上是常常逃避了一些很关键的人生焦虑,也因此对坏人有强烈的需求,他们需要借助坏人的“坏”来帮自己化解这部分人生焦虑。

这一部分,我会在后续阐述。

至少,假若你是一味付出的、脸上有愚忠味儿的好人,你需要知道,你对坏人的好,不会换来坏人的尊重与亲密,相反会换来被鄙视、被利用和被耍弄。

所以,无论如何,你需要知道,那种一味付出的好,该停一停了。

在当今社会,“内向”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

尤其是在全球公认的外向型国家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则更显得“不善交际”、“不苟言笑”等等。反过来,外向和善于交际则备受推崇。

因此我们追求美式教育,学习美国人的热情和自信。从读美高开始到入职当老师,我也吸收了这样的观点:外向优于内向,不仅仅要求自己转型,甚至给学生打分的时候,往往会给外向加分,给内向减分。

在美国生活15年之后回到中国,我对中美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发现"外向>内向"是美式教育最严重的误导。

一名内向学生的故事

2001年6月的某一天,纽约市华尔街区的一所高中的大讲堂里坐着近百位身着毕业礼服的高中生;台下几百张笑脸,格外灿烂,他们都是为参加这场毕业典礼而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

容纳了几百人的讲堂的空气如过滤般纯净,没有一点嘈杂声,只听见一位略带异国口音男士的发言。

随着众人的目光望去,在聚光灯下站立着一位黄皮肤的中国人,手举话筒,自如地走动在舞台上,眼神有力,面带笑容,画面堪比TED演讲现场。倘若你在场,你也许会欣赏这位同学的自信和潇洒。那就是当年的我,作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辞。

现实中,我是一位内向型人。从读美高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意识到周边的人比我优秀,最明显的优势是美国同学的外向并热情的性格:课堂内滔滔不绝,课堂外谈笑风生,而且美国的学校似乎都在为这些人鼓掌,因此我下决心转型:我要变得更加外向,更加优秀。

努力十年,依旧内向

从高中到大学,一直到硕士毕业,长达10年之久,我努力改变。

我的确进步了:提高了英文,留学了日本,学习了踢踏舞和击剑,爱上了写作等等;但是我还是失败了:我依旧是原来的我,依旧内向--善听不善言,喜欢一对一交流,不习惯鸡尾酒派对。

我困惑了:为什么优秀了,却还是无法克服内向?

在美国高中工作的几年时间,我零距离接触了美国学生、中国学生、墨西哥学生、西班牙学生等等。我开始有意比较那些特别外向、热情的学生和特别内向、严肃的学生,观察两者产生的实际价值。

外向的美国学生(其实至少30%美国人也是内向的),看似创造了课堂的活跃,但是实际上拥有真正内涵思想的不多。内向的中国学生,看似沉闷,但往往一语惊人,当然也存在着不思考的中国学生。

通过五年的观察,我终于醒悟了:不是我转型失败了,而是我从一开始就错了。我错误地认为外向型要比内向型更加优秀。这也是美国教育对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最大的误导。

美国价值观的严重误导

美国是一个公认的外向型国家。从小学到哈佛商学院,到世界500强,似乎都是外向人在主导。

美国同时又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科技、军事、教育,无人能及,因此我们主动地或潜移默化地吸收了这个国家的价值观,认为每个人最理想的个人状态是善于交际,谈笑自如,因此我们向往美国人的那种活力和热情。

在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型学校模仿美国,把桌椅摆成椭圆形,宣称更好地培养小组能力;小班教学,体现个性。

我的绝大多数美国同事认为优秀的学生都应该是外向的。不幸的是,我在美国任教的时候,也吸收了这个观点,因此给学生出成绩时,往往给外向性格加分,给内向型减分。但现在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研究显示,亚裔人群和欧裔人群的信息处理方式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两者在参与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前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表现理想,而后者更喜欢有声地解决问题,比如讨论和讲述。强迫亚裔学生用另外一种方式解决问题,实为强人所难,也体现了我在美国当老师时候的无知。

内向的价值

我们大肆倡导“外向至上”,自然严重打击了内向群体,甚至给“内向”贴上了种种标签,让人感觉到这是一种缺陷,需要修复。

举个例子:如果家中有小留学生的,我敢肯定十有八九任课老师曾经给你的孩子写过这样的评语:“xxx同学在课堂上有些安静。如果能够积极发言,那么他会取得更多进步”。

但是我们殊不知历史上的思想、艺术和发明,如相对论,肖邦的《夜曲》,《哈利波特》等等都来自内向之人,因为他们更能懂得如何与自己的灵魂深处的思想交流。

事实上,美国社会本身也经历了一场转变:从重视个人品质到重视个人性格。之前的社会看重的是自律、荣誉、内敛,即内在的东西。

现在的美国社会注重“个人性格”,强调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即外在的魅力。

哈佛商学院极其强调自信,不论你是否内在自信,至少也是要让别人感觉到你无所不能,这样才能在商业上成功。

倘若你崇尚内敛、谦虚、韬光养晦,恐怕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我们应该如何平衡?

也许美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依旧是一个超级大国,它仍旧主导着世界的游戏规则---美国倡导的独立、冒险、自由等价值观将继续压倒中国的仁、义、礼、智。

但是真正的智慧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是看近50年,而是要放眼500年,甚至千年。

美式教育对我们的最大误导是它让我们相信“外向>内向”,而中国的教育似乎也正在向美国看齐,但这是危险的。

内向不是问题,也不是弱点,它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潜能被严重忽略。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该出手的时候能出手,该上台演讲就要有模有样。回到台下,我还是原来的我:我还是喜欢一对一交流,喜欢独自写作,不习惯于鸡尾酒派对,因此我也不再需要转型。

如果你的孩子是内敛的,你不应该期望她成为麦当娜或风云华尔街,但要相信她可以成为下一个JK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