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忽略现实因素,而只是一味执着于自己的心愿时,偏执狂都是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想象世界。
你能否活在现实世界,还是主要活在想象世界,这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方面的专业词汇是,现实检验能力。
如果说,偏执于自己意愿是活在想象中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活在想象中的情形——心灵僻径。
所谓心灵僻径,即,你追求一种纯心灵的生活,而排斥世俗中的一切,譬如交际,因你受不了酒肉朋友,你也受不了关系中的相互利用;譬如欲望,你视自己的一切欲望为敌人,你觉得性是肮脏的,拒绝别人是恶的,向别人提任何请求都非常困难;你也会忽视身体,譬如不怎么锻炼身体,而宁愿将时间都花在增强你的大脑上,如学习和思考。
心灵僻径这个词复杂了一点,换成另一个常用的词,即孤僻。不过心灵僻径这个词确实很形象——你孤独地走在追求纯心灵需求的僻径小路上。
心灵僻径是欧洲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词汇,而我自己觉得,走在这条路上的中国青少年尤其多。
走在这条路上的经典表现是,你似乎只剩下了纯心灵的需求,而非常不在乎人际交往和身体欲望的需求。
因心灵可以非常迷人,所以如果你又爱读书又爱思考的话,你可能会收获很多心灵上的知识,于是心灵僻径也变得看上去不错,甚至远胜于平常路。
但是,若走在这条路上,我相信你会深有体会,你并不太享受。也许身体上的需求,如吃喝玩乐,你还能屏蔽掉,貌似真不在乎,但人际关系上的需求,你势必会深切感受到,你无法不需要它。你可以自欺欺人地说,我享受孤独,我不需要朋友和恋爱,我一个人待着就挺好,但孤寂的滋味,在很多时候简直可以杀死你一般。
为什么会这样?所谓圣贤们不都是鄙视世俗欲求,而追求心灵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谈谈,心灵僻径是如何形成的。
幼小的孩子,譬如婴儿,他的需求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玩,而他自己不能满足自己这些需求,他需要养育者,特别是妈妈的细心照顾,这些需求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并且,养育者在照顾幼小的孩子时,其中就构成了两个因素:
第一,孩子的各种普通需求被满足,于是孩子觉得这些需求是对的,是可以存在可以被满足的,而且被满足的感觉非常好;
第二,养育者在照料孩子时,就构成了最初期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上的需求被满足,其实是和吃喝拉撒睡玩这些实际需求被满足,同等重要的。我们会感觉到,有人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她如此重视自己,会无条件、及时地满足自己……这种被爱的感觉非常美妙。
也就是说,如生命初期,我们得到的照料比较好,我们就会深切体验到,普通需求和人际需求被满足,是非常棒的事情。于是,我们会自然而然的,重视自己的这两种需求。
但是,如果在生命初期,这两种需求总是得不到足够的满足,那我们就会常常处于失望中,失望太多,就会变成绝望。绝望的滋味非常不好受,于是,我们干脆灭掉自己的渴望,这样我们就会好受一些。
灭掉了自己普通实际需求与人际需求的孩子,心里会有这样的逻辑:这些需求是不好的,也是低俗的,所以我要追求高大上的心灵需求。由此,就形成了心灵僻径。
心灵需求,当然是非常棒的东西。但它最好是,和普通需求与人际需求结合在一起,即,这三者我们都在追求。这样以来,就是饱满的生活。
如果将心灵需求与普通需求和人际需求割裂开来,视后两者为低俗,而只去追求心灵需求,这就很容易导致,你将在活在孤独的想象世界中。你对人、世界和你自己有各种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没有经过现实的检验,于是,它们主要就是纯想象性的。你势必还会试着将这些想象带到现实世界中,这时你就会屡屡受挫。
受挫是一个机会,可以帮助你认识到,你的想象世界可能是有问题的。受挫可以让你警醒,帮助你转而走出心灵僻径,去深入认识现实世界。然后,如果你还是非常重视你的心灵需求,你可以以你对现实世界的深刻体验为素材,重新思考心灵是怎么回事。这时,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实不虚的,这时的思考也更有穿透力,甚至可以说,才真正有价值,而你缺乏对现实世界深刻体验的思考,很可能是幻梦一场,甚至毫无价值。
不仅走在心灵僻径中的人,需要从想象世界中走出,而投入到真实的现实世界中,其他所谓正常人,一样需要将自己的心展现到现实世界中,拿自己的心在现实世界中去淬炼。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有点偏执狂的感觉,同时,又要懂得放弃。
人生,就是这样吧:我们从自己的心出发,发出属于自己意志的意愿,带着点偏执劲地去追求,轻易不放弃,并且,你在一个事物上越是花时间与精力,你就越能与这个事物建立深切关系,所谓成功与幸福也就自然而来;但当自己的意愿受到重挫时,我们需要衡量,看看继续下去是否值得,如不值得,则需要学习放弃;但放弃这个意愿后,我们再次发起新的意愿……
由此,我们的心,就不断地展现到现实世界中,而我们又把现实世界中学到的东西,重新吸纳到心中。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得以改变世界,同时我们的心也被世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