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这是一本童话书,但它却让数以亿计的成年人痴迷。

它,就是《小王子》。

《小王子》的作家是个成年人,叫圣·埃克絮佩里。

也是今天故事的主角。

他的全名是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让我们亲切称呼他为“安托万”。

安托万这个成年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内心才能够召唤出身着带帽披风的 “小王子”?

其实,安托万就是个普通的成年男子。

只是他从没有忘记,成年人不过是长大了的孩子。

谁也不用故作坚强。

-1-

所有人都曾经是小孩

可惜只有少数人记得

还记得你“曾经是小孩”吗?

你是否常误以为,自己原来就是现在的样子?

提出这些疑问的安托万,只在人世活了44年。

在短暂的人生里,“曾经是小孩”这件事,他却一刻都不曾忘记。因为那太美好。

1900年6月29日,安托万出生于法国里昂。

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小孩。父亲在他4岁时,因为脑溢血骤然离世,母亲玛丽独自成为家里五个孩子的守护神。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时常带孩子投奔姨妈家——一座城堡。

这座城堡位于里昂三十公里处,叫圣·莫里斯·德·雷芒城堡。

而这里,便是安托万,一生都回不去的永远的儿童乐园。

柔软的草坪,开满花的花园,无拘无束的五个孩子,奔跑、游戏,猜谜、听诗……

安托万的好动、勇敢、聪颖,很快让他成为孩子们的“领袖”,大家都叫他“太阳王”。他就像那束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便有欢笑。

可花园再美,也有凋败的一天;光景再好,也有结束的一刻。

9岁那年,作为家中长男,未来的“一家之主”,安托万不得不听从家里的安排,离开他的儿童乐园,来到另一个城市的耶稣会学校读书。

在这所教条至上的学校里,还是孩子的安托万却成了“离经叛道”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佳,还一心放在飞行与发明上,同学笑话他,老师不解他,他开始了一件孤独的事:写诗。

“机翼在夜的气流中颤动 马达用它的歌声安抚着沉睡的灵魂 太阳无泽的色彩从我们身旁掠过……”

他的热爱,不为人所理解,没关系,作诗,让他在不被理解的孤独中消解了孤独。

然而,当你开始感觉到孤独,你已经不是孩子了。

只是,安托万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自己内心的小孩。

在年少时,我们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快乐很简单。

只是为了保护这一份快乐所需要的东西,让我们付出太多,甚至于忘了最早要的是什么。

所幸,安托万记得。

-2-

我太年轻了

甚至不懂怎么去爱她

但我们毕竟是长大的小孩。

安托万也是,他必须经历那些成长的迷茫。

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必经历一个女人。

对于安托万而言,这个女人并不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初恋“亲爱的露露”,而是他在12岁少年期间遇见的女孩,她叫奥黛特。

奥黛特是安托万亲戚家的女儿。

她比安托万大三岁,拥有一头金发,一双明亮的眼睛,嘴角永远都挂着动人的微笑。

少年安托万在面对感情时,纯真如孩子。

这份纯真,在奥黛特看来,是浪漫的:“他写诗,编写剧本,且经常要我们读他的这些写作……他频繁地追随我,手中拿着他的作品,向我表露心迹。”

天真烂漫的他们,以为日子可以永远这么下去,甚至年纪尚小,便开始偷偷勾勒“结婚”这一很成人的大事。

然而,初恋往往都是无疾而终的。来匆匆,去也匆匆。

更何况他们面临的是一场战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一对沉浸在幸福中的少男少女不得不分开了。

这是安托万第一次感情受挫。

原来,不是所有开始都会有一个结局。

这个残酷事实,让安托万在接下来遇到一生挚爱时,比任何人都想要一个好的结局。

安托万,被迫长大了,但可贵的是他知道自己只是长大的孩子。

他想要的,还是那一个乐园,只是变成了:一个有爱人的乐园。

-3-

我是男孩,而你是女人

1919年,安托万19岁了。

这个男孩终于成长为一个男人。

他将离开学校,去迎接人生更多未知的旭阳与风雨。

未曾想,风雨来得如此之快。

从12岁时被飞行员魏德林带着第一次飞上天空后,安托万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狂热地爱上了飞行。

因为飞行,这种绝无仅有的自由方式,就是他童年追求的无忧无虑的乐园。

像个执念的孩子,安托万一直在默默编织着他的飞行梦。

他先去投考海军军官学校,却在口试中落败。

这是安托万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历程。

没工作,没文凭,一切的一切都在偏离他的梦想。

直到1921年应征入伍,这段历程才暂时画上句点。

安托万被编入斯特拉斯堡第二飞行大队,可惜是任修理工。所以他省吃俭用,用尽各种,自凑学费,学习飞行。

1922年,对安托万来说,这是最好的时光。

他获得了军事飞行员合格证书,并晋升少尉。

同年,他与“第一个挚爱”露易丝陷入了热恋。

露易丝,是一枚才女,美丽大方。

安托万对她十分倾心,并赠予她家中最“价值菲薄”的蓝宝石戒指作为定情礼物。

他们享受着热恋带来的种种幸福,这种幸福感将他们彻底淹没了——以至于安托万因为一次飞机事故被军方遣散时,他们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们决定结婚。

这正是安托万心心念最想要的那个结局————结婚。

就像一个孩子,找到了有爱人乐园的所在————家庭。

离开军队,露易丝为安托万在巴黎觅得一份工作——生产检验员。

露易丝是“大人”,她认真地规划着既无收入、亦无职业计划的安托万的将来,因为这份将来也是她的将来。

而安托万是“孩子”。他依然在寻找梦寐以求的飞行机会,他的所有神往和渴求,依然在飞行上。

这种“幼稚”的念头,让露易丝感到了不安。一旦想到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位飞行员的“未来寡妇”,每天忧心忡忡地等待丈夫平安归来,她就会动摇——对安托万的感情,即将到来的婚期。

可是,安托万是孩子。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没有那么多顾虑与不安,一心只想着去完成,他的飞行梦和爱情。

1923年圣诞前夕,安托万兴致勃勃地赶去同露易丝相聚,商议即将到来的婚事。

然而,他没见着她。露易丝陷入了两难——她还爱着安托万,但爱自己更多的她却始终下不了结婚的决心。于是,她回避了他。

他们就这样看似明白却又不太明白地分手了。

很久后,当安托万能接受这个事实时,他才理解并接受分手的原因:

“我是男孩,而你是女人。”

-4-

如果你驯服了我

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学会用许多说法,去掩饰不碰的伤疤,这是所谓的成人。

但安托万是孩子。其实我们都是。

他还深爱着露易丝,那就不掩饰不强求。他一直与露易丝保持联系,他的每一次成功都希望获得她的注目。

离开露易丝之后,安托万毅然决然地重返飞行事业,成为了一名民航机的驾驶员。

在非洲与南美洲飞行期间,他搜集了大量写作资料,想象力瞬间和天空一样开阔,很快,他的文学事业也跟着起飞。

“我很坦然表述这一切,我向你发誓这是真的。我只怨恨这份爱情,这是一段长长的疯狂……请不要把我忘得一干二净。”

这一年,安托万的第一部小说《南方航讯》发表了。

“为了今晚你能入睡,请轻轻地告诉你自己,有人爱着你。”

在露易丝面前,在爱情与生活面前,安托万永远是那个孩子,毫无掩饰地忧伤孤独着。

露易丝就像《小王子》中的狐狸,虽然没有和安托万在一起,但从被安托万“驯养”的那一天起,她就是安托万的“唯一”。

不掩饰所爱,不害怕流露孤独,安托万的内心召唤出了小王子。

我们所有的坚强,只是生活的样子,却未必是我们的内在。

-5-

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

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对于露易丝是否是书中“狐狸”的原型,安托万没有正面回应过。

但他很明确的表示,书中的“玫瑰”便是他后来的妻子孔絮埃罗。

飞行的日子是自由的,但也是孤独的。

因为童年的乐园里必须要伙伴,要有爱。

当飞行不再是梦时,安托万开始期待一个停留的港湾。他曾给妹妹写信说:

“我期待着能遇见一位漂亮、聪明的小姑娘,她浑身充满魅力,快乐,给人安逸感,对人忠诚……但我却找不到这样的姑娘。”

但当安托万见到孔絮埃罗的那一刻,他以为他找到了。

这个感情上从未长大的孩子,尽管曾经两次求婚未果,情伤累累,但还是飞蛾扑火般地扑了上去。

安托万对她一见钟情,不管不顾的,爱了就是爱了,像个任性的孩子。在认识7个月后,便与她结婚。

爱情故事的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但那都只是“开始”。

结婚没多久,成人的残酷现实再次横亘两人之间。

同为女人,孔絮埃罗一样败给了“飞行员的妻子”这个难题。

显然,安托万热爱飞行生活身边的一切,包括她。

但她面对的是一个酷爱飞行的执拗的孩子,她必须忍受孤独,承受担忧。

这是空有一番激情的她始料未及的。再加上,安托万没有理财观念、性格古怪,孔絮埃罗则挥霍成性,情绪过于变化莫测,慢慢地,一对璧人变成了一对怨人。

安托万埋怨孔絮埃罗不在乎自己,孔絮埃罗则认为自己因此没了自由。后来,他们以分居作为暂时缓解。一个继续飞行,一个独自生活。

“我的那朵玫瑰,别人会以为她和你们一样,但她单独一朵就胜过你们全部。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毛虫是我除掉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哀怨,她的吹嘘,有时甚至是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1943年,安托万写作《小王子》时,对于他那漂亮而骄傲的“玫瑰”孔絮埃罗,终于有了谅解。他长大了,孩子也可以是温柔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自私的代名词。

同年,在他的强烈请求下,他再次加入此前服役的所在部队,执行飞行任务。

冥冥之中,安托万仿佛知道了有什么事即将发生。他对孔絮埃罗的眷恋再度浓烈起来,在战地,他写下了一封又一封给她的信。他诉说着他的遗憾:

“你是大地上的盐,回来吧,是你重新唤醒了我所有的爱意。孔絮埃罗,我明白了,我将爱你到永远。”

然而,还没等来孔絮埃罗的回信,安托万便在第八次空中侦察任务中,离奇失踪了……

从此消失在人间。

但他给人间留下了小王子,一个所有成年人内心的自我。

无论老到什么样子,我们都是小王子。

都只是一个长大的孩子。

在成年人的面具之下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孩子

因为时间太急、成长太快

他被困在了我们的成人身躯里

正因为他

我们才会感到孤独和忧伤

但也正因为他

我们才不会失去那些最简单的快乐

不会失去最初的自己

所以

请不要用“成年人”三个字封闭自我

也请永远不要和曾经的自己说再见

他或许不完美

但他永远是个小王子或小公主

我办小学,第一节课,就会让孩子们跑一圈运动场,400米,气喘吁吁的他们站定后,再告诉他们:一年以后,你们必须跑25圈,10000米。

孩子们必然非常吃惊,一圈就这么累,25圈,怎么可能!

看到昨天一位朋友的留言,突然又浮现出这个画面。

这位朋友原本跑400米就吐,昨天用时速8公里跑了5分钟,精确说,跑了667米。跑完后,心情还是不好,觉得自己太弱。

我若对这位朋友说,半年后,你能跑10000米,他很难相信,时间这么短,我能变这么强?

能,方法很简单,这次跑5分钟,下次增加10%,多喘10口气。我就是这么做到的。

10000米跑,是非常神奇的运动。没人天生能够无间歇跑这么远,但是,稍加训练,身体正常的人都能无间歇跑这么远。能跑10000米后,每次跑又不轻松,都会经历咬牙才能坚持的阶段。

10000米跑,烧不了多少热量,800来卡吧,饮食不调整,还是高炭水高糖,身体一适应,你的小肚腩又会长回来。它练的主要是意志力。

你从来没有跑过步,跑几百米就得吐。这个起点很棒,这意味着半年至一年内,你看得到意志力的增长。每次增加10%,至跑量长至3000米以后,每周增长10%。

有量运动的好处是,无论多累,意志不垮,总能再跑一会。你命令自己,再跑一圈,你就能再跑一圈。你享受的是这个自己塑造自己的过程。无氧运动比较难体现这点,力竭之后,把牙咬碎,你也无法再加做一个动作。

能跑10000米,再加上掌握自我塑造技术,延伸至半马全马及更长的极限跑,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想不想的问题。不过是用意志力不停拉伸自己的跑距,你知道自己只要开始,慢慢累积,就能达成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只能跑600多米,固然非常弱,但和自己比变强,即可。这样想,你就会很开心。

有正确的开始,弱势出发,并不是坏事,因为开始时成效惊人,持续增长的时间段也长。

每天持续的正反馈,只要一点点就行,累加至一定程度,突变那刻就会到来。不仅仅是10000米的练习过程是如此,只是它特别典型。

想到一个美国婚姻专家的故事。

他的婚姻一度陷入极大危机,他想挽救,他知道妻子内心也想挽救,只是两人都无比绝望,找不到办法。

有天早上,他突然对妻子说了一句:我今天做些什么,能让你开心一点?

他的妻子又诧异又冷淡:你竟然认为还能挽救我们的婚姻?

他说:我不知道,我只想每天做一件让你开心一点的事。

妻子说:那好吧,去做早餐,并把厨房收拾干净。

第二天,妻子给的任务重了一些:把车库整理清楚。

“我今天事情很多,没有时间,能不能明天?”这话他生生吞了回去,去车库干活了。

每天做一件让妻子开心的事,很快,妻子看他的眼神重现柔软与温暖,两人的沟通更多,误解更少,婚姻最后也挽救了。

正确的开始,微小的长进,然后持续。可能几乎没有什么事你做不成的。

你想让自己变强,那就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更强(开心)的小事,想想它是什么?

你想让婚姻变强,那就每天做一件让配偶更强(开心)的小事,想想它是什么?

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会10000米跑,最好的办法不是逼他每天跑,是自己先开始练10000米,你知道怎么变强,你才能教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者,也是最好的人,就是自己一直在变强的人。

据新京报,12月4日下午,北京东城区永定门东滨河路人口文化公园附近,一老人身体僵硬躺在路边。经抢救,老人宣告死亡。警方表示老人并无外伤。经常照顾老人的刘大姐介绍,老人名叫张昌,年过九旬,河北蓟县人,来北京七八年了,“听说有儿子与儿媳,但从未见过面”。平时住在桥洞里,以乞讨为生,受大家接济。

这种听起来让人特别难受的事情一出,最热门的评论与建议总是:政府应该管一管,再也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了。

我认为,只要人有正常的理智,没人希望90多岁的老人冻死,即使是政府官员。

呼吁政府管一管的人,思路大概是这样的:这九旬老人拿到足够多的养老金,不就不用乞讨吗?她受到政府足够好的照顾,不就不会冻死吗?

这思路经不起推敲的。试举几例:

一个九旬老人,拿了足够多的养老金,或出于奇特的偏好,或就是想多赚钱,他偏偏去乞讨,作为尊重自由选择的人,应该认为老人有这个权利,此时,政府为了防止他出意外(比如冻死),是不是应该禁止他乞讨?因为不禁止,她一样有冻死的可能。这就变相剥夺了老年人的自由,年轻人可乞讨,老年人不能?

九旬老人不能在乞讨时冻死,难道八旬老人行?青壮年乞讨,快要冻死,然后埋怨政府没给足够的钱,舆论可能一点也不同情。那么,按哪个年龄段划线?60岁以下的乞丐,冻死活该?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那些容易动感情的人,绝不可能答应的。

最后,就是照顾一轮轮扩大:政府必须保证所有人不需要乞讨,最终演变成无所不包的福利社会,这需要大量的金钱,自然得增加税收,那些辛苦工作的纳税者一算,我还不如去当乞丐轻松呢。奖懒罚勤机制一建立,整个社会就向下沉沦。就像现在的欧洲,懒人越来越多,纳税越来越重。

福利的扩张,政府权力不停深入私人生活,从来都是借助悲情事件,这点和罗尔的悲情营销是一样的。情绪淹没判断时,你越喊“政府应该管一管”,你越是放弃权利。

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了解清楚受益对象的真实情况,你就自愿行动,用你自己的钱自己的时间。其他任何强制手段,都不是帮助,都是在损害某一部人的利益。

任何爱,都是有成本的,爱得越多,成本越高。这成本不是由呐喊者、鼓吹者付出,那一定是由其他人付出,甚至是被迫付出,不想爱都不行。我想,最公平的方法是,谁鼓吹,谁买单,你的爱,你付费。

你大喊:政府应该管一管,这是假牛逼。你喊:我会管一管,这才是真牛逼。

中国善饮者多,生在第一美食帝国,这很自然。

有读者让我谈谈喝酒,没问题,因为我也爱喝。

在这冬日,自由职业者的我,不要出门的日子,有时倒口烈酒,一饮而尽,然后像火炉一样开始工作了。

我喜欢不少美剧里的办公室,尤其是《大西洋帝国》私酒贩子的,放着几瓶酒,有人来谈事,先喝一口。以后我的办公室,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各放一瓶,你来了,按你喜好,自己倒一杯。

酒除了给人带来快乐,另一重要功能是社交润滑剂。

先说最重要的社交,爱情,如果你和她都能喝,一周有那么一两天,边喝边聊些大事小事,其实就是谈恋爱。

害羞,拘谨,不善言辞,防备心理,很多人占其中一条或几条,但只要有足够好感一起喝酒,这些冰封,酒可融化。

进入微醺,哪里会没话说?要抢!

偶尔胡话,也没关系。那表示:我是如此信任你,所以对你完全开放。

感情的建立,依赖于一起说很多话,很多废话。酒是话语生产器。

当然,喝酒是云中走钢丝,失去平衡的醉酒,带来痛苦和抑郁。在微醺喊停,是饮者最难掌握的技能,那时你总想再来最后一杯。

我最想说的是,对任何喝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保持高度怀疑。我宁愿相信,喝再好的酒,拉菲也好,茅台也罢,对身体都会造成伤害,只不过程度小到可以忽略,和获得快乐的收益比,相当划算。

做任何选择之前,知道选择带来的伤害,可使选择更理性,也免焦虑。

想到这几天北方的严重雾霾,比前几年好的是,大家确实知道雾霾发生及其危害,这有利于选择:从不知名的雾霾更严重的城市迁往北京,是理性选择。

同样是一线城市,深圳空气质量好得多,你是否愿意从北京迁往深圳?如果这次迁徙所得不足以弥补雾霾的伤害,则不会发生。

我长住厦门,此地空气与经济结合得不错。对雾霾并无切肤之痛。倒是前几天福建大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揭示的中国企业税负之重,是所有人烦恼的经济雾霾,世行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总税负达到68%!再涨,没有企业能活,全跑了。

与此同时,我看到一数据,宜家中国2016财年创新高,中国销售额超过1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9%,每分钟有339位中国消费者光顾,同比也增长了18.9%。中国市场,仍有巨大吸引力和潜力,似乎还可打市场牌,不怕企业跑。

这或许像喝酒,在尚未失去重心时,还很爽,再加一杯,快乐消散。雾霾更浓,有立刻生命威险,再留恋的人也得离开。税收不减,市场之根萎缩,所有人都变穷。

坏人比你脸皮厚,意志强。如果你是好人,也想当好人,不可不记住这句话。

有个传销型的公司,非常想在我的公众微信号上做广告,当然,我是拒绝的。

其后发生的事情很有意思,他们换了不同的员工(或不同的马甲)不停联系,要求做广告。几乎算是骚扰了。似乎只要哪次我不小心看走眼答应了,就不得不替他们做广告。

想得真美。

这类死缠烂打,一点都不新鲜,甚至是最常用的“推销”方式,看起来无效,但还是能抓住一些脸皮薄的人。

我来告诉你坏人怎么向你这个好人借500块钱。

第一天,他来找你,拉拉近乎,最后,你们不是扯成亲戚,就是有共同的朋友,总之,加了微信,进入了你的朋友圈。然后他说:有笔生意,还缺500万资金,能不借我500万周转几天?给你10万利息。

你没这么多钱,有也不会轻易借。这点在他意料之中。

再过几天,他又不小心碰到你,亲热地说,哎呀,出门什么都忘了,借我500块,回家就还你。

上次500万没借他,欠了人情,这次500块怎么好意思拒绝?

这500块当然再也要不回来了。你甚至都不好意思要,要了一次,你也不好意思要第二次。

坏人老能赢好人,智力上并不占优势,赢在脸皮比较厚,他索取时不怕被拒绝,十次成功一两次,利润率够高了;而你需要他兑现承诺时,他却能无数次拒绝而不会不好意思,最后形成这样的舆论:你这人真不会做人,太计较。旁边的老好人一拥而上劝说你,你反而落了下风。

一个好人,不沦落成老好人,即那种无法坚持原则的人,我觉得,应该掌握以下几种技能:

有话直说。不要迂回,不要暗示,不要打太极。坏人一定假装听不懂,或者按有利于他的方式去理解。中国人的话语方式,有利于诗歌,不利于契约,有利于坏人,不利于好人。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这是最有效率、最不易被曲解和忽视的沟通方式。

敢于拒绝。你的身体、你的时间、你的财产,都是你的,不喜欢别人的使用建议,就说不。

承受压力。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不敢拒绝,因为周边的、他人的、正统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太大了,所以我只能委屈自己顺从别人。这是最典型的脸皮薄,活在他人的话语里,你只能诉求全世界都讲道理,然后不来强迫你。这不过也是丢锅侠的一种:我过不好,还不是因为身边太多坏人强迫我!其实有更充足的理由得出另一个结论:有太多坏人是被老好人宠出来的。

一个好人,总会有这个时刻,当你觉得必须维护自己的观点和权利时,你不好意思说,你感觉到压力。这是成长的关键节点,“厚着脸皮”,大大方方说自己的想法,每一次都能增长自己的意志力,这意志力,最终能保证你实践自己知道的道理。

你这个好人,脸皮要厚一点,否则,厚脸皮的坏人就要抢走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