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因材施教,在我看来并不是像林微理解的那样。因材施教并不等于扬长避短,更不是忽略他的弱点,而是如何针对他的弱点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在这个弱项上得到发展和改进。

拿去年教的幼儿园大班孩子做例子。班上有个女孩数学特别弱,数数只能数到3,大班要学10以内的相邻数 、10以内数的组成等,我作为老师看到这个孩子数学老是学不好,我就想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她不理解数量关系,她为什么学不会,于是每次数学集中活动我总会邀请她上台操作,经常提问她们,经过观察她们的操作,我发现了她的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再通过提问我了解到她对哪个概念理解错了,错在哪里了,然后针对性地给予引导。课堂是没办法立竿见影教会她的。她的学习需要个别化的学习和通过反复操作才能最终获得对这些数概念的理解。学习相邻数时,在区域活动中,我制作的插花操作材料(三个纸芯筒 固定成一排 当花瓶,准备一些塑料花、1一10数字卡片),小女孩很喜欢插花每天都选择这个材料把玩,刚开始她没按老师要求操作(中间别上一个数字,按数插花;两边一个多1,一个少1,按相邻数插花。)而是随便插,后来老师介入,教她几次之后,她学会了相邻数的操作摆弄方法,经过每天区域活动插花的反复练习她终于弄明白了相邻数的概念。

渐渐地,她学会的数概念更多了,理解了图形分类,比较数量多少,学习简单的数的组成等等。虽然她学的速度比别人慢,但最终她还是学会了。 不知道她在小学学得怎样,但是想她这样的孩子单单听课是无法理解数学的,她需要的是形象的操作,她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具体形象思维的学习。因此只有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才能因材施教。

最后补充其实这个孩子画画不错,但是我想在幼小阶段应该全面发展,所以更应针对每个孩子在发展中的不平衡,进行因材施教。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还制作了小熊分蛋糕,给娃娃分棒棒糖,这些材料很吸引小女孩,可对于班上数学能力非常强的一个男孩他5分钟就能把数学区域中这类材料全部玩个遍。这样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对他已掌握的东西是没有多大兴趣的,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创造性强,需要付诸思考和想象的操作材料,例如七巧板,逻辑狗,拼插建构等,才能满足他的发展和兴趣需要。因此不同的孩子真的应该因材施教。

Tags: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个定义,我也赞同;我还有一个问题想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目前对“因材施教”来说,最有力的心理学依据可算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说”了。加德纳认为智力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的,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并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7种智力分别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我们每个人在这7种智力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水平。简单来说,比如我,高中物理和数学学得那叫一塌糊涂,这说明我的逻辑—数学智力水平很一般。再比如,我是一个典型的路盲,画画也很不在行,这说明我空间智力也不怎样。但是,我英语和历史能拿到很高分,于是我自己选择了学文科,居然还考上个985的大学。要知道当时我的老师和父母都希望我学理科的,看来他们还不太懂“因材施教”,是我自己“因材学习”了。

  结果好像还不错,但是问题就来了,还是拿我为例。在高中之前,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物理和数学会学不好,我初中时是数学课代表,中考物理拿了满分。但是,在上了高一以后,我慢慢发现自己学不好数学和物理了。这对一个中考分数考进了全市前十名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多么难以接受的事实。那一年我在学习时都觉得很痛苦,甚至说出“我就是笨,就是学不好了”之类的话。爸妈听了这么严重的话,当然也安慰我,他们说“没关系,不着急,我们学不好就想办法学好嘛”,于是他们给我请了家教。当然此举确实有一定成效,我补习后成绩提高了,也不再自暴自弃了。但是,我还是感到很痛苦,因为我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不行了,当时坚持选择学文科,更多的原因就是想以此来减轻一些痛苦。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这还真不是因为我就懂“因材施教”。

  这样看来,“因材施教”是能让学生“获得最佳发展”。但这里的“发展”,以我的理解,更多指的是能力和学业上的发展。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这种定义下的“因材施教”并没有重视。比如,它就没能关照和接纳我的痛苦,以至于我在高中三年都生活得很艰辛,时刻都在怀疑自己。如果没有高考还不错的结果给我的一点支持,我想我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人。第二个问题,它只在一个横切面来谈发展,把能力切开,有多种能力,那么就“扬长避短”了,但是它没有从纵向来看发展。还是说我的问题,在初中我的数学和物理可是“长”的,为什么到了高中它们就变得“短”呢?是因为我不努力呢?还是真像很多人说的女生到了高中成绩就考不过男生呢?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本文的主题“因时制宜”,也就是要从时间轴的维度来纵向地关注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Tags:

  在琪琪两个月以后,我给她买了两套彩色卡片,可给她看时,她都表现得不喜欢,不是撇过头去,就是看了两眼后不耐烦地哼哼了。她还是喜欢看黑白卡,我以为她对颜色还没兴趣。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推荐了一套《捉迷藏》系列的硬纸板书,上网找来看了下,觉得蛮有意思的,就买下来给琪琪看。琪琪一看就入迷了,特别喜欢,直到现在她满26个月了,她都会把这套书搬出来,自己一本一本地读。

  为什么琪琪会如此喜欢?撇开内容,因为最初她还搞不懂里头画的那些东西。首先,从她3、4个月开始喜欢吃手以后,她就可以抱着它们来咬,当然,她是咬不掉的,因为纸板确实很硬。根据研究发现,10个月大的宝宝会用40%左右的时间来啃咬书。其次,这套书隔一页都有一个好大的洞洞,很方便小宝宝打开和翻动书页,于是她就更喜欢了,通过打开和翻页,她发现了自己动作的结果,发现了自己是行为的主体、而书是自己行为的客体,发现自己能慢慢地支配这个东西。研究表明,10个月大的宝宝会花另外40%的时间通过打开和翻动书页来练习手—眼技能。最后,在剩下的20%的时间里,当她注视书页时,她还会听到一个人给她讲书页的内容。

  对她而言,这套书是一个超好玩的玩具,阅读它就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可以尽情地又啃又撕,不用担心弄坏;可以翻过来翻过去,还有好多洞洞,小拳头都能穿进穿出;另外还有一个大人会把自己搂着,给自己读读上面画的那些东西。这种阅读过程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阅读:端端正正地坐着,一页一页看,看到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还要拿笔划一道,看完后还要记下自己的感悟。如果你一定要孩子如此这般来读书,那3岁以下、甚至是学龄前的孩子,都不能达到你的要求。于是,你自然又会得出一个结论: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我的孩子不爱学习。

  其实,2岁以前的孩子无一不是热爱学习的好宝宝,而且每天当他们睡醒睁开眼睛后,就开始忙着自己去学习了。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也就是说,0到2岁的孩子学习方式可以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行动=知识。如果你给孩子买了本绘本,他可能会摸摸这本书,然后用牙啃一啃,或者想要撕破它,最后再一次次地把它重重地丢到地上。在你看来,这哪里是在学习;而对心理学家而言,他的每个动作都代表了一种学习,它们都是婴儿获得知识、理解这个新物体的方式。你肯定会好奇:这样调皮捣蛋还叫学习?这么做能学习到什么?

  宝宝出生后,他最开始注意到的是自己的身体,10周大时,宝宝一般都会认真地观察自己的小手。这种趋势慢慢发展,宝宝越来越关注自己身体的动作,我们就会看到他们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宝宝日渐关注自己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开始对物体的特征及其运动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持续到他2岁。于是,这一阶段的宝宝都非常喜欢扔东西,他们是想看看这些东西如何碰撞到地面,听听不同的东西会制造出什么样的声音。如果此时还有人发出大声的抗议,对他来说,这就更好玩了。他们还喜欢随心所欲地捣腾任何东西,就像一个个小小科学家一样,世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悠闲地实施着一个又一个微型实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在这无数次的探索中,他们将学会两项非常重要的认知能力。他们掌握了客体永存性,即认识到看不见的物体仍然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他们懂得了躲猫猫这个游戏的精髓:尽管妈妈躲起来看不见了,但妈妈还是存在的,所以他们才会到处去找妈妈。因此,1岁以后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躲猫猫、捉迷藏,这些游戏可以不断增强他们对客体永存性的体验。在这一能力的基础上,他们还将掌握心理表征的能力。心理表征分为两类:第一种是表象,就是对物体、人和空间的心理图画。通过心理表象,孩子能想象出看不到的物体可能在哪里。比如,一个球滚到某个家具下面,他们能判断出球可能出现在另一边的什么地方。第二类是概念,比如,他们把所有可以玩的、圆形的、能够移动的物体都称之为球。

  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能力后,就变成了更有效的思考者,而不再是只会东扔西丢的“淘气包”,他们能将多种多样的经验组织成有意义的、便于管理和记忆的单元。于是,父母能发现,18个月以后的宝宝突然会解决很多问题了。比如,玩扭扭车的时候撞上了沙发,宝宝会停顿一下,若有所思,而后立即把扭扭车转向新的方向。而且,18个月以后的宝宝开始喜欢“假装游戏”,也就是各种过家家游戏:厨房过家家、医生过家家、超市收银员过家家,等等。这说明孩子们获得了“延迟模仿”的能力:他们首先是观察并记住了真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在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能够模仿真实场景,假装自己正在开车,给娃娃做饭,或者给玩具看病。这种“假装游戏”到2岁后还会大大扩展,同时心理表征的能力也会继续发展,孩子们的认知发展便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这么一说,有些父母可能还是会纳闷:你说的这些能力还用得着学?这不是人人都会的吗?在他们心目中,孩子就是个还没长高长大的小大人。这可真是一个误解。对于我们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确实是需要慢慢发展的,而且这个发展过程将持续我们一生。认知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如果做父母能懂得这些目标,就能在孩子自发学习时,给他们提供鼓励和支持,从而培养出他对学习的兴趣。

  那么,如果你想让0-2岁处在感觉运动阶段的孩子喜欢上看书,就给他们提供那些能让他们感觉和玩耍的书吧。各种纸板书、翻翻书、立体书、贴纸书,都是他们的最爱。在他们看书的时候,或者更形象地说是玩书的时候,给他们读读书中的内容。如果他们有了问题,那就尽量给他们提供你的想法,用不着字斟句酌,关键是要及时给他们反馈和鼓励。你的回应会使孩子明白,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和探索是你非常赞成的。

  琪琪还没出生,我已经给她买了一套黑白卡片。在她出生后大约半个月以后,我开始在她每天状态最佳的时候给她看几张卡片。最开始看三张,每张看上几秒钟,直到她视线移开,就换另一张。慢慢地,给她看五张、八张,越来越多。大概在她两个月左右,她可以一次就把那套卡片看完,大约需要二十分钟左右,而且整个过程都很高兴,挥着小拳头,蹬着小腿儿,好玩得很。有一次看得实在太高兴了,居然把自己给累得睡了过去。当然,每次读多长时间都是根据她的兴趣而定,只要她开始撇过头不专心了,就不给她读了。

  给她看卡片的时候,我会请别人搂着她,如果没人就拿抱被轻轻裹着她,让她躺在自己的小床里。我会先把卡片放到离她眼睛30厘米左右的地方,吸引她的注意力,用稍慢的语速和稍微夸张的语调,给她描述一下卡片中的事物,比如奶瓶,我会说:“这是一个奶瓶。奶瓶是宝宝用来喝配方奶的。在妈妈没有奶的时候,宝宝饿了就会用它。”接着模仿一下宝宝喝奶瓶的动作,让她的吸引力继续保持一下,再换另外一张。

  这套黑白卡片一直读到琪琪能扶坐。三个月以后,我就开始给她读《捉谜藏系列》。这是一套彩色纸板书,不必担心宝宝撕坏,还可以让他们动手翻来翻去。我们每次给她读一本,每天一般会读两次。读的内容就是书中配的文字,基本没有加进更多的内容。读的时候也是保持稍慢的语速和稍微夸张的语调,会即兴加入一些动作,让她保持兴趣。琪琪很喜欢这套书,每次看的时候都很认真。她能扶坐以后,我们给她买了一张餐椅,餐椅的椅背可以调整角度,她最开始坐的时候基本是半躺着的。从那以后,她越来越喜欢自己躺坐在餐椅上看,不太愿意我们搂着她看,因为那样她不容易拨弄书页。直到六个月以后,琪琪的书单中加入了《小熊宝宝》系列。当然,琪琪还是很喜欢《捉迷藏》系列,我们还继续给她读。直到现在,她都会把这套书拿出来自己翻着读。

  一开始给她读黑白卡的时候,我听到家里其他所有人的质疑:“她还这么小,哪里看得懂?”慢慢,他们说着说着没人深究这个问题了。到后来,给琪琪读《捉迷藏》和《小熊宝宝》时,他们又开始问:“她还那么小,看得懂吗?”其实,一开始,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而且,很多人还会质疑:能给0到6个月的宝宝读书吗?他们听得懂吗?他们还那么小能读什么书呢?还有人会指责:宝宝这么小,就给他学这个学那个,你就是拔苗助长!我真心想说:“哎呦,别介,我只不过就给她读了两套卡片而已。亲,质疑是您的权利,我尊重;那亲也听听看我这么做的理由。”

  宝宝出生后,发育最快的是哪个身体部位?答案很简单,我们作为人,当然是那个代表智慧的大脑。2岁儿童大脑的体积和重量已经是成人的四分之三。到了5岁,儿童大脑的重量是普通成人的90%。相对而言,一般5岁儿童的体重只是成人的30%。当然,体积和重量并不是衡量大脑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大脑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细胞是神经元。新生儿大脑中的神经元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刚出生时,神经元细胞在数量上远多于此时实际需要的数量。这就是说,甫一出世,我们的脑已经为我们各方面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既然在量方面足够了,那么出生后要发展的便是质的方面了。实际上,成人的单个神经元就可能至少有5,000个联结,这些联结使单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其他身体部位相连。但是,新生儿大脑中神经元联结很少,那么,小宝宝们要努力发展的便是这些联结了,而且,这个神经元网络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不过,不必为他们担心,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神经元的联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而且,这时他们拥有的神经元和联结的数量都远多于他们实际的需要。第二个特征便与这些多出来的神经元和联结有关。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联结能存留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及其联结所连接就会被修剪掉。总共有40%的多余会在儿童期和青春期被剪除,最终达到成人水平。换句话说,神经元的数量和结构跟一个婴儿的感觉经历直接相关;研究也证实,和那些在丰富环境中被抚养起来的婴儿相比,在受到严重限制的环境中抚养起来的婴儿,其大脑的重量和结构都不太相同。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所谓的“丰富环境”是哪种环境呢?怎么经常给宝宝提供刺激呢?是不是把婴儿房布置得花花绿绿,宝宝一醒来就马上放音乐给他听,买一堆玩具给他玩,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又是唱又是跳?如果真是这样,你家宝宝肯定会觉得这个世界实在太可怕了,他活得好累好累。这样无异于另一种的“严重限制的环境”。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研究者区分出两种类型的脑发育。第一种叫“基于日常经验的脑发育”,这些经验包括看和触摸物体,听到语言和其他声音,以及走来走去和探索周围环境。作为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所有孩子在一出生时,他们的脑就预期会遇到这些经验,并且如果他们确实接受了这些经验的刺激,他们的脑就会正常发育。这种脑的发育从宝宝出生后就开始来,照料者给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刺激和愉快的日常活动,这一发展就会自然而然进行下去。这样看来,为宝宝提供“丰富环境”其实有很多简单而自然的方式,比如温柔地抱着宝宝、跟宝宝说话和唱歌,或者跟他们一起玩一个玩具,搂着宝宝读书给他们听。总之,现今正常的家庭生活就完全可以满足基于日常经验的脑发育的需要。第二种脑发育叫做“基于学习经验的脑发育”,这一过程贯穿我们的一生。它包括已有脑结构的新的发育和精细化,这是特定学习经验的结果,在个体和文化间有很大差异。对于0到6个月的宝宝来说,他们还不具备系统化学习的能力,所以也谈不上这种类型的脑发育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你说了这么一大堆,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正常抚养宝宝,他们的大脑就会自行启动发育过程。是的,确实如此,绕了这么一圈,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不要以为你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他们自己在发展;不要以为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出更聪明的宝宝,而是要相信他们会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那么,在宝宝0到6个月时,我们除了管管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带他们出去散步以外,是不是就无事可为了呢?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如果你真想做些什么,那么不妨试试搂着你的孩子、给他读一套卡片。因为这样做能让宝宝同时使用多个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而且,尽管宝宝不能理解卡片的内容,但他们会对你的声音、神情、动作和这个活动所提供的亲密感做出回应。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不能与你进行言语交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你们在进行非言语的交流。非言语交流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声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来的。我们来打个比方,如果你的男神或女神微笑着凝望着你,然后再冲你一招手,一般人都会脑子瞬间放空、不由自主冲上去了。瞧,人家也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没明白,可是你还是兴奋地花痴了。那么,对于宝宝来说,最亲的人每天都搂着他,给他看特别的东西,让他听到温柔的声音,还时不时给他演上一段。有什么能比获得新体验和爱更让人感兴趣的事呢?因此,在我给琪琪读卡片时,她通常都表现得很专注,看到自己喜欢的卡片,还会兴奋地挥胳膊踢腿儿。

  那么,什么样的卡片比较适合给0到6个月的宝宝读呢?心理学家推荐每页只印着一个或几个宝宝所熟悉的东西的卡片或者纸板书。而且,到2个月时,他们开始能辨别颜色,所以从2个月以后就可以给他们读彩色的卡片。至于什么时候看、看多长时间,宝宝自己会给你提示:如果一项活动引起了婴儿的兴趣,他可能会不停地重复,只是想继续有所体验。当他表示不耐烦了,那就可以停止了。有人会说:“宝宝就是不喜欢我给他读卡片,那该怎么办?”一个可能是卡片本身不能引起他兴趣,你应该投其所好,用点儿耐心去观察和发现他兴趣所在。比如,我也给琪琪买了另外两套彩色卡片,她兴趣缺缺,直到看到《捉迷藏》系列才开始喜欢读彩色的。另一个可能就是你跟他之间的非言语交流不够,那我也没更多的经验了。还记得《喜剧之王》里头周星驰看的那本《演员的修养》吧?找来读读吧。

  前面我们有一期谈过“匮乏感”问题,我的好友盈盈根据自己的育儿经验,也写了一篇,与朋友们分享。我读了就想起自己小时候其实也做过一两次“偏执的小孩”,当自己和父母较劲,非迫使他们顺从自己时,为的并不是真要某项欲望的满足,而是在发泄对他们的不满。当父母对孩子的内心感受缺乏关注与理解,没有给他真正的爱时,他才会愤怒,才会偏执,吃也吃不够,玩也玩不够,就是想看父母围着他转,十分头疼的下场。没有孩子得到了父母及时的回应真心的爱,还会心里有个黑洞叫“匮乏”的。

  下面是盈盈写的正文:

  被关注,被爱,被回应,独处,自主选择,犯错,爱,付出,这些是每个生命由出生到死亡最开始成长的过程,在幼儿时期就需要,就生发,就形成一生的模式。

  这些需要,一旦被漠视被压抑被毁灭,就会匮乏。越匮乏,越需索,甚至不安,变态,扭曲,断裂,枯萎。

  就是你想要一个正常的孩子,他就需要被关注被爱被回应,就需要独处需要自主选择需要犯错需要去爱需要付出。一旦你打压了这一些或亲手扼杀了它,那你的孩子,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烦躁,吃成一个大胖子,不说话,暴力。长大了,不是废柴就是小三,不是可怜人就是你可怜。

  不要说什么物质了,穷人家可以有很正常的孩子。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说,要1块巧克力,得,给10块!不匮乏了吧??

  NO!

  这个场景你体会一下:

  超市门口

  儿子:妈妈,我要巧克力!(没说要几块)

  妈妈:不要!巧克力太甜了!

  儿子:妈妈,我要巧克力!

  妈妈(不理他,照买自己的)

  儿子:妈妈,我要巧克力!!(要哭了)

  妈妈:不行,巧克力吃多了会胖!!

  儿子(哭了,要闹了……)

  妈妈:真是的,好吧,但是只能一个哦!一个!

  儿子:我要三个!!

  妈妈:不行!只能一个!

  儿子(哇……大哭)

  妈妈(看见要出丑了,要赶紧收拾场面)

  妈妈:好好好,就三个!

  儿子:不要!

  妈妈:给你买给你买,买10个,行了吧?!10个够你吃了!

  儿子:……

  10个抱怀里,儿子没话了,他心门关闭了。

  亲,明天他还会要别的!!

  还会再来一招。

  妈妈照样是不答应,不了解他的心,擅作主张,要吃(死)他!

  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是搪塞,是父母要收拾窘境打发他,是要甜死他不管他。孩子的心明镜似的。他匮乏的是爱,不是巧克力,更不是玩具。

  我在超市门口,亲眼见到买了五六种玩具不问价钱只选贵的爸爸,一看就是半年不回家临到家门口五分钟赶紧扫货进门的主儿,再多的玩具,再多的巧克力,孩子也是仍然匮乏。不匮乏才怪!

  明白吗?

  重要不是给买什么!重要是了解孩子的需求,重视他的感受。人家只想尝尝巧克力,没想吃10个,更没想甜死吃胖没人要!

  重要不是要什么给什么!重要是知道孩子通过这些无理要求在提出抗议:妈妈!你听我说!!

  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每当我忙得不行的时候,宝宝就会在电脑前捣乱,捣乱不成,就会哭闹找碴,那时我就明白,他发现妈妈的注意力全在电脑屏幕上,他不要,不喜欢,提出抗议了。

  要什么巧克力啊,陪玩就行了!!

  搂着他,看着他,唱歌放屁翻滚……

  够了。

  妈妈这时不理他,怎样?巧克力派上用场了,可不得一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