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hmm

我非常佩服尹建莉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这样恰当的家教理念。毕竟她也是普通家庭出身,并不像杨绛那样有个显赫的家庭,父母都是高端知识分子,自然而然施予合适的教育。她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摸索出的这一套做法。这本书的前几章非常有趣,我当时看得挺惊喜,后几章就不怎么有印象了,也不是很赞同。

有一天晚上,小鱼跟我说:“你是我最好的老师!”

我问:“怎么说?”

“因为你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原来是个脑筋急转弯。

尹建莉令我佩服的还有一点是,她耐心地面对中国家长的现状,一点一点地辅导她们,哪怕她们的困惑是多么地低级,她也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解释又解释。她做的就是服务于百姓的工作,苦口婆心地要大家摆脱那些伤害孩子的教育观念。

只不过,从写作上来讲,有些篇有点太……文绉绉啦。全文都是这人说,那人说,其实别人不这样说,也不妨碍她说的是对的了。在这个老师和家长普遍随波逐流、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她坚决拥护“爱和自由”的人本主义教育,难能可贵。一万个狼爸虎妈也不如她做的工作来得有益。

对尹建莉,我说“赞”!

我要阅读和发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完点“上页”)

jwhsr

 

像武志红这样认真观察身边的中国人,一边努力研究,一边大胆猜测,一篇又一篇疯狂写作的心理学者,我是敬佩的。虽然常常一读就开始起疑,但这正好引起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尤其是他面向中国家庭、中国人本身的要害,研究对象再重要不过。鲁迅也做过深入的研究,犀利地批判了中国人的奴性,《鲁迅全集》是我有空就读上一篇的,常常大有收获。

每一个生活不快乐、不幸福的人,每一个内心纠结的人,每一个有志于思考中国人的人性和中国社会的人,都可以拿这本书做点参考。通读一遍,了解看待中国式家庭、人格问题的这一家之言,还是挺有趣的。

有读者说:书中“案例的特殊性(部分案例过于特殊)与理论的普遍覆盖性存在脱节”——这是相当中肯的书评!!我也发现一些朋友读此书过于相信,把它当成全面性的理论去覆盖个人、家庭、社会,结果让人啼笑皆非。我又把此书看第二遍,想知道到底哪些说法被人们当做条条框框去套用了,真是有意思。我原本以为从武志红这里找到了一把钥匙,的确抓住中国式家庭问题的病根,只有当粉丝把这些理论用到我身上来的时候,我才知道,那是牛头不对马嘴了。读完,他们有的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开始看谁都有病了,都有童年创伤,都在进行强迫性重复,什么恶行善行都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我突然发现,这本书只能做个参考,有问题的还是去找心理学家咨询吧,千万别以为看了就可以看透别人的毛病了。这是阅读时应当留意的。

我要阅读和发言:《为何家会伤人》(看完点“上页”)

ahzy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的立足点,强调爱孩子要有科学的方法,即充分了解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选择。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你其实是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收到爱的礼物。因为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上面的话是书的广告用语。我觉得写得挺合适。“美和理想,爱和自由”,作为现当代教育理念的精髓,提炼得真是太好啦。

多年前读过这本书,书中所言我基本上都赞同,个别不赞同的也不知记到哪里了。我清晰地记得,书中讲到孩子在幼儿园学画画,老师教画画先画个地平线,结果孩子的头脑就被格式化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跳不出这个框框。这点我深有体会。小鱼在幼儿园时,老师画画课上示范,左上角画半个太阳,完了,全班小朋友都是左上角画个太阳,每一幅都这样画,人人这样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怎么说也说不动孩子去掉那半个太阳。幼儿的脑袋不知是怎么长的!

最令我头痛的是,我婆婆曾经来住了八天,莫名其妙有一天教小鱼画猫,画了个非常丑陋的线条画,那猫的形象看起来简直是“四不像”,这下好了,此后很多年,小鱼画猫就是那个样子,被洗脑了一般,不管怎么找活猫给她看,拿画家的猫、摄影师的猫给她看,她一画画,还是奶奶画的那个恶心样。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愤怒。我自己不会画画,我是不给小鱼示范的,也不评价的,我嘴巴闭上,她尽情发挥。然而,画猫这事就算完了,她摆脱不了头脑中那只可怕的“四不像”,就不再画猫了。

孙瑞雪讲到的“画地平线”的事这就么应验了。因此我对这书始终留有印象。这是一本值得家长一看的好书。

我要阅读和发言:《爱和自由》(往下看点“上页”)

xleyss

《希利尔讲艺术史》没有与前两本(讲历史和讲地理)一起推荐,是因为我和小鱼还未读到,不敢信口就说。读了之后,仍然觉得希利尔校长秉持一种教育儿童的意愿,切中要害地讲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作为儿童了解艺术史的入门书,相当合适。对美术史缺乏了解的大人也很适合一读。

今天早餐时听《希利尔讲艺术史》听到裁缝之子安德烈有个差劲的老婆,花钱如流水,还对安德烈没点真心,榨干他的血汗,吸尽他的骨髓,到他老来病倒,她还开溜了,让安德烈在病痛中熬死。小鱼很明智地判断说:“安德烈早该跟这个老婆离婚了!”然后背上书包上学去了。

我想,孩子见识过许多名人的人生之后,慢慢也就看清楚婚姻怎么回事、人性怎么回事了,应该不至于对爱情和婚姻过于天真或蒙昧无知的。读一本好书,收获往往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译错的细节】

P174 “阿玛宗”译成了“亚马逊”,读起来莫名其妙。再一想,是阿玛宗人,希腊神话中一个全部由好战的女战士构成的民族。

P189 “奥德修斯”译成了“奥德赛”,这两个词还是不同的。

P296 信奉“希腊教徒”、信奉“罗马教徒”,什么乱七八糟的译法。这书的译者真是偷懒,好歹也去查一查,人民信奉宗教,怎么可能去信奉教徒?“希腊教徒”应译为“东正教”,“罗马教徒”应译为“天主教”。

P366 波斯皇帝“泽克西斯一世”,应译为“薛西斯一世”。估计这个译者是根本不屑于查词条的,随便译一个专有名词上来,也不怕读者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