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战国故事】

公元前241年,各国诸侯除了齐国以外,赵、韩、魏、燕、楚,都出兵加入合纵阵营,公推楚国为首领,拜春申君为上将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函谷关来。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派蒙骜〔ào〕、王翦〔jiǎ n〕、桓■〔yǐ 〕、李信、内史腾五个大将,每人带领五万兵马,分头去对付五国的军队。王翦决定集中兵力先去袭击楚军。他暗中调动兵马,准备连夜进攻。没想到他这一计策被一个手下人偷偷地透露给春申君。春申君吓得魂不附体。连其余四国的兵营也来不及通知一声,他就下令退兵,急急地跑了五六十里地,才喘了口气。赶到秦军进入楚军驻扎的地方,才知道楚军已经跑了。王翦那五路人马就合在一起攻打四国的兵马。四国的将士们听说领头的楚军先跑了,全泄了劲儿,瞧见秦国的大军压下来就好象耗子见了猫似地撒腿就跑。合纵抗秦的蜡头儿就此完全熄灭了。

自从这次合纵抗秦失败,加上楚国的衰落,秦国要兼并六国就更便当了。秦王政为了进攻赵国,假意跟燕国和好,先打发使者去破坏燕国和赵国的联盟。燕王喜果然听信了秦国的话,叫太子丹到秦国去做抵押,又请秦王政派个大臣来做相国。他以为这么一来,燕国高攀上秦国,就不必再怕赵国了。

使者带着燕太子丹到了咸阳,请秦王政派个大臣去作为交换。吕不韦就派大臣张唐去,张唐推辞说:“我好几次打过赵国,赵国当然恨我。如今丞相叫我上燕国去,我不能不路过赵国,这不是叫我去送死吗?”吕不韦再三请他,他坚决不干。

为了这件事,吕不韦闷闷不乐,赌着气坐在家里。他家有个小门客,叫甘罗,年纪很轻,口才可好。他替吕不韦去见张唐,对他说:“您不听从丞相的劝告,他能轻易放过您吗?”张唐经他这么一说,害怕了,愿意听从丞相的吩咐。

张唐跟着甘罗去向吕不韦谢罪,情愿上燕国去。吕不韦叫张唐准备动身,回头又谢过甘罗。甘罗说:“张唐愿意上燕国去,可是他还害怕赵国。请丞相派我上赵国去替他疏通疏通。”秦王政就拜十几岁的小甘罗为大夫,给他十辆车马,一百个人,让他上赵国去。

赵悼襄王〔孝成王的儿子〕听说燕国跟秦国和好,正担着心。现在秦国派使臣来,他立即派人去迎接,赶到一见面,原来使臣是个小孩子,不由得奇怪起来,就问:“小先生光临,有何见教?”甘罗说:“燕太子丹到了秦国,大王知道吗?”赵悼襄王说:“听说了。”甘罗又问:“张唐上燕国去当相国,大王知道吗?”赵悼襄王说:“也听说了。”甘罗说:“大王既然都听说了,就可以明白贵国所处的地位了。燕太子丹上秦国去,就是燕国信任了秦国;秦国的大臣上燕国去当相国,就是秦国信任了燕国。燕国和秦国这么彼此信任,那么赵国就危险了。”赵悼襄王故意很镇静地说:“为什么呐?”甘罗说:“秦国联络燕国,就是打算一同来进攻贵国,为的是要夺取河间一带的土地。依我说,大王不如把河间的五座城送给秦国,秦王一定喜欢。我再替大王去求求秦王别叫张唐上燕国去,别跟他们来往。这样,贵国要是去进攻燕国,秦王准不去救。这么强大的赵国对付一个弱小的燕国,那还不是要几座城就是几座城吗?送给秦王五座城简直就不算一回事儿啦。”

赵悼襄王想拿五座城做本钱去侵略燕国,好夺到更多的土地。当时送给甘罗一百斤金子,两对玉璧,又把河间五座城的地图和户口册子交给了他。甘罗满载而归。秦王政一一照办。赵悼襄王一打听,果然秦国不派张唐到燕国去,就知道燕国真孤立了。他叫大将李牧发兵去打燕国,夺到了几座城。这么着,秦国和赵国都得到了土地,就是燕国太倒霉了。燕太子丹住在秦国,眼瞧着秦王政失了信,让赵国去欺负燕国,这个日子太难过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秦国,跟谁去商量呐?忽然想起甘罗来,打算跟他去结交结交,也许能有个出路。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小政客是个短命鬼,才当了几天大夫就死了。

太子丹还想去求求吕不韦放他回去,可是吕不韦跟自己一样,心里头也正滚油煎着呐。原来秦王政年轻的时候,一切事情全由吕不韦作主。一到二十二岁上,他就要执掌大权,反倒觉得吕不韦是个碍手碍脚的人了。公元前238 年,有人利用太后造起反来。秦王政剿灭了乱党。又过了一年,他觉得自己有了实力,眼看着吕不韦的主张和做法跟他不对劲儿,就拿出主子的手段来,把吕不韦免了职,到了儿叫他自杀了事。秦王杀了吕不韦,重用谋士尉缭,一心要统一中原,不断地向各国进攻。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没法儿再在秦国住下去了。

燕太子丹知道秦王政决心要兼并列国,最近又屡次侵犯燕国,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哪儿还能放他回去呐?他就换了一身破衣裳,脸上抹了些泥土,打扮成一个穷人的样子,给人家去当使唤人,一步步地离开咸阳。公元前232年,他混出了函谷关,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王政,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他不从发展生产,操练兵马着手,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他认为这些都办不到。他只是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所有的家当全拿出来,一心要收买能刺杀秦王的人。

那时候,有个杀人犯叫秦舞阳,太子丹知道他有胆量,把他救出来,收在自己的门下。这一来,燕太子丹优待勇士的名声可就传遍了燕国,连躲在燕国深山里的樊於期〔於Wū 〕也知道了。樊於期原来是秦国的大将,他煽动秦王政的兄弟长安君造反没成功。长安君给杀了,樊於期逃到燕国。这会儿他大胆地出来投奔太子丹。太子丹把他当做上宾,在易水〔源出河北省易县〕的东边给他盖了一所房子。

太子丹请到了当时认为很有本领的一位剑客叫荆轲〔kē 〕,把他收在门下。太子丹把自己的车马给他坐,自己的饭食给他吃,自己的衣着给他穿,也给他在易水东边盖了一所房子。自己很小心地伺候着荆轲,还老怕招待不周。荆轲实在过意不去,问他:“太子打算怎么样去抵抗秦国呐?”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象拿鸡子儿去砸石头。去联合各国诸侯吧,也不行:韩国已经完了〔公元前230年〕;赵王逃到代郡〔公元前228年,赵国也差不多完了;魏国和齐国早已归顺了秦国〔公元前237年〕;楚国离着又远,没法派兵来。合纵抗秦是办不到了。我想,要是有位勇士,打扮成使臣去见秦王。那时候,他站在秦王面前,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就象当年曹沫对付齐桓公那样。秦王要是答应了,再好没有,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先生看行不行?”荆轲说:“这是国家大事,还得准备周到了,才能发动。”太子丹再三请他帮助,荆轲答应了。

有一天,太子丹慌里慌张地来见荆轲,对他说: “秦王派王翦来打北方,已经到了咱们南部的边界。先生快想个办法吧!再等下去,我怕先生有力也没处用了。”荆轲说:“我早就想过了。要挨近秦王的身边,必得先叫他相信咱们是去跟他求和的。秦国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河北省涿县东南有督亢陂,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都是当初燕国督亢的地界〕。我要是能拿着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喜欢,也许能叫我当面见他。”太子丹说:“好!我叫他们把地图拿出来。”

荆轲背地里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王害死了将军的父母宗族,还出赏格要将军的脑袋,将军不想报仇吗?”樊於期一听这话,眼泪就掉下来了。他叹息着说:“我一想起秦王,恨不得跟他去拚命,可是哪儿办得到呐?”荆轲说:“我倒有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来。”樊於期连忙问:“什么主意?说啊,说啊?”荆轲刚一张嘴又闭上了。樊於期见他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催他说:“只要能够报仇,就是要我的脑袋我也乐意给。你还有什么不好出口的呐?”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是见不到秦王。我要是能够拿着将军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让我见他。到那时候,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拿匕首〔短刀,匕 bǐ 〕扎他的胸脯,这样,将军的仇,燕国的仇,列国诸侯的仇都能报了。将军您瞧怎么样?”樊於期咬牙切齿地说:“我天天想着的就是这件事,你还怕我舍不得这颗人头吗?好吧,你拿去!祝你马到成功!”说着,他拔出宝剑来自杀了。

荆轲派人去通知太子丹,太子丹趴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呜呜地哭了一阵。他叫人好好地把尸身安葬了,把那个人头装在一个木头匣子里交给荆轲,又送给他一把最名贵的匕首。匕首用毒药煎过,只要刺出象线那么一丝血,就会立刻死去。太子丹然后问他什么时候动身。荆轲说: “我有个朋友叫盖聂,我是等着他呐。我要他做帮手。”太子丹说:“哪儿等得了呐?我这儿也有几个勇士,其中秦舞阳最有能耐。要是您看能够用他,就叫他当个帮手吧。”荆轲见他这么心急,盖聂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樊将军的脑袋已经割下来了,不能多搁日子。这么着,荆轲就决定走了。

荆轲和秦舞阳动身的那天,太子丹和几个心腹偷偷地送他们到了易水,挑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摆上酒席。喝酒的时候,太子丹忽然脱去外衣,摘去帽子,别人也都这么做。一霎时,他们变成全身穿孝的了。大家伙儿特别显着悲伤,全都哭丧着脸,一声不响地压着眼泪不让它流下来。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拿着筑〔zhú ,古时候的一种用竹尺敲出音乐来的乐器〕奏着一个悲哀的歌儿。荆轲按着拍子,对着天吐了一口气,唱着: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太子丹斟了一杯酒,跪着递给荆轲。荆轲接过来,一口喝下去,伸手拉着秦舞阳,蹦上了车,头也不回,飞似地去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了咸阳,通报上去。秦王政一听燕国的使臣把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都送上来了,就叫荆轲去见他。荆轲捧着樊於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地上了秦国朝堂的台阶。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上那么威严,不由得害怕起来。秦王的左右一见,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脸变了颜色?”荆轲回头一瞧,就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跟死人差不多。他对秦王说:“他是北方的粗鲁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秦王防着他们可能不怀好意,就对荆轲说:“叫他退下去!你一个人上来吧。”荆轲心里直怪秦舞阳太不中用,只好独自捧着木头匣子献给秦王。秦王打开一瞧,果然是樊於期的脑袋。他就叫荆轲拿过地图来。荆轲回到台阶下面,从秦舞阳的手里接过了地图,回身又上去了。他把那一卷地图慢慢地打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到地图全部打开〔文言叫“图穷”,就是地图完了的意思〕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可就露出来了〔文言叫“匕见”〕。秦王一见,立刻蹦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扔了地图,左手揪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扎了过去。秦王使劲地向后一转身,那只袖子可就断了。他一下子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上来了。秦王一见跑是跑不了,躲也没处躲,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好象走马灯似地直转悠。台阶上面站着的几个文官全都手无寸铁;台阶下面的武士,照秦国的规矩没有命令是不准上去的。荆轲逼得那么紫,秦王政只能绕着柱子跑。他身上虽说带着宝剑,可是连拔出来的那一点工夫都没有。有一两个文官拉拉扯扯地想去拦挡荆轲,全给他踢开了。其中有个伺候秦王的医生,他拿起药罐子对准荆轲打过去,荆轲拿手一扬,那个药罐子碰得粉碎。秦王政就趁着这一眨 〔zhǎ 〕眼的工夫,拚命拔那把宝剑。可是心又急,宝剑又长,怎么也拔不出来。

有个手下人嚷着说:“大”王把宝剑拉到脊梁上,就能拔出来了!”秦王政就按着他的话,真把宝剑找出来了。他手里有了宝剑,胆子可就更壮了,往前一步,只一剑就砍坏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站立不住,一下子就倒下了。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飞过去,秦王政往右边一闪,那把匕首从耳朵旁边擦过去,打在铜柱子上,“绷!”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跟着又向荆轲砍了一剑,荆轲用手一挡,砍去了三个手指头。他苦笑着说:“你的运气真不坏!我本来想先逼你退还诸侯的土地,因此没早下手。可是你也长不了!”秦王政一连气又砍了他好几剑,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个台阶底下的秦舞阳,早就给武士们剁烂了。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战国故事】

秦昭襄王一听到魏国和楚国发兵去救赵国,就亲自跑到邯郸那边去督战。他派人去对魏安僖王说:“邯郸早晚得给秦国打下来。谁要去救,我就先打谁!”魏安僖王吓得连忙派使者去追晋鄙,叫他在当地安营,别再往前进。晋鄙就把魏国的十万兵马驻扎在邺下。春申君听说魏国的兵马不再往前进,他也就在武关驻扎下来了。秦王把两路救兵吓唬性,就叫大将王龁加紧攻打邯郸。赵孝成王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再打发使者偷偷地跑到魏国,催魏安僖王快点进兵救赵。

赵国的使者见了魏安僖王,请他催晋鄙进兵。魏安僖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他只好不进不退地耗着。平原君也派人上邺下去请魏国的大将晋鄙进兵。晋鄙回答平原君说:“魏王叫我驻扎在这儿,我不能自作主张。”平原君又给魏公子信陵君写了一封信,大意说: “我一向佩服公子,跟您结为亲戚,我觉得很荣幸。如今邯郸万分危急,敝国眼看快要亡了。全城的人眼巴巴地盼着救兵来。贵国的大军竟呆在邺下,说什么也不再往前进。我们在火里,他们倒挺坦然。您姐姐〔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黑天白日地哭着,劝解她的话我都说尽了。公子也得替您姐姐想一想啊!”

信陵君接到了这封信,心里就象有好几百条虫子咬他似的。他再三再四地央告魏安僖王叫晋鄙进兵。魏安僖王始终不答应。信陵君对门客们说: “大王不愿意进兵, 怎么办呐?好吧! 我自己上赵国去, 要死就跟他们死在一起。”他预备了车马,决计上赵国去跟秦军拚命。有一千多个门客也愿意跟着他一块儿去。他们路过东门,信陵君下了车去跟他最尊敬的朋友侯生辞别。侯生很冷淡地说:“公子保重。我老了,不能跟您一块儿去。请别怪我。”信陵君向他拱了拱手,丢了魂儿似地看着他,等着他再说几句话。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侯生可没说什么。信陵君只好走了,还不断地左回头、右回头地瞧着侯生。侯生还是不动声色地站在那儿。

信陵君在道上越想越难受,自言自语地叹息着说: “我拿他当做知心人,他倒眼瞧着我去送死,连一句体贴的话都没有。”他越想越伤心,走了几里地,再也忍不住,就叫门客们站住,自己再去跟侯生说句话。

侯生还在门外站着。他见了信陵君, 就笑着说: “我料定公子准得回来!”信陵君说:“是啊!我想我一定有得罪先生的地方,因此特地回来请先生指教。”侯生说:“公子收养了几十年的门客,吃饭的有三千人,怎么没有一个替您想想办法,反倒让您去跟秦国拚命?你们这么上秦国的兵营里去,正象绵羊去跟狼拚命,不是白白去送死吗?”信陵君说:“我也知道没有什么用处。可是我这么一死,总算尽我的力量了!”侯生说:“公子进来坐一会儿,咱们商量商量吧。”

侯生支开了旁人,对信陵君说:“听说咱们的大王在宫里最宠爱的是如姬,对不对?”信陵君连连点头说:“对,对!”侯生接着说:“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害死,她请大王给她报仇,大王派人去找那个仇人,找了三年也没找着。后来还是公子叫门客去给如姬报的仇,把仇人的脑袋给她送了去。有这么回事没有?”信陵君说:“有,有!”侯生说:“如姬为了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她就是替公子死,也是甘心情愿的。因此,只要公子请她把兵符盗出来,咱们拿了兵符去夺取晋鄙的军队,就能跟秦国打了。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强得多吗?”

信陵君听了,好象从梦里醒过来一样。当时拜谢了侯生,叫门客们暂且在城外等着,自己回到家里,托了一个跟他有交情的内侍叫颜恩,去跟如姬商量。如姬说:“公子的命令我决不推辞。就是赴汤蹈火〔跳到开水里,跳到火里都去,指不避艰苦和危险〕我也干。”当天晚上,如姬伺候魏安僖王睡下,到了半夜,乘着他正睡得香的时候,把兵符偷出来,交给颜恩。颜恩立刻送到信陵君那儿。信陵君拿着兵符再上东门去跟侯生辞别。侯生说: “万一晋鄙验过兵符,不把兵权交出来,怎么办?”信陵君突然觉得脊梁上浇了一桶冰水,皱着眉头子说,“这……这怎么办呐?”侯生接着说:“我的朋友朱亥,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勇士,公子可以请他出点力。要是晋鄙痛痛快快地把兵权交出来,最好。要是他不答应,就叫朱亥杀了他。”信陵君鼻子一酸,伤心地说:“晋鄙老将忠心耿耿,没做错事。他不答应我,也是应当的呀。我要是杀了他,这怎么不叫我痛心呐?”侯生说:“死一个人,救了一国的危急,还不值吗?咱们应当从大处着想,婆婆妈妈的怎么行呐?”

侯生和信陵君到了朱亥家里,侯生向他说明了来意。朱亥一口答应下来。侯生说:“照理,我也应当一块儿去,可是我老了,跟着你们反倒叫你们多一份麻烦。祝你们马到成功!”信陵君不敢再耽误,立刻带着朱亥上了车,走了。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一千多个门客到了邺下,见了晋鄙,对他说:“大王为了将军在外面辛苦了好几个月,特地派无忌〔信陵君,名无忌〕来接替。”说着,就叫朱亥奉上兵符,请他验过。晋鄙把兵符接过来,再跟自己带着的那一半兵符一合,果然合成了一个老虎形的信物。虎符完全符合,是真的。可是他想了一想,说:“请公子暂缓几天,我把将士们的名册整理出来,把军队里的事务结束一下,然后才能够清清楚楚地交出来。”信陵君说:“邯郸十分紧急,我想连夜进兵去救,哪儿能耽误日子呐?”晋鄙说:“不瞒公子说,这是军机大事,我还得奏明大王,方能照办。再说……”他的话还没说完,朱亥大喝一声,说:“晋鄙!你不听王命,竟敢反叛!”晋鄙问他:“你是谁?干什么?”朱亥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四十斤重的大铁锤,冲着晋鄙的脑袋一砸,说:“我是惩办反叛的!”晋鄙的脑袋当时就打得粉碎。

信陵君拿着兵符对将士们说:“大王有令,叫我接替晋鄙去救邯郸。晋鄙不听命令,已经治死了。你们不用害怕。服从命令,一心一意去杀敌人的,将来都有重赏!”兵营里静悄悄地连个咳嗽的声音都没有,大伙儿就等着进军的命令。

信陵君下了一道命令:“父亲和儿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可以回去;哥哥和弟弟都在军队里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可以回去养活老人,有病的或者身子弱的,也可以回去。”大概十成里有二成的士兵请求回去。信陵君重新编排队伍,总共有八万精兵。信陵君亲自出马跑到最前面,指挥将士们向秦国的兵营冲杀过去。秦国的将军王龁没想到魏国的军队突然会来攻打,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平原君开了城门,带着赵国的军队杀出来。两边夹攻,打得秦国的军队就象山崩似地倒了下来。多少年来,秦国没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秦昭襄王赶紧下令退兵,已经死伤了一半人马。郑安平的两万人给魏国的军队切断了退路,变成了孤军。他叹了一口气,说: “我本来是魏国人,还是回到本乡本土去吧。”他带领两万人马投降了信陵君。

赵孝成王亲自到魏国兵营来给信陵君道谢,他说:“这回赵国没亡,全仗公子大力!”平原君更是感激信陵君,在他前面领路,把他迎接到城里来。信陵君进了邯郸城,赵王特别恭敬地招待他,又封他五座城。信陵君向他说明盗符救赵的经过,很虚心地推让着说:“我对贵国没有多大的功劳,对本国还背着大罪呐。大王肯收留我这个罪人,我就够知足了,哪儿还敢受封?”赵王再三请他接受,又叫平原君劝他,他只好接受赵王的赏赐。他自己不敢回国,把兵符和军队交给魏国的将军带回去,自己留在赵国。

楚公子春申君黄歇还在武关,他听见秦国打了败仗跑了,就带着八万大军回到楚国去了。春申君向楚考烈王报告秦国打败仗的情况。楚王叹息着说:“赵公子所说的合纵计策实在不错,可惜咱们没有象魏公子那样的大将,也没有象毛遂那样的谋士!”春申君臊得什么似的,可是他心里还有点不服气,他说:“上回赵公子他们已经公推大王为纵约长,如今秦国打了败仗,威风也下去了,大王这时候就该掌起纵约长的大权来。赶紧打发使者去约会各国,再能够得到周天王的同意,借着他号令诸侯,共同去征伐秦国。大王要能这么办,就比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的功业大得多了。”楚考烈王经春申君这么一鼓动,又引起了当霸主的瘾来。当时就打发使臣上成周去请求周天王下令征伐秦国。

周赧王〔赧 nǎn〕虽说挑着天王的旗号,真正受他管辖的土地还不如列国里最小的诸侯国。这么小小的天下还分成两半儿:河南巩城一带叫东周,河南王城一带叫西周〔原来的东周又分成东周、西周〕。周赧王这时候正住在西周。他接见了楚国的使臣,就答应楚王用天王的名义去约会列国诸侯。

公元前256年,天王派了六千人马到了伊阙〔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市南的龙门山;阙,què 〕,就在那边等候各国的兵马。可是韩、赵、魏三国跟秦国刚打过仗,元气还没恢复,没有出兵的力量。齐国跟秦国已经交好了,不愿意发兵。只有燕国和楚国派了几队人马来,大伙儿在伊阙驻扎下来。楚国和燕国等了三个月,也没见别的国发兵来。这回合纵抗秦的计划又吹了,他们只好回去。谁知道楚国和燕国的兵马一退,秦国就发兵来打成周,西周不能抵抗,投降了秦国,周赧王做了俘虏,没多久他死了。打这儿起,西周完了。

秦昭襄王灭了西周,通告各国。各国诸侯不敢得罪秦国,争先恐后地打发使臣上咸阳去道贺。秦昭襄王很得意,可是他已经快七十岁了。丞相范睢坚决请求告退,秦昭襄王只好答应他。公元前251年秋天,秦昭襄王得病死了,太子安国君即位,就是秦孝文王。这时候孝文王也已经五十三岁了。他即位才三天,据说中毒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拜他为丞相,立儿子嬴政为太子。丞相吕不韦对庄襄王说:“近来得到报告,都说东周公为了秦国接连故去了两位君王,料想秦国不能安定,就打发使者到各国去煽动合纵抗秦。我想咱们既然把西周灭了,东周就不应当再留着。不如把它也灭了,免得各国诸侯再借着这顶破旧的大帽子来欺压咱们。”秦庄襄王就拜吕不韦为大将,发兵十万去打东周。公元前249年,秦国灭了东周。周朝的天下从此完了。

秦庄襄王灭了东周,仅仅隔了两年,自己害病死了。吕不韦立十三岁的太子为国君,就是秦王政〔后来称为秦始皇〕。秦国的大权全在吕不韦手里。他派大将分头去攻打赵国、韩国和魏国,得到了几十座城,逼得各国诸侯不得不再采用合纵的办法去抵抗秦国。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战国故事】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同到楚国去。他也有三千多门客,要挑选二十个人本来不算回事。可是这些人,文是文的,武是武的,要文武全才真不易找。平原君挑来挑去,对付着挑了十九个人。这可真把他急坏了。他叹息着说:“我费了几十年工夫,养了三千多人,如今连二十个人都挑不出来,真太叫我失望了。”那些个平日就知道吃饭的门客,这时候恨不得有个耗子窟窿能钻进去。忽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自己推荐自己说:“不知道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好些人都拿眼睛骂他,好象叫他趁早闭上嘴。平原君笑着说: “你叫什么名字?”他说: “我叫毛遂,大梁人[大梁,就是魏国的国都],到这儿三年了。”平原君冷笑一声,说:“有才能的人就好象一把锥子搁在兜儿里,它的尖儿很快就露出来了。可是先生在我这儿三年了,我就没见你露过一回面。”毛遂也冷笑一声,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了这把锥子。您要是早点把它搁在兜儿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单单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平原君倒佩服他的胆子和口才,就拿他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了赵王,上楚国陈都 [在河南省淮阳县]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讨论着合纵抗秦的大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人站在台阶下等着。平原君把嘴都说得冒了白沫子,楚考烈王说什么也不同意抵抗秦国。他说:“合纵抗秦是贵国提出来的,可是没有什么好处。苏秦当了纵约长,给张仪破坏了;我们的怀王当了纵约长,下场是死在秦国;齐湣王也想当纵约长,反倒给诸侯杀了。各国诸侯就只能自顾自,谁要打算联合抗秦,谁就先倒霉。还有什么话可说呐?”平原君说:“以前的合纵抗秦也确实有用处。苏秦当了纵约长的时候,六国结为兄弟。自从洹水之会以后,秦国的军队就不敢跑出函谷关来。后来楚怀王上了张仪的当,想去攻打齐国,就这么给秦国钻了空子。这可不是合纵的毛病。齐湣王呐,借着合纵的名义打算并吞天下,惹得各国诸侯跟他翻了脸。这也不是合纵的失策。”

楚考烈王还是不同意。他说:“话虽如此,可是事情都在那儿明摆着。秦国一出兵,就把上党一带十七座城打下来了,还坑杀了四十多万投降的赵卒。如今秦国的大军围上邯郸,叫我们离着这么远的楚国可有什么办法呐?”平原君分辨着说:“提起长平关的那次战争,是由于用人不当。赵王要是一直信任廉颇,白起就未见得赢得了。如今王湣、王陵用了二十万兵马,把邯郸围了足足有一年工夫了,还不能打败敝国。要是各国的救兵联合在一起,一定能把秦国打败,列国就能太平几年。”楚考烈王又提出了一个不能帮助赵国的理由来,说:“秦国近来跟敝国很要好。敝国要是加入合纵,秦国一定会把气恨挪到敝国头上来。这不是叫敝国代人受过吗?”平原君反对说:“秦国为什么跟贵国和好呐?还不是为了一心要灭‘三晋’?等到‘三晋’灭了,贵国还能保得住吗?”

楚考烈王到底为了害怕秦国,愁眉苦脸地总是不敢答应平原君,只是低着脑袋,抓抓耳朵,挠挠头皮,显着对不起的样子。突然他瞧见一个人拿着宝剑上了台阶,跑到他眼前,嚷着说:“合纵不合纵,只要一句话就行了。怎么从早晨说到这会儿,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呐!楚考烈王很不乐意地问平原君:“他是谁?”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楚考烈王骂毛遂说: “咄 [duō]!我跟你主人商议国家大事, 你楚来多什么嘴?还不滚下去!”

毛遂拿着宝剑又往前走了一步,说:“合纵抗秦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说话的份儿!这怎么叫多嘴呐?”楚考烈王见他跑上来,害怕了,又听他说出来的话挺有劲儿,他只好象斗败了的公鸡似地收起翎毛来,换了副笑脸对他说:“先生有什么高见,请说吧。”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甲兵,原来就是个大国。自从楚庄王以来,一直做着霸主。以前的历史够多么光荣!没想到秦国一起来,楚国连着打败仗。堂堂的国王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敌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紧接着又来了个白起那小子,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改成了秦国的南郡,逼得大王迁都到这儿[指陈都]。这种仇恨,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也忘不了哇!把这么天大的仇恨说给小孩子听,他们也会难受,难道大王倒不想报仇吗?今天平原君来跟大王商议抗秦的大事,也是为了楚国,哪儿单是为了赵国呐!”

这一段话一句句就象锥子似地扎在楚考烈王的心坎上。他不由得脸红了,连着说:“是!是!”毛遂又叮了一句,说:“大王决定了吗?”楚考烈王说:“决定了。”毛遂当时就叫人拿上鸡血、狗血、马血来。他捧着盛血的铜盘子,跪在楚考烈王跟前,说: “大王做合纵的纵约长,请先歃血〔歃shà 〕。” 楚考烈王和平原君就当场歃血为盟。平原君和那十九个门客全都佩服这把锥子的尖锐劲儿。

公元前258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兵,同时,魏安僖王也派晋鄙为大将,率领十万大兵,共同去救赵国。平原君和二十个门客回到赵国,天天等着楚国和魏国的救兵。等了好些日子,一路救兵都没到。平原君派人去探听,才知道楚国的兵马驻扎在武关,魏国的兵马驻扎在邺下〔在河南省临漳县西〕。这两路救兵全都停下了,也不往前进,也不往后退。这是为什么呐?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战国故事】

公元前261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hé]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在河南省沁阳县,沁 qìn],切断了上党[在山西省东南部] 和韩国都城[在河南省新郑县]的联络。这一来,西上党的军队可就变成了孤军。孤军的首领冯亭对将士们说: “我想与其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赵国得到了上党,秦国一定去争。这样,赵国就不得不和韩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大伙儿全都赞成这个办法。当时就打发使者带着上党的地图去献给赵国。这时候赵惠文王已经死了,他儿子即位,就是赵孝成王,蔺相如已经告退,平原君赵胜做了相国。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带领五万人马去接收上党,仍然派冯亭为上党太守。平原君临走的时候,冯亭对他说:“上党归了赵国,秦国一定来攻打。公子回去之后,请赵王快派大军来,才能够打退秦军。”

平原君回去把所有的经过向赵孝成王报告。赵孝成王非常高兴,天天喝酒庆祝,反倒把抵抗秦国的事搁下了。秦国的大将王龁随后就把上党围住。冯亭守了两个月,一直不见赵国的救兵。将士们和老百姓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开了城门,拚着死命往赵国逃跑。冯亭的残兵败将带着上党的难民,一直到了长平关[在山西省高平县西北],这才碰见赵国的大将廉颇率领二十万大军来救上党,可是上党已经丢了。

廉颇和冯亭会合在一起,正打算反攻,秦国的兵马跟着就到了,一下子把赵国的前哨部队打败。廉颇连忙退回阵地,守住阵脚,叫士兵们增高堡垒,加深壕沟,准备跟远来的秦军对峙下去,作个长期抵抗。王龁屡次三番地向赵军挑战,赵军说什么也不出来。两下里耗了足有四个多月,王龁想不出进攻的法子。他派人去禀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很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们老远地到了这儿,真要是这么长时期对峙下去,粮草接济不上,可怎么好呐?”秦昭襄王请应侯范睢出个主意。范睢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想个办法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 “这哪儿办得到呐?”范睢说: “让我试试看。”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廉颇太老了,哪儿还敢跟秦国打呐?要是叫那年富力强的赵括去,秦国这点儿兵马早就给他打散了。”赵孝成王派人去催廉颇快跟秦国开仗。廉颇还是不动声色地坚守阵地。这可把赵孝成王气坏了。他立刻把赵括叫来,问他能不能把秦军打退。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碰上我,不是我说大话,简直就象秋天的树叶遇见大风,全都得刮下来!”赵孝成王一听,特别高兴,当时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替换廉颇。

赵括还没动身,他母亲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孝成王别派她儿子去。赵孝成王就把她召了来,要她说一说理由。赵括的母亲见了赵孝成王,说: “他父亲赵奢临死的时候再三嘱咐,说: ‘打仗是多么危险的事儿,战战兢兢 [jiīng] ,处处都得顾虑到,还怕有疏忽的地方。赵括这小子倒把军事当作闹着玩儿似地,一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要是大王用他为大将的话,我们一家大小遭了灾涡倒还在其次,怕的是连国家都要断送在他手里。’为了这个,我请求大王千万别用他。”赵孝成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多嘴了。”他叫赵括再带领二十万兵马,一直向长平关开去。

公元前260年,赵括到了长平关,请廉颇验过兵符[ 两块可以符合的老虎形的信物,所以“兵符”也叫“虎符”] ,办了移交。廉颇回邯郸去了。赵括统领着四十多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下了一道命令,说:“秦国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冯亭劝止他,把廉颇成心消耗秦国兵马的用意说了一遍。赵括说:“老头儿懂得什么?”

那边范睢一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信儿,就打发武安君白起去指挥王龁。白起布置了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把赵括的军队引了出来,切断了他们的后路。赵括的大军就这么变成了孤军。他们守了四十六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赵括给乱箭射死,冯亭自杀,赵军全垮了。白起叫人挑着赵括的脑袋,叫赵军投降。赵军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他们一听说主将给杀了,全都扔了家伙,投降了。

白起一检查投降的赵军,一共有四十多万人。他把他们分为十个营,每营配上秦国的士兵,由秦国的将军管理着。当天晚上,秦国的士兵把牛肉和酒都搬到赵国的兵营里去,给赵国士兵大吃一顿,还说明天改编军队,凡是年岁大的、身体弱的,或者不便上秦国去的,都让他们回家去。四十多万赵兵吃得酒醉饭饱,一听到这个命令,欢天喜地地睡觉去了。

王龁偷偷地对白起说:“将军真这么优待他们吗?”白起说:“上回你打下了野王城,上党已经可以到手了。可是他们反倒投降了赵国。可见这儿的人不是愿意归附咱们的。如今投降的人四十多万,随时随刻都能叛变,谁管得住他们?你去通知那十个将军,今天晚上把赵兵全都杀了!”

秦国的士兵得到了这个秘密的命令,就一齐动手。那些投降了的赵国人,一来没有准备,二来手里没有家伙,全给秦国人捆上,推到大坑里活埋了。这是战国时期最残酷的一次大屠杀。赵国四十多万的士兵,只留下了二百四十人,叫他们活着回邯郸去传扬秦国的威风。那二百四十个小兵跑回赵国一报告,整个赵国一片哭声。这还不算,秦国把上党一带十七座城都夺了去,武安君白起亲自率领大队人马,要来围攻邯郸。赵孝成王、平原君和大臣们惊惶失措,一点主意都没有了。正可巧燕国的大夫苏代[苏秦的兄弟]在平原君家里,他愿意帮助赵国。他自告奋勇地去见范睢,请他在秦王跟前给赵国和韩国求情。范睢一来怕白起势力太大,不容易管得住,二来几次打仗,秦国的兵马也死伤不少,需要调整,他就叫韩国和赵国割让几座城,答应他们讲和。秦昭襄王全同意,吩咐白起撤兵回国。

白起实在不愿意退兵。后来他听说是应侯出的主意,背地里大发牢骚。已经过了两年了,他还是唠唠叨叨地对门客们说:“那次不该退兵,要是连下去打,至多一个月准能把邯郸拿下来。”白起的话传到秦昭襄王的耳朵里,他后悔了,就想再叫白起去打赵国。白起装病不去。秦昭襄王就叫大将王陵带领十万兵马去攻打邯郸。可是王陵的对手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廉颇!王陵吃了几阵败仗,连着向本国请求救兵。秦昭襄王再一次派白起去替换王陵。白起对秦昭襄王说:“上回赵国打了败仗,死了四十多万人,全国慌乱。那时候火速进攻,我是有把握的。如今过了两年,赵国已经喘过气来,再说各国诸侯都知道赵国割地求和,秦国已经跟赵国和好了。现在忽然又打过去,人家准说咱们不讲信义,也许去帮助赵国。因此,咱们这回出兵,未必能胜。”他干脆就不去。

秦昭襄王生了气,他说: “难道除了白起之外,秦国就没有大将了吗?”他叫大将王龁去替换王陵,再给他十万兵马。王龁统领二十万大军,把邯郸围了快半年了,就是打不下来。白起对门客们说:“我早就说过邯郸打不下来。大王偏不听我的话。你们看如今到底怎么样?”秦昭襄王听到了这些话,知道白起不服气,就革了他的官职。白起还是唠唠叨叨地直发牢骚,秦昭襄王就送他一把宝剑,让他自杀了。

秦昭襄王杀了白起,又派郑安平带领五万精兵去帮助王龁。赵孝成王一看秦国又增了兵,看样子是非把邯郸打下来不可,急得他请平原君想办法去向各国求救。平原君说:“魏公子无忌[就是信陵君]是我的亲戚,再说我们跟他一向有交情,他准能劝魏王发兵来救。楚国很有实力,就是离这儿远些。我亲自去一趟,楚王也许能帮咱们。”赵孝成王就请平原君辛苦一趟。

【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战国故事】

须贾到了咸阳,住在宾馆里,打算先去求见丞相张禄。张禄一听说须贾来了,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难受,说:“这可是我该报仇的时候了!”他换了一身破旧的衣服去拜见须贾。 须贾一见, 吓了一大跳, 强挣扎着说: “范叔……你……你还活着吗?我以为你给魏齐打死了。你怎么会跑到这儿来的?”范睢说:“他把我扔在城外,第二天我缓醒过来。也是我命不该绝,正可巧有个做买卖的打那边路过,发了善心,救了我一条命。我也不敢回家,就跟他上秦国来了。想不到在这儿还能够跟大夫见面。”须贾问他:“范叔到了秦国,见着秦王了吗?”范睢说:“当初我得罪了魏国,差点丧了命。如今跑到这儿来避难,哪儿还敢再多嘴呐?”须贾说:“那么,范叔在这儿靠什么过活呐?”范睢说:“给人家当个使唤人,凑合着活着。”

须贾知道范睢的才干,当初怕魏齐重用他,对自己不利,因此巴不得魏齐把他治死。如今范睢到了秦国,须贾就想到不如好好地待他,免得他记恨在心。他就叹了口气说:“想不到范叔的命运这么不济,我真替你难受。”说着,就叫范睢跟他一同吃饭,很殷勤地招待着他。

那时候正是冬天。范睢穿的是破旧的衣裳,冻得有些打哆嗦。须贾显出怜悯的样子,对他说:“范叔寒苦到这步田地,我真替老朋友难受。”他就拿出一件茧绸大袍子[古文作“绨袍”]来,送给范睢穿。范睢推辞着说:“大夫的衣服,我哪儿敢穿?不敢当,不敢当!请大夫收回,我心领了。”

须贾说:“别再大夫大夫的了!你我老朋友,何必这么客气呐?”范睢就把那件袍子穿上,再三向他道谢,接着问他:“大夫这次上这儿来,有什么事情吗?”须贾说:“听说秦王十分重用丞相,我想跟他交往交往,可就是没有人给我引见。你在这儿这么些年了,朋友之中总有认识张丞相的吧,给我引见引见成不成?”范睢说:“我的主人也是丞相的朋友。我跟着他上相府里也去过几次。丞相喜欢谈论,有时候,我们主人一时答不上来,我凑合着替他回答。丞相见我口齿还好,时常赏我一点吃食,还算瞧得起我。大夫要想见见丞相,我就伺候着大夫去见他吧。”

须贾听到这儿不由得对他尊敬起来,马上把“你”字改为“您”字,还想试探他到底是不是丞相的朋友,就说:“您能陪我同去,再好没有。可是我的车马出了毛病,车轴头折了,马拧了腿。您能不能借一套车马?”范睢说:“我们主人的车马倒可以借用一下。”说着他就出去了。

不大一会儿工夫,范睢赶着自己的车马来接须贾。须贾心里犹犹疑疑地怀着一肚子鬼胎,只好上了车,跟着他一块儿去见丞相。到了相府门口,下了车。范睢对须贾说:“大夫在这儿等一等,我去通报。”范睢就先进去了。须贾在门外等着,正等得心烦意躁的时候,忽然听见里边“丞相升堂”的喊声,可不见范睢出来。须贾就问看门的说:“刚才同我一块儿来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那个看门的说:“哪儿来的范叔?刚才进去的是我们的丞相啊!”须贾一听,才知道范睢就是张禄,吓得脑袋嗡嗡地直响,当时脱下了使臣的礼服,跪在门外,对看门的说:“烦你通报丞相,就说,魏国的罪人须贾跪在门外等死!”

须贾跪在门外,里面传令出来叫他进去。他不敢站起来,就用膝盖跪着走,一直跪到范睢面前,连连磕头,嘴里说:“我须贾瞎了眼睛,得罪了大人,请把我治罪吧!”范睢坐在堂上,问他:“你犯了几件大罪?”须贾说:“我的罪跟我的头发一般多,数不过来了!”范睢说:“我是魏国人,祖坟都在魏国,才不愿意在齐国做官。你硬说我私通齐国,在魏齐跟前诬告我。魏齐发怒,叫人打去了我的门牙,打折了我的肋骨,你连拦都不拦一下。他把我裹在一领破苇席里扔在厕所里,你喝醉了还在我身上撒尿。我受了这么大的冤屈和侮辱,如今你碰在我手里,这是老天爷叫我报仇!我该不该把你砍头?该不该打落你的门牙,打断你的肋骨,也拿一领破席把你裹上扔给狗吃?”须贾磕头磕出声音来,连连地说:“该,该!太应该了!”范睢接着说:“可是你送我这件绨袍,做得还有点人味儿。就为了这一点,我饶了你的命。”须贾没想到范睢会饶恕他,流着眼泪,一个劲儿地磕头。范睢叫他第二天来谈公事。

第二天,范睢对秦昭襄王说: “魏国派使臣来求和,咱们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够把魏国收过来,这全仗着大王的德威。”秦昭襄王很高兴,还说: “也是你的功劳。”突然范睢趴在地下,说:“我有件事瞒着大王,求大王饶了我:”秦昭襄王把他扶起来,说: “你有什么为难的事只管说,我决不怪你。”范睢说:“我并不叫张禄,我是魏国人范睢。”他就把逃到秦国来的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接着说: “如今须贾到这儿来,我的真姓名已经泄露了。求大王宽恕。”

秦昭襄王说:“我不知道你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如今须贾自投罗网,把他杀了,给你报仇。”范睢说:“他是为了公事来的,哪儿能为难他呐?再说成心打死我的是魏齐,我不能把这件事完全搁在须贾身上。”秦昭襄王说:“魏齐的仇,我一定给你报,须贾的事,你瞧着办吧。”

范睢出来,把须贾叫到相府里来,对他说:“你回去跟魏王说,快把魏齐的脑袋送来,秦王就答应魏国割地求和。要不然,我就亲自领着大军去打大梁,那时候可别后悔。”

须贾谢过了范睢,连夜回去了。他见了魏安僖王,把范睢的话说了一遍。魏安僖王愿意割地求和。魏齐逼得走投无路,终于自杀。这么着,秦昭襄王按照范睢“远交近攻”的计策,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进攻邻近的小国,首先是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