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河镇北街有个竹匠铺,掌柜的姓李,叫李来福。原来的时候,李家主要制作笆子,所以镇人都称他家为“笆子铺”。到了李来福这一代,开始扩大经营,不但会制笆子,还能织竹帘,做蒸馍箅子、编竹篮、竹筐什么的。每到秋天,他们就去漯河买回许多青竹。竹子长,运输比较难。小本经营时,李家上辈靠肩扛,现在有了资金,李来福就用水运。买一批青竹,摽成竹筏,省了不少力气。为防竹爆裂,李来富专盖了几间筒子房,专放竹子。工作时,先将中节破开编笆子或织帘,下脚料制成箅子或其他竹器。捏笆子需要用温火,将竹烤软了,趁热捏弯。笆子也分多种,有大笆和小笆,还有中笆。中原一带用笆子主要是搂麦或搂豆叶,几乎家家都离不开,所以销路是不愁的。李家的大竹笆很结实,每到夏秋旺季,他们常常让小孩子站在上面,然后拉着满街走。这种活广告很见效,前来订货者络绎不绝。

  李家编织的竹帘主要卖给有钱人,因为那时候穷人多,很少有人挂得起,再说,就是买得起,草房土墙也不配。当时的大户人家买竹帘也讲派,不是等你织好了再买,而大多是他们自己备料,请竹匠到府上去做,只讲质量,计工时。去大户人家织帘除去能挣工钱外。还可落些下脚料。比如竹梢儿和竹根部,弄回来加工成竹器什么的,也可换钱。

  镇上最大的户数雷家,雷家老院的房子有上百间之多,每隔三年就要换一回竹帘。这生意多由李家来做。春节过后,李来福就带着几个儿子走进雷家老院,一干一个多月,可挣不少工钱。

  不想这一年,从南阳过来一位姓赵的小竹匠,二十来岁,不但长得眉目清秀,活路做得也精巧。这小竹匠原是个串乡工匠,有一手拿手活,会在竹上烙花儿。织好竹帘,然后烙上山水或戏画,很是好看。为揽生意,他先将烙花竹帘送给大户人家,然后就等消息。大户人家自然喜欢这种新工艺,纷纷前来相请。颍河镇为水旱码头,光酒馆就有十多家,算是富人的集中地,所以生意好得空前。

  这一下,李家竹铺便遭到了空前的冷落。

  为此,李家竹铺的人就很仇视那个从南阳来的赵竹匠。有一天深夜,李来福雇人到赵竹匠的干店里将其毒打了一顿。被雇的人头上戴着面罩,进到店里先将赵竹匠捆绑起来,拉到户外,打过之后限他三日之内离开颍河镇。岂料赵竹匠是个拗脾气,他猜出是李家竹铺雇人打的之后,并没告官,竟备礼前去李家拜望,并说日后就在镇上混饭吃,已租好了门面房,咱们是同行,求相互有个照应。这一下,倒使李来福又气又恼又尴尬。本想撵人家走,不想人家非但不走,反而还要在此扎下根。李来福无奈,只好默认。

  赵竹匠开业那天,特向李来福发了请柬。为不让人生疑,李来福就去贺喜。南阳小竹匠很会办事,请了不少豪绅乡党,场面弄得很热烈,

  李来福见小竹匠是个人才,便请镇西酒馆刘老板作媒,将自己的女儿小珊许给了小竹匠。

  令人遗憾的是,小竹匠没后。

  赵家竹铺生意虽好,可惜没有继承人。几十年后,赵竹匠离世。由于赵家绝后,财产归了李家。这以后,镇上仍然有一家竹铺——李家竹铺。

  那时候,李来福也离开了人世,女儿小珊也年近六十。李家后代对这个老姑妈很好,因为他们知道,为让赵竹匠绝后,李来福常让女儿吃打胎药。小珊为家族振兴,也甘愿做出牺牲。只是她觉得对不住小竹匠,每到节日,总要一个人去丈夫坟头,哭得一塌糊涂。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