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婚姻关系中没有弱者,施虐和受虐是双方共同需要的心理游戏。

“受害者”是一种主动追求的自我身份

如果父亲对母亲有肢体暴力,孩子大多站在母亲一边共同谴责父亲。这种情形很常见。针对这种情形,我想说,我反对一切家庭暴力,但同时也想说,婚姻关系中没有弱者(伊斯兰教不允许女人离婚甚至集体残害女人的地区除外)。婚姻是两个成年人自愿的选择。很多长期家暴,女人一直在通过情感隔离、被动攻击等隐蔽的方式激怒施暴者,也就是说,这样的女人即使再婚,她遭受家暴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怪事:一个人经常向你控诉配偶或者同事欺负她,如果你劝她离开这段受虐关系,她会找出千万个理由证明她对此无能为力;如果你付诸行动帮助她离开这段受虐关系,比如帮助她找律师起诉离婚,她反而会调转矛头攻击你。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受害者”是她主动追求的自我身份。通过寄生于施受虐关系,受虐者内心隐藏的施虐欲得以释放。那么,一个以“受害者”自居的人,TA的这些攻击欲望又是来自哪里、如何形成的呢?

受害者的攻击欲来源于童年被忽视的愤怒

童年被极度忽视的孩子,对父母的攻击欲望是毁灭性的。然而,因为它如此可怕以至于绝对不能被意识接受,所以会通过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转化成“父母养我不容易,我要好好孝顺”的信念,所以一个大家庭中最被忽视的孩子往往成为了最孝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意识上非常孝顺父母,但TA潜意识里毁灭性的愤怒却并不会消失,于是就会通过施受虐关系释放出来。

那么,为什么男人更容易成为施虐者?这是因为社会和父母对男孩的集体投射如此。比如,父亲可能对打架输了的儿子说:“打不赢不许回家”;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比如家族受外人欺负,文革动乱等,母亲会期望儿子站出来保护家庭……诸如此类。所以儿子更容易通过向外界施虐来释放攻击欲。于是,直接释放攻击欲的男人,活出了男人味儿,虽然他有各种问题,但却比较容易赢得女人的青睐,尤其是压抑自己攻击性的女人。

而严重被忽略的女孩容易成为受虐者,则是因为集体潜意识对女孩的投射倾向于压抑。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最可能获得一点点关注的方式,是付出和牺牲,具体来说,一般是通过照顾弟弟妹妹,为父母分担责任的方式体现。与此同时压抑自己的欲望,来获得“好孩子”的安慰。然而一个被严重忽略、极度付出又压抑自己的“好孩子”背后,却是积累得越来越多的愤怒和攻击欲望。

受虐者通过激怒他人攻击自己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欲

压抑攻击欲的“好女人”,对表达攻击没有障碍的“坏男人”,总是会一见钟情。因为“好女人”无法直接表达攻击,可是她的攻击欲总要有个出口,怎么办?最容易实现的方法,就是通过激怒他人来攻击自己,受虐者得以隐蔽地释放了自己的攻击欲。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形象地被称作“点煤气灯”,意即通过点燃别人心中的怒火,来间接体验释放怒火的快感。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好人”身边的人,总容易莫名其妙地感觉愤怒。

受虐和施虐心理相同,容易角色互换

受虐者是不是一辈子只会通过受虐来释放攻击欲?答案是否定的。施虐和受虐的心理在本质上相同,也容易互相转化。比如在老公和其他人面前是受害者的女人,单独面对孩子时很可能变成歇斯底里的施虐者,把孩子折磨到崩溃,并且看到孩子彻底无助的样子,她甚至还会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孩子若向其他人诉说妈妈如何可怕,则这些人会联合起来否认孩子的痛苦,并告诉孩子:“你妈妈多么不容易多么可怜,她为你付出了一切,她是爱你的,只是她不会表达,你要体谅她。”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特别容易被当枪使,被受虐方拉过来与其结成统一战线,来攻击施虐方。如果孩子真的被妈妈唆使主动攻击爸爸,则会发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和爸爸之间的情感链接断裂;二是在孩子攻击爸爸的过程中,妈妈并不会保护和捍卫孩子的利益——因为受害者需要的,只是被迫害的感觉。于是,整个施、受虐游戏中最受伤的,其实是孩子。

找到源头释放愤怒,斩断痛苦轮回

如果可以将愤怒指向伤害你的人,那这个愤怒释放完就完了,不会永恒;如果将愤怒指向他人(不是伤害你的人),那这种愤怒无论释放多久也不会释放完,而且一个链条又一个链条地接力下去,让伤害永不停歇。

然而认识真相,并不是为了声讨谁,也不是为了评判对错功过,而是为了从我开始,斩断痛苦轮回。

对与错,在亲密关系中是最不重要的东西,而它恰恰又是障碍亲密的刀锋和巨石。有亲密,有爱的流动,一切都是对的;相反,若没有情感在流动,即使成为世界上最正确的人,也是可悲的僵尸一具。

莫忘初心:扩展我们的生命体验

亲爱的,生命是一场体验,我们在一起,是为了扩展我们的生命体验。我希望醒来的每一天清晨,看着你的眼睛,由心而发,今天想要和你一起经验什么?当我们陷入各自童年的创伤剧本,在头脑中迷失方向,别忘记找回这颗初心。

请你向我反馈你的负面感受,但不要评判我说“你错了”

当我的某些言行让你感觉难受时,请不要压抑隐藏自己的感受。如果在你的童年,乖乖压抑自己做没有太多欲求的好孩子才会被认可,表达负面感受是不被父母喜欢的,那么头脑会编写剧本说:表达不满没有好结果,能忍则忍是宽容大度的表现,尽量避免矛盾才能维持关系。这个剧本在童年很真实,它保护你作为幼小的孩子求得生存空间。可是进入成年人的关系后,它却成为阻碍彼此产生链接的巨大妄想。

因为当你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表现得满不在乎,我也就了解不到你的感受,可能继续重复让你感受不舒服的行为选择。这样,你潜意识里必然会不断累积对我的怨气。随着怨气逐渐累积,我们不知不觉之间,就产生好多不知何谓的隔阂。我们也许还彼此爱着,但亲密与激情,却逐渐消退。若有一天,我觉得对你撒娇都是件很奇怪的事情,那么爱情之花就真地枯萎了。

所以,如果你感受不舒服,请你第一时间反馈给我。反馈的时候,记得不要讲道理,因为所有道理都在评价说,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请把你最真实原始的感受告诉我,我珍重你的感受就像珍重自己一样。我真的愿意听见,愿意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你的真实反馈之下,我可能看见的是自己的局限和剧本,也有可能是我的言行引发你进入了你的剧本。

比如,在朋友聚餐时,如果我说了一些话让你觉得没面子、不舒服,请不要给我讲一堆社交礼仪技巧的道理。当你讲这些道理时,其实是在说,你错了,你不应该这么不懂道理。你只要把不舒服的感受讲给我听,我便可以了解到。我会进一步觉察自己,很可能是我童年的一个剧本。在那个剧本里,幼小的我在众人面前从来得不到妈妈的尊重,妈妈习惯于通过贬损我来抬高自己,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而我也习惯于这种关系模式。你的反馈让我看到自己之前没有觉察的剧本,看见便得自由。我会回到当下,再次链接真实的你,在朋友面前,跟你有更好的交流互动。

也有可能,我的语言行为并没有贬损你的意思,而是某些触发点,让你进入自己童年不被尊重、被伤害的剧情。我和你一起看见这些剧情,一起回到当下,再次链接彼此的真实初心。

当这些剧本妄想被深深地看见,自然解构,我们回到当下的实相。所有头脑妄想的背后,都深藏着对被看见、被抱持的情感渴望。过去的创伤经历,让我们非常恐惧表达这些渴望,于是用头脑剧本把心包裹起来。现在,我们可以携手让深藏的情感再一次流动。在爱中,我们可以放胆无惧。

经历这样无所隐藏的沟通,我们会体悟到,两个独立的成年人,有能力为自己说话,为自己去表达,完全不用背负彼此的情绪,不用压抑自己讨好对方,不用为对方的感受负责。仅仅单纯而深情的看见,是多么美的亲密和自由。我会无比感恩上帝让我遇见你,你的看见,照亮我生命中没有觉知的阴影,让阴影与光华共舞。

我也会向你反馈我的负面感受,也不是评判你说“你错了”

亲爱的,关系中当我有负面感受发生,我也一样会告诉你。不是要评价你做错了什么,不要你为我的感受负责,也不要你为此做些什么事情,只是要你了解到它。我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会照顾自己的所有情绪感受。如果我需要你具体做什么,会清晰告诉你,请求你做哪些事情,而不要你费心揣测如何做才能安抚我、讨好我。

当你揣测着讨好我的时候,你失去了自己的中心,灵魂不再安住于身体,意识扑出来想要改变外界。这样的过程非常损耗身心能量,你会觉得关系好累。开始你还能比较积极的讨好,想象着讨好会改善关系。但日积月累,便“累觉不爱”,你会变得越来越回避,不愿沟通。而经常在关系中觉得累,则意味着这段关系已经趋近死亡。

当我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你只是回应一句:哦,是这样,我了解到了。然后来一个拥抱,这样我已经很满足。这股能量它流动过去了,它没有淤塞在那里阻碍我们的亲密,这就是我表达自己感受的初心。

放下对错,让爱流动

对与错在亲密关系中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却是障碍亲密的刀锋和巨石。我们建立关系的初心,是去创造亲密丰盛的体验,而不是分出谁对谁错。当头脑忍不住开始评判对错,进入各种受害者剧本之时,记得我们一起回来,回到初衷,莫忘初心。有亲密,有爱的流动,一切都是对的;相反,若没有情感在流动,即使成为世界上最正确的人,也是可悲的僵尸一具。

若爱,请放胆无惧,在我面前真实地做你自己。莫忘初心,与我共舞。

看电视一定会近视吗?吃糖一定会坏掉牙齿吗?孩子看电视、吃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心理原因?也许我们对此并不了解,但请相信孩子的身体智慧,尊重孩子看电视、吃糖、吃零食的需求,不要因为自己的焦虑,用所谓的“正确”生活方式去改变孩子,而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爱。

身体原本拥有智慧,会自主调节所需

有的家长说,电视这种参与性不强的行为会降低孩子智商,并且看多了会近视;糖吃多了,牙齿会坏掉,甚至会变得肥胖、得糖尿病。所以不能放任孩子吃糖、看电视。我想说,家长们真的不必这么操心忧虑。孩子吃糖,吃到血液含糖量平衡了,舒服了,干嘛还要继续吃?难道要一直吃到心脏负担加重?那肯定不舒服啊。孩子看电视眼睛累了,当然会去做些别的事。这原本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因为没人愿意跟自己身体过不去、怎么难受怎么来。如果人类这个物种进化到今天的结果,是不受限制就会把自己搞坏,那这个物种早就该灭亡了。

我的一个朋友,极度焦虑孩子近视,控制孩子吃糖(他研究医学资料发现吃糖也跟近视有很大关系),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时间,每天给孩子讲糖果和电视对眼睛的危害。结果稍不留意,孩子就会偷糖吃,逮到机会就看电视,所以他花费了很多精力看管孩子。在每天“吃糖=近视,看电视=近视”的负面催眠下,他的孩子果然高度近视。后来经过我的劝说,他彻底放弃对孩子的限制,果然孩子疯狂吃糖果、看电视,而且是饥不择食般地有节目就看。他强忍着内心焦虑不发作,陪孩子看到凌晨。这样过了1个星期后,孩子开始有选择,只看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连爸爸都觉得确实挺好看,父子俩还能探讨一下节目内容。1个月后,孩子主动跟爸爸说,电视其实挺没意思的,就某个节目还不错,我们每天看2集吧。糖果也是如此,因为糖果的充足供应,孩子对吃糖的兴趣也越来越少,只吃少量高品质的糖果。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我的微博上就有网友回复说,把狂吃饼干的、已经4岁的孩子当婴儿一样宠爱,再不限制饼干、糖果,甚至主动喂给孩子,现在孩子对饼干、糖果兴趣大减,很清楚自己需要吃多少。

我的父母不懂任何健康科学,只是简单的,你爱吃啥就吃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很小的时候,就会抱我到商店里指什么买什么。那时候小朋友都爱吃起士林巧克力,因为当时算比较奢侈的零食,可我只尝一口就不再吃,跟爸妈说那里面有种奇怪的味道。吃德芙巧克力,我说,这里面没有奇怪的味道,以后就吃这种。后来明白,奇怪的味道就是代可可脂,所谓的健康杀手——饱和脂肪酸,而任何含饱和脂肪酸的零食我一吃便知。爸妈还奇怪,为啥很多小朋友都要偷糖吃,而我却说甜味的糖果饮料,吃多了会累(后来明白是血液含糖量高的时候,需要提高心脏供血量来消化),吃一两块,大人再塞给我,我也不要,我宁愿吃水果,因为那里面的甜味不会有负担。电视也是一样毫无限制,而我很会挑节目,最爱看动物世界和译制片。现在,我家里连电视都没买,因为整体上中国的电视节目,真的很无聊。

孩子越小,身体与天地相连,智慧越高。懂中医的朋友可以观察婴儿,他们的一些奇怪动作,其实是在给自己点穴,调节气血运行。父母只要保证环境安全舒适,不要轻易纠正婴儿的一些奇怪动作姿势。很多时候我醒来发现自己的手腕一直向内折着,折得很痛,睡前提醒自己不要折,也没有用。学中医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是身体自动刺激穴位,保护心脏。和母亲的关系,让我的心脏很“受伤”,但身体一直在运用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智慧保护自己。

身体症状与心理状况之间有紧密联系

近视跟看电视之间,吃糖跟肥胖、牙齿坏之间真的一定有必然联系吗?如果联系是必然的,那为啥有的人看一个月电视后眼睛就近视了,有的人熬夜用手电偷偷看书几年都保持着2.0的视力? 在治疗中,我发现,身体症状其实跟心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近视,总体上说,代表着家庭中有某些事情,比如父母的长期争吵,孩子不想参与、不愿看到;牙齿烂,很有可能长期处于惊恐状态,导致牙齿无意识紧咬,破坏了牙釉质,而中医也说惊恐伤肾,肾气不足则无法让牙齿坚固;而肥胖,则经常与俄狄浦斯冲突有直接关系,当然也不全部是,有的是前俄期被抛弃的创伤导致。虽然我不能对疾病和心理的对应关系下一个定论,但有时候大家公认、毋庸置疑的“常识”说法,真的不一定那么正确,而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微妙。

不限制就搞坏身体是因为爱的空洞无法被填满

可是为什么一些人在无限制的情况下就会把身体搞坏?比如酒精成瘾、药物依赖甚至吸毒;有的孩子真地整天捧着Ipad,智力发育低于同龄人。我以前说过,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内心那个空洞长期没有爱的填补,就只能往里面塞电视、酒精、网游、药物、滥性等等,但是却永远填不满。

 孩子的恶习若已经养成,一定不能强行戒断,否则可能有更可怕的后果。我在治疗中发现,守着电视,其实是惊恐无助的孩子拯救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现实中没有爱,甚至是血淋淋的恐怖气氛,所以孩子只能靠幻想安慰自己,而电视则提供了幻想的空间;因早恋而退学、自残的少女,深入她的内心后,却发现她心中的声音居然是,如果不是这个男孩还在乎他,她早就自杀了。

不是去改变,而是去尊重,去爱

每个人,成为他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理解,但至少要对现状有一些尊重,避免妄自尊大,用我们认为的“正确”去改变他人。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当妈妈看着孩子,看见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一个需要被训练、被纠正的“问题”,就已经注定了孩子悲剧的一生。

我赞成给予婴儿睡眠帮助,不赞成对婴儿进行睡眠训练

我认真阅读了一些关于睡眠引导训练的文章,我非常赞同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比如:觉察宝宝犯困的信号,不要在宝宝犯困的时候给予过多刺激,不要过多摇晃阻止哭泣,仔细检查容易导致孩子睡眠不良的生理原因(比如腹痛长牙等),留意是不是环境变动(比如换保姆、搬家)给孩子造成不安,睡前一步步地创造舒适安宁、适合入睡的环境氛围。这些观点都很好——只要是改善环境,和提升家长自身觉察力的方法,我都赞成。

我所反对的,是认为“婴儿有问题,婴儿需要被改正”的出发点。

睡眠训练,错误的,是心。

生命渴望的是“被看见”,而非“被改正”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投胎到一个家庭中,它最渴望的是被看见,是真实的自己直接被父母看到,而不是透过一堆所谓的“正确”数据来被评价和被矫正。所以当我看到睡眠训练文章中列举的一堆睡眠和喂奶的时间表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如果妈妈满脑子都是这些“正确”的数据,那她还怎么看见真实的孩子呢?我们学习、参考一些科学统计数据,这本身并没有错,就像我作为心理医生,一样会学习健康的心理表现是怎样,病态的心理表现是怎样,也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可是当一个活生生的来访者坐到我面前,我所全部关注的,就是他本人,他当下最真实的样子、最原始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观点感受是否符合教科书上的标准,我该怎么“矫正”他。

当我脑袋里充斥着为了对方好而要“改正”他的念头时,我已经看不到他了,我看到的只是自己头脑的妄想,不会对来访者真的有帮助。有数个来访者对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说:“请不要评价我,甚至连建议都不要提。我只渴望你听到我,看到我,陪着我,我就感受到温暖在内心产生。于是,我慢慢有力量面对外部世界。”来访者在不断地教会我们,放下头脑的自恋,活在当下,真地去看见。

婴儿在生命的最初,一离开和自己一体的子宫,就被父母透过“正确”数据比较;其许多自发地哭泣和吃奶的渴望,被评判为“过于频繁的”,“不必要的”,甚至是“要被训练改掉的”——这是件多么凄凉的事情:从生命一开始,父母就看不到你!

母亲焦虑会影响婴儿入睡,使用冷漠的“哭声免疫法”则令婴儿绝望

养育一个生命,对童年幸福的女人来说,很多困难可以自然而然地克服;辛苦是必然的,但她却不会觉得自己做出了巨大牺牲,她享受亲密的幸福感远大于付出的辛苦感。

但若一位妈妈自己的童年很不幸,那么孩子的出生则会引起她极大地焦虑。而一位焦虑的、无法临在的妈妈,必然会使得婴儿也无法安然入睡,频繁夜哭。一生跟踪研究过6万对母婴关系的客体关系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过:“不存在‘婴儿’,只存在‘母婴’”,因为婴儿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无法单独存活。所以婴儿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精准反映母婴关系的质量。

婴儿哭泣,母亲若能平和地、身心临在地陪伴安抚,婴儿就会很快平静下来;若母亲自身的焦虑也被促发,则其会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婴儿赶快停止哭泣,比如过度摇晃,转移注意力等,这反而会让婴儿哭泣地越来越频繁。最严重的,就是使用“哭泣控制法”、“哭声免疫法”,不断在婴儿哭泣时转身离去,导致婴儿在绝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静,不再对外发出信号,将婴儿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与激情掐灭在了摇篮中。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婴儿是“懂事”的“乖宝宝”,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给婴儿书写了一生孤寂灰暗的生命底色。

事实证明亲密育儿优于所谓“科学训练”,即使做不到亲密育儿也不要训练孩子

我的来访者,还有我的微博评论上,有几十个关于睡眠训练结果的分享。这些妈妈本来顺着母性本能亲密育儿,后来看了各种睡眠训练的“科学主义育儿法”文章,开始恐惧自己的本能是错的,在头脑上相信夜奶“危害”婴儿发育,给婴儿建立正确的睡眠规律才“科学”,然后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训练时间从一星期到半年不等。有趣的是,所有反馈结果都一致,那就是:进行睡眠训练后,婴儿确实“乖”了,但是自发笑容和与人的眼神互动大量减少,对妈妈不再像训练之前那样有很多自发的肢体亲密互动,令这些妈妈感觉到婴儿原本热火火的心逐渐冰冷下去。这让妈妈们觉得不对劲,自己内心也觉得痛苦,于是放弃训练,开始大量亲密互动,及时呼应婴儿,来弥补训练造成的创伤。好消息是,大部分已经弥补成功,母婴链接恢复得跟训练之前一样好。

来找我的新妈妈来访者,基本都是此类问题:照顾婴儿让自己精疲力竭,甚至精神崩溃。然而,令人感到庆幸的是,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疗愈的契机。如果妈妈能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向内看,觉知内心感受,那么自己当年遭受的创伤,也会被疗愈。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亲密育儿,受益最大的人,其实是妈妈。

一些妈妈,自己在婴儿期被很多冷漠对待,成年后精神状态会经常退行到婴儿期,像小婴儿一样需要大量睡眠,不能承担压力责任。这种状态的妈妈被要求夜奶,确实会让妈妈精神崩溃。当妈妈的精神压力如此之大时,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及时请求帮助,比如获得家人的帮助,保姆的分担,心理医生的陪伴等。妈妈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完美,夜奶坚持不了可以暂停,让家人保姆去喂孩子,只要孩子被及时回应,就不会造成大问题。妈妈做不到的,只需简单地承认自己的确目前做不到即可,而不要“合理化”成“孩子有问题,孩子的需求不合理、不必要,孩子应该被矫正”。

放下睡眠控制,满足婴儿全能自恋,建立婴儿的安全感

有关睡眠训练的文章中列出了一堆吃奶和入睡的“科学”时间表,其理论解释是:“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控制着一切,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其实这完全是头脑妄想的产物。稍微学过点客体关系心理学基础的人都知道,婴儿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认为世界围着我转,我对世界有掌控感,呼“奶”唤“抱”,无所不能,世界与我一体。父母满足婴儿的自恋,才是婴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婴儿从自恋中走出的基础。而那些从很小就要被大人掌控,按照大人的节奏来生存的孩子,成年后却非常容易进入“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中,并且难以忍受别人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给各种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制造大量冲突痛苦。最极端的,如变态杀人狂,则是在“全能自恋”期间遭受重创,继而在成年后追求绝对地控制——而只有死人才能被绝对控制。

面对哭泣的婴儿,对内心破碎、焦虑的家长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们很容易做出的反应是:解决掉引起我们焦虑的外部事件。比如过度摇晃,夸张地哄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总之就是阻止婴儿哭泣,不让婴儿内心的情绪能量顺畅流动。哭泣是婴儿表达内心情绪感受的自然方式,它不应该被阻止,而是需要被陪伴呵护,被充分地允许。

不妨最简单地换位思考一下:当你惊恐哭泣时,是希望老公告诉你“不要哭!”,或者在你哭的时候转身离开;还是希望老公陪着你,全然地看见你,允许你充分表达?如果连你自己都是渴望被陪伴,那又为何认为比你更弱小的婴儿需要被训练,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

陪伴孩子,也疗愈自己

婴儿是极其细腻敏感的存在,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着家长的内心世界。夜哭夜闹的婴儿,一部分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过多,很可能反映的是大人内心的焦虑。如果真地为孩子好,那么就不需要按着表格喂奶和哄睡,也不需要纠正婴儿的吃奶和睡眠习惯,而是需要回到自己的中心,在孩子夜醒哭泣的时候,陪在孩子身边,既不逃跑也不评判,觉察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感受,让自己的感受流动,等自己内心安静和规律起来,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能量场中,回归内在的睡眠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心理治疗,对母亲是巨大的疗愈,同时这也确实不容易,因为面对内心的痛苦,我们很容易逃跑,或者想着去解决引起我们痛苦的人。

然而,真正的勇士,却也正是直面痛苦、向内看的人。

孩子带着神的纯净和丰盛经由我们而来,自有其内在的智慧和节律;而我们却因自己内心被束缚太久,把做"坏小孩"的愿望投射给孩子。

各式各样的负面投射

常听父母说,“让他半夜看电视,那他将来都不按时睡觉了怎么办”,“不监督他写作业,那他以后都完不成怎么办”,甚至“现在不教育他上进,将来他就会一事无成”。成长本是一件不断流动变化的乐事,谁会有那么大"毅力"被允许一次就永远坚持不变?其实,上述各种担心都是因为家长自己内心被束缚太久,才会执着于想做"坏事",并且把做"坏小孩"的愿望投射给孩子。

孩子带着神的纯净和丰盛经由我们而来,可看看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负面投射?

1、让孩子站在玩具柜台前,他就赖在那里撒泼打滚要买玩具。

2、不看着孩子完成作业,他就一直不知道完成作业。

3、允许他打游戏,他就会一直把游戏玩下去,毁掉学业,甚至一事无成。

4、“你总吃糖,牙齿会坏掉。”

5、“你总看电视,眼睛一定近视。”

6、“今天给你买了这个东西,你就会索取无度,一再提出无理要求!”

7、如果我不管他按时吃饭,他就不知道饮食规律,影响身体健康。

8、孩子天然是有惰性的,你不逼着他进步,他就一直是懒的、啥也不做。

9、允许他吃巧克力,他就会一直吃下去,吃到自己感冒发烧还吃,吃得一辈子都不断地嗓子发炎、生病。

10、如果父母宽容孩子,孩子就会觉得犯错没什么,进而不断犯错乃至酿成大祸。

11、不控制孩子花钱,不教育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孩子将来就会奢华无度。

12、不告诉孩子糖和饼干等零食吃多了不好,孩子就不懂,会一直吃下去,影响健康。

13、“现实社会是残酷的,你现在不努力,将来就得扫垃圾。”

……

收回投射,反观自省,信任孩子

然而,我们看到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神的孩子,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世界上,本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伴侣,陪伴我们再次展开心灵的旅程,可我们却把自己阴暗负面的投射一遍遍倾倒给纯净的心灵。将痛苦投射给别人,尤其是最弱小的孩子,总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拥有高尚的勇气,可以在每次欲将投射时,返观自己,回到自己心灵深处,对自己这样讲:“我的孩子是神性的存在,他内在的智慧和节律会指引他。我经由焦虑恐惧看到的他,并不是他本身,而是我被压抑一面的投射。”

如果担心孩子不自觉学习,可以自省:“曾经厌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痛苦的是我。而我神性的孩子,会经由他的体验找到学习的乐趣。”

如果担心不控制孩子,孩子就会索求无度,可以自省:“欲望被压制,潜意识渴望索求无度的是我。而我神性的孩子,会在精神物质上都体验到丰盛,内在的精神胚胎会指引他拥有平衡的艺术。”

如果整天督促孩子,担心孩子懒惰不上进,可以自省:“逼迫自己不断奋斗,是我的人生模式,是我渴望彻底懒惰一回,是我渴望即使自己不上进也有人爱。而我神性的孩子,带着他的使命降临地球,会安然地完成他的人生体验,我只能陪伴而不敢妄加干涉。”

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与真实的孩子建立爱的链接

一个朋友对我讲,曾经她看孩子从头到脚都是问题,但经过2年的内省,突然间,她能够真正看到孩子了;并发现,原来从头到脚都是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眼中的自己。她痛哭,感恩,深深拥抱了那个不曾被父母看见的自己。然后,她看到一条纽带连接着自己和孩子,爱的链接再不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