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人生像是掉到蜜罐里了。
小树不知道哪里学来的“妈妈我爱你”。
每天十数次的仰着头对我说,甜蜜的,认真的,笨拙的,用力的。
每次听到都是浑身一股暖流,手忙脚乱带着惊喜和娇羞的,回报以更强烈语气更多肢体动作,和更多次数的“妈妈爱小树”。
一开始我想2岁的娃连俄底浦斯期还没到,可能并不真的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从哪里学来说着玩的。
但是并不。
小树总是在刚睡醒依偎在我身上的时候,玩游戏玩的很开心的时候,我帮他洗澡他觉得舒服的时候,四目相对我冲他微笑的时候,夏日傍晚一起看晚霞的时候……总是,就是那些标准的需要说“我爱你”的时刻。
就是那些能感觉到情感弥散在四周令人陶醉的时刻。作为妈妈,能被孩子每天这样喂蜂蜜,人生幸福指数飙升,每天觉得空气都是甜的。
不仅如此,小树还开发出了这句话的新功能:
有天小树不小心把尿尿在地上,我把他抱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一边擦地,一边略带埋怨的说:“小树尿尿之前没跟妈妈说,现在妈妈还要擦地,觉得好辛苦。”
这时耳边传来一声柔软的“妈妈我爱你”,那一刻,我像条酥鱼一样泄了浑身力气,只剩下最后一点,够我抬起头,把满腔柔情融化为颜料,用五官在脸上做一幅画,画的名字就叫做——《母爱》。
“妈妈我爱你”
“小树妈妈也爱你”
“妈妈我爱你”
“小树妈妈也爱你”
这样的对话通常能循环好久,直到全家人都露出羡慕嫉妒的鬼脸。
我知道小树以后会长大,会远离,会对我关上房间的门,会对别的女孩说同样的话,这反而让我更享受当下的时刻。
我并没有刻意教他这句话,刚刚进入语言爆发期的小树,究竟是怎么会说,又怎么知道在什么时候说的呢?他真的知道爱的含义么?
有天,例行哄睡,关了灯,小树将睡不睡的时候,我照例说,“妈妈爱小树”。
“妈妈我爱你”,小树在黑暗中回我。
我紧紧抱住他,想,这应该就是源泉吧?
我从小树半岁开始,每天哄睡时,看着他的小脚小脸,都会发自内心的跟他说妈妈爱小树。也许是因为太小,也许是因为睡了,他从没回应。
但是我想,他能感觉到。
那种黑暗之中温和的,放松的,让人舒服又亲密的感觉,就叫做“爱”。
所以每次他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对我说这个字。
至于“小树妈妈爱你”是怎么重新组合成“妈妈我爱你”的,那可能还真是靠自己的努力。
当然,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真正让他感觉到爱的,是平日里相处中,我从不指责,积极倾听,同理和支持的方式。
尤其是身处terrible two叛逆期的小树,每天能从频繁的“不”字中,抽空说“妈妈我爱你”,更加让人感动。经历过“麻烦的两岁”的家长,都知道这时候孩子嘴里的“不”,像口水一样多。
而感觉到爱之后,能够很轻松的表达出来,就有赖于我主动的,频繁的表达作为示例。
而且,只是真诚的表达自己,毫无期待。以至于当小树刚说出“妈妈我爱你”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是哪里学来的。
“真诚,无目的,自然而然,才是最好的榜样。”
“想从孩子哪里听到什么,就先说给他听。”
这让我想起一位跟我咨询的妈妈,抱怨6岁的孩子从来不认错。
这是一位很要强的妈妈,自己是老师,也是领导。风风火火的女强人。
她说,孩子在学校明明做错了事,老师说道歉就能不惩罚他,可是孩子坚决拒绝。在游乐场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打了人家,也绝不认错,让妈妈很没面子,孩子自己也因此会挨更多的批评。
妈妈好言相劝,威逼利诱。想让孩子知道,其实很多时候,道歉事情会变得更简单,表达了歉意之后,有很多好处,问题解决也更容易解决。
“哪会有人不犯错呢,你犯错了也没关系,正常的”。这位妈妈跟孩子说。
“我特别想让他体会到认错的好处,有时候认错不是坏事,其实是好事。怎么才能让孩子知道呢?”她很苦恼。
“你在生活中,会认错?”我问这位妈妈。
她抬起头看着斜上方,想了想,“好像,还真没有!”她回答,“我面对的是学生,家长,下属,他们都不需要我认错。”
“那对老公,对孩子认错么?”
“我们家我说了算——再说我也没做错过什么啊!”这位妈妈笑了,我想她也知道了孩子不肯认错的原因。
一个人只有被道过歉,才知道道歉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才知道认错本身,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也不会带来对方更大的责备。
“哎呦对不起我来晚了!”
“不好意思今天这个菜做的有点儿咸了!”
“妈妈刚才跟你说话厉害了,你委屈了是吧?妈妈今天情绪的确不太好,对不起啊。”
这些或大或小,但是都非常真诚的道歉,就像生活中的润滑剂,让我们交往中的干涩得以缓解,更舒服的进行沟通。
道歉,是认错,是伏低。
更是真诚,是友善,是“我在乎你的感受”,我愿意为你做的更好。
当孩子被这样的道歉过,他才能感受到,道歉之后,心里的那种放松和真诚的舒畅,才能亲眼见证道歉给双方带来的亲密的感受。
而他之前的“不肯道歉”,和妈妈口中的那句“我也没做错过什么”,简直异曲同工。
我们要教给孩子所有的“道理”都只是属于头脑的,可以像背课文一样背下来,但是做不到。真正想让他理解并且记住,是一定要有亲身感受的。而感受,来自于体验。
也就是,亲身经历,亲自见证。
而爸爸妈妈,是最好的榜样。
无论是对“爱”,对“认错”,还是“真诚,责任感,孝顺……”所有的形容词,都是如此。
用以佐证的,是个我家的笑话:
树爸开车上路时,遇到不守规则的司机,经常会骂——大家都懂的。
有一天早饭的时候,我跟树爸说,“你开车骂人,我才不管你,等到有一天,小树也学会了说‘你大爷’,我看你怎么办。”
树爸刚张开嘴来没来得及回答,旁边餐椅上斜插过来一句:“你~大~叶”,铿锵有力又奶声奶气。听得出来,小树在很努力的把发音调整的更标准。
我和树爸四目相对噤声不敢言,低头喝粥。
小树像找到了新玩具一样,不断的把这句新学的话在口中把玩,一会“你~大~夜”,忽而“我~大~野”,乐此不疲。
如果这时候我们厉声禁止孩子,但是自己又在生活中不断重复,那孩子就会学到心口不一,双重标准。
孩子身上的那些行为,那些我们看不顺眼的举动,都是哪里来的?
与其调整镜中的行为,不如到镜子对面找找原因,也许能更容易的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