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规”吗?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是行事的标准。
我们都会给孩子立规矩,以此判断孩子行为的对错。
比如,吃饭必须是要有定点儿的。
这是为了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就餐习惯。如果孩子因为贪玩儿,沉迷于一个游戏,错过了午饭的时间,还怎么叫都不上饭桌。为了捍卫“规矩”,有些妈妈就会在全家人都吃完饭后,把饭菜收起来,让孩子饿一顿,作为惩罚。
我还听说过有家里把冰箱上锁,防止孩子在下一顿饭之前找到任何能充饥的东西。必须饿到晚饭,才能吃东西。这是名副其实的“饿”治。
“会不会有可能对孩子吃饭的时间网开一面呢?”
“当然不行!不能让孩子钻空子啊!”
那么,如果有一天,孩子沉迷于一道难题,全班其他孩子都放弃了,只有你的孩子想要挑战一下,已经算了3张草稿纸,马上就快要找到答案了。这时候中途吃饭,恐怕会打断思路……
我们会让刚刚解出难题,筋疲力尽的“小英雄”饿着肚子等到晚饭么?
还是为了让孩子能安心做题,全家电视都不许开。等到孩子完成学习,妈妈喜出望外,像安了弹簧一下弹到厨房开始给孩子“加点有营养的”?
如果你这时候拉住妈妈,问她“错过‘饭点儿’就要等下一顿的规矩还要不要遵守呀?”
她一定不耐烦的告诉你,“这鸡蛋要蒸的嫩一点才有营养,你别打扰我,正看着时间呢!”
好吧,那我们去看另外一位妈妈。
这位妈妈的“规矩”是——每天玩IPAD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即使是节假日,也没有特殊政策。
如果有一天,这位妈妈的中学同学聚会。家里没别人帮忙带孩子,只能一起赴约。正跟同学聊到当年班花和班长的八卦欲罢不能……这时候,孩子举着IPAD来找你说,“妈妈,半小时到了,你陪我看书吧!”
很可能得到的回答是:“你再去玩一会,今天可以多玩一会,乖哈!”
如果你这时候拉住妈妈,问她“每天半小时的规矩还要不要遵守呀?”
她可能脸都不会转过来:“那他们当初到底是谁追谁啊?”
这时候孩子玩ipad超过半小时,仿佛又是可以接受的。
咦,这么看起来,仿佛规矩也都不是“死”的,而是我们根据自己主观上的感觉来判断的?
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事物的标准是主观的,是以我自己的感受为标准,也就是说我以感觉、情绪上能不能接纳一件事情为标准,而不是用法律道德或者有绝对正确的一个答案来判断一件事情是能接受还是不能接受,是对还是错。
孩子的“越界”,父母到底应不应该接纳?
工作坊上,经常会遇到两个妈妈讨论同一个话题,心有戚戚焉。
一个妈妈说,我婆婆非常没有界限。另一个妈妈也说,是啊,被越界搞得我很烦恼。
说到具体事情的时候,一个妈妈说,“我婆婆居然背着我带孩子去理发,剪了一个特别难看的发型!“
另一个妈妈说,“我婆婆每天早上五点来我和我老公的卧室,给我们擦地,擦床。我不高兴,我老公还批评我,我我妈帮你做家务,你还有什么抱怨的?“
又或者,两个妈妈都对孩子学习问题感到非常焦虑,彼此很有共鸣。
说到具体的事情,一个妈妈说,孩子考试总是不及格,现在他一考试,我比他都紧张。
另一个妈妈说,孩子每次考试我也特别紧张,我总怕他考不了100分。
……
特别拉仇恨有没有?但是这几位妈妈感受到的对越界的不满,对孩子考试的焦虑,都是真切的,也都是很强烈的。
我们每个人,看这个世界,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眼中”的世界。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高,经历,地域,肤色,民族……的人,看待一件事的角度肯定是不同的。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纽约的妈妈和埃塞俄比亚的妈妈对待孩子吃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和隔壁家二婶,判断孩子冷暖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哪怕是我们和身处一室的孩子他爸,对于孩子对错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这是人之长情。
因为这就是一个主观的世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这规矩方圆,其实都是主观的。是根据我们自身的感受来决定的。
看到这会不会有点轻松?
我们终于可以做回真实的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费力捍卫一个固定不变的是非对错?
同时也会有点迷惑吧?没有对错的教育方法,会不会没有标准呢?
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创始人,师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戈登博士,在50多年前,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他做心理咨询时,经常会遇到妈妈带孩子过来找他。妈妈会先把戈登博士拉到一边,低声嘱咐: 我孩子在什么什么地方有问题,你一定要帮我“搞定“他。
送走妈妈,转身进门。
孩子正迫不及待的等着告诉戈登博士:“老师,我妈有问题,你一定要帮我对付她!“
问题仿佛是不少,可是他们究竟属于谁?
戈登博士陷入了迷惑。
有一天,他坐在自家厨房里,一边喝咖啡,一边欣赏着窗外一群青年人在打篮球,几个老人在遛弯,一派岁月静好。
忽然,篮球飞出球场,落到了他家门口的小花园里。戈登博士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咖啡,站起身向外探望,他很担心孩子们来捡球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他和妻子好不容易种下的植物。
当看到来捡球的男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篮球捡走而没有伤害到花花草草之后,戈登博士长舒一口气,坐回去继续享受那杯咖啡。然后,改变世界的灵感出现了。
他意识到通过厨房窗户看到的这一切正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模式”。
当他看着孩子打球的时候,感觉很开心,因为那是“可以接纳的“。但是,紧接着,当球跑进了花园,让人很担心花花草草的时候,这是”不可以接纳的“。
几秒钟之后,看到它们免遭一劫,于是我们松了一口气。
戈登博士立即画下了这个“窗口”。而这个摒弃以是非对错的二元对立的方法做出判断,而仅仅根据主观感受来评断一个行为的思考模型,最终帮助他在1997,1998,1999年,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表彰他在人际沟通方面的卓越贡献。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父母效能训练理论中著名的“行为窗口”
这张图中展示的内容叫做行为窗口,这一张表格能使我们在沟通的时候,不去纠缠于对方行为的“对错“,而是更多的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当我们谈感受而不是谈对错的时候,对方就更容易去接受我们意见,同时也就没有办法去反驳你,因为我们说的只是一个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对对方的评价。
当我们能够接受对方的行为,但是对方可能有一些他不能接受的事情时,问题属于他。
比如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和小朋友吵架。或者老公在公司遇到烦心事。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去陪伴,倾听,去理解和看见对方。
而当我们产生了情绪,就来到了行为窗口的下方,当我不能接纳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就是说——孩子做的事影响我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也许并非孩子做的是“错”的,可能换个场合,时间,或者换个妈妈,他就“没有错”,所以你只需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对你产生的影响,或者你的不舒服的感受就好了。
比如当你结束了漫长的一天,很累的回到家里,孩子缠着你玩。并不是“你好烦,不懂事“,而是”妈妈今天很累,所以不想陪你玩了“。
这样,孩子会更容易配合你的需求,他也从中学到了如何体贴别人的感受。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受到“你好烦,不懂事“这个负面评价的伤害。作为回报,你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孩子不再缠着你了,更有可能帮你倒杯热水,或者捶捶后背。
这时候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态度。
不要和孩子争论是非,只讨论如何解决就好了
当我们不再用对错来判断每个人的行为,我们会发现,世界变得更可爱了,因为我们不用再去争辩是非,只是讨论如何解决就好。
当我们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改变,也并非因为我们自己的“对错“,而是他们由于自己的原因能够”接纳“或者”不接纳“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也变得更轻松了,因为不用苛求自己为此负责。只是坦然面对就好。
世界本该如此。
这样我们更容易分清“界限“,不去干涉对方生活的同时,更能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当我们更多的在和对方谈我们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对错“的时候,这就会成为一个更多理解,更少争执,更多友善,更少误会的世界。
一个美好的值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