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实习的大学生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招了大概60名实习生,最后录用不会超过10人。仍然能进入银行实习的都是我省最好211推荐的的“好学生”:他们分为几种:

一类:农村学霸(20多个)

二类:县城学霸(十几个)

三类:大城市孩子(十几个)

第一天报到,我的同事打赌说:我知道哪些孩子来的早,哪些孩子进来会和我门打招呼,哪些孩子会和我们聊几句,哪些孩子会进来会给我们倒水,打赌的结果是中午请他必胜客……

他赢了。

问他怎么看的。他说:看户籍所在地和父母工作单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经验分析就和容易得到一个初期的预测。

分析过程:

一、来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因为他们重视。但是都紧张,和我们几乎无交流。

二、进来和我们打招呼,并且还有倒水的那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父母都是在党政机关工作。

三、进来大大咧咧,还开几句玩笑的几个孩子,家里都是经商,但是父母身上那种灵活态度的熏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四、还有那么两三个,感觉挺冷傲,相对自信,对我们是属于那种不卑不亢的,这几个无一例外的属于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选择部门

报到当天下午,让他们自己选择想去工作的部门。结果是十个孩子明确地写出部门名称,选择的岗位相当不错;有一般随便写,有的部门是臆想出来的;还有几个写了就是写了收钱,贷款之类的几个字。

我有了这么一个发现:能够精确写出银行部门的那十几个孩子,大多家里是机关,和经商的;农村孩子有一个能精确写出,问了原因是自家有个亲戚在工商银行上班;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什么行政,什么管理,内勤,绝对不写业务,公关相关的;经商的孩子都想实习客户经理;家庭父母在机关的大多都想做主管助理。真的很有意思,一点一点看出了他们的性格,一点一点看出了他们的选择。

看到这群孩子,我就有点心颤,60个只有两到三个实习完就可以来这里上班了,其他的五十七八个孩子又得迈向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又得一次次的面试打印简历,突然心里觉得很压抑。

安排部门

第二天,就是给他们安排部门了。有舒服的要命的,有累的要死的,都需要跑腿,都是打杂。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别看小小实习,斗争就开始了。第二天一早我总共接了四五个电话,都是熟人给我打招呼:把哪个孩子弄到哪里...没办法,只好照办。

时间就这么过着,期间碰到各个部门的同事问情况,五花八门:有喜欢的,有夸的,有骂脑残的。然后在这些同事的评价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1、农村家庭的孩子不会交流,更谈不上什么拉近关系,但有个很大的优点,都很勤快很少找借口,大体属于那种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2、受到夸奖的孩子家庭大多是经商家庭的孩子,比较活,和老员工的互动能力比较强,有的家庭个别吐出不差钱的,可以请吃饭,有的还能在解决问题弄出个新点子。属于受到赞誉最多的一个群体。

3、再就是家里在党政机关做干部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有礼貌,会说话,气质比较好,但是有的耍小聪明,所以褒贬不一。

4、知识分子家的五六个孩子,都不受待见:一是没有眼力劲,二自我感觉比较好,但言语不分场合,比较固执清高,让人尴尬。

有个女孩子,父母是中学老师,对跑腿工作,说三道四,和谁说话也顶着来。部门强烈不满。后来每天都迟到,自己就退出实习了,这是第一个自己退出的,也是唯一的一个。

很奇怪的性格,后来了解到这女孩子毕业后没有回老家,也没找到正式工作,去蛋糕店工作了一阵又去摆地摊,后来考研,再后来就没有她的消息了。

生意人的孩子

和这个女孩截然相反的是个男孩叫小胖,喜欢笑,整天哈哈的。这家伙当初主动要求干大堂经理。当初我说大堂经理挺累,他还自动要求,说可以减肥、照顾女同学。真是“人熟是个宝”。

小家伙家庭条件不错,父母开家居饰品店,学习也蛮好,从二级城市来到省会上大学。这孩子的性格很有意思,那他开玩笑,从来不会烦,见谁都笑呵呵的。虽然后来虽然没能留在银行,但混了个和谁都挺熟,自己开了家公司,给银行安装提款机。因为这行业是个稀缺行业,一旦坐上了,就很难别人再代替。 一年的时间,小家伙买了房子,结了婚,也是时常给我打电话。

他想做这个生意时,和他爸爸交流了意见,胖爸专门跑来找我,请我吃饭。吃饭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一大堆奉承话,然后喝了点酒,就说到了对小胖的规划:

小胖进银行让他胖爸很高兴。问他爸爸哪个部门实习时候,胖爸不了解银行,就说实习嘛,最重要的是弄个脸熟,去大堂站着吧,这样银行的头头可以经常见到你。

后来小胖听说最后留下没几个,再次和爸爸聊这个问题,爸爸说:爸没有本事,能让你留下。小胖,人活着就这样,各有各的命运。但是可以换个思路,银行也是一家单位,也需要和别人合作。小胖的思维转的很快,从那开始小胖就开始留意有什么外包业务可以做。

最后发现了提款机安装,每装一台的费用不低。胖爸过了几天就来到这里,请我和小胖的主管吃饭,又是送礼,又是吃饭。花了20万给小胖开了公司,然后找到了主管的副行长,拿着公司,拿着资质,比装一台比原先便宜五百块的价格承包了我们银行的提款机业务。同时因为相互银行的往来,我们也给小胖介绍了合作银行。

小胖有个好爸爸,能给钱还能发现商机,正是他爸爸说的那句:“我生的他,了解他,他挺适合自己干,咱也得有自知之明,进不了银行,就合作呗。人得有自知之名,抓住任何机会。”小胖那样的理智派很少,当然这种理智来源于父辈的见识,父辈的能力和经济能力和人生智慧。

狼多肉少的时候,就完全体现出一条定律:小狼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老狼。我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孩子不错,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条件,要爸爸或者妈妈很不错才是绝对的硬性条件。

干部的孩子

周周,一个本地女孩,母亲是物价部门的处级干部。周周家教不错,很有礼貌,穿着打扮讲究,学过芭蕾气质很好,做事总是那么不紧不慢有分寸。

实习的第三个月,我接到了行长的电话,告诉我周周很好,必须要我把实习说明写好。我试探行长:“我没有印象,是哪个啊?”行长说:“反正叫周周”哈哈,行长也不认识这个女孩子。

后来副行长给我说到,周周的妈妈的是物价部门的处长,通过关系找到某位副局长,副局长直接给了行长电话。既然硬性条件够,别的都不重要后来更是听说,这个名额确定了,周周填了工作合同,周周的妈妈,爸爸,和银监局的副局长,我们银行的几位行长,喝了一顿,挺清楚是周周签了正式的合同,人家才请客啊。

找好工作,搞定一把手几乎十拿九稳,说不准单位还得巴结你。从此周周去了六楼,分行办公室。周周现在找了个省政府的小伙在谈恋爱,小伙子也是那种家庭,看来前途一片光明。

农村的孩子

如果父母能把孩子起名治国,那么对孩子的期望一定很大。治国是班长,学生会干部,篮球打得很好,皮肤黝黑,很精神,很勤快。在风控部实习,看他跑来跑去很勤快,真是很不错的孩子。

风控部几乎是银行工资最高的部门,要求多,应酬也多。当治国听到实习名额的时候,下班见了我就打招呼,连着好几天。

我知道他想干什么,有一次我说坐我的车吧,正好经过你们学校。刚开始孩子很拘谨,很拘束。快到学校,他说大哥我请你吃饭吧。于是选择了一家饭店。 喝了两瓶啤酒后,他就给我开始掏大实话,说如何如何想留下,说自己上学如何的努力。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孩子不讨厌,但是总是说自己。毕竟谁留下我是没有决定权的,最后我自然只能说一堆空话套话,就在他的诉苦中我把微醉的他送回了学校。

后来治国跑我家里来送礼,一条烟,一些土特产,我没有收。后来风控的老总说,治国给他送了一些土特产,风控老总的老婆嫌不干净给扔了。对于老总来说那是个笑话,觉得这孩子挺傻,送一堆扔货。

要是在三十年前也许前景很好,但是现在,这不是一个使劲干,别人就说你好,为你说话的时代,没有人指导他,告诉他怎么去做,什么事都是他去摸索。也许治国以后会出人头地,但是40岁之前他的命运已经确定了,要让现实碰到头破血流在知道社会的真相,才能磨合好自己……

治国后来没有留下,几经面试找了一份保险公司业务工作,很辛苦,后来逛街见过一次,看得出感觉挺累,挺辛苦。

后来的我和风控老总一次饭局的谈话,他说有一次看见治国把接待用的中华烟往口袋里塞了两盒,这事让他彻底的否定了治国。后来我让小胖问治国拿烟做什么,小胖给我的答案是治国想回家的时候带给父亲抽,因为中华父亲没抽过几次,我当时的感觉,真是觉得一个字:哎…治国的这份孝心,让治国的形象在他们老总那里大打折扣,让治国没有了机会。

学校是不会教育你如何为人处事的,即便有思想品德课,老师也只是讲讲空泛的道理而你也未必就真听得进去。真正的做人的教育在哪里呢?全在家里呢!每个父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一套做人方法,他也习惯性地把这套原则方法传授给孩子,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否则他这辈子就不这样做了。但许多普通的父母就没有想到,他这辈子的不成功是否和自己的为人处事方法有关呢?如果有关系,那他还能把自己的老一套再教给孩子吗,让孩子也一辈子不成功?

总结了一下,家庭优越点的孩子比较不惜财,相对性格也开朗一些。以前我一直的印象是家庭普通的孩子应该更朴实一些,但是通过观察这些孩子,在联系到自己的朋友、同事,真的,家庭条件差些,大多都是有些狡黠的,做事心理有很大的计算过程。这个计算过程对父母来讲是好事,比较节省,但是对自己发展,交友,人生态度是一个很大的思维框架,往往会跟随自己的一生。 思维方式差异就更大了。

两种思维方式都自成体系。从外表来看你看不出它们直接产生的后果,所以作为孩子特别容易承袭父母的思维方式。但是恰恰就是思维方式是优秀与否的根本决定因素。 我们的青年一旦承袭了一种思维方式往往就决定了一生的定位,而且直至终老也未必能发现自己的思维导致了自己的命运。

分析原因

小胖在同龄人中我是最看好的。小胖虽然没留在银行,但家庭和家庭教育使他心态好,容易调整,总能想到办法,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有的孩子为什么开朗,有的孩子为什么沉默寡言,你能指望一个家长整天抱怨这个不值那个太贵,挣钱不容易,孩子内心很阳光很灿烂?不可能吧!我很荣幸的告诉这位家长,您在把您的无能贯穿到孩子骨髓里。

治国表现很好,为什么做了六个月的部门领导,到了最后都不肯为其说一句推荐的话,因为送的礼物是仍货吗?我想不是,是治国看重小利,要命在那两盒烟上。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争夺小利会损害人际关系,让周围的人对你有意见有看法。而人际关系受到损害势必会影响你在重大利益上的得失。所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治国在学校的成绩,表现都最强,为什么反差那么大?治国也请客送礼,治国也请客送礼,为什么结果不一样?这里面更深层次的是一个做人做事,接人待物的技巧的问题。农村孩子(和知识分子家孩子),基本缺乏!

当然有朋友说,寒门也能出贵子,什么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也快工作将近十年了,从起先的观察这群孩子,总结出的一点细枝末叶到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好似都在沿着一条的无形的线走,这条无形的线的开头就是家庭环境,见识,家庭规划。

望看到文章的您,能从中看到那么一两句有用的让您在选择、认知、思维上有个理性的认识,能够少走弯路,能够走的更稳妥一下,走的更简单一些,走的更平顺一些……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