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数学课代表老罗,本来是奥数特招生,因为沉迷“红警”,中考一落千丈。
现在:华为小高层。
高中同学LX,沉迷“星际”,水平之高,官网排名国内前50,高中三年只来上过半年课,其他时间在网吧。
现在:长期供职于盛大,跳槽后现在是腾讯的小高层,负责游戏开发。
高中同学,网名“荸荠”,沉迷各种游戏,曾为上电视台的游戏频道而逃课,后与我一起留学美国,因为打游戏而翘课过多,被劝退。
现在:绿地集团总部。
大学语言班好友徐哥,沉迷各种游戏,连续两年在家打游戏不出门,被校除名。
现在:上海本地某地产公司高层。
美国大学好友“大鸡”,沉迷各种游戏,长期翘课,留学后被爹妈领回国。
现在:中行某二线城市的总部,负责审计方面的工作,刚生了二胎。
大学室友豪哥,沉迷各种游戏,最后大学未毕业,留学被爹妈领回国。
现在:开办职业培训机构,为人敬业靠谱。
研究生同学强哥,沉迷各种游戏,学业实在太差被劝退。
现在:CFA2级(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在某保险公司任职,才和小学时的班花结婚。
2
以上这些,貌似人生成功的各位沉迷游戏的朋友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的家境很好
老罗的爹妈分别是县长和乡镇企业女老板;
LX的爹是大学校长;
荸荠的爹妈都是清华的教授;
徐哥他爸爸在非洲做生意,妈妈在上海做生意;
大鸡的爹是电力公司老总他妈是省人大代表;
豪哥的爹是厅长;
强哥的爹妈都是当地的富豪。
他们从一事无成,再到今日走上正轨,有优越的事业,期间的转变过程说来也很简单:
“重启”人生
“重启”的具体办法就是家里不停花钱,被劝退了就交很多钱让他们换一所学校继续读,雇人盯梢,甚至父母其中一人放弃年入千万的事业,24小时盯着他们读书,盯着他们用电脑时在做什么,直到他们有出息能自立为止!
点击查看大预览图
“大鸡”:前后换了两个国家的三所大学,读了7年才拿到本科文凭,家人又为他铺平道路进银行供职。他爸本来能进电力部,为了监督儿子放弃了;
豪哥的妈也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每周坐飞机飞到我们市,检查他的功课,查看他电脑里有没有装游戏,就是这样,豪哥也没毕业,后来他爹安排他回老家修高速,在野外干了几年后终于不打游戏了,爹妈再领回来,托关系,帮他开公司;
徐哥最操蛋,到了国内刚下飞机就“玩失踪”了,此后一年卷着在国外还没用完的几万美元学杂费,自己横跨中国跑去西部内陆某三线城市租个房子,白天打游戏,晚上打炮,他家人在上海整整一年茶饭不思,都做好“儿子已经死了”的思想准备,还好他爸没放弃,托关系让公安找了他一年,终于带回上海了,他家人一顿痛哭后再手把手带他学做生意。
3
有人问我是不是也沉迷过游戏,答案是肯定的,不然我怎么会认识以上几位同道中人?我本科读了两次,第一次是生化,第二次是工程,前后用了八年时间。
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国内的高中同学都研究生毕业,有的都结婚有娃了,我这时候跑去投行面试,和我一样学历的都比我小,和我一个岁数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都比我好。我有什么优势呢?
即使家境优越,也不是每一个沉迷游戏孩子都能“重启”成功,我遇见的大多数家庭好的沉迷者,最后的境遇就是书读不出来,工作干不下去,女友也被气跑。
一个个三十五六岁的大龄男女,依靠父母的关系和财力混个工作,不上不下的活着,想不出来爹妈过世以后他们该怎么办?
以上我列举的几个成功的例子中,当事人本身都是非常聪慧,非常有天赋的,毕竟能打游戏打得非常好的人,肯定有一定的特长,不是平庸之辈。
即使如此,重启成功的几位都叹息过:如果没有浪费时间在游戏,他们会比现在走得更远。
4
就说我的室友豪哥吧,他的脑子和手反应特别快,但凡是他感兴趣的东西,没几天就能琢磨出个门道。他中学时很帅,成绩拔尖,还弹得一手好琴,但高中因为游戏后再没碰钢琴。
突然有一天豪哥没钱了,想出去打工,但他又不想干刷碗端菜的活,想去有点档次的饭店里弹琴。他有七八年没碰琴,但就在琴房闷了一周,练海上钢琴师里的那段小蜜蜂神曲,竟然练出来了。
豪哥曾有一个很贤惠的东北女朋友,陪了豪哥两年,烧饭收拾屋子什么都做,性格特好,但豪哥整个人成天就赖在电脑桌前和死猪一样,除了吃喝拉撒就是联机,连亲热的欲望都没有,最后他女友砸门走了。
豪哥在国内修路那段日子,看到工地的工人都有老婆来送饭,和家人微信视频,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废,一个三十岁的人,没学历,没家庭,身体还特别差,全靠父母的关系干苦力,未来在哪里?
这一刻,他才算真正懂事,终于长大了。
从此他就没怎么碰过游戏。
5
出去以上几位家境好的,我当然也认识不少沉迷游戏而家境又不好的。
高中同学“黑人”,家里铁路职工,沉迷游戏而高考落榜,复读后考了一个挺一般的学校,现在某研究所做普通职工。
高中同学因唱歌好长得帅外号“德华”,母亲下岗,父亲是普通工人,高中物理课代表,大学时开始沉迷游戏,最后辍学。一开始在酒吧唱歌,后来做做野鸡公司的销售,但是因为太沉迷打游戏,工作不上心,连工作也做不好。再后来做鸭子陪富婆,已经几年没消息,现在大家已经选择性的把他遗忘了。
大学同学老李,国内某大学奖学金获得者,家里是普通单位职工,借钱给他出国读书。到了国外后沉迷游戏,因为连续两年未通过任何注册课程而被除名,回国机票钱还是我们帮他垫的。回国后在电脑城修了几年电脑,读夜校,后来到一家公司做销售支持,半死不活的工作。
6
我反对沉迷游戏,但我不反对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娱乐和文化传播形式。
这个观点要摆正,不能在沉迷游戏和全面禁止之间搞非黑即白,毕竟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游戏已经是人生的一部分,无法完全割裂开。
然而,我也要说,对现阶段的国情,限制未成年人,甚至成年人打游戏,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很多家庭没有财力,也没有时间,没有更好的方法防止孩子沉迷游戏,混到二十多岁什么都不会,这些家庭的精神的经济压力该有多大呀!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时间和精力陪儿女去重启,也不是每个儿女都有天赋去把握重启的机遇,社会规则很多时候必须为大多数的庸人而考虑,不能以少数的极有天赋者为样板,而对大多数人来说青年时的机遇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个代价无比沉重,这才是无奈的现实。
7
有人问,为什么在欧美就能以很开明的态度对待游戏呢?因为,他们的社会富裕,生活压力小,在经济上能承受的起“耽误几年青春”。
舆论的担忧主要是今日很多游戏中充满了暴力和色情元素,但少年儿童可以无限制的接触这些成年人的文化,就像我以前房东的儿子,才小学一年级,在家打GTA他父母从来不管,因为父母都要工作没时间,回家后也要抱个笔记本加班,能每晚监督作业有没有写就已经很好了。
在我个人经验中,欧美国家能对孩子打游戏做到循循善诱,能做到有效而不过激监管的家庭,都是来自收入高,时间多,且文化教育水平很高的人群,他们在全社会人口中占的比率不会很大。
家庭监督没有,但社会也不对青少年沉迷游戏做出特别大的反应,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社会发达的大背景所致。大部分的孩子,即使沉迷游戏,一无所长,但是还是能找到能过得去的工作,说句难听的,即使是在超市里做个保安,收入也能买车接宽带了。
我同事儿子沉迷游戏,什么学校也没考上,出来之后就去walmart做保安,因为表现尚可,现在竟然混成为管培生了。
他儿子现在的生活节奏依然白天上半天班,晚上回家联机,周末上上管培项目的生活模式,租个小公寓,开个小福特,女友肚子已大,他们觉得生活无压力,自然不需要干预他晚上花多少时间打游戏这种问题。
但对于中国的国情,我还是给一句忠告,这话来自老罗的故事。
老罗中考前模拟考的状态很差,我们本校的高中不愿意收,老罗的爹就来火了,说“你们开个价,只要收我儿子,多少钱我都付,如果不收,我就找市里面先停你们的煤气,然后我们再谈。”
谈判的最后结果是一分一万,差太多付不起就走人,老罗最后一个月狂补功课,可最后他家人还是交了20万。这可是90年代的20万啊!还只是为了上个中学!
暑假里老罗他妈在他床头贴了张账单,让他每天醒来睁眼就看到,上面列出她开厂做生意,卖一个橡皮阀能赚都少钱,这20万得卖多少个橡皮阀,能给多少工人开工资,最后说了一句:
“儿子,爸和妈都不恨你。
但你自己得想想,你这游戏打的,得有多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