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鲁迅全集》,才又有了发言的冲动。也就是说,长期以来,看惯了周边的人们头脑一团浆糊,已经麻木了,心想顺其自然吧,幸好那人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孩子。引用一位好友的话,“交流不在一个频道”,其实多半是白搭的。但是每次一接近鲁迅先生,就莫名其妙地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满怀使命感的人。也好,随便说说。对他人有益也罢,无益也无妨。愿意看的自然会看,不愿意看的你就是塞到他手里,他也会随手一扔。
昨天课上有个孩子和我探讨当下十分流行的一个话题: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有些有资本又有个性的人,当即行动起来,果真环游世界去了。这种行动派当然令人羡慕、景仰。不过,绝大多数人哪里响应得起那一个号召?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还脱离现实,不计后果地游去呢?梦游差不多。他们给对了个下联:钱包很瘪,让我再想想。因此,又有了一个新的倡导:心灵的旅行。这就是在“书海”中遨游了。这孩子给我读了一篇大力鼓吹人人都可以在阅读中升华的文章,这种话听起来就好像说,人人都可以在山洞中修炼升仙。神仙真的是那么好做的么?金庸都说过多少案例了,假如你炼的路子不对,哪能炼出什么炉火纯青,一旦走了旁门左道,不过就是炼出一个魔(走火入魔)罢了。
阅读,不是那么寻常的两个字,摆在大街两边的地摊上,随便什么人想读出妙处来就能读得来的。读,却读不懂,是一个最大的要害。比如,前些天,家长QQ群里有人发了个片段,关于母亲对孩子影响的调查。这个材料我很久以前看过,收获的信息是,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他品学兼优或他罪恶滔天,很大程度上是母亲种下的因果。但这一次再读,我就想到,其实第一个例子说:母亲给两个儿子分大小两个苹果,哥哥想吃大的,母亲说你是大哥,应该照顾弟弟。于是哥哥就违心地说想吃小的,这样一来母亲就表扬了哥哥,并且把大苹果奖励给了哥哥。哥哥于是琢磨出了道道儿,就学会了撒谎,坠入了黑暗深渊;另一个例子说,母亲同样给儿子们分苹果,大家都想吃大的,母亲就把门口的草坪平均分成几块,看谁先割完草谁就能吃大的。一个孩子得了第一,就得了最大的苹果,于是他总结说,母亲这种教育方式,使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争第一。
这样两个例子,头一个当然是负面的,第二个却也不是什么好方法。这不是在兄弟之间煽起竞争情绪吗?本来,把儿童卷入竞争之中就是一种不理想的做法,再加上于兄弟中搞这一套,让人很不舒服。要放在今天中国孩子本来就争强好胜的心态上,更加不适用。我于是发言:其实上面的母亲可以采用抽签的办法或者把大小苹果全切开,平均分配的办法。公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抽签,是一个十分公平的做法。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使孩子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可是,其他家长竟答:各家有各家的教育方法,人和人是不相同的。(以上内容均为转述,大意如此,非原话,因为原话记录不知怎么找不着了。)
诸如此类无聊无效的牛头不对马嘴的“交流”遇得多了,我便很懒得说话。我知道自己也不是什么有高见的人,毕竟我也是体制教育的受害者,我也时常遗憾自己觉醒得晚了。可是人一旦觉醒,就无法再混在蒙昧的人群中了。讲和气,和稀泥,大家嘻嘻哈哈,互相标榜或安慰,这些都对人的进步起不了一丝一毫的作用,相反,这只不过是大染缸在发酵而已。
同样讲阅读,同样想和人对话,就只能找那些比自己高明的人作对象,才能如沐春风,而不至于如堕粪坑。
当然,就是面对那些看似有着两把刷子的人,他们之间的水平也还是有差异的。阅读,永远少不了用自己的大脑去明辨是非、去粗存精。比如,尹建莉这位被热捧的教育学者,她十分强调早期阅读,实在功不可没,可是她谈阅读的所有文章总是隐藏着一种逻辑:假定所有的孩子都如同她的女儿一般,大家智力水平、兴趣爱好是雷同的。她反复强调:1.阅读要尽可能多;2.阅读要尽可能杂;3.阅读要尽可能经典。(摘自5月12日尹建莉工作室《我们如何阅读、如何选书?》)文中具体内容叙述固然没错,但是一个名人提出这样的口号,真不知要影响多少人呢?假如她有很多追随者,那要害多大一批儿童呢?
现在的阅读市场有多杂有多乱,尤其是那些没一点营养的网络小说及乱七八糟的漫画书,把大量少年儿童迷成什么样子,还不够么?(这不是说网络小说没好的,也不是说漫画书全是坏的,不要误解。)本来,读那些不需要费脑子的东西,纯粹用来消遣或麻醉人,这样的书才最容易在我们这种不怎么有文化、各种压力又过大的社会里畅销的。我常常听重点中学的孩子们跟我说,就连他们宿舍里的同学也几乎每晚都在手机上阅读玄幻连载,成百上千集地追着看,夜夜看到两点,谁也不甘落后。殊不知人家那些专靠点击量发大财的写手说,他们的写作就是疯狂码字,根本不回头修改的,是绝不碰思想,绝不影射现实的。也是,要他们有意影射现实,那网络也不让他恣意纵横了。——那么,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和沉迷网游、躲进“安全岛”是一样的道理。
毕淑敏也写过一篇讲阅读的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这观点显然有水准多了。她说,阅读像吃,什么都尝一口,但只吃精的;阅读像睡,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更新;阅读像搏斗,是为了和大师交流,试图寻找大师的漏洞,没寻着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上了一个台阶。阅读,太富裕太快乐时都读不出那书中的深刻内涵,只有靠自己孤独一人,心平气和地去聆听作者专为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
阅读,绝不是什么越多越好,越杂越好。阅书就像阅人,有的人从来没有出过他的村子,可是他却把人心与人生洞察得清清楚楚;有的人东闯西荡,走遍天涯,可是他总也搞不清生活在何处。中国人爱攀比,孩子也是这样。强调多,导致许多学生在比谁看得多。曾经有个五年级孩子跟我说,她很想看老舍的《幽默小品集》,因为班上有同学在看,并且边看边咯咯笑,就是不肯让她看,以确保“人无我有”。她后来也终于搞到了一本,带到班上咯咯地看起来。我问她很好看吗?讲一篇我听听。你哪里知道,她根本没看懂哪一篇,也根本不知道哪一篇有什么幽默!
像这样为响应阅读的号召而阅读,就像为响应入山洞修行的号召而进山洞,不是很可笑吗?我以前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心理,很渴望读得很多读得很快,一个下午坐在图书馆里竟然读了一本《巴黎圣母院》。但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浪费时间了。那种不求甚解的读法,其实还不如仔仔细细研究一篇短篇小说,真真正正地读透它,吸收它的所有的养分。后来,听说英国某作家(名字忘记了)特别热爱《格列佛游记》,那书搁在床头读了不下五十遍。于是我决定精读每一本名著,反复读每一本打动我心的名著。当我把《包法利夫人》一字不落地读了4遍,把《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读了6遍之后,我才明白,精读是一种多么有意义的读法。每隔一段时间,重读一本好书,你的体验总是有所不同,实在太美妙了啊。
于儿童、少年来讲,精读更是第一步。我常常和孩子们一起读一些短篇小说(也读点散文),只读一遍,能理解得准确的孩子其实是很少的(尹建莉的女儿应该属于这少数人,所以她想当然地觉得,所有孩子就是该一读就懂的),多数孩子需要读个两三遍,然后我们对情节、人物、主题及一些细节进行讨论,这样每个孩子才都能达到“恍然大悟”了。
阅读,不是买卖大白菜,随便一个人,随便一本书,读起来了,就开始踏上心灵之旅了。对于那些阅读品位低的人,对于那些找不着扣击自己灵魂的经典作品的人,想在阅读中找到一条出路,永远是个梦,就好像明明没条件,还声称“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这话到底是说给别人听的。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