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高考不再自命题,采用全国卷甲卷。一看到考题是一幅唯分数论漫画,我就想起三年前我教过的德洋同学,他今年高考,理当轻松拿下这篇作文。三年前,德洋中考之前,和我深入探讨过父母唯分数论和他成绩下滑及拖延症养成之间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他还写下了一篇八百多字的文章《你在为谁而“玩”?》。他当年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觉知,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德洋在马巷上的小学,一二年级成绩非常好,常常考九十九,一百。一旦考得好,父母便对他产生很高的期望,他的压力就大起来了,一个后果立即产生:他次次考试都害怕失败,害怕掉下来。连续几个学期重复着这样的心理体验,学习就变成以考试为目标,只要考一百或接近一百,父母就会满意,他就受奖赏。可是,慢慢地,学习难度加大了,只对不错很不容易,父母对他的批评与失望渐渐多了起来,他感觉压力大了,学习也无趣了。偶尔有一次,他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考了一个不及格,父母非常生气,又打又骂,可是再考一两次差成绩,父母就接受了现实,期望值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施加在他身上的压力也就小了。表面上看,这是考试的失败;可实质上看,这却是他与父母斗争的胜利。往后,要是他“侥幸发挥得好”,考得还不错,父母就会无比赞赏,说他“有进步”,他也喜滋滋的,但欢喜却只是一瞬间,紧接着他又担心要保持这个好成绩了。

 这样一来,他产生了一种心理:恐惧成功。这种心理他当初是意识不到的,甚至在我们上这堂拖延症研究课之前,他也是毫无觉察的。但突然间,他明白了,原来他一直在嘴上说,我要努力,我要提高,我要回到优等生的位置上,但内心深处其实有个声音在告诉他:千万不要考得太好!考好了,父母的要求又提上去了,压力又要大起来了!还是考烂比较轻松,还是做个中等生甚至差生比较保险……

那么,他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转折,拖延症从什么时候养成的呢?他把这个开端讲得非常生动。

大概是三年级的暑假,他为了好好玩个痛快,一放假就认认真真地做暑假作业。没多少天,就把作业全做完了。可他正要高兴呢,爸爸给他买回来一本暑假练习,妈妈也买回来一本!既然你已经做完了,就可以多做点了……他一下子受了很大的打击。从此,他告诉自己,慢慢来,免得又生出新任务。于是,拖啊磨啊,等到快要交作业了,才拼命赶。就这样,拖延症养成了。人变得拖拖拉拉之后,效率很低,明明自己也想快一点,就是快不起来。学习的时候,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开小差,一会儿看窗外,一会儿想偷玩游戏,一会儿想跟同学聊天……总是无法投入到学习中去。

上了初中,听很多人讲,要考上好高中,才能考上好大学,他也很想拼搏一番,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又松懈了。归根到底,内心里还是克服不了那个声音:万一真进步了,妈妈又要抱很大期望了,压力又要大起来了!虽然她嘴上说,努力就好、努力就好,可她心里就是分数和排名第一啊,一看到考得不好,她的眼神里都是失望……哪个孩子能忍受父母失望甚至绝望的眼神啊?

许多孩子和我谈过父母看到不满意的分数以后的眼神,那种眼神是杀死人的眼神,叫人无地自容,恨不得去死。他们也许根本不善于察言观色,但他们个个都一万个小心地注意过父母对他的分数的反应。即使他们故意装作不在乎,摆明了任由父母数落,但他的内心深处一样在痛苦地哭泣和呼喊,他的外表的对抗不过是他启动了心理防御机制来自卫而已。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我问德洋这个高考作文是不是轻松搞定?他说:“虽然许多同学都说这个考题很难,但我觉得不难,写得很顺手。”

我相信,他无论写得好坏、得分怎样,必定写得自然流畅、发自肺腑,因为他在三年前已经明白了分数在他和父母之间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明白自己恐惧成功的心理去不掉,好奇心和探索欲又早在幼儿期就灰飞烟灭,说什么人生愿景也都是敷衍他人和自我安慰而已。至于对未来的危机感么?完全没有。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从前和往后都一样,即使不工作也饿不死,家里有许多财产。那么,学习与生活还剩下什么?两个字——无聊;三个字——挨时光。

幸好,无聊与苦闷之中还有父母的关爱和照料。他明白,父母对他寄托的希望都是好的,也是为他好的,只是方法不对头而已。要父母理解这个“不对头”,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们相信“大环境如此,个人无能为力,只有适应体制”。他也明白要摆脱父母对他的眼光,要彻底跳脱出分数的牢笼,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爱父母,爱他的家,他害怕失去父母对他的爱,他不敢反抗,也无法反抗。他一直在做的,他将来能做的,也只有尽己所能,拖拖磨磨地努力着,争取考个好分数,让父母高兴、欣慰一点。这就是一个个中国孩子的悲摧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身为父母,你改变得了你对分数的看法么?你改变不了,却要孩子积极自主地学习,难哪!我并不反对家长和孩子追求分数,但我主张“分数是能力的副产品”,一个孩子拥有突出的能力,各个学科拓展得又广又深,他不可能应付不了那点简单机械的考试。当然,这能力的获得得费多少心血呢?你要把孩子带进乐学的境界。并且前提是,你要看得远,要从一开始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你要耐心等待孩子日积月累,而不是立见功效。你有这个耐心吗?你有这么执着吗?你能力排众议,给孩子创造一个静心成长的天地吗?如果你能做到,孩子会做得比你预期的更好,好上百倍!

蔡德洋:《你在为谁而“玩”?》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