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师总是跟家长汇报:你家小孩很聪明,就是比较懒;如果肯用功,就会学得很好。

家长听了,心里舒坦:“懒”是人类的通病,因为懒而没学好,总比因为笨而没学好来得体面。

可是,老师既然这么评价,孩子就不敢勤奋了。也许他原本是真懒,也许他并不认为自己懒,而是真的学不利索,听老师和家长这一判断,他宁可保持原有成绩,也不敢用功。假如用功了,成绩没提上去,那就证明他是笨,而不是什么懒了。谁愿意承认自己的头脑不灵光或学习能力差?这个险可冒不起啊。因此,被评价为“懒”的孩子,一般总是乐得接受自己“懒”,很难提起干劲,做个勤快的人。

Z爸也总说小Z很懒,每次做语文阅读理解题,随便答一个词,有头无尾地搁在那里完事。Z爸说:“小Z就是懒,舍不得用字,十分吝惜笔墨,能用一个字最好,就不肯用两个字,别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了。”每次写作,他总是写不满五百字,但中考要求六百字以上,而且以初中生的写作水准,也该写篇幅较长、内涵较丰富的文章了,但他总是排列骨头一样,干巴巴地浅显地叙述一下,就交稿了。Z爸也说:“小Z就是懒,懒得多讲几句,能大致说清一件事就完事了,应付一下。”

练习阅读和写作一个多学期之后,小Z还是没起色,总保留在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水平上,次次搜肠刮肚,写不出几句话来。有时,我们把写作的素材都讨论好了,他也是造不出几个句子来。这自然是生活中缺少观察和思考的缘故,看不见细节,无法细致描绘,也写不深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家长评价造成的负作用。

家长既然说他“懒”,这在人的心理感觉上是相当“稳当”的。懒嘛,无关痛痒,有面子,还安全。倒是一旦下苦功克服了“懒”,那后果又如何?努力写,拼命写,万一还写不好,不是叫父母改变看法了么?这种潜意识,孩子察觉不到,但它很容易阻止孩子改变自己的状态。

我于是找Z爸探讨,建议他不再说孩子“懒”。事实上,据我长期观察,当小Z做阅读题时、写作时,他不是故意偷工减料,而是真不知道怎么做更好。因为理解不到位,表达不清楚,只好找个词或词组往上一搁,充当答案了;写细节很困难,描述不出来,只好三言两语对付一下。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非要表态,倒不如直接说他做得不恰当,是因为没理解透,没掌握技巧,需要扎扎实实地学,把没搞懂的搞懂。孩子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没学会,还能明白了方向,把不会的弄会。

正是因为许多家长动不动给孩子贴个“懒”的标签,使孩子始终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总那么顽固地耗着,不肯突破。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