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常担忧孩子与什么样的同学、朋友为伍,生怕给人家带坏了。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良师益友还是狐朋狗友,所受的影响肯定大不一样。可是他们总把眼睛锁定在孩子身上,却忘了看看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圈子之中。
我一朋友的女友们都忙于工作,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说话,无法全心全意地陪孩子玩。有一次,她下班回家,上幼儿园的儿子拉她一起搭积木,她很不耐烦地说:“你自己玩吧!你玩的东西对我来讲一点趣味也没有!”儿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了。当她兴味十足地向我描述儿子被拒绝的表情时,我很惊讶,对她说:“你跟孩子说,他玩的游戏无趣,太伤他的心了。”她也很惊讶,辩解道:“我已经对他够好了,朋友们总批评我把儿子宠坏了!”——晕哪。可见,我这朋友所处的圈子是个什么层次的圈子啊。孩子简直是个累赘,只是没办法摆脱,只好养着……身处这样的圈子,能给孩子优质的教育才怪呢。
大多数家长要积极得多,他们的耳边全是焦虑和攀比。他们彼此聚在一起,互相确认那个古老的愚蠢的循环逻辑:在起跑线上领跑,占有优质学前班与特长班,进入好小学,其次好中学,然后好大学、好工作、好婚姻,尔后才有好家庭、好子女……每天都在讨论考几分排几名,参加什么活动,进行什么比赛,获得什么奖项……学霸的家长纷纷献计,学渣的家长纷纷抱怨,整个圈子热闹得像个菜市场。这一类家长积极响应体制教育的要求,他们的孩子自然饱受应试的磨难。家长自己呢,一面感叹无奈,一面施压督促,大人孩子全身心被分数、名次牵动着,十几年里焦躁不安。
另一群家长把体制教育看破了,一味追寻西方教育的足迹,竭力模仿,亦步亦趋,恨不能立即把孩子输送出去,好跟国内体制教育没了瓜葛。他们拼命地参加这个讲座那个创想,一有空档就加入夏令营冬令营,一心扑向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大开发,大力推行STEM学习法培训。所谓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强调打破理工类学科间的界限,强调批判思维,而非死记硬背;强调关注现实问题,而非公式练习……邀请一个又一个国际级学霸推广学习经验,打造最强大脑,朝乔布斯、扎克伯格等天才看齐。
这一圈子是不是比上一个好多了?至少,我认为这里头含有“教育”的元素。
不过,我的另一朋友持反对意见。她及一部分家长是武志红、李雪的铁杆粉丝,他们认为,中国父母连根都烂掉了,教育是围绕、支持和正善,而不是问题父母所做的,捆绑、控制和扭曲。成绩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书没认真读,考班上最后一名,没读大学,这些都不算个事;没有童心不会玩,才是人生最惨的事。心灵的健康,对自我对他人的接纳,做一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人,才是人生的真谛。父母如果不给孩子真正的童年,不讲爱和自由,一上来就讲教育,孩子一教就死了。
于是,这极少数正治疗自身病态的父母极力推崇并执行无条件的爱。他们的孩子自然就轻松极了,尽情地玩耍,随心所欲地成长。这种育儿方式被称为“放养”。然而,放养又很容易滑向“放任”;无条件的爱又很容易变成“无原则的爱”,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真爱,往往又成了“溺爱”。
例如,有一次,我看见朋友家的孩子把纸卷当作线团玩,把它扔到地上,拼命地抽啊跑啊,看着满屋子白纸条,哈哈大笑。我跟他说,这纸是用来擦手的,不是用来玩的,往地上一滚,滚脏了就不能用了,收起来好不好?这孩子平时要什么给什么,百分之百满足,哪里乐意听我讲话。他妈妈觉得面上不好看,就把纸卷收到柜子里,他立即哇哇大哭。爷爷立即取出纸团还给他,并且指责儿媳吝啬那点纸干什么,这样玩还能玩多久,等将来长大了,就是要叫他玩他也不玩了……仔细想一想,这是真爱,还是溺爱呢?这样的小事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又一件,举都举不完。
如果无条件的爱就是一味地满足,沟通也沟通不得,那孩子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呢?可惜,这一圈子里的家长,又不认同这一点。他们觉得限制孩子,就是束缚,就是剥夺孩子的自由。一个从小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至少他不会变坏……可是,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证明,从小被溺爱的孩子,很容易变坏,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只以为别人关注他、满足他,是理所应当的。
以上四种圈子,大概是最常见的中国家长圈。好好想想,哪个圈子是我们可以放心融入的呢?家长们先不必顾虑孩子们需要什么圈子,还是先想想自己的圈子对不对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