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和爸爸分享,但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他:“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感到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另外一个例子。一位朋友形容小时候父亲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有俄狄浦斯冲突,但最本质的含义都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功利心的话,也许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却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也许“我与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意志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的功能价值的“它”。

孩子打篮球的体验、满足的表情,流动着一个生命的存在感。而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打篮球确实附带强身健体等很多好处,但如果你只能看到“它”,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也不能共振你的嘴角上扬,那么,你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你睁着眼,却是全盲的。

一男孩在华德福上学后,逐渐找回自我。有一次我的朋友去他家做客,想跟这个孩子分享一个经历,孩子认真地告诉她:“阿姨,我现在在吃棒棒糖,不能听你讲话。”过一会儿吃完糖,孩子过来找她说:“我现在可以听你讲话了”,并且很认真地看着阿姨。朋友感受到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成长得很好,而孩子的父母却无法接受孩子对自己的类似拒绝。

为什么父母经常难以接受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如果我要拿起手机打电话,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过一会儿再打”,那我肯定要去修理它,因为手机就是一个物,物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有多少父母,孩子也同样被视为物,被视为父母意志的延伸呢?大人看到孩子很可爱,冲过去抱他,要他和自己说话时,可曾留意孩子那一刻的状态感受如何,是否愿意和我们建立关系呢?父母一刻不停地焦虑孩子和自己预设中的不一样,于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焦虑,采用各种手段修理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表现。事实是,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生命,若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则纯属巧合,不一样才是常态。

可是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应该按照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要求他和我想象中一样,是为了他好,是有道理的。这样想的人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生,当你的父母也这样看待你、要求你时,你的人生快乐绽放吗?你的人生活得精彩吗?几乎每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比如乔布斯、索罗斯等都说过类似的人生总结: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地有意义。

当我们不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生活,而是活在外在价值体系、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系即是物化的。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很多女人,在自己没有性欲的时候,却无法明确拒绝伴侣的性要求。如果拒绝,内心会有很大的空洞和内疚产生。这种心理并非一般理解的自我价值感低。无法拒绝性的女人,一样有条件极好而且对自己的条件很自信的女人。问题在于,当女人活在女性角色身份中,而不是作为一个女人本身的既有价值,那如何拒绝女性角色中最重要的功能——性功能呢?做个难听的比喻,再精美、高档的性用品,如果没有性功能,那就毫无价值,该被抛弃了。许多女人各方面都活得精彩自信,却摆脱不了这个最根本的恐惧:作为女人,你本身的存在没有价值。

当一个女孩诞生,即使没有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依然会感受到父母隐隐的期望:我家女儿比别人家儿子更有出息;或者做个优质乖乖女,最大的人生目标是嫁一个好老公。在这里,女人要么作为和男性竞争的价值,要么作为以女性身份换取男性庇护的价值,女人本身的存在没有价值。而男性,天然地被赋予“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等面子上和精神上的价值。当然,这也是物化的价值,在这个物化价值中,男性同样难以找到自我,中国男人也被物化得一代代萎了。

我们一路活在恐惧中:幼儿园时恐惧不听话就惨了;上学时恐惧成绩不好一辈子就没希望了;工作后恐惧表现不佳前途就没有了。我们在物化的车轮中打转,一刻也不敢停;不敢想象:如果我不具备任何功能价值,会发生什么?

现在,停下来,想一想:如果剥离我的所有功能价值,我是谁?我现在所追求的一切,到底是我真正想要的,还是被恐惧驱使去追求的?没有任何外在标签的我,是否还能将双脚踩在大地上,感受我存在?

看见,是真正的慈悲。

“后天就要生物科会考了,我好紧张。”晚餐时你皱着眉说。

“要有平常心。”我先简简单单地答,又加了一句,“我和你妈妈就有平常心,所以明明知道你要会考了,也不多问你,怕你因为我们问而更紧张,也更没有平常心。”

“什么叫平常心?我不懂。”你说。

好!我就用平常心跟你谈谈平常心吧!

平常心就像这三个字,是“平常有的心”,是“平常的心情”。举个例子,你平常早餐都吃一个鸡蛋、一块面包,晚上都睡七个小时;考试的时候,也像平常一样睡七小时,早晨吃一个鸡蛋、一块面包,就是有平常心。

至于没有平常心的人,可能碰上考试只睡五个小时,早上为了增加体力,多吃一个蛋、一块面包,还多喝杯果汁、吃根香蕉,到了考场,又灌下一瓶浓缩鸡汤。结果,你猜怎么样?

因为他的生活方式跟平常不一样,睡得少,本来新陈代谢已经不好,又吃太多东西,不习惯,反而可能在考场胃痛。

我就曾经在参加大专联考的时候,因为没有平常心而呕吐;我也曾经因为没有平常心,在上电视主持特别节目的那天,脸上长了两个大疱。

为什么?

因为考试之前,我为了补充体力,特别买了几瓶健康饮料,那饮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氨基酸,我不习惯。至于主持节目长大疱,则因为我在前一天晚上照镜子,看到几个粉刺,挤又没挤好,造成发炎。

我平常总挤痘子,很少发炎,为什么偏偏那天出问题呢?

很简单,因为没有平常心——平常我要挤就挤,反正第二天没什么大事,挤坏了也没关系;可是那一天既想挤又不敢挤,生怕挤不好,结果因为不敢用力挤,反而没挤干净,造成第二天发炎。

所以我说,要有平常心,你平常习惯怎样,考试前保持那样,就不会出问题。

我甚至建议你完全照平常的时间上床,即使早准备好了,也别因为想多睡几个小时而提早睡觉,因为太多人得过这样的教训,就是碰上第二天有大事,早早上床,既不困,心情又紧张,反而造成失眠。

妈妈在晚餐时也说过——她学生时代,大考前不洗头,考试那天不穿新衣服新鞋子。

我在学生时代跟她一样,那也是一种维持平常心的表现。因为当你放太多的注意力在服装上面,或是穿了自己不习惯的衣服、鞋子,剪了不习惯的发型,造成分心或临时出了情况,反而会影响考试。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有一次参加全台北市的演讲比赛,特别在那天穿了新衣服、新皮鞋,就差点儿出问题。

因为才弯腰系鞋带,裤裆就咔嚓,裂了。等缝好裤子,匆匆出门,又发现那双皮鞋因为是新的,硬,磨脚,走一步痛一下,造成我连上台都一拐一拐的。

你说,那不平常的心,不是弄巧成拙吗?

经过大半辈子,我觉得愈是碰上不平常的事,愈要有平常心。

所以,在做胆囊割除手术的前一天,我跟平常一样写文章、看书、看电视剧,跟平常一样时间上床;我每次出国前,也必定跟平常一样的时间睡觉、起床、打球。

我见太多了!许多人在出门旅行前,赶着安排未完的公事,上飞机前一夜,先赴应酬,大吃大喝,又装行李装到深夜,结果还没出门,已经扭伤了腰,上飞机之后又开始泻肚子,加上出门之前休息不够,没几天就感冒了。

或许你要说,出门前的事情当然要安排好,行李也当然要装。

对!这正是我强调的。

愈是将要面对不平常的情况,你愈应该早早安排,把那不平常的负担,用前面充裕的时间分散。如同考试,你想能有平常心,就应该早早准备;你想出门之前表现得从容,就应该早早去规划,甚至两三天前已经收好行囊;你想要穿新衣服上台,则应当早早就把衣服试穿一遍,甚至穿上鞋子里外走走,看看步子跨不跨得开,脚又会不会踩到裙角。

“平常心”要以“平常”来准备,而非临时抱佛脚。

“平常心”也是“心常平”,让你的心总保持在平静的状态,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只有平常就努力、平常就警醒的人,才有资格谈“平常心”。

提问:周老师您好,反复听到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我想问,您对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在奋斗过程中有什么建议?

周国平:其实我觉得中学生和高中生特别不容易摆正自己,建议的立场很难,现在的高中生面临高考,高考是很无情的,必须付出很多精力来对付考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要把最主要的东西丢了,最主要的东西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说,如果你有头脑的话,应该对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抱着一种清醒的认识,一方面你去适应它,一方面还要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适应的同时要知道它的弊病是哪里,尽量减少弊病对自己的危害,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提问:最近很多问题谈到应试教育,您觉得老师们应该怎样面对应试教育?

周国平: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老师个人是无能为力的,这是体制的问题。当然现在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的很多,中国的考试制度应该怎么改革?如果要有根本改观的话,考试制度肯定要有根本的改革。我原来一贯主张要废除高考,废除统一的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但是具体这个问题很多,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你心里面真的对教育有自己真正观念,而这个教育制度又没有改变,你会很痛苦,那没有办法。在这个框架内尽可能按照正确的理念去做,你只能做到这样一种妥协,再多也没有了。    提问:记得您曾经说过,教育的种种弊端都是围绕高考,依附高考自身,好像高考成为撬动一系列问题的杠杆器,然而在您在培养女儿啾啾时,使她能够独步于应试教育当中而游刃有余,回避了种种弊端,我们都感觉到您育儿的经验恰恰引证了教育的源头问题,比如以前认为高考压力太大是招生太少,就扩大招生,您当时也认为可以废除现在的高考,采取自主方式,现在也已经开始。但教育的弊端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那么您是否重新审视当时的判断?

周老师:两个问题都很大,我先讲第二个。我现在没有改变,还是认为高考是教育的症结,高考并不是孤立的问题。第一,应试教育实际上是从小学一步一步开始的,比如择校,上名校等等。学校的目的也是高考时候的升学率,尤其是升名校的比例。

所谓的高考就是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录取学生,而且这种方式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了。其实我在60年代的时候也经历过高考,但那个时候即使有高考也没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是从小学开始就为之奋斗的情况。而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和两个弊端有关系的,第一就是高校类型在这十几年里来的单一化,职业高校的萎缩,要解决就业问题就是上高校。如果说上大学成为比较妥善解决就业问题的唯一一种方式的话,那真是逼迫所有的人,所有的家长都要走这条路;另外一个问题是90年代后期以来的所谓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使得所有人为了过高考这一关,从小学就开始为此努力,并围绕着高考这个最后的目标,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了、一个利益集团。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升学希望大的学校,花了很多钱。实际上效果不一定好,但是没有办法,这样一个产业链已经形成了。所以我觉得现在改变高考这样的东西也很难,这里面有利益集团的阻碍。现在搞一些自主招生我认为是非常小的改良,总体格局没有变化,究竟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但是最后的方向还是应该像欧洲大学那样,基本上取消全国统一的决定命运的考试。当然,他们可能有某些在中学阶段就对你进行上大学资格的一些考核,但是这些都是分散的,没有统一的,我觉得必须取消这样统一的考试。最后还是以高校自主招生为主,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有人说腐败怎么办?我说很好办,出问题就用法律来解决,真正是按照法律做,来惩罚,最后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我接着这个话题再说一下,同学们从高中生到大学不容易,身经百战满身创伤,进到学校以后,普遍有一个情况,大学对比高中阶段来说要自由一些,没有那么大的考试的压力。但是以后有就业的压力。你们真的要好好珍惜这段时间,也许以前在中学阶段没有机会,因为应试教育压力太大,没有机会真正养成阅读的爱好。现在还来得及,在大学养成阅读的爱好,一个人在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你自己书籍的宝库,你喜欢上读书了,找到自己爱读的书了,这一点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你别听老师的,别跟着课程跑,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你现在能不能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决定你将来能不能做你命运的主人。

有一种阅读我把它称为青春期的阅读,就是你们这个阶段,青春期的阅读,我记得很清楚就是17岁进北大的时候,真是痴迷的投到书里面去了。天天抱着书,太享受了。青春期的阅读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单纯,一点功利考虑都没有。因为痴迷、陶醉,就像谈恋爱一样。你是用一种恋爱的心情去面对书籍,这样一种感受一定要有。有了这种青春期的阅读以后,他肯定是一辈子都爱上书了,这个习惯就不会再改变。但是如果缺这一块,将来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是不太容易的。

在大学期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两种能力,一种是快乐学习的能力,喜欢学习,喜欢读书;还有一种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研究生一定要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不要完全被你的环境、专业支配着。你有了这两种能力,一辈子终生受益,一个人学习、读书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后来体会到学校学的那点只是根本不算什么。那点知识性的东西很可怜,你不用的话全还给老师了,以后肯定都忘掉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的东西都忘了,把你为考试背诵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用怀特海的话来说,融入你的血肉的智力活动的习惯。喜欢智力活动,喜欢动脑子,喜欢学习,这种习惯一辈子也改不了了,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出息的。我给同学们提两点,一个是向教育争自由,不要被现在教育牵着跑,另外就是做学习的主人。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完整睡眠训练法”,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只是发表这些观点的人,没有告诉你故事背后惊人的真相。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在孩子童年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母婴关系则是重中之重,决定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生命的底色是幸福或者不幸,3岁之前便已奠定。作为心理医生,大量个案是母婴关系失败造成的人格破碎,其痛苦难以言表,非常艰难而长期的自我成长才能修复。写下此文,希望妈妈们看到真正的心理学,不要随意使用网络流传的育儿法无谓自坑。育儿,爱与自由是永远的答案。

一、中国网络流传最广的帖子《美国妈妈带孩子的17个绝招》

 我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甚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或许可以帮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脚乱、身心疲惫的年轻爸爸妈妈。再次感谢南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这几年在她的指导下学到很多一辈子都受益的育儿宝典。

绝招一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JANE 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 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三个感叹号是请妈妈们切记的意思)

真相是:南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其实是个华人,在美国网络可以搜索到,且差评不断。

二、“哭声免疫法”在西方的起源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这是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的名言。现在国内网上疯传的“哭声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行为主义者的“理想国”就是一个彻底程序化了的、光秃秃的、没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圣的精神存在,而是机器,环境怎么塑造和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1928年约翰·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在这部书中,他倡导了一种行为矫正式的儿童养育体系,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华生认为对待儿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脱情感因素,以免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本书改变了美国儿童的养育实践,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风格的教养实践中长大的。

我们来看看大师本人的家庭被训练得如何。他的儿子们对华生的描述是这样的:“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约翰·华生在学术圈名声大噪之时,他痛苦的大儿子雷纳却背叛了行为主义而学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也许是童年匮乏情感的创伤太严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雷纳。雷纳曾多次自杀,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约翰·华生前妻的两个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儿多次自杀,儿子一直流浪,靠华生的施舍才能生活。倡导并践行“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的华生家族,悲剧同样在第三代延续:在华生的外孙女Mariette的记忆中,她的妈妈Mary沉默易怒,秘密酗酒,并曾经多次试图自杀。Mariette自己也是酒精成瘾者,并多次考虑自杀。

悲剧的种子其实早在华生童年就已经种下。华生的父亲脾气暴躁,抛妻弃子,华生受同学欺辱,并因暴力行为而两次被捕。童年对爱的绝望,让约翰·华生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个“没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国”。

“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而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约翰·华生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如今,在欧美生过孩子的妈妈都会得到助产士和医生“亲密育儿”的建议。亲密育儿、按需喂养,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最基本的共识。

三、“哭声免疫法”的真实案例 

1、我的同行,一个从重度创伤的童年走出,但不断自省并且带出健康快乐孩子的心理医生,她的姐姐则走向另一端:使用“哭声免疫法”带孩子,坚信婴儿是在用哭泣威胁自己,定点喂饱奶后,即任凭婴儿在哭泣中入睡,妹妹极力劝阻无效。等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姐姐的孩子被确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入住精神病院。

2、我微博的网友评论:“我哥在加拿大,邻居是俩高知,信哭声免疫法带孩子,出生后单独睡房间,哭得死去活来也不去管。孩子6岁还不说话,现在孩子10岁,从很小就被诊断为自闭症。”

3、网友私信告诉我曾使用“哭声免疫法”冷酷训练孩子,现在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

4、一名爱护子女、坚持母乳喂养的好妈妈,疑为尽快教会3个月大的儿子“一觉睡到天光”,凌晨纵然听到爱儿哭喊亦忍心不予理会,岂料之后男婴俯趴在床窒息死亡。

看了以上个案,“哭声免疫法”的拥护者可能大呼冤枉,辩解“哭声免疫法”不是说一直不抱,而是不能一哭就抱,要逐步延长反应时间。经常听到婴儿哭闹却不及时反应的妈妈,可见已丧失很多母性本能,再加上“科学理论”支持,更相信自己的不及时回应是对的。在这些可怕观念的毒害下,妈妈对婴儿越发冷漠,坚信婴儿在用哭泣威胁自己,那心情不佳的时候,放任婴儿哭泣怎可避免?即使严格按照“第一次延迟5分钟,后面逐步加长”的原则训练,对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础也是摧毁性打击。

四、从专业心理学角度解读亲密育儿 

婴儿出生后处在和母亲一体的感觉中,也许母亲只是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去回应哭泣的婴儿,婴儿的整个世界却已经开始崩塌,承受地狱般地煎熬。 

―――――――――――――――――――――――――

孩子在出生之后大概头1-2个月里处在“正常自闭期”,在这期间孩子对外界反应很少,基本就是吃和睡。因为这时候在孩子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妈妈”,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而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孩子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我可以呼“奶”唤“抱”,无所不能。

在“以婴儿为中心”的母婴关系里,婴儿自主地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这样长大的孩子,会成为心理学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他们会发自灵魂深处对生命充满热情和创造力,于人友善,同时会坚定地捍卫自己。用印度瑜伽的说法,“心轮”较敞开的人自然有这种呼应能力。如果妈妈自身得到的爱也比较少,更偏重头脑,心的感应能力偏弱,尤其是头脑还被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占据时,更容易遵循教条而不是心灵。

孩子的全能自恋较充分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这时孩子就不再是仅仅关注自己,而是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别人。如同水满则溢,爱向内灌注满了则自然会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体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在遇到挫折时就想要毁灭一切。连环杀人狂,精神分裂症等最严重的精神疾病,都有全能自恋重度受损的心理基础。

“哭声免疫法”等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破坏孩子的全能自恋感,孩子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居然不如我所愿,我哭的时候TMD居然不及时回应我!”可能母亲只是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但在尚未形成逻辑性空间思维能力的小婴儿的感觉里,整个世界却已经开始破碎,地狱般地煎熬似乎永无尽头。

一些网友的微博回复:

“小时候常被可怕的梦魇缠绕,梦境怪诞没有内容,多是一些诸如不断旋转的无底洞或者像蛇一样盘旋的奇怪线条。我总在恐惧中哭着醒来,却发现自己一个人躺在沙发床上,哭了半天却还是没有人理睬。父母从未真正意义上陪伴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长大后总感觉缺乏安全感以及与父母亲情连接断裂障碍的因素之一。”

“以前宝宝哭,我有时候,是偶尔,不是经常,会故意不理,听她哭我会觉得隐隐开心。后来我明白,原来是我小时候经常被漠视,曾经被放在村子的路上哭了一天没人理。懂了这个后,我再也不会漠视宝宝哭了,也不会觉得高兴了。”

在得不到回应的煎熬中,婴儿会累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到了儿童期,可能遇到一些非常小的挫折,就会让孩子无理取闹大爆发,对父母拳打脚踢,像疯子一样不可理喻;有时候面对一点危险都没有的事物,却惊恐发作,害怕得恨不得躲进子宫里。完全不像正常儿童,面对新鲜事物,可能有点害怕,但还是满怀好奇去探索。

我在新浪微博上批判了“哭声免疫法”之后,网友们的评论,让我再次震惊这种方法的危害是多么广。很多妈妈反馈,在使用了“哭声免疫法”后,宝宝脸上的快乐越来越少,不爱笑也不爱看人,宁愿自己玩,果然“乖”了很多。其中一个让人特别吐血:妈妈定点哺乳,极少抱孩子,现在2岁多异常地“乖”,很少哭,而且大人一说他,就马上止哭,脚被划伤,拖了一地血脚印,却不哭不叫疼。2岁多,就已经像“僵尸”一样,这孩子未来精神分裂或者重度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妈妈渴望一个安安静静的“乖婴儿”,只有吃喝拉撒的需要,此外任何“无理取闹”都不愿理睬甚至打击,孩子就只能主动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仅剩一点儿维持活着,而不再对这个世界发出呐喊,成为一具悲哀的行尸走肉。

特别“宅”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曾经的欲求不被看到,从而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弱到再无法和人产生交集和共振,成为一个不惹麻烦、一切都自己搞定的“好人”,在人群中如同孤岛一般,这是好深好深的终极悲哀。

五、夜哭,因为孩子需要你

有些专家说孩子夜醒频繁会影响大脑发育,所以建议给孩子戒夜奶,训练孩子完整睡眠。如果任凭婴儿哭,婴儿确实会哭累了自己睡着,脑神经继续发育,只不过发育的是“被迫害妄想”、“偏执分裂”的神经回路,为严重的人格障碍打下基础。 

――――――――――――――――――――――――― 

有些婴儿经常会在夜半啼哭,于是一些“专家”又跑出来指点,说夜奶频繁会导致婴儿睡眠不足,影响大脑发育,所以要戒夜奶。相信这些说法的妈妈,如果你自己夜里饿了,或是做噩梦惊醒,是希望老公不搭理你呢,还是给你热点牛奶,来个温情的拥抱?

婴儿和成年人不同,尚未建立“客体稳定性”。就是说,一个东西,看见的时候就是存在的,看不见就不存在了。我家猫就是这样:乒乓球如果滚进沙发底下,小猫咪不会去找,大猫咪却知道乒乓球虽然看不见但还是存在,就会去沙发底下寻找。这就是为什么,婴儿喜欢玩“藏猫猫”游戏,大人用手把脸盖上,再打开手露出脸,婴儿会很惊喜地笑。因为刚才你明明不存在,怎么又出现了,然后又消失,又出现,太神奇啦。大一些的孩子,已经建立了客体稳定性,这个游戏就不再逗笑了。

有时候妈妈仅仅去上了个厕所,婴儿也会大哭,因为婴儿真地以为妈妈消失了。婴儿需要经常透过妈妈的抚慰,确认自己和妈妈的存在。就像镜子一样,婴儿透过妈妈温情的容颜,映照出自己,感受到自己。有些“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记不住自己和别人脸部的细节,这是因为他们曾经很少得到妈妈深情地注视,即使看到妈妈,也常是空洞无物的眼神。

《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如同噩梦一般,很像婴儿的思维过程。婴儿的世界充满幻想,没有逻辑,既有美好创意的一面,也有如《生化危机》一般的破碎和噩梦,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思维过程”。这个过程,通过父母的抚慰,逐渐人性化、逻辑化,同时成为天马行空般创造力的来源。

孩子莫名其妙地夜哭、焦躁、惊恐,很可能是感受不到母亲的存在,陷入混乱的初级思维过程,无法将现实和幻想区别开来。对此我深有体会:《生化危机》里的小女孩还有超级武器型妈妈,而我的梦里只有僵尸、怪兽和死亡。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训练孩子“独立坚强”、“完整睡眠”,就是将他推进无底的地狱。不知道那些为孩子脑神经发育着想的专家,这时候是要保护孩子发育什么呢?发育“被迫害妄想”的神经回路?

 孩子夜哭、夜奶频繁,确实会让母亲疲惫不堪。如果母婴之间心的链接增加,孩子经常感受到母亲的存在,则孩子可以减少夜哭的次数。若和孩子之间的链接不深,也请不要责怪自己,因为你自己在婴儿时期,也没有经常被母亲深情地“看见”。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多去感受婴儿,比如让自己全身放松,观察婴儿的呼吸,同时也感受自己的呼吸,母婴之间的呼吸节律,可以如同协奏曲一般。这就是一种催眠练习,非常好地增加心与心的链接,让人活在当下,存在感十足。但当你体验到当下的存在感时,“头脑的我”却很容易焦虑恐慌,练着练着就想逃离当下,思绪飘走。这时,如果有情绪升起,则继续观察这个情绪,不评判,不阻碍,不逃跑,让情绪自由流动。这就是提升觉知力和平等心的“生活禅修”。婴儿天然地活在当下,和万物链接,所以借助婴儿的存在,觉知自己,事半功倍。请珍惜这个神奇的生命,深爱他,就是重新疗愈自己“内在的婴儿”,让曾经受伤的自己和孩子共同长大,再一次面向心灵去生活。

摘录一些网友的观察体验:

“还记得我给儿子断奶的时候,平时从没看过孩子的奶奶和姥姥都跑来强行让我和儿子隔离,才7个多月的儿子突然看不到妈妈,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似他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记得那天下大雨,从外面赶回家的时候自己也哭成泪人!一进家门,儿子看到我时的那个眼神我永远都忘不了。”

“小月龄宝宝夜奶有着填饱肚子和满足心理需求的双重作用。大宝宝吃夜奶满足心理需求居多!快三岁的小小米同学依然会在生病、遭遇挫折等等之后要求频繁夜奶,之后明显心情修复得十分不错。‘断夜奶’只有伤害!”

“说到我心坎里了,瓜哥是个夜奶频繁的孩子,我也经常被提醒或者教育说夜奶频繁对孩子发育不好。对此我持置之不理的态度。我没听说过谁家孩子因为夜奶频繁长大成了傻子,我只听说过三岁定八十。我小时候就有对黑夜的恐惧,我想我的孩子也一样,所以在他每一次夜醒的时候我都会把他搂在怀里,告诉他妈妈在。”

所以,孩子哭,很简单:依母亲的本能,去抚慰他。任何违背人类本能的育儿法,都会带来人性的逆转,当然,这也是心理医生有饭吃的基础。为了避免你的孩子将来花大量时间和金钱看心理医生,尽情地亲密育儿吧。无论他的“正面”行为,如微笑,还是“负面”行为,如哭闹,如果都能得到及时而温暖地回应,那他会感觉自己的双脚扎根大地,踏实而心安;他可以成为灵魂深处召唤他成为的人——世俗的价值体系可能会嘲笑他,但最终,他的成就会让世人惊叹他为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其实,他只是一个最正常的孩子,得到了本应得到的爱。

六、如何辨别真伪育儿经 

网上育儿经众多,真伪难辨,如果父母拿孩子做了实验才知道对孩子影响如何,则实在是难以挽回的悲剧。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养育好孩子,我们可以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辨别育儿经:让你看后愈发觉得孩子有问题,需要教育改正孩子的,那只是头脑的排泄物;而让你读后愈发反省自己,增加自我认识的,则是真正成长的力量。

****************************************

后记:

亲子关系这个话题,真是几万字也写不完,因为太多活生生的个案,揭示童年亲子关系对孩子未来婚恋、事业、人际关系等所有方面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影响,和我们通常以为的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父母从小训练婴幼儿独立,将来孩子并不会独立,反而会在成年后的某个时间退行成无能的婴儿,给家庭和事业造成巨大损害。真正独立自主的人,一定是在童年对父母的依恋得到了足够满足的人。任何逆转人性自然规律的育儿法都会让人在成年后付出巨大代价,让孩子成为孩子,而不要在童年训练孩子具有成年人的品质,这样等孩子成年后,才会成为一个正常健全的成年人。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人自勉: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什么是网络暴力?我这里的定义是,在网络上攻击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且表现出强烈的恨意,这是本文讨论范畴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有两种经典的呈现形式。第一种是网络道德暴力,第二种是对不同观念的暴力。

第一种:网络道德暴力

当媒体爆出一些不道德事件的新闻,很容易引发集体暴力宣泄。例如,老人寒冬里在外捡垃圾吃,说儿子有房有车,却嫌弃自己不让自己进屋;儿子因为妈妈不肯买玩具而掐住妈妈的脖子。由于中国记者的心理发育水平大多也处在偏执分裂期,没有客观探索事物深层真相的意识,往往内心带着道德评判就把片面的新闻爆出,然后引发大量网友的道德声讨,例如:“不孝父母,畜生不如”;“这样的白眼狼生出来就应该掐死”。这些仇恨的级别,经常到了恨不得对方去死的地步,而对方只是个自己根本不认识更不了解、对自己没有过任何实质伤害的人。

那事实真相是什么,我们不知道。由于网络经常爆出新闻然后又剧情大反转,一些人已经有了意识:这背后也许不是那么简单。世界本身就是多层面的,有因有果,尤其是亲人之间,发生什么都是因果相报。一个家庭里面,没有成年人会是单纯的受害者或者纯粹的加害者。在外捡垃圾的老人,真的是儿子不让进屋吗?如果真的是儿子不让进屋,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痛苦的过往,让亲人之间无法同处一个屋檐之下?例如,曾经有新闻报道,一个老人有五个女儿,个个温饱无忧,却都不肯赡养他,他感到老无所养非常可怜,于是找记者伸冤。后来剧情大反转:原来老人年轻时,曾经性侵五个女儿。

亲子关系里,孩子情绪上怎么对父母,精准地反应了父母平时情感上怎样对待孩子。很多尊重孩子的家庭,即使穷得买不起多少玩具,孩子也心满意足,尊重父母。如果孩子会因一个玩具引发过度激烈的情绪,那这个情绪从何而来?究竟是平日里怎样痛苦的亲子关系,才累积了这么多强烈的情绪?如果能看到全部的真相,我们就无法纯粹地同情谁,仇恨谁,只能说,这是一个不幸的事实,而且是成年人自己一手为自己创造的现实。

强烈的仇恨,不需要事实,只需要伺机寻找一个仇恨的宣泄口,而且从“道德”这个宣泄口仇恨攻击别人,是安全的。在强调“百善孝为先”的国度里,关于“不孝子”的新闻,成了最佳宣泄口。

我们通常理解的仇恨,如美国经典西部片里,你掠我土地伤我女人,我追踪万里也要报仇,这叫尊严,是对恶的制约。而网络道德暴力的仇恨,针对的却是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

可能有人说,这也是对恶的制约,对道德的捍卫啊。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首先,这些暴力建立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何谈道德?其次,心怀善意希望这个社会更加美好的人,会反思悲剧事件的因果,希望能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情让社会更好,而不是简单地批判。比如看到“不孝子”的新闻,可能会引发自己反思对待孩子的方式,警醒自己是不是在做道德上的怨男怨女,避免酿造苦酒,这才是真正的扬善去恶——觉察的是自己的心中的“恶”。

例如一个新闻中,2000年时,德国人普方一家四口在南京被来自江苏北部沭阳县四个失业青年入室抢劫并且灭门,普方的妈妈和德国朋友们没有单纯地仇恨凶手,而是思考悲剧何以发生,结果发现那里的人太穷,没有机会受教育,于是创立了一个基金来改变该地区的生态。他们用尊严和善意,最好地纪念和荣耀了逝去的人。

那么核心问题来了:网络道德暴力的仇恨,究竟从何而来?

这里我们要用到精神分析中的一个名词:“反向形成”。反向形成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潜意识的渴望和意识上的表达正好相反。它来自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因为自己人格中有一部分,意识不能接受,所以要分裂开来。

用直观、容易理解的方式说,就是:一个人过于强调、宣扬什么,正是因为他缺乏什么;一个人过于禁止、压制什么,正是因为他内心渴望什么。

例如我刚上大学时,我们系安排了一个院士、物理学界的老前辈给我们讲座。本以为他会讲一些对物理学的洞见和喜爱,讲讲物理学的魅力,鼓舞一下我们这些懵懂地把物理学选为专业的新生。结果他讲的是各种生活中的小事,例如:他家的兔子不爱吃草,居然爱吃肉;“现在的学生们太开放了,在学校里就卿卿我我、勾肩搭背,实在不像话”——感叹世风日下。当时听着就觉得好笑,跟旁边的同学开玩笑说:“这老先生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书呆子一枚,没好好谈过恋爱,现在老了,就像兔子一样不肯老实吃草,也想尝尝肉的滋味,可惜老了也没机会了,于是对年轻情侣各种羡慕妒忌。”(这里插播一段自恋:我从高一开始,自己分析解读各种现象,初具精神分析视角的意味,果然是必然走上这条路的人。)

用此方法暴力分析那些大力宣扬贞洁观的人,其实内心是多么渴望性解放。但因为意识不允许,所以愈发认为自己很贞洁,看别人则怎么看怎么淫荡。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亲密、忠诚的伴侣关系,也渴望性的自由。过度强调忠诚的人,是在防御自己对性自由的渴望。同理,性关系过于开放的人,是在防御自己对亲密、忠诚的渴望。而自我功能好的,也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分裂较小的人,能在这两种渴望中找到相对平衡的方式。

至于“过度强调什么,正是因为缺乏什么”,这个很好理解:看看CCTV每天在宣扬什么,你懂的。

有句俗话说,“秀恩爱,死得快”。过度、刻意秀恩爱的人,很可能是潜意识已经对这个关系有很多不满,很想表达愤怒,但是意识上不允许攻击性出来,于是加大力度秀恩爱。这是个经典的反向形成。

回到网络道德暴力,那些一看到“不孝子”新闻就暴跳如雷、恶毒咒骂对方的人,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使用一下精神分析的视角,很容易推测:这样的人,与父母的关系或者与孩子的关系,一定非常不好。

很多人与父母的关系表面和谐,可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恨意却暗流涌动,若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这个恨,那么就会反向形成,总是强调父母之恩、应该孝顺。其中对父母仇恨最强烈的人,仅仅强调孝顺还不够,还要恶毒诅咒不孝的人,这就是网络道德暴力的真实动力。

中国版的精神分析鼻祖,老子同学,早就在道德经中剖析过:“六亲不和有孝慈。”亲人之间匮乏爱,才会强调父慈子孝。正所谓缺什么强调什么。所以精神分析这门学问并不特殊也不神秘,只是简单地在探索真相。

第二种 对不同观念的暴力

在我个人看来,自由主义是文明的开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在不侵害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保有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例如你觉得西医好就选择西医,我觉得中医好就去看中医,我们可以发表各自的看法,甚至觉得对方的选择很蠢,但是没有人可以禁止别人表达观点,没有人有权力限制别人的选择。这就是自由主义。

例如自闭症的成因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有的人相信自闭症百分百是先天因素导致,跟后天养育环境无关,必须送进专业科学机构矫治,而且终身无法治愈。有的人相信自闭症有可能是后天养育导致。不同的信念,导致不同的行为选择。有的父母把自闭症孩子送进自闭症训练机构,有的父母把自闭症孩子养在自己身边,努力成长自己,改变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不同的信念导致不同的选择,这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每当有母亲通过成长自己改变亲子关系,使得自闭症儿童得到很大改善甚至治愈的案例出现,都会遭遇一片诅咒、骂声。攻击者们认定这是错误的做法,自闭症是终身无法治愈的残障,必须被送进专业科学机构训练,简直是恨不得被治愈的孩子再次病回去,才符合他们认为的“科学正确”。这种逆转人性的网络暴力,会让拥有正常同理心的人觉得惊悚,是什么导致这些人不仅不为一个不幸家庭重获幸福感到高兴,而且还要百般咒骂?

攻击者们认定这些自闭症治愈的案例都是误诊。为此我特别在中英精神分析儿童治疗课程上,请教在英国长期从事母婴治疗和自闭症治疗的儿童精神分析师,如何避免自闭症误诊。过程中老师谈到,自闭谱系的孩子会回避所有人的眼神,不再寻求外界回应,然而胎儿期和婴儿最早期,母婴关系严重失败的孩子,也会呈现出相同表现形式的病理性防御,二者从现象上无法分辨。英国最专业的精神分析师尚且无法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上分辨成因,何况中国一大堆突然冒出的、有着巨大利益驱动的自闭症专家教授的诊断呢?

“唯一正确”永远不是让社会进步的动力。多少曾经当年唯一正确的真理,随着时间推移,成为后世嘲讽的对象。推动社会进步的,不是某些人宣称的唯一正确道路,而是每个人拥有自由意志,用自己的头脑去自由思考,为自己的人生自由选择。

那为什么有些人无法忍受别人的观点跟自己不一样,甚至要去攻击不同意见的人,恨不得对方永世不得发出声音?

这些人是母婴关系失败加脑神经发育损伤的结果。刚出生的婴儿,需要这个世界与自己“同调”:我微笑,妈妈也开心;我饿了,妈妈能知道我饿,并且喂养我;我难过地哭,妈妈听着也难受,于是来抚慰我。这种母婴之间的同频共振,让婴儿形成核心自我存在感。这个存在感在未来不受外界条件威胁。例如别人与我意见相左,仅仅就是意见相左,而不会威胁我的存在感,而且看到不同意见时,会去思考对方的观点是否开启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我可能在某件事情上看法正确,也可能看法错误,但那只是一件事情一个观点的对错而已,无关乎我这个人是否正确。

如果母婴关系同调严重失败,婴儿无法凝聚出核心存在感,于是会逐渐抓住一些信念来形成假自我存在感。我认为的一系列正确的信念,形成了我存在的证明。如果这些信念被质疑,就等于我整个人的存在价值被质疑,所以要拼命捍卫自己的正确,攻击不同意见者。例如有的物理学家在相对论被发现后,内心非常崩溃,难以接受经典物理世界居然不是全部,有的甚至为此自杀。例如一些毛粉至今无法接受伟大的毛主席其实是个内心非常病态并且做出过很多丑恶事情的人,拼命捍卫毛主席的纯洁伟大正确。物理学家们毕竟拥有发育正常的逻辑脑神经回路,在相对论被证明后,不得不承认现实,虽然内心是崩溃的;而毛粉之类的人,没有装载逻辑的脑神经,可以对真相视而不见,坚持活在自己想象出来的正确世界中。

所以网络上对异见者进行人身攻击辱骂,恨不得将对方灭口的网络暴民,其实只是在捍卫自己脆弱的存在感,这是精神上生死攸关的事情,自然值得拼命去做,加上逻辑的脑神经回路有损伤,所以面对不断更新的讯息和事实,分明与自己持有的信念相左,却无法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和逻辑思考,只能不断地、生死攸关地攻击下去。

现在脑科学界已经无法回避亲子关系尤其是早期亲子关系对脑神经发育的巨大影响,脑神经科学家Seigal说,正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塑造了神经联结,从而产生了心智(It is the human connections which shape the neural connections from which the mind emerges. Seigal 1999)

希望养出健康、聪明孩子的父母,爱,就是一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