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人很火。一个是董卿,刚有《中国诗词大会》大讨论,最近,她又以制片人身份,推出并主持了一档全新的文化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反响很好,豆瓣评分打到了9.2。

另一位是柳传志。这位73岁的知名企业家,终于在去年年底,见证了自己46岁的儿子柳林的婚礼。在《朗读者》的首期节目中,柳传志作为朗读嘉宾,分享了他此前在儿子婚礼上念给儿子听的亲笔信。

既是以父亲的身份参加节目,柳传志自然聊起了他的家教风格。谈到儿子、儿媳时,作为“联想教父”,他用了不少企业管理的词汇。他称儿媳妇为“秘书长”,因为他们家有一个微信群,儿媳妇负责群管理,他用公司考察干部的标准,给儿子打了个高分:

“在我们公司考察干部,既要看前门脸,也要看后脑勺。前门脸指的是这个人的业绩、能力,他要给人看的地方;后脑勺,是人的品行,一般考核不到的地方。柳林的后脑勺长得还是很漂亮的——善良、忠厚、孝顺,对朋友讲情义、重承诺,说话幽默,有味儿,而且从不高调,他的朋友都认可他。”

这期《朗读者》的主题是“遇见”。当柳传志遇见了董卿,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特别是为人父亲的哲学。当董卿的父亲VS柳传志,一个父亲到底应该如何管教子女?

“柳式原则”

妻子儿女也绝不能违反

“当真有原则性问题的时候,我也会采用一些比较更强劲点的方式。”在《朗读者》的节目中,柳传志对董卿如是说。日常生活中,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第一,联想有个著名规定——高管子女不得进联想,包括柳传志的一双儿女。这个规定的缘起很单纯,柳传志担心出现互相联姻、盘根错节的关系,影响了公司管理和发展,但具体执行下来,还是有些尴尬。因为儿女学的都是计算机专业,他又希望儿女回国发展,不进联想,难道去联想的竞争机构不成?

柳传志的夫人曾一度对此很不理解,作为联想的老大,柳传志当然可以选择破例,旁人也不会有微词,但原则就是原则,柳传志更关注孩子长远的发展,而不是当下的便利,“进了公司,我自己觉得对他是公平甚至严格的,他可能也会觉得很严格,但其他同事呢?其他年轻人呢?可能还是会容易觉得你给了孩子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他们不进联想,自己去发展,还是非常好的。”

第二,柳家有规定——任何人任何时候绝对不能迟到。这是柳传志在1990年给公司定下的规矩,执行到今天已经有二十几年。任何人开会只要迟到就要罚站,这时主持人就会停下,所有人安静,用这种尴尬惩罚迟到的人。他自己也被罚过三次。而这个原则即使在家里也不能变。

有时大家出去玩,比较随意,就剩下柳传志一个人较真“谁迟到了,该如何惩罚”,把气氛弄得很紧张,这时他的太太都会觉得好气又好笑,但在柳传志看来,不迟到已经是他的品牌,别人就等着抓他迟到一回。既是原则,哪里有让步之理?

第三,绝对不能说谎。去年,柳传志曾和他的儿子柳林登上《新闻联播》节目,谈论“孝”。柳林就“吐槽”——小时候有一次因为考砸了,怕挨骂,他就偷偷改了分数,结果遭到父亲的冷战。因为父亲认为,成绩可以不好,但绝对要诚实。

董卿:我一度怀疑

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当柳传志在节目中侃侃而谈时,坐在对面的董卿接话说,自己的父亲对她也是极严厉的。

董卿曾在北京卫视《BTV秀场》对她的专访中,提到了父亲在她童年时期的极端严厉:

不能照镜子,不让妈妈给她做新衣服穿。因为“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主动承担家务,每天刷碗、擦地。中学以后的寒暑假,都去勤工俭学,因为要磨练意志。

15岁那年,董卿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日后,她回忆说,“那种席梦思床垫,特沉,我两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地把床单塞进去,然后再把四周叠成平整的90度角,一上午只干了两个房间,别人都去吃饭了,我还在那儿傻乎乎干着。”父亲只告诉她要坚持,一度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天没亮就去跑步,每天要跑一千米。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

同为严父,大相径庭

但同为严父,柳传志和董卿之父俨然大相径庭。

柳传志的“严厉”是抓大放小。当柳传志对董卿说,他会采取强劲方式坚持自己的原则时,他的后半句是,“但我仍然会很在意他们的感受。有的时候,比如他们的某些缺点,假定不是原则性的东西,那我只能去启发。”

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曾说,父亲最讨厌说到但做不到的人,这是他的原则,所以,对于他们做不到的事情,父亲宁愿他们不承诺。

柳林曾一度抽上了烟,柳传志的太太不喜欢,让当父亲的必须和儿子严肃表明态度,柳传志却不干了,原因很简单——抽烟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作为戒过烟的人,他也理解戒烟的难处,既是这样,如果他严肃勒令孩子戒烟,孩子不同意,他能怎么办?以后戒不掉,能怎么办?

要是乐观点,柳林听了爸爸的话,开始戒烟,但就是戒不掉,情况就更尴尬了——因为儿子陷入了“说到但做不到”这个原则性的问题里了。当爹的难不成还和孩子撕破脸?……最后,柳传志采取的方法是,不谈,顶多平常聊天时,多说说“你要能把烟戒了,我高看你,我觉得你了不起”这类话。后来柳林自己就真的把烟戒了。

柳传志曾做过一个折算,他和孩子只有40%是家长,剩下的60%,一半是朋友,一半是同学。

是朋友,柳家每周六有聚会,都要在群里讨论,当柳传志提出他的提议时,孩子们总要贬一下他。他在北京长大,受东北同学影响,一些词有东北口音,又在南方出生,所以口音里前后鼻音发不清……这些小缺陷,子女们也要时不时拿来挖苦。

是同学,他从孩子身上知道当前的年轻人在学什么,喜欢什么,有什么新奇好玩的事儿。作为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他说他没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孩子的,就是聊天,茶余饭后说起对某些人的看法等等,大家从各个角度去谈。他甚至担心自己对孩子造成太强势的影响,曾说:

“孩子们的事情,具体问题谈得很少,基本都是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具体情况我不了解的时候,发言比较少,了解得比较清楚了,我才敢说。”

他甚至对董卿坦言,自己有点“怕”孩子。这种“怕”,其实就是在乎,在乎自己的原则和孩子的选择是不是会打架,而藏在这种“在乎”背后的,就是充分的尊重。

但董卿的父亲的“严厉”,是“控制”。

董卿曾说,自己心里上最难以接受的,是爸爸对自己永远都不满意。

“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心理学上有“控制型人格”的说法,在家庭教育中,就逐渐衍生出了“控制型家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希望孩子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对孩子,他们总有一万个非常具体的要求,小到吃饭姿势、穿衣搭配,大到择校就业,结婚生子,但这种唠叨日积月累,只能让孩子陷入“难道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吗”的焦虑之中。

最终,孩子不是对自己要求极高,不断通过不要命的奋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就是全无主见,事事得听父母指点。但无论是哪一种,孩子都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被塑造出来的附庸。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要不是父亲这般压力,有董卿出头的这一天吗?”这是个可怕的反问,因为它用董卿成名的光环,掩盖了她儿时几尽残忍的经历,掩盖了千千万万个最终没能像董卿这般崛起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即使降落在一个物质优裕的家庭,也将一直戴着精神枷锁成长。

孩子需要怎样的严厉

良性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有弹性的、平等的。这需要柳传志式的深谙“抓大放小”之道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不会干预孩子的每一个选择,也不会将父母威权凌驾于孩子的自我意识之上。他们尊重孩子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尊重孩子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力,还给孩子享受人生起起落落的资格。

只有这种“留有余地”的严厉,才能给孩子的人生提供长足的养分。今天,当谈到父亲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时,柳青的回答始终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他培养了我的性格、意志和品质。”这种养分,伴随着柳青从北大到哈佛,从高盛到滴滴打车总裁,再到柳青自己的家庭,今后也将遗传给柳青的儿女。

在《朗读者》节目最后,柳传志回忆起父亲柳谷书说的一句话:“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而今,柳传志将这句话转送给儿子柳林,并加了一点补充,“要懂得融通,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做人要融通,做父母又何尝不是?我们继续怀抱对孩子未来的理想,但不理想化地对孩子指手画脚,尊重孩子的实际,不期盼孩子每步都比别人跳得高,孩子反而能比别人走得远。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