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百科全书式妈妈

我一个好朋友最近因为某些私人原因,决定尝试一段时间的homeschooling,就是孩子不去学校上学,而是在家自己教。

她能做这样的决定,我们身边这一票朋友一点都不意外。我们甚至一致认为,真的也就只能是她,才有这个能力做出这样的选择。

她是个神奇的女人。

每次与她见面前,我都有无尽的期待,因为她总是在探索,她对大千世界有着孩子般的好奇,她像个未知的宝盒,你根本不知道见面时,她会说出些什么新鲜玩意。

上次见面时,她把你想了解的HPV疫苗给你普及到一个底儿掉,上上次见面时,她致力于对比和研究各种车顶用的帐篷,再上上次见面,她刚自己动手,把孩子摔得粉碎的iPad换了个新屏幕……

对新奇世界感兴趣,有各种好点子,这都算不上多新鲜的事,然而这个女人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无论她想了解什么,想做什么,她都有办法自己搞定。

当然,也并不是从不借助别人的力量,但在我看来,她是那种给她一个小米粒,她就能找到办法撬动地球的人。

我曾好奇地问她,各种资讯和办法都是哪里来的?她说,国内有度娘,翻墙有谷歌,知乎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问不出来的。我又问她,有很多事都可以直接求助熟人,干嘛不?她说,最朴素的想法就是:不!做!伸!手!党!

“伸手党”VS“动手党”

她是这样分类区分“伸手党”和“动手党”的:

比如,你买了个好东西晒在朋友圈,“动手党”会根据图中的蛛丝马迹,类似商标,名称、花色,包装特征,以及你的文字描述,来找到搜索关键点,自行搜索,顺便可能还会更进一步把口碑测评和比价也做完,又分析了该品牌其它值得买买买的东西,然后决定是否购买。

而“伸手党”则不同。初级“伸手党”会问:这是什么?中级“伸手党”会问你要链接;高级“伸手党”会先问这是什么,你答复后,ta会进而要链接,你答复后,ta会再问你使用体验,卖家情况……仿佛这东西不是你买的,而是你在推广的,你卖的,你生产的,你发明的……

对于资源的索取更是如此。你贴了个儿子上棒球课的照片。ta会问你,这是橄榄球吗?噢棒球。在哪上课?多少钱?多大能去?上课人多吗?老师好吗?有外教吗?外教资质有保障吗?买装备贵吗?以后上大学国外认么?……

你只好默默地把贴了三遍的课程介绍和电话忘在脑后,开始给这个记不得因为什么原因加了朋友圈,生活中根本不认识的“好友”做答疑工作。

坚持让我读邮件的外教老师

听完这番话,我出了一身白毛汗,如此看来,我有时能做自己动手党,做中级“伸手党”比较多,至于高级的,似乎也不是没做过……

在我家孩子一直学芭蕾的教学机构,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比例大致相当。像我们一样,很多中国孩子都是从其他教学机构转过来的。我当初去,是一个朋友介绍的,她说的第一个理由就打动了我。

她告诉我,很神奇的,原来在一个国内的教学机构,一到年终演出,一大群老师外加很多很多帮忙的家长,伺候三五十个孩子,演出时依然鸡飞狗跳墙,乱作一团,仿佛人手总不够用,总有没准备周全的地方。可她们转来这里,总共两个外国老师负责演出,加一个中国助理负责外围杂事,个把帮忙的志愿者家长,几百个孩子的大型演出,井然有序。

去年,我们就赶上了孩子的第一次年终演出。演出几个月前,老师就会有规划地邮件提示家长,每个班的量体裁衣时间,每个班的演出节目内容,演出的大致时间区间,请家长确认到时是否能参加,并配合在指定的时间不要缺课。

临近演出时,每次彩排时间,每个节目的要求,演出细节,都会写得非常清晰详尽。我看着那长长的邮件,就有深深的无力感。并非因为它是英文,读是完全读得懂的,而是里面有涉及每个节目的不同信息,详尽到发式、演出服穿着方式、鞋子、袜子、候场时间等等,甚至细到哪种衣服搭配什么样的内裤,不同发型用什么样的卡子,孩子候场可以带些什么样的食物和玩具……都读过并摘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需要静下心来,花费一点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鼻子底下长了嘴啊,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问老师就好了。于是某天下课,我站在教室门口,等到老师下课时,问老师说,我没找到男孩的服装要求,请她帮我讲一下。她很客气地说,邮件里专门详细写了男孩的服装要求,连袜子的颜色,材质和袜筒高低都写清楚了,虽然我们那个节目里只有两个男孩。

我还是有点懒得自己去找,就说,“你就直接告诉我一下内容,我就不必再查邮件了,好吗?”

老师脸上明显出现愠色,但她修养很好地拿出手机,迅速滑到邮件里的那个位置,截了两屏发给我,并淡淡地说,“请自己读吧。另外,我希望,今后我不再需要把同一件事做两次,因为第二次,是在浪费时间。”

父母凡事先靠自己

孩子才能自觉独立

我心里有点不爽,就跟一个关系不错的外国妈妈吐槽。我说,“这个老师真是傲慢,我就是问问嘛,说了这半天,比直接回答问题花的时间多多了,真不知道哪头划算呀。”

那位外国妈妈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我不觉得她有回答你问题的必要啊,邮件写得多清楚啊!我每次只要按照老师的说明,就根本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自己如果对孩子的事都不愿花时间和心思,老师就更不愿意了。咱们一个人去问她,她还能负担,若是每个家长都问几句,那她哪儿还有时间干别的呀。”

“而且,每封邮件和说明信,都是她精心组织语言,安排规划时间后写的,你重复问里面的问题,不但不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劳动,我觉得对人格也是极大的不尊重呢。”

这番话说得我非常不好意思。曾经,我也对别人来我这里做“伸手党”嗤之以鼻,没想到自己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做着这样的“伸手党”。

至此我就明白,为什么一场几百个孩子的大型演出,两个老师加一个助理就能完满实现。同时我也发现,从国内教学机构转去到这里的家长们,也都迅速转变为自立自强者,若非是文化差异或文字上实在不理解,查字典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人再会主动去问重复性的问题。我们都学会了凡事先靠自己。

孩子不再说“妈妈来帮我搞定”

这件事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不做“伸手党”的能力,只是有时我们偷懒,也有时,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其实已经引起了别人的反感,不知不觉间做了不受欢迎的人。

我们都想培养优秀的孩子,但我想,优秀的孩子一定都会具备但不限于这样的品质:勤奋、好学、求知欲强、独立、勇于尝试。总想伸手就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的人,无论成人或是孩子,不夸张地说,都优秀不到哪里去。

回到最开头提到的好友,她制定的homeschooling计划让我咋舌,她研究了国学教材,书法字帖,奥数机构,科普书籍,英文教学体系,甚至她还报了个给孩子的在线小学数学课,但她并不让孩子自己上在线课,而是她自己去听,她说要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老师如何授课,再变通为自己的方式教给孩子……

她的孩子,之前在一所顶级国际学校,成绩名列前茅,非常优秀。当然,这优秀或许未必完全来源于这样的母亲,但我能看到的是,每次我家孩子跟这个孩子玩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家孩子都会在他的影响下,跟他一起尝试着自己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只会扯着嗓门大喊:

“妈妈,来帮我把这个搞定好吗?”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