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蔻蔻

号∣WeikoMagazine

我个人觉得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在中西方体系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更注重学校的成功,而欧美更注重学生的成功。

在中小学时,各个中国学校的宣传点都是该学校升学率多少,升重点学校率多少;大学宣传点的第一个标签一般就是自己是否是211和985工程中的大学。在升学数据和所谓“一流”大学的标准中,很少听到关于学生的实际感受和需求。

在欧美则相反,听到的政策和各个学校的宣传,侧重点都在学生身上,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体规划。

欧美基础教育有很多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调整

在欧洲,公立私立的中小学分为很多类型。公私立学校不是学费多少来区别,而是根据学校所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来分类。如,荷兰分为公立综合学校、个体教育学校(即一般所说的私立学校)、综合-个体联合学校三大类。私立学校中有13种教育模式可以选择,包括蒙氏、道尔顿、自由、自然、发展方向、瑟谷教育等。

无论公私立学校的宣传,都是强调如何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个性行为特点和学习习惯。例如,帮助不擅长某学科的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腼腆的孩子学会交际,有哪些社会交流合作,等等。

荷兰公立学校的综合教育方式虽然统一一些,但与中国的统一教育不是一码事。就说荷兰的语文课吧,荷兰教育部审定的小学语文课本有统一教材,但统一教材不是像中国那样全国只有一本,而是有十多本达到荷兰语教学标准的教材可供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选择,而且每一两年都会有新的教材加入,旧的被淘汰。学校一般会选择1-2册基本语文教材,若某个学生不喜欢备选的基本教材,或是该学生用基本教材学习荷兰语效果不佳,那么老师会建议,让孩子用其他的荷兰语教材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总之,选择很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调整。

在欧美的这种基础教育体制下,更关注的是后进和有特点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才需要个体化的指导。中国学校则会更关注优等生,其侧重升学率和教育达标准则单一的特点,必然导致教职人员觉得后进生是“拖后腿”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在对待优等生也无法真正关注学生的特色和需求。

当年,我在成都所读的重点中学,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到了高三全年级剩下70多名学生。在“出产”过几次四川省高考状元后,校领导希望再续辉煌,向尖子生分配任务:你们几个要争省高考状元,你们几个分别要争全省英语/物理/数学/化学单科状元,为学校和自己争光!

记得一个尖子生同学,是省状元和几项单科状元的苗子,领导一看她的第一志愿是复旦大学,就来劝她改志愿了:“换成北大吧!不是复旦不好,其他几个尖子生都报的北大。对于学校的宣传来说,10个学生考入北大,多好听,又统一。可要是我们说,9个北大,1个复旦,就没那么有力度了嘛!” 当然我们中学也不会勉强学生,只是商量,这位同学后来如愿以偿读了复旦。但还是可以看出,就算是尖子生也会被要求去考量学校的需求。

在欧美,对教师和教育质量的评估掌握在学生手里

欧美国家,老师会给学生写评语,但学生也要对教师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无论是大中小学,对老师和教学的评估权不在校领导和教育部门手里,而是握在学生手里。

一门课程或是一个学期结束了,学校会发给学生标准调查问卷以及开放性的意见表格,针对老师教育方式、教材选用、教学环境、课程设计、教学幻灯片质量、考试方式、师生交流、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表达感受和建议。

根据学生的提议,学校每年都会调试和改善课程及教学方式。学生和老师互有监督和交流的通道,而非老师自上而下训导学生。这种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利于彼此了解需求。老师教学,不为完成领导的任务,资格评估不是教委说了算,而是学生是否满意,如此更便于知识的授业解惑和对学生个性的发现和培养。

中国大学对本科生的教育关注和授课质量下降

说到大学的高等教育,中国的各个学校更在乎的是怎么得到教育部认可,而非学生的感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能被纳入211和985工程就是各个大学的努力目标。毕业后的职场上,也觉得这些学校的文凭才硬,甚至有招聘要求说“非211和985工程大学文凭不录用”。

这会导致对本科生的教育关注和授课质量下降,长远来看,硕士博士的能力和今后职场工作理念,也会被殃及。

211和985工程大学旨在建立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对大学的硬件、科研成果有要求,但并未对学生的培养有具体定义。中国大学的排名高,一般是学校申请的研究经费多而已,而科研与本科生大都无关,更多是硕士和博士的事情。

如果科研成了排名标准,那么侧重点就自然会放在申请经费、寻找国际合作、敦促研究进度上。况且科研经费,比课时费多得多,于名于利,大学的教授和学科带头人都不会给本科生授课,也不再关注本科生的教育。

我在做博士时,所属的荷兰皇家自然科学院及莱顿大学和国内很多一流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有交流合作。常听到不少国内大学领导的一种论调:我们不要教书匠,要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在中国,科研已经取代教育成为了大学的主方向,专心教书而没有科研课题的老师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可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的教职员工又抱怨着,本科生素质一年比一年差,硕士博士的独立思考和创新力不足。其实,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好好栽培本科生。

在欧美的大学里,教授、学院或部门的学术领导、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依然在花很多时间给本科生设计课程,授课演讲。

欧洲大学的主要支撑点和收入也是靠科研经费,但是大家都有共识,要做好科研,产生真正的成果,就要培育好本科生,他们是科研生力军,被看作是学术思潮的未来。人人都觉得帮他们树立思维和方向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今后科研人才不断和持续有创新力的根本。

欧美高校的资源分配,是平等竞争和交流合作的结果

高校被分为三六九等,应该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在教育和科研资源的分配上,“一流”大学会有很多优势,比如,更好的设备、师资、科研经费给予。如此一来,普通大学很难保证竞争力。

欧洲的大学没有分级,只有分类。即,在欧洲没有一本二本之说,各个大学有其特色和专业强项。很难说,柏林大学和牛津大学哪个更好,主要还是看专业。

就说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很多中国人都没听过,但其农业专业在全球数一数二。荷兰这么小的国家,人口不到1700万,国土面积才4万多平方公里,比中国小200多倍,但却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肉类出口全球第二,西红柿和土豆出口全球第一,光是西红柿的年产量就是中国的20多倍。能取得这些成就,全靠瓦格宁根大学的专业创新和科研实力!

美国的大学虽有“常青藤”和“非常青藤”之分,但这不是美国教育部评定的,而是根据科研和办学实力积累的口碑。美国“常青藤院校”靠的也不是教育部拨款,而是校友捐助制和科研经费。由此一来,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美国大学必定把学生的成功放在首位。别的不说,只有学生成功,才能有更多的校友捐助。

总的来说,欧美高校间的资源分布并不是各国教育部分派的,而是各个高校根据其专业和科研能力,平等竞争取得的。科研经费有的来源于政府,有的来源于企业,哪个高校集中了更适合科研项目的人才,就凭实力得到经费。此外,在全球一体化的现在,高校间很少单打独斗,而是寻求更多相互合作交流、保证人才的流动性,优化合理地利用资源。

科研硬件和软件

欧美和中国在高校科研中,中国更重硬件,欧美更重软件。

我所在的分析化学领域,需要很多色谱质谱仪等精密分析仪器。这些仪器的售价常常一台就是近千万人民币。中国这几年经济实力强了,各大研究所和高校在构建实验室和购买昂贵仪器上出手阔绰。

10年前中国教授还会来参观欧美的分析化学仪器和实验室,但5年前就没有这种现象了。相反,中国教授们会觉得欧美实验室的规模不如中国。欧美大学的实验室还常会合买合用仪器,让中国教授们觉得小器。

可是,对于软件使用中国实验室就不大方了。

这些精密仪器测量出来的大数据,需要前期处理、减噪、分析解读,欧美各个实验室都会选用和购买一些高端软件来处理数据。软件的开发商一般都不会一次性售卖软件,而是采用每年支付使用费的方式。这类软件的使用费每年20-30万人民币不等,用不同的几种软件,一年下来就是百万人民币。这笔钱是大多中国实验室不愿花的。

中国教授们觉得,买多台几百万上千万的大仪器,就算花个上亿元,实验室自成规模。领导来参观,一眼就看得见,院校评估,身价不言自明,也便于跟领导解释科研经费的投入。可软件安在电脑里,谁看得见呢?

所以,中国实验室一般会选用精密仪器自带的基本软件,让硕士生和博士用人力劳动和工作小时来弥补基本软件的不足。他们觉得养一个博士一年5万人民币,何必花钱买30万的软件呢,何况还只有一年的使用权。

欧美的实验室却认为,最值钱的是人的创新力和积极性,机械式的重复数据分析,交给精确的软件就好,尽量让人力解放,去研发新的分析检测方法,或是自己开发软件等,这样才能持续让实验室发展。因为真正决定科研实力的,就是科研人才产出的科研成果和与实际接轨的应用,而非上级的评估!

还有,分析化学的仪器维护和使用都很费钱。别的不说,一层楼都是分析化学仪器的实验室,一个月的电费差不多就要三十万人民币。所以中国实验室有时会买了贵仪器也放在那里很少用,为了省电也省下给仪器供应商的维护费(分析化学仪器商全是外资),平时还是用一般的仪器,有人来参观了,才开贵仪器。就算是摆设,还是需要这么个仪器,为了重点院校达标,没硬件不行啊!

其实,在欧美为什么实验室之间会合用或相互租用仪器,就是为了避免闲置仪器。不要为了做样子,浪费能源和金钱,合理整合彼此的资源,相互支持,又降低压力,不是两全其美吗?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