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传统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儿童都不能自由活动,他必须很规矩地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这样,儿童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孩子现在想去玩水,但是老师让他必须画画,当愿望和行动不能统一时,孩子就不可能专注在画画上,怎么办呢?他开始想象,用想象来弥补他不能得到的活动,他想象自己去玩水,或者编一个故事来安慰自己。长久下去,儿童的心力和活动就被分开了。“人被分裂了”。

蒙特梭利说:“经验表明,儿童的正常化会使得许多幼稚品消失,不仅是那些被认为是缺陷的品质,还有通常被看作是好的品质。”这里所谓的“通常被看作是好的品质”就是我们要说的“岐变”。蒙特梭利说:“在那些消失的品质中,不仅有邋遢、不服从、懒散、贪婪、以自我为中心、好争吵和不稳定,而且还有所谓的‘创造性想象’、喜欢编故事、对别人的依恋、游戏、顺从等等。”

在很多人看来,神游编故事,在自己的故事中欢乐、哭泣、痛苦,这种情况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蒙特梭利认为,这正是儿童的岐变。蒙特梭利:“儿童的本质还没有被今天的人们真正认识。”

蒙特梭利对儿童的岐变讲了8点。她说:“儿童一旦发生岐变,能够改变他的,可能就是使儿童专心致于某些跟他外界现象相接处的体力活动。”

所有岐变产生的原因,是儿童正常的活动不能得到实施。我前面讲过“肉体化”(也就是“实体化”)是每个儿童发展的目的。但就在儿童的精神胚胎发展和视图发展的时候,成人遏制了它,孩子想玩什么大人通过各种方法不让玩等等,这样长久下去,会使儿童产生岐变。

蒙特梭利说:“儿童所有的岐变都有一个根源——儿童不能实现他发展的原始计划,在他的发展期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他的潜在能量本应该通过实体化的过程展现出来。”

蒙特梭利说:“实体化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来解释岐变的性质:心理能力必须在运动中得到实体化……”她在《童年的秘密》中这样解释:

儿童内心有一个心理密码,这个心理面就是我们说的精神胚胎。心理密码要在儿童零到6岁成长的过程中靠他自己破译,任何成人都没有能力破译。当儿童要接近这个目标,他的内在心理密码就会告诉他:你去接近这个目标,去为这件事情努力。这个时候,他应该走过去,但这个过程却被成人禁止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儿童可能会和成人斗争,但是儿童的力量很弱小,当儿童无法做他想做的事时,他就去想,靠想象去做他想做的事,心理和活动被分开了。

在传统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儿童不能自由活动,他必须很规矩地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完全处在一种静止的状态,人格就被分裂了。这个孩子长久下去会成为一个在人格上不一致的人。但是人类特别奇怪,即使环境是这样的,儿童也要想方设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一个孩子现在想去玩水,但是老师让他必须画画,当愿望和行动不能统一时,孩子就不可能专注在画画上,怎么办呢?他开始想象,用想象来弥补他不能得到的活动,想像自己去玩水。

这种现象不可能是暂时的,为什么?如果一个儿童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不让他做,他的状态是:我什么都不做,我就坐到这儿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于是儿童注意力就开始转移,他不再痛苦了,因为他发现这是无望的。他开始胡思乱想。思想是自由的,没有人能够禁锢住人的思想。蒙特梭利说,如果这种“统一”不能获得,不管是由于成人占据了支配地位,还是儿童缺乏动力,心理能量和运动这两个组成因素就各自发展,“人被分裂了”。

儿童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会不断地去寻找一些会动、会响的东西玩。成人认为那样很危险,他们制止儿童而不是帮助儿童去认识并学习怎样避免危险。他们往往是用另外的东西将儿童的注意力引开,从来不试图教给孩子用准确的动作来面对他感兴趣的东西。每一次活动时儿童都被成人用另一个东西引诱走。这种不断地引诱,只产生了一个结果,就是把儿童内在的精神胚胎逐渐地蒙蔽起来,儿童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内在到底要他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就出现了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好动,不断地动!当他的内在指导他去做那内在的事情的时候,一个外力不断地诱使他去做另外的一件不符合他内在的事情。蒙特梭利说:这种现象就叫心理能量跟运动不能成为一体。

心里知道自己该去做一件事情,而所作的事情却正好相反。这种现象在我们成人中间大量存在。比如说一个失业者,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什么?重新“包装”自己,再到外面去寻找新的职业。但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他在家里看电视、发牢骚。他在心里是想找工作的,但他做的事情恰恰跟找工作相反。再比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天他所有的愿望就是怎么复习,怎么考上大学,可他一拿起书本及开始胡思乱想,他的胡思乱想阻碍了他,他没法复习,这个人的心与力就被分开了,这种心力的分开,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

为什么儿童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蒙特梭利说:“由于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被创造出或消失,所以儿童的心理能量是不能按他们应有的方式得到发展,就是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他的发展方向就是这样,不是按正确的方向发展,就是按错误的方向发展,不可能居于一个中间位置。儿童的状态也是这样,他如果不按照正确的轨道(他内心的精神胚胎)通过活动来实体化,他就被压抑了。蒙特梭利说:“当这些心理能量大到失掉了它们的终极点而毫无目的地漫游时,通常就产生了岐变。”

人是要有一个终极的目标的,人应该自始至终按照那个目标前进,儿童尤其如此。这个目标非常明确。但是通向这个目标的时活动,如果你不让他这样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就被成人阻碍了。成人告诉他:“你今天休想办到!”孩子会告诉你:“妈妈,我特别想干,求求你了,让我这么干吧!”“不行,你今天就别想了,死了这条心吧!”儿童一旦发现他真的没有办法实现,就会神游,小孩子大孩子都会这样。蒙特梭利说:“心灵本身应该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塑造。”一定要明白这句话,心灵应该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实现。不是某一个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比如,3岁以前的孩子,要到处走动、触摸,甚至有吧东西打碎的可能,此时,成人应该顺其自然,只要没有危险,人儿童去触摸。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够真正地得到发展,进而成熟。否则儿童会躲在幻想里喘息。我常常说,当一个人受了伤,没有人安慰她的时候他会自我安慰,自己用舌头舔自己的伤口,然后告诉自己:“你多么可怜呀!”“你多么伤心呀!”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安慰。鹅绒也是这样,当他的终极目标被破坏,他就会躲进幻想的世界中。

我们有些成人也一样,我们已经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再考上大学了,尽管这个事实已经很真实了,但是我们依然会告诉自己:假如我上了大学会怎么样?想很多很多事。而且可能长达几个月处在这种幻想中,进行自我安慰。

这种幻想对儿童来说是可怕的。对成人来说更可怕。我们很多人早晨不愿起床,喜欢躲在被窝里胡思乱想。实际上这些想法对你一点用处都没有。有的人睡的很早,一躺在床上就开始胡思乱想。原因来自于什么呢?就是在他童年的时候心理能量和运动分离了,这种分离在很长时间以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他长大以后,就变成我们现在说的那种只会想不会做的人,就像蒙特梭利说的,他会是一个很伤感、很浪漫、但毫无意志的人。他可能说:“我喜欢文学作品,我想当一个作家。“但是他没有意志力,因为做一个作家,不但需要有天分,还需要艰苦的劳动和努力,他不具备艰苦的奋斗和努力,就是没有意志力。所以他一辈子可能一会儿喜欢这个,两年以后又喜欢那个,他什么都做不成,这样的状态就是他童年时期的神游造成的。

蒙特梭利说:“当漂泊的心灵找不到它可以工作的对象时,它就被图像和符号所吸引。”

我们应该回过头来深深反省、自查一下我们在教育中的失误。当儿童漂泊的心灵找不到工作的对象时,儿童可能走到图像和符号里。我们想一想,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不但没有给儿童活动的机会,而且还故意地、努力地把图像跟符号教给儿童,让儿童去神游。因为我们大多数教师在给孩子讲课的时候,不是让孩子自己活动去获得他心智的发展,而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帮助孩子去神游。比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植树,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植树的故事,就让孩子们写植树,孩子没有植树的经历,只能靠老师的诱导和自己的凭空想象来写这篇作文。

一个人如果童年具备了意志,他以后就能面对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他就只能站在旁边想。如果别人做到了,他会这么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会,只不过我没有做。像与哥伦布同时代的公子哥们,他们说:“发现新大陆?那事儿我们也会。“也像操作教具一样,我们看的时候觉得动作很简单,但我们做的时候发现自己很笨拙。看和做是两码事。蒙特梭利教育告诉人们:”儿童的整个心智发展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他就是通过自己来发展自己的心智的。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心灵就会到处漫游——因为找不到要学的东西,儿童会很痛苦——那么在这种痛苦中,就会像蒙特梭利所说的:“饱受这种失调折磨的儿童会坐立不安地乱动。他们充满活力和不可压抑,但是毫无目的。”

所以机会出现像珠珠刚入院时的情景:珠珠刚进来时,刚拿起一样东西,还没有做完,就把它扔掉,再去拿另一样东西,还没有做完又把他扔掉。老师说,当他看到一个目标的时候,他像那个目标走过去,就有七八个目标在吸引他。而这样不断滋生新的目标,他的心智会非常混乱。这样一个混乱中的儿童,他是坐立不安的,是极其好动和焦虑的。我们知道成人的焦虑正来自于此。当一个人坚定地向自己目标迈进的时候,他不可能出现焦虑。相反,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他会很慌乱,很焦虑。那么成人所有的这一切来自于哪里?恰恰就来自于童年。如果一个人,在他童年的整个过程中,他的整个活动实体化了,他的人格状态就形成了,他做为一个人就站立起来了。但很多人不是这样,童年时代完不成实体化这个过程,只能处于神游状态,等待成人创造他们。

蒙特梭利说:“不管成人是惩罚还是耐心地容忍这些失常儿童的漫无目标和不规范的行为,实际上他们都是赞成和鼓励儿童幻想,并把它们解释为儿童心灵的创造性倾向。”对这一点我有很深切的感受,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4岁多。她经常夸她的儿子说:“我的孩子可聪明了!”我问:“怎么聪明了?你给我讲讲”她说:“我的孩子很有创造力。你看嘛,我的孩子经常坐在那儿编故事,编着编着自己就哭了,编完后有的时候就笑了,我对她说:‘孩子,你不可以这样,因为那个故事是编出来的,你不用哭,那不是真的。’可孩子还是沉浸在那个故事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然后对我说:“你看,我孩子要是没有创造力,哪能编出这么多故事!“我一听,糟了,这孩子发生神游了,但是她妈妈不知道,如果你告诉她“你的孩子神游了”,她肯定不接受这个现实。她说:”你怎么能这么说,这叫有创造力!“最可怕的是父母不知道孩子出现了问题,反而把问题当作优点。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用教具“做蛋糕”“摆家家”。当时很多人问:“是让孩子这样做呢?还是不让他这样做?”我当时思考了一个多月,我觉得这是神游。那么多孩子孩子“摆家家”,要不然就坐在那儿,他当爸爸,她当妈妈,我知道其他幼儿园经常有这种活动,假装当丈夫,假装买菜,假装过家家,假装做……把它称为兴趣课,叫角色游戏。一次我倒我同学家,有意识地拿一些东西给孩子做心理测试。同学孩子两岁多,他的语言能力很好。我问他:“你给阿姨说说,今天做了什么?”孩子站在那儿想了一会儿说:“草,呜——起来了,天上的飞机,呜——飞过去了。”作为成人,你能想象出草“呜”地长起来吗?草跟飞机又有什么联系?她妈妈笑了,说:“是这样的,我今天跟儿子在院子里除草的时候,正好有一架飞机从天上飞过去。”这种状态是正常的,因为他在描述一个情景。我们在看另一个孩子,也是刚来幼儿院,他在呆呆地看着窗外,老师过去问他:“你在看什么呢?”那小孩说:“有一只胳膊在飞呢!””这是明显的幻想、神游。

神游也借助于玩具,借助于玩玩具的活动。孩子感到自由以后,有些孩子不操作教具,而在不断地玩,就是“过家家”这些事情,第一年这种现象特别严重。我有点担心,后来我产生了两个想法。一个是,孩子存在神游将继续一段时间;另一个想法是,是不是孩子在模仿期没有得到满足呢?他是孩子继续一种模仿吗?模仿期在一岁半的时候来临,两岁的儿童最喜欢模仿的,你去买菜,他就提个筐;你擤鼻涕,把纸扔进纸篓,他就不断擤,不断地把纸扔进纸篓,会把你的纸都用完,你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我当时想,是不是这些孩子在模仿期没有得到满足呢?我们的幼儿院每个班都买了全套锅、碗、瓢、盆、家具,刚开始孩子蜂拥而上,挖了不到一个月都丢了。这是一拨孩子,可是在后三年的发展中,这种情况就不那么严重了,其中大部分孩子不把教具当作某种玩具,过家家的现象没有了,显然这和模仿无关。

自由,让孩子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是治疗神游的最好办法。

蒙特梭利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真实的。蒙特梭利教育包括戏剧课,很多人以为蒙特梭利教育的戏剧课可能是扮演角色,你当妈妈,我当什么。不是这里所有的戏剧课就是到真实的地方去。比如说商店、医院、邮局、火车站……如果就那天的戏剧课是到医院去,那老师就领孩子去挂号,看病。所有的情景一律是真实的。比如听诊器,我们幼儿院就买真实的听诊器让孩子去听。

在成人看来,儿童是真的,但儿童活动的对象可以是假的,于是趁人就对儿童假装起来,儿童只好把它想象成真的。蒙特梭利说:“成人教儿童观察他自己用各种方式用积木搭成的马、城堡或火车。儿童的想象力可以给任何物体一种象征的意义,但是,这就是在他的心灵里产生了一种幻想的景象。一只旋钮变成了一匹马,一张椅子成了御座,一粒石子变成了一架飞机。儿童可以玩他们得到的一些玩具,但是,这些玩具产生了各种幻觉,未能提供跟现实的实在而富有建设行的接触。”儿童得不到爱时,一切危机都出现了,这就是儿童产生岐变的一个过程。

蒙特梭利说:“成人认为,对儿童的随意活动来说,玩具是发泄精力的唯一渠道。”但是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的大部分家长都说,给孩子买的玩具,玩不了几天就不玩了,甚至有的拿回来玩几下就扔掉了。当然玩具的生命若能达到一个小时,它就是有意义的。

但是儿童对蒙特梭利教具的喜欢长久不衰。有的孩子在这儿待了了3年,每天依然在不断地操作这些教具。因为蒙特梭利教具具有教育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儿童每次重新操作,都有新的发现。他不断地操作,不断地发现秘密,正好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心智长久发展的工具。像长棒,有一个孩子操作长棒达3个月,他有时候他把它立起来摆,摆完了以后开始摸,一个接一个地摸。老师心想他怎么是这样?但是他就是这样。摸完后,他有拿起最短的那根长棒,开始一根一根地比,比完了以后一推,“哗……”长棒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这里头肯定有很多孩子需要的东西,否则他怎么能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去操作同样的东西?也就是说这套教具恰恰能够让儿童的精神胚胎实体化,它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许多玩具的寿命好似很短的。我常想,蒙特梭利教具的整个操作过程是有规律的。儿童天性喜欢规则,并为发现规则而充满喜悦,这种喜悦又会促使儿童进行更高的、自主自觉地智力活动。儿童通过智力的发展,不断地对教具改变操作方式,然后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继续发现它内在的秘密。但这一切必须在儿童自由、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他可以工作,也可以出去玩。若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发展是谈不上的。但成人总在猜测儿童。蒙特梭利说:“尽管儿童很快就会厌倦他的玩具,并把它们搞坏,但成人这种信念还继续存在着。”所有的成人还是不断地在给孩子买玩具,让儿童去玩,认为玩具就是世界上能够赋予儿童智慧的唯一的东西。蒙特梭利说:“玩具是这个世界赋予儿童的唯一的自由,但儿童应该在这个宝贵的时期为更完善的生活奠定基础。”而这个基础却需要儿童内在的心智发展来完善。成人眼中的玩具,只有不被儿童看作是玩具的时候才是有用的,但成人不知道。所以在许多学校、成人以及许多爸爸妈妈的心目中,恰恰是儿童的这种“分裂”被认为是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我们当看见儿童“真玩”玩具的时候,我们当听见儿童编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个孩子极有想象力。

一个正常儿童不会这样做,他才刚刚生下来几年,他所有的精力跟他内在所有的需求都不断地告诉他“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发展自身”。他的每一分钟都要让他活动再活动,但这个孩子却坐在那儿编故事,这就像是一个老人做的事情。

一天有一个老师跟我说:“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孩子,我感觉他对干什么都不感兴趣,他坐在车上,好像很老实,什么也不想,就坐那儿一动不动。”我说:“这孩子可能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她说:“正是。”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坐在那儿不动的,这是一个老人的状态。一个是刚刚升起的太阳,一个是将要落下的太阳,两种对世界感知完全不同的人,却硬是被配合到了一起。一个生命刚刚开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另一个生命则快走到了尽头,靠回忆度日,而我们却把这两种人放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教什么,那种心态就会把儿童影响得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我们幼儿院有这样的孩子,刚来时的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不喜欢。你让他干什么都不参与,运动会不参加,公园也不愿意去,就坐在看大门的爷爷对面,一坐两个小时。老师开玩笑的说:“怎样的迫害,才能把一个一刻不能停止活动的孩子搞成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和奶奶在一起,奶奶最喜欢做的就是“包办”,当这个孩子发现马路对面的一只小虫子,他会很好奇地朝那个爬动的小虫子走过去,奶奶这是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拉走,她害怕出问题、惹麻烦。这种做法让儿童的精神分裂,儿童实体化的过程被破坏了。

但当我们在幼儿园里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儿童能够马上融入这种环境的时候,儿童的这种激动、幻想和坐立不安都能消失。我知道在北京有一个专门治疗孩子多动症的学校,学校专门让孩子去玩、去摸一些东西,还弄来一些设备,一节课收很多钱。但我们知道,儿童好动是长久造成的。要治愈它,也必须通过一个漫长的时间,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倾听自己的心声,使他不断地活动,仅仅一节课是不能把孩子改变过来的。所以我对那位介绍北京这个学校的朋友说:“蒙特梭利幼儿院没有一个好动的孩子。想让孩子正常化就试试这种教育。”

我们有一个叫狗狗的孩子,刚开始特别好动。老师一转头,他就把他们班的杯子从二楼全扔了下来。他的动作极快,刚给他把大衣脱下来挂到衣架上,老师去给另一个孩子脱衣服时,他已经把他的衣服塞到盆里了,他一看到你掉头就跑,因为他指导你要追他来了,他已经形成那种一看见你就跑得更快的心态。他的动作极快,抓这个弄那个,结果把老师都要愁死了。我就对他的家长会说:“我们双方配合,从今天开始,他干什么都不要说,哪怕搞破坏你都不要说,先让他自己调整自己。”3个月以后,这个孩子就变了。有一天,她妈妈等着接他,他在沙坑里玩,他妈妈对我说:“我真应该感谢幼儿院,我太满意了,才3个月,我孩子在沙坑里已经能玩连个小时了。”所以我对很多人说:“蒙特梭利幼儿院没有多动症患者,没有一个孩子是好动的。孩子们总是能长久地坐在那儿不断地观看,不断地操作他们喜欢的东西。”

蒙特梭利说,每一个孩子在进入蒙特梭利幼儿院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里障碍,这些心理障碍都是在家里形成的。所以,在国际上,孩子进入蒙特梭利幼儿院后,都有两个半月的时间进行调整。两个半月后,如果儿童还没有安静下来,还没有进入专注的工作状态,那就要对教师来一个检验:你可能给于孩子的爱与自由不够。如果在等待,3个月后还没有进入状态,老师就要自查:我给孩子的自由够不够?我到底哪儿做得不好?我可能不够爱孩子?家长是怎样的状态?这种自查马上就能让你找到原因。

有的孩子一周就进入状态了,差一点的一个月。一般状态下,孩子在两个半月到三个月都能进入状态。只有5岁以上的孩子,或是在其他幼儿园待了很久的孩子,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你要不断调整他,他已经被压制得太久了,再加上吸收性心智眼看就要消失,所以你扳他会很吃力,我们的老师们比较害怕面对这种孩子。

我们现在为儿童所提供的环境,能够使儿童无目的的行为、好动的行为都变得有方向,蒙特梭利说:“他们的手臂和大脑成为渴望了解和真正认识他们周围现实的心灵的工具。对知识的探究现在已经代替了无目的的好奇。”大孩子的心理更为严重复杂,那些曾经发生过压抑即使在自由环境中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泄期。因为神游是一种逃避,逃进游戏或逃入幻想世界常常会掩盖已经分裂了的心力。神游代表了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防御,这种自我逃离苦难或危险,把自己隐藏在一个面具之后,实际就是神游状态。对成人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处在一系列的幻想中,进行喘息和自我安慰。如果一个成人真的变成这样的话,他内在的自我矛盾简直太大了,心理问题就像一堵墙壁,他冲不出这堵墙壁,他一直在里面进行游戏,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外面的世界很开阔,他也想出去,但冲不出去,他不断地碰壁,不断地在自我挣扎中进行自我安慰。因为人类真的是太苦了,没有人安慰的时候,他能进行自我安慰。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撒谎,比如说谈恋爱,我发现很多女人都有一特点:她已经发现这个男人身上有很大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可能是致命的,但她会对自己说:“不是的。”然后他马上给这个男人找一个理由,帮助他“开脱”。等他结婚以后,发现这个幻想真正破灭了,她痛苦不已,她会说:“你是个骗子。”

前不久我看到一项美国人的研究报告,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她心目中的第一个男人是她爸爸,他心目中的第一个女人是他妈妈。如果这个女孩得不到他父亲的欣赏的话,她长大后会有一个特点,当她找到一位男士,她就会深深地依恋这个人,这个人绝对不能跟她“拉到”,一“拉到”她就痛苦不堪,她一定要在这个人身上得到肯定。你看很多人,如果对方告诉他她不爱他,本来他完全可以放开她去寻找新的爱情和幸福,但他不,你不爱我,我就要杀了你,你必须爱我。实际上他爱不爱他呢?他不爱她,他只是深深地依恋她。他在找什么呢?他在找他妈妈对他的肯定,在找他爸爸对他的肯定。人类的悲哀就是这样的,他(她)在童年已经形成了这些。

我们知道,一个孩子,不管自己母亲怎么打他,他还是要爱她,要让母亲肯定她。如果儿童需要你的爱,你为什么不给他呢?他满足了,你也该满足了,这简直是一箭双雕的美事,但是我们不能。很多孩子说:“妈妈抱抱,妈妈抱抱。”妈妈却说:“不可以抱,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独立了,应该自己学习走路。”这孩子跑在后面说:“妈妈抱抱,我累了,妈妈我肚子疼。”想尽办法让妈妈抱,他的妈妈认为不该抱,应该让他自己学会独立。

我从孩子身上发现,5岁多的孩子有一种恐惧,这个恐惧来自于他的成长。5岁半的孩子,他感到他6岁以后会有一个变化,这个变化让他害怕,所以他又返回来依恋母亲,就像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内在的生命也感知到要有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让他感到很害怕。这种变化实际是迈向独立的一种变化,是离母亲越来越远了,离这个安全的港湾越来越远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搏击去了。这种潜在的一时可能是很强烈的。你看八九岁的孩子最依恋母亲,动不动赖到母亲旁边,跟母亲挤在一起。这似乎是分离前的依恋,从3岁到6岁,到9岁,他要不间断地走向独立,他有点紧张和害怕,他需要临行的力量,他需要回来得到母亲的爱。

我儿子5岁的时候每天让我上楼抱,下楼抱,坐车子从来不坐到我后面,爬到我身后,双手搂着我脖子,我从车上下来,再把它放下来。许多人说:“这么惯,把他惯坏了。”我想,他需要这种感觉就给予他,我感觉这不会宠坏一个孩子。爱怎么可能让一个孩子变坏呢?帮助孩子成长吧,因为孩子太无助,因为我们是孩子能拥有的一切。如果做妈妈的不去维护孩子的成长过程,想一想,这个世界还有谁能做到呢?

让我们看看《读者文摘》中的一则故事:有一群鹿,被一个猎人一直追赶,最后到了一个山头上,地下就是悬崖,而这个悬崖和对面的悬崖离得很远。当猎人追过来猎杀的时候,这群鹿突然变得安静下来,它们好像在开一个会。当这个会开完之后,就有一头老鹿第一个向悬崖对面奔去,这头老鹿跃起的一瞬间,后面一头老鹿也开始跃起,因为没有鹿能跳过这个悬崖,只有前面那头鹿在拼命奔驰的时候,后面这头鹿同时起跳,用它的后蹄垫在前面那头鹿身上,才能跳过去。前两头鹿是两只老鹿在做试验,紧接着他们就开始排成两行,第一头老鹿跳,紧跟着小鹿跳,一头老鹿一头小鹿直到所有的鹿都跳过去,小鹿都得救了,老鹿都牺牲了,最后一头鹿是头领,他坚定而果断地一跃,掉下去摔死了。我想,没有一个人读完这个故事不为之感动,假如这是真的,难道我们不为自己作为人而感到羞愧吗?

所以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明确地告诉我们: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你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因为关心人的成长是一个机器复杂、极其艰难的过程。如果一个母亲关心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还意味着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兴旺。

我们讲了半天神游,有个感觉,我觉得我们都是神游大队中的一员。下面将会讲到神游给我们成人以后带来的一些麻烦。蒙特梭利说,那些富有想象的、也就是神游的孩子在学校里一般被认为是富有想象力的好孩子,但是这些学生一般在学校里不会学的很好,也就是说他不会有一个很理想的成绩。但是对这样的孩子,没有一个成人会认为他已经是一个有麻烦的孩子了。蒙特梭利说:“人们认为巨大的创造性智慧使他们不能致力于实际事物。”大多数的成人认为一个富有幻想的人太有“创造力”了,他太富有想象了,以至于他就没有能力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做好。

不能正常发展智力的情况和能否获得爱有关。我们幼儿院有个孩子叫圆圆。她父母生下她以后,不到两年又生了个弟弟,就没时间照顾她了,经常把她送到别人家里。后来送到我们这儿,为的是“全托”。这孩子的心智几乎没有正常过。那天,我给儿子穿了一双新鞋,儿子特别高兴,对人就说:“我妈妈给我买的新鞋!我妈妈给我买的新鞋。”圆圆趁儿子不注意就在他的新鞋上踩了一脚,辛辛大哭,圆圆脸上却出现了满意的微笑。每天下午我只要一到幼儿院,或者我爱人一到幼儿院接孩子,她都说“抱抱”或是“你带我去骑车子”,我丈夫就把她放到车子上。因为她那时候是全托,我们关注她比较多。我常常让我丈夫抱抱她以补充父爱的缺憾,每天不断,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儿子痛苦到了极点,以至于老师们都跟我丈夫吵起架来。说:“你怎么能这样?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是不对的。你儿子的心理状态也会变成圆圆那样。”后来我发现,只要我们不在,圆圆跟我儿子在一起就说:“我就不让你的爸爸当你的爸爸,就当我的爸爸,我就不让你爸爸抱你,我今天还不让他抱你。”我儿子被折磨得站在那里大哭。后来我就对圆圆说:“不可以这样子。院长妈妈也爱你,辛辛爸爸也爱你,但你不能这样对辛辛。”

只要幼儿院一来客人,圆圆马上就去迎接,说:“阿姨好,我带你去参观。”然后她会带着大家参观:“阿姨,这是我们的音乐室,这是钢琴。”“阿姨,这是艺术厅……”所有的人都认为她聪明。而我们那些真正聪明的孩子,你过来的时候,他看都不看你一眼,专注地工作。而这个孩子在心智上发展很不正常,但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他聪明。凡是来我们幼儿院,不了解这个教育的人,都说她聪明的很,因为她会察言观色,你的一个神态她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她还喜欢成人表示出对她的喜欢。她的注意力就放在两点上:一是到处寻找爱,一是寻找机会发泄。她哪里还有精力放在发展智力上!

神游的第二个特点是,让一个人远离他的发展目标和路线。

我记得有一次,有位老师要来我们幼儿院教英语。这位老师要试一种方法,这种英语教学方法好像在全国各地都有,就是做动作,像表演一样,一会儿坐下来,一会儿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说英语,他要在我们学校尝试。我说:“这种方法不适合我们学校的教育。”他说:“我在所有幼儿园都尝试了,孩子们都非常的喜欢,怎么你们不喜欢?“我说:”我们的教育方法不一样。“他说:”那你让我尝试一个下午,如果我尝试了不成功也就算了。“然后这个老师就来了。开始把小朋友们组织起来,站起来是什么,坐下是什么,挥手是什么,摇头是什么……那个老师高兴得不亦乐乎。你猜猜,我们所有的小孩,不是在面无表情的观察,就是捂住嘴偷偷笑,其中有个孩子说:”你像个猴。”后来那位老师说:“我们比较失败,在你们幼儿院,孩子都不跟我学。”

游戏就是游戏,当我们试图把知识放入游戏中,久了就会出现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但我们幼儿院只有一个孩子学的特别好,这孩子就是圆圆。她站起来就说:“站起来是up,坐下时down……”她做的跟那老师一摸一样,其余的孩子都捂住嘴笑,说她也像猴。我当时有个很深切的感受:这个方法确实挺适合圆圆这样的孩子。而且这种方法竟然适合那么多普通幼儿园的孩子。可见,我们不懂教育的话,真的会把孩子引入旁门左道。

一位老师如果他本人可能就是个神游者,已经没有创造力可言了,可他却在给孩子们讲课,“1”是根棒棒,“2”是只鸭子,“3”是个耳朵……就像我们学习英文字母一样。汉语拼音“a”、“o”、“e”、“i”、“u”、“ǚ”,不是还有个“n”吗?传统课本讲“n”有这样一幅图:一个拱门,正好拱门的中间有座塔。讲“m”,是一个人在“摸”。每次我给孩子们说这是“n”,所有的孩子都指着中间那座塔说:“塔!”那个“o”是一个公鸡,张着嘴巴“喔喔”叫,每次指到那个“o”,孩子们就说:“大公鸡”!

编这个内容的人,我猜他是想用一种联想式的记忆法来辅助孩子的记忆。但对一个儿童来说,他的记忆没有发生任何故障,你这样的做法只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反倒把他的记忆力给搞坏了。

心理状态好才能迎接挑战,而迎接挑战需要勇气。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智力跟勇气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丧失智力和勇气的话,那他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会很窝囊。蒙特梭利早就说过,一般儿童的智力都是同等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当儿童的心理发展遇到障碍的时候,他的整个状态差别就大了。蒙特梭利做了个比喻,这就相当于骨折和没骨折过的人。我们试想一下,一个骨折的人若不复位,不但没有发展,而且还有负担,骨折是不可能再发展的,你不给他真正的复位的话,他不可能应用自如。

心理状态好也能承受压力和挫折。在工作和生活中,压力是最平常的事。一般正常自我调节的过程应该是这样子,压力越大,人的承受力应该越高,这时对成人而言。但是很多情况却不是这样,一有压力,你个人就受不了了。这是因为你的童年没有得到自然而正常的发展,你的心理无力量,你没有自我反省的智能。蒙特梭利讲:“一个岐变的心灵不可能受强力压迫。”在这个社会中,在工作中,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面对压力,这是一个正常状态,也就是说人类面对压力是一个正常现象。每一个人应该具备承受压力的能力,但一个具有心理障碍的人,他的承受力会非常弱。

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孩子,他发现不了事物的法则和生活的秘密。比如说数学,本来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它有很多内在的秘密,我们操作长棒的时候,就会发现最长的那根比次长的那根差一个校正棒,以此类推。这里头有数学的逻辑和规律,而这个秘密是让儿童自己发现的,儿童在发现这个秘密的同时会产生喜悦,他发现这个秘密之后,会产生自主自觉地智力活动,比如说从连续的数0~99中,他就会发现0~9910~1920~2930~39,全都是09,全都是这个规律。但是有心理障碍的孩子,他发现不了秘密,他难以理解事实,他适合老师教他,他自己发现不了。

一个这样的成人会排斥外界,抱怨和认为世事不公平时他正常的情绪状态,这是智力没有发展所表现出的幼稚品质。一个叫唐河的家长跟我讲,她跟一位公安局的朋友聊天,讲到我们蒙特梭利教育,那人说:“你们这教育能适合中国的国情吗?我看不行,迟早要被砍掉!”说完以后他说:“我看你们这个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犯罪分子。自由嘛,培养出来的就是犯罪分子!”然后唐河对他说:“一个人心理受到压制、压抑太久,他才可能会爆发,会犯罪,一个人心里没有这些,他怎么会去犯罪呢?”“反正我不知道,你们这教育就可能培养犯罪,党迟早要把你们砍掉!”唐河对我说:“他根本就不理解,而且不想去理解,他就排斥你。”这就是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但他自认为特别理解,这就是画地为牢。这样的人很多,有的家长就说:“孩子不打能成才吗?”那个公安人员就对唐河说:“我就特别感谢我妈妈打我,总往死里打。你看!我就是被打大的,我现在是公安人员。”他说:“教育竟然不惩罚,这不是胡闹吗!”

我们是不是多多少少也这样?思想上不易接收新事物?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我们常把我们自己封闭在我们的世界里。对儿童来说,我们所说的思想是什么?也许我们认为,像蒙特梭利那样阐述这么多东西是思想。但在儿童期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会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比如我经常带我儿子去买东西,有时候钱不够了,我说:“妈妈只有10块钱,但这一大堆东西超过了10块,所以你只能选择两样。”我儿子很快就能在这一堆食物总挑出两样,将其他退掉,痛快地就走了。但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就不这样。每一次他看见辛辛买东西的时候总是说:“妈妈,我也要。”他妈妈说:“那就去买吧。”但是每一次,当他站在琳琅满目的柜台前,他的内心一片混乱。你问他:“要不要这个?”他说:“不要。”可他就站在那儿。每一回我陪他站,我都能陪他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我心急火燎,焦虑得都要发火了:“你怎么还挑不出你喜欢的东西。你到底要什么?”但他挑不出来,当他刚刚把这个东西拿到手里的时候,他说:“恩,我不想要了,我想换一个。”这个孩子已经不能够自己控制自己了。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特别大,如果发生一次,我倒觉得这只是偶然事件,但第二次、第三次再挑东西的时候,我发现也是同样的表现,慌乱地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已经像蒙特梭利说的,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了,这样的孩子他肯定不能很好的正常发展它的智力。

我们知道,儿童依据他内在的精神胚胎的指导,通过活动来实现这个精神胚胎,获得正常的发展,如果这个孩子的心智已经收到阻碍,已经开始神游,他的正常的智力绝对不可能得到发展,他肯定会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

我邻居的孩子,有一次手被划破了,那是冬天,我下班的路上看见了她,我说:“黎黎,你的手划破了。现在是冬天,这容易得破伤风。”她那时候3岁。我说:“你一定要进去让你妈妈帮你包一下。”她说:“没关系,不要紧。”她是个女孩子,语言发展的很好。我说:“要紧呐!你现在这个手抓脏东西,特别容易感染。你得让你妈妈帮你包扎一下。”我劝了她好半天,她说:“那好吧!走吧,我们俩一起走。”我跟在她后面走,结果她刚走到门口,就“哇”地哭了起来,大哭着说:“我的手破了!”她妈妈说:“噢,来……妈妈给弄。”她妈妈就去找了一块胶布,“噌”地给他卷了一圈,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也不用创可贴,说:“黎黎,像英雄。”说完就忙别的去了。那个小孩就高举着这个手指头说:“啊!英雄,我是英雄!”举着这个手指就跑掉了。

哎呀!我当时感觉到人真的是太粗糙了,人类真的太苦难了。你们看没看出这孩子前前后后的心态?那女孩为什么不愿意去找妈妈?为什么非让人陪?为什么见妈妈反而要哭?为什么她说自己是英雄?人类的这个成长的路程太严酷了。应付孩子是大人常有的行为,没有学历高低之分。

我有个同学,在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总是88分或者89分,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一次她和我另一个同学杨平在一起,她说:“你每次都考90分以上,而我就上不了90分,显然老师在把握这个分数的时候,总是让一部分人上到90,而一部分人要落到90以下。”我跟她相处了一年,我发现她跟杨平有极大的差别。她的特点是他对某些事物的掌握一次就到为了,但不确定、模糊,因此在细小的问题上别人一提问,她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但是杨平不这样,杨平对事物各种细小的区别有很敏锐的感觉,在大问题上把握得准确、迅速,在小问题上,你一提到什么问题她马上就能告诉你,她的知识是有系统的。

而那位同学是靠记忆在学习。看看她的成绩,考不到90分以上,人家问细节她不知道,一问她就感到惊慌,这个问题怎么没有考虑到?而实际上,问题的实质恰恰就发生在童年的智力发展上,这是个思维问题。从细节思维到大的方面之后,还应当重回到细节中去;从感觉得到概念,还应当在回到感觉中去。而很多人在中间断了。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学习不好的孩子,绝大部分小时候父母是专制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什么都得听我的。”而那种成绩好的孩子,相对来说他家里的状态是民主的。这样家庭的孩子思维比较完整。

这一切恰恰来自于童年,儿童的整个状态没有发展好。我表妹的孩子经常受到他父亲的训斥。每次在讲《百科全书》内容的时候,整个孩子掌握得比我孩子似乎要快,但那是大概的,知识是零散的,他不能将知识进行联想和分类编排。智力状态不高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心灵跑到相反世界去了,也就是书他神游到幻想世界去了,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一个正常人的状态是遇到困难之后会进取:“啊!遇到困难了,表现我能力的时候来了。”但是绝大多数人遇到困难以后就退缩。很多人遇到困难垂头丧气,就愁苦:“这怎么办呢?”

儿童也是这样,比如说幼儿院“六一”儿童节进行服装表演,有一部分孩子,一说服装表演就高高兴兴上台去了,但是有的孩子,平时练得特别好,一上台就“怯场”。这就表现出一个最典型的特点:遇到问题就退缩,自信心就开始动摇了。我举一个例子。在我们幼儿院有个小朋友叫久久,她跟她妈妈去她姨姨家。她的姨姨也有一个女孩,名叫行行。行行比久久要大,以前行行妈妈很骄傲,觉得她的女儿比她妹妹的孩子要出色。她们在一起待过3个月。在这3个月当中,行行常给成人表演节目,背诗、跳舞什么的,一看就特别灵活。久久在我们幼儿院上了一年以后,两个孩子又到了一起。有一次,两个孩子玩着玩着发生矛盾了,行行打了久久一下,久久没理她,行行又打了一下,这下,久久反过来照着脸就给了她一个耳光。行行坐在地上哭,久久却没有找自己的妈妈。久久来到行行妈妈面前说:“她第一次打我我没反应,她第二次打我我才还击的。”她使用了“还击”这一词,有理有力有节。这个孩子的勇气十足!

我有个同学的孩子长得丑,大人常戏弄那个孩子:“这孩子长得真丑。”久久站起来说:“你可不能这么说别人!”大人说:“又没说你。”“你说谁都不行。”我的同学一听她这话有点惊奇,因为从未有人这样明确地对待这件事。我感到这就是一种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是概念清晰、勇气十足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心灵发展正常,他一步就可以看到问题的实质。当他一步能看到问题的实质的时候,他就能够说出自己的见解,因为他不缺少勇气。如果他不说,那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他的策略,这当然是对正常儿童而言。当一个孩子缺少勇气的时候,他也许有这个想法,他不敢说,而实际上大多数孩子连这种想法都没有。想法是智力,敢做事勇气,做法是策略。

有一次,为一件事情我们家人都在争论,争着我儿子站起来说:“大家都不要说了,妈妈有道理,都听我妈妈的!”本来这件事情倒也没有什么,但是我感觉这孩子在听了这么一大堆复杂的争吵过程后,对问题竟然这么有主见。一个小孩想吃羊肉串,他说:“爸爸,我今天下午实际上吃饭了,但是我还是饿。我这阵饿得都回不去了。”他爸爸说:“那好吧,我们回去吃。”他就在后面哼哼唧唧。他爸爸说:“你哭什么?”他说:“我想吃羊肉串呢!”然后他爸爸问我:“他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我说:“因为他害怕你!”实际上孩子完全可以直接对你说,为什么不可以呢?当他每一次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他遵循了他内在的发展,他就不会有问题。但他每一次都鼓足勇气后还要绕着弯说,时间长了就出问题。可生活是长而细的,我们的心理和习惯也长而细地发生作用。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