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保姆带的孩子,父母在家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这常给父母一种错觉:保姆对我的孩子不错,因为他不愿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时保姆爱孩子并让他为所欲为;父母不在家时保姆便训斥和吓唬孩子。孩子整天在爱和不爱两种环境中转换,没有安全感。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为他有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
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个口号使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实事10多年得出来的。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对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都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个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认为爱的问题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
许多家长可能这样认为: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就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成人来说,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个成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心里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他可能够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同孩子怄气,对着干,他必须最后取胜。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地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
另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看自己的情绪,情绪好时是猛爱,情绪不好时时猛喝斥。这样孩子把宝贵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现实惊吓和糊涂,后来是揣摩和应付。蒙氏教育实施10年来,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实施这个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调节儿童因得不到爱而无安全感带来的情绪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这种焦虑是普遍的,这种普遍性来自于人们的观念。所以,我今天要谈的是学会怎样去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1900—1980)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
“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
什么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呢?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说:母鸡爱他的小鸡,老虎很爱他的小老虎。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老虎妈妈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这也是一种爱。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我们在幼儿院观察孩子的结果证明: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她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我的理解是,父母越爱孩子,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这个经验也同时告诉他,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知道,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原因是她已经建立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也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而那种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母亲离开,孩子就拼命地哭,而且他会把这种爱胡乱地施加于任何地方,也就是到处寻找爱,讨好别人,或是完全封闭自己,拒绝任何一种爱。
最典型的就是保姆带孩子。孩子的表现是父母一回来,孩子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就只跟保姆,任何人都不跟,而且对保姆很依恋。这常使父母有一个错觉:“保姆对我的孩子好。“这种孩子离开保姆就惧怕任何人。原因是父母在时保姆爱这孩子,并让孩子为所欲为,父母不在时,保姆便训斥和吓唬孩子。你不能想象得到爱的孩子,怎么会惧怕父母和保姆之外的世界呢?显然这种孩子得到的是爱和不爱两种情况,因此用他的经验来看就是他熟悉的人是安全的,除此之外危机四伏。
有一个小孩,他跟别的小孩玩时会说:“我妈妈给我买的巧克力不给你吃。“这显然是他的安全感没有建安里起来,他把这个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这种孩子欢乐少,思维不开阔。而正常的在父母那儿得到了爱的孩子,他会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因为他得到了爱的满足感,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
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些必须建立在你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爱。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所知,他总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知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比如我们从不认为儿童的哭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甚至认为,那对消化有帮助。事实上儿童大量的自发行为都被成人制止了,长期下去,我们就发现很多孩子的成长权利被父母剥夺了,心智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中国有句话说“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别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没有小皇帝。至少有一点,皇帝是要受到极大的尊重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受到这份尊重,他的许多权利被剥夺了。我们幼儿院里的孩子,入院后出现很多奇怪的现象,吃饭不会,上厕所不会,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来做。这个年龄是儿童最喜欢自己动手做事的年龄。手发展的机会没有了,对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长都会产生影响。家长会说:“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所以帮助孩子做了。”我们是太爱自己了,还是太爱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这样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
儿童在零到6岁是一分钟都不能停止活动的,尤其是4岁以前的孩子。他的触摸、抓、握扭等举动,全部都是他生命发展的要求,是他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并不是说他开始学数学、学识字才是开始发展心智。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意义的活动,却是儿童身心综合发展的全部内容。如果儿童在这方面得不到满足,也就等于不让孩子聪明、出息和快乐。1岁半的孩子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吃饭的。但孩子能吗?成人会感到太乱、太脏、太麻烦,即使孩子抗争,他也不可能拥有这些权利。儿童自身的发展减少了,取代他的是别人的意志、主张、行为,这样,儿童的注意力终于被引到了外面,偏离了自我,偏离了生命发展的轨道,开始过于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神态和暗示……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创造力。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怎么把握呢?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孩子3岁多,平时最不爱洗头,有时她做错了什么事,说给她洗头,她会吓得立刻就跑,会马上说:“我再不做那件事了”一天早晨,我从她家门口路过,她正跟一个4岁的男孩在那儿洗头,脸盆里有一点水,可能是洗过手的水,不太干净。她说:“洗头了,洗头了”。边说边用手把水不断往头上抹,。男孩也快活地帮助他往头上浇水,笑声充满了整个房子。我想: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洗头,然后把洗头的恐惧去掉。可是她母亲一看到这种情景,冲过来就对那个男孩大声呵斥:“你怎么这么坏!”小男孩掉头就跑,小女孩一看就哇哇大哭。她还没有从洗头的喜悦中走出来,就一下子被呵斥扔进了恐怖的深渊。她胆战心惊地站在那儿望着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她妈妈给她讲了很多道理,说:“妈妈这么爱你,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妈妈也给你摘,但是你不能这样。”天上的星星太昂贵了,孩子想不起来要,她仅仅想要洗头嘛。我想妈妈的话孩子都听不懂,孩子只知道一样东西,就是你的情绪。我们很难断定一个生气的人是在表达爱。
情绪往往是衡量爱的关键。很多父母在孩子开始独立的时候,他的那种情绪就开始压迫孩子。比如说他希望孩子将来考大学、考研究生等等。这个想法是对的,但这儿想法必须建立在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而最重要的是幼儿期。就让他从洗头、洗碗、到处触摸开始,有了这个认识世界的好开端,他自然就会发展到更高的认知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例子:有一位母亲,她的弟弟经常酗酒,这位母亲非常害怕她的孩子以后会跟她的弟弟一样。所以她总对孩子讲:“你不能跟你舅舅一样,你不能跟你舅舅学喝酒。”她时时处处提醒孩子,使孩子感到非常压抑。有一天她的孩子终于喝酒了,他想:“我一喝酒我妈妈大概就安心了。”实际上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的孩子过分照料(实际是成人对自己心里上的照顾),不但对孩子无益,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儿童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爱孩子的关键所在。
美国有一个叫哈罗的人和他的同事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将婴猴养在一个有两个“母亲”的笼子里。一个“母亲”是用金属丝做的,婴猴可以从“母亲”胸部隆起的橡皮奶头吃到奶。另一个“母亲”裹着一层柔软的有卷卷绒的布,但没有食物可以供婴猴吃。这只婴猴抱着布做成的猴妈妈,而把嘴伸过去吃金属丝做成的猴妈妈身上的奶。当实验室里放入一个婴猴不熟悉的会移动的东西时,这只婴猴会毫不犹豫地抱着用布做成的猴妈妈。这个实验说明婴猴对吃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精神上能否得到安全,精神上的愉快占地一位,而不是吃的需求。这只小猴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把它放入猴群中,它不跟其他的猴子合作,总是孤独地呆着。后来这只猴子没有长大就死了。在以后的试验中,类似这种猴子,即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观察我们周围,人类的许多行为不必猴子强多少。孤儿院里婴儿死亡率很高,很大的缘故是孩子得到的爱太少。有些发达国家的孤儿院,孩子的物质需求能得到非常好的满足,但一些孩子却在两岁时才能坐立,4岁时才能行走,这完全是因为儿童没有一个家庭式的爱的环境。
一位优秀的父母,他的爱的能力首先表现在他对儿童的了解上。我的一个朋友,是一家报社的编辑,负责家庭生活一栏的内容。他说,很多夫妻产生感情上的纠纷或者家庭出现危机以后,他们处理的方法很奇怪,问父母、问自己的朋友,找他们出主意。但他们却很少去看书。(这大概因为我们从小看的书都是我们不喜欢而被迫看的,所以长大后都不爱看书了。我们为什么要看我们不喜欢看的书呢?)一个孩子出生之前,聪明的父母会找许多参考资料来了解孩子的发展,以便具备科学养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父辈的观念以及那个非常陈旧,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临怎样一个社会,如何适应和战胜他生活中的一切,而不至于使他长大以后面临一个尴尬和无措的境地。如果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学会爱孩子的方法。许多专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儿童并如何使儿童成长得更完美的事业上,他们写书,告诉我们儿童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什么是心智成长更健康的儿童。这样的书很多,如果愿意阅读,每一个父母都能得到帮助。你将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事情。所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是件事半功倍的乐事。
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有条狗,让孩子跟小动物在一起玩,孩子对待这条狗表现出三种状态:第一是特别喜欢这条狗,一来就把狗抱住或者跟他逗着玩;第二种是远远地见了狗就哭;第三种是虐待狗。我们把这三种情况分析了一下,我认为爱狗的另一面是怕狗,因此前两种情况是正常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虐待狗呢?孩子本身不知道他是在虐待狗。我请老师做过统计,让每个班的老师看看虐待狗的孩子是哪些。经过调查后发现,虐待狗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处在正常状态中的孩子。他们平时胆小,容易看老师的脸色,做事情没有自信,但他们打狗时却很胆大、自信,而且用很多方法。他们是心理上有问题的孩子。更深一点说是“爱”的方面有问题的孩子。当我们看到有些孩子那样地爱狗,同狗抱在一起,滚在一起,同狗亲密地交谈,那好似一种自然与人交融在一起的感人情景。可是当你看到那些虐待狗的情景时,你内心会充满悲伤和遗憾。
爱孩子有多么重要!当一个成人爱另一个成人时,那个成人会明白他得到了爱。但当父母爱孩子时,孩子就学会了爱一切。爱是儿童成长的最好食粮。有爱的能力是最美好的品质。爱是提升生命最关键的契机。
心理学家说:“大脑是爱的器官。”我们知道无论老师如何爱孩子都无法完全代替父母,因为“爱”是不能通过任何其他经验来代替的,只能通过父母来做好这一点。我们幼儿院的老师们,从姿态、神态、语气、用词上都特别讲究,比如孩子吃完饭离开餐厅,老师不能说:“请小朋友出去。”而是说:“请离开。”我们使语言秩序化,这样做就和孩子处在一个很平等的地位上。但是无论怎么做,只有父母能给儿童安全感。很多孩子想让老师抱时就会说:“老师我肚子疼。”老师笑着说:“你是不是想让老师抱了?”有些孩子搞破坏,他把枕头往地下扔,把书也往地下仍。老师不知道怎么办,有的老师就说:“你亲他一下。”老师抱住他狠狠地亲了一下,他就哈哈大笑,躺在床上。然后他再扔掉,他还要让你亲他。幼儿院里有几个孩子,每天的注意力全放在寻找爱和破坏发泄上。这样的孩子,在家几乎得不到关注,这种孩子明显没有得到爱的满足。我们知道儿童一旦得到爱的满足,再轻松和自由的状态中,儿童的本性都会表现出来。他的心理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智力素质就会拼命地向前发展。其实成人也是这样的,如果他的社会环境充满了爱、安全、公平、宽容,在这种环境下成人也变得美好,发展得快,有创造力,热爱生活。对孩子来说如果爱得不到满足,这个孩子的整个状态就表现为不自信,他不跟其他小朋友合作,他经常是想方设法得到别人的爱,或者想方设法来点破坏,或者揣摩父母的心思以便得到点爱。我见到一个3岁的小女孩,她的手在玩时弄破了,摒除了一点血,我对她说:“你去找妈妈包扎一下,不然会感染的。”她笑笑说:“不要紧。”那时正是一个冬天的黄昏,她在外面玩土,我劝她一定先回去包扎一下,再出来玩。她犹豫了一下说:“好吧!”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但她一进门边放声大哭,夸张她的伤口。她妈妈安慰了她。当她留着泪一出门见我还站在门口时,她马上举起手指头说:“英雄!”
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记获取爱是可悲的。
很多孩子的状态是: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哭,他妈妈会爱他。我们知道儿童是因为别人爱他,他才爱你。他是看着别人的行为,他不看你的说教,这也是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的特点。中国有句话:“宁可给孩子一颗好心,不给孩子一张好脸。”我告诫所有的父母:你宁可不给孩子一个好心,你也给他一个好脸,他肯定成长得好。这让我想起普希金的一句诗:“骗我一次容易,只求你骗我。”因为父母的“好脸”,能给儿童提供情绪安全的基础,其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容易采纳与父母相同的价值观和其他的一些行为。但是这个“好脸”必须稳定地给下去。比如我们幼儿院的一位老师腿碰破了一点,一个小朋友正在操作教具,看见后抱着教具就往外跑。正好过道里有位老师碰到他,问:“你为什么把教具拿出来呢?老师带你进教室。”就把它拎进去。这个孩子一见腿破的老师就两眼泪水。老师说:“你为什么把教具拿出去?”这个小孩说:“老师的腿破了,我要去找大夫。”这个老师特别感动,就蹲下去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师不知道。”老师以为这个事情就算完了,这个孩子也进教室工作了。但是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个孩子在餐厅吃着饭突然又往外跑,她从窗户看到大夫从那儿过去了。他跑出去说:“大夫,大夫,我们老师的腿破了。”他跑出来老师也跟了出来。大夫说:“好的,我去看看老师。”说完这个孩子长长地除了一口气,就往回跑。这位老师在文章中说:“孩子平静了,但我的心还没有平静,我知道我平时给孩子的爱得到了回报。”孩子学会了爱,使儿童拥有这样的品质是对老师和社会最好的回报。
家长如何学会爱孩子?你必须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构建过程,明白人类的成长实际是精神的成长过程。这样就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为什么抓东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水、玩泥、用手抓饭吃等。蒙特梭利有一句话:“对人的惩罚莫过于两种,剥夺他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内心的力量,一个是人格的尊严。”我们暂且把“内心力量”放在一边,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了。我只提一下人格尊严,我想我们成人训斥孩子,或者说成人给孩子脸色看,这事家常便饭。父母认为儿童无自尊可言,儿童也果真丧失了自尊。长久下去,父母骂孩子、打孩子也无所谓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其一生的经历维护自尊,并在矛盾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不断维护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却又不断伤害别人。所以我要告诉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尊的话,你最好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给予过他这样的财富?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疼爱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是在否定的语言。你当着别人的面训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了他一脚。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等,这些都不是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理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我常想,一个成人如果用爱的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定会快乐、自信、勇敢和充满爱意。更重要的是儿童能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和生活。我们曾憧憬过一种更完美的生活——人与人相互平等,人与人相互理解;听不到吐痰声,看不到苍蝇和垃圾,人们带着孩子在门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树荫下乘凉,哲人们在窗前的沙发上低声交谈,花丛里少女静坐在木椅上手捧诗集,少年们奔跑在球场上,诗人们在附近的茶馆里高谈阔论……这一切并不遥远。如果你爱孩子,就让他精神愉快,你给予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这个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